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19:07:11
思炎 发表于 2013-8-5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对‘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非洲人等’在欧洲人入侵时‘哪个土著更原始’做系统研究,但同时期非洲总 ...
但同时期非洲总体文明程度总体比美洲印第安人低。
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食物产量有限,为了供养奴隶在长途贩途中的伙食,在这些据点周围开辟了农业地区,从欧洲和美洲引进甘薯、薯蓣等粮食作物。很可惜,你的论据是错误的,论点也是错误的。西非的农业水平比中非,南非都要高,也是班图黑人的发源地。班图黑人是带着铁制农具征服中非,南非和部分东非地区的。也正是这次征服,才有了黑非洲的概念。在历史上,西非兴起过封建制的大帝国,发展阶段根本不是美洲印第安人所能比的。你对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因为到处都是基本错误。而且其实我问的是:如果印第安人有印度人一样的生产力,但不配合,难以驯化,会不会仍会被屠杀你要知道一点,生产力意味着很多东西,首先就意味着人口密度。如果印第安人有印度的生产力,那么美洲大陆上的人口密度会是惊人的,而不是西欧人初到美洲时看到的人烟稀少。如果美洲的人口密度像印度那样,配以印第安人的骁勇善战,欧洲人能不能站住脚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搞大屠杀了。
伊莎贝
发表于 2013-8-5 23:01:34
本帖最后由 伊莎贝 于 2013-8-5 23:17 编辑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19:0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可惜,你的论据是错误的,论点也是错误的。西非的农业水平比中非,南非都要高,也是班图黑人的发源地。 ...
真不知人家LZmm的善意啊,人家写了那么多,你不过挑选一个你认为对你有利的啰啰嗦嗦罢了,这态度不好,不厚道啊。还大言不惭的教育批判LZ。态度很差,哇哇,你这里是把俩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强项完美综合了哟,还不是废话嘛,其实人家问的不是这个(,你又理解回复为事实有人口密度的不骁勇善战,骁勇善战的没有人口密度好不?。真不知你在这里说教还自我感觉良好什么?
如果美洲的人口密度像印度那样,配以印第安人的骁勇善战,欧洲人能不能站住脚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搞大屠杀了。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23:17:52
伊莎贝 发表于 2013-8-5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不知人家LZ的善意啊
人家写了那么多很多,你不过挑选一个你认为对你有利的啰啰嗦嗦罢了,这态度不 ...
我没有觉得我啰嗦,事实上,我对这方面非常熟悉,写出来的东西却很少。馆主在很多方面的知识是我所不能及。但是,在古代社会世界人群的情况这个领域,她很不熟悉,而且以前没有意识到这点。
伊莎贝
发表于 2013-8-5 23:21:45
本帖最后由 伊莎贝 于 2013-8-5 23:24 编辑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23:1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有觉得我啰嗦,事实上,我对这方面非常熟悉,写出来的东西却很少。馆主在很多方面的知识是我所不能及 ...
也许是以为因为有某些知识,就想奉献交流,但过于自信,虽然也从你的帖子中吸取知识(也反对),但略微语气自大骄傲(可以看出LZ一直在让你),大家不是完人,互勉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23:26:59
我没有想分享知识的愿望,如果想那样还不如推荐几本专业书。我只不过是看到了太多的基本错误忍不住了而已。
伊莎贝
发表于 2013-8-5 23:40:41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有想分享知识的愿望,如果想那样还不如推荐几本专业书。我只不过是看到了太多的基本错误忍不住了而已 ...
推荐一些书也好的,这里是茶馆,要改变一下情绪态度。。也许也可以从人家的“短处”和·交流f和分享中得到些什么。
如果可以分享那就更好了:victory: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23:54:39
伊莎贝 发表于 2013-8-5 2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推荐一些书也好的,这里是茶馆,要改变一下情绪态度。。也许也可以从人家的“短处”和·交流f和分享中得到 ...
