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 3
论经如意在网天远古帖初始被雷神的撼雷文字所击醒,又折服于雷神精炼巧妙的文字,然后还是陶醉于(网天生命帖)茶博沁人心脾的文字。
在网上,如意说话用的是文字,书写用的是文字,思考用的也是文字。所以,文字也就成了我的路。
今日,粘上自己从文字中所获心得,大家认为对的,心领神会,淡淡一笑。认为不对的,还请多提意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欢迎板转,欢迎灌水!但,有一希望,板转要对准了砸,灌水要灌胳肢窝水。
言归正传:
“经”: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所谓,经正而后纬成。 思想篇 道德经 1
浅释“道德经”:
何谓“经典”,简单理解,就是无论经过多久,他的味道和本意不会改变。
“德道经”是一部天书,是我们华夏文明中一笔伟大的财富。以前我们看得大多是经过岁月篡改的“道德经”,自1973年马王堆出土老子“德经”“道经”,就有了最接近原版的“经”,合称“德道经”。他的内容朴实无华却又蕴含宇宙的天机。老子是睿智的,是当时那个时期对生活对宇宙的破译者,他留下这部书,语言精练至极,几千字让后人产生无限遐想,因而无数解读,引发无数篡改,但无论如何篡改,“德”“道”“经”三字和三字的意义没有任何改变。为什么?因为他本就是“道”“德”“经”。
以下是如意察看古文是使用的方法,如果觉得还可以,朋友们可以借鉴,也或者朋友们自己还有自己的方式,也可以发表出来,共同探讨。
先看“道”“德”“经”三字的含义:
1 “道”: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现代解释:道路,方向,规律。
再从最早字典的开始依次往下看:
《尔雅》:一达谓之道。
《说文》:所行道也。
然后,就需要了解:一达 是什么?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说文》:达,通也。
到了这一步,可以开始搜寻以上心中仍存疑惑的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的表现形式。把“甲骨文”和“金文”看成立体图形,再结合内心深处对此文字的理解。
只有这时才可以,推敲更加符合根源的意思。
例如:“一”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粗粗的一个“横”,联想,然后聆听心底的声音,会有恍然如此的感觉。原来这就是“一”。
再去尝试理解,“道”的含义:
现代理解不变,还是:道路,方向,规律。
古文古字中可以理解“道”:描述宇宙(或生命或其他恒久不变的“恒”)最初的状态和规律,需要去看清这个最初的状态和通晓宇宙(或生命或其他恒久不变的“恒”)的规律。
接下来依照此方法(也是道)再看后两个字:
2 “德”:从彳( chì),惪( 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现代解释:品行,意识,信念。
《说文》:德,升也。
看“升”什么意思:
《说文》: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看“十”和“龠”什么意思: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连起来难以理解,那就看“德”的金文(没有甲骨文表现形式),有两个大致的图案:1被托起,要飞升;2 中间一个眼睛,要看上下左右。然后再看甲骨文的“升”,图案:由“十”托起,要睁开眼睛寻找什么。
综合所有以上,理解“德”:萌动,产生思维意识,立定信念,要去观察。
最后看
3“经”: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现代解释:织布时的纵线;阐述标准(思想、行为、)的书;治理、管理;通过。。。。。。
《说文》:经,织也。
依此类推,看“织”
《尔雅》:织,绘也。
《说文》:织,作布帛之总名也。
然后,看“绘”
《小尔雅 广训》:杂彩曰绘。
查“经”,“织”,“绘”的甲骨文或者金文。“经”的金文,能看出“纵线”和“交织”的图案。“织”字的金文,没看懂,不评论。“绘”,没有查到甲骨形式也没查到金文形式。
综合所有以上,理解“经”:阐述道理,铺设纵线,以正经织网,所谓经正而后纬。
三字拆息完毕,以现代解释可理解为二:
1 寻规律,正品行,阐标准。
2 看规律,得方向,听意识,定信念,正经(纵)线,以织网。
以古文古字理解,按照“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可理解为:
产生思维意识,定信念,去观察“始有”,以织网。
按照“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可理解为:
观“始有”,察“萌动”,定信念,以织网。
再综合上诉几种理解,我得出一个解释, 德 道 经 – “先立德,定信, 再闻道,而后正经” 思想篇 道德经 2
大道至简,完全可以从身边的所有事物中总结,因为“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始至终就摆在那。
