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8 10:15:17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鹿角对一般的人反而更适合,无他,温和罢了。

鹿角,我妈她说最好的是血茸的那一部分,我买过便宜的 ,感觉和骨头差不多,还是人参能吃出味来。
鹿血、鹿肉有这功效吗,我这边很多鹿肉山庄。

penny1003 发表于 2012-4-28 10:38:28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1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胃病的证型非常复杂。可以说千变万化。
你LD的情况,气虚,气滞,腑气不通,甚至脾胃阳气不足(比如有不 ...

多谢大熊指点。我老婆这病去看过西医,用了不少抗生素和拉挫类药物,但效果不明显。我感觉还是用中药调养好些。这里想再问问这香苏散和香砂养胃丸是服一种即可,还是需要兼服。(因为看香砂养胃里已经含了香苏散主要成分)。另外,家中正好有些红参,我想让她吃些培补元气,不会有啥问题吧。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29:45

penny1003 发表于 2012-4-28 1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大熊指点。我老婆这病去看过西医,用了不少抗生素和拉挫类药物,但效果不明显。我感觉还是用中药调养 ...

质子泵抑制剂,从我们目前看,对萎缩甚至有助纣为虐的嫌疑。当然我也没数据。
香砂养胃中只有香附子,没有苏梗。所以二者还是同时吃的比较好。当然香附子要减量服用。
红参现在对她非常不合适。
因为她脾胃的气机运转非常不正常,大补的东西对她来说有些过。
我老师的办法是从太子参开始吃起,逐渐换成党参,然后再换成红参。这个时间段要拉的比较长,两个月是至少。
随时注意胃口的变化,胃以喜为补,如果吃不下就要减量(尤其食物)。胃病是个长期斗争的过程。不过大部分人是能够控制甚至改善的。
预祝顺利,以上仅供参考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30:21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8 1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鹿角,我妈她说最好的是血茸的那一部分,我买过便宜的 ,感觉和骨头差不多,还是人参能吃出味来。
鹿血、 ...

参考咸丰皇帝的故事,呵呵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36:39

wisele 发表于 2012-4-28 0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熊兄,你在忙总那王八拳帖子说过关于胆结石的问题,我还想请教一下。

我亲戚有胆结石,你说的每天吃 ...

苹果是平性的,是大众化的食疗方法。对于有胆汁淤积的(当然是不严重的),会有比较好的自我感觉。
黑木耳的寒性相当弱了。只要脾胃能接受,可以采用服用一段时间,停一停的方法。
另外,为啥说你亲戚体质不适合啊?是不是有怕冷的症状?怕冷可不一定都是所谓的寒性体质啊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44:06

suqier 发表于 2012-4-28 1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 西洋参涅?和高丽参的性能差多少?

2. 西洋参听说刚进中国时,因为是从广州口岸进来的,所以被定为性 ...

1、两者的性能都有很多方面,罗列下来就太多了,建议去看相关药理学书籍
2、对中药药性,就是所谓的四气,其实没有考证和衡量的方法。完全是通过经验流传的,因此造成了很多分歧的观点。你看这个帖子里,就有关于人参是否性燥的争论。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的遗憾。当然,如果你对中医理论略知一二,你就会明白,这也是灵活性的体现。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和人的体质差别很大,相同的药物反应会有差别,在没法统一的情况下,自说自话也是灵活性的展现。比如张锡纯就对石膏的寒性到底大不大做过考证,我觉得他的推测是比较能接受的。

wisele 发表于 2012-4-28 15:48:44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苹果是平性的,是大众化的食疗方法。对于有胆汁淤积的(当然是不严重的),会有比较好的自我感觉。
黑木 ...

先谢谢花熊兄解答。

亲戚体质问题我也不懂, 这是中医说的, 叫她少吃点黑木耳, 因为黑木耳偏寒。反而她老觉得自己其实是偏热的体质, 每吃些煎炸的食物就上火,但中医这样说她也只好听中医的。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53:02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0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参”这个词的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但《本草经》出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专业人士依然通用“五茄”之 ...

