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 19:55:28

中冶制造金川有色三台70吨U型抱罐车投入使用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10/n314274/15487574.html

 8月19日,由中国中冶所属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3台70吨级U型钢渣抱罐车,顺利通过验收并发往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防城港镍铜加工项目基地投入使用。
border=0往整体式抱罐车不同的U型车架,并增加了自动敲罐功能。不仅大大减轻整车自重、提高了质量利用系数,还使车辆转向更为灵活,活动空间变得更大。此外,此种结构的车架便于拆装,有利于降低日后的维护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在制造过程中,中冶宝钢技术严格执行标准工艺,通过选择可靠的接插件,优化电器接线方法,加强电器线路防护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后续调试期间,该公司通过多跑多用多试机,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为后续的售后服务减少压力;同时也确保产品使用的稳定性,使整机以良好的性能状态投入现场使用,让客户收到一份可靠、稳定的产品。

  多年来,中冶宝钢技术专业从事抱罐车研发制造,其自行研发、制造的各类型、各载重级别抱罐车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钢厂,一直是国内抱罐车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先后制造出35吨、100吨、45吨和80吨型抱罐车,逐渐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冶重机”品牌系列产品,满足了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的需要,并实现了吨位从35吨~100吨、功率范围240马力~450马力各级别的全系列覆盖.

tdyxssrs 发表于 2013-9-1 20:21:12

tangcoms 发表于 2013-8-18 2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在街头用手机拍到个宝贝 (拍摄于上海 北京东路)




这是个什么宝贝?

kumamei 发表于 2013-9-2 19:41:43

楼主辛苦!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向默默无闻的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人类奋斗的科技人员致敬!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0 23:01:30

中国深紫外固态激光器领先世界:全球独此一家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0/c_132707227.htm

 由中科院承担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系列前沿装备日前通过验收,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高精尖仪器的一个成功范例。”9月6日,由中科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委员会给出了如是评价。

  该系列前沿装备中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器件平台、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平台,以及基于这两个平台研制的8台新型深紫外激光科研装备各项既定目标全面完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该项目是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和科学家在长期科研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协同攻关、自主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中科院近年来“致力重大创新突破、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体现。

  开启深紫外时代

  项目从一个晶体开始。

  这是一种名为氟硼铍酸钾(KBBF)的晶体。上世纪90年代初,在发现硼酸盐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后,中科院院士陈创天的研究团队经过10余年努力,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KBBF晶体。

  KBBF晶体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中,继硼酸钡、三硼酸锂晶体后的第三个“中国产”非线性光学晶体。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问世后,如何将其研制成实用化、精密化激光源,则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KBBF晶体是层状结构,难以切割,而要做到深紫外倍频又必须切割。为此,陈创天携手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开始摸索解决办法。

  “当时中国大陆还没有这方面的实验装置,我们不得不跑到香港科技大学,借用他们的实验室。”许祖彦回忆说,两个人窝在实验室里,每天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终于搞出了KBBF棱镜耦合器件。

  该器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064nm激光的6倍频输出,将全固态激光波长缩短至177.3nm,首次将深紫外激光技术实用化、精密化,并已获中、日、美专利。

  之后两人密切配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KBBF晶体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并最终发展出实用化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DUV-DPL)。

  从此,中国开启了深紫外的时代。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0 23:05:50

自主研发设备采访札记:一台好装备 多年苦功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让人惊艳的成绩背后,那些令人敬佩的苦功。而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研发来说,台下的功夫又何止十年?

    我国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研发过程就几近半个世纪!

    早在1965年,俞鸿儒在他年富力强的37岁时就受命研究先进高超激波风洞技术。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他创立了激波风洞爆轰驱动技术。在中科院和863计划的联合支持下,1998年在俞鸿儒院士领导下,力学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正式运行的氢氧爆轰高焓激波风洞JF10。其后,研发团队先后于2003年探索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技术,2006年探索出正向爆轰驱动膨胀管技术,2009年探索出双驱动段正向爆轰技术。正是在这些技术积累的基础上,2008年立项的JF12风洞才得以在短短4年后的2012年,就完成现场测试和项目验收。作为首个具有中国人独立知识产权,其技术指标目前在国际上也是最先进的高超声速风洞,如今的JF12已成为国家重大工程主力设备,正在我国先进飞行器的研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典型的国家战略性产业,不仅需要长期计划和连续积累,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更新。

    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关键设备——超导成像频谱仪的研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超导接收机1998年就已投入使用,在随后的十余年间,一边是天文观测和研究人员利用这台仪器做出了很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一边是那些仪器研发人员依据科研需求并结合现代科技进展做出使用效率有了20余倍提升的新接收机。如今,2010年投入使用的超导成像频谱仪已经显示出它的威力,成为庞大的银河画卷巡天计划中最重要的“画笔”。而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发现紫金山天文台负责仪器研发的团队,又在打造更精微的芯片。当十年期的银河画卷计划完成后,接收机会不会再次更新换代?答案似乎已不言而喻。

    一台好装备,多年苦功夫。不仅建成一台好装备,需要花费多年苦功,利用这台好装备做出好成果来,同样需要耗费苦功。想用风洞“吹”出个先进飞行器来,少说也要吹个几千上万次。想用超导成像频谱仪给北半球天空中的银河核心区域画个肖像,时间规划也是以十年为期。

    然而,这样的苦功夫也确有所值。高端仪器装备的研制,与其所在领域的科研能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科院力学所和紫金山天文台两家单位,就正是在这样的高端仪器设备研发过程中,站到了同领域的国际顶端水准上。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科研团队,能像他们这样,做出国际先进水准的科研仪器,让我国的科研实力更加雄厚起来。佘惠敏
   
做好金刚钻,揽好瓷器活

——关于自主研发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访札记(上)