我在写东西的时候基本没有情绪,因为古代社会文化与发展其实是个比较枯燥的学科,并不适合感情丰富的女性去阅读其中的文章。很多东西,在没有系统化的时候是让人浮想联翩的,但是一旦系统化科学化以后就相对枯燥了。
伊莎贝
发表于 2013-8-6 00:06:11
本帖最后由 伊莎贝 于 2013-8-6 00:07 编辑
wolfgang 发表于 2013-8-5 23:54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在写东西的时候基本没有情绪,因为古代社会文化与发展其实是个比较枯燥的学科,并不适合感情丰富的女性 ...
慢慢来,休息时间或许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 ,老歌,或狂吼 :hug:
tnq
发表于 2013-8-6 10:32:35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3-8-3 2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可能思炎的想法有点偏差
欧洲人要的不是土地,而是出产。以新法兰西为例,那么大的土地面积在法国 ...
太搞笑了啊,顺从就不会屠杀,但是会慢慢消失和同化!有一定的道理啊!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民族那个不抵抗呢,哪个民族不是在抵抗大自然中获得自强的动力呢!
所以曾经辉煌过的民族都会抵抗,哪怕被杀光!
印度一直都是被外敌征服的命运,早就习惯了顺从,哪里还有什么抵抗的文明存在。
derek
发表于 2013-8-7 15:10:11
tdyxssrs 发表于 2013-8-4 2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哪…
这个是语气词?表示何意?啥时候流行语?
嗯哪是很久以前的流行语气词了,而且似乎流行范围也不广,俺并不了解到底当时有多流行,只是跟着别人用着玩,这个词好似主要用于装萌,俺有时候会稀里糊涂顺手打出来
思炎
发表于 2013-8-14 12:54:51
独立初期与不结盟
尼赫鲁笔下描绘的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昌盛而悠久灿烂文化历史的印度,然而对绝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简直不值一提。麦考利曾这样说:“欧洲一个好图书馆里的一个书架顶得上印度和阿拉伯的所有本土文学。”。
印度被英国征服后,英国人展开了对这个落后社会的统治和改造,将要拥有印度的血液和肤色的人的改造成其趣味、观念、道德和思维方式都是英式的。
19世纪30-40年代,麦考利男爵主持印度教育改革,将英语树立为官方语言。
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傲慢,对印度人政治的压迫、经济的掠夺、种族的歧视与侮辱,激发了尼赫鲁等印度知识分子强烈的痛苦和屈辱感。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者》中对被英国征服前的印度,在历史,经济与技术上能力分别进行了阐述辩驳,与分析为何分析落后的原因。 不过尼赫鲁承认,英国代表了一种“较高而进步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它的议会制度。独立后,印度继承了殖民者的各类遗产,有些成为印度人自我感觉良好,有优越感的‘资产’ ,然而有些则成为了祸根。
伴随着独立的是分裂 — 印巴分治
印度国大党从成立起,领导人基本上是上层,中上层阶级的社会精英。与甘地不同,尼赫鲁则更具有矛盾的特质:西式精英人士,民族主义者、一位社会主义者、有着建立帝国雄心的人,既现实利益主义,又浪漫虚幻主义 。
尼赫鲁认为维系印度生命力的不是‘神秘的教义’,而是‘一种仁慈的人道主义和它多样性的宽宏大度的文化,以及对于人生及其不可思议的方面的深刻了解。’‘印度这样一个重视精神和道义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由于历史宗教信仰和各自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原因,印度教和穆斯林一直就存在矛盾,而在英国殖民当局看准了这些矛盾,并加以挑唆和利用,在扶持国大党的同时,又策划穆斯林上层人物在1906年组建了穆斯林联盟,声称代表全体穆斯林的利益。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矛盾不断加深,虽然他们在反英殖民斗争上双方能够联合一致,但这是短暂的联合。
1935年,英印当局颁布《1935年印度政府组织法》(Governmennt of india Act of 1935),该法在印巴分治之前起印度宪法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分别选举法”,可以说是英国分裂印度的一项重要政策。该法将印度人按种姓和宗教分12个选举单位,每个单位分别选出自己的代表参加政府。由于印度穆斯林人数不到次大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穆斯林在国大党中没有印度教成员相同的权利。
