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尔文
发表于 2012-11-5 21:06:35
这种盖楼的速度……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2-11-5 21:30:58
开尔文 发表于 2012-11-5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盖楼的速度……
是啊,一不留神就只能开奥迪,再不马克吐温就要去开奥运了。
sdluke
发表于 2012-11-5 21:35:36
四环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2-11-5 21:43:50
老克一定背书最后一段。
guineapig
发表于 2012-11-5 21:50:57
ddddddddddd
健恒
发表于 2012-11-5 22:31:43
大仁与小仁之别
雨落田园
发表于 2012-11-5 23:05:03
忙总威武!
polycarbonates
发表于 2012-11-5 23:40:37
re
网海
发表于 2012-11-5 23:57:09
孔子贬低管仲,但是曾赞过晏子,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可是有人有不同看法,现在有人用晏子比影帝。而且历史上流传了一本晏子春秋,晏子的故事都是里面的,就是晏子自己说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baf830101834p.html
有马千驷的大富豪齐景公趁晏子出差期间,把他的家给搬了,离开农贸市场,换到高爽寂静的富人区。晏子回来气得要命,硬把新房子毁了,就剩一间破屋子 住。齐景公无奈,又派人把农贸市场的一部分税收送到晏子家里,增发给晏子相当于两个采邑赋税的工资。看到晏子的老婆又老又丑,齐景公又把自己的女儿赐给 他。所有这些,都被晏子一次次婉言谢绝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晏子违逆人性,猥琐小气,喜欢过原始穴居生活,开历史的倒车,这真让人讨厌。其实他很有钱,但偏不肯花,也没有去接 济穷人。据他自己讲,钱是都给了亲戚们。亲戚长辈们拿了他的钱,都肥马轻裘了,他为家族做了贡献,自己却装作清廉自守。本家族得到了实惠,他自己得到了名 声,真是一举两得。只可惜了他的老婆,一天只有一顿饭里有肉,且只是一盘,还不准穿丝织品。晏子的老婆,活得真像在地狱里一样。晏子这么干,不表明他清 廉,只说明世故,是个老油条,他是被“崔杼、庆封”家败人亡的故事吓出恐惧病来了,所以物质生活上,格外装孬种。正因为如此,他才历事三代君主,从政长达 五十余年,执政将近四十年,成为长命的“不倒翁”。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1-6 01:48:52
现在的格局是党政军都形成了诸侯;分封;世袭,反正也没几天就开会了,开完会就能看出个大概来了:这些诸侯到底:
1)尊不尊王
2)尊哪个王。
3)是镶夷还是降夷
历史通常与大多数人的期望反着走,不乐观啊。总之,文件上说什么写什么不重要,之后做什么才重要。
飞天鸭
发表于 2012-11-6 03:20:05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5 2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没解决。北方的威胁仍然潜在。东边危险大大的。
北方本来是黄种游牧民族的地盘,后来还是被俄罗斯族占了,这批货们在过乌拉尔山时欢呼乌拉,还是没多久以前的事情
ademxue
发表于 2012-11-6 03:51:23
天下为公是目的,用何种手段能实现? 首先自己要存活下来,其次要对江山社稷人民做出大贡献,再次不能做太多坏事。宏观的话好说,微观的事情一件件一天天做起来难。
flatworld
发表于 2012-11-6 04:07:43
所以对政治家,没有道德审判,只有结果审判。就算是五毒俱全,如果能够实现国泰民安,民富国强,也是合格的。用道德瑕疵纠缠政治家,小人尔。
顶顶顶
二牛
发表于 2012-11-6 04:43:14
政治家私德不行,治国也不一定会好,甚至私德越差,治国败坏的可能性越大。
zhangcz
发表于 2012-11-6 06:20:53
好名声而没能力是可耻的。。
洗心
发表于 2012-11-6 06:25:56
忙总说的天下为公, 第一代的毛公,周公都是当得起的。
至于当代,可能三十年后大家才能真正看清吧。
塔里木河
发表于 2012-11-6 06:51:42
一品先知 发表于 2012-11-5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的最后一句有所指,可惜人没有那么崇高的境界。名利不就是人所追求的吗?至于手段,我想陷在其中,无不 ...
