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发表于 2013-11-18 13:52:44

务务虚 2

本帖最后由 葡萄 于 2013-11-30 19:43 编辑

务务虚 2

这一篇的内容实际是因为一个意外。这个意外是,昨天原本和朋友相约去上博看安纳托利亚文明展。结果开展日期不是昨天的17日是明天的19日,昨天回家后顺便查查安纳托利亚的有关历史人文资料,在看资料的过程中才有了写这一篇的想法。插在计划中的第二篇之前。实际也是原本计划中第二篇的铺垫。在正式开始之前,给大家做一个安纳托利亚文明的诺干介绍。这些介绍,和后面的文字正相关。

安纳托利亚(Anatolia),地区名。又名小亚细亚或西亚美尼亚,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半岛,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地处亚洲最西端之半岛,北临黑海,南滨地中海,西边还濒临爱琴海。东界是前托罗斯山脉。西部山地有河谷通爱琴海沿岸平原。东部与亚美尼亚、伊朗高原相接。东南隅与两河平原相接。大体上相当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绝大部分为山地环绕的高原,故又称安纳托利亚高原。现时安纳托利亚的全境属于土耳其。今天我们说的安纳托利亚就是说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或者古希腊时代惯称小亚细亚。这个地区在古希腊黄金时代之前就社会繁荣、文明昌盛。这个地区在索伦的时代就有着当时古代地中海世界最富强国家之一的吕底亚,但是当索伦访问吕底亚并与吕底亚末代国王有了那次著名的关于幸福的对话后。那之后世界历史在这里走向了不同的风水岭---来自雅典的索伦开始了他在后世闻名遐迩的改革,把雅典乃至古希腊文明推向了全盛时期。那个时代的遗泽,在经过罗马时代的洗礼,基督教中世纪的积淀最后在文艺复兴中开始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并作为现代文明的基石在今天依旧深刻的影响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而在于索伦对话后,吕底亚的末代国王在神谕的引导下挑战当时崛起中的波斯帝国以及波斯帝国创始者居鲁士---神谕说,当你出兵你将毁灭一个帝国。并且在罗马共和国的全盛阶段也因为他的富庶,安纳托利亚因为一段传奇而成为了罗马第一个在亚洲的行省。罗马,也因为突然的得到了这样巨大的财富,而进入了一段充满血腥、暴力和尔虞我诈的混乱历史。罗马也正是在这一段历史中,灭亡了共和国进入真正的罗马帝国时代。自此之后,安纳托利亚屡屡因为自己的富庶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各大帝国博弈的核心利益所在。从波斯到罗马再到波斯然后再是罗马一直到今天的奥斯曼土耳其。

好了,闲话少叙开始正题。本篇务虚,还是以1、2、3的三段论叙述方式来表达。在本篇中,1为2,1与2为第3部分做背景陈述。

1.在索伦访问吕底亚之前,吕底亚已经号称当时古代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枚流通的贵金属硬币【一种金银混合和硬币】,还诞生了骰子与马球。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国王,克洛伊索斯带着自负三问索伦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索伦的三次回答引起了克洛伊索斯的极度不满,国王终究放下了在尊贵客人面前的矜持用半带责问的口吻说,难道我不配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么。索伦淡定回答说不到你死的那天我不能给你下任何结论----因为神常常会让许多人瞥见幸福的影子,随后又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深渊。对于这样的回答,国王自然既不满意,也不服气。不过,不久之后克洛伊索斯国王的视野就被他国家东部边境崛起的居鲁士和他的波斯帝国所吸引。是否在波斯人的实力还不十分强大时,阻止他们扩张。他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希腊和利比亚的神托所去请求神的旨意,并为戴尔波伊的神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场面盛大,祭品中的奇珍异宝应有尽有。神向克洛伊索斯预言,如果克洛伊索斯进攻波斯人,便可以灭掉一个大帝国,并告诫他要在希腊人中找一个最强者结成同盟。克洛伊索斯得知后,大喜过望,以为一定可以摧毁居鲁士的王国。战争结果,稍微熟悉古代希波战争历史背景的人都知道--居鲁士获得胜利而克洛伊索斯国王成为当时地中海世界富裕国家吕底亚的末代国王。而那次战争之后关于克洛伊索斯最后的记载是,心中充满不忿与不安的前国王让使者带着居鲁士禁锢他的枷锁去神庙质问祭祀的神谕,祭祀说---你并没有问清是指哪一个帝国,是居鲁士的,还是你自己的。

话分两头,当时正当年少的索伦在离开郁闷的国王后在古代地中海世界漫游了很久。这段经历不但丰富了他的阅历,而且给他的政治信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他之后著名的索伦改革留下了深远影响---既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索伦改革既不偏向平民也不偏向贵族。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与政治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在索伦成为雅典第一位执政官后,紧随其后的克里斯提尼与伯利克里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更加深刻的政治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得到了确立。也正是从索伦的改革开始,古希腊时间从雅典出发走向了一个空前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不仅有着希腊联邦同盟对决波斯帝国的骄人战绩,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后地中海文明真正开启了一个叫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发展期。古希腊黄金时代成就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在古希腊黄金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古希腊先贤用他们的智慧埋下了奠定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的一块坚强的基石。这块基石,在罗马时代结合罗马人的务实的性格与坚定的品格早就了罗马帝国的伟业。在罗马帝国衰亡后,这块基石通过改造基督教的方式得以在漫长的中世纪存续。最后接着文艺复兴以及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资本主义崛起重新借着现代科学而在19世纪末赢得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那时世界霸权的中心欧洲--言必称希腊。我们今天这个科学文明不断繁荣向前推进的时代,古希腊先贤开启的探索未知的方法依旧给予我们启迪与指引。而开启这个时代的索伦,也因此被后人誉为古希腊的七贤哲之一。而这个时代从开启到走向辉煌,对于我们今天有着什么样的指引与借鉴的地方,以及这一次从十八大三中开始的新一轮改革探索,站在这个时候我们又要有何作为,古希腊这段黄金时代的历史值得我们思考。

2.帕加马原是密细亚(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一座古希腊殖民城邦,距爱琴海约26公里。城市本身坐落在巴克尔河北岸的一个海角上。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之后,地中海地区进入了所谓希腊化时代,帕加马则在继业者战争之后变成了一个由独立王公统治的王国。在阿塔罗斯王朝(前282年~前129年)统治下,帕加马一度成为一个相当强盛的国家。阿塔罗斯王朝得名于阿塔罗斯,他是独立的帕加马国家的建立者菲勒忒尔的父亲。菲勒忒尔于前282年自称为帕加马国王。在众多的希腊化国家中,他所建立的帕加马王国是新兴霸权国家罗马的最热心的支持者和主要盟友。在阿塔罗斯一世统治时期,帕加马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中都与罗马人结盟,共同反对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在欧迈尼斯二世统治时代,帕加马又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站在罗马一边反对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作为一支相对弱小的国际力量,阿塔罗斯王朝诸王选择与罗马结盟无疑是明智的。在罗马人打垮了最大的希腊化国家塞琉古帝国后,帕加马获得了前塞琉古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全部领土作为长期支持罗马的回报。在阿塔罗斯三世于前133年年去世时,他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他在遗嘱中将帕加马“赠予罗马”,以避免发生内战或是罗马干脆以军事入侵吞并这个国家。阿塔罗斯三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大多数平民和奴隶的反对。于是,为了抵制罗马人的统治,一个据说是阿塔罗斯三世兄弟的名叫阿里斯东尼克的人发动了起义,试图让帕加马继续独立下去。罗马岂能容忍,元老院连续三次派遣远征军,终于在公元前128年将阿里斯东尼克起义军镇压下去,独立的帕加马王国也就宣告终结。