甘地创立领导下的国大党深赋印度教色彩,用复兴印度教的角度去激发人们的民族感情,民族主义在民族解放斗争过程中急速膨胀,狂热,出现各种激进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印度穆斯林被称作为‘他们’。。。。。更加引起印度穆斯林的不安。
国大党主要领导人不承认穆斯林文化在印度的地位(而著名的泰姬陵是穆斯林文化的见证之一),也不承认穆斯林是一个民族,尼赫鲁甚至这样说过:“国内只有两方——国大党和英国人”, 而不存在第三方穆盟。
1936年到1937年,在英印当局‘监督下’,印度举行了各省政府选举,结果自然是国大党在中央立法会议上和五个主要省份中获绝对优势。穆盟领袖真纳提出请求,在联合的基础上与国大党合作,但国大党拒绝了这一建议,只愿与以个人名义加入国大党的穆斯林打交道。
在各方谈判时,两大教派的冲突厮杀也激烈的进行着。加尔各答大屠杀使得本来就不愿合作的真纳坚定了分治出巴基斯坦的决心。
1946年,尼赫鲁第四次被推选为国大党主席,在英国总督魏菲尔的邀请下,尼赫鲁组成印度过渡政府。国大党领导与穆盟及过渡政府的主要成员在伦敦进行对话,然而在讨论独立后建立一个怎样的“统一的印度”时,双方的矛盾立即尖锐对立起来,先后否决了英国提出的方案。
双方的矛盾,使得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得到发挥和充分贯彻。
到了8月,教派纷争和冲突愈演愈烈,迅速蔓延到整个北印度,并变得不可收拾,直到独立时都未能平息。
1947年3月,英国政府召回魏菲尔回国,由易斯·蒙巴顿公爵出任大英帝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
1947年7月,英国议会批准蒙巴顿提出的方案(英国殖民当局将印度划分为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印度三部分),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则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双方虽有不满,但真纳和尼赫鲁却都同意了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方案)。或许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印巴边界线 ——— 竟成为了一条血线,为以后的印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埋下祸根。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真纳为巴基斯坦总督;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尼赫鲁为总理。印度的总统只是象征性的职位。
几家欢喜几家忧
独立日是从午夜0时算起的,新的一天的开始,庆祝新生的开始。 然而就是那么一夜间(或半个夜,几小时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界限。
无数印度教徒发现自己位于巴基斯坦国土内,无数伊斯兰教徒则发现自己位于印度国土内。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穆斯林都在和印度教徒作战。地狱的闸门打开了,数百万绝望的人为逃避大屠杀被迫迁移,穆斯林从印度逃往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Punjab),锡克人和印度人则向相反的方向逃难。但是他们的离开没能使暴行停止。上百万人惨遭杀戮,至少十万女人被劫持、强奸。
冲突蔓延到附近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军人在巴基斯坦的帕坦战士支持下直逼首府斯利那加,土邦王公向德里寻求军事支持,其代价是效忠印度。
1947年10月,尼赫鲁政府派出军队和巴基斯坦展开争夺克什米尔的战争(第一次印巴克战争)。这次战争以巴基斯坦占领克什米尔2/5领土,印度占领其余3/5领土暂告结束。
民族独立运动培育了印度政治精英的大国思想,独立了的印度,特别是看到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溃败,强烈民族主义思想发展成一种民族优越感。印度政府不仅全面继承了英印殖民时期的所谓的印度安全战略,尼赫鲁更是着手积极的有步骤地推行大印度帝国的计划。1949年10月2日,尼赫鲁在给印度各邦首席部长的信中声称,“今天全世界都公认亚洲的未来将强烈地由印度的未来所决定。印度越来越成为亚洲的中心”。
为了尽快的实现雄心壮志,印度迫不及待地运用外交或军事手段扩大势力范围,除了和巴基斯坦打的不可开交外,印度要求收复法国和葡萄牙归还在印度的殖民地。1949年,印度年利用了锡金一个地方起义反抗大君的机会把军队开了进去,使锡金成为它的保护国(并最终吞并锡金),同年,印度胁迫不丹尼泊尔订立屈辱性条约,把英国指导不丹对外关系的权利接收过来。新德里在尼泊尔的势力依然凌驾一切。
