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头
发表于 2012-4-27 20:41:13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17: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次性切完了,统统放冷冻室,吃的时候吃几片拿几片
赞!!!!
wisele
发表于 2012-4-27 20:55:04
中石头 发表于 2012-4-26 17: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请教一下花大熊先生,在同仁堂买的一整条生的人参,应该怎么吃啊,一次自己割下来一点点? 我看店里面还 ...
找相熟的药店,不是那些连锁药店哦,他们有专切人参、洋参的机器,可以把整条参切成一片片薄似纸的参片。
叶公
发表于 2012-4-27 21:35:57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记得说是春天,而且要分成三个叉,倒过来能放在桌子上最好,梅花鹿的鹿茸小,马鹿的比较大。切开后 ...
我记得应该是只分一个叉的最好,当时参观鹿场时听工作人员介绍的。
叶公
发表于 2012-4-27 21:37:24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记得说是春天,而且要分成三个叉,倒过来能放在桌子上最好,梅花鹿的鹿茸小,马鹿的比较大。切开后 ...
有很明显的蜂窝状的不算好了,钙化比较明显,应该是非常细密,呈很小的点状的,鹿血含量很高的才好。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1:41:10
叶公 发表于 2012-4-27 21:3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很明显的蜂窝状的不算好了,钙化比较明显,应该是非常细密,呈很小的点状的,鹿血含量很高的才好。
你是对的,絮状,含血高,除了外部,内部钙化少。
镍硬币
发表于 2012-4-27 21:46:40
http://www.sychaguan.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204/27/214432be99b0o2m6ieimpc.jpg
大熊,图片中的这个是什么类型的人参?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1:47:31
叶公 发表于 2012-4-27 21:35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记得应该是只分一个叉的最好,当时参观鹿场时听工作人员介绍的。
这个就不知道了
山东岁岁
发表于 2012-4-27 21:54:19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7 16: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夸张啊,哪有这样种地的
现在打造那种棚子的造价低,如果高到比换土贵的话,就会换土的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22:16:18
镍硬币 发表于 2012-4-27 2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熊,图片中的这个是什么类型的人参?
从外形看,像红参。
但是体型太直,外面又有压痕。似乎在含水的时候被加工过。
芦头大的有点不成比例。
我怀疑有问题。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22:24:03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记得说是春天,而且要分成三个叉,倒过来能放在桌子上最好,梅花鹿的鹿茸小,马鹿的比较大。切开后 ...
现在南到台湾都有养鹿场了,呵呵。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7 22:47:44
本人不是医生,但久病,在良医身边近一年,有些话禁不住他天天说,也记下一二,良医也出过几本书,书中也有些说道,再者在他的教学群中也曾混过几个月,所以见到一些与楼主的说法不同的地方,既然这里是茶馆不是学馆,不同意见也算不上踢馆,也算是个话题。
先说说人参的药性,楼主里面说是温的,这点是要商榷的。《神农本草经》中人参的记载如下: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吴普》曰∶人参,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黄参,一名血参,一名人微,一名玉精,神农∶甘,小寒;桐君、雷公∶苦;岐伯、黄帝∶甘,无毒;扁鹊∶有毒。生邯郸。三月生叶,小兑,核黑,茎有毛,三月、九月采根,根有头、足、手,面目如人(《御《名医》曰∶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案∶《说文》云∶参,人参,药草,出上党。《广雅》云∶地精,人参也;《范子计然》云∶人参,出上党,状类人者,善。刘敬叔《异苑》云∶人参,一名土精,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
没有经过炮制的人参不是温的,反而微寒的,红参经过蒸煮,倒是温的。另外一般在药材市场和东北,白参就指生晒参。经方中用的人参就是东北生晒参。前面也有人提过党参和人参的关系,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做过一期节目,说的是五加科的人参在古代的上党的确存在过,现在是没有了。经方的人经过临床证实,古方上的人参用今天的东北生晒参,的确能达到古人说的效果,而党参则要加大几倍的量,且效果还是不好。