大师姗姗来迟,让我跳梁了半天,情何以堪啊。
在人参是否性燥的问题上,我觉得是这样的,人参的补气和温热之性,在寻常人身上,自然表现出燥的一面。而对于气虚,甚至是暴脱的病人,其大补元气的作用,对维持正常的脏腑机能具有最后一根稻草般的作用。而此时,其温性反而变得不值一提。
不知这种解释合适否。
人参的流传演变,我上次特地查了下,确有缺失的环节,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对此语焉不详。
综合下来:
1、人参分布北移说法
2、已经灭绝的物种说
3、党参说
4、兄台的说法
我觉得好像都有些问题,哎,姑且存疑吧。
五加的说法,我还没有想过,待俺去翻翻书堆了以后再谈。不过感觉虽然是五加科的东西,但是分布太偏南,弄错的机会应该不大。

独自凭栏2 发表于 2012-4-28 16:09:03

人参泡白酒,我喝了一点,的确可以感觉到提气。

泡过酒的参,可以吃吗。

我感觉扔掉了可喜,才有这么一问哈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6:46:37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0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参”这个词的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但《本草经》出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专业人士依然通用“五茄”之 ...

  你的回复充满了大胆假设,却做不到小心求证,有些地方我还看到了循环论证。用我一个网友的风格,在你的原文后面用蓝字作回复。

“人参”这个词的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但《本草经》出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专业人士依然通用“五茄”之名,而少用“人参”(《伤寒论》除外),这可以参阅魏晋时期相关文献。所以,那《神农本草经》描述的“人参”来定义现在市场流行的五加科的人参,是非常不恰当的,是典型的盲信古籍的书呆子行为。 疑问一:既然这里说了‘专业人士依然通用“五茄”之名’,为何你下面又用这么大的篇幅去论证“五茄”就是人参,到底这是专业人士的常识还是只是你的看法。另外,可否提供具体的魏晋时期文献名称,我们来求证一下。

   曾经写过一个推理小文,自认还是有点思考探索的价值。至于其中提到的“醉茄”到“五茄”到“人参”的文化传播可能性,可以参考西洋参的发现史:西洋参的发现,就是从中国用参传统比附而来。另外,要强调一下背景:印度草药学有6000年左右的应用历史,我国中药广泛运用在东汉末(时间恰恰在佛法西来之后),只有2000左右历史,印度草药学也是美国替代医学办公室认可的替代医学之一,而中医药除了针灸,其它尚未被认可。文章如下: 何以见得“我国中药广泛运用在东汉末(时间恰恰在佛法西来之后)”,这又是你的一个大胆假设,请小心求证