在对中国西藏地区,印度继承了英国侵略者在西藏特权和对藏政策,并换成印度军队驻军。 尼赫鲁曾这样表示说:早已习惯印度“在西藏世袭权利”,“到西藏就如同在自己国内”。尼赫鲁认为,从军事战略方面考虑,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尽快扩大英印殖民时期在西藏夺取的特殊权利,才能够使印度获得最大的安全与战略利益。
印度比他的前殖民者英国胆子更大,走得更远。
国际关系,外交,地缘战略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环境下,对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关于对外关系的全局谋划,归根到底是出于国家利益(政治,经济等目标)而做出的具体判定,行动或调整。
印度独立前,尼赫鲁就给印度制定了“不结盟”外交的基本政策。
而此时,国际上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基本格局已形成,欧洲被划分为相互对抗的两大集团,东欧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阵营的一部分,西欧却受到美国的左右。在亚洲的中国,还在内战阶段。
在尼赫鲁看来,冷战不是意识形态(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斗争,实质是霸权之争,国家利益之争,而印度加入任何一方都有风险,尼赫鲁说:“纯粹从机会主义的观点看,……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内不是明智的政策” 。
印度实行的是西方式的议会制度,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就内外政策问题本身就存在种种分歧,加入冷战中的任何一方势必会引起争吵,这将不利于国内的团结、巩固独立和发展国家建设的目标。
所以,尼赫鲁政府决定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即不参加美苏任何一方。印度要与美苏两大集团“都友好”,愿与美国保持友谊,也愿与苏联充分合作。
当然,尼赫鲁高举“不结盟”的旗帜,也和符合他的‘大印度联邦’梦想。尼赫鲁要确保印度成为‘不结盟的’的中心和领袖,这些新兴亚非国家和不愿卷入冷战的国家,形成一种与两大阵营相互制约的“第三势力。 印度也可此为依托,提高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印度也可适时支持一方,或利用它们的矛盾“待价而沽”,从而谋求利益最大化 — 尽可能多的得到美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上援助。所谓的不结盟政策实际成了印度最大限度维护民族独立地位和从大国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印度精英外交政策的想法听起来很美妙,但也总带着那么些朦胧模糊、或主观愿望吧。尼赫鲁坚信,印度经济和外交的潜力巨大,但在综合国力尚弱时,想以超脱或骑墙的方式,轻易从中获得利益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更别说在一个已被冷战搅得分裂的世界中,发挥影响力。
尼赫鲁利用一切场合发出声音,呼吁要消除世界间的紧张和互信猜疑。。。。然而他的话,令冷战对立的双方都感到不爽。他们在联合国讨论克什米尔问题时故意为难印度,以表达不满,其中美国的表现尤为明显。
印巴独立时,美国实行的是“重巴轻印”政策,对印度的关系冷淡。
尼赫鲁忿怒地抱怨说:“美国人在外交政策上如此天真,真是令人吃惊。他们成功靠的只是金钱和武力,而不是他们的智慧或任何其他本事。”
另一方,苏联也指责印度的中立政策,不断暗示印度应打定主意,不要在集团对抗之外骑墙观望。
虽然尼赫鲁一直试图向苏联示好,但苏联对印度的反应也比较冷淡。
苏联在1947年4月13日同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是以两大阵营来划分敌我的。斯大林说“那些不支持我们的人就是反对我们的人”。 苏联方面认为中立主义是“不道德”的,在国际斗争中非友即敌,没有中立的余地。
1947年6月,苏联科学院曾举行过一次特别会议讨论印度的形势,与会代表基本同意:印度的分治是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同英国帝国主义交易和妥协的产物,它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独立”。
苏联领导人显然不相信印度资产阶级和国大党领导集团的政策是真正“不结盟”的中立政策,而是已完全倒向受英美帝国主义反动派和帝国主义阵营;把尼赫鲁说成是“英帝国主义的工具”;苏联并指示印度共产党在国内某些地区搞暴动。
