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wxmang发帖【读《易经》心得】井卦:天下为公
一、原文简介(主要参考黄寿祺《周易译注》)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1105/11/6477275920121105111934056.bmp (下巽风 上坎水 - 水风井卦)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大意:古人凿地取水,以瓶罐引汲为用,就是井。一般说来,城邑村镇都可以迁徙,但水井不可迁移,以此比喻井有恒久不变之德。而且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有无丧无得得(不多不少)的特点,以此比喻井有始终如一之德。又以居民来来往往,不断的取水为用而赖以为生,以此比喻井有养物不穷之德。
所以井卦主要讲君王的道德问题,以井比喻君王应象井一样,象井水集聚一样修德以养民,嘉惠百姓,有常不变,始终如一,养物不穷。
(改,迁移。往来井井,指反覆不断的取用井水,取水时,汲水而上,提水出井,则得以为用。若未提水出井,或水瓶倾覆,则不仅无所获,反而有凶。以喻人的德行不能有常不变,不能善始善终,必将一无所成而导致凶咎。汔,音气,通迄,几也。繘,音欲,汲水索也,此谓汲水为用之意。羸,倾覆,毁坏。瓶,指古代汲水器)
传统解释:
井卦取象是以水井特点与汲水之道来比喻人事。
“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是指是即使城池村邑迁移了,水井却依旧在那儿。而且井里的水汲出不见其少,泉流注入也不见其多,比喻水井的恒久性。
“往来井井”就是指来来往往的人不断地使用水井。(“井井”的前一个“井” 是动词,后一个“井”是名词)
儒家认为水井有“养人”之德, “养物不穷,奠过乎井”,所以用井来比喻人应当修养己身, 惠物无穷。同时儒家也认为水井定居不移,无竭无盈,不断奉献,比喻人要守恒不渝,大公尤私。
“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是指在井水上汲到接近井门,将要出井时,如果汲水的瓶罐坏了,那么就会一无所获,结果必有凶险。这是比喻人如果不能善始善终,比定会导致凶咎。
所以井德就是恒久不变,井道以水已出井为功,水未出井,或倾覆,就无用。
井汲之而不涸就是“无丧”;注之而不盈就是“无得”。物有得丧必然不可久,井无得丧,所以久而不改。一般人的德行是有得有丧的,政治法律制度也是有得有丧的,所以都不能长久不变。
所以井卦实际上是强调人要具有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也是儒家对理想君王的道德寄托:修德养民,有常不变,始终无改,养物无穷。
黄寿祺先生说:卦辞以井喻人,先言水井的各种德性功用,再言汲水之道,层次极为分明。邱富国曰:改邑不改井,井之体也;无丧无得,井之德也;往来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繘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大意:《彖传》说:井的形成是顺着水的下渗性,掘地开孔,引水使上。而井水愈汲愈生,供应无穷,给养于人亦无穷。
“改邑不改井”是指卦中九二、九五两爻恒守刚中,犹如井德有常不渝,而能养物不穷。
“汔至,亦未繘井”指出水未及提用,则井养之功未成,就像人的德泽未能造福于人,就没有功德。
“羸其瓶”是指汲水未出井而覆,比喻修德未成而止,不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因而有凶。
传统解释:
“巽乎水而上水”是解释卦名为什么叫井。井卦是下卦是巽,上卦是坎,巽为风,为入,坎为水,入乎水而上水,就是说以物(指汲水用的瓶罐之类)入水而使水向上运行,这正是从井中汲水之象,所以巽下坎上的这一卦,就以井来命名。
“井养而不穷”是对井德的概括,也即无私奉献。井水供人使用,任人予取予求,既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种类限剐,来取即给,因此井水有养人无穷之德。
“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是指九二、九五以阳刚之质居中,如同阳刚君子,具有刚中之德,刚则强实,中则不偏,实而不偏,怎么会迁移,所以九二,九五的守恒刚中,决定了井德有常不渝。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是指如果井水虽被汲到井口,但最终还是没有出井,功亏一篑,水井自然就还没有起到施惠于人的作用,所以无功。导致汲水失败的原因是“羸其瓶”,即汲水的罐子坏了,比喻自己修养不足,能力不够,积累欠缺,不能成功事情。所以功败垂成往往不是水井(机会)的问题,而是自己取水的工具(能力,修养,心理素质等等)的问题。当然水罐破碎必然失败,所以是凶兆。所以自己修养能力都还不够时,勉强去做事情,一般后果是凶多吉少。