    五加科的人参是主产于我国的名贵中药材,这毫无疑问,但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中的人参,却未必定是五加科属的人参。《本经》载:“人参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从这条经文中,可以其性“味甘微寒”,性“微寒”,这符合后文“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等镇静安宁的作用。而后世的五加科人参性味则是甘温,这貌似十分微小的差别,更何况五加科的人参大概也有《本草经》中所描述的功能,所以将两者挂靠在一起,也就成了铁板钉定的事实。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人参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还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这确定了产地,似乎更加无疑。后世的医家们都开始在这“三杈五叶”上做文章,什么“三、五是奇数,是阳数,故其为从阴引阳的药物”之类,这实在经不起实践的推敲:一年生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俗称“马掌子”;三年生的两个杈,每杈五片叶,俗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三个杈,俗称“灯台子”;五年生的四个杈,俗称“四品(也称批、匹)叶”;六年生的五个杈,俗称“五品叶”;也有生六个掌状复叶的,俗称“六品叶”。
后世学者则更进一步发挥:“人参三桠五叶,乃禀三才五行之精气,寄形于草质,为百草之王。其根干之色黄,得坤土正色;其子秋时红如血,是土之余生火也,故能峻补元气,返人魂魄,其功尤能健脾。盖脾主中宫,为万物之母,人无土不生,参得土德之精以生人,非若术之腻滞,世所以重之。”乍读这段文字,便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曾在《金匮录》中读过下面这段文字:
“五茄者,五行之精,五叶同本而外分,故名。五者,如五家相邻,比之青雾染茎,禀东方之润;白色营节,资西方之津;赤色注花,含南方之晖;玄精入骨,承北方之液;黄烟熏皮,得戊己之泽。五种镇生,相感而成,行之者升仙,服之者返婴。鲁宣公母单服其酒,以遂不死。或方:
五茄 天门冬 茯苓 桂 椒 冬葵子 上六物分等捣筛,以井花水服一刀圭,先食,日三。三十日勿绝,仿佛见神;五十日司命去死籍;七十日与神通。”
这里描述的五茄,显然不是刺五加,五加在《本草经》中有记载:“五加皮,辛温。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疸创阴蚀。一名豺漆。”对于此药,《本草新编》的评论非常到位:“五加皮,味辛而苦,气温而寒,无毒。近人多取而酿酒,谓其有利益也,甚则夸大其辞,分青、黄、赤、白、黑,配五行立论,服三年可作神仙,真无稽之谈也。此物止利风湿,善消瘀血则真。若言其扶阳起痿,止小便遗沥。去妇人阴痒,绝无一验。”如今市场上依然流行者五加皮酒,去去风湿还行,至于谈保健,就有点扯了。这里的五茄,应该是《神农本草经》所载的“人参”,其效曰:“久服,轻身延年。”
但从其所列方注“三十日勿绝,仿佛见神;五十日司命去死籍;七十日与神通。”来看,则这个组方有轻度的致幻作用,而“天门冬、茯苓、桂、椒、冬葵子”这几个药绝无此药理,则“五茄”便应该稍有致幻作用才是,但是五加科的人参显然不具有这个功能。那么这个五茄到底是哪一种植物药呢? 按你上面的说法,在魏晋时期人参通用五茄之名,这里为什么要有疑问呢?

只能从“五茄”这个名字入手,我们知道曼陀罗又名“风茄”,是有名的致幻剂及麻醉药,但此药并无健脾之类保健疗效,倒是印度草药常用“睡茄”,又名醉茄,最有意思的是在这药在印度就称为人参,并且睡茄花冠狭钟状,5齿裂;雄蕊5,也具有五的特征,称之为“五茄”,并不唐突。Robert Svoboda在《阿输吠陀,生命、健康和长寿》中阐述睡茄有助保持頭腦清晰、寧神安心和促進舒適睡眠,雙盲臨床研究發現睡茄有助改善思維技巧。这与《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极度近似,更何况《本草经》人参又名“人衔”,“衔”与“茄”两字,仅一音之转。而从其名字也可以解读出其有轻微的致幻的可能(至少命名者会这么认为)。前文曾描述了我国中药运用与印度草药理论的传承关系弦音醉舸:从摇钱树说起,如果确然,那么由于外来文化本土适应性的问题,很可能会积极寻找与外来药物特征相似的本土药物来替代阙如,于是就在中医药历史上出现了人参产地的争议,最早以出在山西上党的“党参”为五茄的替代品(因为党参的花也是花开五出的),至于后来发现了辽东五加科的人参,且发现其功能更符合《本草经》经文记载,于是就成了人参的不二之选。这些药材甄选的工作,正是神仙家们的专攻方向,他们的历史使命,不就是在寻找世间珍密的仙药么!