此时尼赫鲁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他表示“我们在许多领域 需要俄国的友谊和合作,但是我们是一个敏感的民族,我们对咒骂和贬损的反应强烈”,而印度政府官员包括尼赫鲁的妹妹,印度驻苏大使潘迪特夫人也没有努力消除猜忌和误会,与苏政府关系冷淡。直到50年代冷战高峰时,美国对巴的援助增加,这使印度感到不安,于是印度再次对苏联示好。
英联邦
尽管从独立那天起,尼赫鲁就开始精心营造在头脑中早已成形的主权共和国的构架,根据正在制订的新宪法,印度将成为一个自由的主权共和国。蒙巴顿和梅农都劝尼赫鲁,考虑到印度在军事上的脆弱和经济的依赖性,不要轻易脱离英联邦。 如果印度脱离英联邦,那么这会使英联邦在印巴冲突中豪无保留地站在巴基斯坦一边,或变成反印度的国家集团。
英国自然不忘拆美国的台,蒙巴顿不止一次地提醒尼赫鲁要谨防美元帝国主义。印度觉得联合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对印度持不公正态度,对它似乎不宜寄予厚望。。。。尽管以贾亚普拉卡 西·纳拉扬为首的国大党左派告诫尼赫鲁说:继续留在英联邦将表明印度缺少自信,有与某一强权集团结盟之嫌。尼赫鲁再三考虑,力排众议,决定将印度留在英联。
英国高度评价了这个决定,加上尼赫鲁的JY调调,普世言论偏西方,印度和苏联这时关系彼此冷淡,尼赫鲁在接受联合国建议在克什米尔停火时也表现出‘诚意’等,都有助于改善他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 由此同时,尼赫鲁积极的反殖主张虽然招来美欧集团的怨恨,但他的国际声望在逐步提高。
西藏
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1949年7月,在美、英和印度唆使和策划下西藏地方政府发动了“驱汉事件”。
在20世纪,当英帝国主义企图否认中国对于西藏的主权时,美国政府曾多次表示异议。然而这时,美国从其称霸全球战略及冷战思维出发,也开始关注起“西藏独立”问题了。(当然这时美国还有顾忌,悄悄的躲在后面型,后来逐步从打酱油的成为主力军,致力于插手干涉西藏问题 (CIA文件早已解密)。
印度、英国和美国媒体借“驱汉事件”发表评论,煽动西藏地方当局应利用这个时机完全脱离与中央内地的政治联系,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或变为印度的附庸。
对此,TG新华社于1949年9月2日发表《决不容许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西藏》的社论,明确指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侵略;绝不容许任何外国分割。这是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定不移的方针”。
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的署名文章,再次表明中国人民解放西藏的坚定立场。
tdyxssrs
发表于 2013-8-14 18:42:47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3-8-14 21:02 编辑
思炎 发表于 2013-8-14 1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结盟
尼赫鲁笔下描绘的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昌盛而悠久灿烂的历史的印度,然而对绝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简 ...
按造张文木的对于印巴独立这段解释:英国,不能让印度半岛足够强大,称霸印度洋;又不能让其过于弱成为其他国家的皇冠上的明珠,又能适度自保。对外就有了印巴分治,克什米尔问题,中印领土争端。对内的土邦制、种姓制,不能完全进行中央集权,又不能让土邦完全自足独立,形成脆弱的平衡。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甘地的运动为啥呢成就理所当然了!
看地图,如果印巴不分治,国内能集权,北上能争夺中亚,拿下能争夺中南半岛--东南亚,东进能去非洲的资源宝库,印度洋上真的有称雄的条件,没准就成印度内湖了。
英国人霸权转交的时候,给世界通过国土、宗教、民族争端留下了无尽的冲突。关键的通道要口都是破碎的小国--从实力角度,对大国来说便于控制。如,马六甲--新加坡;澳大利亚对面海峡还搞出个东帝汶,印尼和巴布几内亚的国界线就是直的--正常的国界都是山川、大河险要之地。不得不说太有才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3-8-14 21:18:03
思炎 发表于 2013-8-14 12:54
不结盟
尼赫鲁笔下描绘的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昌盛而悠久灿烂的历史的印度,然而对绝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简 ...