    中国有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一句俗语: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对于科学家们来说,科研仪器设备就是“利器”和“金刚钻”,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很难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开辟了天文学研究新纪元,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出现促进了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扫描隧道显微镜则推动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回顾当代科研史,我们可以发现,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上的突破,往往可以带来重大的科技成就,甚至开拓出新的科研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我国科研仪器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多以从国外购置为主,自主研发的科研仪器装备占比很低,这种状况对我们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像上海光源和Mole-8.5这样自主创新程度较高的重大基础科研设备项目的顺利完成,可以说是我国科研工作的一大进步,为科学家们打造了神奇的独门兵器,让他们拥有了可以揽好瓷器活的“金刚钻”。

    科学家们对“金刚钻”的渴求可以从这两个项目的使用热度中看出来:上海光源需要忍痛拒绝3/4的使用申请,而Mole-8.5还在搭建中时就已开始承担各种重大项目中的计算任务。

    这样的热度让我们对自主研发科研仪器设备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事实上,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中央财政已经拨专款设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按照《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基金委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科技部每年安排经费8亿元。

    令人高兴的是,如今的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不仅有政策有资金,而且资金发放有重点有力度。科研仪器的开发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过去一个项目钱不多,想做成一个仪器设备,科研工作者们常常需要申请好几种项目资金,才能凑够经费。而按今年的新通知,申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的,经费需求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项目采取自由申请方式,直接向基金委申请;经费需求在1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由主管部门负责推荐。这个额度限制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有人曾作过统计,在全部诺贝尔奖项中,物理学科的2/3、化学学科的3/4和生理医学学科的9/10都直接与实验有关,而所有的科学实验都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我们期待着,中国的科学家们能在科研仪器设备研发中后来居上,做好更多的“金刚钻”,揽出更好的“瓷器活”。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0 23:30:18

内燃机微氢喷射技术入选国家科技项目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0/c_132708306.htm

近日,由武汉微氢科技公司自主首创的内燃机微氢喷射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撑计划。

  目前,内燃机微氢喷射技术已用于轿车、公交、轮船、重型卡车等交通工具。根据发动机的工况不同,平均油耗下降5%~15%,氮氧化物排放降低10%~30%,颗粒物排放降低50%以上。

  据了解,该技术是将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氧混合活性气体注入发动机燃烧室,促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提高动力和减少排放。

  经检测,武汉市对1300余辆公交车采用此项技术后,尾烟排放平均减少59%,节油超过5%。

  武汉微氢科技公司董事长李盠表示,该技术装置与发动机同步运行,发动机停机与电解电源同步关闭,即产即用。同时,安装方便,不改变发动机燃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

  该技术入选国家科技项目表明其将在全国推广运用。(小谢)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0 23:42:54

国内首台槽型轨闪光接触焊机组研制成功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09/c_132703331.htm

  8月28日,由中国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槽型钢轨闪光接触焊机组,在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作业现场通过铁道标准型式检验。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异型钢轨闪光焊接领域的空白。

    与传统的钢轨焊接相比,槽型轨闪光接触焊机组优势十分明显。该机组装配了新型液压组件,提供了更可靠的自动化保压推瘤功能,确保在清除焊瘤时,使焊机继续对焊缝提供足够的保持力,防止焊接接头出现裂纹。机组采用新型动力电源,彻底消除了柴油发电机组三相供电不平衡的状况,供电工况均衡,能耗更小,更加节能环保(标准)。经过改进升级的推瘤系统,使得焊机现场作业时无需转向既可实现双轨线路焊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机组自动控制(连续和脉动闪光)焊接参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钢轨自动对中功能,一键即可完成整个闪光焊接过程,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及周边环境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保证了焊接质量稳定性。 (薛静 巩家祥 陶大元 记者丁秀玉)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0 23:46:21

本帖最后由 tangcoms 于 2013-9-15 00:10 编辑

中国焊切极限制造工艺装备新突破 切割厚度超国外米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3_09_13_172347.shtml

为支撑我国八万吨模锻压机和百万千瓦核电转子的自主制造,在“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日前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套600mm超大厚壁的全数字化窄间隙埋弧焊接设备及3500mm超大厚度钢锭自动化火焰切割设备,实现了“焊、切”两项极限尺寸制造工艺装备的双突破。据了解,超大厚壁全数字化窄间隙埋弧焊接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首台超大厚壁全数字化窄间隙埋弧焊接设备。而3500mm超大厚度钢锭自动化火焰切割设备是我国重型企业国产大型铸锻件,超过欧洲工业发达国家达到的2500mm的切割厚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13/6351470599462588252.jpg

3500mm超大厚度钢锭自动化火焰切割设备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13/63514706012238313421.jpg

600mm超大厚壁的全数字化窄间隙埋弧焊接设备


背景知识:

窄间隙埋弧焊
窄间隙埋弧焊是由窄间隙气电立焊演变而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省时、节能的埋弧焊方法,实现了大直径曲轴焊接,具有极高的性价比。窄间隙焊接是厚板焊接领域的一项先进技术。与普通坡口的埋弧焊相比,窄间隙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坡口窄、焊缝金属填充量少,可以节省大量的焊材和焊接工时;由于窄间隙焊时热输入量较低,使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组织明显细化,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和韧性。
火焰切割机

火焰切割机是利用燃气配氧气或者汽油配氧气进行金属材料切割的一种切割设备。与等离子切割比较:火焰切割时的温度比等离子切割时温度低,直接导致了其切割速率不及等离子,而且无法切割不锈钢以及很多有色金属。其优点在于,可以切割大厚度板材(我国已经掌握了切割2000mm厚度的火焰切断技术),切割设备和切割成本相对低廉,污染较等离子切割机小。与激光切割比较:火焰切割机在切割速度精度以及切割材质种类方面都远不及激光切割机,但是在切割厚度和切割成本上都优于激光切割机。与高压水射流切割机比较:高压水射流切割机的精度和切割材料的种类都优于火焰切割机,但是火焰切割机在切割速度和切割厚度上均大于水切割机,且设备成本和切割成本都相对低廉。综合比较后的结论:火焰切割机生产投入小,加工厚度大,适合精度要求不高的粗加工行业。

friedchicken 发表于 2013-9-10 23:50:25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0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深紫外固态激光器领先世界:全球独此一家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0/c_132707227.htm
...