  “倒是印度草药常用“睡茄”,又名醉茄,最有意思的是在这药在印度就称为人参”,这里我有一个严重的疑问,人参这个词是泊来语?音译?“参”字甲骨文中就有,形象与人参的形态很相似,下面我可以转些这方面的资料。如果这药在印度就称为人参,那么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但是如果是“这药也被称为印度人参”,这意思就差别大了。
  从你上面的论述来看,仅仅因为一个陶弘景的“三桠五叶”就否定了《伤寒论》中的人参是五加科的人参,但是在论证的你“五茄”才是今之人参时,却没什么有力的证据,仅仅通过药性近似,还有“印度就称为人参”这经不起推敲的观点,这也太天马行空了。我上面的回复中还转贴了他人的帖子,里面就有直到明朝山西上党还曾存在过人参和党参的证据,这是多方的证据相印证的。关于人参的形态,宋代的《本草图经》中就符合事实。
  最后说一点,今天的人参性寒不是看书得来的,而亲身加临床验证过的,古书上把药性搞错的地方不少,实证是第一位的,这就是我在另外的帖子里说的证伪,而不是仅仅用各种自相矛盾的古文来打架,正是因为各种文字在打架,就要用实践来检验对错。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8 16:47:50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参考咸丰皇帝的故事,呵呵

鹿肉、鹿血饭吃了很多,一点感觉都木有啊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6:58:44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0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至于“人参”救津液之说,只有桔梗科的党参能切实符合,五加科的人参则燥得很,治虚脱(脱血)可以,救津 ...

生晒参燥在芦头,我们用人参入药时都去芦头的。至于人参能不能补津液,实践最有说服力,党参的力量不到人参的三分之一,而且效果还很不好,只有在没有人参的情况下才勉强代用。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7:05:30

这里有篇文章,大家可以参看 http://www.ginseng99.com/simplified/web/1902.htm

其中提到参字的甲骨文 



还有提到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有唐代的中药,其中就有人参,就是五加科的。

qeuz 发表于 2012-4-28 17:13:09

长见识了啊。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7:22:25

看一看考古上的证据,早在汉朝年间,中国已经有成完整的中医体系。

http://gs.wenming.cn/whgs/hjwh/201106/t20110630_63247.html

武威汉代医简 时代最早内容最多的原始医学文献


http://www.gscn.com.cn/upload/image/2010/12/27/1293418268460.jpg
  旱滩坡医简出土遗址

http://www.gscn.com.cn/upload/image/2010/12/27/1293418268461.jpg
  张延昌为病人诊治

http://www.gscn.com.cn/upload/image/2010/12/27/1293418268463.jpg
  旱滩坡古墓近照

  
http://www.gscn.com.cn/upload/image/2010/12/27/1293418268466.jpg
  武威汉代医简注解

  http://www.gscn.com.cn/upload/image/2010/12/27/1293418268470.jpg
   武威汉代医简

  武威柏树乡下五畦村旱滩坡发现的东汉墓葬中,清理出医药简牍92枚,其中记载各科方剂3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针灸科等。医简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中医学文献研究和临床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尤其是近日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发文着力打造甘肃中医药文化品牌,将武威汉简医学城(雷台园)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进行建设。由此,社会各界人士一时纷至沓来,纷纷寻访。

  旱滩坡

  葬着一位汉代老中医

  10月下旬的一天,记者一行踏上了寻访的道路。

  根据向导介绍,武威医简,最早发现于1972年11月,当时是武威柏树乡下五畦村村民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了一处汉墓,经由当时的武威县文化馆、甘肃省博物馆的发掘、清理,最后发现了医药简牍92枚。

  车子在柏油路上疾驰,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

  旱滩坡墓群地处武威市西南沿祁连山北麓的一片滩地上。墓葬分布面积较广,东起金塔河,西至西营河,地跨柏树、松树、红星、西营4乡,宽约1公里,长约20公里。这片滩地,地势较高,终年干旱,草木难生,因此人们称它为旱滩坡。千百年来,人们把这里看成了安葬陵墓的理想圣地,从西汉到明清,在这里形成了绵延十多公里的旱滩坡墓群。

