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1 22:41:59

农村大集体为什么被家庭承包制取代(上)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5-12-1 22:45 编辑


集中回复4种三农方案帖中的讨论,不针对人,只针对事。帖子有点长,分上下,上篇扒一下网文洗脑的惯常方式,下篇从博弈论角度探讨一下承包制取代集体制的原因。
有茶友给出历年粮食产量统计图,以此否定包产到户的优越性,原文在这里:
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3425&pid=243108
搜了一下“历年粮食产量”,得到与这张统计图对应的数据:
年度 粮产量(万吨) 增率 人口(亿) 增率 人均粮(公斤)
1949年: 11318  —    5.4167  —   208.9
1950年: 13213 14.34%    5.5196 1.86%  239.4
1951年: 14369  8.05%     5.6300 1.96%  255.2
1952年: 16392 12.34%    5.7482 2.06%  285.2
1953年: 16683  1.74%   5.8796 2.23%  283.7
1954年: 16952  1.59%   6.0266 2.44%  281.3
1955年: 18394  7.84%   6.1465 1.95%  299.3
1956年: 19275 4.57%   6.2828 2.17%  306.8
1957年: 19505  1.18%   6.4653 2.82%  301.7
1958年: 19765 1.32%   6.5994 2.03%  299.5
1959年: 16968 -16.48%重欠 6.7207 1.80%  252.5
1960年: 14385 -17.96%重欠 6.6207 -1.51%  217.3
1961年: 13650 -5.38%欠  6.5859 -0.53%  207.3
1962年: 15441 11.60%高丰 6.7295 2.13%  229.5
1963年: 17000  9.17%丰  6.9172 2.71%  245.8
1964年: 18750  9.33%丰  7.0499 1.88%  266.0
1965年: 19453  3.61%   7.2538 2.81%  268.2
1966年: 21400  9.10%丰  7.4542 2.69%  287.1
1967年: 21782  1.75%   7.6368 2.39%  285.2
1968年: 20906 -4.19%   7.8534 2.76%  266.2
1969年: 21097  0.91%   8.0671 2.65%  261.5
1970年: 23996 12.08%高丰 8.2992 2.80%  289.1
1971年: 25014  4.07%   8.5229 2.62%  293.5
1972年: 24048 -4.02%   8.7177 2.23%  275.9
1973年: 26494  9.23%丰  8.9211 2.28%  297.0
1974年: 27527  3.75%   9.0859 1.81%  303.0
1975年: 28452  3.25%   9.2420 1.69%  307.9
1976年: 28631  0.63%   9.3717 1.38%  305.5
1977年: 28273 -1.27%   9.4974 1.32%  297.7
1978年: 30477  7.23%丰  9.6259 1.33%  316.6
1979年: 33212  8.23%丰  9.7542 1.32%  340.5
1980年: 32056 -3.61%   9.8705 1.18%  324.8
1981年: 32502  1.37%  10.0072 1.37%  324.8
1982年: 35450  8.32%丰 10.1654 1.56%  348.7
1983年: 38728  8.46%丰 10.3008 1.31%  376.0
1984年: 40731  4.92%  10.4357 1.29%  390.3
1985年: 37911 -7.44%欠 10.5851 1.41%  358.2
1986年: 39151  3.17%  10.7507 1.54%  364.2
1987年: 40473  3.27%  10.9300 1.64%  370.3
1988年: 39404 -2.71%  11.1026 1.55%  354.9
1989年: 40755  3.31%  11.2704 1.49%  361.6
1990年: 44624  8.67%丰 11.4333 1.42%  390.3
1991年: 43529 -2.52%  11.5823 1.29%  375.8
1992年: 44266  1.66%  11.7171 1.15%  377.8
1993年: 45649  3.03%  11.8517 1.14%  385.2
1994年: 44510 -2.56%  11.9850 1.11%  371.4
1995年: 46662  4.61%  12.1121 1.05%  385.3

