终身副教授 发表于 2012-5-16 13:49:40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体制割裂,研究的人只关心论文能不能在一流杂志发表,能不能评院士研究员,获奖;企业只关心产生的收益。 ...

新技术、新成果能不能在产业界开花,中试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且中试往往投入巨大,失败的可能性非常高,对于企业来讲风险很高,甚至高到有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
美国因为风投很发达,所以中试往往有风投参与,承担风险。中国的风投实际不是风险投资,而是资金投机,无法承担这个任务。
我想日本的方法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对于新技术,尤其是投资巨大、风险很高的新技术中试,采用的是国家投钱企业投人的方式支持中试。
日本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就是干这个的,国家投资设立研究所,提供土地、厂房、检测分析仪器,企业联合大学在NEDO立项,研发经费、新装备制造经费由NEDO提供,但是研究人员来自项目企业,属于企业外派,自带工资。中试失败,企业的损失不过是一些人员的工资。中试成功的话,因为技术属于国家,理论上是可以国内的企业共享,但是研发人员都是立项企业的人,所以只有立项企业能够掌握全部knowhow,其他的企业不可能真正应用。
日本的这种研究所叫做“第三セクター(the third secter)”,国家直接给予企业研发经费,属于WTO规则明确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日本的这个办法规避了这个风险,又实际上支持了企业的中试。中国现在这种国家立项,直接给企业拨款进行重大项目研发的政策,现在因为数量不大人家可以忽视,以后可能是一个问题。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5-16 13:52:18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6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的危机就是产业工人群体后继乏人!

年轻人不愿干这个,难补充新血液,即使你想好好培养下一拨骨干 ...

不能这样以偏概全啊。用心培养,仔细选拔,真诚留人,才是应该做的。

技术上了身,即便会不断流失流动,但最终,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回到原来行业的。

一些90后技校毕业生现在已经开始工作了。

不要问为什么找不到人,而要问应该怎样找到合适的人。

塔里木河 发表于 2012-5-16 13:56:52

squid 发表于 2012-5-15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这两年看,没有企业的牵头,很多项目是不能申请的。

自然科学基金除外。


所谓的研究,大部分是骗钱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机能够把外国设计制造的比下去,

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制造业是世界先进的。

农机的技术含量很大吗?但是,哪个自家企业真正有竞争力?

这个市场并不小。

尖石 发表于 2012-5-16 13:58:58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5 2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0年前,我们看卡特彼勒,也是这感觉的!
现在工程机械领域,前三强全是我们的,而且,刚刚把欧洲的三强 ...

低调,低调,比卡特彼勒还差的远嘞!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三一重工以78.61亿美元的规模,名列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六名,蝉联入选该榜单的中国企业第一名。50强中中国军团销售额的总量则达306亿美元,比卡特彼勒的350亿美元的销售额还少不少。

gwa 发表于 2012-5-16 14:04:44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6 0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正文来个狗尾续貂吧。

地方政府,在这个产业升级进程中,最需要最的,是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投资建设 ...

请教了,你说的是哪”三大件“?能否具体一点。

罗阿宝 发表于 2012-5-16 14:22:27

fightp 发表于 2012-5-16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自己体会的体会是:对于同样的问题,虽然大部分答案重复。不过忙总时常能回答出不同的神似的答案,把几 ...

你误会了,我只是怕被人说道德洁癖,所以没明指是脏话贴,现在已经封掉和重编辑了,可能你没看到,网络沟通有延时性,容易误会。

极乐鸟 发表于 2012-5-16 14:24:46

忙总怎么看国内的芯片设计制造的前景,比如像龙芯这样的项目。

gwa 发表于 2012-5-16 14:30:04

keepwalk 发表于 2012-5-16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曾经到TetraPak瑞典总部的一个车间去呆了半天,场面非常壮观。 那应该是一个新机型投放市场之前的试验 ...

我与忙总有过一次业务上的接触,从他提供的调研的材料,理解和掌握的水平,就是一个你叙述的那个工程师的“放大版”。,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6 14:32:44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5-16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能这样以偏概全啊。用心培养,仔细选拔,真诚留人,才是应该做的。

技术上了身,即便会不断流失流动 ...

注意群体和个体的关系。

这个是群体性的问题,不是个体的问题。

个体能解决的时,群体未必好办了。

蓝沙狐 发表于 2012-5-16 14:40:38

本帖最后由 蓝沙狐 于 2012-5-17 22:00 编辑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6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的危机就是产业工人群体后继乏人!

年轻人不愿干这个,难补充新血液,即使你想好好培养下一拨骨干 ...
那就让他没饭吃,造反就打死他,撵也要撵进工厂里来
早点明白的,还能培养。

不少人看了不舒服,我解释。
如果到那种后继乏人的地步,可以用政策、激励、培训等多种手段来提高产业工人的吸引力,这是鸭子说的正驱动。
反驱动,让不肯自力更生的、努力学习工作的,没饭吃,这没异议吧。
再来个大棒,把不肯定走正路去吃饭的,跑去抢劫、盗窃犯罪的“打死”,大家也同意吧?