  车行至现场,记者一行看到的是一掊掊黄土。再寻再找,见到的却是一片片残瓦。随行的向导用遗憾的口气说,当年发现的汉简土墓可能由于时间太久远了,所以墓地已经被黄土掩埋了大半。时至今日,只能依稀推测出墓室大小和结构。在此汉墓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墓葬。据此分析,这里可能是古人的公共墓地,很可能与武威汉代医简墓主人相关的墓葬分布其中。

  随行的专家介绍,武威汉代医药简牍的成书年代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根据随葬物品推断,该墓的主人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医生。这位老医生,是一位悬壶济世、具有丰富行医经验的医学人士,他把行医多年的“经验”记录简中,并让它们埋于地下,相伴长眠。

  一阵风吹过,卷起尘土无数。拂尘叹息间,众人揣度着两千多年前那个物产丰富,人流如织,商旅往来频繁,文化兴盛的武威古城,端坐着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中医,他正在把诊号脉,坐馆诊治。……

  汉代已有较完备的

  中医药体系

  武威汉代医简目前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该医药简是我国年代较早,保存形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临床验方著录。它反映了我国早期医学水平和中医临床治疗的真实情况。同时,它反映了汉代的医学水平,说明汉代的临床理疗,已经具备了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武威市博物馆馆长黎大祥介绍,这批医药简牍共92枚,其中78枚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简牍为松、杨两种材质,长23-23.4厘米,宽0.5-1厘米;简身明显留有上、中、下三道绳痕迹。简宽1厘米的共41枚,呈黑褐色,右侧刻有三角形锲口,以固定编绳。简宽0.5厘米的共37枚,呈浅黄色,保存较好,字迹清晰,除2枚外,皆无锲口,一简书“右治百病方”尾题。简文内容相当丰富,它包括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及其他内容。在临床学方面,不仅有对疾病症状的描述和病名、病因、病理的记载,还保存有许多治病的方剂即“治风寒逐风方”、“治久咳逆上气汤方”、“治金创止痛方”、“治妇人膏药方”、“治目痛方”等共30多个,计有内、外、妇、五官、针灸及其他各科内容,保存非常完整。

  黎大祥讲,简文还对药物的炮制、剂型以及用药方法、服药时间都有详细的记载。从简文内容整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该医药简包含了“辩证施治”的法则。与武威简牍时代相近的张仲景提出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的观点不谋而合。其二,简文中所载的药物共100多种,充分说明简牍在某些方面反映的药物学内容,较《神农本草经》有所发展。其三,简文中针灸内容虽然比较少,但关于针灸穴位及刺疗禁忌的几枚木简,尤为中医学界所珍视。

  医简反映中国目前

  最早的药品零售记录

  “两千多年前,武威城是一个交流频繁,人员往来如织的地方。城中店铺林立,城外有诸多士兵驻守,军队中当时已经有军医官的设置,这些医官来自全国各地,也有武威城本地的医官。他们随身携带国家太医院颁发的验方集,以便为士兵诊治疾病。当时在城中,还有坐诊的医馆,这些医馆还经营大宗药材的采购与经销。城中的富户,养有多名奴仆,经常需要购买很多药材;城外,商人们来来往往,为武威城送来大量的商品,其中就包括很多药材。而来往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商人们,很多人患上了久治不愈的疾病,他们就在武威城医治。当时的丝绸之路上,各种动物猛兽伤人,也是常见的事,医官们也多拿药物医治咬噬伤。因此,当时的医生,不仅擅长使用药物,还使用针灸和推拿,各种膏药也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制剂。另外,河西由于粮食富足,酒也是入药的辅剂之一。”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张延昌所长说。