从单纯的“道”这方面说:
微层次的道,精子逆绒而游动,与卵子结合,萌动发育出新生命,在子宫羊水孕育中正常生长,进而出生到世间,再由父母的呵护关爱,健康长大成熟立业不惑知天命。。。这是生命成长之道;
低层次的道,举个简单例子:去超市给孩子买奶粉,仔细看了生产日期和所含成分,然后购买真的刚生产出来的无有害添加剂的,自然就得到了好的有营养而无大害的奶粉。这便是生活之道。如购买奶粉时根本不看生产日期和成分,随便拿了一罐,或者忽略其一,结果有可能运气好拿到好的,不过也有可能拿到过期的或者不好的,这就是无德无心无意识,视为不可闻道;
稍高一层的道,还是日常生活,在自己的行业中经过不断的判断并发现规律,然后掌握这个规律,最终成功。这就是凭自己努力获得到这行业的“道”。医学专家、体育运动员、围棋高手、杰出音乐家以及各行各业中凭自己艰辛得努力达到顶尖层的高手,皆是如此。这是生活中的行业之道;
再高一层,国家,顺民心、选贤德、使民富、发号令、律以治、得民敬,然后可天下归一所向披靡,这是国之正道;
再高一层,地球,自转公转,随日月,风雨雷电,潮起潮落,春夏秋冬,孕育所有大地上的生命。这是大地之道;
再高一层,日黄道,日所躔,海运鹏来,鸱龟曳衔,凤凰涅磐,周而复始。这是天道。
再高一层,阴阳交替,天道循环,玄之有玄。这是大道是玄道。
问题:
大道至简,如何闻道?先立德,找到意识,接着坚定信念,然后闻道。看阴阳,看天道,看大地,看国家,看行业,看身边,看微观。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思想篇 道德经 3
第四十五章 觀眇(1)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无,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此段中先要理解几个概念:
恒 – 永恒,永久,经久不变。故后世人有时用“常”代表“恒”。 恒:金文 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和地。在文章中可以代表“宇宙”“天地间所有的万物”“生命”及其他一切永恒的事物。
宙 – 古今往来时间的总称。
宇 – 整个空间世界的总称。
“道”,可以描述,但不是宙的“道”。
“名”,可以称谓,但不是宇的“名”。
混沌,视为宇宙的最初状态。意识,视为宇宙的根源。
所以,当宇宙还是混沌状态时,需要观察他初期的细微;当宇宙开始有意识时,需要观察宇和宙结合萌生时所处的窍口。
宇和宙同为一体,同时出现,不同属性却又有共同的内在;“玄”中抱含着“玄”,意味着所有的微小之间也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出入口。
上一段文字中,如意斗胆把“恒”拆分为“宇”和“宙”二字,深知实属无知。真不知还有什么更为恰当的字。还请朋友们谅解。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5-15 12:55 编辑
第四十六章 觀噭(2)
天下皆知美爲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善” – 至真、至纯、至净,善良、美好。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丑陋的存在(引申:“是超出认知范围而不去衡量”);都知道“善”,就得思考计量什么是不“善”。
有和无交互生成,艰难和变化相辅相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相互充实,意识和心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些都是“恒”。
借鉴:通达一之人隐坐在“无为”之境去观察和认识细微,去领受没有声响的教诲。
可以看到的万物开始成长的状态不是最初,如果持之并认为这就是最初,那就不是心之所向,持此而去劳心,成就安定平静也不会达到上述“居”的状态。
大人只有“不居于有所为”,也就是:居于“平正定”且不增不减的“无为之境”,才可成就功绩。
2011年11月8日 修正有关 觀噭 的译文
当天下都认识到“美”、创造并施以“美”时,这也说明,“恶”已经很严重;都认识到“善”,而不断衡量“不善”, 那么,此时的“不善”就已经相当普遍了。
有和无交互生成,艰难和变化相辅相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相互充实,意识和心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些都是“恒”。
借鉴:通达一之人隐坐在“无为”之境去观察和认识细微,去领受没有声响的教诲。
可以看到的万物开始成长的状态不是最初,如果持之并认为这就是最初,那就不是心之所向,持此而去劳心,成就安定平静也不会达到上述“居”的状态。
大人只有“不居于有为”,也就是:居于“平正定”、不增不减的“无为之境”,才可成就功绩。
道德经不错。顶!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4 编辑
第四十七章 安民(3)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則无不治矣。