这位茶友说80年以前有两个最明显的下降,但没有指出具体的时间段,从数据看应该是59-61年、68年、72年、77年、80年(红色字体标示)这5个时间段中的某2个。
而包产到户几起几落的时间点是这样的:
合作化运动开展之后,1956年的闹退社中有一次,太祖称之为生产力暴动,零零星星在浙江温州、四川江津、广西环江、广东中山、江苏江阴、湖北宣恩、河南沁阳、安徽阜阳、山西榆次等地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浙江温州,56年底温州地委机关报批判包产到户,没有得到省委的支持,告了御状后一锤定音,包产到户被禁止,57年反右后被彻底批判。
大跃进后的59年出现一次,涉及的地区更少,甘肃、江苏、湖南、贵州零星发生,河南的新乡和洛阳有点影响,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庐山会议后被批判制止。
59-61年天灾人祸后又出现一次,涉及地区更多,时间跨度更长,包产花样多:广东清远61年下半年全县搞了一次“就地分粮”包产到户,增产明显,解决了口粮不足问题,省委原本打算在62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请示后推广至全省,未果;甘肃临夏州62年70%以上的生产队(生产队与面积不能对等,姑且忽略其中的偏差,生产队覆盖=面积覆盖,下同)搞了一次;湖南“单干”“分田到户”61年春耕秋收各搞了一次,62年春耕搞了一次,每次约占全省5.5%的生产队;河南62年“借地”变相包产到户,借出约全省20%的土地;陕西60年包工到户包产到户,约占全省生产队的10%;影响最大的是安徽省(下文专门讲)。各地陆续发生不同形式的单干,约占20%(另一统计是30%)的生产队。63年2月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月发展为四清运动,包产到户又一次被打压住。
第四次就是改开。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松了一下,要求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包产到组,但不许包产到户;79年9月四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个决议,进一步松绑,把不许包产到户改成不要包产到户,结果是79年底全国试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约占9%。80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再推了一步,承认包产到户是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的,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结果是81年底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社、队接近半数,同年年底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作为82年一号文件才正式肯定承包制。
对照粮食减产与包产到户的时间点,80年以前两者之间有关联的是1980年粮食同比减产,但不能因此简单得出承包制没有优越性的结论,最重要的原因是制度转换摩擦损耗。
从一种制度转换到另一种制度不是按电灯开关,按一下开灯,再按一下就切换到关灯,而是有制度换挡期,打破了旧制度,新制度却没有马上建立起来,旧制度的好处已经丧失,新制度的好处还没得到,1980年减产正是新旧制度挤压的结果:第一,承包制覆盖面并不广,79年底约9%,81年底才接近50%;第二,绝大多数土地按人口平均承包,劳动力和非劳动力承包的土地面积一样,造成劳动力闲置;第三,基层干部工作不充分,对农民的短期行为放任自流,公共财产(农业机械、仓库、农具、车马等)70%被贱卖,30%卖不出去而废置。其中有些缺点在较晚实行承包制的地区克服了,有些缺点延续了下来。
再来看安徽。
1961-1963年,安徽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年半的责任田实验,覆盖率最高达90.1%,是当时唯一推行包产到户的省份。
网上有篇《一场失败的实验——安徽1962年包产到户的前因后果》文章,列出这一时期全国和安徽粮食产量对比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水利、化肥、良种等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包产到户不能提高粮食产量。言下之意,包产到户对比集体制没有优势,即使80年代承包制后粮食增产,也是生产条件改善的结果。 http://i63.tinypic.com/29vidm9.png


请特别注意,这组数据列出的仅仅是粮食产量,而不是农产品总产量,完全忽视了当时安徽的种植结构。
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加上大跃进中一大二公瞎指挥的人祸,安徽出现严重的大面积饿病逃荒死,时任第一书记曾希圣捂了盖子,想通过包产到户使民众吃饱肚子,先把局面挽救过来再揭盖子。在获得太祖的首肯之后,1961年春安徽开始试行责任田,4月占生产队总数的39.2%,8月增加到74.8%,10月发展到84.4%,62年2月扩大到90.1%。除了种粮交公粮,为了吃饱,主要种的是产量大的红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才是安徽对比全国数量粮食减产的真相,因为红薯不列入粮食统计!
播种粮食的责任田效果很好,1961年10月抽样调查36个县的36个生产队,粮食平均亩产增产38.9%,交公粮绰绰有余,交了公粮以后还有红薯,基本能吃饱,农民称责任田为救命田。安徽不但自己够吃,还救济了临近的河南,当时不少河南人到安徽淮北捡地里没有挖净的红薯,河南仅到淮北就采购了5亿斤地瓜干。这是在天灾人祸之后土地大量抛荒、农具大量破坏、牲畜大量死亡基础上取得的效果,责任田包产到户在恶劣的生产条件下体现了优越性!
形势好转后,太祖改变了对责任田的态度,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结束后揭了安徽的盖子,曾希圣被换下。3月开始改正责任田,阻力比较大,副总理李富春、农工部长邓子恢主张继续搞责任田,地方基层干部中反对的人更多,有农村三同经历的太湖县宣传部干部钱让能6月上书太祖保荐责任田(保荐书与集体制争锋相对,陈述了责任田的诸多优点,网上有,有兴趣的茶友搜一下),8月的北戴河会议之前,太祖派胡耀邦去安徽调查责任田问题,胡在报告中说:“这是一个确实起积极作用(增产)但又很危险(易滑向单干)的办法”,这个报告一度发给各省委第一书记,但9月八届十中全会祭出阶级斗争大杀器,责任田被作为复辟资本主义受到批判,安徽立即开始大规模改正责任田,但保命第一,农民明改暗不改,到63年7月,仅安庆地区还有4983个生产队坚持责任田。这是包产到户的生命力。
网文《一场失败的实验》对比64年、65年全国和安徽的粮食产量增长率后说,停止责任田实验后,安徽的粮食产量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责任田对增产的作用不如集体化。一派胡言!
在机械化普及之前,同等的水、肥、种条件下,粮食增产主要靠人力投入的数量和劳动质量。安徽正是得益于61-63年的责任田增产有饭吃,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4年、65年安徽增产的原因不是集体化,而是发挥了劳动力优势。
61-64年全国和安徽死亡率对比(单位,千分数)