人参补气,这个说法是时方派的说法,经方是以《神农本草经》上所说的为依据,认为主要功能是补津液,安五脏。津液也就是卫气,当津液不足时,五脏都会不安,比如说心率就会加快。经方没有认为人参有今人人们流传的各种神奇的急救功效,恰恰相反,在虚寒厉害,真阳严重不足,要厥逆的时候就不能用它,它会拖后腿的。因为按经方的理论“甘能缓急”,紧急情况下不容缓,用人参会碍事,增加人体负担。急症的方子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真阳离绝厥逆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都没有应用人参。在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人体又津液亏虚的时候,可以应用人参。同样的,在救急的方中没有炙甘草也是同样的道理。至于前面有人说过大出血时有人用了就能救急,那是因为大出血也好,大量的排尿都会引起津液的损失,用人参正好是补津液的。
本草经上说人参味甘,很多人觉得它是苦的,事实上它的确是一种甘中略带苦的味道,尝一下生晒参,基本上是感觉微苦,然后回味就是甘的,很快也会感觉唾液开始多起来,这就是生津液的作用引起。如果你尝了有酸的感觉,那这个生晒参就是熏了硫磺的。如果味没有或者太甜,那么就有可能有问题了,有些奸商把大药厂提取过的人参后泡糖水晒干来冒充人参,这就是没用的了。
东北好一点的水参都出口到韩国作高丽参了,高丽参是红参的一种,他们在制作的过程听说还要加入某些药材的,所以炮制好的高丽参是热的,药性已经变了。虚寒的人,单用红参是可以的。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2:49:10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2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南到台湾都有养鹿场了,呵呵。
那是否南北方鹿茸功能都一样,以前,人参、鹿茸是东北特产,不知是否北方鹿茸功效更好些?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7 22:58:37
我们可以从伤寒的条文中来看人参的作用。先看第219条,“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讝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这是三阳合病,那是一派热相了,从这个条文我们知道白虎汤是去热的。
我们再来看看其它用到白虎汤的地方: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看看以上几个条文,用到了白虎汤了,肯定是有热,为什么反而要加人参呢,如果人参象现代说的那样是温的话,岂不糟糕,看看我红字标出来的,都是亏津液的症状,所以人参的微寒补津液,用的正是对症。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4-27 22:59:19
西伯利亚有没有野生的人参?
jjluo
发表于 2012-4-27 23:04:31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生脉饮偏心经。你还要搞清楚一些细节,才能有针对性的用药。呵呵
你说的症状阴虚会出现,郁火也会出现, ...
谢谢哈,那看来要去找个中医瞧一瞧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7 23:11:00
这里再贴一文:
上党人参之考证
人参是众所周知的名贵药材,而提到它的产地,人们无不将它与东北的长白山联系起来,但在中国最著名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中,却赫然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辽东”就是今天的东北,这里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而“上党”却是今天的山西长治地区(长治居于太行山脉,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史称“上党”)。《本草纲目》中的这番记述引发了此后数百年来一个持续不断的争论,那就是上党是否是人参的产区?多数人认为上党地区曾有过人参,依据为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其所描述图文确为五加科人参。并对人参作了如下评价:“相传欲试上党参,但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参,一口空,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其人参乃真也。”据此,明代李时珍才将上党人参列入《本草纲目》之中。也有人认为上党地区的人参,就是现在的党参。中国药科大学的《党参类专题研究》结果认为:“现今之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原产于山西上党,在古代,曾作上党人参药用。古之上党人参,根椐现有文献,尚不能推定仅仅为五加科人参一种植物。说党参是人参的混品更是不确切的。”本项研究从植物分类学证明,人参与党参并不属同科植物,上党人参不是现今党参。
本人通过查阅相关史料,特别是从网上下载中央电视台2005年10月,10频道《历程》栏目播出的《人参劫》资料中,找到了对上党人参历史演变过程的文献记载。从大量史料证明,上党地区历史上确有人参分布,其后因历史原因而灭绝,现今的党参不是古时的人参。考证如下:
