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国企是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人员负担重、税收也重,能不能把几十万的国企一个一个的救过来,哪怕只救个30%,需要的有能力又清廉的管理人员绝对不在小数,反正我是比较不看好;
现在的国企效益好,退出低利润行业、减员增效、内部事业剥离,大量使用劳务工或者临时工等等都做了的。在90年代搞这个,我觉得也是剥皮式的痛苦。 flyfishfan 发表于 2012-3-2 2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东北下岗职工对前相微词很多,当时真的是像一堆垃圾一样不管了。5,60岁的还好,苦了几年接上社保了。3 ...
是的。5、60的其实还好,有社保,现在医保报销也很多。我不是东北的,我们那边是这样的。
另外有个政府良心问题,我们这边当年的国企破产,是小强在位的时候处理的。当时郑州的再就业培训做的很好,而且现在也做得很好。快要重组的国企,全部有各种技能培训,职工只要交30块钱,就可以接受再教育。
而且郑州国企分的房子也不算小,90年代末期基本上工人大概75平米左右,效益差一点的,大概65平米左右。
现在郑州市工会每年都要组织困难职工补贴,领导要去家里送东西什么的,过年还要发钱。
不知道东北那边怎么做的。 忙总的《张厂长》,结尾那段,让我想到《祝福》 wxmang 发表于 2012-3-3 18: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朱应该没这个削藩任务,这是286干的。
削藩政治上是286干的--除了他别人也干不了, 经济上削藩分税制还是起了不少作用吧 wxmang 发表于 2012-3-1 1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原材料基地,最大问题是无法建立自己的产业链,附加值太低。贵州最典型,煤,除了发电,就是运出,电 ...
敢问忙师,我豫的工业产业链如何? 回想当年下岗时,三十多年工龄,一万多就了结了(一年一千多),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最困难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人一样,单位就是他的世界。
过来的人都是英雄。 wxmang 发表于 2012-3-3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巡导致大通胀这个都知道。但是南巡为什么会这样结局和表达方式,或者说南巡背景如何,现在没公布官方说 ...
三年治理整顿到底干了些什么?
印象中我妈3000人近亿固定资产的中型国营重工业厂,那三年中,有一年的利润是3000块,然后大红字贴在布告栏里,因为全国是大面积亏损。这件事大家都当作笑话来讲。
我当时感觉经济象是在萎缩一样,很萧条。但是读大学后去查那几年的纪录,发电量都在成长,说明某些部类的成长超过了我所看到的萎缩?还是说如果经济成长少于7%,表现出来就是萧条? chinasu 发表于 2012-3-3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想当年下岗时,三十多年工龄,一万多就了结了(一年一千多),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最困难的就像肖申 ...
前任总经理在历届影帝中,肯定排名靠前,我靠。
{:soso__12146131604871077814_2:}
洗心 发表于 2012-3-3 1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削藩政治上是286干的--除了他别人也干不了, 经济上削藩分税制还是起了不少作用吧
1980年前是大锅饭,中央财政统收统支,建设预算由国家计委统一制定,然后下达各省执行(所以当时把计划叫粮票),有粮票后,相应钱由财政部下达。所以当时各省没积极性,只等上面下拨。在分灶吃饭以前地方机动财力极小,税收原则上要100%上缴国库的。没有任何分灶或分税的事情,当然一事一议的地方税收留成会有一点,例如广东为搞广交会会留成部分税收,但是这是要中央特批的。
初级版分灶吃饭,就是各省不再围着中央财政 一口灶吃大锅饭,而是分开火,各自拥有独立的利益,谁产的粮多,下的米多,谁就能吃上饱饭。
收入分灶
核心是把财政收入分为四个部分:
1、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中央所属企业的收入、关税收入和中央其它收入;
2、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地方所属企业的收入、盐税、农牧业税、工商所得税、地方税和其它地方收入;
3、经国务院批准,上划给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例如茅台酒虽然属于地方企业,但上划),其收入作为固定比例分成收入,80%归中央,20%归地方;
4、工商税作为中央和地方的调剂收入
支出分灶
1、中央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企业的流动资金、国防战备费、对外援助、中央级的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等由中央财政支出;