对于接受这意外的馈赠,罗马元老院态度的是矛盾的。一方面,罗马人的保守拒绝对于传统的任何修正,一方面随着布匿战争的结束,实际已经成为地中海世界绝对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在不到五十年中获得了难以估量的巨额财富。而这笔财富的总和,都及不上帕加马王国这份丰厚的赠礼。于是罗马人对这片赠土采取的依旧是典型的罗马式的折中方案,既设帕加马为罗马共和国在亚洲的第一个行省同时设立在当地的包税商制度间接统治罗马避免罗马元老院的直接干涉。然而,在赢得布匿战争最终胜利之后不到七十年。那些曾经为历代历史学者称道的也是早就罗马共和国几经挫折不曾堕落的道德与品格在巨大的财富中迅速堕落与腐朽。这种堕落与腐朽如果说在罗马元老院还有那么几个道貌岸然的元老权做点缀的话,那么这种堕落与腐败在行省官员尤其在行省总督面前表现出这样的如此不堪---为获得更多财富---当时罗马委任的新行省总督惯用的发财与致富伎俩,当时的罗马总督阿特利乌斯扶持当时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地区本都王国国王米特拉达特斯六世的弟弟来反对本都国王的统治。本都王国国民历来坚强并好战,古希腊神话时代传说中的亚马逊女战士就是出身于此地。而作为此时本都国王的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本身又有一段传奇经历---11岁前被母亲放逐在丛林中独自谋生,并通过不断服食有毒物质对抗毒药的谋杀--最终通过政变夺取王权杀掉了他的母亲与所有在王宫的兄弟姐妹们---总之这不是一个善茬的主。这位以忍耐、善战、关于阴谋诡计与善于观察人心的国王,在隐匿了身份走访了安纳托利亚高原大部分地区以及希腊化世界其他部分地区之后。面对罗马新总督马尼乌斯.阿奎利哇斯的挑衅,本都国王不仅赢得了击败了罗马共和国及其盟友联军的战争。还主动的把战争引向罗马共和国领土的境内---这是布匿战争罗马赢得地中海世界后的第一次。这一次,本都国王不仅把战火带到了罗马的行省,还煽动了苦于罗马总督及其包税商人之苦的行省人民的大起义。本都国王的军队进攻得到当地居民的配合,他们把米特拉达特斯六世当做“解放者”来欢迎。很快,整个罗马的亚细亚行省便落入了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手中。他命令对各城的罗马人和意大利人进行大屠杀,有80000多人被杀,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在占据整个小亚细亚后,米特拉达特斯六世并未就此罢休,因为希腊各城邦已经向他发出召唤,希望他能将整个希腊从罗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由于得到当地军民的配合,本都军队很快就占领了包括雅典在内的整个希腊。到公元前87年,罗马在东方的几乎所有属地都被米特拉达特斯六世占领,罗马这个时候才开始了他姗姗来迟的反击。

其实,早在阿塔罗斯三世把帕加马王国赠与罗马的那时候,罗马的历史就走向了不可逆的风水岭。即公元前122年,提比略的弟弟盖约当选为保民官,他在新形势下把土地改革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在盖约.格拉古这次当选的十年前,他的哥哥提比略格拉古在提出的到罗马平民广泛支持的土地改革中遭遇了大贵族与大土地所有者的激烈抵制。为了使法案得到贯彻,提比略违例提出连任下界保民官。然后就在选举大会上,贵族派人扰乱会场,选举被迫解散。次日清晨,提比略的拥护者占领了公民会议的集合地点。贵族唆使大批流氓无赖武装袭击会场,提比略及其拥护者300多人,倒在血泊之中,他们的尸体被抛入第伯河。而这次盖约格拉古当选后,提出的改革法案走的比他哥哥更远。他紧紧抓住帕加马王国赠土的这个机遇---改革迫切需要大量的金钱,亚细亚行省法,把新设的亚细亚行省交给骑士承包税收,以满足骑士阶层的要求。并且,为迎合来自骑士阶层的民众支持,他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政治改革。比如,审判法--在原来由元老担任的300名法官外,另增加300名骑士出身的法官。所有这些措施,使盖约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者。在城市平民和骑士的支持下他连任下一年的保民官,并提出了两项更为激进的新法——殖民法和公民权法。拟以开辟殖民地作为保证土地法实施的补充措施。盖约又提议给拉丁人和意大利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总而言之,盖约格拉古的激进改革本质上是试图在罗马共和国建立雅典的民主制度----这直接挑战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核心---贵族共和体制。由于盖约格拉古出身贵族,而且是罗马森严的贵族等级制度中最高等级的贵族家族,因此罗马的贵族们无论此前的支持格拉古兄弟改革与否的贵族们都几乎一致认为,盖约格拉古的改革目的就是实现他个人的独裁---一个贵族怎么可能抛弃贵族共和体制呢。因为引起普遍的不满。他在竞选第三任保民官时落选了。盖约卸任后,元老贵族和一部分骑士对他进行公开的攻击。在讨论废除盖约在迦太基建立殖民地的提案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导致大规模的械斗。盖约派的3000多人被杀害,盖约也在被迫中不甘被俘自杀了。自个格古兄弟改革开始,在这场罗马的内乱中,几乎在罗马共和国古老传统中几乎所有的禁忌都被争斗的双方打破了。这些禁忌包括,保民官不得连任与保民官人身不得被侵犯,包括在罗马市区禁止动用军队镇压暴乱和在神庙避难的罗马公民人身不受侵犯的禁忌。如此种种打破的禁忌与先例,我们会在不久之后的罗马内战看到直接的结果。格拉古兄弟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政治上打击了元老贵族派,揭开了内战时代的序幕。特别是盖约改革中,注意发展骑士利益,以及注意消除罗马人与意大利人政治差别的“同盟者”公民权问题。这两者,又直接导致了日后影响罗马共和国深刻变化的马略军事改革---正是马略军事改革彻底改变了罗马的兵制最终使得罗马在内战中进入帝国时代,罗马与意大利昔日盟友之间的同盟战争---正是同盟战争导致罗马共和国迟迟不能对本都国王的进攻做出及时反应。

