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5-2 02:28:41
bxdfhbh 发表于 2012-4-30 16: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超净工作台就超净工作台,人参的售价配得上使用超净工作台。
我查了自毒,这个好办,一个人参一箱土, ...
都用上超净工作台拉,干脆做组织培养算拉,收获还能快点,不用等好多年。
qinglianglz
发表于 2012-5-2 10:38:45
太长知识啦,果断收藏!
qinglianglz
发表于 2012-5-2 10:49:02
楼主想提个问题:我母亲睡眠不好(吃安眠药),人瘦、体质也比较弱,容易上火,心脏不太好(心律不齐、装的起搏器),不知道适不适合吃人参或吃那种人参?先
谢谢啊!
guineapig
发表于 2012-5-2 11:26:14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1 0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木有,因为那是吉林农业大学的强项,人家搞了五十年了。个个都是百万富翁。
其中有很多陷阱,你还不晓得
。。。
早知道去考他们的研究生了
wangjn
发表于 2012-5-2 11:57:57
请问南京哪里能找到好的中医调理?谢谢。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4:42:48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9 0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附子药性是辛温吧,《本经》应该也是这样记载(我懒得翻,印象中是)。大建中汤的适应症是内科杂症,与外 ...
前面说过我不是大夫,但前面也仍然强调过这不是一个人的检验成果,是一群人。这里就举一个你要的外感的医案。
《“一剂知”纯经方医案系列》二、外感纠缠一月余 一饮经方解痛苦
二、外感纠缠一月余 一饮经方解痛苦
许X龙,男,64岁,20100312。
患者自新年之日即患感冒,初两日自服感冒药无效,即行静滴治疗,累计静滴已达十四天(药物不详),仍未痊愈,乃来诊。
刻诊:入暮即身冷发热,肢节痛,夜卧汗出,身冷而腿热,咳吐白粘痰量多;口干多饮,饮热水;纳呆,头晕,两便尚可。
刻诊(上午九点)测腋温36.9摄氏度。
脉弦滑,舌红嫩苔白腻。
六纲辨证:厥阴中风+少阴中风+太阴饮证
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 桂枝加附子汤为主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柴胡80桂枝30干姜30 黄芩30天花粉40
牡蛎20炙甘草20生旱半夏30白人参15
生姜30 大枣30 生白芍30 制附子30
茯苓30 五味子30 细辛30 杏仁30
三剂。
二诊:一剂后即已不身冷发热肢痛汗出,三剂服完,已经痊愈。患者素来感冒后会遗有顽固性咳嗽之症持续较长时间,这次咳嗽也基本消失。
医案来自:http://www.fuxzy.cn/ss7/?action-viewthread-tid-35290
另外多说一句,许家栋,刘志杰先生弟子,家传中医,原为时方,现为经方,只要你愿意,可以在百度搜一下这个名字,他从学经方开始有很多的医案发表。许家栋在当地方园五百里名气不小,他在山东日照。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4:48:46
本帖最后由 lyhl2011 于 2012-5-2 14:50 编辑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9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生附子啊。都讨论到这里了,要不要考虑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友情提醒:别随便尝试生附子这个东西。 ...
经方不会用生附子,那还能治得了疑难杂症?
我从2010年开始用生附子(指我自己喝的药),最大量50克一剂,现在平均一天少则20克,多则30克
另外说一句,生附子也是一群人在应用,其实国内还有很多人在用的,比如说李可。
bbobb
发表于 2012-5-2 15:03:48
我一韩国朋友说: 韩国的很多高丽参其实都是在中国东北收购后加工再卖回中国的。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5:50:41
本帖最后由 lyhl2011 于 2012-5-2 15:54 编辑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9 0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orry,我上面将武威汉代医簡与《五十二病方》混淆了,我所描述的是五十二病房。武威汉代医药简牍的成书年 ...