黄寿祺先生说:井卦将井予以人格化,先以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之特性,描绘一个守恒不渝,大功无私之君子形象。再以“汔至,亦未橘井,羸其瓶,凶”,告诫君子者修德惠人,要有始有终,不可功败垂成。后汉李尤“井铭”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不槩自平,多取不损,少取不盈,执宪若斯,何有邪倾。”此铭将寒泉视为清廉公允的象征,称颂井水不损、不盈之品质,寄托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殷切期望。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大意:《象传》说:井卦下巽木、上坎水,故有木上有水之象,木上有水是说井上架木,成为桔槔(桔橰,以横木架于井上,一端挂汲水器具,另一端系重物,以杠杆原理上下运动而取水),把井水汲引而上以养人。
君子观察井卦木上有水,井水汲上,以养万民之象,感悟到井田之法,通过教导人民,使民勤于耕稼以奉养其上,并劝民相友、相助、相扶持,以广益于民。(劳民劝相,指使民勤劳,并劝民互助。相,助)
传统解释:
井卦下卦为巽,上卦为坎,巽为木,坎为水,合起来就是“木上有水”的象。郑玄说“巽木,桔槔也”, 这是说木就是桔槔,以横木支于木柱上,一端挂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物,通过杠杆原理上下运动来汲水。所以“木上有水”就是“井上有吊架”,可以取水了。这大概象征井水能被汲上养人之象,所以是井。
君子看到这个现象感悟到井田之法,使民服田力穑,勤劳以奉养其上,又劝其相助而不懒惰,勉励老百姓互相资养、帮助(劝相是井田制时代的互助经济特点,即相友、相助、相扶持)。同时以己之徳惠养万民,效法“井养不穷”之德,做到修养己身,行善乐施,广益于人,惠物无穷。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大意:初六阴柔卑下,象征在井底,上又无应援,尽管自己想上进,也难以施用,正如井底沉滞淤泥,不可以供民用。又如井泥淤塞,年久失修,不仅人不汲食,连禽鸟都不栖息。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大意:《象传》说:初六居位卑下,力弱位低,就算努力上进,其才也难以施用,就像井底的沉滞淤泥,不能供民用,。初六又如井泥淤塞,年久失修,不见疏浚者,说明初六已不合时用而遭舍弃。(时舍,不合时用而遭舍弃)。
传统解释:
初六处于井卦初位,象征在井底,阴柔居下,上无应援,无上水之象,是沉滞滓秽污泥的象,井泥不可食,所以毫无用处,不会有机会。井是供人饮水用的。如果井里积满了沉滞的污泥,久不修治,井水变成污水浊水,无水可以养人,人们也就不会再来汲水,甚至连鸟雀都不来光顾。
初六遭到人鸟共弃,是因为水井一旦长期不能修治,必定会见弃于人。
至于出现水井淤塞,是因为无人疏浚,无人疏浚,是因为时间或地点原因放弃了。因为井用处就是有水养人,无水则舍置不用或无人用则无人疏浚。这里比喻人想有一番经世济民的作为时,居位卑下而才弱无援,不能得遂所愿,为时代或命运所舍弃。
所以井德之中一旦渗入污垢而变浑浊,必定要被所有的人舍弃。无用之物,人皆弃之。这是在告诫修养道德,培育能力不可一日松懈,就像疏浚水井一样,必须时时进行。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大意:九二虽阳刚居中,但阳居阴位,犹豫不决,上又无应,力弱无助,是有经世济民之志而未能济用于民,就像井中容有一点点清水而未见汲用。而九二下比初六,就像以一点点清水只能养活小鱼(鲋,就是指初六),还不堪大用。又如井中汲水的容器破漏,无法汲水取用,不能有功。(井谷,井中容水之处。射鲋,指以井谷之水而下注于小鱼池,比喻不堪大用。鲋,音富,小鱼。瓮敝漏,指汲水容器破漏,比喻无用之才)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大意:《象传》说:九二虽为刚中之才,有养民济物之志,但是上无应与,因此无济用之功。就像井中有少许清水而未见汲用,只能养小鱼。(无与,指无应与)
传统解释:
井卦总的倾向是向上好,向下不好。因为水井的功用就是井水上出以养人。九二虽为阳刚得中之才,本可以养人济物,但是阳居阴位,对上升有犹豫不决之象,是居位不当,而且上无应,而下比于初六,是不上而下之象,而且离井底污泥(初六阴爻)最近,九二向下就污泥,养小鱼而已,水不能出则失井之道,是无用,另外九二又如已经取水在瓮,本可为用,但水具破敝而漏,也是无济用之功之象,所以不利。
“井谷射鲋”是指井底穴窍已有清水汩汩而出,说明不是泥井,但水不多,仅够“射鲋”,射是注的意思,意为注入的水仅能养活小鱼。可是水虽少,如有合适的汲水器具,多少也能汲出一些,供来来往往的人饮用。但是本来水就少(九二阴居阳位,不当位的结果),而汲水用的瓮又破又漏,已经无法使用(九二上无应援的结果)。所以“井谷射鲋,瓮敝漏”就说明了九二的不利之处:不当位,无应援。
九二身为阳刚之质,本来应该能够拯济万物,惠养百姓,大展鸿图的,然而事到如今,因为不当位,无应援,未立任何功业。不当位导致其犹豫不决,上进心不够,无应援导致其势单力薄。
所以做任何事情,自力更生必不可少的,天助自助之人,只有自强,才有外援。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汲用,王明,并受其福。
大意:九三阳刚得正,为可用之才,积极上进,但是前遇坎险(上卦是坎),一时不为人用,就像水井修治洁净而未被汲用,使其心生悲凄。但是九三与上六有应,终将有施展长才之时,犹如水井洁净,随时可为人所汲用,若君王有用贤之明时,则可使君臣万民同受其福泽。(渫,音谢,指除去污浊。为我心恻,指使我心生悲凄。为,使。我,九三自称。恻,悲凄)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大意:《象传》说:九三为可用之才,却不为人用,就像水井修治洁净而未被汲用,连行道之人亦为其感到悲凄。而祈求君王明智,能知人善任,则能利泽天下,使全民同受其福泽。
传统解释:
九三处下卦之上,阳刚得位,有才(水井经过清理,变得干干净净,可以饮川了,伹是却没有人去汲用。比喻九三虽为阳刚之质,有用之才),而且应于上六,有井水上升出井得用之象,所以“可用汲”。但是上卦是坎险,九三又处刚而过中,汲汲于上进,急于求成,反未得其用,意味着想受用还有阻碍“王不明”,所以悲戚。井水清洁而人不饮用,这是人之不明;有才之人不被任用,而不能发挥作用,这是王之不明。
若上有英明君王,才会用之,贤才能被用,则得行其道,所发挥出的功用岂止一人之幸,正如井水养人,惠物无穷一样,君臣百姓都可以受到有才之人的利益。
司马迁在《屈原传》中就感叹:“《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是福哉”。
所以这段是盼求英明君主能够思贤若渴,举贤授能,让有才能的人都能像水井那样, 发挥效用,惠养百姓。
黄寿祺先生说:九三爻辞充满期盼之情,以井水已清,应当及时汲用之心情,期盼居上位者能思贤若渴,举贤授能。
六四,井甃,无咎。
大意:六四柔顺得正,上承九五之君,但下无应与,力弱不进,只能自守而无能济众,就像井已经颓坏,六四能予以修治,而不能能汲水养人济物,所以六四静守修德,待机以成,则可无咎害。(甃,音宙,指砌砖以修井)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大意:《象传》说:六四柔顺得正,安分守己,仅能自守而无能济众,能修德以补其过,就像能修井以使井水清澈,所以可无咎害。
传统解释:
六四以阴柔之质居阴位,得位得正,但六四阴柔才弱,且下无所应,才不足以广施利物,是安分守己之象,所以这就决定了他无法上进,只能在下面做点修井的工作。而井卦状态下是上进好,因为井水上进才能为人所用。做修井这样的工作是可以的,伹还不能养人无穷,所以仅仅是没有咎害,所以爻辞说“井甃,无咎”。若不能修井,而废井养人之功,则失井之道,其咎就大了。而且六四近比九五,修井就能储存九五的清泉,是合格的大臣,帮助君王成就井养之功。
“修井”也是提醒六四此时宜修养自己的品德,以弥补素质的不足和行为的过失,而不可急于去惠养万物。因为自身存有敝端而养人,恰是以其敝端来害人。
《易经》经过儒家解释,以修身、尊贤为最要。井卦九三爻强调君王要尊贤,要任用贤才;六四爻则是强调要修身。惟能修身者,乃可以为贤,尊贤当以修身为本。
九五,井洌,寒泉食。
大意:九五阳刚中正,高居尊位,而亲比上六,犹如寒泉般清澈洁净的井水,可以供人汲用,而成井养之功。(洌,指水清彻洁净。寒泉,美泉,寒是水的本性,泉是有本源之水)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大意:《象传》说:九五有阳刚中正美德,正如寒泉般清澈洁净的井水,可以供人汲用,可成井养之功。
传统解释:
九五以阳刚中正居于尊位,既有阳刚之才,又有中正之德,才德兼有,完美无缺。就水井来说,是一口凊凉甘泉,就人才来说,是绲鹏展翅,可以大展鸿图,发挥作用的时候。
