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道合德
发表于 2016-4-25 20:52:36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4-12 0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说,智慧来自于干和理解,从干和理解之中去感悟、总结。
字面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体会念头?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4-25 22:24:39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4-25 22:26 编辑
体道合德 发表于 2016-4-11 2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体念'应如何理解?
体,是身体力行;
念,是今之心,ing,用心感悟。
whc358
发表于 2016-4-26 20:47:49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4-25 2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体,是身体力行;
念,是今之心,ing,用心感悟。
感想老师的耐心指导。知行合一,字面上大多数都知道什么意思;但实际的感悟与体会估计有天壤之别。特别是在经历多年的历练之后的,对这几个字可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认识。我们的文字是有灵性的,随着你阅历与思考的增加,会越来越发现看似平淡无奇中的妙处。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4-28 18:07:56
智谋用来干啥?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用谋划,去推动积极与活跃,去防范被动和消极。
像河道,引导着天下的流水。
由于有了这种引导,使得这些运动不会脱离正确道的方向,只有让积极的力量不脱离道的正确方向,才能让事物的发展就永葆青春。
用谋划,去推动荣耀的事情,去防范耻辱的事情。
像河滩、河谷,处理着天下的河水。
由于这种处理,使得正确的东西越来越多,只有让正确的东西越来越多,才能够让全人类的品质达到真实自然的状态。
用谋划,去推动见得光的,去防范见不得光的。
像掌握方向的车把式,决定着天下前进的方向。
由于把握着方向的正确选择,使得事物的运动发展没有差错,只有事物的发展没有差错,才能让事物的运动发展永远没有尽头。
当人类的品质变得真实自然的时候,从这些人里面才能找到可以造就的人才。
有了可以造就的人才,才能把他们用在社会的管理岗位上。
最伟大的制造大师,丢弃的材料是最少的。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4-29 11:42:17
接着上面的文字进行延伸性阐述: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所以,要保持群众的积极性,在遇到巨大的困难的时候,不是宣传困难,而应该宣传战胜困难的东西。
企业经济形势不好,老板更要注意维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要总拿困难去吓大家。这叫笨!
这就是这一章的第一部分,老子要说的意思的延伸。
第二部分说的是,对待员工,要以鼓励和奖励为主,惩罚不能是主要的工具。
胡萝卜为主,大棒最好少用。
鼓励、引到大家去做有面子的事情。
很多企业,遇到管理的措施,就是罚钱,就是惩处,这些都是愚蠢的干法。违背了第二段的原则。
第三部分,是说把握方向很重要。
这方向的把握,都是最高境界的智慧者才能综合考量的。乱搬方向盘,走不远,要抓瞎的。
第四部分,说的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应该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
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选的是“朴”的素质的人最为苗子。
朴,真实、自然。
说假话、拍马屁、不走正道的人,心术不正的人,千万不要培养,不能使用,不能给他们机会。
任正非用人就是讲实话实说,哪怕你骂人家,骂的有理都该奖励。这就是重视“朴”的精神。所以华为发展壮大,都是有理论来源的。
体道合德
发表于 2016-4-29 21:07:07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4-29 1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着上面的文字进行延伸性阐述: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说假话、拍马屁、不走正道的人,心术不正的人,千万不要培养,不能使用,不能给他们机会。"
国企里这样的人升官最快.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5-4 21:26:23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5-4 21:34 编辑
体道合德 发表于 2016-4-29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假话、拍马屁、不走正道的人,心术不正的人,千万不要培养,不能使用,不能给他们机会。"
国企里这 ...
不论是国企、私企;
团体、组织、国家,任何以人为群体的构成,说假话、拍马屁、不走正道才能获取好处的时候,大厦将倾,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个想法其实就不是真正的智慧。
既然是危墙,自己虽然可以躲避,万一砸到其它人呢?
危墙当推,这也是顺势而为。
就像砸盘和护盘,都是智慧的运用手段而已。
说一个例子:
隋炀帝,好大喜功,又比较贪玩,有一个高人,正面辅佐不行了,就出主意:“修一条运河去美女多的苏杭,自己坐在船上,一路轻松,就到了泡美女的地方了”。
大运河的修建,就是这样的。
所以,反复强调,在任何条件下,把事情做妥善,就是说,也包括这样的情况:
在坏的条件下,利用坏的条件怎么做有益的事情,而且你自己还得活的好好的。
所以说,妥善,其实是很深的学问。
妥善,是逆风和顺风都可以妥善。
妥善,是毒药和补药都可以妥善。
上面说的,是站在不可以左右局势的手段,
而老子说的,是可以左右局势的时候的正道该怎么玩的手段。
因此说,正言若反。
意识是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发挥的。
这是思考的意义。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5-4 21:37:49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5-4 21:48 编辑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都是穿着护甲拼刺刀,也有捅死的。
可是,到了不穿护甲的时候,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当时穿护甲拼刺刀,其实是莫大的收获。
(备注:这么大规模的事情,一般人不要玩,玩出问题收不了场。)
坏事,有好的方面;
好事,有坏的方面。
骗子的意义是教训贪图的人心,
杀人的意义是震慑而不敢,
成功的意义是失败的潜伏,
股票上涨的意义是跌起来更有力度。
自然的规律,在于运动,只有把握当下的运动,才是弄潮的高人,
倒在浪潮之下,其实都是错误把握了自然的运动规律而已。
无所住,并且生生不息,这才是真正的觉悟,
真正的觉悟,才是成佛、成为伟大的一部分。
体道合德
发表于 2016-5-7 20:11:15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5-4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论是国企、私企;
团体、组织、国家,任何以人为群体的构成,说假话、拍马屁、不走正道才能获取好处的 ...