     全国安徽
1961年18.138.1
1962年10.088.2
1963年10.107.9
1964年11.568.6


安徽的另一次包产到户就是78年底的小岗村之后,其他地方(如肥西)也要求解除包产到户禁令,得到了主政者万里的支持,但进展缓慢,79年底10%左右的生产队包产到户,1980年5月23%(万里3月卸任安徽省委书记,继任者张劲夫一时对包产到户有些犹豫)。一是因为61-63年那次全省上下有几十万人受到牵连批判,二是决策层内部争论激励,当时一位中央老农口与万里有一次火药味十足的对话,可见一斑。
老农口:包干到户,不同于田间管理责任制,没有统一经营,不符合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不宜普遍推广。万里:包干到户是群众要求,群众不过是为了吃饱肚子,有什么不符合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行?老农口:它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不是走共同富裕道路。万里: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你要什么?老农口:我要社会主义!万里:我要群众!
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和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有一场阳光道与独木桥之争。杨认为集体制时阳光道,不能退出,退出了搞不了机械化,池争锋相对,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事实是,黑龙江的机械化全部靠贷款,如果包产到户,贷款将变成呆账,而贵州需要国家调入粮食救济,交通不便,靠人畜长途背运,路上就吃了一多半,贵州不堪重负。
所以80年代初的承包制没有搞动员式一刀切,更多的是让地方各自为政,按地方的需要和群众选择执行,放弃命令式硬推。边远地区为了甩包袱进展快速,80年底贵州80%的生产队包产到户,内蒙40%,四川、山东等地到81年底才达到同样的覆盖面。
80年粮食减产是因为制度转换摩擦损耗,安徽减产幅度大于全国,是因为承包制进度延迟和摩擦损耗更大,而不是承包制本身的错。
总结对付数据洗脑网文的几个方法:
1,引入结构概念,看数据的统计对象、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等,是不是全面、精准地描述统计对象,抽离了房价的CPI数据是皇帝的新装。
2,引入时间概念,数据有没有反应历史背景的全部,抽离背景的数据没有价值,就像巴特尔、孙悦拿过NBA总冠军戒指,看上去很美,事实是这两人没有打过一场季后赛,搭了便车而已。
3,引入空间概念,把数据推导出来的结论放在更大的场域内来看,一个点能成立,一个片能成立,还要放到更大的面上来看,是个性的结论,还是共性的结论,个性结论没有普遍意义。
4,引入理论概念,理论就是立场,任何政策都有利弊两个面,只说一个面不客观。没有集体制,就没有中国的工业体系,1958-1978年共从农村抽取6000亿元支援工业建设(另一种计算加入物价变化,抽取1万亿元),代价是农民在这20年间年均收入增长只有1元)。没有承包制,就不能解放钉在农村的1亿多劳动力,浪费巨大,就没有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代价是三农问题突出,小农经济从来不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到了必须要改的时候。
写得太啰嗦了,(下)需要改一下,更紧凑一些。
注:帖子中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两本内部出版物《粮食部计划司粮食资料提要》、《中国农业合作史资料》

刹那芳华 发表于 2015-12-1 22:53:41

沙发!!

有数据。。

不过有些数据我得综合一下来看。。。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1 23:09:22

刹那芳华 发表于 2015-12-1 2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沙发!!

有数据。。


谢谢芳华MM捧场,欢迎挑刺和讨论

tnq 发表于 2015-12-1 23:18:47

数据太多!不好评价,可能还和地方差异有关系!