对历史真是娓娓道来,你倾向于考察人物的影响,我倾向于考察制度。
不结盟的本质,最后还是演变为待价而沽,而不是独立。
尼本人确实是英式思维的精英,他给印度打造了一个框架,却似乎没有突破,这个国家还需要流更多的血呢。
思炎
发表于 2013-8-15 12:32:42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3-8-14 21:18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历史真是娓娓道来,你倾向于考察人物的影响,我倾向于考察制度。
不结盟的本质,最后还是演变为待价而 ...
看帖还是不够认真 {:4_263:}
如果是考察人物的影响,就没必要题目和篇幅搞那么大和那么多续了。。。我看这段历史的视角是4D的 {:soso_e121:}
有时文字中用的是尼赫鲁,其实不是谈他个人(当然他是不得不谈的人物),但也代表着JY或印度政府(当然有妥协)的政策等。但这些还是其中一个角度而已,新填坑帖几千字(是经过浓缩的), 我有空继续填坑(写这种东西最好能一气呵成,断断续续有时间写点,影响速度)
欢迎temp兄谈谈对印度制度的观点和感想
欢迎茶友对此话题交流,各抒己见 {:soso_e181:} http://soso4.gtimg.cn/sosopic_f/0/5005291899161856025/100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3-8-16 09:05:53
看来49年以前的印度确实也挺风光的(对比国内还在内战),可惜是个丫鬟身子丫鬟命,国内没有经过洗礼,国际关系上又被下了蛊,掰瞎了这70年。尼赫鲁和毛泽东差的不只一条街啊。
思炎
发表于 2013-8-17 12:10:30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3-8-16 09:05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49年以前的印度确实也挺风光的(对比国内还在内战),可惜是个丫鬟身子丫鬟命,国内没有经过洗礼,国际 ...
风光如果是虚幻的,那么很容易破碎。
尼赫鲁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受挫时,1939年来过中国(中国抗战时期)而在这时印度尚未被卷入二战战争,虽然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者》中“赞美中国的伟大”用来告诉印度人,所以印度也是个伟大的国家。。。。(参见之前的续:‘尼赫鲁与印度发现者’)
虽然,甘地和尼赫鲁等领导的印度国大党从道义和物质上支援中国,号召印度人支持中国抗战,还派出医疗队到中国去包括支援TG的柯棣华大夫。
但尼赫鲁以他的JY和民主意识或许心里瞧不起GMD时期的中国和民主, 因为印度当时好坏有英国殖民者罩着,所以比中国情况好点,虽然是被殖民,但在英印政府当个二狗子,可到中国英国租借和香港等当阿三(阿sir)。
1939年8月23日,尼赫鲁历经8月23日,在历尽艰险后,尼赫鲁终于飞抵重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访问。在当时发表的声明中,尼赫鲁明确指出,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中国抗战的实际情况,以其经验与教训作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借鉴;同时代表国民党以及印度人民,向中国抗战表示深刻的关怀和同情。按照他的计划,除在战时首都重庆各地参观访问外,还准备前往成都,然后转往西北各地,以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情况。
在重庆期间,尼赫鲁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款待。他不但多次与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蒋介石、孔祥熙、陈诚等会晤,商讨中印合作及印度革命方略等问题,还多次发表讲话,对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表示高度赞誉和同情。在重庆期间,尼赫鲁亲眼目睹了日军大轰炸后的惨景,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
8月30日,尼赫鲁由重庆飞往成都,准备在那里参观后转赴西北、华北前线视察,并与仰慕已久的中共领导人会面,借鉴八路军的抗战经验。不料在9月1日,尼赫鲁突然接到国内急电,称欧洲爆发战争,催促他迅速回国。尼赫鲁不得不取消原定计划。9月5日,在中国访问了13天的尼赫鲁乘飞机返回印度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5/xin_55210031511083123044836.jpg
尼赫鲁(右二)与叶剑英(右一)等人在重庆的合影
ps. 网上又热门神马GMD正统之说,奇怪的论调,黄埔军校出身的TG和归于TG的多了去 {:soso_e119:}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5/xin_55210031511084532002737.jpg
1939年8月,访问重庆的尼赫鲁(左一)在发表演讲
如果说是尼赫鲁之前没有和TG正式大过交道,但新中国解放后,尼赫鲁领导下的印度政府却仍以为有‘优越感’,玩玩国际游戏,一直一错再错,或许和智商情商有关了。。。。
bigv
发表于 2013-8-29 14:36:52
第一段有个小错误: 德国放弃进攻英国本土计划,转而入侵苏联是发生在1941年6月22日,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
jade
发表于 2013-9-20 12:35:57
tdyxssrs 发表于 2013-8-14 1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造张文木的对于印巴独立这段解释:英国,不能让印度半岛足够强大,称霸印度洋;又不能让其过于弱成为其 ...