可是美国的威胁比突厥大多了啊.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13 23:15:36
“抢劫的档次问题”我提前说了。
这个话题虽然提前说,但是现在也不过时。
美国,现在就进入了“其下攻城”的阶段。
这就是说:
在科技的智慧上,斗不过,预感不吉祥,
在大家交朋友,搞和平演变上,都不过,预感不吉祥,
现在就只得采取下策,搞威胁,使绊马索,进入了“其次伐兵”的状态。
如果这个“其次伐兵”的暗战也打不过,最后就必然要进入“其下攻城”,进入实实在在的火力交接。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的强弱,从应对的策略,可以知道彼此的实力。
这还是回到之前说的“从事情的结果倒退事情的现象”,照见这一切过程,就不被动。
肉在我的锅里,我急啥。
不慌,文火慢慢炖。
我们现在,要看的,是两种人:
一种是幼稚,属于条件反射性。
一直是装作幼稚,装作爱国的样子,条件反射。
前一种,属于媒体操控的对象,是自然的风浪,
后一种,属于操控媒体的对象,利用这些机会,使用荡秋千的办法,把事情做到极端的方向。
值此机会,静观一切,昭然若揭。
洞察于万里之外,运筹于手掌之中。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13 23:16:58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希望又更深入的理解:
上兵伐谋,技术是不是智慧?科技是不是智慧?外国人不会种蚕,不会烧陶瓷,不会靠酒、不会酿茶,是不是智慧?天工开物是不是智慧?
所以,并不是只会搞阴谋轨迹,兵不厌诈才是智慧,对吧?
“其次伐交”,难道交朋友、搞文化交流就一定要把人家和平演变?一定要灭亡人家?难道不可以朝着更文明的、更合理的、更百花齐放的世界进步吗?难道教材不是“其次伐交”?难道舆论宣传、舆论阵地不是“其次伐交”?意识流的控制不是“其次伐交”?交互,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所以,交,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交”,就是“流”,流通的“流”。
再其次才是“伐攻”,攻,不是打,攻是对抗。
打,是属于“其次攻城”。是最下策。最笨,实在没有办法才打。
对抗,对于混黑社会的人就知道,又多种方法可以对抗。所以,黑社会,也不是不可以锻炼人的。对吧?啥人都要有,大匠无弃才嘛。
到了最后,才双方丢核武器,提菜刀上场。
这就是“其次攻城”。
并不是因为这个办法是最后,所以不磨菜刀。菜刀必须磨快,但是菜刀不一定必须砍翻。
这就是老子说的“有甲兵,而无所陈”。没有甲兵,肯定不行。“甲兵”,这是万物的“阀值”的高压线,必须有并且必须强力的有。
tdyxssrs
发表于 2016-7-15 23:30:05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13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好久不见了。
美的和东南亚国家的产业互补性差。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洲和东南亚基本处在同一纬度,东南亚能提供的美的的家门口就能提供。经济上没有太多的牌可以打--不包括金融攻击。武力就是最好的介入工具了,其实谁都想好好讲道理的,可要看有没那个条件了。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1 01:24:30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7-21 01:41 编辑
姜子牙怎么解决拉帮结派的问题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拉帮结派、朋党问题、团团伙伙的问题,其实在周朝开国的时候,姜子牙就解决了。
周朝几百年政权的稳定,与姜子牙这段话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后来的历朝历代的管理者还是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出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理解姜子牙说的“案名察实”这四个字的意思。
姜子牙给周文王说:
选拔干部的问题,
如果单纯听取民间的意见来决定干部的选用,那么就有可能把没本事的当成有本事的,把没智慧的当成有智慧的。
因为很多人都推荐,所以就说他有本事,因为很多人都诋毁,所以就说他没本事。这样就会造成抱团人多的一方得势,不抱团,人少的一方不得势。
大家都被迫不干正事了,都得去搞关系,拉帮结派,这么下去,真正的有本事的人就淹没了,有真本事的人没有机会做官,人才出不来,世道就越来越混乱。
周文王问:
那怎么才能把有本事的干部选拔出来呢?
姜子牙说:
把官的岗位划定出来,官的职责划定清楚,这个位置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清楚了,
然后按照这个需要到社会上去选拔。
选拔的方法是:
把这些人过去做的事情都摆到桌面上来,大家评判,实事求是的一件一件的调查清楚。真的有本事有能力的,就用。
这个办法才能够选出有真本事的干部。
原文一会放在后面。
重要的是这四个字“案名察实”。
案,就是摆到桌面上来;
名,就是让大家都知道;
察,就是调查清楚;
实,就是实事求是、真实情况。
把过去做的事实摆在桌面上来,让大家都知道,这叫做“案名”;
调查了解,看这些“事实”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情况,这叫做“察实”。
所以,“案名察实”才是最重要的干部选拔手段,这个办法就是解决团团伙伙的拉帮结派的问题的。
为什么要专门说“案明查实”这四个字呢?
南怀瑾说:
““案名察实”,脚踏实地,用人绝不讲人情,选他的才干,考察能力。”
因为南怀瑾对这四个字的解释是错误的。他没有说到点子上,没把解决干部选拔问题的真正出路说清楚。
原文在南怀瑾《历史的经验》--长短经---尚贤的流弊,这个章节,原文是:
太公谓文王曰:
君好听世俗之所举者,或以非贤为贤,或以非智为智,君以世俗之所举者为贤智,以世俗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是以世乱愈甚。
文王曰:
举贤奈何?