有时候也可能不为名利。
始终不为名利就太难了。
麻雀
发表于 2012-11-6 07:52:38
二牛 发表于 2012-11-6 04: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政治家私德不行,治国也不一定会好,甚至私德越差,治国败坏的可能性越大。
那要先确认德的定义。
人性摆在那里,让一个人走好路和让一群人走好路是开得两种车。两种车一种开法,对司机要求太高了。
活下来的人说得是真理。
南辕北辙
发表于 2012-11-6 08:04:35
都四环了
南天外
发表于 2012-11-6 08:52:23
赤道 发表于 2012-11-5 16:26
没看懂
长江商学院成就很多小三,
昨天晚上我死了
发表于 2012-11-6 08:54:24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5 2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0.26 nyt——能否给个提示?没搞明白.
nyt是纽约时报啊,说了些关于影帝的事情吗
南天外
发表于 2012-11-6 08:54:51
二毛 发表于 2012-11-5 16:46
我认为这段话应该没写反,按照以前其他卦的一贯解释,应该理解为:对政治家来讲,“仁”是凝聚人心 ...
你说得有道理,我的太浅薄了。
南天外
发表于 2012-11-6 08:57:28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2-11-5 19:20
我才琢磨明白,一边听报告,一边摸女人大腿,这简直是汉高祖刘邦的风格啊!!!!!
哈哈!看一次笑一次!
ccaaatt
发表于 2012-11-6 09:22:43
本帖最后由 ccaaatt 于 2012-11-6 10:03 编辑
二毛 发表于 2012-11-5 18: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孔子自己是矛盾的,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此看来 ...
唉,###%……¥&……*&……)*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清清楚楚,仁是最终目的,礼是手段,哪里有矛盾?
所以,管仲小节有亏但秉持仁政大义,孔子对其“私德”“违礼”“逾制”方面批评再多,总体上仍然给了很高评价。
孔子不是政客,他也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他的理想就是使老百姓得到仁政,他的仁政解决方案就是上下都遵从礼。孔子说过,夏商周都有各自的礼制,他遵从周礼是因为夏商的礼制已经失传,“不足征”。礼就是个维护河蟹社会的规则而已,只要能运转,让小老百姓能够在治世平平安安地吃胡萝卜,他并不在意胡萝卜的标签是哪家的。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因为夫子只是要给春秋无义战的乱世中挣扎的万民寻个活路,周天子是手段,”吾从周“就是打个旗子。老夫子能点亮”万古长夜“,通脱得很。而”亚圣“孟夫子更是用什么”寇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鼓动犯上作乱。“礼”个茄子,就是一马甲。
至于程朱理学,联系中古以来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我怀疑,朱熹之流八成是中了中东沙漠诸鞋教和印度各种脑残的毒,开口闭口什么天理之流瞎扯。宋明的理学根本就是对孔孟之学的反动,这种无限上纲的极端主义,偏离儒家中正平和的正道,倒是很符合耶路撒冷以下直到摩门拉登诸脑残的歇斯底里。(著名少数民族海瑞,某些方面就“礼”到非常脑残,和他的沙漠宗教很难说没关联)
===
再来段至圣先世语录: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礼在儒家连第二都排不上。仁是target,义是subject,礼么,method,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1-6 09:35:03
我记得三归还有一个解释:国人颇议其僭管仲乃于府中筑台三层,号为“三归之台”。
土拨鼠
发表于 2012-11-6 09:36:33
jade 发表于 2012-11-5 1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冉闵不过是个杀人狂,而且最后他也没把胡戎赶出去,比后周世宗柴荣差点远了,比朱元璋,太祖更是不如
所以 ...