  张延昌指出,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大宗药物的交易记录,这也是中国目前最早的药品零售记录。武威汉代医简早于《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方剂学,可谓“方书之祖”。《黄帝内经》已提出辨证施治法则,但缺少具体的临床应用,医简则是以辨证立方来体现辨证施治的,并举例说明了医简方是用之有效的。

  武威医简是独一无二

  的原始医学文献

  专家认为,武威汉代医简是武威对中国医药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从历史角度来讲,中国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献中,只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和武威汉代医简。目前,武威汉代医简是最原始的医学文献,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张延昌讲,92枚汉代医简中,仅论及痹症者占到了13枚,载有痹症方剂6个,方证相应,组方严谨巧妙,且治法多样,除汤剂外,亦有熏蒸、散剂、丸剂和膏摩之法,方后还有确切的疗效观察。这说明早在东汉之初治疗痹症就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针对此,从1995年开始,张延昌便在深入研究医简组方用药的基础上,将武威汉代医简所记载的痹症方剂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并成功配制出“祛寒逐风合剂”和“清热逐风合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

  随着人们对武威汉代医简研究的日益深入,目前国内多位专家发现了这一具有珍贵意义的出土文献,并将其中的方剂应用于临床。如陈可冀院士认为医简中的“瘀方”“很有科学性”。现用其治疗支气管炎、乳腺炎、宫颈糜烂、脑脓肿后遗症、菌痢、风湿性关节炎等,效果不错;甘肃省中医院风湿科将“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等古方灵活地加减后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医药奇方仍能古为今用,惠泽后人。看来,当年长眠于旱滩坡的那位老中医,可以笑慰九泉了!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12:37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姗姗来迟,让我跳梁了半天,情何以堪啊。
在人参是否性燥的问题上,我觉得是这样的,人参的补气和温 ...

大熊兄台实在高抬了,带上“大师”的高帽岂不折煞小可。药物大都有偏性,关键在如何运用,用得正确,效胜仙丹,不正确,则赛砒毒,人参也不例外。中医文化里包容杂和的东西实在太多,不但可以看到印度的医药,更有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医药成果,甚至还有古希腊医学的实际技术(尤其是骨伤这块),所以不能从单一生发论角度去看,这样,就不会一叶障目了。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23:47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有篇文章,大家可以参看 http://www.ginseng99.com/simplified/web/1902.htm

其中提到参字的甲骨文 ...

先回复你这条吧,上一则疑问相对复杂,暂时没有大段的时间回复。“参”字的来源,是基于星象学说中的星宿,“动若参商”,“人参”这个名称的来源,也正是基于二十八星宿理论,将这种植物比附为天上参星在人间的对照,所以“参”字的历史再古老,也于这种药用植物没有必然关联。此其一。
  其二:人参产地之一有辽东,这个说法来自于魏晋时期,也不可能早于魏晋时期。这需要知道相关历史,中国的版图,在汉朝时未曾有辽东,魏晋时期鲜卑入华后,“中国”的版图才开始于辽东有关,所以魏晋之前的“中国”,基本上不会有对辽东“人参”的认知,也就是说由于魏晋后,辽东的入籍,才使当时的医药文化,认识到有比党参更符合”人参“这个名称的药用植物。拿唐朝有五加科人参来说事,没有任何说服力,也看到有人号稱将人参运用历史推到4000年的说法,根据就是你所说的“参”字的运用历史,实在是件可笑的事情,比附的太厉害了。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37:08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7: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一看考古上的证据,早在汉朝年间,中国已经有成完整的中医体系。

http://gs.wenming.cn/whgs/hjwh/201 ...