太公曰:
将相分职,而君以官举人,案名察实,选才考能,则得贤之道。
-----------------------------
后记:
“实事求是”
这个原则,看来是可以追溯到周朝立国之初的。只是表述的文字不同而已。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1 01:36:03
tdyxssrs 发表于 2016-7-15 2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久不见了。
美的和东南亚国家的产业互补性差。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洲和东南亚基本处在同一纬度,东南亚 ...
“上兵伐谋”这个文章,其实不单纯说的是相互挖墙脚的事情。
科技兴国,也是上兵伐谋。
乔布斯搞的那个手机,赚那么多钱,其实也是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交流,有各种手段,文化教育,思想领域,商业贸易,都是“伐交”。
最后才说到当前的时事。
其实当前的时事没啥好说。
老子说: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宵。
夫唯不宵,故能大。
若宵,久矣其细也夫。”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1 02:22:38
如果烽火戏诸侯的事情是真的,那么,就是说,周朝的灭亡其实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实事求是”“案名察实”原则而导致走向灭亡的。
实事求是,案明察实,这是立国之本啊。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2 00:21:22
怎么能说没有信仰呢?
信“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下兴亡,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华夏文明,把这个世界,叫做天下。
华夏民族,从来就是肩负天下的重担的。
不信?
你自己在内心体会一下你自己,你看看你的本能是不是就是这个东西?
怎么能说我们的信仰没有体系呢?
老子《道德经》,讲的就是天下的理论、治理天下的理论。
历代圣贤,周文王的周易、孔子的体系.......都是以天下为体系的体系。
最体系的体系,就是河图洛书。
天下的一切,都来自于这个体系。
华夏神州,就是这个体系的继承、衍生、发扬光大的源头。
华夏儿女,站在更加宏达的境界看,往前,百万年,往后,百万年,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往前百万年,往后百万年,大家以为我在胡说,其实如果研究过太乙术,就知道没有胡说了,甲子元年,气数起点。这是有一整套体系的。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4 05:35:30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7-24 08:55 编辑
致力于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再探《道德经》第28章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第28章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这一章,我反复读,多次放弃自己之前的见解,反复的体会,结果发现还是不能当下地、清晰透彻的明白。要绕好大一圈,才能够再次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这种情况,估计过去的人是如此,现在的人是如此,将来的人也会如此。
因此决定换一种方式,再次清理这个章节。
下面分析如下:
这个章节,概念对立的结构是:
知与守、
雄与雌、
荣与辱、
白与黑。
首先,我们知道,道德经始终是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在表达天地之间的规律。
最明显的例子是《道德经》第2章: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种独特的、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并不单纯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也出现在周文王的周易里面。
周易,对于卦的描述,把一个卦说完之后,下一个卦就是这个卦的颠倒的卦。就像烤全羊,来个180°旋转,翻转过来研究。
有句话说“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就是这样的思维模式。
可见,在老子的那个时代,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普遍存在的。
这一章出现的对立统一的概念,上面已经列出来了,再写一遍,它们是:
知与守、
雄与雌、
荣与辱、
白与黑。
这些文字,我们现代人也是一直都在用的,所以,对于那些见惯不惊的文字,就最容易不求甚解,最容易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方式去理解老子当时那个时代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意思。
文字的含义,当然具有延续性,但是也存在着延伸的不同含义。比如说,我们说“同志”这个词的时候,本来是志同道合的意思,经过香港烂脚丫踩过以后,同志这个词,就变成了同性恋的意思了。所以,如果再遇到恶意的文化破坏,那么,在我们常见的文字之中,文字的含义可能偏离得很远,因此对于这种自以为理解的文字更不应该轻易放过,必须从文字的根源上去思考,才能够明白文字根本的真实的含义。(我写过文字的分析相关文章,对文字的理解,要去看繁体字,用天地人的结构去解剖。)
所以,要真正明白老子这一章讲的究竟是啥意思,必须从上面罗列出来的这几个文字上去找答案。
第一个问题,知与守:
知,是推动;守,是防范。
知为什么是推动呢?知,完整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去搞,那么这种过程,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表达,表述成“推动”是比较贴切的。
知,相当于“运用智谋去主动出击”。
守,就是与知相对立的含义,相当于“运用智谋去防范”。
第二个问题,雄与雌:
如果直接的理解,可能就是雄性与雌性的区别了。
其实不这么简单。
对这两种对立的概念的理解,是把当时的整个句子拉通思考才能够理解的。
关键词的逻辑顺序清理是这样的:“婴儿”---“不离”---溪---雄、雌
“婴儿”,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生机活力,我们人类的婴儿就是这样,这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婴儿这个词在《道德经》里面有多处,我之前的翻译,也是没有理解透,所以反复思考是好事情,这个词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如同婴儿,充满生机、朝气蓬勃。
“不离”,不要脱离。
“溪”,细小的水流的流动路径。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这里也可以体会得到人类的思想状态是从局部的溪向大流聚集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逻辑梳理,才明白,雄与雌的真正含义。
雄,积极的、主动的;雌,消极的、被动的。
经过这样的分析,把老子的第一段话连贯起来综合分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它的意思是:
“脑子里面想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怎么去激发人的积极,是怎么去避免人的消极”
“人心如水,你要把这些细流的人心之水往积极主动的方向引导”
“把引导人心积极向上的河道搞好。”
“长期都是这样的话,人心慢慢的就扩散开去,整个社会的民风变成积极向上的了。这个人类群体就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了。”
第三个问题:
运用上面的分析方法,我们把段落中不好理解的文字罗列出来,是这样的:
雄雌---溪---不离---婴儿
荣辱---谷---足---朴
白黑---式---不忒---无极
有面子的事情叫做“荣”,见不得人的事情叫做“辱”。
谷,是河谷,水流冲击形成的平缓地带。老子说“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这就是讲的什么叫做“谷”。水流走到谷的地方,浑水慢慢的就沉淀变得清澈了,激流慢慢的变得缓慢了。这就是谷的作用。
足,就是充沛。
朴,就是真实,质朴,不虚伪。
所以,第二个段落“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它的意思是:
“脑子里面想的是什么问题呢?”
