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ID 发表于 2013-11-7 08:13:15

walkerman 发表于 2013-11-6 2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几天正在谈租地事宜,如果能顺利办成,我想将后续结果及经营思路陆续写出,供各位高人针砭!

想好种植什么作物了吗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11-7 10:18:13

本帖最后由 morningtiger 于 2013-11-7 10:26 编辑

哈哈,说不更新了,看到这篇还是忍不住说两句{:soso_e113:}。红字是原文重要的地方,蓝色是我个人戏说。淫者见淫,因为我对自贸区不太看好,可能解读时会有主观曲解的可能,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先谢谢了。


韩正谈自贸区:不是栽盆景而是种苗圃
2013年11月07日02: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年11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中心,接受了多家国内新闻媒体的集体采访。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陪同,共同解释了自贸区负面清单等相关问题。


  自贸区的改革就是要制度创新
  不可推广的、不可复制的,就像“栽盆景”的那种(可复制是总的原则),不是自贸试验区干的事情,哪怕有些眼前的利益,我们也不会做。
记者:自由贸易区这个概念酝酿很久,我们很想听一听决策过程的内容,比如为什么会选择在上海,为什么选择在三中全会前挂牌,冠以“中国”的字样是否指可推广、可复制的概念而不是局部的,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开放和转型有重大意义。您觉得,这样的改革,突破点在哪里?

韩正: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总的方向是继续扩大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要选择一个立足点。研究到后期的时候,特别是向中央汇报一些设想的时候,提出了制度创新,也有提出制度创新和政策优惠相结合。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自贸区的改革就是要制度创新(证实了先前传闻,初上海方面只是想要一些优惠政策,没想搞那么大。从某种意义,上海自贸区试点其实是克强总理强加于上海的)。今年3、4月间,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总书记、总理分别作了汇报,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也给予我们制度创新这个改革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和改革大局予以谋划。


自贸试验区为什么选在现在的地方?当初,我们想到的方案是从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角度考虑,中央领导也充分肯定这样的考虑。从综合保税区来讲,其中的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现在28平方公里内总的销售额和工商税收,已占全国所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50%以上。这个区域有这样的基础、也有这样的条件、更有这样的可能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创新。


在决策过程中,冠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名字,是中央领导明确提出的总的设计和大的框架,以制度创新为内涵。随着方案研究的进程,中央领导要求尽快启动,条件成熟的先做起来。从提出方案到充分酝酿、研究、论证到决策,效率非常之高,中央的决策效率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上海方面根本没有准备好,决定做的非常草率),因此今年9月底就正式挂牌了。这样一个决策过程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制度创新的高度重视,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在形成试验区总体方案和筹备、推进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务院各相关部门的直接帮助和支持指导。商务部付出了很大努力(商务部被批的最狠?),国务院各相关部门比如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等,共同参与、指导帮助,合力推进。我们现在推出的每一项政策设计、制度安排都是在中央各部门的直接帮助、参与、指导、推动下开展的(都是上边的意思,出了问题不要追究上海?),所以才有好的、高效的结果。


你们讲的对,自贸试验区的目标不是局部的试验,而是为了长远的发展。我们现在的一些管理制度和政府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们国家开放型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转变核心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推动、甚至倒逼改革。为什么说自贸试验区改革在全局上有重大意义?因为是要在符合法治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前提下,推进境内外投资和贸易制度的创新,这是全新的制度创新,重大意义就在这里。


为什么我们讲制度创新而不讲政策优惠呢?(因为总理不同意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要求有法治的、透明的、统一的规则,这样市场才能更高效地配置资源,各类资源要素流通才更有效率。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不是挖掘政策洼地。政策洼地越多,越会阻碍各类要素高效流动,越会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洼地越多、障碍越大、困难越多。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有洼地,就容易出事故。


所以,我们就是想用这种办法,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发展。因此,自贸试验区所有的规则、所有的改革举措都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中央要求的),实现可推广、可复制。反过来说,不可推广的、不可复制的,就像“栽盆景”的那种,不是自贸试验区干的事情,哪怕有些眼前的利益,我们也不会做。可复制、可推广,形象地说是“种苗圃”。如果我们改革试验成功的话,对政府管理、监管模式将是重大改革、尝试和突破。