一、上党人参历史考证
1、从《潞州志》中找到了上党人参
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现存的明弘治八年(1495年)《潞州志》中有“紫团山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昔常有紫气见山顶,团团如盖,产人参,名紫团参……《禹贡》,唐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土贡……上党郡贡人参二百小两” 之记载。此时的上党人参已是名噪一时的地方特产,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质优良,自唐以来,就是朝廷钦点的贡品。
2、从碑文记载说明上党有过人参
在壶关县紫团山顶的白云寺庙里,有一块篆刻于明朝年间人参出上党的石碑,上面写的:“壶关县东南乡第三区有紫团村,曾有紫气团聚,曾产出人参,为潞州属人参之冠”,接下来的记述与传说中的人参故事不谋而合。
3、从药材古会看上党人参当初的火暴市场
据曾在鲍店镇药材古会上做过管账的长者郝富文介绍:鲍店药材会的确起缘于人参,从宋朝年间,每年农历的九月十三日,鲍店的药材会就隆重开市,持续整整100天,直到腊月二十三。这段渊源不仅在当地妇孺皆知,而且被人们用说书的形式传唱到今天,“打起鼓板开子腔,自古人参出上党,你把上党人参用,延年益寿体安康”。
二、上党人参灭绝考证
1、从《潞安府志》中找到了破坏上党人参生态环境之记载。《潞安府志》编篡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较《潞州志》问世推迟285年。《潞安府志》中有 “昔曹魏建邺宫,伐上党山材木,规制极盛。后历代砍伐,加以樵牧日繁,虽深山绝顶皆濯濯所呈”。本记载说明,太行山自古以来就是燕赵大地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从三国时期甚至更早的时代就开始的森林砍伐,这种环境的破坏把人参推向了灭绝的边缘,即使到深山里面,山上也是光秃秃的,对人参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2、在《潞安府志》中找到了上党人参灭绝的又一依据。在《潞安府志》中有“古有人参”,而“后绝”和“有参园,今废为陇亩”的记载。在此时的明朝社会,由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陷入对人参的狂热崇拜中。人们对人参趋之若骛,大肆采挖,人参的浩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繁重的苛捐杂税也被转嫁到上党参民的头上,加上官吏的巧取豪夺,他们往往得不偿失。参民把人参作为地方害,不但不敢上山采挖,而且将自家的参园都毁掉了。这段记载与《本草纲目》中“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不谋而合。从此,人参就这样集体告别了上党,从这片最早的发现地消失了。
3、现今在上党地区为什么找不到人参的踪影?
《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宋代苏颂对上党人参生长环境的描述:“春生苗,多于深山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由此可见,人参惧怕烈日和干旱,喜欢生长在土壤疏松、空气湿润、乔木丛生的椴、漆树下面。现今,在太行山山脊上放眼群山,连绵不绝的是成片的农田和年轻的森林,明显不适宜人参的生长,所以找不到它的踪迹,时至今日只能在中国和朝鲜的长白山脉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窥见它的身影。
三、从上党人参的灭绝谈党参的命运
由于人为影响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多种植物濒危。古时的人参是野生山参,现今,即使在长白山的密林深处也很难找到。目前,药用人参为人工栽培的“园参”和“林下参”。上党人参的灭绝与东北野山参的濒危,不能不说是对后人的一大警世。
从《潞州志》中上党人参名噪一时,到《潞安府志》的“古有人参,而后绝”的300年间,不只是上党人参的毁灭,就连人参的代用品野生党参也遭受到了掠夺性采挖。从《陵川县志》所附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年),县令李桢撰写的《种参说》中,找到了当时在野生党参不能满足用药量的情况下,人工种植坡参的记载,与现今的方法极其相似。在此需要提及的是,目前党参全都种在大田,与过去的坡参相比,不仅生长环境有所改变,而且因使用化肥、农药,已严重影响了其原有品质。为此,采取恢复坡参生产的措施,已成为确保党参野生资源和人们用药安全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药科大学.党参类专题研究.《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国挡案出版社1999。
3、中央电视台10频道(历程)栏目,《人参劫》播出稿,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5、《陵川县志》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00:14:24
本帖最后由 弦音醉舸 于 2012-4-28 00:27 编辑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7 22: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不是医生,但久病,在良医身边近一年,有些话禁不住他天天说,也记下一二,良医也出过几本书,书中 ...