对,英国挑动内乱,搞平衡,然后自己得利这一套搞了几百年了,确实是炉火纯青,让人佩服
jade
发表于 2013-9-20 13:27:40
思炎 发表于 2013-7-10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道理啊。
不过其实没有被殖民过,印度也许更烂 ,更无章续
这个还真是,当年印度处于分裂状态,是英国整合了印度大陆,当时还把缅甸占了,从而对中国的大后方造成了很大威胁
jade
发表于 2013-9-20 13:29:10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7-10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咋知道以后印度没有和中国竞争的能力啊?90年代初的时候,偶们还不是在看亚洲四小龙的书说,kao,我上下 ...
那就堵住印度的路,让印度自爆吧
jade
发表于 2013-9-20 13:36:17
uniman 发表于 2013-7-26 18: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乞求得来的独立会埋下分裂的种子,乐见二十一世纪最大的民主走向符合民主精神的国家分裂。
恩恩,我们也要大力支持印度淫民的独立呼声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3-9-20 20:24:49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3-7-3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估计62年的时候尼赫鲁没看得起中国,三年灾害、中苏分裂、青藏高原补给困难等等,一般人肯定会按耐不住要伸 ...
阿三其实很二——稍有理性的国家都会用十年前PLA在朝鲜的表现来评估其战力,这阿三居然张牙舞爪扑上来,唉,,,;P
我觉得TG最伟大的一点就是创建了战斗意志旺盛的PLA,一扫数百年来的颓势,当年我们虽然穷一点,但骨头够硬。
个人认为69年珍宝岛冲突是经典之作,在自身最虚弱的时候敢对不可一世的北极熊动手而且小胜之,足以让全世界哗然。:lol
思炎
发表于 2013-9-21 10:48:26
jade 发表于 2013-9-20 1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恩,我们也要大力支持印度淫民的独立呼声
国内媒体好像没有报道
2星期前左右,印度北部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爆发冲突,尽管军方实行军管,但冲突波及邻近村庄,Uttar Pradesh和Muzaffarnagar等。 冲突造成31人死亡,更多人下落不明
截至今天上午,印度警方已經逮捕90人;然而,這波暴力持續擴散,連夜蔓延至鄰近的沙姆利區(Shamli)和米魯特區(Meerut)。
根據北方省政府官員,數十名暴民攻擊一群士兵,士兵開槍還擊,但沒有打中任何人。
這波暴力衝突開始於7日晚間,數以千計信仰印度教的農民因為1名婦女遭到言語騷擾,而與穆斯林發生衝突,許多人攜帶了槍枝、刀劍
哇,原来印度人很尊重妇女
看来在印度,言语骚扰比每天发生的强奸更令人发指 {:4_267:}
思炎
发表于 2013-9-21 10:52:19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3-9-21 10:59 编辑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7-10 11:46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咋知道以后印度没有和中国竞争的能力啊?90年代初的时候,偶们还不是在看亚洲四小龙的书说,kao,我上下 ...
见天前,印度成功发射了可以覆盖中国的导弹了。。。。yeah,厉害。
其实印度人聪明与否无所谓,毕竟天下谁都不傻, 可印度人真聪明的话,自古中印和平相处,可印度又为何总是把中国当做最大威胁呢?