  记者:自贸试验区已经运行一个多月,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在具体的制度创新推进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有没有符合当初制度设计的预期,下一步有什么进一步需要完善和提高的?怎样才能够实现改革创新和风险防范能力相吻合?
韩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多月运行以来,我们感到很满意。运行有序,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在筹备阶段所设定的目标在这个初始阶段都达到了,特别是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都平稳扎实地落地了。现在出台的各项措施主要反映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贸易方面。一是拿出了第一张负面清单;二是取消审批实行备案制,包括外资进入和中资走出去;三是服务业六个领域的开放已经公布并开始落实,监管模式也已落地,比如海关的监管模式,先入区后报关;再比如先照后证。总之,第一批宣布的关于投资和贸易的改革措施都平稳扎实地开始落地。


  大家很关心金融改革创新。这次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跨境贸易结算、外汇管理制度创新。下一步,金融改革创新的细则研究透了就会出台。
  我想告诉大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将坚持“一个前提、两个着力点”。一个前提,就是风险可控的前提(强调风险。金融改革是自贸区最大的卖点。但韩正在这里谈的却最少。而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如果在自贸区搞只能是离岸金融中心。和可复制的原则本身就是想违背的。上海作为境内离岸金融中心的尝试很重要,但远远没有广告上讲的那么重要。这也是我一开始就不看好自贸区的原因)。任何改革都可能有风险,风险不可怕,关键是可控,对于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风险,我们绝对零容忍。两个着力点,一是牢牢把握所有的改革创新都要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为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二是牢牢把握所有的改革创新始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为金融而金融、为创新而创新。
  
我们目前已经开始2014版的研究
  (负面清单)我们现在就是管房间,因此,看上去管得多,实际上比管大门释放出的空间要多很多,是更开放了。
  韩正:我为大家请来了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同志,请他解读一下负面清单。
  艾宝俊:我们现在采用的负面清单模式,是经过比较的,是与投资贸易联系比较紧密的、以国民经济门类划分的模式。我国的国民经济按门类有20个,下面分3级科目,有大类、中类和小类。我们推进投资贸易改革涉及到18大门类,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从结构看,如果我们规范到小类的话,越精细,列得越多,其实释放的空间越大。我们举个例子,有的部门建议采矿业全部取消,这样的话负面清单上就是1条,采矿业就全部取消了;但是如果细分,采矿业有7大类、19中类、37小类,如果我们对应37小类的时候,取消几小类,其实可以释放出其他小类,这样释放出来的小类一旦与现代技术结合,又衍生出很多产业发展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从开放的角度看负面清单。
  韩正:我来打个比方。管大类好比管住一幢楼的门,整幢楼就进不去了;管中类好比管住几个楼层,其他的楼层就可以进去了;管小类好比管住几个房间,其他许多房间就可以进去了。我们现在就是管房间,因此,看上去管得多,实际上比管大门释放出的空间要多很多,是更开放了。
  艾宝俊:负面清单不是越短越少越开放(算是一种辩解吧。希望政府管理环节可以有些成绩。这倒是可以推广的。但这本身不在自贸区也可以做)。我们现在管到小类科目,实际在总量里只管住了17%,83%是开放的。对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清单很清晰,哪些是不能进的,其他就是可以想象的。随着新技术发展,释放出的空间可以促进跨界产业模式,有利于这些领域的开放。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负面清单告诉企业准入的情况,也告诉我们政府的职能要转变,清单列出来的就是政府要管的,没列出来的就要交给市场。所以,也逼着我们政府自身加快职能转变。管什么、怎么管?我们必须把精力和措施转移到过程监管上。过程监管有很多措施,一是政府本身的过程监管,二是激发全社会来扩大监管,公开透明了,让社会来监管的效果有时候比政府直接监管效果更好,包括媒体的监督也是监管。这样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当然,现在清单是2013版的,我们目前已经开始2014版的研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完善。
  所有改革措施都有阶段目标,月月有小结、半年有评估
这一轮方案实施及实施细则的推出时间表是两到三年时间,能够形成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这个时间节点很明确。(2到3年的实验期。那时候全国可能都利率市场化了。央行坚持全国改革而非局部试点是有道理的。这也可能说明很多执行部门顶牛并不一定是利益集团的问题,而是对总理的思路不认可)。