不过,本质还是开头那句话。

刹那芳华 发表于 2012-5-16 14:48:43

我也是,有很多问题其实先读读忙总的帖子就比较清楚了。不停地有人问??其实就算是问问题,也可以试着自己找找答案,因为忙总基本有问必答而不考虑他的时间和精力的随意提问,真气人。当然可能自己心态较为急躁。。。。

现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平和些,不要急于反驳什么。。。。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2-5-16 14:53:52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以后应用研究立项渠道主要是央企。

忙总,这个以后是指多久?五年?

ccaaatt 发表于 2012-5-16 14:56:22

本帖最后由 ccaaatt 于 2012-5-16 14:59 编辑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6 1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配套供应商,先考察一下啦。先叫他们做一套系统来,自己加上模拟负荷,乒乒乓乓先运 ...
这就是90年代中国一线液压器件厂商的水平,俺们原单位总师主任还是有良心地

当然如果客户不差钱,那就进口器件,大家省心,总不能为了几个阀耽误xx亿不能按期投产。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4:58:10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5-16 1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试太困难,失败率很高,没人愿意做,也没人愿意投。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成功文化熏陶,即使是中试失败,也象是犯罪。而没人愿意犯罪。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4:59:21

花生米 发表于 2012-5-16 1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没有相关政策促进中试?比方说直接投钱,政府采购,或者给参与中试的企业和组织优惠政策 ...

官员也是要政绩的,也是要锦上添花的,中试有风险,没人愿意干。

明朝梦旧好 发表于 2012-5-16 14:59:27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5-16 0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牛。

诸君可以看看这个帖子:http://bbs.mey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1328&page=19#pid2814289
中国非主要研究机构的军事科研成果
和这个:http://bbs.mey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1328&extra=&authorid=5651&page=1
刀口在美言的临时贴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00:16

zdp321 发表于 2012-5-16 1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中间的没有系统的套路,企业里面也各自为战,对中间的这一块要求也要高,承上启下,需要你具备一定的理 ...

主要是没人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当官的怕影响晋升,做学问的怕影响声誉。

蓝沙狐 发表于 2012-5-16 15:01:47

tangcoms 发表于 2012-5-16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的危机就是产业工人群体后继乏人!

年轻人不愿干这个,难补充新血液,即使你想好好培养下一拨骨干 ...

没法子啊,既然已经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用资本主义的办法来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04:49

中间相 发表于 2012-5-16 1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师高见。搞研究的人不愿意或没胆子搞中试或产业化。企业设备不错,但没资源或能力创新。有些东西做小的 ...

中试,本质上其实就是在筛选工艺路径和优化工艺参数,这玩意本质就是试错,可惜现在是成功文化当道,容不得失败,中试成为罪人,谁愿意当罪人?

ccaaatt 发表于 2012-5-16 15:04:53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成功文化熏陶,即使是中试失败,也象是犯罪。而没人愿意犯罪。


嗯,为了不担责任,都进口,还能捞出国旅游(国产也的确问题多)

俺见过攀钢进口二手热轧板材的车间,惨不忍睹,平时闲置,给领导演示临时跑了几分钟,轧钢板成品出来就是几十厘米波浪的波纹钢,

反正是机组进口的,国际水平,咋办,凉拌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13:26

slyypp 发表于 2012-5-16 1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俄罗斯和中国真是源远流长。这篇文章讲的是俄罗斯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

大学滥发文 ...

莫斯科大学还不错,比我们所有大学都强。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22:58

keepwalk 发表于 2012-5-16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曾经到TetraPak瑞典总部的一个车间去呆了半天,场面非常壮观。 那应该是一个新机型投放市场之前的试验 ...

我们这种工程师最著名的就是远大中央空调的老板。其他不如他出名的也有很多。我见过不少。

明朝梦旧好 发表于 2012-5-16 15:24:27

tnq 发表于 2012-5-16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的路或者只能武力统一了!

俄罗斯战略界一直认为欧洲早晚是俄国的口中的肥肉;不过他们也同样认为西伯利亚也早晚是中华帝国口中的肥肉。

明朝梦旧好 发表于 2012-5-16 15:26:18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浪费时间看这些人的东西,他们一点也不懂什么叫工业化。

忙总可否推荐点快速了解工业化的参考读物呢?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30:39

终身副教授 发表于 2012-5-16 1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技术、新成果能不能在产业界开花,中试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且中试往往投入巨大,失败的可能性非常 ...

中国一般产品能够山寨,就没人愿意自己创新,实在山寨不了,才会自己搞。比如说ws10和ws15,那个中试的钱是哗啦啦的,据说光是废料都是好几十亿。

我们不是不能做,是不想。

花差花差农民 发表于 2012-5-16 15:35:39

wxmang 发表于 2012-5-15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需要执行队伍,部委不能指望,都是仰望星空流派的,只能指望央企。这几年大量央企的中央研究院有的还是整 ...

电信的研究院都不行啊。。。可能重工业的好些?
这些事情,任重道远。尤其是产业工人,现在大家都读硕士,然后都出来当老板,没人肯开数控了吧?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35:45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2-5-16 14: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这个以后是指多久?五年?

现在就是这样的了。

machinex 发表于 2012-5-16 15:36:45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一般产品能够山寨,就没人愿意自己创新,实在山寨不了,才会自己搞。比如说ws10和ws15,那个中试的钱 ...

这民国的感觉……

花大钱的重工业不愿投资,净搞些来钱快的轻工业……最后吃瘪了

明朝梦旧好 发表于 2012-5-16 15:37:27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以后应用研究立项渠道主要是央企。

那这么说的话,近几年地方政府纷纷给创新型小公司补贴的做法只是一阵风啦。
我有个朋友和别人合伙在云南弄了家小企业,专门骗政府每年几十万的创业补贴。

wxmang 发表于 2012-5-16 15:39:04

ccaaatt 发表于 2012-5-16 15: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为了不担责任,都进口,还能捞出国旅游(国产也的确问题多)

俺见过攀钢进口二手热轧板材的车间 ...

不过现在央企不好骗了,见的世面多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制造业的前途判断和转型升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