明朝梦旧好
发表于 2013-9-21 16:17:03
jade 发表于 2013-7-1 15: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之前在天涯看过个详细的分析,再看看老板娘怎么分析的
給個鏈接吧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9-21 19:21:24
本帖最后由 morningtiger 于 2013-9-21 20:11 编辑
思炎 发表于 2013-9-21 10:52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见天前,印度成功发射了可以覆盖中国的导弹了。。。。yeah,厉害。
其实印度人聪明与否无所谓,毕竟 ...
估计有很多人拿中国当借口争funding吧{:4_238:}
当然我接触的印度人主要是金融界的,因为都是工作关系,所以基本上避免谈敏感的话题。但是基本上对中国的认知是,India is incomparable to China. 他们对小巴倒是还是挺愤愤不平的。不过即使是这些人士(比较大的基金经理),没来过中国的占不少比例。
当然印度军方或政治界也有一些真心的民族主义者,在孟买最南的军营和chennai警察学校门口都摆着一辆缴获小巴的坦克。
另外补充一下,印度国内的资讯还是比较闭塞的,酒店没有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电视的CNBC,Bloomberg,CNN全是联营的,基本上都是印度本地节目。去了印度8,9次吧,就看到过一次关于土鳖的节目(领导换届)。国内政治的内容是主要的,各政党对着比丑闻。关于对民主,比较分化,有些认为印度是民主,中国是专政,有些很不以为然。我解释习总是党政军一把手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kao,就是相当于我们的Sonia兼任三军总长吗。有哥们还说,拉忽要继任了,我丫就移民。
另外对土鳖的基建能力很佩服,新德里机场是少数按时竣工的工程,主要是鳖干的。孟买3公里的sea link一直没修好,是鳖把主要结构搞起来的。印度新建的火电厂大部分是鳖干的。
思炎
发表于 2013-9-22 10:13:25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3-9-20 20:24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阿三其实很二——稍有理性的国家都会用十年前PLA在朝鲜的表现来评估其战力,这阿三居然张牙舞爪扑上来,唉 ...
对北极熊,除了69年珍宝岛一战外,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是一箭三雕(其中一箭指北极熊),北极熊愣是看着小越被修理,然后PLA轮流实战练兵 {:soso_e151:}
思炎
发表于 2013-9-22 10:44:05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3-9-22 10:50 编辑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3-9-21 19:21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估计有很多人拿中国当借口争funding吧
当然我接触的印度人主要是金融界的,因为都是工作关 ...
谢晨虎分享一手资料,很有意思,有时间可以专门写个印度见闻帖 {:4_255:}
嗯,的确平时接触相处还是少谈及敏感话题的好。 如果对方提了,我会先问:你怎么看?
一听不对劲,先不辩解,而是推荐对方看一些相对中立,来自第三方的书和文章。
中印问题,就是出在印度那些“真心的民族主义者”身上,从独立建国起(尼赫鲁时期)印度就有病态的梦想和诉求,愣是把中国制造成敌人(巴基斯坦情况不同)。。。当然中印交恶,印度“民主自由”的媒体也功不可没(有时间再填坑)
我倒是希望印度千万不要学中国,保持其‘民主’‘先进性’。。。。。:P
我解释习总是党政军一把手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kao,就是相当于我们的Sonia兼任三军总长吗。有哥们还说,拉忽要继任了,我丫就移民。
换个角度看,美国总统也是‘党政军一把手’, 比方奥巴马是党内(民主党)党魁,又是美国总统(政),美国总统是三军统帅(军),对外出兵可先跳过国会的(参考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对外战争)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3-9-22 22:41:00
思炎 发表于 2013-9-22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北极熊,除了69年珍宝岛一战外,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是一箭三雕(其中一箭指北极熊),北极熊愣是看着小 ...
是啊,79年那一仗,政治上高明,战略上很成功,而且战术上暴露的诸多问题加速了我军现代化建设:lol
kahnleiting
发表于 2013-10-8 10:29:26
解放军专门给这些世界第三清热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