  记者:关于自贸区改革与全市面上改革的关系问题。自贸试验区改革对于全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自贸试验区的试验能不能像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一样,使上海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有一个大的或质的提升?各方对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期待非常高,上海在下一轮改革上会有什么样的重点或者亮点?
韩正: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肯定是朝着进一步推广的角度去做的。就目前而言,我们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改革创新的理念和精神,全市都必须借鉴。比如,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审批,实际上是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这样的方向,全市面上不用等,都应该立即朝这方向努力。第二,涉及到法律制度,必须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比如负面清单、法律的适用性等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再次强调中央)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所有措施,我相信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很多改革实际上难度很大,选择自贸试验区进行探索,作为改革的试验区来尝试创新创立新的制度,目的肯定不是为了28平方公里,而是为下一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全面推进这种制度进行一种探索。
  记者:自贸试验区在两到三年里是不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比如明年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不是正面和负面清单最后完全是负面清单?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的过程中,需要国际化的人才,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也需要大量人才,这和“四个中心”建设是什么关系?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各种硬软环境建设方面,还需要做什么?
  韩正: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有没有阶段性目标呢?有!这一轮方案实施及实施细则的推出时间表是两到三年时间,能够形成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这个时间节点很明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实时进行一些评估。初步想法,会在半年左右整体评估一次,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的改革工作。每一项、每一类的评估都不一样,先推出的措施先评估,评估结果会在一定范围公布。
怎么进行评估呢?从现在开始,我们已经进行列表式的管理。自贸区每一项改革都有一个列表,也就是以前的制度是怎样的,我们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措施是针对什么改革,推进状况如何,体现效果怎么样,与当初改革设计的预期是否符合。评估结果有可能是比较满意的,有可能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有可能是我们并不满意的。在做好每一项已经推出的制度评估的基础上,再提出下一步半年的工作方向。两到三年的时间内,所有改革措施都有阶段目标,月月有小结、半年有评估。(摸石头模式)


  艾宝俊:我手里有一张表,方案措施是什么、试点前是怎么、试点后是什么、现在进度如何、评估对应标准是什么。今年一共是98项改革措施。
  韩正:人才怎么集聚?上海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自贸试验区发展过程中,一定会进一步吸引人才。目前自贸试验区和全市面上的人才政策是一致的,并没有专门设计。我相信,对于人才来说,最重要的是环境。营商环境、人才环境不在于一时的政策,而在于法制、便利、高效的环境。
  仪式方案始终没有变过,就一个方案(和南华早报的信息不符。南华说克强总理起初有意,上海方面宾馆都定好了。不过这倒不是很重要)
  自贸试验区揭牌仪式充分体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一切仪式从简。
  记者:现在有一个观点非常突出,自贸试验区的启动和当年浦东开发开放有很大不同,当年是投资推动型,成效很显著,现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主,而制度创新会涉及很多层面,这么短时间成效怎么评估可能有不同说法,在这过程中难度和压力非常大。想问问书记,怎么看待这种试验,以及这种试验带来的压力?另外,启动仪式上并没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出席,因而引起各种不同议论,甚至说改革是不是遇到不同看法。
  韩正:自贸试验区揭牌仪式充分体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一切仪式从简。在挂牌仪式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了,仪式方案始终没有变过,就一个方案,原则就是体现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
  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压力当然是有的,而且很大。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我们完全不熟悉的事业,没有参照物,也没有先例,更不能照搬别人。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肯定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所推动的一系列开发开放建设,包括浦东开发开放,与现在的改革基础、环境、条件完全不同。今天改革的要求拿到当年试,是做不到的;当年的改革方案拿到今天来推,是没有意义的。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我们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是资金,因此为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出台了一整套招商引资的办法,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现在自贸试验区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改革是当前我们的迫切需求,如果说自贸试验区现在还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你说改革还会有意义吗?那就没有意义了。({:soso_e113:})所以,改革所处的阶段不同,目标都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讲,这次改革是制度创新,难度更大、涉及面更广、涉及的领域和碰到的问题更深刻,是进入深水区的攻坚战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首先取决于政府自身解放思想,甚至自我革命的精神,因此,责任很重,压力很大。但同时,我们很有信心,因为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改革方向。当年的改革特别需要有勇气,今天的改革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这次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方案是体现全国的智慧,我们很有信心。同时,我们也做好了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有信心。