“是去激励有面子的光彩的事情,是防范见不得人没面子的事情”
“把这个净化天下人心之水的河谷建设好”
“净化天下人心的河谷建设好,长期维持好,正确观念的人心能量就壮大了”
“长时间保持这种壮大的人心正能量,整个社会的人心才能够变得真实质朴”
第三个段落是怎么才能够保持长久的问题。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白,是白天。黑,是夜晚。
不忒,就是不走样,不出现错乱,不出现偏差。
无极,就是没有尽头,永远运行下去。
地球上的生物怎么样才能生存在下去呢?
日出日落、四季轮回,这个时间的节奏不能乱,这个节奏要是打乱了,白天与黑夜反复无常,四季变化没有规矩,这个地球上的生物就活不下去了。
白天与黑夜交替变化的规律、四季变化的规律,不走样,保持不变,地球上生命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
这个大自然的这种运行节奏,就叫天下定式。
这种规律的稳定性,就叫“恒德不忒”。
在这种“恒德不忒”的过程中,地球上的一切养成了它们固定的生物节奏,形成了自己的生物规律,从而保持各种生物的“复归于无极”。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有好多企业管理者,去学了MBA就中毒了,本来是想回到企业之后用“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把企业搞好点,结果却搞得人心浮动,员工失去了归属感,企业失去了凝聚力,最后人心垮了,规矩搞乱了,企业内部自然运行的机能被破坏掉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特别是前几年被“麻痹啊”弄去洗脑的,千万不要听MBA的野兽们胡说八道,应该去深入的研究那些百年不倒的企业,看看这些长命的企业里面究竟有没有“恒德不忒”的特征。
所以,搞管理,一定要明白这个“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道理。你得给你的企业、你的员工吃定心丸,别给人家吃摇头丸。
总结第三个段落的意思是:
“脑子里面想的是什么问题呢?”
“想的是学习白天与黑夜这种阴阳交替变化的固定规律”
“制定的规则和制度要保持长久持续稳定,不要频繁变动”
“维持稳定,不频繁变动,才会形成自然运行的节奏”
“有了自然运行的节奏才会永无止境的运行下去”。
把上面三条做到了,那么,就出现这样的景象:
民风淳朴、真实、积极向上,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自然而然的长期的人才辈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多的很,
这些人才,各有各的用处,把他们用好。
选择那些优秀的人才来管理国家的事务。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就叫做“大制无割”。
为了把文字的含义完整的表达出来,下面整理成白话文:
始终思考的是:
怎么去激发人的积极性,怎么避免打击人的积极性。
致力于建设引导人心的小河沟,把这些涓涓细流的人心之水引导到积极主动的态度上来。
把小河沟建设好,人心的溪流才不会偏离方向。
只要确保人心是主动积极的,始终坚持这种正确的方向,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会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
始终思考的是:
去弘扬有面子的光荣的事情,去人惩处没面子的耻辱事情。
致力于建设净化天下人心之水的河谷。
把净化天下人心的河谷建设好,始终坚持这种正确的方向,人类社会的正能量就壮大了。
始终坚持壮大的人心正能量,人类社会的才能够变得真实质朴。
始终思考的是:
学习白天与黑夜这种阴阳交替变化的固定规律。制定的规则和制度要保持长久持续稳定,不要频繁变动。
维持稳定,不频繁变动,才会形成自然运行的节奏,有了自然运行的节奏才会永无止境的运行下去。
把上面三条做到了,那么,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景象:
民风淳朴、真实、积极向上,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各行各业人才辈出,
圣人选拔优秀的人才来管理国家,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就叫做“大制无割”。
whc358
发表于 2016-7-24 20:43:59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4 05: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致力于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再探《道德经》第28章
...
老师您好,感谢细致精微的解读! 我也很喜欢朗读《道德经》。对“知其荣,守其辱”理解有些不同,请指教。 圣人(有道者)知道(了解)自己做了一点儿在普通人看来很荣耀的事,但因为“圣人病病,是以不病”的原则,所以保持谦卑的态度,从而被众人(心)所吸引,就像天下的溪谷一样,众望所归,与大家如江河一起汇流向海。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7 22:41:56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7-27 22:52 编辑
whc358 发表于 2016-7-24 2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您好,感谢细致精微的解读! 我也很喜欢朗读《道德经》。对“知其荣,守其辱”理解有些不同,请指教。 ...