不把多数的财富都聚集在高处,就可以令民众不去争夺。不把难得到的事物抬高价位,就可以令民众不去窃为私有。把所有能引起贪欲的东西摈除(隐喻:公平公正),就可以令民众不动乱。
借鉴:“圣人”所用的疏导、修行的办法:让心排除杂念净空,让腹部充实充满;让心之所向画双曲线,让骨肉强壮有力。
只有“恒”才可令民众看到自己的无知、领略到什么是无欲,令大人明白不可飞升上去去取。矫正所执所做即可,法则、规则就可以管理民众及其它一切事物。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4 编辑
第四十八章 道用(4)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潚呵!始萬物之宗。
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誰子也,象帝之先。
当“道”上下贯通涌动时去运用施行,可得圆满;清澈至极(又异常迅疾)啊!是万物最初的“宗”之所处。
将其转化、转换,剖析并区分其纷杂乱像,和谐其明亮和光芒,会集其微尘。
精深啊!有形状也存在。
我不知“道”的根源是什么,“道”是先于“大象”(宇宙、银河、天球)创造者的。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5 编辑
第四十九章 用中(5)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蹱而俞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天地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把万物作为“牧草”来滋养延续“生命”。圣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用成千上百的人出生作为“牧草”来自滋养延续“生命”。
天地之间,合起来如同风箱!中空时并不枯竭,“动(行正)即可由中空产生风”。
多看多听多学多识多总结,抵达一个又一个的极点高峰,都是趋于一个方向:遵照守持于“中”。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5 编辑
第五十章 浴神(6)
浴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
“浴神”是永恒长存的,可以称为“玄”母。
“玄”母的生育之门,可以称为天地的根源。
像不断抽丝一样啊,用也不会减少(用之不尽)。
你按照顺序来,1-81章,一章不拉,加上原文慢慢贴,省得我想原文。 先从道可道来。此间高人不少。慢慢来。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6 编辑
第五十一章 无私(7)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永存,是因为天地自然运行,不是以自我繁衍为目的,所以能长久的生存。
借鉴:“圣人”自修内在身心萌发(芮状)而前进(通达),炼外在筋骨而生存(强健)。
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才能成就他的自身。(所以,他才能默默无闻的成就功绩)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6 编辑
第五十二章 治水(8)
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尢。
用高明的好的方法去疏通、治理水,水治好后均匀分布开来可利于万物,让水盘踞在众多事物的过度之处(众所不愿行往之处,众所不愿行往之事,众所不愿行往之为),所以(此形及此行)就几近于“道”了。
蹲坐在“至善”的地方(达到并处于“至善”之境),身心至纯至净。授予真实的诚信,端正正确的治理方法,(记录并)认识细微的真实的能力,动(行正)于正确的时刻。
大人因为不去争夺,所以站得直行得正。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8 编辑
第五十三章 持盈(9)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允之,不可常葆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貴富而驕,自遺咎也。
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把握得住的溢满,不如适时停止。 (隐喻:应把握好“度”)
强加于怀的诚信,不可一直兴盛。 (隐喻:应“予善信”)
金玉满堂,需日夜守护 (隐喻:珍贵的东西总是难以守藏)。
因富贵而骄横自满,属自己赠给自己的灾祸 (隐喻:骄横自满属自留祸根)。
劳心自修身心,遵循“芮状”萌发,是上天赐予的“道” (整句隐喻:一切皆应遵循自然规律)。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8 编辑
第五十四章 无不爲(10)
戴營(魄)抱一,能毋離乎? 摶氣至柔,能嬰兒乎?