  我们的改革创新,必须可推广、可复制
  有的办一个企业,以前从审批到登记注册需要很长时间,现在自贸试验区内需要的时间很短,这样的效率就是制度的红利。
  记者:怎么评估自贸区的试验是否成功呢?以前我们可以根据招商引资的量、根据GDP或者税收,现在如何评估呢?
  韩正:形成一整套符合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要求的投资和监管模式,就是一种成功。不用老的法律,按照新的规章制度都能管好了,这是一种成功。过去靠审批,现在不审批,企业活力强了、社会活力强了、管理更到位了,这是一种成功。我们会有一些评估指标,但不会是GDP、税收等老的数据指标,要从制度层面去看成果。
  记者:自贸试验区建设全球关注。如何实现推动整个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这样的使命。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着力的方向是什么?另外,自贸试验区重点是制度创新,但从企业注册情况来看,大家对税收多少抱有希望,如果没有优惠政策的话,那制度的红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韩正:制度红利就体现在制度创新上!比如,海关稍微进行了一些改革,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物流成本就降低了一成,有的比一成更多,这比税收优惠的利益更大。再比如,有的办一个企业,以前从审批到登记注册需要很长时间,现在自贸试验区内需要的时间很短,这样的效率就是制度的红利。这样的制度红利,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潜力很大。有远见的企业家都会注重制度的问题,当然可能也有一部分比较在乎税收,但税制是国家统一的,今后不可复制、不可推广的税制,我们在自贸试验区不能做。还是这句话,我们的改革创新,必须可推广、可复制。以前由于审批的流程,一些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执行预期不太稳定,我们要努力让企业家们有稳定的预期,真正体现市场配置资源、以企业为市场主体。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没有参照物
  这些都试清楚了以后,如果继续在上海一个地方试就没有意义了,必须跨区域去试,形成跨区域的放大效应。
  记者:外界评价上海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替全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螃蟹虽然好吃,但第一个吃,方法不明确。您觉得上海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哪里?与此同时,我们提出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大胆,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务实谨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把握?
  韩正:这个问题,请艾宝俊同志先说说。
  艾宝俊:制度设计,不像税收优惠那么简单,但是如果制度设计得好,那带来的效应将是巨大的。比如,自贸试验区一线放开后,物流仓单来了就直接入区,时间大大缩短,成本降10%以上,这是直接效应(这些还是积极的一面。当然和自贸区概念也可以没有关系,其它保税区现在完全可以实行)。间接效应呢,以前任何企业对外投资,比如要在国外参股或收购一个公司,能不能出去先要到各个部门去审批,同不同意你出去,完全由审批方来答复,至少需要二到三个月,现在自贸试验区内,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重新安排了,企业走出去只需备案,只要是在列表范畴内,就没有管制了。因此,企业对很多事情是可预期的,很稳定的预期。
  关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问题,坦率地说,确实有很多制度探索,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如何下手,需要研究、需要比对、需要已有的经验、需要自己的探索实践,比如负面清单。来自全国的许多专家一起帮助我们研究,对全球许多已有监管体系进行比对。有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实行审批制,他们都有这样的转型过程,也曾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再进行修改提炼,不断完善我们的方案。
  韩正:这就是之前一个问题里讲的,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没有参照物,即使有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也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因此不能照搬。在监管模式上,我们的标杆是国际上公认的先进的、效率高的模式,但必须符合我们的国情实际。
  艾宝俊:我们的制度设计,要符合国情,要为国家战略作出贡献,有许多事情要做,任务很重。今年我们安排了98项改革措施,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改革的扩充内容,比如竞争中立的问题,即促进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开展公平竞争的改革措施等。虽然难度大,但是我们有信心,一步一步在推进。
  韩正:这可以结合刚才解放日报提到的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全市面上如何借鉴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原则:涉及国家法律制度的事情,一切听国家的;不涉及国家法律制度的事情,全市面上就要借鉴,浦东新区就可以马上借鉴起来。
  记者:现在面上的改革,全国都在加快。我们一直讲“率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率先效应是否会削弱?比如“营改增”扩围就非常之快。这对我们接下去的改革是否提出了新的要求?
  韩正:这是好事情!现在的改革,都涉及制度安排、制度创新,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成果推广得越快,越有利于新的局面,越有利于制度充分发挥作用。比如“营改增”,在上海试点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哪些行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不同企业是减税了还是增负了,就知道税率要进行怎样的设计,才能够简化抵扣流程,方便企业计算。这些都试清楚了以后,如果继续在上海一个地方试就没有意义了,必须跨区域去试,形成跨区域的放大效应,这样抵扣链才能够延长,从而在更大范围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个茶馆吐槽很多了,就不说了。营改增改革也显示了政策制定者不成熟,不了解企业实际运作的方面)。因此,现在的制度创新,国家推广得越快,意义越重大,越有利于制度红利的显现。制度创新和设定特殊政策的改革完全不是一回事,制度创新,是意义更为重大的改革。上海承担着这样的光荣任务。
  记者:请您展望一下自贸试验区未来两到三年的景象,会对上海经济转型乃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哪些作用?另外,在平衡风险可控和开拓创新上,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上作了哪些考虑?
  韩正: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在自贸试验区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跨境投资贸易的新制度体系、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如果要展望的话,用这句话可以概括。
  任何改革创新都可能存在风险,风险不可怕,关键是风险要可控。风险控制得越好,改革创新才有更大空间。因此,我们在制度安排和推进改革各项措施的全过程,都以风险可控为前提,始终使风险控制与推进制度创新同步衔接,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绝对不能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再次强调风险可控)