能不能讲讲应用,不太明白它的重要性。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1 00:18:24

本帖最后由 tangcoms 于 2013-9-11 00:32 编辑

friedchicken 发表于 2013-9-10 2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能不能讲讲应用,不太明白它的重要性。
其实,我也不清楚,网上都搜不到。

这个深紫外激光的特点,就是波长短。

波长短,就有利于聚焦!

聚焦越好,越有利于能量集中,减少沿途能量损失。

举个例子,早些年,我们做微细孔加工,发现激光打孔的极限,在0.10mm左右,因为激光束只能聚焦到这么大!用它来给金属材料打孔,孔壁有灼烧的残渣,还要电解抛光等工序去处理,最后得到有应用价值的小孔直径,在0.12mm以上。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头发丝,直径多在0.08-0.10mm之间。

如果能把光束聚焦得更小,我们就可以加工出更小尺寸的,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细孔、槽和结构来。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9 01:11:36

中国企业:制造不强,金融强
http://rdcy-sf.ruc.edu.cn/displaynews.php?id=951

http://rdcy-sf.ruc.edu.cn/upfile/image/20130918095021_81169.jpg



  ●中国大型企业最有优势的领域不是制造业,而是金融服务业,随后是初级产品、建筑业
  ●中国模式“背离”世界规律:从基础产业,到金融服务业,到制造业,再到非金融服务业,而非依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面对新兴经济体竞争,美国大企业损失远远超过欧盟

  对于任何结论,首先要保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中国公司崛起为全球领袖的故事已被世人熟知,明显驳斥了几年前西方国家的傲慢评判,他们宣称中国没有能力建设国际性知名企业和全球性品牌。然而,不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带来错误的结论而不自知,因此必须非常小心,选取非常可靠的对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常见的双边对比、500强对比都不能提供足够样本进行如此宏观的国际对比,除非全球2000强做样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结论的科学性。

  中国在全球2000强中的数量、收入、利润率三大指标显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见证了中国企业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截至2013年,中国在2000强中的数量增加约2倍,达到149家;收入比重增加约4倍,达到8.5%,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利润比重增加约3倍,达到12.9%。

  因此,通过总体分析可以发现,大力宣扬某些个别企业——例如苹果的优秀表现,不能掩盖全球竞争趋势变化的基本事实。总体而言,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美国遭受的收入损失远远地超过欧盟企业。

  然而,必须对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做出系统深度分析,不仅要明白优势,更要准确衡量中国企业的弱点。

  尽管总体上,拥有8万亿美元营业收入的中国500强企业,拥有美国500强企业约2/3的收入和资产。然而仔细研究,在全球领先的大巨头中,中国企业相较于美国仍然明显处于弱势,尽管已经取得了快速进步。

  除了总体趋势分析,针对具体行业分析结果也很惊人——中国经济“背离”全球普遍规律的发展模式。尽管中国被普遍认为是制造业经济体,然而中国制造业产值从来没有超过美国20%以上,更何况,中国制造业产值不仅来自本国企业,还有很多跨国公司,因此必须分清这两个概念——“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与“中国本国制造业”的地位。

  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无法感到骄傲。尽管中国本国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在全球2000强的收入比重从2007年的0.5%提升到2013年的4.2%,但这个地位不仅弱于美国的31.7%和日本的17.8%,还弱于德国的8.8%和法国的5.0%。更何况,制造业中,只有两个领域,中国占全球市场比重得以超过5%——生产资料(12.7%)和耐用消费品(5.2%)。

  与制造业相反,中国在全球金融业中表现强劲,拥有全球金融业收入的12.7%,仅次于美国。而将金融业进一步细分,中国在全球银行业收入中拥有17.7%,地位全球第一,超过美国。金融业利润率方面,中国同样也是全球第一。

  而作为服务业的另一重要方面——非金融服务业,如零售、旅游、媒体、酒店等,中国仅占全球的4.0%,甚至低于制造业水平,而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非金融服务业中占比43.7%。

  因此,日常盛行的认为中国服务业占全球7.9%的观点很不准确,因为这种观点将中国服务业中两个处境截然相反的领域混为一谈,造成人们认识不清。要清楚看到真实情况,必须将中国服务业分为金融业和非金融服务业,前者很强,后者很弱。

  除了金融业,中国企业在全球拥有强势地位的是相对较小的领域——建筑业,该领域中国企业全球第一;以及初级产品如采矿、基础金属、电力、天然气、水务等,这个领域中国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企业集团方面,中国地位弱势,但由于全球大集团在全球2000强的营业额中只占2.5%,所以中国在企业集团方面的弱势不算很严重的问题。

  从以上所述的大公司趋势可以看出,作为各个国家发展主力的大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遵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先发展第一产业,再依次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而是拥有中国自己独特道路:基础产业,到金融服务业,到制造业,再到非金融服务业。笔者发现,巴西、印度也遵循同样规律——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独特规律使得全球普遍规律受到了质疑。

  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这一独特发展模式拥有明显的逻辑规律,完全符合中国宏观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中国可用于投资的金融资源已经远远美国:根据可进行国际对比的最新数据,2011年中国总储蓄量是3.6万亿美元,美国刚好是中国的一半,即1.8万亿美元。由于储蓄资本是金融领域的“原材料”,中国庞大的储蓄资本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具有如此强势的地位——特别是银行业,中国的银行业是全球最大的,因为银行业与“钱”最直接相关。

  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地位的迅速提升正来源于此——中国庞大的储蓄量。中国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全球第一,就已经把中国金融企业“供上”了全球第一的“宝座”。这种宏观经济上的金融优势,也成为中国企业在其他领域的优势——通过技术的发展(包括独立研发和兼并收购),以及管理技能的提升(包括自身规模扩张和国际化)。于是,上文提到的中国及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就很好理解了:金融业发展在先,制造业和非金融服务业在后,而后者目前与外国企业相比仍然相对较弱。

  总之,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地位的快速提升令人惊讶,但同时纠正日常错误的观念,准确理解中国企业的变化很有必要:首先,中国企业在金融业中较有优势,而制造业和非金融服务业较弱;其次,停止继续将“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将“金融服务业”和“非金融服务业”这两个具有天壤之别的领域区别对待。

  (作者:伦敦市前副市长,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编译: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陈莎莎)


friedchicken 发表于 2013-9-19 23:50:28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19 0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企业:制造不强,金融强
http://rdcy-sf.ruc.edu.cn/displaynews.php?id=951



"除了总体趋势分析,针对具体行业分析结果也很惊人——中国经济“背离”全球普遍规律的发展模式。尽管中国被普遍认为是制造业经济体,然而中国制造业产值从来没有超过美国20%以上,更何况,中国制造业产值不仅来自本国企业,还有很多跨国公司,因此必须分清这两个概念——“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与“中国本国制造业”的地位。"

这个数据是不是有问题。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0 00:52:26

friedchicken 发表于 2013-9-19 2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除了总体趋势分析,针对具体行业分析结果也很惊人——中国经济“背离”全球普遍规律的发展模式。尽管中 ...