其实文字写到这里应该给一个分割线。因为,对于习惯中国儒家史观语境叙述方式的人是难以理解,下面要讲述的历史片段是一个国家如何在无休止的丑闻、内乱以及没有底线的社会全面腐败乃至精神与道德的堕落中走向全面辉煌。上一段说到,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尽管失败,但是对后面的变革的方向影响深远。这种深远就不能不提到马略的军事改革。按照古罗马传统,一旦有战争爆发,执政官就需要担负起从合格的公民中临时征集起一支军队的职责。而后,两名执政官中的一个,就需要率领这支主要由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开赴战场。直到前2世纪的最后几年,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外,罗马大体上仍然在实行这种传统的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符合一系列严格条件。我这里毕竟不是写罗马历史为主题,写是以罗马历史某个特定时期的转折点为镜鉴所以就不详细说具体的内容。简单点说,这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就是按照在罗马共和国每个人所有的社会等级以及财产情况加入国家军队序列而这个序列的主体原本是来自财产相若权力相对均等的小自耕农群体。但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在罗马全社会失去了共同敌人并且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利益扩张阶段的时候。罗马社会伴随着巨大利益的出现而导致社会出现了迅速的全面变化。这样的变化,最直接的后果也是动摇共和国存续基础的就是社会迅速全面转向奴隶制社会以及与之伴随的小自耕农社会的解体。在普鲁塔克写的《提比略格拉古》中这样描述到,乡村几乎没有什么人,没有自由的农民和牧人,只有一些野蛮人和进口的奴隶。正是这种状况令提比略格拉古震惊开始了他的改革。如果谁对提比略的震惊还不能理解的话,不妨看看电影《斯巴达克斯》(是库布里克的那个版本--虽然他本人从来不承认那是他导演的)中,斯巴达克斯奴隶大军在意大利境内行军途中路过的单调的荒原---巨大的由各种奴隶种植庄园,这些荒原在格拉古兄弟出生前不久的时候还是还是遍布意大利的自由民的小农场与小果园组成的色拉拼盘样式的版图。这里具体的原因我在第三部分会再做叙述这里暂且按下。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本身并不是因为维护来自平民阶级的利益,而是出于维持共和国统治基础的核心---基于小自耕农的兵制,进而维护基于这种兵制之上的贵族共和体系的存续。可惜,罗马那些目光短浅的共和国元老们他们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最终他们杀害的不仅仅是格拉古兄弟及他们的改革还有罗马共和国自身。在这个过程中,无数贪婪与不知廉耻的元老被随后不断涌现的军事领袖们用更加贪婪与不知羞耻的方式清洗出历史舞台。而这个过程,就是从马略军事改革开始的。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后,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大地主势力得到加强。通过恢复自耕农来解决罗马军团衰落的方法已经行不通,罗马只能用新的兵制来替代旧的公民兵制。这种兵制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把原来效忠于国家,服务于自己脚下土地的士兵变成军团领袖们自己的受雇于己、听命于己并且效忠于己的私人财产。而马略改革的起因是朱古达战争。我这里就不详述了,不过有兴趣于罗马历史的网友不妨去百度下。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暴露出的罗马共和国体制的彻底的腐败,最终导致了共和国在辉煌的顶点中走向了他的灭亡。这里不能不感慨一下,罗马军团的战斗体系。不管,共和国内部有多少问题。罗马军团但凡有着稍微像样点的指挥,凭借着他们卓绝的军事技术与几近残酷的纪律约束下的军事战术能力,无论罗马共和国出现了多少混乱。凭借着罗马军团的实际能力,罗马人总能最终解决他们的对手。这意味着,无论罗马共和国自身遇到多少问题,只要没有谁能在正面击溃罗马兵团,一旦罗马人解决自己的问题---哪怕只是休战式的解决问题,任何对于罗马的统治的实际抵抗都会迅速在罗马综合国力面前支撑的罗马军团打击下迅瓦解。这在罗马第一次内战中表现无疑。上一段提到,罗马在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手中几乎丧失所有亚平宁半岛以东各行省的时候迟迟不能反应是因为内部问题。这个内部问题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罗马前盟友的叛乱这场战争也被称为同盟战争。战争的起因也和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有着直接关系---给予罗马的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而与此同时,因为米特拉达特斯六世的进攻,已经获得执政官选举胜利的苏拉和马略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试图操纵罗马最出色两大军团指挥官之间的矛盾的元老们这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元老院的支持下马略剥夺了苏拉出征米特拉达特斯六世的指挥权之后,苏拉迅速的脱离了同盟战争中各种束缚直接挥兵罗马。而接下来关于罗马第一次内战与苏拉与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战争交错的历史,不仅充满着混乱其次富有喜剧效果。首先,苏拉进入罗马的时候,在罗马城中的马略猝不及防只能仓皇出逃。在苏拉迅速完成对罗马元老院的清洗之后,随即带兵登陆希腊。在击败本都军军队后,苏拉在长期围困后血洗雅典。血腥的震慑之下,伯罗奔尼撒半岛及周边各个行省的迅速投降。在此期间,苏拉还击败了马略派来追击的军队---追击的罗马兵团恪守古老的传统在苏拉赢得对外敌的胜利后再正面对决。然而,就在苏拉攻进安纳托利亚高原重创本都军队并煽动起对米特拉达特斯六世统治的叛乱的时候。马略带着从非洲招募的奴隶军团又杀回了罗马,并胁迫秦纳清洗苏拉派,赢得了他人生中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执政官的胜利。听闻此讯的苏拉,已经无心东方的战事。在苏拉赢得重大军事胜利后米特拉达梯六世与苏拉在达尔达努斯签订和约,米特拉达梯六世合约中承诺放弃在战争中征服的所有土地并向罗马支付3000塔兰特白银(罗马的塔兰特在22千克到40千克之间)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至此结束,苏拉匆匆返回意大利。罗马人最后打败米特拉达梯六世要在这之后再过四分之一世纪。那时候,米特拉达梯六世的对手是当年苏拉的副官庞培。而此时的罗马,唯一能抗衡被称为伟大者庞培的只有刚击败斯巴克斯登山个人权利高峰的克拉苏。西塞罗在镇压喀提林阴谋中锋芒毕露。至于那个叫凯撒的家伙,正因为市政官任期的巨大支出和贿选而债台高筑,以至于在选举当天曾发誓将取得祭司长的身份否则就永不回家那。至于屋大维,安东尼还有雷必达,此时仍旧默默无闻。李维这个时候恐怕还在了文学、史学、修辞学、演说术等等等等。维吉尔想来恐怕才刚开始他的启蒙教育吧。这是罗马共和国最后的辉煌时代。