脩除玄藍,能毋疵乎?愛民栝國,能毋以知乎?
天門啓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覆于环绕于并居于“一体”,能不离分吗?把“气”抟成曲直并存,能返老还童返璞归真达到婴儿般无欲吗?
去除黑青异色,能完美无瑕吗?爱护民众,栝邦治国,能不用学识真知吗?
(百会)天门可启可阖,能称之为“母”吗?通晓明白“衢”是什么,能不用学识真知吗?
(对待新生命):滋生、培育成长、并引领方向,滋生不代表拥有,培育成长而不主宰奴役,可以称之为“玄德”(德于无为和无不为之中)。
第五十五章 玄中(11)
卅輻同一轂,當其无,有車之用也。
埴爲器,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鑿戶牖,當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爲利,无之以爲用。
三十根车辐集于同一车毂,车轴心是中空的,是为车所用。
黏土制成器皿,中心是空的,是为器皿所用。
开凿穿孔制门窗,孔是中空的,室内是中空的,是为居室所用。
所以,成形的“有”可用以便利,“无”可为“有”所用。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9 编辑
第五十六章 爲腹(12)
五色令人目明;馳騁田臘,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
是以聖人之治也,爲腹而不爲目,故去疲取此。
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让人眼睛明亮;冬日驰骋田野树谷,令人心智难以平静;难得的财宝事物,令人难以行动于正;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综合在一起就令人口丧失口感;角徵宮商羽五种音律综合在一起就令人耳不能闻。
借鉴:“圣人”所用的疏导、修行的办法:执于充实腹部的能量,而不是执于对眼睛(隐喻:五官)的感官依赖,所以,可抛去劳神倦体的方法而以此去获得。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39 编辑
第五十七章 寵辱(13)
人,寵辱若驚;貴大梡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梡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故貴爲身於爲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安可以寄天下?
人,宠辱若惊;贵大梡若身。
什么为宠辱若惊?受宠者皆为地位卑下者,所以,得宠时就好似受惊之马,失宠时也好似受惊之马,可称为“宠辱若惊”。
什么为贵大梡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正是因为我有肉身,到没有肉身时,又有什么好忧患的?
所以,执于自己身心显贵于天下,好似能把天下囊括于己;(隐喻:不可 为)
用自己身心恩仁、恩泽执于天下,又哪能把天下托寄于己?(隐喻:不可 以)
第五十八章 道紀(14)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 (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 (混)而爲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无物。
是謂无狀之狀,无物之象,是謂忽望。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仔细观测而看不清形状,可以称之为“微”;仔细聆听而听不到声音,可以称之为“希”;伸手去抓也无法触摸得到,可以称之为“夷”。集三种特质于一身,融合而为“一”。
此“一”者,恒正定。看看吧!无法用语言去描述,依然归于虚无。
可以称为:看不到形状的形状、虚无的形状,可以称作:本不被认识而又总是在乞求看到。跟随他走是看不到他的尾迹的,迎上去看也不会看到他的源头。
依照当今的道,来驾驭当今的事和物;总结经验,明白万物最初萌发的时刻和征状,这就是道的起始和轨迹。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0 编辑
第五十九章 不盈(15)
古之善爲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強爲之容,曰:
與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儼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澤;沌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濁; (曠)呵!其若浴。
濁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