这一章,前面的三条,其实最后的落脚点是在“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就是说,要怎么治理天下的问题,才是这一章要讲的问题。
治理天下、让天下顺遂,最重要的是让天下变得“朴”。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习惯,在重要的地方,文字的表述就得浓墨重彩的写啊写。
但是老子没那么多废话。
老子知道要达到这个““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的境界,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在哪里。
所以,分辨了三个方面,从三个角度入手,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
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那么我们才能理顺这个章节,才能知道老子在说什么。
另外,我写这篇文章,出发点在于把容易搞糊涂的前面那三句话搞清楚,所以,没有注意到把整个文字的最后结大瓜的部分彻底说通透。
这些思想角度的全面兼顾,老子的境界相当的高。
最后再提醒一下:
“大制无割”,这个是对用人的补充,是对“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的补充说明。
虽然是补充说明,其实也就是说,老子知道在用人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把重点的问题点拨清楚。
句句都是打在七寸上的啊。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7 23:28:52
“行不言之教”,
河堤对河水就是不言之教。
其若谷,河谷对水流就是不言之教。
法律对违法者,社会伦理对人心,是不言之教。
阈值,对能量的限制,造就万物的形态,这些都是不言之教。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7 23:31:49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7-28 23:59 编辑
“行不言之教”,
河堤对河水就是不言之教。
其若谷,河谷对水流就是不言之教。
法律对违法者,社会伦理对人心,是不言之教。
阈值,对能量的限制,造就万物的形态,这些都是不言之教。
“道者,反也”,也是“不言之教”。
道本身就是不言之教啊。
所以,不要以为“只做不说”就是“行不言之教”。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8 23:56:13
语言表达不容易啊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把《道德经》搞清楚,最麻烦的是,一大堆死人的唾沫,一大堆垃圾覆盖在上面,清理它,纠正错误,辨识真正的东西,这个要费相当的精力。
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它本来的面目先展现出来,然后把各种面目的比较留给后来的人自己去分辨。
可是,这样做,还是不行。
因为不思考的人太多,习惯于不思考,习惯于错误的思考之后,就算把真货亮出来,你不深入浅出的阐述,人家是不习惯的,还是不理解。
所以,要把意思说全,又要直接让人理会,这种文字的功夫实在是难的很。
说浅了,读他的人想不到深处;
说深了,读他的人因为文字太多又跳频了。
况且,
文字表达本身,全面的时候,就没有重点,所有都是重点就没有重点。
一旦有重点的时候,其实就有被轻视漏掉的重点,破绽就出来了。
所以,人类历史上,一个是老子厉害,一个是毛泽东厉害。全懂,又能都听的明白。
但是,语言和文字,随着历史流逝,总要变化,说不定,我们现在看到的毛主席的话,一万年以后,都有人错误的理解。
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
就是“如如不动”。
不变的是思想本身,变的是表达方式。看起来变动了,本质却没有变动。
这就够了。
所以,以后写文章,要考虑的是,用最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最精准的意思,就够了。
其实这才是最难的。
这个道理,就是“最简单的东西是最难的”。老子说的叫做“图难乎易”。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9 01:31:54
道德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道:行得通的运动路径。
德:成就。收获。
之前的文章,总是在试图把《道德经》的“道德”两个字说清楚。但总觉得不满意。
经过好几篇文章,我感觉算是把“道”字说通透了。
但是,“德”字却没有通透,因为自己总是找不到更适合我们现代的词汇来表达,其实也是自己没有完全理顺的原因。
孔子说“德者,得也”。
孔子是完全把这个“德”字的意思表达清楚了,真是这样的。
那么孔子在当时那个时空所说的这个“得”在我们现在这个时空又是啥意思呢?
他说的“得”,就是“心安理得”的那个得。
我们现在说“得”,可能都是想的是“得到”的意思。
仔细体会,这个“德”,再仔细体会孔子说的“得”,对应我们现代这个时空来说,德就是收获,德就是成就。
讲“道”的部分,是讲清楚事物的运动规律,
讲“德”的部分,是讲清楚怎么运用这规律取得成就。
这样的经文,就叫《道德经》。
这个话题,其实之前写过,有点像是炒冷饭,其实不是,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强调“德”是“成就”的意思。
这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为啥这么重要呢?
因为,人活一辈子,他的生命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就”这两个字。可以再加一点点东西,“成就感”。
德,或者是成就,或者是成就感。本质上,德就是成就的意思,现在说德也可以理解为“成就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德”。
人生一辈子,活着为了啥?
无论把哪个具体的活的目标描述出来,最终就是“成就”。
这个问题很重要啊!
我们教育小孩子,你要是破坏了他在那个方向的成就感,其实就破坏了他的那个方向的未来了。
做题不会做,你骂他笨,打他,帮他做,他没有成就感,失去兴趣了。结果可能走向你真不愿意他走的方向去了。
所以,这个“德”字是极其重要的。
不要以为我们变成大人了,变成老人了,就什么都懂了,其实人类并不怎么聪明,人类连《道德经》都不理解,那些能够让人类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都做不到,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到。人类其实并不聪明。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不要以为你是哲学博士后,不要以为你是大师,你如果练“德”都没有找到,成就感都没有,心灵一片空虚,那么你其实还是不聪明的。
德,是成就,是成就感。
找到“德”,你的人生就是充实的,你的人生就是富足的。
找不到“德”,你的人生就是空虚的,是贫穷的。
怎么才能获得成就呢?
先去搞明白“道”,按照“道”这种规律去做,就能够得到“德”。
所以,反复说,《道德经》其实就是讲的是人生成功的秘诀的书啊。
《道德经》,这三个字,翻译成现代文,尽量准确的表述是可能是这样的:《人类个体和人类全体成功秘诀的武功秘籍宝典》.
