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7 15:36:35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5-12-18 10:36 编辑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7 14: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看来老兄对前沿科技不太关心,不妨开个脑洞
未来战争大多数军人可能都是操作键盘的,美军的预警、 ...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7 15:58:26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7 15: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在拍《骇客帝国》的电影?

看来,你一直没明白我不断强调的几个关键字:组织动员能力,体系作战,打 ...

别激动,只是讨论问题,更何况还是一个愿景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也必然会碰到与自己传统认知背离很大的知识,此时就只能靠日常阅历产生的逻辑来判断可能性。我所组的逻辑链在我看来已经非常合理,而在老兄这觉得完全匪夷所思,这个不是问题,只是缺一个将双方逻辑打通的节点而已。
从之前的辩论里,很明显老兄最不认可的就是我所描绘的场景太具个人主义和偶然性,无法与组织对抗。其实这在网络世界里,早就不是一个问题了,由于程序自动化的扩散力非凡,一个黑客一个病毒就可以搞垮全世界大多数电脑系统,这在早年经常发生,因此在网络世界里,超人是存在的。另一方面,我举乔布斯和雷军的例子,也在阐述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技术宅的组织化尝试。早年的个人英雄主义在现代已经越来越少,逼得黑客们都开始抱团,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乔布斯在失败后,仅凭个人影响力,迅速组织起一批顶尖技术宅,用极短的时间完成磨合并进入巅峰工作态。这在小米的诞生中又发生了一次,说明这一组织模式是可以重现并推广的。我虽然不知道这背后的组织过程究竟怎样,但以阅历判断,显然价值观合作是最可能的原因。而价值观合作的威力在TG解放战争中发生过非常著名的一幕:解放战士——昨天还是敌人,今天就能一起舍生忘死地拼死战斗。你能说,短短时间内就组合在一起的解放战士们是乌合之众吗?这才让我看到了未来互联网组织的希望:一群群靠共同的技术宅价值观组合在一起的新型组织,瞬间爆发强大能量。而如果对脑科学有所涉猎的话,你会发现这种组织和脑神经的工作方式确实有想通之处。

skywalker007 发表于 2015-12-17 16:02:21

本帖最后由 skywalker007 于 2015-12-17 16:13 编辑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7 14: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看来老兄对前沿科技不太关心,不妨开个脑洞
未来战争大多数军人可能都是操作键盘的,美军的预警、 ...
我觉得不妨把世家作一下划分

把世家分成两种组织类型,一是熵增型组织,二是熵减型组织。

社会上的生产单位基本上都是熵减型组织,在生产过程中向组织内输入负熵,有些世家,他们如果自身参与生产,就是熵减型组织。

而贾家是典型的熵增型组织,是因为它首先本身不事生产,没有负熵输入,第二是它依附于生产组织之上,向生产组织输入正熵。而随着贾家的膨胀,向生产组织输入的正熵越来越多,于是结果自然就是系统崩溃。

但是不管怎么讲,世家在封建时代,甚至近代,都是组织生产的唯一选择,并不是因为他们水平高,而是在中国这种社会土壤上,也只有用血亲这种方式来把一个一个劳动者组织起来,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未来有更强大更有效的组织形式,那么,世家一定会被淘汰。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7 16:29:35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5-12-18 10:36 编辑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7 15: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激动,只是讨论问题,更何况还是一个愿景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也必然会碰到与自己传统认知 ...


老鼠飞上天 发表于 2015-12-17 21:48:06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7 1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置于何地?老兵帅客说的一句话,我最喜欢,也最反映社会的本质:所谓政权就 ...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有特定历史条件的,并不是说你枪杆子多就有政权,否则毛泽东与胡传魁有啥区别?前苏联共产党倒是有枪杆子,可没人打没人碰就把政权丢了。
有理想和无理想,公心多或私心多在平常的时候是不太注意它们的差别,只有在你说的‘风云激荡的历史’的时期才能很好地区分开,平常时期的关键时刻也是也可以区分,比如汶川地震,比如舍己救人。就是在平时,做好事不留名,不图回报地帮助他人总是有吧,在电影院大声喧哗的总是少数吧。其实,大多数人都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公共利益,大多数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牺牲自己的私利。即便是要维护一个家庭,夫妻双方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对自己的行为一定程度地克制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17 22:32:29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7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上述的事例,举例不当。显然,你并没打算深入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东西,也没看到我前面发明的“窃国发财 ...