我贴些别人的论文吧
《万物》与《五十二病方》的药物学比较
《 万物》 出土于阜阳双古堆, 帛书《 五十二病方》 ( 下称《 病方》 ) 则出土于长沙马王堆, 二者的墓葬年代分为公元前 1 6 5年和公元前 1 6 8年, 十分接近。二书都有很丰富实用的药物学知识。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物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 进一步理清其脉络, 以期能展示早期药物学发展的一般状况。
二书药物品种、 部位及主治的比较
1 . 1 既见于《 万物》 又见于《 病方》 的药物
既见于《 万物》 又见于《 病方》 的药物有石苇、 乌喙、 牡蛎、 久膏、 商陆、 蚕卵 寒水、 半夏、 鱼、 黄土、 杏核、 菽、 牛胆、 土、 蒿、 姜、 哉、 盐等, 共2 1 种, 占《 万物》 全部药物总数6 4 种的3 2 . 8 %。而石苇、 乌喙、 牡蛎、 半夏、 商陆 等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中药。其药物学知识在品种上的某些重叠也可以作为二书乃同一时期著作的佐证。
日期: 2 0 o 7 一∞一0 2 修回日期: 2 0 o 7 —0 8 —2 5
简介: 朱玲( 1 9 7 9 一) , 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 0 晒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
方向: 中医文化研究。
====================
对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与疾病的整理
阜阳汉简《万物》为西汉初年汝南郡汝阴侯夏侯灶的随 葬 品,1977年发掘于安徽省阜阳县城郊,《万物》之名乃由有关考古工作者所拟定 。这批残简共存133枚,约900字 。其成书年代当在西汉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内容包罗较广,而以医药卫生方面的知识为主,其中又以对药物效用的记述为最 多,同时也提及了不少疾病 。本文依据《万物》所存文字,以其所载药物和疾病为纲 ,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1 药物总数及归类
据目前可以辨认清楚的存文统计,《万物》所收 载的药物约 1 1 0 种 ,其中存有 完整和部分药名的有 90 种,能够明确归类的有 7 6 种。这 7 6 种药物包括动物 药 2 8 种 ,植物药 4 1 种 ,矿物药 6种,水类药 1 种 。这些药物多数是我们今天仍然很熟悉和经常使用 的;有一些则属古今名称有别而实为一物;还有一些现在 已不再做药用。下面参照我国药物学传统分类方法将这些药物归类,并对其中某些药物做一些注释和考证。
1. 1 玉石部 盐 黄土 理石 因土 鼠壤 瓦土
因土(这个字显示不出来,用因代)疑指猪圈之土。该药其它有关书籍少有收载,笔者仅见 《五十二病方》 载有 “因土” ,为外洽烫伤药。该书考注者认 为 “因 ”就是圈,猪圈也山 。 “因“与 “囗米(这两个部首合起来)”疑属异体字。《万物》 中“因土” “已睡” ,即治疗嗜睡症。另外 《康熙字典》 、《中华大字典》 等载有“囗米”字,为一地名。 “因土 ”亦可能是指“囗米”地之土。
1.2 草部 茈薓 石韦 石番 贝母 乌喙 商陆 陈蒲 艾 细辛 半夏 兰实 姜叶 菟丝 蓝 甾 阑 芒草 荠 篙 龙须 葵 药 莎根 乌韭 甑带
茈薓 紫参。茈即紫,《说文》段注:古紫茈通用 。薓即参,《说文》:“薓,人薓,药草,出上党。” 段注:本草经作人参。
石番 所指不详。或即《神农本草经》 (以下简称 《本经》 ) 中之石帆。
…… (下略)
==================
《万物》中所载的乌喙 商陆 细辛 半夏,经方常用药。你还能再说中医药物体系起源于印度?再看看《说文》中的参字的解释,《说文》成书于张仲景出生前,还能再说人参只见于张仲景的文字?关于五行与阴阳的关系,看来你更不知道。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16:01:54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面说过我不是大夫,但前面也仍然强调过这不是一个人的检验成果,是一群人。这里就举一个你要的外感的医 ...