指的是全球2000强以内的、各国资本控股的企业的产值总和,不是全国的和,统计口径的问题。
这个全球2000强,是按先行汇率下,各企业的销售总额排名的。


这个洋五毛,刚发表了个文章,说了个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说法,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是米国的1.26倍。
这个说法中的工业总产业,是不包括采矿、石油、天然气、水务的,既不包括自然资源开采的,纯加工制造业的。

按我们的统计口径,包括采掘业在内,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应该是米国的1.8倍以上。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00:06:49

瓦轴集团成功并购德国KRW轴承公司
http://www.chinaneast.gov.cn/2013-08/20/c_132645599.htm

    北京时间8月19日24时,瓦轴集团收购德国KRW轴承公司股权交割仪式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瓦轴集团从德国BWK投资控股公司成功收购了其持有的KRW轴承公司的全部股份。标志着瓦轴集团“国际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副市长刘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孟繁壮先生、德国萨克森州政府温茨乐部长女士出席交割仪式。

    KRW轴承公司位于德国工业重镇莱比锡,拥有100多年工业轴承生产历史,是德国重要的轴承生产企业,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于铁路车辆、机械制造及新能源领域。

    近年来,瓦轴集团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中心,实施“制高点”战略及企业经营“国际化”,将海外并购作为实施“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瓦轴集团和KRW轴承公司具有良好的资源互补性,在产品研发、制造、市场、人才等方面将进行密切的交流合作及优化整合;瓦轴集团将以KRW轴承公司为平台,建设其在欧洲的产品研发基地、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基地。

    又讯 德国当地时间8月19日上午,瓦轴集团公司在德国格莱姆斯多夫与德国伊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副市长刘岩等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张兴海 记者李楠


----- 并购和研发一样,是产业升级的路子。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2:11:41

东北特钢生产出超长石油钻铤钢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05/c_132694386.htm

  日前,东北特钢集团成功研发生产出14米超长石油钻铤用钢AISI4145H,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此前国内同类产品的长度大多不能超过10米,该产品的开发,为东北特钢批量生产超长定尺特钢材料打下基础,并可有效拓展高端市场份额。

  石油钻铤用钢是一种高强度、高硬度、抗扭转、抗弯曲、抗耐磨的特殊合金结构钢,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地下1000~3000米深度工作的石油开采输油管外套,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广泛应用。由于钻铤用钢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高附加值产品,国内各大钢铁企业都在抢占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东北特钢瞄准了这种趋势,率先生产出超长定尺材料,无疑为自身带来极大优势。(曲照政)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2:19:26

国内首台智能化掘进钻车问世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04/c_132689448.htm

    日前,国内首台自动定位掘进钻车试制成功。该设备实现钻车定位找孔过程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了一键钻孔作业,定位迅速、准确,智能化程度高,达到了减人提效的目的,并获4项实用新型专利,经河北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该项设备研发是冀中能源石煤机公司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承担的石家庄市科技局项目,涉及多种前沿技术领域的高端集成,主要包括钻车位置定位技术、钻车位姿检测与矫正、钻臂的自动定位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钻车钻臂全方位数字控制作业。

    研发人员介绍说,通过院企双方精诚合作,各展所长,先后完成了数控掘进钻车双臂多自由度数学建模,实现了运动学正解和反解运算;通过三维仿真软件建模和分析,对钻车钻臂运动进行了合理规划;软件系统开发,实现了钻臂全方位数字控制作业。选择先进的IPC+PCC控制系统,实现了钻臂角度、位移的精确控制;实现了液压系统各元件的运动位移及流量的精确控制;实现了钻臂传感器信号反馈及微电脑控制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能够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钻臂位置和钻进情况,适用于煤矿、冶金、水电、铁路等部门的巷道、隧道的掘进及其他工程作业,最大钻孔深度2530mm,钻孔直径φ42mm。该钻车还可远程遥控作业,定位钻孔快速准确,能有效提高钻进作业效率,提高操作者的作业安全性。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2:23:04

大型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项目通过验收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3/c_132718049.htm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消息(记者 赵丹)9月11日,国内装机功率最大、开采高度最高、产量最高的煤炭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智能系统通过项目专家委员会验收。    据制造商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首滨研究员介绍,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的研制为煤炭工业发展、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在陕甘宁地区,适宜采用该设备的矿井很多。如果推广应用,可提高原煤产量50%以上,该设备在单一工作面年产量可达1200万吨原煤,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由14人减少至5人,实现了工作面无人跟机操作、有人安全值守,为煤矿“无人化”开采奠定了基础。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3/132718049_21n.jpg
工作人员介绍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地面远程监控画面。

    “初步估计一套煤炭综采成套装备系统的售价约为国外产品的2/3。一个工作面成套装备智能系统预计能为用户节省设备采购费300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李首斌说。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的成功研制,提高了我国在本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煤炭开采工艺技术和装备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的成功示范,实现了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的国产化,是我国煤炭综采成套智能系统产业化发展的里程碑。全国约有2000个综采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预计每年推广20套以上,可实现装备制造产值100亿元以上。    据悉,作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第一批启动项目,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作为示范用户,从2010年1月开始研发,到2013年9月应用示范取得成功,历时3年零7个月。该项目已在井下正式投入运行6个月,共生产原煤792.17万吨,创造效益9.08亿元。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2:37:41