首先声明,这个回复又臭又长,阅读引起的不悦呕吐等症状概不负责。另外,这个回复同时是给wild007的。

(一)信息化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

2000年一个数学专业的硕士对我谈到过两个信息化的问题:1,强势集团对弱势群体的价值植入;2,如何搜寻有价值的信息。

他用日本动漫作为例子说明了价值植入。他的基本论据是看日本动漫的人会受到日本流行三观的影响,例如颓废、暴力、追求极致(一根筋)、非黑即白等等。同时做出一个预测,信息化可能信息淹没个体,寻找有价值信息变得困难。

以下说一说2015我的看法。

首先谈(1)。

美国的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人的记忆是可以被改写甚至植入的。在特定药物的作用下,人的记忆会无法生成,例如苯二氮卓类药物会干扰服药后记忆的生成。这里说明了人类记忆的不可靠性。

人具有选择关注的倾向。3岁的孩子画人通常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头加一个主干四个分支。这是人类抽象能力的体现。即圆圈+主干+分支是人的主要特征。人选择关注自己愿意关注的内容,而将“噪音”忽略掉,这里的“噪音”很多时候并非真的噪音。

记忆的不可靠性、选择关注是价值植入的必要条件,是否是充分条件可以商讨。这里是想说明价值植入是具有可行性的。

再谈(2)。

我2004年开始使用百度,现在它已经被我彻底屏蔽,我现在用的搜索引擎是微软bing、有道。原因是百度已经不能提供有价值信息,并且不断推送垃圾信息。这里想说明的是信息的主流渠道沦为垃圾信息的传播者。

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这里说一下我的定义。两类信息可以认为是有价值的:1,真实客观的,例如统计数据,例如考据过的历史;2,推动进化的,例如技术,又例如可以赚取金钱的信息。

说百度“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是说百度提供的信息没有有价值的部分,而是百度提供的信息价值密度过低,过滤甄别成本极高。网络中寻找有价值信息需要哪些技术或心法这里不做讨论,一是我自己没有成体系的方法,二是论述会很复杂。

1,强势集团对弱势群体的价值植入;2,如何搜寻有价值的信息,是信息化社会的两个问题。以上部分做了些简单的论述。

————————————————————

(二)两个基本问题的延伸问题

由上问题延伸出另外两个问题:1,如何判断他人提供给我的信息是不是植入式的;2,个人主动寻找到的信息如何判断是否有价值。

判断的基本方法有四种:1,逻辑分析;2,自身经验;3,价值判断;4,权威解读(包括业界权威的理论、方法、结论,例如曼昆课本中的解释)。

但是。逻辑分析无法应用于客观现实,例如熵就是逻辑无法分析的概念。自身经验存在局限性,可能以偏概全。价值判断不能说明事实。权威解读可能存在主动的误导性,而且权威也有1——3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只有适用于“判断的基本方式”的信息是可以甄别的。逻辑分析是最可靠的,但现实中可以用逻辑分析的命题非常少。自身经验其次,但我们需要的信息往往是经验以外的,经验以内的信息是难以创造新价值的。价值判断、权威解读的可靠性就略去不表了。

由上局限性的分析可以延伸出以下问题。

————————————————————

(三)辨别信息价值的非典型方法是否存在

这里的问题是:不能用“(二)判断的基本方法”判断的信息是否有一种或几种高效的方法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

这里引入一个我的基本判断,可以作为结论,但我不打算进行说明或证明。即:超出“(二)判断的基本方法”辨别信息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人有灵性,灵光一闪或许问题就解决了。但这不是方法,近似于宗教体验。