这则医案,名实不符,“外感纠缠一月余”,你临床见过一起单纯的感冒,能迁延这么长时间?即便依猫画虎来看《伤寒论》,其描述的病程也不超过两周。你举例的这则病案,感冒只是一个过程中的参与量,感冒是个有自愈周期的自限性疾病,此例患者就诊时的症状群:“入暮即身冷发热,肢节痛,夜卧汗出,身冷而腿热,咳吐白粘痰量多;口干多饮,饮热水;纳呆,头晕,两便尚可。”,是典型的植物神经紊乱及伴发病理产物增多而出现的症状(痰),是典型的内科杂症。不能因为病程中有外感的参与,就将概念混淆不清。
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植物神经紊乱造成的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不论是否有外感因素的参与。不能因为这个病案中有外感参与,同时用了这个方子加减且用到了五加科人参,就断定了患者主诉的症候群是外感“伤寒”。概念需要弄清晰。
当然,可以将《伤寒论》理解(曲解)为包治内外一切疾病的宝典,且不说这里面存在太多的问题,就现实层面而言,真正的新发外感,还请慎用五加科人参。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6:02:18
bbobb 发表于 2012-5-2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韩国朋友说: 韩国的很多高丽参其实都是在中国东北收购后加工再卖回中国的。
是的,好的水参都卖到韩国加工成高丽参了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6:12:46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则医案,名实不符,“外感纠缠一月余”,你临床见过一起单纯的感冒,能迁延这么长时间?即便依猫画虎来 ...
本来时方和经方对《伤寒论》的看法就不同,经方就是将《伤寒论》理解治一切外感内伤疾病的理论基础教科书。另外说一句,《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个名字到底是不是张仲景书的原名仍存很大的疑问,把《伤寒论》当作只治疗伤寒的,那是根本就不懂《伤寒论》。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16:43:39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来时方和经方对《伤寒论》的看法就不同,经方就是将《伤寒论》理解治一切外感内伤疾病的理论基础教科书 ...
不必人云亦云,就像你举生附子每天用的例子,生附子煮超过一个小时,里面的乌头碱毒破坏超过90%以上,煮更长时间,则和熟附子(制附子)没有任何区别(从某种角度而言,还不如),故而如果不是追求特定的强心与踩独木桥的毒麻临界状态,还不如用制附子来的简便有效且少风险。人的天性就是一种喜欢寻找并固定模式化的动物(迷信也是一种模式化),将《伤寒论》解释为遍治内外的宝典,从框架上可以,细节上则完全不支持,这要看你怎么分别看待,不是一句“把《伤寒论》当作只治疗伤寒的,那是根本就不懂《伤寒论》”的口号便能解释全部的,且不说忽略局部,只谈框架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相信自己相信的,避讳真实)。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16:54:45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贴些别人的论文吧
《万物》与《五十二病方》的药物学比较
猪圈之土来治疗嗜睡,是什么理论?紫参与人参有何关联(唇形科植物)?香草在古代的应用一直存在,但用来做什么作用,驱邪为主吧?再说一遍,植物药的运用是原始人类开始就存在的事实,有经验记载或玄幻化记载是有文字以来很正常的事情,但与东汉以后的理论系统化的中药学不是一回事。比如《神农本草经》用猪圈土来治疗嗜睡了么?五行与阴阳的关系,到要请你赐教啊。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2 17:45:21
bbobb 发表于 2012-5-2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韩国朋友说: 韩国的很多高丽参其实都是在中国东北收购后加工再卖回中国的。
嘘!
小心让棒子听见,呵呵。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2 17:49:05
wangjn 发表于 2012-5-2 1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南京哪里能找到好的中医调理?谢谢。
南中医的国医堂,省中的名医堂。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2 17:51:37
guineapig 发表于 2012-5-2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早知道去考他们的研究生了
呵呵,现在好像已经属于那个比长春还大的吉林大学了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2 17:52:45
qinglianglz 发表于 2012-5-2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想提个问题:我母亲睡眠不好(吃安眠药),人瘦、体质也比较弱,容易上火,心脏不太好(心律不齐、装的 ...