在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获得成就,获得成就感,这是人类个体感觉到自己活的有搞头的原因。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知道怎么去培养人,怎么去管理人,怎么去控制人,怎么去利用人。
所以,“德”,是一切人类管理学的最核心的理论基石。
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这是整体治理的人类盛世的“德”。
在军事战争中,以实现目的为原则,“善者,果而已矣”,这是用兵之“德”。
所以,
我们要从“成就感”入手去研究我们的一切手段,研究我们的一切学问。
要从“成就感”入手,研究经济运行的办法,研究下岗工人的问题,研究农民工和农村问题,研究我们与人相处的问题,研究子女教育的问题,研究舆论发展和控制的问题,研究游戏和娱乐的问题。
要从“成就感”入手,去研究如何升官、如何发财、如何谈恋爱。
甚至,要祸害一个人,一群人,祸害一个民族,祸害一个国家,祸害天下,也要从“成就感”三个字入手,才能有成就。
所以,从“德”字入手,从“成就感”三个字入手,一切都很简单。
老子说:
德,是变化的,一直都是运动着的,把它栽种下去,让它长大,让它遍地开花,不要把它搞烂了,不要把它当肥猪养大了把它杀了吃肉。
这就是《道德经》第10章,最后那段文章的意思。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宰,是谓玄德)。
---------------------------------------------
由于后面要再说《道德经》第10章,要说说真正的“修道”的问题,因此对于“德”的理解就要提前说一些话。
我们现在说“道德”者两个字,基本上是往“高尚”的含义方向去了,其实已经是不道德的了。
whc358
发表于 2016-7-29 10:11:20
对老师的精心指教表示非常感谢!以前理解“谷”比较狭窄,它包容溪水河水。经老师提醒,它还包括约束与决定水流的方向与速度等重要方面,如您所说的阈值。所以全面通透地认识规律是需要一番努力和过程。
道与德是否可简单地理解为纲目的关系:你一旦理解与把握了某一领域的规律,实现在那里的成就感就会得心应手?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9 13:28:07
老子说: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宰,是谓玄德。
毛主席说: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9 13:37:07
你说:
“道与德是否可简单地理解为纲目的关系:你一旦理解与把握了某一领域的规律,实现在那里的成就感就会得心应手?”
我说:
德,就是得,是成就,是成果。德,是正确的结果。
因为妥善的处理问题,而得到德那个成就,也叫做“善报”。
但是此“善报”,不是佛教讲的做好人得好报的那个善报。
人活着,怎么才能有“德”的感受呢?怎么才能德呢?
要懂“道”。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懂行才能把事情做归一。把事情做归一,你的收获,就是德。
懂行,就是懂道。
所以,道与德不是纲举目张的关系,不是树干和树枝的关系,而是理论指导与实践结果的关系。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29 13:45:11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7-29 13:53 编辑
事物的规律是什么?
是:怎么搞得通就怎么搞。就是这个规律。
搞得通,是说要讲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最高。所以要“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事情没有定型,没有硬化之前搞定,等硬化了,树牙变成树木,就不好改了。
如果是用高射炮去把蚊子打下来的,就算搞通了,其实也是没有搞通的。
搞得通,另外一个意思是,要搞归一,不要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不要像打钻地鼠游戏那样,打这边,那边又翘起来。要搞得妥妥的。
这个世界,搞人是最难搞的,
怎么才算搞得通?
就要从“成就感”三个字里面去搞。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德”。在德字上做文章。
比如说,圣人要鼓励什么、要打击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人类社会有一个正确的成就感。
比如说,老子说“乐与饵,过格止”,这个就是帮助社会人类树立正确的成就感方向。
所以,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31 03:19:26
本帖最后由 一九合十 于 2016-7-31 03:35 编辑
载、营、魄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载营魄抱一,能勿离乎?”
这是《道德经》第10章第一句话。理解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就可以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到了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句话究竟是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
人的肉身是个载具,是个运载工具,这个载具装载着魂魄和魂魄的滋养系统。
肉身载具、魂魄滋养系统、魂魄这三者要合而为一,随时随地都不可以散漫,不可以处于分离状态。
下面详细的解说:
1、“能勿离乎”,这个好理解。就是说,随时随地都不要游离,不要分散开。
2、“抱一”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需要说明:
抱,就是把那些东西合拢、弄到一起的意思。就像是我们两只手抱东西的那个动作,这个就是抱。
一,不好理解。
一,看起来很简单,都在用,怎么不好理解了?
我之前专门有篇文章讲老子的“一”。
一,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叫做“一”。“进+退”两个东西合起来,才叫做“一”。
比如股票的运行,涨和跌加到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要理解了这个道理,炒股就容易成股神。
一个呼吸的运动,一呼一吸,这个完整的动作才叫做“一”。
所以我那篇文章就举例了很多这样的现象,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述老子的“一”的概念。
进+退=“一”
伸+缩=“一”
阴+阳=“一”
抱一,就是说,把那个抱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们抱在一起。可是,在抱得时候,要知道,抱的对象是一个运动变化的东西,是一个活的东西,它在一伸一缩的变化。
举个例吧:
心脏,肺叶,它们都是在一伸一缩的运动变化的,但是它们又没有因为这种伸缩变化而整没了,整爆炸了。这个运动的状态,就叫做抱一。
3、载营魄
载、营、魄这三个字分别说的是三样东西.