唯识无境 发表于 2015-12-2 04:03:17

916077749 发表于 2015-12-2 06:04:23

本帖最后由 916077749 于 2015-12-2 06:07 编辑

唯识无境 发表于 2015-12-2 0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说这些都没有用.从历史的结果来看,联产承包最后是失败了,亩产量没上去,机械化也没实现,生产大队完全解体 ...

“联产承包最后是失败了”,同意这个判断。农业在联产承包后,总体是退步的,当然很长一段时间在化学(肥料、农药),育种两方面技术的掩盖下,没有显现,但是现在这两个方面对产量的促进作用已进入或暂时性接近到天花板了,甚至现在由于化学物质在农业上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结构性及自我修复能力的破坏,其负面作用反而开始变得突出,另外,农村空心化,有机械化生产的迫切需求,但地块细碎化,又阻碍了机械化的应用及其规模化优势的发挥,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农业水利建设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想用而用不了(有人用、无人管,用时迫切,交费时推拖)。现在,从农业生产效率、效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来说,都需要农业走向规模化了,个人倾向的规模化,是农村集体的规模化或是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化,而不是商业资本界入下的规模化。

莫问出处 发表于 2015-12-2 09:09:08

家庭承包制更大的作用是解放了劳动力。让人可以在没有组织干预的情况下自由职业流动。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09:51:43

当年如果真能阳关道和独木桥一起走就好了。可惜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一刀切,不换思想就换人。张庄,大寨等当年的典型都是第一个遭殃,气的韩丁和杜润生拍桌子。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10:13:26

对集体化不能释放劳动力的结论存疑,前三十年国家总共从农村招工1400万,同时期还有超过千万的知青下乡。大跃进时期招工多了些,最后只能再退回农村。之前这几亿农民就是放开了进城,也不可能有工作。现在恰恰是没分地的集体经济发展得都比分地单干的好。
只能说时间是个照妖镜,当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到现在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当年带来的效益提升。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10:30:21

稍微查了一下,截至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82年6月,全国农村有67%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从1983年1月至1985年,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的阶段。1983年底,全国农村以家庭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

如果按这个划分的话,那包产到户的成绩更是奇怪了,85年就粮食大减产,忙总那里曾经提过85-88年粮食都是减产的,之后的1991—1995年这四年粮食产量在44624到46662万吨之间徘徊,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74%。还不如公社时期。。。

这岂不是说包产到户的有效刺激只能持续一两年?

kuafusoft 发表于 2015-12-2 11:20:12

莫问出处 发表于 2015-12-2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庭承包制更大的作用是解放了劳动力。让人可以在没有组织干预的情况下自由职业流动。

从小处看似乎是这样,但从大处看,则整个社会必须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行,否则就是知青回城后的严打。

mopfish 发表于 2015-12-2 11:54:26

本帖最后由 mopfish 于 2015-12-4 16:31 编辑

在这里随便说几点吧,想到几点说几点。

包产到户这事,还是回到当年忙总的判断,所谓的人民公社啥个啥:就是一个计划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起本质就是超级扩大版的西周的井田制。所有的公社社员就是国家农奴,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受国家计划控制,种什么,怎么种,在哪里中,什么时间种,统统上头说了算,农民自己没有任何选择权,主动权,从而也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

这种西周的井田制在2000年的春秋战国就完蛋了,没想到在2000年后的红色中国又改头换面,僵尸复活。但违背历史潮流一定会被历史唾弃,可以说,中国农民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反抗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包产到户绝对不是78年才发明。

从这个意义上说,包产到户是又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是有足够资格计入中国历史,其意义这么评估都不过分。

二,包产到户不仅是一场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农业政策的大改变。

前三十年,农业领域一直强调以粮为纲。在人民公社的制度下,几乎无法改变。包产到户后,其实已经无法实现,上级无法强迫农民种什么,农民有了自己的生产主动性,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也可以自由决定不种地,去打工,或者去办工厂,搞流通。也正是由于包产到户的基本制度的保护,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了发展的可能,沿海出口加工产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中国真正把巨大人口的优势转化为工业竞争力的优势。这个人口红利一直让我们享受到现在。