2、地方支出的范围包括地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援农业支出、地方各项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及地方行政管理费等。
明确收支范围后,就确定包干基数。凡是地方收入大于支出的地区,按比例上交;支出大于收入的地区,从工商税中按比例留给地方,收入仍然小于支出的,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
因为收入划分的依据是行政隶属关系,地方政府为自己扒堆,势必来个“两手抓”:一手抓税高利大的地方企业,一手抓市场封锁。结果就是地区分割,重复建设。确保了自己这一堆,还要想办法挖中央一块,对体制内分成收入的征收消极怠工,在体制外收入上多下功夫,大做文章,搞财政资金体外循环。中央财政要么不知,要么是心知肚明口难开。此外,地方还可以找中央讨价还价,来个一年之际在于争,跑部钱进。极有创意。
中央财政弄得很被动。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到1993年只有22%左右,与发达国家50%-70%的比例相差甚远。人穷志短。中央财政手中拮据,囊中羞涩,想利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中央财政只得伸手向地方求援,让地方多做贡献,以解一些燃眉之急。
1994年,开始对分灶吃饭进行升级,实行了分税制,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分税制的核心是分税、分征、分管;同时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就是切蛋糕。就是将蛋糕一切为三,一块为中央所有,一块为地方所得,还有一块双方共享。即把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关税、消费税等为中央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为共享税,它们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其它为地方税。
地方的对策就是增大收费项目,例如卖地,例如路桥收费等等。目前如果把地方各种预算外收入加上(大头是卖地),中央收入占整个收入比重仍然在33%左右(这个数据来自国外投资银行研究报告,不一定准确,但是国内数据更不靠谱)。
大概就是老朱的分税制历史,我不觉得对广东有特别杀伤力,实际进一步拉大了内地与广东的距离,壮大了广东的实力。
slyypp 发表于 2012-3-3 2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敢问忙师,我豫的工业产业链如何?
河南产业链相当完善,郑州为中心的能源和化工,洛阳为中心的机械电子制造,安阳为中心的冶金,以及郑州新乡为中心的轻纺消费电子。。。。。。只是河南企业都不是很大罢了。 chinasu 发表于 2012-3-3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想当年下岗时,三十多年工龄,一万多就了结了(一年一千多),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最困难的就像肖申 ...
老哥有切身体会。其实最痛苦的还不是下岗买断那个时候,而是几年后再也找不到管事的组织体系的那种无助和悲凉。一个巨大的企业厂区,没有人管水电气,冬天萧杀一片,夏天到处是摆摊的,结果卖的比买的多得多。一个人有点病痛,全家就垮了。
我觉得苦还能承受,绝望无法承受。 本帖最后由 牛得很 于 2012-3-4 11:49 编辑
所有军事行动里面,撤退是最考验部队的素质和组织能力,掉队的、流散的、被俘的都会出现,国企改革是类似国企的大撤退。
忙总能不能做一个国企改革的行动大纲,用类似穿越回1995年的角度出发,看做哪些点才能把事情做好,然后对照实际,看执行的情况又如何,以从正反两方面提供经验教训。
RE: 关于东北没落的看法
wxmang 发表于 2012-3-4 1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老哥有切身体会。其实最痛苦的还不是下岗买断那个时候,而是几年后再也找不到管事的组织体系的那种无助和 ...
东北的情况怎么这么严重?郑州比这个好多了。其实郑州很多国企职工最怀念的是一些已经进监狱的。因为那些人在后期为了自己顺利捞钱,给了职工大量的好处以减少阻力,尤其是住房面积,哈哈。 牛得很 发表于 2012-3-4 1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有军事行动里面,撤退是最考验部队的素质和组织能力,掉队的、流散的、被俘的都会出现,国企改革是类似国 ...
现在时过境迁,大量资料都消失了,没人能够再做这种事情。
而且我觉得人应该往前看,已经过去的,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发生(因为没有家底再给他们这种折腾了),就不必再关心。
我背上的水罐掉地上摔碎了,我不会回头看,因为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前进的步伐。
有时说说历史,其实不过喝茶聊天,打发时间而已。
晨池 发表于 2012-2-29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那欧洲农民岂不是急死了,他们的气候咋是那样的,我说咋欧洲只出产一些什么橄榄啊葡萄啊的东西,不 ...