相当的不适合。
单味药中,酸枣仁倒是比较合适
供参考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2 17:55:41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5-2 0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用上超净工作台拉,干脆做组织培养算拉,收获还能快点,不用等好多年。
直接上生物反应器{:4_238:},
哎,一不留神又整个国家自然基金创意出来{:4_268:}
神气的茶馆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5-2 17:57:23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5-2 02: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事多磨。想把药味调地好吃 (药量还得够),的确不容易。
如实的说,真难吃。
好吃的都是不加药的。
我算是比较喜欢黄芪味道的了,还是受不了汤里的豆腥味
海之沙
发表于 2012-5-2 19:03:21
向弦音医生、大熊老师求教:对于粉瘤中医有什么治疗办法吗?孩子胳膊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儿外科医生说是粉瘤,要做个门诊小手术。不知道中医里有没有治疗方法?
guineapig
发表于 2012-5-2 19:56:38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1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经方不会用生附子,那还能治得了疑难杂症?
我从2010年开始用生附子(指我自己喝的药),最大量50克一剂 ...
兄台这么牛啊。。啥时候找你看看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0:55:36
guineapig 发表于 2012-5-2 1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台这么牛啊。。啥时候找你看看
前面说过了我不是医生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21:03:11
本帖最后由 弦音醉舸 于 2012-5-2 21:21 编辑
海之沙 发表于 2012-5-2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向弦音医生、大熊老师求教:对于粉瘤中医有什么治疗办法吗?孩子胳膊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儿外科医生说是粉瘤 ...
对于皮脂腺囊肿,传统中医也是切开引流,再加上腐蚀性的药物化腐生新;有时候单纯切开引流就可以的,只是容易复发(数年或数十年后)。用行气化痰类药物治疗也有效,但依然存在复发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手术切开摘除可以清理得更干净些,减少复发可能,建议手术治疗。
(《外科正宗·瘿瘤论》曰:又一种粉瘤,红粉色,多生于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宜披针破去脂粉,以三品一条枪插入,数次以净内膜自愈。)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1:40:42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1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必人云亦云,就像你举生附子每天用的例子,生附子煮超过一个小时,里面的乌头碱毒破坏超过90%以上,煮更 ...
你拿制附子治疗风湿类风湿试试看,要多少量才起效。制附子的退胆过程基本上可以把药效去掉大部分,而且附子中的胆巴还不一定退得干净。我也曾中过制附子的毒,但和生附子的感觉完全不同,现在回想起来,很有可能是胆巴的毒而非附子。
经方怎么应用《伤寒论》,这里我也不想以空对空,去看许家栋的医案吧,各种病多得是:
http://www.jcys120.com/home.php?mod=space&uid=3154&do=thread&view=me&from=space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1:58:00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16: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猪圈之土来治疗嗜睡,是什么理论?紫参与人参有何关联(唇形科植物)?香草在古代的应用一直存在,但用来 ...
这样吧,我也换一种方式,你能告诉桂枝汤是治疗什么的吗?其中的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起的什么作用?再请你举例说明中国人怎么把印度的草药理论代入到这个桂枝汤中,不是桂枝汤也行,总之举例说明吧。
能不能举例说明《神农本草经》在印度对应的经典,能不能说明《汤液经法》在印度对应的经典,对了,这里我还没说明经方人的药剂观点,药材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方剂学:十二方剂理论,方剂配伍学:《汤液经法》,对这些你又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古人是依据什么原理配出的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等,可知道其中的法理法度?
关于五行与阴阳的关系,那就得另开贴写了,但可以参看刘志杰先生的这篇文章,反正我的观点也是来自于他,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8a72a80100w6qf.html
附上一文,说明了从无极到太极到阴阳,从一到九的延展方法:
《药症本草经》摘录
——刘志杰
阴阳类分终始论 第一
⑴夫象垂而义见,洪荒由此而启蒙;数成而理兴,宇宙因其而华张。⑵无中生有,穷天地之奥要,炁内含三,尽万物之旨圭。⑶太极混沌,蕴生二偶。阴阳攸分,匿藏三奇。⑷奇偶恒欲吞啖,阴阳常相噬涵。逆转互用,颠倒施功。⑸继则水火呈兆,禀乎沖炁资生。一生二以成三,二化四以达五,纷然遁去,九而归一。
⑹观乎太极之道,和而持中。静则守一,动则两分。隐则见偶,显则成奇,恒而不动,乃千变之所基。
⑺若究阴阳之理,居乎两极。本相互立,变相求用。升降运转,出入循行,常而不移,为万法之所应。
⑻万相之规,古今周行而不殆,自然之矩,累世独立而不改。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22:13:58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拿制附子治疗风湿类风湿试试看,要多少量才起效。制附子的退胆过程基本上可以把药效去掉大部分,而 ...