从这一点来说,包产到户是中国工业化的真正起点。

附案例:从四川彭县楠木公社的个案看包产到户前的农业生产


笔者于1968年12月作为知识青年到四川盆地西部边沿彭县楠木人民公社接受再教育。楠木人民公社有15个生产大队,其中13个大队在川西盆地边沿平原上,2个大队为山地村庄。1973年,笔者开始在楠木人民公社任干部。那时,不管任何职务的公社干部都必须长期住在一个生产队“蹲点”。笔者与一个土改时期的老资格公社干部阳运昭(阳在成为公社干部前是第二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人皆称他阳书记)奉命到第4生产大队蹲点,住在该大队第4生产队,且一住5年。经过5年的亲身经历和观察,笔者看到,生产队作为经济核算单位,集体财产状况尽管十分透明,但对于农民家庭而言,生产队的利益仍然属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透明”的利益也难于使农民产生关爱集体的动因。三级所有制下的农民确乎依然不可动摇地保持着梁漱溟所谓一心只为“身家打算”的传统观念。国家欲以生产队为基础建设现代乡村社会的理念与农民之间仍然存在无法消除的冲突。第4生产大队第4生产队有276亩水稻田,156口人。社员80%为杨氏家族成员,队长是50岁出头的下中农杨桂聪。他少年时上过新式小学,能阅读党的文件,也具有计算生产队收支的能力,是杨氏家族中辈份最高的男子之一,几乎全队的人都称他杨二爸,其威望在生产队无人可与比肩。但是,有崇高家族威望的杨对生产队的领导却颇为失败。该队土地少,产量低,每年秋收后,缴完国家公粮后口粮所剩无几,到春节前大多家庭已断粮,杨每年冬季都得想尽办法为社员寻找过冬的粮食。笔者和阳书记住到该队的第一年冬天就花了很大力气帮他们在有山地的第14、15大队借粮(24)。

1974年春耕即将开始时,笔者和阳书记请杨队长召集队干部讨论生产队提高产量解决缺粮问题。楠木人民公社处在成都平原水稻主产区,影响产量的最关键环节是每年的双抢,即五月份油菜籽和小麦抢收与水稻抢种。只要能在夏至节之前插完水稻秧苗,并且底肥较充足,每亩田至少增产200多斤稻谷。第4生产队长期缺粮的症结就在于始终做不到夏至节前完成双抢。其实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当时全彭县,乃至全省每年都开展“大战红五月”运动(25)。党政领导之所以风急火燎地强调农村大战红五月,不仅全力以赴加以督促,还组织机关干部和工商学界人力支农,正好映证了适时完成双抢至少在整个四川都非易事。第4生产队每年不能在夏至前种完水稻的根本原因在于到双抢时不能全员投入生产,常有近三分之一的社员找各种借口逃工。且社员总是偷偷将家藏的肥料全施到自留地里肥小麦,造成过度施肥易于倒覆而无收成。笔者和阳书记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此际,我们发现每家自留地的麦苗已显示出施肥过度,杨队长的自留地也不例外。阳书记要杨队长召集全体社员开会,要笔者好好讲一讲人人必须为生产队出全力的道理。我仔细为大家算了笔账:全队276亩稻田,只要社员在红五月出全力,完全可以在夏至前插完秧苗。再加上各家都把肥料集中用到集体土地上,每亩至少可增产200斤粮。按156人计算,每人就会增加350斤以上口粮。如一心只顾每家不到三分的自留地(都非水稻田),就算亩产800斤小麦,全家最多也只能增加200多斤粮。因此,只要每个家庭都把力气用到生产队的土地上,无粮过春节的问题就可解决。笔者自以为讲得头头是道,社员们亦似乎有赞同之色。

但是,到大战红五月之际,每天出工社员仍然仅达到2/3左右,原因不一而足,夏至节前种完水稻的计划照例成为泡影。当年冬天我们仍然陪杨队长去14、15大队借粮过春节。

1976底,公社党委会重新调配了驻队干部,阳书记被调走,另派土改时期的老干部、公社党委副书记张应聪,退伍军人、公社武装部长老彭与我同驻第4生产队。张书记性格平和,但做事干练:武装部长老彭说话做事都斩钉切铁。他们两人了解情况后,决定1977年非解决缺粮问题不可。张书记命笔者负责说服教育,并与老彭负责找关系去四川化工厂弄肥料。春节过后,我与老彭找到关系,到化工厂运回4车氨水(当时氨水是紧缺化肥),备足了水稻底肥。红五月到后,我们便各自大张旗鼓地动员社员出工双抢。当时,队里有个青年女社员杨春莲,因丈夫是成都大工厂工人,从不干农活,但穿着与大城市富裕家庭的女青年一样,全队人无不万分羡慕。我决定动员她出工,以带动全队男女。经我一番劝说后,她答应次日下田插秧。结果自然有效,当天许多不出工的女社员都下了田。但杨春莲干一天就觉得实在受不了干农活的苦,坚决不干了,出工率随即大幅下降。张书记和老彭只好决定采取非常手段解决问题。次日晨,我们把杨队长的一个已逃工两天的远房侄子杨四娃叫到一避静处,老彭往他腿上踹了两足,吓得四娃连说再也不敢偷懒。这一杀鸡给猴看的招数着实管用,当天下午全队出工率就上升到98%以上,而且持续下去了。当年,全部秧苗在夏至节前5天左右插完,且底肥充足。当年秋收后,第4生产队增收粮食7万多斤,社员们过了一个多年未有过的喜庆春节。