Erastus 发表于 2013-11-9 03:20:30

本帖最后由 Erastus 于 2013-11-9 03:22 编辑

葡萄 发表于 2013-9-23 2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可以看看12.5规划,绝大多数产业规划,全部内容都是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 产 ...

好久没敢看葡大的帖子了,在这里有了一些思路:
土地流转其实相当于变相打破地方政府的权利,对应而来的垄断者应该就是国家了,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经济领域的打碎地方保护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更大范围下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服务的。

如果从更大的尺度来看,参与竞争的组织的体量越来越大,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到现在的五常,阶段也差不多了;从开化之后的小部落聚集,再到民族、国家、世界。

分合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就像社会整体的聚合与单个个体的分工一样。看了前面的相对固化的论述,也有了一点新的认识,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将社会化组织作为一个生物体来看待,因此对于组织内部的相对分化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一直对固化和僵化有一点纠缠不清,看到分配比例突然有了个有意思的想法:这不就像生物体中的血液似的吗?血液占比其实并不高,但是却通过合适的通道,不断循环,生物体才保持生机。而一旦僵化则是真正的死亡了。

不过相比于这种个体的相对分化,好像还是葡大描述的根据需要能够随意配置的人这个方向更吸引,无定势、无常形。

余木然 发表于 2013-12-3 17:30:38

葡萄 发表于 2013-10-24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苏联时期在矿井实验过用热核爆炸处理污染物,尤其是通过高温处理核污染物。当年福岛核电站五常自己闭门 ...

想请教葡萄一个问题
像福岛那样的事故,如果用一枚氢弹打在福岛,可以彻底消除危机吗?我的意思是说不留后患的地消除燃料棒和所有污染。

余木然 发表于 2013-12-11 17:58:52

葡萄 发表于 2013-8-26 0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事变数多,几句话说不清楚,很可惜在争鸣争议版块一个说到李总和王岐山有没有矛盾的帖子里我以当年 ...

三中全会决定已经说了要土地流转,所以葡萄此处是说错了。
这是不是以为动土地以及房地产,而不动金融了?

鹦鹉 发表于 2013-12-29 21:13:28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11-7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说不更新了,看到这篇还是忍不住说两句。红字是原文重要的地方,蓝色是我个人戏说。淫者 ...

最近我也回顾了这个自贸区的前世今生,发现很想同意你的看法啊!