怎么用附子,早在“扶阳”开始在出版商与获益之人联合炒作形成气候之前,就有了一定的研究,所有相关医家资料和文献也都认真研习过,也与祝味菊的后人认识并获得一手资料,所以你不必用一个现如今某某的医案来说事,网络时代自我标榜的人太多,我就不具体一一较真了(没这个时间)。看你自诉自己中过制附子、生附子的毒,奉劝一句,非专业人士,切勿盲从,向你举例的这位人士的用药方式,从某个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在浪费药物。
昔年有吴佩衡氏(1888~1971),擅用附子,用量自20-450克每剂不等,邀极当时医名,“火神派”亦将其列为火神派泰斗人物,其人确有过人胆识,也确实取得一定疗效,甚至其在当地至今仍有一定影响。但在其在世之时,有医者对其治疗过的病人做过随访并作过疗效统计,撰《大剂量使用附子的初步探讨》发表于《中医杂志》1962年第10号。其对吴佩衡先生治疗的76例计92方,无一例不用附子,无一方不用附子提出异议。据其调查,这76例患者痊愈及显著进步的有5例,进步者22例,无效者35例,未服者3例,情况不明者11例。除去3例未服和11例情况不明者,在这62例服药患者中,出现中毒和副作用的有7例,占服药者的11.3%。其分析谓:“对虚寒病例应用大剂量附子固有卓效,但不分对象,滥用大剂量附子,且形成风尚,则危害甚大。”上述是实际调查与现实数据的总结,发表在60年代,当时的制附子的制作方式一样会造成中毒,原因就在于滥用。现在生附子、制附子中毒的原因,并非单纯的附子加工工艺问题,归根结底在滥用。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2:30:21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2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用附子,早在“扶阳”开始在出版商与获益之人联合炒作形成气候之前,就有了一定的研究,所有相关医家 ...
一、拿我用生附子举例是回前面一个网友对生附子的观点。且我现在正在治疗过程中,按要求用到生附子。
二、用生附子和制附子的的区别也是一群人的实践检验的。你举的这个例子是滥用附子,与我们的讨论内容何干,经方法度森严,用不用附子,那是要辨证的。
三、说别人浪费药材,那就举出你用三分之一的量也能治好类似病的医案来。对了,说到药量,我在另外的帖子也曾和本贴楼主讨论过,你可以去搜一下仝小林,他对药量的看法,怎么来说他也是药典委员会的成员。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22:40:53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吧,我也换一种方式,你能告诉桂枝汤是治疗什么的吗?其中的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起的 ...
要连这些东西都不知道,还谈什么中医,岂不是妄读了两汉魏晋唐宋在世的所有书籍。只是《辅行诀》(这本书本身就极度有争议,我个人倾向于伪书)提到过《汤液经法》一词,就被某些人抱上大腿了,中日医院的某人新编了一本《汤液经法》的书,说得头头是道,是不是就是你要我对比说明的《汤液经法》?这玩笑也太大了。
刘志杰说的“五行”是什么,你看懂了没有(12年1月25日)?如果没有看懂,那我贴一下11年4月份写的某篇文章吧,观点比他更鲜明些,想来也跟容易读懂。http://www.cchere.com/article/3367450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5-2 22:52:38
lyhl2011 发表于 2012-5-2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拿我用生附子举例是回前面一个网友对生附子的观点。且我现在正在治疗过程中,按要求用到生附子。
二 ...
我就不和你的偶像对比了,还真扯不下脸皮自吹自擂呢。好吧,放过我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