3.中国有句古话,差不多可以作为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记得前几天,和朋友们讨论本篇第一部分的时候,一个朋友提到了雅斯贝尔斯说的枢轴时代。枢轴时代是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在40年代末期提出的观念。他指出在那个时代,古代旧大陆的几个主要文明地区,西从东地中海,东至中国的华北,南至印度的恒河流域,都曾同时产生了思想与文化的突破。本篇第一部分提及的索伦死于公元前559年,他死后第八年也就是公元前559年,孔子出生。孔子出生后不久,释迦摩尼索伦去世后再过八十年代苏格拉底出生。从索伦去世到苏格拉底出生,在雅斯贝斯关于枢轴时代表述中在东西方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其实还有一个—琐罗亚斯德。不过,最近考古学界对他和他的宗教改革时候出现在我刚才提及的时代还颇有争议。这里只能略提一下他的影响,琐罗亚斯德的宗教改革,是自埃赫那吞宗教改革之来对以后世界各大宗教产生重要影响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宗教改革。其改革核心就是,从中东当时起核心影响的多神教体系改革了当时祆教的善恶二元论而变为崇拜善与光明的一元论。这次宗教改革重要在,他为后世的一神教体系出现担当了理论过度的重要角色。并且对后世著名的毕达哥拉斯以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秘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在基督教崛起后通过基督教的诺斯替派的延续直到今天还能在当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我们回到索伦的改革,我们不管对古希腊时代及其历史成就有着什么样的褒贬不一的评价。我们都不能回避,这些古希腊先闲开创的希腊化时代,对我们的今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甚至,就今天中国政治制度改革能做的选择项而言。我们能列举的政治制度本身,王权政治、贵族共和政治、民主政治以及僭主政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暂时都还没有开创出超越希腊人总结的这些范畴。谁忽视这样的存在与影响,就不可避免的是无视时代前进脚步的夸夸其谈。在今天西方社会,衍生出在此时此刻似乎包打一切的普世价值之前,在资本主义发展方兴未艾的时代,彼时的西方言必称希腊言必称罗马。其本来的意思就是,每当那些西方人试图在原有的政治、经济、法律与哲学框架中有所突破的时候,他们都需要从古希腊与罗马的经典中找到对应的依据来表示自己主张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伊迪丝·汉密尔顿曾经分别写过《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和《罗马道路》,并比较过希腊和罗马文明的优劣。在他笔下,希腊罗马并称,实在是历史的误会,因为希腊与罗马之间的差别,就像罗马与东方的差别一样明显,因为在罗马人那里,希腊人一贯推崇的理性至上原则,对思想、科学、哲学和世界本质的执著探讨,都消失了。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并不是近代才有的,而是罗马人自己的看法。刚才这段话,是引自罗马的遗产的摘录。如果从文化、哲学、艺术、甚至科学技术角度说,这段话我基本认同。但是,就文明的传承角度而言,与其说希腊的文明果实成就了罗马,不如说希腊人的创造力结合了罗马人的务实精神成就了彼此。这里我想先厘清一个观点,就是古希腊城邦有关帝国的描述。比如对于雅典的帝国描述,这很不妥当。一次西西里冒险的失败,就足以让雅典从鼎盛时代就此一蹶不振。就帝国本身而言,雅典或者希腊缺少成为帝国的底蕴。所以,希腊人的成就即使可以说在古代世界达到了古典时代的一个同时代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高峰。但是希腊人唤起的文明火种,在古典时代成就是是亚历山大帝国而后就是罗马。用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就是,罗马从山寨希腊中成就了帝国。在这里用到山寨这个词,也许看起来有点滑稽。不过,那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罗马人对于希腊人的复杂心态。而这种复杂我想先按下,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着篇文字我从中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里我不妨问问大家,我在上面几乎用不厌其烦的笔触描写了希腊语罗马在各自时代转折点的一个切面。我实际想说什么,并能与务务虚第一篇有序联系起来。如果说,务务虚1是在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开启的转折点的某个值得关注的切面。那么我这一篇不厌其烦的想要说的核心有三个。一,如同古希腊和罗马在各自时代达到一个拐点之后,他们各自的发展就会出现一个相当长的向上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充满着让人费解的各种混乱与失误,甚至是出现荒唐与可笑的昏乱举措。在他们背后形成的时代的共力依旧使得他们的对手难以阻挡,让他们的上升难以被遏制。二,从古希腊到罗马,他们的成就都不是简单源自自身的积累,这种始于厚积薄发的积累与其说是某一地区某一文明的创造成果不如说是区域文明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的井喷。无论是古希腊还是罗马,都是紧紧抓住当时时代潮流赢得成功的载体。换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是时代成就了古希腊与罗马帝国。三,最后,从两个古典时代的片段。我们回到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拐点的角度,看今天我们启动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既可以说,是被我们现实中要面对的各种问题倒逼的。更贴切的说,是我们在鸦片战争中挫折之后。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在奋起直追的一次次选择中,在逆境里不断调整自身的过程中一个在我们求生存谋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抓住的契机。而在这个契机面前,我们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将向何处去。好了,接下来就是结合上面的各段的内容的夹叙夹议了。

在这里,我要声明一些事情,避免讨论的误区。这种误区在于,我之所以以安纳托利亚文明为纽带对比古希腊与罗马在各自文明转折点的片段,本意是在以他们各自的选择为镜子给我们的今天一些有益思考。但是,要避免的误区在于,我们今天时代的主流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创造的繁荣物质文明基础之上那个所谓文明社会。这个文明社会,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又一个崭新阶段的前期。尽管这种基于工业文明进化的文明体系,本身滥觞于古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但是,自工业革命。基于工业化革命形成以来的现代社会。尽管在其萌芽阶段,还假言必称希腊言必称罗马之名呈现在当时的世人面前。但是到了今天,这种文明已经呈现出符合自身固有属性与发展特征组织形式。其核心价值本书呢,不少已经背离了古希腊与罗马时代的风俗与习惯。用大白话就是,讲历史不能生搬硬套。结合前面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东西方古典文明时期,在这里特指是古希腊罗马与中国古典文明时期。大体,都出现了一种被否认总结为周期律的历史循环。无论古希腊、罗马还是古代中国不管他们各自选择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与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这样一种周期律。既,在面对巨大困难与挑战中。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在前面提及的三个文明中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结合当时区域范围的各种其他文明的成就,焕发出一种全新的心态及其与之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经历了特定的历史考验之后,就会出现一种难以被其对手遏制的发展趋势。而这种新组织方式创造力在击败所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接触的旧式对手之前基本都不会停止。当这种创造力逐渐的陷入停滞之后,其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形式往往会在历史上存续一个更稳定的历史周期。对比古希腊与罗马还有古典时期的中国,古希腊及其创造的希腊化时代存续了三百年。罗马共和国存续了五百年,并在他全面扩张的时代务实调整为帝国的组织形式存续千年。而中国,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之后,依托独尊儒术兼并百家所形成的特定社会组织体系。虽然有过五胡乱华与元蒙满清的冲击。但是还是依托之余体系冲击者绝对的物质文明的创造体系,一直坚强的存续了下来。直到工业文明的扩张用坚船利炮敲响了中国古典时代的丧钟。这个古典体系,我们维持了将近两千年。这是我们民族与文明的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天在工业文明时代面对挑战最深切的地方。这实际涉及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还有我们将向何处去---以及这几个问题背后的那个为什么。