“大工匠”开拓中信重工大时代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6/c_132724609.htm

 中信重工技能发展路线图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9/16/132724609_11n.jpg
  “人赢则赢”。相信这些话对任何一个企业负责人来说,都不陌生。毕竟早在几年前,“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这种认识就已经被广为传播。  但是否有人要问,那么人才最缺什么呢?无疑,平台和心态这两者是必选项。

  新时代的“大工匠”

  2013年9月6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举行首批大工匠、高级技师、技师聘任仪式。据统计,首批成为公司大工匠5人,还有11位高级技师和48位技师。  据悉,为了这些大工匠能有施展抱负的舞台,中信重工还将建立大工匠工作室,组建创新工作团队,为其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最好平台。同时,提高其相应待遇,在收入结构中的技能工资部分,按每月5000元的标准发放。  这种做法不仅使得中信重工的人才战略落到了实处,也给了更多年轻的技术人员以奋斗的目标。  实际上,记者认为人才战略本质问题在于有没有好的土壤,这个土壤不仅使你自己的花草能够长大,你从外面移植过来的花草也要长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企业文化。  当然,大工匠仅仅是中信重工金蓝领工程中最闪耀的一个点。中信重工的人才战略计划,会按三个层次实施:一是建立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打造高端专家团队。目前受聘公司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的有10名工程院院士和3名在各科学研究领域有卓越建树的专家。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将发挥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在企业战略决策上发挥咨询作用;二是在各专业领域确立研发方向、目标和研发项目实施上发挥指导作用;三是在各院士专家研究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上发挥催化作用。  二是实施首席技术专家制度,构筑人才中坚力量。比如任命15名在公司关键技术岗位的领军型人才为首席技术专家。所涉及行业包括:活性石灰工艺及装备技术、大型矿用磨机技术、余热发电技术、矿井提升装备技术、钻机与掘进装备技术、防爆绞车与闸控技术、大型铸钢工艺技术、立磨技术、破碎装备技术、选矿装备技术、变频控制技术、热加工工艺、选矿工艺、水泥工艺等领域。  三是实施“金蓝领”工程,培养高技能等级工人队伍。公司“金蓝领”工程主要针对公司在册在岗的生产技术工人,扩展适用于公司在册在岗的其他生产工人及辅助服务工人。“金蓝领”工程为技术工人设立了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即1~8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大工匠,通过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化的激励保障机制,畅通了一线工人成才发展的上升通道。  “由此形成宝塔形人才体系,以此提升公司的技术层次和水平,加速企业科技创新,为正在实施向高新技术企业、成套服务商、国际化企业三大战略转型的中信重工注入新的智力资源和内生驱动力”。在为首批大工匠颁发聘书仪式上,中信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沁新如是说。

  放飞基层员工梦想

  有人认为,阿里和华为成功关键就是在于人才战略的实施,使得新入职的年轻人都有使命和愿景。  我们常常说“如鱼得水”。的确,不同阶段企业需要不同的人群,不同阶段企业需要不同的人才战略,最大挑战是一个企业领导者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用好这个人。  任沁新在讲话中强调:“大工匠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因为首批聘任5名大工匠,在中信重工近60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是公司对传统行政等级和人才制度的突破和重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指出,大工匠制度的设立首先是公司的战略选择。在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中信重工将专注高端制造和核心制造,这不仅需要一支高端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也要依靠一支专业、敬业的高端技能人才团队作支撑。  其次,大工匠制度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人才理念的现实体现。公司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奇迹,创造诸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正是由于公司有一支忠诚敬业的员工队伍。  其中蓝领工人占比最高,付出了最艰苦的劳动,他们的贡献和价值与首席专家一样,都是中信重工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工匠制度为公司一线员工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职业成长通道,是对以往长期形成的论资排辈观念和传统人才制度的重大突破。可以为公司员工提供更为快速的成长成才通道,激发大家学习成长的强烈欲望,激励更多的员工勤奋创新、岗位成才。  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为中信重工的技术人才成长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这更容易让一帮90后的新生力量有了前行的动力和方向。无疑,这潜移默化地把公司的战略和最基层员工的梦想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让最基层的员工有使命感,有愿景,让他们明了公司发展的方向,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此,才能让公司的大梦想与每个员工的小梦想相互融合,这样不单单强化了公司的凝聚力,也大大加强了公司的执行力。  但这样还不够,人才战略的选项,无非是三大出处,要么是自己培养,要么是并购,或者是外聘。  而《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有一种论点就是企业一旦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必须从外面引入人才。  中信重工的发展无疑是处于焕发生命活力的青春期。实际上,在2013年早期,公司就根据《外部引进聘任首席技术专家管理办法》文件规定,聘任6人为公司外聘首席技术专家。  总部人才全球化,各级事业部人才专业化是记者归纳的中信重工人才战略的两大特点。对于有志于在国际高端市场角逐的中信重工而言,国际化是必然的选项。  事实上,自从2006年提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以来,任沁新从没有动摇过。为构建起企业全球范围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年初他进一步提出中信重工要实现“三个转型”,其中之一就是“在外延上,从本土化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除了国际化,中信重工的另外两个转型是:在内涵上,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在商业模式上,从主机供应商转型为成套服务商。  对于这三个转型的完成,最大的内驱动力就是人才软实力的建设。而中信重工一系列人才战略的细化实施,应该就是做实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文章。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3:02:56

武钢高级电缆用钢DL1T首轮试制成功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10/n314319/15519567.html

  日前,高级电缆用钢DL1T首轮工业性试制取得成功,为武钢电缆用钢盘条家族又添加一名新成员。

  电缆钢DL1T主要用于制作电缆屏蔽线,经过拉拔、退火、拉丝、镀铜,最后制成直径0.1毫米的镀铜钢丝。钢丝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导电率,更重要的是成品打结后还能弹性恢复。因此,要使钢丝具备这些特点,电缆钢盘条就必须具有纯净的钢质、均匀的组织、极佳的拉拔性能。项目组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技术质量分析、工艺可行性分析等,制订了详细的试制方案,电缆钢DL1T首轮试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客户技术要求,原品种合格率为100%,综合成材率97.65%。