“人参”这个词的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但《本草经》出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专业人士依然通用“五茄”之名,而少用“人参”(《伤寒论》除外),这可以参阅魏晋时期相关文献。所以,那《神农本草经》描述的“人参”来定义现在市场流行的五加科的人参,是非常不恰当的,是典型的盲信古籍的书呆子行为。
曾经写过一个推理小文,自认还是有点思考探索的价值。至于其中提到的“醉茄”到“五茄”到“人参”的文化传播可能性,可以参考西洋参的发现史:西洋参的发现,就是从中国用参传统比附而来。另外,要强调一下背景:印度草药学有6000年左右的应用历史,我国中药广泛运用在东汉末(时间恰恰在佛法西来之后),只有2000左右历史,印度草药学也是美国替代医学办公室认可的替代医学之一,而中医药除了针灸,其它尚未被认可。文章如下:
五加科的人参是主产于我国的名贵中药材,这毫无疑问,但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中的人参,却未必定是五加科属的人参。《本经》载:“人参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从这条经文中,可以其性“味甘微寒”,性“微寒”,这符合后文“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等镇静安宁的作用。而后世的五加科人参性味则是甘温,这貌似十分微小的差别,更何况五加科的人参大概也有《本草经》中所描述的功能,所以将两者挂靠在一起,也就成了铁板钉定的事实。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人参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还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这确定了产地,似乎更加无疑。后世的医家们都开始在这“三杈五叶”上做文章,什么“三、五是奇数,是阳数,故其为从阴引阳的药物”之类,这实在经不起实践的推敲:一年生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俗称“马掌子”;三年生的两个杈,每杈五片叶,俗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三个杈,俗称“灯台子”;五年生的四个杈,俗称“四品(也称批、匹)叶”;六年生的五个杈,俗称“五品叶”;也有生六个掌状复叶的,俗称“六品叶”。
后世学者则更进一步发挥:“人参三桠五叶,乃禀三才五行之精气,寄形于草质,为百草之王。其根干之色黄,得坤土正色;其子秋时红如血,是土之余生火也,故能峻补元气,返人魂魄,其功尤能健脾。盖脾主中宫,为万物之母,人无土不生,参得土德之精以生人,非若术之腻滞,世所以重之。”乍读这段文字,便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曾在《金匮录》中读过下面这段文字:
“五茄者,五行之精,五叶同本而外分,故名。五者,如五家相邻,比之青雾染茎,禀东方之润;白色营节,资西方之津;赤色注花,含南方之晖;玄精入骨,承北方之液;黄烟熏皮,得戊己之泽。五种镇生,相感而成,行之者升仙,服之者返婴。鲁宣公母单服其酒,以遂不死。或方:
五茄 天门冬 茯苓 桂 椒 冬葵子 上六物分等捣筛,以井花水服一刀圭,先食,日三。三十日勿绝,仿佛见神;五十日司命去死籍;七十日与神通。”
这里描述的五茄,显然不是刺五加,五加在《本草经》中有记载:“五加皮,辛温。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疸创阴蚀。一名豺漆。”对于此药,《本草新编》的评论非常到位:“五加皮,味辛而苦,气温而寒,无毒。近人多取而酿酒,谓其有利益也,甚则夸大其辞,分青、黄、赤、白、黑,配五行立论,服三年可作神仙,真无稽之谈也。此物止利风湿,善消瘀血则真。若言其扶阳起痿,止小便遗沥。去妇人阴痒,绝无一验。”如今市场上依然流行者五加皮酒,去去风湿还行,至于谈保健,就有点扯了。这里的五茄,应该是《神农本草经》所载的“人参”,其效曰:“久服,轻身延年。”
但从其所列方注“三十日勿绝,仿佛见神;五十日司命去死籍;七十日与神通。”来看,则这个组方有轻度的致幻作用,而“天门冬、茯苓、桂、椒、冬葵子”这几个药绝无此药理,则“五茄”便应该稍有致幻作用才是,但是五加科的人参显然不具有这个功能。那么这个五茄到底是哪一种植物药呢?
只能从“五茄”这个名字入手,我们知道曼陀罗又名“风茄”,是有名的致幻剂及麻醉药,但此药并无健脾之类保健疗效,倒是印度草药常用“睡茄”,又名醉茄,最有意思的是在这药在印度就称为人参,并且睡茄花冠狭钟状,5齿裂;雄蕊5,也具有五的特征,称之为“五茄”,并不唐突。Robert Svoboda在《阿输吠陀,生命、健康和长寿》中阐述睡茄有助保持頭腦清晰、寧神安心和促進舒適睡眠,雙盲臨床研究發現睡茄有助改善思維技巧。这与《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极度近似,更何况《本草经》人参又名“人衔”,“衔”与“茄”两字,仅一音之转。而从其名字也可以解读出其有轻微的致幻的可能(至少命名者会这么认为)。前文曾描述了我国中药运用与印度草药理论的传承关系弦音醉舸:从摇钱树说起,如果确然,那么由于外来文化本土适应性的问题,很可能会积极寻找与外来药物特征相似的本土药物来替代阙如,于是就在中医药历史上出现了人参产地的争议,最早以出在山西上党的“党参”为五茄的替代品(因为党参的花也是花开五出的),至于后来发现了辽东五加科的人参,且发现其功能更符合《本草经》经文记载,于是就成了人参的不二之选。这些药材甄选的工作,正是神仙家们的专攻方向,他们的历史使命,不就是在寻找世间珍密的仙药么!