1978春,笔者上了大学。是年冬,杨二爸来省城办事,顺便到学校看看。他告知:笔者走后,公社党委会认为第4队的问题已经解决,把张书记和老彭也调走了。该年双抢又未赶上季节,产量又下降了。好在次年即开始实行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第4生产队与成千上万的生产队一样,从此不用任何人督促,农民自己便永远解决了双抢赶季节等一切难题。

上述个案是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制持续实施数年效果的真实写照。




soyboy 发表于 2015-12-2 12:55:59

赞!出身农村,曾以为大家都认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积极性,带来产量提升,但在有些论坛上看到不同的想法,虽然自己从未有丝毫动摇,不过也没有认真去论证过。感谢大师兄!
过犹不及,熟悉我的人说我很左,但我觉得我无法赞成吃大锅饭的政策,感谢包产到户好政策!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14:09:39

1961年10月抽样调查36个县的36个生产队,粮食平均亩产增产38.9%,

这个数据来源是哪里?59年,安徽全省共有92个县级单位,调查36个县,差不多40%,说代表了全省的情况不为过吧。

问题是61年全国粮产都不怎么样,安徽增产那么多,怎么和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对不上呢?

还看到回忆曾希圣的文章中提到的包产到户的成绩:“1961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9亿斤,比1960年增产54亿斤,增产幅度达40%”

这个也和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不一样。如果说差额都是红薯的话,那统计年鉴中的1960年农牧渔业总产值862945亿元,其中种植业740705亿元;1961年农牧渔业总产值681173亿元,其中种植业 564072亿元。这个总产值也不包括红薯?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4:20:37

tnq 发表于 2015-12-1 2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数据太多!不好评价,可能还和地方差异有关系!

tnq兄说得不错,地方差异巨大,不能从一地就得出全国的结论。

我家乡的承包制管用只有2年,接下来粮食总产量和亩产一直下降,有两个原因:1,搞多种经营,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乡镇企业兴起,进厂务工挣钱多,种地挣钱少,粗放种植,农业成了副业。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5:11:26

唯识无境 发表于 2015-12-2 0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说这些都没有用.从历史的结果来看,联产承包最后是失败了,亩产量没上去,机械化也没实现,生产大队完全解体 ...
水利、化肥、农药、良种等生产条件的改善对提高粮食亩产的作用巨大,但在同等生产条件下,试行包产到户的地区增产有饭吃,这是农民用生命和苦难换来的生活常识。

集体制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集体劳动,管住生产,二是统购统销,管住消费,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只知道集体劳动,却忘了统购统销。

起初只对粮食统购统销,后来增加了棉花,之后增加了生猪、鸡蛋、糖料、烤烟、蚕茧,品种多达132种,几乎囊括所有的农产品,多项派购征购量达到产量的90%,在统销方面,最严格的是口粮按人头配给,“够不够,360”,其他日用品票证定量,油票、肉票、布票等,规定了吃什么、吃多少,用什么、用多少,农民几乎等同于农奴。

基本口粮360斤,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上下浮动略有差别,小孩吃不了那么多,孩子多的家庭得利,用农民的话说“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回家养个肉蛋蛋”,直接导致了中国62-71年的第二次生育高峰,计划生育正是在这之后开始酝酿并出台,制止非理性的人口大幅增长。

联产承包最大的政治意义是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一次修正,或者说是回归,回归到太祖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太祖的两句话,一句是“人是要吃法的”,另一句是“路是靠脚走的”。

一项制度要人做绝对的贡献,同时还没有饭吃,制度中的绝大多数人会“偷奸耍滑”,这样的制度不能长久。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决定了道路的不同,不同的路要求不同的走法,集体制的走法是当时的必要,承包制也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必要,抽离历史背景,用集体制抨击承包制,用承包制抨击集体制,都是空想。

万里77年8月-80年3月主政安徽,到79年底安徽的承包制只覆盖10%,80年6月23%。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5:23:59

916077749 发表于 2015-12-2 0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联产承包最后是失败了”,同意这个判断。农业在联产承包后,总体是退步的,当然很长一段时间在化学( ...
联产承包不是失败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成功了,就像小米加步枪当时成功了,但不能指望今天还用小米加步枪打仗。