  目前,该批盘条已成功试用,完全满足用户各项技术标准。本轮高级电缆用钢试制的成功,将进一步优化武钢线材产品结构,扩大武钢电缆用钢在市场上的领军地位,提高武钢线材产品盈利能力。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3:11:40

国内首次粒子冲击钻井试验成功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10/n314319/15512652.html

日前,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在西南油气田龙岗022-H7井成功地进行了国内首次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现场试验。

  粒子冲击钻井是将2%至5%的钢质粒子随钻井液注入井下,在射流作用下以超过1000万次/分钟的高频率和大于100米/秒的高速撞击岩石,配合钻头切屑齿破碎岩石的一项钻井高新技术。目前,仅美国研制出粒子钻井系统,但也处于现场试验阶段。初步试验表明,使用粒子冲击钻井技术较常规钻井机械钻速提高3倍到4倍。据国外专家预测,使用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在硬夹层钻进一口井可节省1/3钻井时间。

  中国石油集团瞄准这一国际前沿技术,组织川庆钻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进行技术研发与试验。2010年起,历经3年艰苦研发,技术人员掌握粒子冲击钻井关键技术,研制出粒子钻井注入系统与回收系统关键设备,进行粒子注入罐承压、循环管线冲蚀磨损、粒子沉降和粒子上返等相关室内实验,并在井控模拟井上进行型式试验,验证这套系统的可行性。

  8月上旬,川庆钻探组织多方对现场试验方案进行周密论证,决定在龙岗022-H7井进行现场试验。8月17日10时,在现场严格的安全监督下,技术人员精细安装和调试粒子冲击钻井使用的加长喷嘴牙轮钻头,从龙岗022-H7井须家河层位井深2843.72米处开始钻进,11时23分顺利钻进至井深2846.34米。在1个多小时的试验中,共注入粒子8吨,在须家河这个钻井“硬骨头”层位中实现快速钻进。这套钻井系统全套装备的可靠性及钻井工艺的可行性经受住现场考验。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3:14:26

中国海油深海钢结构防腐技术获突破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10/n314319/15512106.html

  9月1日,深海环境牺牲阳极性能研究、新型高效铝合金牺牲阳极研制等多项深海防腐研究课题通过审查,标志着我国在深海环境下钢结构防腐蚀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经过一系列防腐研究和试验,中国海油旗下海油工程完成了深海环境腐蚀模拟实验系统的研制,实现了对深海环境腐蚀模拟温度、压力等各项技术参数的监测和动态分析,率先开发出腐蚀电化学实验检测技术,掌握了新型铝合金牺牲阳极的配方和熔铸工艺,获得了镶嵌式复合牺牲阳极的“秘方”、结构、冶炼铸造方法及实用设计方案。

  海油工程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广泛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双方技术资源优势,形成了产学研深度互动、协同创新的局面,为我国海洋钢结构防腐研究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据统计,每年被腐蚀的钢材占钢材总量的10%~20%,约6000万吨。在海洋环境中被腐蚀破坏的钢结构也与日俱增,更先进的海洋防腐蚀研究迫在眉睫。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23:21:53

世界首台拟态计算机研制成功
http://news.163.com/13/0921/19/99ANVT0300014JB6.html

中新社上海9月21日电 (记者 宗晨亮)“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放”项目21日在沪通过专家组验收,意味着由中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拟态计算机技术成为现实,可能为全球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开辟新方向。

该科研项目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教授表示,基于普通结构的高性能计算机虽然运算速度惊人,但其实用效能不足10%,因为运算过程仅使用单一计算结构处理所有应用问题。

认识到这个不足后,邬江兴院士及其团队2008年提出基于拟态技术的计算机新理论。拟态技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东南亚海域的拟态章鱼,该章鱼为了适应环境可以模拟至少十五种动物。

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的联合支持下,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邬江兴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基于拟态计算的主动认知可重构体系结构,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拟态计算机的原理机。

拟态计算机的最大特点是高效能。测试表明,针对特定运算任务的能效比可提升数十倍到数百倍。尽管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邬院士表示,拟态计算机距离投入应用,还需要突破一些理论、工程问题。

邬江兴院士认为:“拟态计算是中国科学家原创的计算机结构,很可能成为高效能计算机发展的先驱,开辟全球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新方向。”

此外,借助拟态计算机结构动态可变的思想,中国科学家还提出了拟态安全的新概念,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降低病毒和木马的危害性。(完)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23:22:20

不明觉厉!{:soso_e113:}

这个行业,重新洗牌,什么问题都解决了!{:soso_e144:}

jade 发表于 2013-9-22 11:21:02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海油深海钢结构防腐技术获突破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10/n314319/15512106.html

...

多谢楼主提供的资料,楼主辛苦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3-9-22 15:55:30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1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世界首台拟态计算机研制成功
http://news.163.com/13/0921/19/99ANVT0300014JB6.html



不明觉厉,这个和量子计算机有啥关系?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4 15:03:48

本帖最后由 tangcoms 于 2013-9-24 15:05 编辑

酷似激光剑 中国制成世界首台200千瓦层流等离子体束设备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3_09_23_174211.shtml

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真火科技公司宣布制成世界首台200千瓦采用纯氮工作的层流等离子体束设备,目前他们已经能够维持长度达到一米,温度在15000到230度之间可调的层流等离子体束,这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热源。而该公司网站更称,他们能够研制长度达5米,直径300毫米的更大等离子束。

该公司称,年底前将以此为基础制成工业用3D金属打印机。此外该技术将具备在许多领域的更大作用,例如放射性废料处理,制造高性能材料等。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69406911013denglizi.JPG

中国成都真火公司制成的世界首台200千瓦采用纯氮工作的大功率层流等离子体束设备(图片来源:真火科技网站 )