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古时曾有以至纯至清之境执道的人,“道”之“微眇玄达”,太过深奥远达,并不能全部领会。大人因不能揣测其意向,所以只能竭尽全力“造作”其容貌和内涵,并说:
像大象啊!他好似腊冬徒行于水;像麂鹿啊!他好似惊恐多疑时刻警惕近临的四方;仰头恭敬吧!他好似只是暂寄居于此;流散开来啊!他好似水中光润浮冰;水势凶猛啊!他好似水中纯白未经雕琢之木;混流之状啊!他似清似浊;明朗浩瀚啊!他好似浴水自顶而降。
浊象征饱清之欲?女把“浊宫”用作多生(长生)之“重”。
不贪求单一盈满,行盛于清浊混沌之道。大人只有不贪求单一盈满,才不会出现此种状况:虽能身着褴褛破旧之衣而依然无所成。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1 编辑
第六十章 歸根(16)
至虛,極也;守情,表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天物雲雲,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
不知常,(荒)(荒)作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殆)。
从上至下直到昆仑虚之所在,为正中至高处;此处,守护着饱清之欲,为外在显示。
“万物(勃然大物)”居于此处侧边广溥之地,呈正欲起身状,我借用这个“万物(勃然大物)”来观察昆仑虚的往复周期。
天上之物众多,全都回归至其根源时叫做“静”,“静”可以称为回归复命(往复循环)。“循环”是永恒的,认识“永恒”是明智的。
不明白“永恒”,就如同以巾盖头遮眼,起身于迷茫之咎。
通晓“永恒”才能做到如盛器般容包求同,能达到容包求同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能做到公平公正才是“为天下所归往(隐喻:真正的信仰)”的基础,能具有“为天下所归往(隐喻:真正的信仰)”献身的气魄才可肩负天命,能肩负天命才能明了道之所以,道之所以就是恒久的生命循环,隐没自身于“循环”之中。
引申:万物,一词可解释的方向真的太多:宇宙、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事物等等都可理解为万物,而且银河四旋臂之大状,也是我们后世人对“万”字的解释之一。
这里说一下个人理解此段中的“万物”,仅供参考:还是依照星空,把摩羯座和显微镜座两个星座种外围主要星等连起来,然后对照“萬”字的甲骨文表现方式,应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答案。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1 编辑
第六十一章 知有(17)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省謂我自祭。
至高至上之处,已知其下有“昆仑虚”;在“昆仑虚”之上不远处有“室”衡之;在“室”之上不远处有“鬼”拿“杵”恐吓之;在“杵鬼”之下为“舂母”之所在。(此段译文依旧是参照星空,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只有诚信不够,岂能有不真实?还是像麂鹿般多疑啊!多疑之言也有可贵之处。
所以:成就功绩需不断往复的辛勤劳作,并不断观察总结,这个过程可称为自我修正。
第六十二章 四有(18)
故大道廢,案有仁義?
知快出,案有大僞?
六親不和,案有畜慈?
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所以,“大道”驻顿停止时,岂会存有仁德之心、威仪之貌?
真知、喜感萌生时,岂会存有针对于“大”的自欺欺人?
六亲至近之间失德不和时,岂会存有亲情养育的慈爱之心?
大国、小家都处于失道昏乱不堪时,岂能存有真正的贞平正定之臣?
第六十三章 樸素(19)
絕聖棄智,民利百負;
絕仁棄義,民復畜慈;
絕巧棄利,盜賊无有。
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欲,絕學无憂。
忘记自己的所知,最大程度的运用“听说”智慧,民众就会抛去所负所恃;
放下自己的威仪,最大程度的运用“仁爱”之心,民众就会找回亲情慈爱;
抛去固有的名利,最大程度的运用“技能”方法,窃为私有的和邪恶的行径就不会存在。
以上三句话,并没有阐述全面,所以还是使其归纳引申于:
看到其纯白本质就守护其未经雕琢之态,减少私心并淡化贪欲之念,以最大程度的觉悟而消除烦恼和忧虑。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1 编辑
第六十四章 食母(20)
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望呵!其未央哉!
眾人巸巸,若鄉於大牢,而春登臺。
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纍呵!似无所歸。
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鬻人昭昭,我獨呵!鬻人蔡蔡,我獨呵!