没调查过 只是从电影上看 英法德在古代没有先机的农业技术和好种子的情况下 的确不如中国的雨热同期 踏浪而来 发表于 2012-3-4 14: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调查过 只是从电影上看 英法德在古代没有先机的农业技术和好种子的情况下 的确不如中国的雨热同期
只要看人口就知道了 不少那时的国企领导在好的地段都有房产,企业在的时候一直住国企社区里的一般房子里,等企业没了就搬到高档小区去了,你说这种人能不盼着企业早点黄么 wxmang 发表于 2012-3-4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80年前是大锅饭,中央财政统收统支,建设预算由国家计委统一制定,然后下达各省执行(所以当时把计划叫 ...
多谢师兄分析。
要防止诸侯做大是持久战啊, 师兄认为现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合理? wxmang 发表于 2012-3-4 1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哥有切身体会。其实最痛苦的还不是下岗买断那个时候,而是几年后再也找不到管事的组织体系的那种无助和 ...
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没了希望精神就垮了。 洗心 发表于 2012-3-4 2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师兄分析。
要防止诸侯做大是持久战啊, 师兄认为现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合理?
其实我是支持中央集权的,但是不支持跑部钱进(这个太浪费了,只要关系好,什么烂项目都给钱,关系不好,好项目也不行)。只是一党专政下,中央集权=跑部钱进。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制物思理 发表于 2012-3-5 0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没了希望精神就垮了。
其实是一种习惯,长期被人管,突然没人管了,心慌。 wxmang 发表于 2012-3-5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是一种习惯,长期被人管,突然没人管了,心慌。
哦,那是一下子没有了安全感。几十年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有单位相应的制度安排,突然间都消失了,还是五六十岁的年纪,我都能部分的想象那种恐惧。
按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
安全,
情感,
尊重,
自我实现。
中国人可能刚彻底解决了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N多人还停留在安全这个层次的追究。
wxmang 发表于 2012-3-5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是一种习惯,长期被人管,突然没人管了,心慌。
我倒觉得是一种体系和循环, 东北的官本位和温州的企业家是一个道理, 国企改革让东北的体系无法循环, 国际大环境也让温州的投机经济难以为续, 温州的投机家是习惯自己经营的, 体系无法循环后, 倒开始哭鼻子, 让国家"管管" 他们.
无他, 体系循环而已, 无法循环, 都没法玩, 瞎说两句. 那一剑的风情 发表于 2012-3-5 1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觉得是一种体系和循环, 东北的官本位和温州的企业家是一个道理, 国企改革让东北的体系无法循环, 国际 ...
还是不一样,东北是把所有东西国家都拿走了,年大修理基金和折旧基金都拿走了,活命钱都没留下,人老珠黄就不管了。
温州可是连税都在普遍的偷漏的。 wxmang 发表于 2012-3-5 1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不一样,东北是把所有东西国家都拿走了,年大修理基金和折旧基金都拿走了,活命钱都没留下,人老珠黄 ...
嗯. 最近看了GE的历史, 其实也是个美国 "国企" 改革的事, 美国80年代的经济遇到日本精益生产模式的全面挑战, 开始搞改革, 成功的如GE, 不成功的美国钢铁, 世界上最难的就是:
善败, 败而不乱. 顺风车谁都会开, 逆境见真英雄.. 那一剑的风情 发表于 2012-3-5 17: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 最近看了GE的历史, 其实也是个美国 "国企" 改革的事, 美国80年代的经济遇到日本精益生产模式的全面挑 ...
企业跟人是一样的,不生病的企业是没有的,活下来的,都是有点办法的。 wxmang 发表于 2012-3-5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企业跟人是一样的,不生病的企业是没有的,活下来的,都是有点办法的。
嗯, 中国的企业感觉是美国60, 70年带的粗矿模式, 希望朝精益生产模式转变时不要重复以前的历史, GE转型过程中也裁掉了6,7万人.
跟忙总学习了 尽管是属于后进 但是学习还是应该的 还好这样的历史已经不会再发生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3-5 1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不一样,东北是把所有东西国家都拿走了,年大修理基金和折旧基金都拿走了,活命钱都没留下,人老珠黄 ...
国家为啥只榨东北的汁?从三线建设算起,都榨了几十年了,还不消停?还是东北人对榨自己的汁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