11月,财新胡舒立也采访了韩正,特地问道了自贸区的决策过程。今天我才看了。里面所谓的总书记也支持,从其他公开新闻看,没有这么一说。

从3月李在上海视察上海港的新闻来看,特别是在新闻联播中的反应,感觉挺奇怪的,那个视频看起来,不是按照时间顺势编排的镜头,和文字稿的顺序也不同,结果就是所有有关李在上海港的镜头都放在后面,而前面是他在其他地方视察的镜头。

我猜测这里体现出中央对李突然提出自贸区概念的没有准备。

从后面的一些事情来看,比如十八届三中文件起草人,小组长是习,副组长为刘和张,偏偏没有李。而这个小组的编成,基本上在四月就定了。(这个在习给全会的决定说明里面有提到)

这里可不可以认为,李知道他不会是小组长和副组长,因此,为了在改革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突击上了一个自贸区,毕竟自贸区也是前无古人的改革嘛!

从十八届三中的决定文件中看,自贸区甚至都不能独立型成一个大的段落,而只是《放宽投资准入》下的一个小节。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12-29 21:53:46

本帖最后由 morningtiger 于 2013-12-29 22:01 编辑

鹦鹉 发表于 2013-12-29 21:13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我也回顾了这个自贸区的前世今生,发现很想同意你的看法啊!

11月,财新胡舒立也采访了韩正,特地 ...

发小广告时候听来的哈,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基本上和媒体报道的一致,没有大的失望或惊喜。
上海方面没想做那么大;上面让企业赶紧申报,凑够数量,领导给发牌。结果放鸽子了;现在企业态度是先上车再说,反正下行风险很小;问不就是只能做离岸吗,另外一个小区怎么搞TPP对接?说咱不强调离岸,再说吧;很多成绩,比如先入再申报,简化程序等。没申请自贸区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不过我不相信李总是为了抢戏。虽然经济上我有很多不同意的地方,我觉得他人不错,当然这全是从媒体报道中判断的。咱是地命海心的屁民哈。外媒基本上都在报李总被边缘化这事。不了解,从表面上看,确实有点意思。

二毛 发表于 2013-12-30 10:53:58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12-29 2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小广告时候听来的哈,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基本上和媒体报道的一致,没有大的失望或惊喜。
上海方面 ...



最新消息是成夹生饭了,没人负责。小李还是对官僚体系了解不够,有点嫩。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12-30 11:30:51

二毛 发表于 2013-12-30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新消息是成夹生饭了,没人负责。小李还是对官僚体系了解不够,有点嫩。

谢谢哈,李总的逻辑也有问题:lol。

dio1984 发表于 2014-1-29 09:06:44

春节后,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可能陆续会从基准上浮30%提升至上浮50%。

白沙 发表于 2014-2-2 17:48:57

利用春节闲暇特意花了两天时间又把这个帖子前前后后仔细看了一遍,总的感觉很多事情还云里雾里,2014年的变数还很大。对上面准备投资土地的朋友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在投资地没有强有力的(而且是必须在可见的将来这种力量不会消失掉)支撑力量的话,不要轻易去做,风险极大。

zens 发表于 2014-2-10 21:52:59

转:秋波媚媚 认识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到底怎么回事?不能因为他是一个试验区就可以拥有许多不确定性。相反,正是因为上海自贸区的试验性反过来说明,整个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基本格局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变的。比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就是没戏了。如此一来就可知,上海自贸区不是中国自己沟通国际与国内的桥梁,而是中国在上海搭的国际贸易平台。就是说,上海自贸区是一个由国际人士自编自导自演的国际贸易故事。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只收中介费。中国企业也能参与这个国际贸易故事,但中国企业的属性只是国际人士的一员。



现在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很多,但这些企业到底想干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有一种企业是觉得能拿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在国内营业,如此一来,能减免税收。这就是个笑话。这么干,就不是试验区了,是减免税区了。这会增加国内贸易的不公正性,是反贸易的行为。谁信“减免税”谁就玩玩看。我保证你死路一条。

还有一种企业认为上海自贸区是沟通国际与国内的桥梁。于是,他们想利用这个桥梁搞金融投机套利。说明白些,这些企业就是想打着金融的旗号搞地下钱庄。比如什么金融租赁公司,某某小额贷款公司,这些企业终究还是要倒霉的。他们没生意时,在上海自贸区里过日子也是为上海自贸区贡献GDP,等他们有生意了,也就等着被抓了。上海自贸区内是要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的,但在这里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是离岸人民币业务。不管人民币是否离岸,中国政府都能保证人民币的稳定,但离岸人民币与境内人民币是两回事。