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悝。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唯诺和呵斥,此二者相差有多远?美好和邪恶,此二者性质有什么不同?
世人都恐慌于不可分辨而被其左右,对此 ,“修正之人”也不可掉以轻心。(畏:可参考“知有”中以星宿的片面解释,仅供参考!)
远望深观日月星辰天地间 吧!他们并没有所谓的正中啊!(引申:他们一直在循环运转 )
不断成长壮大的众人,好似被圈养在天地之间,生生不息于四方升平,周而复始。
让自我泊于“无为之境”,好似婴儿尚不会嬉笑之时(隐喻:纯真 )。像 织绳一般往复聚集吧!像没有归往之处似的。
很多人都很“富足”且“富而有余”,但 唯独遗失了自我,自我就是“你我这些蠢笨之人”的“心母”之所在。浑浊不知哈!育人的时候比谁都明白,唯独到自己身上就忘了哈!育人的时候比谁都清楚,唯独到自己身上就忘了哈!
恍若忽忘吧!自我就像大海一样虚广博大;远望深观吧!自我就好似大海一样浩瀚没有止境。
很多人都自以为是,还用顽固不化来嘲笑“我独”。我不同于他人,因 我希望去认识“我独”,以自“食”、自修“心母”而贵。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2 编辑
第六十五章 從道(21)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望唯忽。
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鳴呵!中有請吔!其請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
吾何以知眾父之祭?以此。
孔,是“德”的容貌和内涵:美、大、空、通、玄、达,只是此“德”须是以“道”正而随行的。 孔,是 “道”的衍生之物,只是以忽望不定而达恒正定。
恍忽呀!远望呀!孔的“和”中即有“大象”呈现出来啊!深观呀!若忘呀!孔的“谐”中即有“万物”生成出来啊! 若隐若现啊!感叹啊!“玄孔”中有谒相告呀!这谒即是真正的“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见“觀噭”章节 ),谒中才有可诚信的大白之相。(引申,仅供参考:坐忘、慧观 – 和中察谐,慧观、坐忘 – 谐中视谒 )。
从今追溯至古,“孔”的存在和作用不会消逝,用以遵循顺应“自然万物化生之根本”。
我是怎么认识“众父”的祭无己的?由此而已。(“祭无己”,可参照“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见 “无私” 章节)
学习。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3 编辑
第六十六章 弗居(24)
炊者不立,自視不彰。
自見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曰(稌)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灶下吹火的人不能直立,只看重自己者看不清所以。(隐喻:卑躬屈膝者难以自立,自视轻慠者难有作为)。
自以为是的人难以明了事理,伤害自我的人难以建立功绩,惜痛自持者难以长久。
闻“道”修“道”时,如不摒除自见、自伐、自矜等此类不良欲念和习惯,就好似终日以黏糯稻米为食,虽能充饥但难以消化,,(久之容易造成胃酸烧心,联系到闻道修道,就会像上述情况一样) 而妨碍生命修行。
凡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所以,欲念不断者需要进行自我矫正。
引申,仅供参考:不要盲目自吹底火,不要盲目内视。不要只为了“小我”自现,不要为了搬柴而伐柴,不要不舍得舍弃。
本帖最后由 yuri 于 2012-7-20 15:43 编辑
第六十七章 執一(22)
曲則金,枉則定。
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執一以爲天下牧。
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金者,幾語才!誠金歸之。
弯曲折返形成“金”,弯曲螺旋确立“定”。
曲凹之池可蓄水至盈满,陈旧破败时可复始新生, 损之又损 就会有所得, 为之又为 就会溢满而迷惑。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迷中寻解,解中获损,损中求学,学中得惑)
借鉴:“圣人”持“一”以牧养天下、周身。
不把自己看的太重,所以能逐渐清晰,不自以为是,所以能逐渐明了,不伤害自我,所以能逐渐成就功绩,不断矫正自持,所以能长久。
大人因为不去争夺,所以没有什么能与他相争。
古时有称谓:“曲则金”,寥寥数语!确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