刚才的话中提到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实际是在问,在今天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化竞争中,作为个人的归属问题。今天我们所知的社会传承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血系传承就是依靠种群的血缘关系决定社会资源再分配的组织形式。另一个就是价值传承,我这里问的我是谁和我们是谁其实指的就是后一种传承方式。各个文明传承的主要方式。我这里先解释下,为什么以安纳托利亚半岛为纽带连接古希腊与罗马。这实际包含了,我说的文明传承方式的两个主要形式。稍微关心古代地中海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荷马史诗的创造者荷马提到过,文明的几个阶段。其中对于青铜时代与黑铁时代的划分,在近代以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已经有所证实。其实,对于古代地中海世界第一个产生广泛影响的繁荣期。是在地中海东部,古埃及帝国、赫梯帝国与继承自克里特岛米诺文明崛起的迈锡尼文明。其中,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水的涨落中第一个发展出了几何学。而赫梯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展出了铁器的制造技术并死死地守护这个技术直到帝国灭亡。而迈锡尼人,接着米诺人的火种发展出了青铜时代最早期的航海技术。而这三个帝国的文明成就最终都被古希腊所继承,这离不开荷马记述的黑暗时代。这个黑暗时代,其实我们中华文明历史传承也遭遇多次,后面会有表述这里按下。在这个黑暗时期,我们至今记载的不多。大致今天的理解是,在一个时期,在地中海保持三大文明的均衡阶段,一个被后人称为海上民族的种群突然出现,并迅速席卷了三大文明。其中赫梯帝国因此而衰落,最后被亚述帝国灭亡,古埃及被海上民族建立的短暂的王朝控制。古埃及最鼎盛的中王国时期就此结束,海上民族建立的王朝持续了一百年左右。然后进入了极力维系古老传统的新王国时代。而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迈锡尼文明的境遇。与赫梯帝国灭亡和埃及帝国就此苟延残喘不同的是,古希腊在海上民族横扫地中海的时代出现了改变他们命运的第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可以从来自海上的多利安人在迈锡尼文明核心地区获得统治权建立了斯巴达、科林斯等古希腊重要城邦以及日后在古希腊与罗马共和国时代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阿尔戈斯城邦同盟。其中斯巴达在城邦管理中走向了军事化,把原来的居住的迈锡尼人贬低为世代为斯巴达人奴役的希洛人世代务农以满足斯巴达人日常生活所需。而,在这个时期部分幸免于难的迈锡尼人与其他部落成员,逐渐在雅典这个最早为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汇聚。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最终改变雅典城邦的人口构成,因此雅典最终走上了和斯巴达截然不同的城邦管理制度---民主制。(顺便插一句,希腊字母衍生自腓尼基字母)在这一段关于地中海文明传承的历史的表达结尾我还要补充一个插曲,吐火罗人。吐火罗这个名字,是古希腊人命名的,一个做古代史研究的朋友曾经在一个由一整面墙构成的古代世界地图的大厅中这样和我描述过这迷一样的吐火罗人。我大致转述如下,吐火罗人崛起自今天的塔里木盆地。然后一路迁徙,其中向西的路线,最后抵达到了古希腊地区并成为本段所说的横扫地中海三大文明的海上民族的一个分支。然后,他们又沿着祖先迁徙的路径返回,最终在中亚地区建立吐火罗国并在唐朝安史之乱后灭亡。他们的传奇,还有这样一段传奇。汉武帝在下决心攻打匈奴帝国之后,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联络当时能有效威胁匈奴帝国侧翼的游牧民族月氏人。这个月氏人就是我刚才提及的吐火罗人。月氏人就是在击败深入中亚地区巴克特里亚的古希腊殖民地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后得以立国的。

话说,早于罗马人亚平宁半岛中部立足的伊特鲁利亚人。综述考古学家曾对伊特鲁里亚人的起源莫衷一是。古代的说法认为,伊特鲁里亚人来自小亚细亚,是佩拉斯吉人的后裔,其祖先为逃避一场灭顶的饥荒,而在吕底亚国王阿提司之子第勒诺的率领(另一说是祭祀之子)下来到了第勒尼安海岸。此说曾长期流行。19世纪初出现了第二种假说,不过是从第一种说法演变而来,认为伊特鲁里亚人是源自北方的移民主流,跨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 以上两种说法都为移民说。 第三种是地道的本土说,认为伊特鲁里亚一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古代居民的后代。 以上这些理论在今日看来,都已显得过时了。这应归功于二十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考古学家之一,马西莫.帕罗提诺先生。 他强调,以上各种理论由于其研究的前提发生偏差,故而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他认为,把民族起源做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应该关注其发展的过程,而非单纯的起源。任何一个民族的特征都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这一前提出发,探索民族形成的唯一途径便是研究其在各种民俗与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下,发展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同伊特鲁里亚人的起源一样,其语言也一直是一个谜。其实,伊特鲁里亚语言并不难读,因为其采用的字母是首批希腊殖民者带到意大利,只是稍作调整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其文字是从右到左书写的,而且在早期文字中没有断句。稍晚,开始用小点或空格来句读词组。然而在解读伊特鲁里亚语言时,仍有许多问题。其中主要困难在于这种语言不同于至今仍在使用的希腊语,它早已消亡了两千余年。而罗马人早期历史,尽管现在还有众多的学说观点有待验证。但是这个当年的七丘之城走上争霸之路的第一步就是融合了伊特鲁利亚。在罗马王政时期,除了传说中的罗慕路斯这个罗马城的缔造者之外,连续多任国王都来自伊特鲁利亚人的部落而不是拉丁同盟部落。他们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罗马王政时代第五任国王老塔克文。由于老塔克文是篡权上台根基不稳,加上他家族成员的种种暴虐。罗马的元老贵族联合平民,驱逐了塔克文家族。并就此废除王政统治建立了贵族共和制度的国家。这个是通见于史书的说法。对着这段记载在历史的记录,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从罗慕路斯时代,同样来自地中海古文明地区的各地移民,较晚抵达的移民形成的拉丁部落同盟,与共处罗马城的伊特鲁利亚人部落发生的激烈碰撞。控制军权的拉丁同盟,最终打败了掌握经济占据人口优势的伊特鲁利亚人部落同盟。而所谓的,罗马元老联合平民驱逐国王和新贵。实际就是,掌握军权的罗马元老贵族聚集基于罗马兵制的自由民打击并镇压了来自罗马中部原住民的伊特鲁利亚人国王及其扶持的贵族。不管我这个结论能不能站住脚。不仅伊特鲁利亚人的文字今天已经难以解读。并且罗马人在《埃涅阿斯记》中宣导了罗马人的祖先是特洛伊逃亡的王子埃涅阿斯。这背后的寓意就是,罗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比伊特鲁利亚人的祖先第勒诺历史传承更悠久,更有正统性。伊特鲁利亚人,作为罗马人扩张的第一块垫脚石,从历史到文字的有序传承早已经消失在罗马共和国早期。这是一个事实。