    成都商报称,成都真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和他的团队研发、制造出了世界首台200千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层流电弧等离子体设备,作为成都本土企业,在该技术上引领了世界潮流。传统的湍流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短,形成的等离子束仅几厘米,不算一种理想的高温束状热源,而现在他们研制出的层流电弧等离子束在大气压下射流长达1米,是一种稳定的优质超高温长束热源。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1206062174denglizi11.jpg

国外科幻爱好者根据电影《星球大战》中的描述制作的光剑砍树CG图,现实中的等离子火焰并不能真的当做光剑来用

在该公司的厂房,记者看到了相关设备。首先,它有一个类似于电脑服务器的电源装置,连接的另一部分就是等离子束发生器,开启电源后,通过电脑控制系统,就可以看到一条闪亮的光束从其发生器前端射出。
长约1米左右的等离子束,从发射器端口开始,温度在几万摄氏度至几百摄氏度不等。但即便是将手指放在距离光束机几厘米的位置,也不会感觉到任何温度,“这很重要,说明我们将这个基础热源做成可控制的,热量是集中分布的。”朱华说。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6196978940denglizi7.jpg

等离子体焰长度达到1米

这种等离子束可以作为3D打印的基础热源。目前3D打印采用的热源为激光,与其相比,“层流电弧等离子束功率更好,电使用率可以达到95%。”该公司总经理李向阳说,由于3D打印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材料融化,不同材料对温度要求不同,而该等离子束温度可控并稳定,且造价比激光束要低。可说是目前全球能用于3D打印的最佳热源。
李向阳透露,目前该公司与成都一家民企在合作,预计今年年底将打造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金属3D打印样机,不同于打印人像、装饰品等小部件,该设备将能够真正应用于工业。
层流等离子焰的技术优势
层流电弧等离子射流长达1m,是湍流的几十倍;层流射流噪音极小;层流射流弧焰稳定,工艺重复性极高;层流射流轴向温度梯度小;层流射流工作时卷入空气极少,加工洁净;采用高弧压,小电流,枪体连续工作寿命可达数百小时以上。低真空环境使用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等离子射流在真空环境中弧焰更长,意味着具有更长的加热通道和更小的温度梯度,在纳米材料PS-CVD制造、航空(电推进、电弧风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1884351365denglizi9.jpg

等条件下层流射流与湍流射流外观的对比照片

真火科技网站称:“我们估计,采用100kw功率在低真空中(5000Pa)射流长可达5米,束径300mm以上。”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4050727170denglizi8.jpg

与国内外公司的等离子体射流参数对比

据真火科技网站的介绍,他们的层流等离子束技术还将在许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放射性垃圾处理/垃圾发电/石油化工尾气烟尘/回收无害化处理等长弧等离子火矩气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垃圾焚烧方法,它没有传统的锅炉,而是模拟地层中的化工过程,将垃圾气化。简单的说,就是用高压电弧产生高温(高于太阳表面温度)焚烧垃圾。在这样的高温下,任何东西都会变成气态或者熔融电离态(实际上叫等离子体)。这时,一切垃圾都被还原成原子及小分子状态,所以,有毒有害、病菌、病毒等全部变成了无害物质。 本项目的意义在于将层流等离子焚烧系统高效可移动化使用,可将该系统使用在移动平台机动车或船舰上,各功能模块化设计与构造使得组装与维修更加便利。开发的层流长弧等离子体射流采用的是高弧压小电流工作方式,避免了大电流容易造成电极的迅速烧灼和电源效率低的问题,使得整个系统装置得以高效率长寿命的运转。利用公司国内独有的大功率层流等离子设备,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层流等离子焚烧技术、创新型炉体设计及移动式模块化构造,探索一套全新的工艺,并制造出高效的新一代移动式层流等离子焚烧系统。

制备及成型/各种纳米粉体制备/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利用大功率层流等离子体束发生器产生温度极高(超过一万摄氏度)的稳定长弧等离子体束射流,通过高精度送粉器将原材料粉末或颗粒送进等离子体内部瞬间汽化、冷凝,最后通过带高压的基板静电吸附并成型。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5151933104denglizi10.jpg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纳米功能材料制备

层流等离子焊接技术传统焊接方式由于功率不大(20kw以下),因而焊接厚板和高速高质焊一直是业内难题,而大功率层流等离子体弧焊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对铸铁、铝、铜、陶瓷、特种材料的焊接,传统方法很难解决,而电弧层流等离子体束的特性,使得这些工作很容易实现。同时,采用层流等离子体弧焊接,一把焊枪可一体化实现焊区清洁、预热、打坡口、多种焊接、校型等,同时几乎可完美完成目前所有焊接工作方式,如:钎焊、熔焊、堆焊、喷焊、点焊等。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6006970606denglizi2.jpg

等离子体焊接制成品

金属3D打印技术基于层流电弧等离子束系统技术的金属3D打印产业化关键设备热熔超高温高效集束热源、高温金属、合金及陶瓷、高效增材制造等虽然3D打印技术在有机材料方面有较好应用,但在金属特别是高温金属材料方面仍处于初步研发阶段,其中材料、热源、变形、应力消除等关键技术尚不成熟,限制了该技术实际应用和发展。成都真火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于层流电弧等离子束系统技术的金属3D打印关键设备,对于促进我国金属3D打印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5703550073denglizi3.jpg

运用等离子体热源进行3D打印

层流等离子表面强化热处理技术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表面自冷淬火热处理对材料表面硬度增强效果非常明显,其耐磨性也获得极大提高。其应用方向包括铁路轮轨、粉碎机耐磨材料、模具、军事装备等表面强化。真火公司对多种轨道及轮毂钢进行层流等离子体束表面热处理(非转移弧),抽取了部分样品进行第三方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轨道及轮毂钢表面硬度提高三到四倍,其耐磨性提高10倍以上。该技术一旦用于铁路轨道和车轮,将极大地提高其耐磨性,成倍延长铁轨和车轮使用寿命,对我国铁路建设和维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另外,通过对铁路捣固镐头的实际工作测试表明:经层流等离子体束表面热处理的捣固镐头寿命提高至少5倍(没处理的最多用一个月,处理后的至少用5个月)。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7993010094denglizi4.jpg