解决三农只有一条,农民种粮可以获得进城同等的收入,这样才能留住劳动人口,不至于616038部队留守而空心化。

现在的情况是种粮不依靠劳动力投入,而依靠资本投入,收割、打药等机械化解决,所以老人留守还能应付,没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就会减产,种粮不挣钱就没有人种地。

政策导向是规模化的家庭农场。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5:28:29

莫问出处 发表于 2015-12-2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庭承包制更大的作用是解放了劳动力。让人可以在没有组织干预的情况下自由职业流动。

农民的说法更形象,不怕累,只怕捆,捆在一个槽上吃,管吃不管饱,自己想找点东西吃还不让,只能大家一起饿肚子。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5:38:26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0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如果真能阳关道和独木桥一起走就好了。可惜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一刀切,不换思想就换人。张庄,大寨等当年 ...

王胡子当过农垦部长,一开始反对包产到户,说是败家子,破坏机械化,农口的人说,你带的兵都成家了,下一代找不到工作,城市不好进,不开个路子怎么行,把农场的小块土地分给他们,有个出路,大农场保留着,这才放了心。

陈永贵当时还在北京,认为大寨人不会同意包产,事实是大多人同意,社员说了,“砸了大锅饭,磨儿不推自己转,头儿不干,咱大家干”,实际是反对“大批促大干”。

soyboy 发表于 2015-12-2 15:41:52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4: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nq兄说得不错,地方差异巨大,不能从一地就得出全国的结论。

我家乡的承包制管用只有2年,接下来粮食 ...

大师兄讲得透彻,不能单纯从产量看,家庭承包解放了劳动力,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5:44:09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集体化不能释放劳动力的结论存疑,前三十年国家总共从农村招工1400万,同时期还有超过千万的知青下乡。大 ...

不是正式的进城安家落户,农贸市场重新开放,可以赶集,种地的同时走家串户干点小买卖。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6:05:36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稍微查了一下,截至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 ...

信仰兄细心,就是要有这样的讨论。

原因有二:

一,种植结构在粮价刺激下发生变化

79年4月提高粮食收购价,任务粮提价20%,议价粮提价50%,综合平均每斤粮提价30%,农民收入增加,种粮积极性立即提高。83年粮库了装不下了,84年出现卖粮难和打白条,年底开农业会议时各省都要求增加收购量,国家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取消议价粮的提价,统一平价收购,种粮受益下降,多种粮多吃亏,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农民更多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

粮食产量徘徊的同时,肉食和副产品增加,85-90仅肉类就增加900多万吨,94年肉类产量4500万吨,鱼类2500万吨。当然,与进口粮食有一定关系,不能完全说是承包增产。

二,因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搞活而粗放经营

务工收入多于务农收入,不再精耕细作,也出现抛荒,用务工收入买粮食交任务粮。

其实平均亩产更科学,只说粮食总产量不客观,与耕种面积、耕种面积的土地质量相关,但没找到这方面比较全面的的数据,信仰兄有吗?

原来人性本恶 发表于 2015-12-2 16:08:10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正式的进城安家落户,农贸市场重新开放,可以赶集,种地的同时走家串户干点小买卖。

我70后老家湖北农村的,个人经历吃饱肚子完全是杂交水稻与化肥的功劳,真跟包产到户与否没有什么关系。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6:20:10

soyboy 发表于 2015-12-2 1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出身农村,曾以为大家都认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积极性,带来产量提升,但在有些论坛上看到不同的想法, ...

作个简单的类比,集体制相当于现在的企业。

公社干部=高管,一门心思放在粮食收购量上,这是公司业绩,干部的政绩,同时提供水利、良种等服务,这是公司运营。

大队干部=中层,上下沟通,既要配合高管,还要照顾基层,两头和泥。

生产队=基层,社员是捆在农业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干牛马活,还吃不饱。

牛马们怎么能不“偷奸耍滑”?

不认可的可以试试,下个月开始不发工资,只给食堂饭菜票。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16:29:59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5-12-2 14: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数据来源是哪里?59年,安徽全省共有92个县级单位,调查36个县,差不多40%,说代表了全省的情况不为 ...