弦音醉舸
发表于 2012-4-28 00:46:24
本帖最后由 弦音醉舸 于 2012-4-28 00:48 编辑
lyhl2011 发表于 2012-4-27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可以从伤寒的条文中来看人参的作用。先看第219条,“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 ...
至于“人参”救津液之说,只有桔梗科的党参能切实符合,五加科的人参则燥得很,治虚脱(脱血)可以,救津液则不能,切莫盲信而误用。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8 01:28:16
本帖最后由 驽骍难得 于 2012-4-28 03:01 编辑
中石头 发表于 2012-4-27 12:37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明白了。那烘干以后放在冷冻室的,下次再切几小片就不用再蒸了吧?
干的参硬而且脆,不弄软了切不成薄片。
我还见过有人这么干: 包裹湿纱布,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等到泡软再切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8 02:05:37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17: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党参现在临床上基本替代了人参的位置。
虽然功效上差了不少。
很多栽培党参太甜,简直可以当菜吃了
在美国的中国店,党参摆在食品柜台和花椒大料之类的一起卖。还没见着这么卖人参的。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8 02:07:10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7 1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否,健字号基本是整建制转的。不单是人参。
健字号本来就是个怪胎,转了可能好一些。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8 02:53:51
本帖最后由 驽骍难得 于 2012-4-28 02:58 编辑
洗心 发表于 2012-4-26 16:10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懂就问, 西洋参和人参的区别是什么? 产地不同,还是不同种的植物?
我好像只吃过西洋参,没吃过人 ...
西洋参和人参同属不同种。
人参(Panax ginseng),或称“亚洲人参”(Asian ginseng ),原产中国东北及邻近地区 (中原产区人参据称早已绝灭)。根据百度百科,现在东北三省有广泛栽培,近来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有引种。
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s)或称“美洲人参”(American ginseng ),原产于美国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带。自从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开始引种。中国的西洋参适宜生长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在北京、辽宁、吉林、陕西,山西,安徽,青海,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均有种植的报道。
这个引用比较搞笑: 我好像只吃过西洋参,没吃过人 ...
{:soso_e113:}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7:58:58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4-27 2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伯利亚有没有野生的人参?
也很少了,毛子不会那么傻,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挣。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8:13:48
山东岁岁 发表于 2012-4-27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打造那种棚子的造价低,如果高到比换土贵的话,就会换土的
换土,代价高的不可想象的。一般都是万不得已为之的。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8:15:22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8 0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健字号本来就是个怪胎,转了可能好一些。
这个就不好说了。
属于政策的范畴,而不是技术的范畴了。
从目前的趋势看,似乎口子会越来越松。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8:16:23
驽骍难得 发表于 2012-4-28 0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美国的中国店,党参摆在食品柜台和花椒大料之类的一起卖。还没见着这么卖人参的。
他们大概认为,扔进锅里的,都是作料吧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8:18:14
jjluo 发表于 2012-4-27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哈,那看来要去找个中医瞧一瞧
预祝顺利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8:20:02
水杉 发表于 2012-4-27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是否南北方鹿茸功能都一样,以前,人参、鹿茸是东北特产,不知是否北方鹿茸功效更好些?
我没用对比过,不好说体会。
传统上还是觉得北方的应该好一点。
看了南方养的梅花鹿,掉毛掉的厉害,象斑秃一样。很丑。影响了我的印象也说不定{:4_268:}
wisele
发表于 2012-4-28 08:44:44
花大熊 发表于 2012-4-28 08: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预祝顺利
花熊兄,你在忙总那王八拳帖子说过关于胆结石的问题,我还想请教一下。
我亲戚有胆结石,你说的每天吃两个苹果这偏方是否适合任何人?需要坚持多久?
另外听说黑木耳对化解结石有一定效用,但中医说黑木耳性寒,以亲戚体质不宜多吃,这又陷入两难了,花熊兄有什么建议?
suqier
发表于 2012-4-28 10:06:15
1. 西洋参涅?和高丽参的性能差多少?
2. 西洋参听说刚进中国时,因为是从广州口岸进来的,所以被定为性热,几十年后才改的。这个到底是中医的医生的水平问题,还是中医的定性的标准的问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