水井中既然有甘美请洁之水,人们都喜饮用,说明这口井能施养于人,且养人无穷。养人无穷,这是“井德”至美的境界,象征贤君高居尊位,惠人无穷。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大意:上六居井卦之终,下应九三,犹如井水已汲出井口为用,有养物不穷,井养之功大成之象,但是不能擅自拥有,不私夺其利,而应心怀诚信,广施井养之德,则至为吉祥。(收,指收其成果。勿幕,指不擅自拥有,不私夺其利。幕,覆盖)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大意:《象传》说:上六高居尊位,心怀诚信,广施井养之德,井养之功已大功告成,所以能获得元吉。
传统解释:
《易经》六十四卦一般至卦终则易变,物极必反。但井卦上六却是功成业就,“元吉”。因为井卦的特点是上进为好,向下为不吉。上进就可以水为人用,而上六正居于井卦之颠,表明井水已经汲上来了,所以说“井收”(收,汲取),正是大功告成之时,因此理所当然元吉。
“井收勿幕”是指打完水不要覆盖井口,因为水井是供人汲水饮用的,如果自己汲出水饮用后,马上就把井口盖死,那么一口水井如果只为个人独用而不养大家,就会反“井德”惠养万人之道而行之。汲用井水的人越多,水井施泽的范围就越广,“往来井井”就能实现。这才是儒家德政治理想:仁政。
“有孚”即有信,就是要我们相信井水是源出不穷的,与卦辞的“无丧无得”相互呼应,也只有这样,水井养人的功用,即水井之德,才能永远得到发扬光大。井以养生,政以养德。井为惠民,礼为兴教。
井卦的解释带有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怀。
黄寿祺先生说:井水升之愈高,汲用愈广,愈见养人之功无穷,故上六极居卦终,以井用大成而获“元吉”。程颐曰:“他卦之终,为极为变,惟井与鼎之终,乃为成功,是以吉也。”
小结:井卦的旨意,概栝地说就是“修身”与“养人”这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为人处事原则。
为人要有“井德”这种惠养万人的高尚境界,要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自己德才兼备,就必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修养提髙了,才能广施恩惠,养人无穷。
而处事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千万不要虎头蛇尾,以致功败垂成。
这两个方面是互为因果的。
所以井卦实际上是讨论价值观问题:人生目标是为己还是为人。儒家当然推崇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其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普遍价值观,例如被划归道家或法家的管子,也是如此。
二、牵强附会--吃水不忘挖井人
管仲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杰出的就是在我们文明面对北方夷狄草原民族冲击,已经不绝于缕,命悬一线时,他站出来。孔夫子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们现在都是野蛮人也说不定。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最著名的观点是主张富国强兵,尊王攘夷。
最著名的名句是“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想国家富强、社稷安定,必须先得民心,要得民心,应当先爱惜百姓,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
管仲一生主持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郡县制雏形,中央集权的开始);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科举制雏形,打破世袭制开始);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土地私有制雏形);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国有企业老祖宗)。
我们下面主要赞扬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政策,因为挽救了华夏文明的存在。