再有一种企业就是玩炒单子游戏。比如黄金期货交易。有人在上海自贸区造个金库,然后从国际上买100吨黄金过来。接着就是拿这100吨黄金当交割物开一个国际黄金期货交易的平台,请国内的人到上海自贸区来玩。《功甫帖》是前一段时间的热点新闻,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炒单子的游戏。苏富比在国内找个托,把《功甫帖》转到上海自贸区,然后苏富比会和他的托想办法找到接盘的傻瓜。这个傻瓜可以接着在上海自贸区玩,或者更傻的把这东西加税入境。没想到《功甫帖》是个假货,急的苏富比在上海的托对媒体说,“假不假是学术问题,上海博物馆的人应该跟我说,不能跟社会说”,这个托的意思是,假不重要,找到接货的傻瓜才是重点。你上海博物馆的人分点钱是可以的,断我的财路是没有江湖规矩的事。今天,《功甫帖》这个假货在全世界是找不到接盘的傻瓜了。于是,前一段,苏富比在网上找了一堆水军去诋毁上海博物馆。苏富比的意思是,《功甫帖》臭了就算了,苏富比这个名字不能在上海自贸区搞臭了。炒单子游戏利用上海自贸区是一条路,但也只有国际原油期货这种业务因为具有国家战略才会有意义。除此之外,也就是条路,但没有光明。因为炒单子游戏的平台私心都很重,一旦炒单子的钱远远大于平台的市值了,平台突然消失是可能的。红酒拍卖,艺术品拍卖,奢侈品拍卖等等,都是这个套路。

还有些企业居然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平台搞海外代购的电子商务。纯脑残的行为就不多评了。



有了已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的现状,上海自贸区到底能干什么就更模糊了。新闻说,上海自贸区的通关更高效更低成本了。晕了,这应该是上海的进步,不应该属于上海自贸区的优势发力。新闻这么乱报,整个是颠覆了上海自贸区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根源还是普遍的对上海自贸区定位的无知。定位无知直接反应在上海自贸区的是缺少顶层设计,下面的机构就更乱了。具体的规则到底是国务院的相关部委管,还是上海自贸区自己弄?谁都不负责,谁都负不了责。一眼望见的只能是热火朝天的蚂蚁。上海自贸区的思路,还是要理一理。



上海自贸区就是上海平台上的国际游戏,服务的对像是国际贸易。要让国际贸易在上海自贸区运作,上海就一定需要拥有国际贸易所依赖的,在今天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又被缺失的致命要素。当今世界是多极的,不确定的,不平衡的。国际贸易的基本面是不平等,不公正,不纯粹。上海自贸区的生命力自然就在于自身平台对国际贸易输出的平等,公正,纯粹。



世界贸易的不平等就是不同企业的背景不同,支撑其业务的实力就不同。这些实力往往是国家级的。比如,谁敢研究电动汽车,让美国老布什家族的石油工业下岗,谁就去死。所以,上海自贸区首先是要自己平等持人,其次是保护注册在自己名下的企业,为这些企业撑腰,使其说话有底气,做事无忧患,面对垄断有不信邪的干劲。上海自贸区在世界贸易的不平等的环境中需要在制度上为企业提供防火墙。

世界贸易的不公正,在世界贸易环境里就是强势者利用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欺负人。这又主要表现在交易货币的币值闹心的随便波动。人民币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就是上海自贸区能够为世界贸易提供公正环境的基础。只要你愿意,进了上海自贸区就可以用人民币交易,出去再转换成你想要的币种。大点说,人民币是世界货币战争大环境中的避风港。说小了,人民币在世界贸易中,有点支付宝的意思。如此一来,世界各国都开自贸区也不能和上海自贸区比。因为上海自贸区背后是人民币。别的小国的自贸区没有强大的能与人民币较劲的实力背景。那些大国货币是货币战争中的攻守方,战争只有胜负,没有公正可言。所以人民币在上海自贸区内自由兑换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里的人民币只能是在境外的人民币。香港,伦敦等等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就有商机了。