载,是载具,载体,运载工具。我们这样一个人身,这个运载工具就是我们身体的固态的部分。
营,是滋养系统。黄帝内经里面把滋养系统分为营气和卫气,粗略的能量叫做卫气,精细的能量叫做营气。我们身体的固态部分把我们身体里面的东西装起来,在这里面就有一个运行的系统,这个系统提供养分、排泄废料,因此就是一个活物,这个活物就能够玩的下去了。
魄,就是魂魄。
固态的身体部分再加上一套完美的供给系统,变成活物,可是这个活物与其它活物区别特别的大,它有灵性,而且这个灵性还不是一般的灵。因为这种灵性,因而叫做人。这个东西就叫做魂魄。
说到魂魄大家都不要怕,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每个人都有魂魄,阴阳一体就叫做魂魄,分阴阳而论的话,阳性的"白之鬼"叫魄,阴性的"云之鬼"叫魂。
关于魂魄的问题,现在有科学家在研究灵魂,这里多说几句:
我们现在知道,物质按照振动频率划分,有固态、液态、气态,这个划分其实比较粗略,物质的存在,按照不同的能量频率而存在着,我们现在用无线电信号传输的声音图像是气态的吗?这些能量存在形式就不是单纯的以固态、液态、气态去归纳而能够说清楚了的。
既然我们能够把声音图像都变成电磁波能量进行传递,那么在世界本来就存在的能量场而言,在我们现在这个科技不能理解的范畴,难道就不存在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吗?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10章,就说清楚了,人是由“载”“营”“魄”三个部分构成的。
4、我们作更深入的讲解:
为了把老子这句话完全理解,有必要用标点符号把文字进行准确的断句,因此这句话是这样的:
“载、营、魄,抱一,能勿离乎”。
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勿离乎”可能很多人根本就找不到怎么去抱一,也更不知道怎么才能“能勿离乎”。
其实,仔细体会这些成语可能对我们有帮助:
“魂不附体”,“魂飞魄散”,“行尸走肉”,这些成语描述了“载、营、魄”三者不能合而为一的情况。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凝神定气”,这些成语描述了“载、营、魄”三者合而为一的情况。
这段文字,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人。
人类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等所有固态的物质,它们只是一个运载工具。
在这个固态物质里面运行的液态、气态物质、甚至声、光、电的各种能量物质它们只是魂魄的滋养系统而已。
在我们的肉身里面存在的那个魂魄,才是这一套系统服务的目标。
真正的人,是载具、滋养、魂魄三位一体的,三位一体,抱一,才是人。
不能抱一,魂飞魄散,就是死人了,失魂落魄就变成行尸走肉的废人了。
关于这个问题,道家修道,有个故事:
张礼矩带徒弟出门,走在路上徒弟看见路边的花很好看,忍不住给师傅说,这路边的花真好看啊。张礼矩就告诉徒弟,要随时训练自己的心神专注,不要分神,走路也要这样。
这个就是“载、营、魄,抱一,能勿离乎”的道理。
“载、营、魄,抱一,能勿离乎”这是我们修炼成为真正的人的第一步。
这个世界,总是有人想制造行尸走肉,把人变成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动物,变成猪狗牛羊一样的东西,供它们奴役。
制造行尸走肉的手段很多种,目的就是一个,就是造成载、营、魄三者的分离。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魂魄被这些东西弄丢了。变成了失魂落魄的行尸走肉。
“人体是个载具”,这个问题很重要。
人体就像一辆车,只是一个载具,这个车上运载着你自己的魂魄,他是这车的驾驶员,车当然要保养好,驾驶员的水平更要提高,要做到人车合一,才能把车的性能完美的展现出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很爱护自己的身体,不断的锻炼身体,把这个车养护的很好,可是却不知道这个车上的驾驶员的水平也是需要提高的,他们的心灵境界从来都不知道改变,性格、脾气、思维方式从来都不变,小时候是什么样,到老死的时候还是那个样子。人体的结构很完美,可是对于一个很烂的驾驶员,其实是浪费了一辆好车。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我们再去仔细研究汉代以前的华夏文明的历史,就会明白,为什么那时候的人那么看重气节,把生死的问题反而不当回事。就会明白什么叫做“舍身取义”。
懂了“载、营、魄,抱一,能勿离乎”这个道理,就明白,中华民族的气节是怎么回事,其中的道理来自哪里。就明白,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究竟是怎么回事。才明白历史上的那些值得我们崇敬的英雄,他们的力量源泉来自哪里。因而也才能够明白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才明白我们华夏文明对于地球文明和未来的宇宙文明的贡献。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31 23:23:22
由《道德经》28章所想到的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道德经》第28章,把它概括为“致力于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道路”,这是建立在对老子这一章的深度理解之上的。
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道路,究竟往哪里去?
就是三条原则:
一、知雄守雌。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二、知荣守辱。弘扬光荣和打击耻辱。
三、知白守黑。历史经验的案例总结。
第一条,雄与雌。积极与消极。
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或者说要把力量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引导。
最理想的当然是全社会所有的力量都调动起来。
但是不一定就做的到,因此就有主要力量和次要力量的区别,至少应该是调动大多数力量朝积极主动的道路方向前进。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现在就有人争论的下不了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私有化,公有制,这些都是“道路之争”。
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既包括管理者,更应该包括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既包括资本,也包括人民。资本难道就不是国家的一部分?
比如说,
私有制,全面私有化,可以把私人老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下面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不是也能够调动起来了呢?
假如说,公有制,有人钻空子,贪污国家的财产,那么变成私人财产就不贪污了?其实不是,而是彻底的贪到手,贪无可贪,因而不贪。那么在公有制下面,哪些人是没有积极性的?那些是有积极性的?