那你怎么评价义和团
从瓜分到“保全”
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中国的政局,在很大程度上同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息息相关。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列强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瓜分中国到“保全”中国的政策转变。这个转变同义和团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19世纪末叶,特别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伴随着划分势力范围等种种实际步骤,瓜分中国的舆论也甚嚣尘上。那时,几乎每一个西方国家都“认为可以安然瓜分这个民族的国家”,他们相信“只要有现代化的军队一万人,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横行整个中华帝国” 。1898年4月。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在德意志帝国议会上狂妄地叫嚣:“瓜分中国的事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就连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也表示,“如果中华帝国的
肢解果真发生,他情愿同享中国的瓜分” 。
但是,义和团运动兴起以后,列强关于瓜分中国的议论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曾经担任侵略联军统帅的瓦德西在他的《拳乱笔记》中写道:“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却者,即中国领土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勃勃生气”。因此,“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如欲实行此下策,则后患又不可不防矣”。显然,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教训了侵略者,使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屈服的民族,如果贸然瓜分,只会激起中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反抗。
经过了反复的衡量和争论,列强终于认定,用“保全”代替瓜分,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1900年10月,《英德协议》签订,“英首相沙侯宣称,英德合约之后,中国土地当可保全”,此后“无论何国欲设法瓜分其土地,吾英当决计阻之,必不使成” 。俄国政府也提出“保持中国的IH国家制度”,“恢复北京的合法中央政府”,“消除可能引起瓜分中国的一切情况” 。
与瓜分相比,“保全”策略的出台似乎使20世纪初的中外关系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但事实上,“保全”与瓜分,只是手段与方式之差异,却并不改变侵略中国的实质。帝国主义只是试图通过“保全”一个清政府来借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中国的掠夺和控制。号称“中国通”的英国人赫德曾经极为坦率地谈到这一点:“今日之计,惟有以瓜分为一定之目的,而达此目的之妙计,则莫如扶植满洲政府,使其代我行令,压制其民。民有起而抗者,则不能得义兵排外之名,而可以叛上之名诛之。我国得坐以收其利,此即无形瓜分之手段也。”
正因为“保全”不过是“无形瓜分之手段”,所以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间,列强对中国国家主权的践踏和经济命脉的控制,仍然是变本加厉,有增无减。矿山开采权、铁路修筑权大部分落入列强之手,政府的金融财政为列强所垄断。甚至发生了在中国土地上公然争夺霸权的日俄战争,以及英国明目张胆发动的入侵西藏的战争。中国确确实实已经成为“列强俎上之肉,釜中之鱼,其存其亡,不容自主矣”。如果不决心变革,奋起救亡,则“20世纪之中国,将长为数重之奴隶” 。这就是当时人们得出的结论,也正是历史的现实。
土拨鼠
发表于 2012-11-6 09:40:26
二毛 发表于 2012-11-5 16: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这段话应该没写反,按照以前其他卦的一贯解释,应该理解为:对政治家来讲,“仁”是凝聚人心 ...
茅塞顿开
稳定的社会秩序,民富国强,国泰民安才是政治家的目标和目的,而不是追求个人形象或名声,更不是刻意博取“仁义”的名声。
我认为这就是最近这些牵强附会中常用的春秋笔法:是贬是褒,需要体会。
psax
发表于 2012-11-6 09:51:38
土拨鼠 发表于 2012-11-6 0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你怎么评价义和团
容闳100年前就说过吧
“予默观现时大势,及中国将来情形,当竭诚以授汝,汝其阐行吾志乎?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十三州独立,杀英税吏,焚英货船,其举动何殊义和团?”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2-11-6 09:57:53
天澜 发表于 2012-11-5 2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慢慢看,按照这个标准,刘志军该如何?
他们会说:高铁的成绩是集体领导的结果。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2-11-6 10:05:46
塔里木河 发表于 2012-11-6 0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时候也可能不为名利。
始终不为名利就太难了。
所以是要在心中留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