前面提到过,古希腊文明和罗马的辉煌都是集地中海文明成就大成后开始井喷的。这种积累,首先崛起的是希腊并非偶然。在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占全球比例十分稀少,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迥异于其他类型气候,这也往往造成作物生长季无法与雨季配合,因此地中海农业区的作物种类往往为耐旱的蔬果,灌溉系统十分发达。简要的说地中海气候,冷热不均,且常常不能和农作物的种植季节匹配,因此地中海沿岸的人都很重视灌溉系统的工程。也正是这种基于水利灌溉的需要而集合在一起的人,形成了地中海文明的早期集群。不同于埃及受益于尼罗河,安纳托利亚高原受益于类似法国那样的两水之间的湿润地带。希腊文明的发祥地伯罗奔尼撒半岛,地形对于前两个文明而言不仅地形支离破碎且因为多山环海,道路崎岖。加上刚才提过的,地中海型气候雨季与农作物耕种季节不匹配的问题。这注定了,源生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居民不能和地中海其他地域文明那样,有着更为宽广纵深以及适于农耕的辽阔平原地区。也因此,在早期地中海文明的三国时代,必然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文明更积极的走出自己的本土文明圈与其他文明交流并积极发展贸易。通过贸易,以及通过跨越海洋建造一个又一个殖民地的扩张方式,不仅是古希腊人的习俗更是基于生存的本能。这里顺便插一些关于腓尼基人的话题。如果说,通过商业与贸易首先是海洋通商与贸易古希腊人从赫梯人和古埃及人的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制铁技术的话。那么古希腊人的航海技术本身,就是得益于腓尼基人。(在古代世界号称最善于航海的民族。为了在埃及法老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公元前595年,腓尼基人受埃及国王尼科的委托,用了三年时间,率领四十艘船从红海出发,第一次完成有据可查的绕非洲的航行。)不仅如此,从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文字中希腊人受到启发发明了元音字母。这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西方字母文字体系的主要源头。这里更不要说,曾经称霸地中海东部的米诺文明对迈锡尼文明的直接影响了。没有地中海早期各大文明的交流与传承,就没有日后集大成的古希腊文明的黄金时代。而同样受约束地中海气候的罗马人,在农耕条件下有着和地中海早期三大文明不一样的成长环境。这里不同在于,罗马人的农耕环境比希腊好比安纳托利亚与尼罗河流域差。这样的比希腊好,优势在于亚平宁半岛中部地区的平原之余希腊零碎的农耕平原,并且来自维苏威火山区域的肥沃土壤让罗马人有条件种植比希腊人更多的农作物品种满足日常胜负哦所需。但是,狭窄的拉丁平原不能提供罗马人与其他民族和部族共存的空间。所以,这样勉强能维持人口增长但是不足以简单农耕条件下保证人口高速扩张的环境中。罗马人在崛起过程中,几乎就是在半封闭状态中实现自己的崛起的。这种半封闭状态,不仅仅表现在罗马人在征服意大利全境之前一直忙于意大利争霸战争。同时也表现出,一个罗马早期让经济学者不能理解的现象。尽管,台伯河距离出海口并不遥远。并且,罗马人也利用台伯河的贸易便利条件或者争霸战争的经济资源充足的供应。但是,即使在罗马人完成早期争霸战争中最重要的统一意大利中部的决定性胜利的公元前290年。这个时期的希腊化运动正在走向全盛时代。而罗马人,连满足当时地中海贸易通行的银本位货币制度的银币制造厂都没有。即使是青铜货币,也不足以保证罗马人日常所需的贸易需要。是的,在公元前290年,尽管那一年罗马人彻底征服了萨莫奈人(这里补充一句,我早前对罗马征服意大利中部时期的记述一直混淆了维爱战争与萨莫奈战争,这里更正下并表示歉意。)势力范围骤然扩张20倍的罗马人,在那时候还没哟足够的货币用于从台伯河蜂拥而至的各地商人。那时候,以物易物是罗马人对外通商和贸易的主要方式。对于即将进入全面扩张阶段的罗马人这段历史时期的描述我比较接受《罗马帝国主义》中的这段概括:这期间….罗马的影响力至少扩大到原来领土20倍的广大区域….很遗憾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罗马在当时是如何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和膨胀的勃勃雄心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罗马元老院当时不可能趉如此高瞻远瞩的决议…当时罗马已经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而不是让内杠不已的埃特鲁里亚城镇保持一定的防御能力…也许正是罗马人说具备的这种“自我约束”的品质特征,是使得罗马人在实践中“固守传统”,遏制贪欲,最终促使罗马成为获得最大利益的胜利者。