其实,所谓私有制、公有制,都可能在不同的条件下适用,
归根结柢,就一条:把所有力量都引导到积极向上的这个方向来。
所以,现在的那些争论,都应该放到当下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不仅要考虑调动资本的积极性,也要考虑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全世界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一切都不是啥复杂的事情。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有的人也在其中变化,解决的办法也是很简单的,随时以尽可能调动多数人、多数力量的积极性为道路方向。
这么看,就从别人设计的陷阱里面跳出来了。
第二条,荣与辱。该表扬什么、改羞辱什么?
表扬什么、羞辱什么,决定了社会人心的结果。
坏事得不到羞辱,好事得不到弘扬,坏人越来越多,好人越来越少,这是祸国殃民。
我们现在,有些人明目张胆的毫无羞耻的破坏我们的道德观,破坏我们的价值观,国家政权就应该管,耻辱的事情不制止,荣耀的事情不弘扬。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它从根本上破坏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混乱就从这个地方开始。
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不论站在哪个角度,都不应该做破坏荣辱观念的事情。因为,你的父母、兄弟、子女、你的子孙后代就在这片土地上,你做破坏光荣与羞耻的道德观的事情,其实也是自己在挖自己的祖坟,自己在断自己的子孙的后路啊。
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这个社会积极向上,是真实的,诚信的。不允许骗子和坏人到处横行的。
无论站在什么利益的争斗的角度,羞耻感,道德观,这个底线,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孙,自己不能搞破坏。
第三条,黑白定式,历史经验的总结。
在不同的时代,物质条件虽然不同,事情的现象虽然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事情背后都是人,都是人心的变化。
在面对人心变化这个问题上,就有规律可以总结,人心的得与失、人心的自私与无私,公有与私有,从根本上看都是阴阳、黑白两种力量的变化,所以通过不断总结这些历史的经验,分辨阴阳黑白的变化规律,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走向正确的未来道路。
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黑白,这些道理都是共通的,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是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
现在有一股力量,明目张胆的歪曲我们的历史,彻底否定我们的历史,混淆我们的历史,这些人,不论背后的主子是不是黑头发黄皮肤,但是你自己却真实的是黑头发黄皮肤。
你们应该明白,你做的破坏历史的事情,它的社会价值是什么。做这些事情挖自己的祖坟,断自己子孙后路,人家给你的金钱是不是不等价?你获得的,究竟能够管多少代的吃吃喝喝?你留给你的后代的,是不是毁掉了他们的未来?
通过这三条,
明辨谁是华夏民族的罪人,谁是人皆得而诛之的奸贼。应该有这样的血性。
帮助那些书读多了的糊涂蛋认清事情的本质。应该如此的清醒。
一九合十
发表于 2016-7-31 23:24:03
致力于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道路---《道德经》第28章解析
一九合十 http://blog.sina.com.cn/u/1779146080
《道德经》第28章白话译文:
推动他们往积极的方向发展,避免他们往消极的方向发展。去建设天下人心流向的河道,把河道建设起来,流向才能始终正确而不偏离,整个社会才会欣欣向荣。
推动他们光荣的部分,打击他们耻辱的部分。去建设能够正确处理天下人心的河谷,把决定天下人心荣辱的方式建设好,人心一直朝正确方向越来越多的转化,整个社会才会都是实事求是的。
掌控着白棋的操作,思考着黑棋的应对手段,不断的丰富和总结那些应对变化的经验定式,这些不断丰富的应对变化的定式,就确保后来的人不犯错误,因此人类的发展才能够没有极限。
当把上述三条做到了的时候,
积极向上,真实淳朴,实事求是的品德在人类社会广泛存在,就可以从这些人里面选拔可造之才,培养成器。
圣人使用这些成器的人,放到各个管理岗位上去。
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安排能够发挥特长的工作。
第28章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下面是分析的心路历程:
《道德经》第28章,2016年7月24日写了一篇,觉得不对。又思考。所以把之前那文章的名字取消,留在那里作为反面教材。这里重新分析。
雄雌,溪,恒德不离,婴儿。
荣辱,谷,恒德乃足,朴。
白黑,式,恒德不忒,无极。
溪,是水的流道,因为有溪,水流不偏离。
谷,是河谷,老子说“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这是对水的处理方式。
式,是什么呢?
前面写的对式的理解好像不对。
黑白式,不忒,无极。
黑白式,难道指的是围棋的黑白定式?
不忒,不悔棋?不反悔?
无极呢?长久的进行下去?
因为有定式可以作为分析推演的借鉴,所以知道每落一颗棋子后面可能出现的应对变化,所以落子不会后悔。有定式可以借鉴,因此正确应对方法可以永远传承下去。这就是无极。
这个说法好像在哪里见过。
对。
在第65章见过。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者,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懂定式,才考虑的深,懂定式,才知道应对事物的手段是变化的,才看得远,就明白事情的变化可能走向反面。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完全的顺遂。
通过65章,帮助判断“白黑,式”,这是用围棋的黑白定式,作比喻。那么之前的翻译就是不对的。
现在再拉通来考虑:
雄雌,溪,恒德不离,婴儿。
荣辱,谷,恒德乃足,朴。
白黑,式,恒德不忒,无极。
积极与消极/引导的方向/永远正确不会偏离/所有因素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
光荣与耻辱/处理的手段/不断汇集越来越多/全社会实事求是。
白棋与黑棋/应对的手段是变化的,变化的方式可以总结/继续处理正确,不会失误/事物的发展永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