这些东西我都读过,对于植物药的运用历史,可以推到原始人类,汉朝太近了。汉朝时是有完整的中医体系的,但这是经脉医学体系,与药物运用体系不是一回事。一部黄帝内经,只有13方。汉威医簡里的东西,有很多药物的运用是事实,但与后世的中药体系不是一回事,我仔细研读过,其中一半以上的所谓药物都是巫术体系的(比如黑狗血、精液、鸡血、阴毛、鸡屎等等),还有一些药物名需要通过“考证”,才能与后世的中药名扯上关系(名称不同),这与后世的中药体系不是一回事,当然也有一些残余在后世医药体系中的东西。不能仅仅看到表象近似就认为理论体系一样。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是说中药成体系的运用,是《神农本草经》之后,而《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基本上在公元100年左右,而佛法西来,在永平十年(公元67年),当时不仅是来了书籍,还来了两个活人:高僧摄叶摩腾和竺法兰。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55:15

本帖最后由 弦音醉舸 于 2012-4-28 18:56 编辑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16: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生晒参燥在芦头,我们用人参入药时都去芦头的。至于人参能不能补津液,实践最有说服力,党参的力量不到人 ...
你这里的问题是把逻辑颠倒了。
你先是强调人参的“寒”性,显然你说的是五加科的人参,对吧。这里你存在逻辑颠倒的事实,实践证明:五加科的人参,很多人吃了以后,会出鼻血,会有“上火”症状,你能用“甘寒”解释圆满么?不能用预想来替代现实,五加科人参的温性是事实,东汉以后的医籍都这么记载,实践也都这么反馈,你不能因为有过一本书(不管地位如何)写过“甘寒”,就认为实践出错了。
   在这里,你开始强调人参的救“津液”,什么是“津液”首先要弄清楚,不能因为五加科人参确实有救“脱血症”的作用,就认定“脱血”就是脱津液,从而来确定“救津液”的理论。《伤寒论》体系中用“人参”救津液是事实,也确实有效,但万不可用五加科的人参,后世太多的医籍在讲这个道理了,当然,他们的表述也不明确,只是说外感用人参会“固邪”,我相信这些医家的“理论”应该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也做着这样的提示。所以啊,这里还是存在逻辑倒置的问题,假如我自己的经验和古代医家群体的经验都切实反馈着临床事实(外感不能用五加科的人参),那你不能因为有本书里写到过外感用人参(不管这本书的地位如何),就确认伤寒一定用五加科的人参。    补充一句:《伤寒论》里用“人参”来救津液是正确的,但东汉末年的人参,不可能是产于辽东的五加科人参,至于上党的人参是属于什么科的,目前没有确实资料能证明,而目前产于上党地区的党参,却可以替代《伤寒论》里的“人参”。
     再补充一句:实践证明,很多人吃了切片的人参(没有芦头),是会出鼻血的。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9:13:19

独自凭栏2 发表于 2012-4-28 16: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参泡白酒,我喝了一点,的确可以感觉到提气。

泡过酒的参,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吃啊。
就是功效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9:17:19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8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鹿肉、鹿血饭吃了很多,一点感觉都木有啊

在哪里吃的啊?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9:20:49

wisele 发表于 2012-4-28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谢谢花熊兄解答。

亲戚体质问题我也不懂, 这是中医说的, 叫她少吃点黑木耳, 因为黑木耳偏寒。反而 ...

吃油炸的东西长个豆豆,口腔溃疡上的,并不都是上火啊,呵呵
而且人还有寒热错杂的情况啊

天天 发表于 2012-4-28 20:30:33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吃油炸的东西长个豆豆,口腔溃疡上的,并不都是上火啊,呵呵
而且人还有寒热错杂的情况啊

{:2_36:}熊兄,您能不能将图像换了啊,哈哈,明明是一只狗,非起名叫大熊!!!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20:40:34

天天 发表于 2012-4-28 2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熊兄,您能不能将图像换了啊,哈哈,明明是一只狗,非起名叫大熊!!!

额,这是看了忙总的人狗才换上去的。
其实我以前不喜欢用头像的,呵呵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8 21:21:13

RE: 人参,谜一样的植物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1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哪里吃的啊?