要理解,在现在颇受欢迎的网络开放教学课程中。我们看到古代文明历史介绍中,有单独为古希腊开设的课程。有单独为圣经新旧约分别开设的课程。也有为其他文明独立开始的教程。可作为对今天现代社会有着不可忽视影响的罗马人及其文明来说,为罗马文明时代单独开讲的几乎没有。这里原因有很多,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找在奥古斯都时代就有希腊学者声称希腊人就是罗马人。甚至他们中有人把拉丁人归类为说着不同希腊语方言的希腊人混合集团。(这个观点记载在《剑桥插图罗马史》第五章罗马与希腊—希腊性的局限里)这个观点,虽然偏激但是更多的表达出十九世纪以来学者一直的试图传达给公众的一种印象:既罗马是传播希腊文明的二传手。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让更有能力的人或者学者来争论。我这里只想在这个段落表达我对罗马之余希腊章文化的山寨问题的看法。这里我认同来自《罗马的遗产》以及《卢比孔河》的有关记述大意是,罗马人继承与发扬希腊文明的目的性并不仅仅是基于享乐主义的---尽管来自希腊丰富的文明遗产极大的丰富与刺激了罗马古老与朴素的世界观。更重要的是,罗马人把希腊人的雄辩术运用到他们的辩论中。融合希腊人创造的政治体制实践于罗马人日渐扩张的帝国。比如早期罗马制度采取的双执政官并以元老贵族约束的体制,差不多就是斯巴达双国王体制并以元老院约束的制度翻版。而中后期,罗马汲取雅典人的民主经验来稳定帝国的统治。我试图用更贴切的语言了表达我这样的理解,罗马人学习或者山寨希腊并不是一个落后民族无差别如饥似渴的吸收一个先进文明的复制。而是在罗马人实用主义的哲学中,在保持罗马古老传统的这个外衣下对凡是能有益于罗马帝国统治稳定与发展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加以吸收与消化。在这个吸收和消化过程中,希腊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中心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罗马自身在学习与山寨中的创造性的实践。为什么我要用创造性的实践来表达。因为,在罗马人之前没有人能够单独的国家能统治全部的环地中海地区—某种角度说这种统治在罗马人之后也至今没有其他国家、文明与宗教能够实现。某种角度说,希腊人和罗马人成就了彼此,或者说希腊人的创造力与罗马人的生煎能力成就了彼此在今天看来几近不朽的地位。即使在希腊化最鼎盛的时期,希腊人的帝国都难以获得长久的稳定统治。而直到公元前290年前,当时依旧朴素和守旧的罗马人即使在获得军事上与经济上获得足以称霸地中海世界的时候。罗马人对于任何形式的扩张,都是非常小心而谨慎的。这种小心谨慎,甚至是约束于法律的---罗马当时的法律规定,只有罗马本土及其盟友的领土遭遇攻击的时候,罗马人才能调动大军。这条法律最后的突破,体现了罗马人那种披着保守主义外套的那种假惺惺的实用主义。这个突破是罗马人最终成就帝国并不意外的是插曲。当时罗马人在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胜利之后,收到了来自希腊人的请求—以斯巴达与科林斯为核心的阿尔戈斯同盟联合雅典人及其盟友邀请罗马人出兵打击统治他们的马其顿人。而罗马人的词汇远不如希腊人丰富。也因此在罗马元老院激辩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海外出兵获得丰厚经济利益的元老贵族与大商人利益集团买通了罗马的祭祀曲解了寄存于神庙的法律最终说服了平民派。祭祀的曲解在于,利用拉丁语中当时并不能区别条约约束的盟友与国家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的问题,把邀请罗马人出兵的希腊城邦同盟之余罗马的关系混淆为与罗马有着条约关系的拉丁同盟关系,这才说服了心存疑虑的平民派同意出兵。之后的事实证明,当时的平民派的担忧是非常有预见性的---来自丰厚战利品的掠夺,以及对于海外行省的大规模奴隶经济的经营,共和国平民赖以生存的小自耕农经济迅速的破产,并最终导致已经维系近460年的罗马共和国组织基础的解体。前面提过,震惊于罗马自耕农社会解体现状的格拉古兄弟义无反顾的推进了他们的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为罗马的元老贵族基于现实利益或者基于没有底线的贪婪所吞没。而这些贪婪的元老们最终因为丧失了共和国赖以生存的组织基础,或消失在崛起于帝国征服之中的军事寡头的屠杀与掠夺中,或带着理想与共和国一同毁灭,或者在帝国时代作为那个叫共和国的装饰品的一部分苟延残喘直到比共和国时代的罗马人更野蛮的那些部族攻克了罗马。但是,在罗马帝国毁灭之前,希腊的创造力与罗马的实践各自成就了彼此一千年,并在文艺复兴之后以现代性续写着这段辉煌的余篇。
其实话写到这里,关于古希腊和罗马历史某个片段的长篇累牍某个角度实际已经结束了。我写那么多,和务虚1以及之后的务虚3和4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不妨略展一下。从某个角度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所谓现代性中。在所谓现代文明之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中,维持我们今天社会体系的与其说是中国传统多一些更不如说基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结合衍生而来的现代工业文明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影响更直接些。我写那么多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传承,与其说我在暗示一种类似全面西化主张。不如在说,我实际在表达古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在今天我们社会生活实践的那种现代性。这种现代性,不仅能够解释我后面试图表达的,即使我们社会逐步走进固化,我们今天依旧能够保持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经济与文化的持续增长---尽管这个增长在今天受益人群的受益程度与加入工业化循环与加入全球化循环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而我之所以写这些不仅仅是因为网络的争论,在我生活里的各种小圈子也因为种种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围绕着我们的今天与未来讨论、争论甚至是激烈的争吵。种种这些不管源头为何,最终都可以归纳到这样一个问题中来---既基于古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衍生出的现代工业文明的霸权及其工具普世价值我们将如何自处。这样的关系,我会在写完有关技术革命与未来社会组织调整话题的第三篇后在第四篇略为展开。但是在这里我可以提前说的是,某种角度说我们在今天受惠的这个基于科学自我进化而来的文明体系,尽管对于古代世界而言与古希腊罗马文明传承相互的更多于今天我们和中国传统的关系。比如,罗马在自身国家体制实践过程中,因为避免出现一个新的元老院体系,而拒绝选择代议制民主体制这个借鉴雅典民主体制的政体。是不是看着很眼熟,是的这个不就是美国人在全世界常常干的事情么—推翻一个既有政治体制确立一个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体制,而这个体制假借的是民主自由的普世名义。而对于各个在今天依旧存续的非西方霸权体系的文明而言,一直把握科学自我进化体系钥匙的西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始终把握着掌握先进技术及其工具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钥匙。简而言之就是,西方的普世价值特别的是美国的普世价值其核心就是以先进技术推动更丰富物质与精神商品生产与供应来打到任何试图阻碍其扩张的工具。而某种角度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的那样,西方文明的霸权本身并不来源自西方,而是集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所有人类文明的成就这个大成而来。而他们整合世界其他文明的方法,离不开姑息来与罗马帝国。这实际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正如我这篇冗长的问题说试图表达的那样。古希腊文明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地中海世界三大文明基础之上的相互交融。而罗马帝国,成就在汲取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所有文明成就大成。而今天的西方文明,是结合古希腊与罗马基础之上结合世界其他文明成就融会贯通并为西方所用不断自我演化后而来。对于我今天而言,在2008年之后的世界危机以来。在实际已经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全面调整中。中国人第一次有机会,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和西方列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我们今天的改变不仅是我们今天各种现实与历史问题积累倒逼的。而且也是顺应人类科学技术与文明发展不断自我进化所需要。实现一个如何满足这种需要的发展社会关系,正是中国与现在各国改革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某种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存续,要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只能去面对这个潮流与趋势。并且,在西方各国今天步履蹒跚的改革之中,我实际发现西方曾经自以为是完美无缺的体系开始出现不能适应这种发展与潮流趋势的各种问题。我实际在说,我们面对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机会。一种尝试走出,西方模式之外的,满足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的方式与方法。这种改变,不管任何国家与民族,不管应对这个改变的方式方法是原生态的还是山寨自其它文明的。只有为更多人带来比今天更丰厚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供给。才可能在这一轮新技术革命中赢得先机。而我曾经以为这个机会我们的管理层在全面学习西方多年后已经放弃。不管怎么说,既然我们重新启动了以调整生产关系来实现调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个政改举措。后面有着什么样的问题与艰难我相信多数人会有自己的直观感受。某种角度说,在西方霸权的围追堵截中,如果我们不想放弃我们国家民族与文明的传承。就必须走出这样的一步---以世界各文明成就为己用,站在世界各个文明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并有说创造。后面无疑会有更多问题和挑战等着我们,但是这样的改变是值得的。
有人这样说过----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务务虚 2 完】

推荐网络开放课程 视频 --- 古希腊简介

http://v.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E7%BD%91%E7%BB%9C%E5%BC%80%E6%94%BE%E8%AF%BE%E7%A8%8B%E5%8F%A4%E5%B8%8C%E8%85%8A%E7%AE%80%E4%BB%8B&ie=utf-8

务务虚  1


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69&extra=page%3D2  

关于古希腊与罗马传承的卷轴介绍在第335楼

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07&extra=page%3D1&page=12



dada2020 发表于 2013-11-18 13:54:47

沙发!!!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3-11-18 14:01:27

!

我是外乡人 发表于 2013-11-18 14:19:17

前3排就位!

qizheng.qian 发表于 2013-11-18 14:24:30

求后续

jxdz051277 发表于 2013-11-18 14:33:37

待续……

灵魂采集者 发表于 2013-11-18 14:36:47

坐享!

far8008 发表于 2013-11-18 14:38:54

是啊,铺垫很长,意味悠长啊

秋昂 发表于 2013-11-18 14:39:04

等填坑。。。

heiganlan 发表于 2013-11-18 15:02:15

先留脚印,等着填坑

南方有小乐 发表于 2013-11-18 15:27:55

呃……好久不来……赶紧跳出来站坑~

xmst 发表于 2013-11-18 15:31:20

大家不要用空洞的占位来顶贴,多没文化呀!