尊王攘夷,就是拥戴天子,对付蛮夷。尊王是手段,通过肯定周天子的权威,拥戴周王朝的道统,来凝聚诸夏;攘夷是目的,团结诸夏,加强对四方蛮夷的抵御,对华夏汉文明的维护。
管仲提出“尊王攘夷”政策时,正是北方的狄人开始南下,西方的戎人也开始东进,(戎国经常侵犯鲁国和曹国,北戎又侵犯郑国,山戎又进攻燕国,伊洛之戎又进攻周王室),而南方的蛮人也在北上蚕食,严重威胁中原诸夏文明,当时的形容是华夏文明不绝于缕,命悬一线。
而边境民族内侵,与周王室的衰弱是分不开的。管仲说:“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南有荆楚,西有秦晋,然而他们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王室虽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东迁以来,诸侯不去朝拜,不知君父。您要是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海内诸侯必然望风归附。” 管仲说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攘夷于外,必须尊王。尊王成为当时一面旗帜。
根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的薰育,商代的鬼方,西周的鬼戎、昆夷、混夷、畎戎、串夷、犬戎、猃狁,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秦汉时代的胡与匈奴,实际上都是指的同一族类,只是由于时间、地点、音译、诬称以及个别支派之不同,而异其称而已。据周予同先生考证:“山戎,部落名,与熏粥、淳维、鬼方、猃狁等都是不同时代不同名称,即后来秦、汉时的匈奴。”《史记·集解》言:“服虔曰:‘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春秋时期,山戎活跃在中原西北部,以游牧为生,其民着装与中原华夏族不同,一般披发左衽,而华夏族是束发右衽。
据历史记载,华夏族从诞生起,就在不屈不挠的与他们战斗。《小孟鼎》铭记载:康王二十五年,周人大败鬼方,俘获“人万三千八十一人”,酋长四人,还获车、马和“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廿八羊”。《诗经·六月》说:“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今陕西三原附近)。”
整个西周时期,中原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势力,在不断的扩充中,日渐强大,而相反西周王朝江河日下,失去了反击的力量,西周末年,他们已经逼近周都,“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虽无固定城郭,但各有分地。
山戎以游牧为主,随着其种族的不断扩大,所需的物资必然缺乏。于是利用其骑兵的机动灵活的特点,向中原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而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的中原民族,就处于弱势,屡屡以失败告终。山戎每到一处,皆以抢劫为主,屠杀人民,生活在边境的饱受其害。《诗经·采薇》言:“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竹书纪年》载宣王“使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到幽王时,申侯、缯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
齐桓公当政时,戎狄的不断南侵已经威胁诸夏生存,华夏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北狄和南夷指的是北方的山戎和南方的楚国。
管仲以“明辩华夷”、“同恶相恤”和“诸夏亲昵“为口号,说服齐桓公出兵讨伐戎狄,以“尊王攘夷”。管仲认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
在管仲的大力号召下,华夏诸国逐渐意识到切身利害,华夏各国联合起来,击退了戎狄的进攻,把一些小国从戎狄的蹂躏下拯救出来。
北伐山戎是齐桓公针对戎狄势力入侵的最重要的一次反击,其直接导火索是“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