等离子表面热处理

层流等离子喷涂等离子体弧喷涂已经大量应用于航空、军事装备等需要表面改性、防腐、隐形相关领域。现有等离子体弧喷涂基本采用湍流,工作时有强烈的啸叫声,喷涂质量不稳定,工作寿命短;而采用层流等离子体束喷涂,无噪音,连续工作时间长,喷涂质量稳定,结合力高、孔隙率低,表面细腻,几乎无大气卷入与真空喷涂相当。中科院力学所的相关实验及真火公司的实验结果都表明:采用层流等离子体束喷涂(大气压下),无论是喷涂质量,粉体利用率,还是效率,与传统技术相比都具有明显优势。
http://www.guancha.cn/pic/2013/9/23/635155477544509306denglizi5.jpg

层流等离子喷涂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4 23:06:14

中国突破高性能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技术难关
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30806/17983248.html

近日,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建成高性能纳米氧化锆喷涂粉体生产线,标志着该所高性能热障涂层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该所发挥等离子喷涂技术工程化应用优势,以高性能纳米氧化锆喷涂粉体在大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火箭发动机领域需求为背景,进行高性能热障涂层技术攻关,突破纳米结构控制技术,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粉体材料合成技术平台,建立了高性能纳米氧化锆喷涂工程化研制生产和材料标准体系,成为国内首家纳米粉体制备和涂层应用技术集成研究单位。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4 23:06:42

北重集团成世界第3个能挤压航空用高温合金棒厂家
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30924/18062192.html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工程项目(360工程)于9月12日正式通过集团公司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标志着该项目的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60工程”是集团公司“十一五”实施的重大创新型建设项目,以解决国家急需关键材料的自主供应为目标,以建设世界最大、国内首台首套的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线为主要内容,项目主机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成为新时期“十大标志性”装备之一。

    2009年7月13日,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首次热试,成功挤出第一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2010年5月与外方签订液压系统最终验收协议。至此,标志着自主设计的世界最大、中国首台首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建成,投入工艺试制。

    至2010年12月底,“360工程”挤压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精整加工生产线、模修生产线以及配套公辅设施全部竣工投产。至2012年实现4个系列模具的工艺通关,模具覆盖了电力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全部规格,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窘境,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重型挤压技术的跨越发展。同时,对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仅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价格降低一项,每年就为国家节约采购资金50亿元。项目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

    北重集团以“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精细化管理”为指导,在做好电力高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同时,大力开发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材料,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等均取得突破进展。如今,北重集团已成为我国高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主要供应商和百万千瓦四大管道P92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唯一供应商,成为继美国威曼高登公司和法国奥伯杜瓦公司之后第三个能够挤压航空用高温合金棒材的厂家。(赵亚男)来源:兵工集团网站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5 19:16:04

本帖最后由 tangcoms 于 2013-9-25 19:17 编辑

中国兵器试制粉末合金挤压成型涡轮盘 航空发动机取得新突破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3_03_22_133733.shtml

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网站报道,近日,伴随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重工集团公司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轰鸣声,一支红色的粉末高温合金棒冲天挤出,标志着航空发动机粉末涡轮盘材料挤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此次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一项空白。
涡轮盘是现代飞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在发动机燃烧室内受到高温燃气的推动,将燃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的运转。涡轮盘的加工条件极为严苛,必须使用特殊的耐高温材料使用特殊工艺制造,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技术水平。http://www.guancha.cn/pic/2013/3/22/634995763872362812td.png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重工集团公司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

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涡轮盘材料是粉末状高温合金。
制造工艺上,目前俄罗斯制造AL-31F发动机采用的是直接热等静压法成形技术,美国的F404轻型发动机也使用这一技术。这一技术制造出来的涡轮盘的耐应力能力已经不是最先进水平,俄AL-31F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约为1392度,推力\重量比约为7.14。
相比之下,美国普惠公司目前制造F119发动机采用了粉末热挤压+超塑性锻造成形工艺制造涡轮盘,涡轮前温度可达1700摄氏度,推力重量比接近10,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时推重比也可达7.95,超过AL-31F使用加力时的推重比。这也是F-22战斗机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的基础。
此前,我国采用的是热等静压+包套锻模方式来制造涡扇-10发动机的涡扇盘,涡扇-10发动机的推力性能要比俄AL-31F略高,但是在可靠性、耐粗暴操作等特性方面与俄制发动机尚有缺陷。

http://www.guancha.cn/pic/2013/3/22/634995764812732464TD1.jpg

采用挤压工艺制造的法国M88-2发动机涡轮盘

http://www.guancha.cn/pic/2013/3/22/634995765846390279jiya.jpg

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涡轮盘部件毛坯

从此次试验的描述上来看,可能采用的是类似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F100发动机时使用的热等静压+挤压+超塑性锻造工艺,比F119发动机的相关技术尚有半代的差距,但仍然非常先进,此前只有美国和法国能够掌握。
目前,我国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体系和发动机用粉末盘制备工艺与欧美接近,但由于受到设备条件限制,粉末盘关键制备工艺之一的大变形量挤压开坯技术一直无法实施。北重集团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建造,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础手段,实现了这一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知名航天航空材料专家汪武祥研究员在挤压试制现场激动地说:“北重集团用几年时间实现了我国航空人几十年的又一梦想!”
http://www.guancha.cn/pic/2013/3/22/634995767669877482j20dancang2.jpg

我国歼-20目前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进行试飞,尚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

目前我国相关设备和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工作仍在进行,追赶最先进航发制造工艺的工作也会继续开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在高性能合金增材制造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就是3D打印技术),以该技术制造新型发动机部件或许将成为可能。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领先于美国,或许可以完成一次“弯道超车”。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的涡扇-10G发动机的推力可以比涡扇-10有很大提高,能够初步满足歼-20超音速巡航的要求。而目前正在开发的这项技术,很可能是为追赶F119发动机为目标的涡扇-15发动机做准备的,该发动机将会为将来的歼-20发动机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tangcoms 发表于 2013-9-25 19:19:11

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公司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两编报道,对比着看,很有意思吧?{:soso_e113:}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天朝的工业技术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