前排就座{:soso_e182:}

鹦鹉 发表于 2013-11-18 15:50:03

很有意境 。祭祀的话好像算命先生“父在母先亡”模棱两可的预言。

hhh1211 发表于 2013-11-18 15:56:29

{:soso_e179:}期待

mykensington1 发表于 2013-11-18 16:16:59

顶完再看

海因杰 发表于 2013-11-18 17:18:36

本帖最后由 海因杰 于 2013-11-18 17:26 编辑

顶,点评不能说几个字。我想说的是:葡萄写了很多有关罗马的东东,这次终于说到古希腊的了,联系到他提的卷轴,脉络更加清晰了。并且借故说今,有力地分析了个人、集团、国家面对这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需要好好处理积累的矛盾及自身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

雪落夕阳下 发表于 2013-11-18 17:20:59

意味深长。。。。。

洛阳花 发表于 2013-11-18 17:24:23


意味深长。。。。。

弓背岭 发表于 2013-11-18 17:36:00

葡大慢慢铺垫。坐等。

道孙吴 发表于 2013-11-18 17:45:04

本帖最后由 道孙吴 于 2013-11-18 23:38 编辑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311/18/1737478ono5cs2i5e5esfc.jpg

红色是帕加马王国(这里的德文名依旧是帝国)
绿色是希腊城邦
剩下的黄色是三个亚历山大的继业者帝国
北方的黄色是马其顿帝国
东部的黄色是塞留固帝国
南部的黄色是托罗密帝国
本都在黑海南岸 帕加马王国之上
时间是公元前185年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二次布匿战争已经结束 汉尼拔在2年后逝世。

曾世铎 发表于 2013-11-18 18:28:51

本帖最后由 曾世铎 于 2013-11-18 18:31 编辑

“一个贵族怎么可能抛弃贵族共和体制呢。”, 想到习总和薄督....一个正在改革,一个曾经搞过点改革。一个已经耳边响起了关于独裁的指责,一个已经接受了有关独裁的审判。

morgansys 发表于 2013-11-18 18:30:26

待续

还是卡 发表于 2013-11-18 18:59:21

葡萄兄,我试着表述一下你的这段文字,请帮忙看看有何不当之处!
1、希腊索伦的开启的改革是一个既不左也不右,效率与公平兼顾,一切以解放生产力为核心目标的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罗马人凭借其坚毅与务实的精神建立起罗马帝国,但在庞大的物质财富前,统治阶层由上至下迅速腐化。
3、面对严峻形势,格拉古兄弟采取了激进的改革,通过给平民与军人松绑,引平民与军方阶层进政治博弈,平衡传统贵族势力。
4、推进试点改革,严防传统政治势力插手改革,并制定了外向型政策。
5、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改革,激起了整个贵族阶层消弭分歧,团结一致的全面反扑,终因力量悬殊,格拉古的改革以完败告终。(激进改革犹如军事上弱势方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硬碰硬,很难不招致失败。改革始于破坏组织原则,导致对立双方对抗过程不择手段,严重削弱了统治阶层的统治力量,而改革中因松绑而崛起的新势力,更是将罗马彻底引上了帝国的道路)
6、少数族裔地区行政官僚的腐化行径激起了地方势力的独立运动,并摧枯拉朽成燎原之势。

海因杰 发表于 2013-11-18 21:00:11

还是卡 发表于 2013-11-18 1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葡萄兄,我试着表述一下你的这段文字,请帮忙看看有何不当之处!
1、希腊索伦的开启的改革是一个既不左也不 ...

我感觉你的解读第三条不准确(后面似乎也不准确),葡萄有具体写格拉古改革的,写了很多字,不知道他有没有删除。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为了维护顶级贵族的利益。内容很多,具体还有土地制度改革。葡萄写这些我感觉是对应政改的。里面有一些可以替换。

范狂夫 发表于 2013-11-18 23:03:56

大家好,我是提子,请多关照。
我相信葡萄描述罗马历史时使用“骑士”一词有其用意所在,等写完了再看吧。

小明和小华 发表于 2013-11-19 03:25:26

开头小亚细亚按的这段,想起葡萄在西河说的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事了。

江淮客 发表于 2013-11-19 04:17:07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谈论格拉古兄弟了。再联想到当下的时局,感觉你的暗示还是比较清楚的。

fride 发表于 2013-11-19 04:39:26

还是卡 发表于 2013-11-18 1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葡萄兄,我试着表述一下你的这段文字,请帮忙看看有何不当之处!
1、希腊索伦的开启的改革是一个既不左也不 ...

那时候没有imperium,只有SPQR。前三头和后三头时期虽然军事强人辈出但毕竟披了张旧体制的皮,奥古斯都以后才把帝制稳固下来。
涉及到古典政治的有关内容光有阶级博弈的视角是远远不够的。古典时代的城邦政治中的一个基本关切就是防僭主甚于防敌国。与罗马帝国化的历程相参照,可以对照雅典霸权时期的提洛同盟。拉丁人和希腊人在城邦政治达到顶峰的分水岭之后却走上了不同道路,最终拉丁人建立了一种适合庞大国家的政治体制。
古典城邦政治的局限在于国际博弈中的成功往往不能带来城邦本身持久的繁荣和势力的拓展,反而是造成城邦民主体制衰败的根据,表现在:
1. 军事斗争的成功招致军事强人的出现,这无论是对于雅典体制或者斯巴达体制都是不能容忍的。军事英雄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僭主。
2. 国际博弈带来的财富招致上层的腐化,这对于均贫富的斯巴达体制冲击尤甚。
3. 城邦势力扩大之后产生的民主政治的代表性问题。公民大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让公民意见得到充分表达越来越成为不可能。因此,如果坚持维持城邦民主也必然要求限制城邦规模。
4. 与第三条相关的,古典希腊城邦拓展势力就通常采取殖民地模式,但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和母邦之间政治分裂(殖民地人民不享有母邦的公民权,却要缴纳贡赋),往往还会反而转变成敌对势力。(这一问题的近代版本便是美国革命)
罗马人在国家势力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不同于希腊人,最终在民主国家和强大国家的两难抉择中选择了后者。

dlzhlxj 发表于 2013-11-19 09:13:21

规矩(公约)是用来打破的,用什么保证规矩(公约)不被打破?例如“这些禁忌包括,保民官不得连任与保民官人身不得被侵犯,包括在罗马市区禁止动用军队镇压暴乱和在神庙避难的罗马公民人身不受侵犯的禁忌。”
第一个打破规矩(公约)的人通常会得到超额的收益(回报),但是打破规矩意味着无底线,最后就是比较谁的底线更低,谁更无耻,我觉得有必要有一种力量能够保卫规矩(公约),这样各方才能够在既定游戏规则下玩游戏,不知道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这样一种例子?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3-11-19 11:00:39

拿小板凳听课。

葡萄大哥,三中全会也开完了,该加我为好友了吧。:D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务务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