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统兵万骑攻打燕国,燕庄公告急于齐桓公。齐桓公举兵救燕。山戎落荒而逃入孤竹国,齐桓公灭了令支、孤竹,辟地500里,悉数给了燕庄公。
从现存传世文献齐桓公亲自出征山戎,到达的地区是令支、孤竹(《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一十里,殷时孤竹国也。”《史记索隐》:“离枝,孤竹,皆古国名。秦以离枝为县”
),这次山戎以沉重的打击,不仅击退其凌厉的攻势,还扩大了燕国等华夏族小国的疆域,疏通了各诸侯国朝贡周王的通道,解除了华夏种族的危机。
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狄伐邢(今河北邢台),前660年,狄又破卫(今河南淇县),卫人连夜弃城而逃,逃过黄河的只剩七百三十人。桓公把他们和共邑(今河南辉县)、滕邑的人集中在卫国曹邑(今河南滑县西南),总共只有五千人。齐于是出兵救邢存卫,迁邢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迁卫于楚丘(今河南滑县),这就是《左传》闵公二年所说的“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而且管仲制定的“尊王攘夷”战略也推行到淮河流域,变成“弱强继绝”战略,打击楚国侵犯淮河流域、问鼎中原的嚣张气焰,援救淮河流域众多弱小诸侯国,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盟,在淮河流域成功举办了“陉邑会谈”“召陵会盟”“首止会议”“葵丘会盟”等重大的结盟会议。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发源于楚蛮,公元前671年,楚成王继位,势力迅速发展到淮河流域,给淮河流域诸侯国带来威胁,先后灭掉了黄淮之间的申、息、邓等国,并伐黄服蔡,多次向郑国进攻,公元前678年,“楚伐郑”,郑国是齐国的盟国,郑国支持不住,准备背齐向楚。针对淮河流域的局势,管仲认为:“天子幼弱,诸侯亢强,聘享不上。公其弱强继绝,率诸侯以起周室之祀。”要点是扶持周王室,扶持弱小诸侯国,遏制和削弱“亢强”的楚国,这实质是“弱强继绝”。
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朱、陈、卫、许、曹、鲁等国军队攻伐追随于楚国的蔡国,蔡溃败,齐于是伐楚,最后,双方结盟于召陵(今河南邱城)。齐国这次虽然未能把楚国压服,但是暂时挡住了楚国北进的势头。
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北伐山戎,摆脱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华夏民族的威胁,扭转了“南夷”、“北狄”交伐中原的危机形势,有效地保卫了华夏文明文化。孔子盛赞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在矣”(《论语·宪问》)。所以《吕氏春秋或问》卷十二说:“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葵丘之盟;东会于淮,桓公之威加于天下者略遍矣!此伯者之极盛也,桓之心直是欲耀其威于天下,以威遐荒,以懼诸侯。”《春秋公羊传》说:“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直至葵丘之盟,齐桓公先后帮助了30多个小国,保护了周王朝太子郑的地位,拥立周襄王顺利继承王位。召集诸侯国兵车之会六次,乘车之会三次,九合诸侯,修钟磬而复乐。
但是管仲并非圣人,不符合儒家圣人的标准。孔子对管仲的就有否定性评价,即所谓“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管仲并不算“内圣”,管仲器小、不俭、不知礼,管仲在旧主一死而事新主,且新主又为旧主之弟弟,此为不忠不德。管仲“不知圣贤大学之道,”“不能还身修德以致主于外道。”
例如《论语》:“或曰:‘管仲俭乎?’曰:‘管子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所谓三归,就是市租本应收归公有,但管仲却收归己有,供自己享用。按照孔子的理解,这当然是“不俭”)
而且管仲的尚侈:“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撩然后焚之。”而孔子认为管仲的“尚侈”做法不合时宜,不符合“俭”的原则。