饭店,个个拍胸膛说是梅花鹿,就恨不得挖心给你看了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22:21:49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8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饭店,个个拍胸膛说是梅花鹿,就恨不得挖心给你看了

还有剂量,呵呵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23:13:55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回复你这条吧,上一则疑问相对复杂,暂时没有大段的时间回复。“参”字的来源,是基于星象学说中的星宿 ...

  你说是参字最早是参宿,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人参如果比附为天上星宿在人间的比照,那更证明了人参的微寒、补津液之药性,参宿是西方白虎七宿之一,属水,西方白虎是降,对比药性那真是非常符合。虽然我也有点认为那些人参业界的人把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与植物的参联系起来有一定的牵强,但是从汉字的六书或者四体二用上来说,参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也还不能定论,指的是参宿的三颗星星?那下面的人形又是什么意思?

  第二段没看明白你想说明什么。

  日本的那一段不旦有人参中药材实物,还有从唐朝传过去的经方,这说明在唐朝,对经方里的人参就是五加科的人参,这是有考古实物为证的了,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中国反而认为经方中的人参是党参,难道中医的经方经过了人参是“党参-人参-党参”这样的认识,这就有点诡异了。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8 23:54:05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东西我都读过,对于植物药的运用历史,可以推到原始人类,汉朝太近了。汉朝时是有完整的中医体系的, ...

一、武威汉代医简我这里有PDF文件,如需要,我可以上传,不多,才34页而已,因为也就90多个竹简,而且很多已经不能辨认,但能看到了我都欣喜地发现了熟悉的经方药物和用法,记录手法,附子、半夏、乌头、细辛、白术、桂枝等等,请问你在哪一简上看到巫术体系的东西?这些药还需要考证?

二、你要证明中国的中草药体系来自印度,不单要证明有近似的药性,还要有相同最起码相近的理论体系,寒热温凉平这五种药性来自于五行,这是源自于中国上古就有的阴阳哲学观,五行、六纲都是阴阳的展开,而经方的配伍理论体系记录在《汤液经法》中,你都要证明这些来源于印度。不是印度有了历史更久远的草药体系,又有两个高僧来到中国,你就能推理出中药体系来源于印度的,要实证,要有说明力的东西

三、请看一下《汉书。艺文志》里对经方者的描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经方就是用中草药来治病的,而别一体系医经家才是用针石,那才是黄帝内经所属的体系,经方和内经两家的理论体系是不一样的,再说了,这艺文志中所载医书有多少家流传至今,不过内经而已,还存有伪作的嫌疑,你就通过这样的资料就能推理出中药的体系来自印度,就这样华丽地把经方家给忽略了?

毁灭你与你何干 发表于 2012-4-29 00:08:27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0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参”这个词的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但《本草经》出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专业人士依然通用“五茄”之 ...

弦音大师,你有走火入魔的迹象啊。你的逻辑是
人参一词出自本草经----->但是专业人士依旧通用五茄之名代替人参--->金匮录描述五茄的样子,记录有致幻作用,并用一方子加以佐证----->所以本草经记录的人参,就是五茄,有致幻作用,所以不是现代的人参.  
其他所谓佐证极为牵强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单凭这条逻辑链条,非常可疑存疑的地方就太多太多了.
所以还希望大师能重新理顺下自己的逻辑,三思后重写啊.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9 00:20:43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1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里的问题是把逻辑颠倒了。
你先是强调人参的“寒”性,显然你说的是五加科的人参,对吧。这里你存在 ...

  不知道你服过生附子没有,到量会出现麻冷的感觉,你说附子是温还是寒的?东汉后的《唐本草》注明了《本经》说是微寒而《别录》说是微温,至于两方面都记载了,而《本草纲目》中还是记为微寒。

  关于实践中用五加科的人参,我自己就经常用,前几天大建中还用过。而这样用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在用,我可以找他们的医案,这些医案中只要是用到人参的,就是五加科的人参。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人参,谜一样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