至于世界贸易的不纯粹,基本都是政治性的。比如中国的IT企业不能参与美国的电信市场。中国企业有钱要买美国的能源企业,美国政府不允许。但这事,美国的卖家是很愿意的。为此,上海自贸区就应该在制度设计的创新上提供翻墙服务。只要上海自贸区自己在贸易上是纯粹的,不夹私货的,上海自贸区是能成为世界贸易不纯粹的大环境中的代理服务器的。全世界那么多企业,被世界贸易的不纯粹压迫着的对像太多了。他们需要一个纯粹的代理服务器。上海如何成为一个纯粹的代理服务器?不能靠说,关键还是要靠制度创新。创新的点在全要素的全公开,全透明,可追责。



上海自贸区在制度创新上如果能长期的促进世界贸易的平等,公正,纯粹,再远的国家的企业家都会到上海自贸区来注册。他们会利用上海自贸区的翻墙功能来重新规划核心业务,他们会利用上海自贸区的防火墙功能保护自己的核心资产,他们会利用人民币来争取自身在世界贸易中的应有的公正性待遇,他们就离不开上海自贸区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的企业到上海自贸区来运作,上海自贸区接着就应该为这些企业提供世界性的融资了。不管你是卖梳子给和尚的,还是在非洲卖防晒霜的,或是在梵蒂冈卖避孕套的,又可能是在美国政府门口卖间谍软件的。只要你能打开市场,只要你的收益是能被预期的,你就有了被PE看中的基础,上海自贸区就应该为你提供与PE沟通的渠道。为这,上海自贸区需要为注册在自己名下的企业打造一个国际融资平台,让世界的PE来找他们的猎物。上海自贸区只是一个撮合的平台。如此就出现另一种情况,一个美国PE与自己的企业家邻居谈股权买卖时,全在上海自贸区的框架下操作。为什么呢?因为上海自贸区的“平等,公正,纯粹”。这就像两网友在网吧见面,大家虽然面对面,但沟通还是依靠敲键盘。



上海自贸区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在上海撮合世界贸易的平台。撮合的基础是世界贸易的“平等,公正,纯粹”能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中表现出来。而“平等,公正,纯粹”的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基础又为世界贸易向上海自贸区靠拢提供保障。上海自贸区打造的国际融资平台又为靠拢上来的国际企业提供了更上一层楼的物质支撑。国际企业与国际PE为了自己的强大会顺便做大做强上海自贸区。

依靠“平等,公正,纯粹”,上海自贸区就一定能成功吗?说到底,“平等,公正,纯粹”也只是条条框框,在条条框框里转,设计的再好,实效也只能达到设计预期的一成。所以说“大制不割”。条条框框只能把圣人变成官长,条条框框越多越细,那官长就会沦落为排长,班长。

“平等,公正,纯粹”的本质是正能量,也就是说,上海自贸区的追求是为世界贸易提供正能量。世界贸易缺少正能量吗?那是太缺了。世界贸易缺少正能量不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看看奥巴马最新发表的国情咨文就知道,美国国内的贸易的缺少正能量的症状与世界环境比,那绝对是有过之无不及。这全是上海自贸区的潜在的服务对像啊!只要上海自贸区的正能量能压倒美国国内的贸易环境中的邪恶力量,一个服务着美国几个小社区的美国本土比萨店都可能成为上海自贸区的一员,并在上海自贸区的框架下在美国本土为美国人民服务。



中国的上海自贸区体现的是中国智慧对世界输出的正能量。中国智慧是无法拷贝的。自贸区设在上海,体现的是中国的正能量能因为了上海的精明而有效的辐射并覆盖了全世界。上海有这样的精明吗?上海的精明能被复制吗?上海需要为自己正名。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4-9-29 16:37:27

一转眼一年了

体道合德 发表于 2015-10-5 22:16:42

ngn2222 发表于 2013-10-9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旗派视而不见的,其实袁腾飞的东西,不要去扯反毛的问题,当当是反CCP和逆向民族主义,一个正常的政权 ...


大旗派视而不见的,其实袁腾飞的东西,不要去扯反毛的问题,当当是反CCP和逆向民族主义,一个正常的政权都不会视而不见的,最起码也要冷淡,可现在袁腾飞是中学教材编委会的,上各种讲坛都是小意思,危害大的是他可以编教材,把自己的私货统统夹进去

是哪个王八蛋把他放进去的?
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完整版本: 谁能解读一下上海自贸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