孔子的治国之道,即“以国为礼。”,对于“政逮于大夫”非常反感,当有人问“管仲合礼乎?”孔子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管仲非礼行为的愤恨情绪:“邦君树塞门(当门立照壁),管氏也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在堂上设有献酬后回放酒杯的台子),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按照周礼,只有国君才有资格当门立照壁,才能在堂上设有献酬后回放酒杯的台子)。
但是孔子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子有仁。
儒家的仁体现在利在天下。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称霸诸侯,使天下得到匡正,人们直至今天还在享受着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人们大概已沦于夷狄。管仲的行为,功在社会,利在民众,这就是“仁即爱人”。
管仲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诸侯间的矛盾,使人民免罹战争之苦;同时,又集中了中原国家的力量,抵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使人民免做“被发、左衽”的野蛮人和亡国奴,这就是“仁之美者在于天下仁也。”
所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是孔子最赞美的道德,因为仁是达到礼的手段,礼才是仁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对政治家,没有道德审判,只有结果审判。就算是五毒俱全,如果能够实现国泰民安,民富国强,也是合格的。用道德瑕疵纠缠政治家,小人尔。
抢沙发 抢的真快
太伟大了! {:soso_e112:}占座再看 本帖最后由 龙牙侯 于 2012-11-5 11:46 编辑
游牧民族和汉族厮杀了千年,血流成河,一个强盗倒下去有{:soso_e111:}一个又成长起来,工业化武装终于解决
沙发?板凳? 本帖最后由 土拨鼠 于 2012-11-5 12:28 编辑
冉闵,也是哦。
救种族灭绝于悬崖中
毛亦如此,逆转整个民族颓废衰败之势
大善不拘小节,大仁不辞小恶
结合最近10.26 {:soso_e103:}nyt的文章
忙总这是给 不冷的天文学家抱不平? 占座先 一环留名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11-5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游牧民族和汉族厮杀了千年,血流成河,一个强盗倒下去有一个又成长起来,工业化武装终于解决
...
秦汉能对匈奴构成局部优势,也是因为农业文明中的手工(武器)制造业有了很严格的工业标准
有严格的质量追溯机制。
即使到了东汉三国,中原王朝的武器优势也足以抵挡游牧民族的骑兵{:4_268:}。 看这一卦的解说,又想起了毛主席。 靠前啊。顶了再看。 看了后想特别知道忙总对冉闵的看法。 抢座,跟茶友们学坏了。{:soso_e113:} {:soso_e102:}第一页~Mark再看! 嗯,政治 1 环以内!? 先占座,怕忙总以后要是出山就没文章看了,篇篇都要珍惜啊 芒总最佩服的就是管仲
当年统一战线的目标是夷狄
今天再整合,矛头会指向哪里?
强帖留名!!!!
第一页内mark{:soso_e116:} 终于又等到更新了,留名! 速度谢谢忙总,思炎美女 太棒了,等这卦有几天了。呵呵。忙总小时后讲故事留下的功底啊。 还是前排
哈哈哈哈 第一页留名 刘明细看 这次挺靠前的 占位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11-5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游牧民族和汉族厮杀了千年,血流成河,一个强盗倒下去有一个又成长起来,工业化武装终于解决
...
这个主要是当年是农业文明,北边是游牧或狩猎文明,农业文明人口与物资方面有优势,游牧文明在军事方面有优势.军事劣势是可以弥补的,但是农业文明的适应区域要要求,当年蒙古东北缺乏适合低温的作物(耐低温水稻,玉米,红薯),所以那边站不住.
工业文明就没这些障碍了,我们终于能满世界折腾了{:4_238:}{:4_238:}{:4_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