来自当时下到安徽的中央调查组报告,不好找,信仰兄可以找找当事人的一些回忆文章参考一下,马维民、杨凯帆等,还有一个后来任安徽秘书长的,忘了名字。

数据肯定对不上,当时那种情况下保命第一,管自己吃饱了再说,肯定打埋伏

mopfish 发表于 2015-12-2 16:32:25

再简单补充几点,

前三十年的农村政策,一句话总结叫:以粮为纲。再结合人民公社的强迫劳动制度,基本上打断了农村任何自发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指望。“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理论上的支持。给人戴上一顶“破话以粮为纲”的大帽子。

包产到户后,农业大发展,不再提以粮为纲,南方很多地方搞三季稻的,把农民累成狗,现在不需要了,搞搞双季稻,甚至稻麦轮作就可以。表明上,是粮食产量的下降,实际上是农业效率的极大提高,解放了原来被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也有一定的积累可以搞点手工业,农副业,流通业等等的资本主义尾巴。

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当时城市最流行的就是农民走街窜巷用鸡蛋换粮票。“卖大米”就是对这段历史的真实反映。

历史就是这么一笔雕琢,天天以粮为纲,结果吃不饱肚子。以后不再提了,粮食产量表明下来了,反而肚子滚滚,再也没有挨过饿,渐渐连粮票也不值钱,不需要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这么自然而然解决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20:48:13

mopfish 发表于 2015-12-2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里随便说几点吧,想到几点说几点。

包产到户这事,还是回到当年忙总的判断,所谓的人民公社啥个啥: ...

中国是个农业国,要解决挨打的问题必须搞工业化,但没有外部殖民地可抢,只能内部抢农民,这是集体制的背景和目标。

悖论的是,正是集体制在阶级斗争的配合下鞭打快牛,用高征购倒逼口粮的方式抢劫高效,才导致最后崩溃。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20:58:32

原来人性本恶 发表于 2015-12-2 16: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70后老家湖北农村的,个人经历吃饱肚子完全是杂交水稻与化肥的功劳,真跟包产到户与否没有什么关系。

嘴巴肚子受苦了,杂交稻的口感非常差。只能说太朴实了,集体制下卖力干活,把既定生产条件下的产能都发挥了出来。

承包制发挥积极性的故事,我们村有个木匠,走村串户做家具,有憋尿习惯,到了自家的田边才解放,肥水不流外人田。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21:09:33

tnq 发表于 2015-12-1 2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数据太多!不好评价,可能还和地方差异有关系!

补充一个地方差异的例子,集体制的农村小水利。

山区和旱田改水田的地区肯定说大好事,但黄河流域冀鲁豫某些地区肯定说好个鸟,这些地区一县一闸、一村一沟,引黄河水灌溉,一年增产,两年平产,三年减产,四年绝收,因为只管灌溉不管排水,土地严重盐碱化,有些地方成了无人区,最后国家出钱总共打了三十多万小机井才缓过来。

mopfish 发表于 2015-12-2 21:11:38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12-2 2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是个农业国,要解决挨打的问题必须搞工业化,但没有外部殖民地可抢,只能内部抢农民,这是集体制的背 ...

搞工业化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内向型的进口替代。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南美洲拉美国家最为典型。

以国家出卖资源,如果没有或者不够就抢劫农民来完成资本的积累,从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开始,从上到下,代替进口,最终完成工业化。

这条道路,现在看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拉美创造了一个“拉美陷阱”的名称。就是将这事情。
最接近的是苏联,好像很完成了工业化,但最后还是失败。我在西西河有篇短分析,就是讲苏联这种只能算伪工业化,还谈不上工业化。

中国更悲惨,连自然资源也没有卖,靠抢劫农民,结果一个一五计划就到头了。后面就是在死胡同里面打转,连出路都找不着。类似的情况就是隔壁朝鲜。所以我在西西河说,很多人吹嘘毛时代的工业化,其实连下一代的城市青年的就业都解决不了,统统送到农村去做农民。哪里是工业化,根本就是农村化。

第二条道路就是日本,东亚四小龙走过来的道路,理论基础就是西方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
东亚国家,两手空空,要资源没资源,要市场没市场,除了人口众多。但市场经济的理论告诉我们,人口本身就是资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手,发挥人口的比较优势,就能完成一点一点的积累,
从农业,到农产品加工,到轻纺,到轻工业,到一般加工业,到一半机械工业,到机电,仪表,电子,到成套重工业。
日本是这么走过来,韩国也是这么走过来,台湾也是这么走过来,新加坡也是这么走过来。
一步一步,稳妥稳当。

中国改革开放有啥神秘?就是同样走这条路,用自己的勤劳,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眼泪完成了积累。最典型的就是温州人

我70年代末,在浙江金华火车站,就看到温州女人,背上背一个娃娃,手里拉着一个娃娃,开始走南闯北做生意,当时我就感叹,了不起。

有句俗话说温州人: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睡不得地板,做不得老板。

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

这才是一条堂堂正正的光明大道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大集体为什么被家庭承包制取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