(一)——(三)的铺垫是想说明以下问题。

————————————————————

(四)自身经验以外的事物是无法感知认识的

这里的“自身经验”是指知识(学校、权威书籍、自己做过的实验提供的信息)+经历,可以包含更多东西,这里不做进一步说明。

有一种观点认为通俗的表达与说明可以让外行理解不熟悉学科的内涵。举一个实例,大部分日本人没有吃过酸角,为了说明味道就要用柠檬、橙子一类类似味道的食物解释,但他们心目中的味道与酸角的味道是有差别的,某天吃了酸角才发现真实的味道与想象中全然不同。

“通俗的表达与说明”即用集合A、B的交集C说明B(假设集合A信息接受者很熟悉),故而会存在信息的丢失,即B-A部分。优秀的说明方式丢失的少,糟糕的说明方式则丢失的多,存在的差别仅仅是信息丢失程度的高低不同。例如播音员想的是X,说的是Y,听众理解的是Z。可以参见对阮一峰、matrix67博客的批判,网络上有很多。

“(二)判断的基本方法”中逻辑是死的,道德判断的信度与效度都不高,唯有自身经验是可靠的并且可以扩充的。权威解读的效度因人而异,不好统一的评判。

人的理性和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所以自身经验的扩充需要大量时间,没有捷径可走。由于存在时间的硬性约束,所以注定有些领域与知识是无法被感知与认识的。

——————————————————————

(五)分析不具有真理性

我以上的分析有许多假设,假设错则全盘错,所以不具有真理性。但可以部分解释一些论理的网络论战。


——————————————————————

以上讲的很绕,现在讲点不绕的。

早些年流传一个段子:“搞技术的人99%都喜欢苹果;真要自己用99%选择微软”人人都说《大闹天宫》好,但真要花20人民币去电影院里重温一次,我估计没几个人愿意。网络上的很多预测、分析、描绘、愿景就像2000年前的苹果,和文青对《大闹天宫》的无限推崇,只能听一听,谈一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网络嘛,不能太认真。

深网丝绸之路的DPR算不算超人不好讲,至少算半个黑客吧。跟政府对着干就是这个下场。据互联网上的资料,洋葱网络的技术专利在美国海军手里,但DPR和其他一些深网玩家用海军的技术和政府玩躲猫猫。看一看以下网站的仰天长啸,真有点搞笑。

http://thehiddenwiki.org/2013/10/02/silk-road-shutdown-domain-seized-dpr-arrested/
http://thehiddenwiki.org/2013/08/23/over-50-of-all-onion-sites-down-since-freedom-hosting-owner-got-arrested/

看过一个监控丑闻的15分钟视频小介绍,政府推荐一组公钥,但并没有强制公司企业必须用这个公钥,结果是公司企业用得不亦乐乎,可秘钥在政府手里。这是真的还是煮的,我还真不清楚。

刚刚找图灵奖得主名单看了下,想找到一个战斗于大学、大型公司实验室、军工研发部门之外的大神,结果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搞研究是烧钱的行当,没有财主支撑搞个毛呀。还有做硬盘,做LED拿炸药奖的那些大拿。总之这年头做研究,没钱的话天才也会耽误成蠢材。所以吧,这些个超人是离不开蝙蝠侠的,就算不认同蝙蝠侠的理念,为了蝙蝠侠的票子也要行侠仗义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从心开始,耶……

雷军、乔布斯俺挺佩服的,乔布斯还曾经是我的偶像。但前不久我和一个苹果的粉说起苹果的产品我竟然脱口而出:“苹果的产品都是愚蠢的”粉丝浸淫的没我深,macintosh、apple2、iwoz等等粗浅的名词甩出来,把他甩得一愣一愣的。乔布斯吧,强在对市场的把握上,对市场规律摸得门清。例如他的iphone推出的时机,ipad推出的时机,总之吧他对时机把握的比较好。反面有国内起诉苹果,2000年就做IPAD的那家悲催公司,还有时代弄潮儿瀛海威。做信息产业的,走快三步会死得很惨的。

据茶馆远古大神西溪老槐的现身说法讲,光有技术是对抗不了资本的。老槐进入江湖的时候鲍岳桥还没下海呢。

再看IBM、GE这些巨人。许多人对IBM还停留在PC的时代,现在它搞的玩意儿已经不是大众能够理解的了,至少最近这些年看他的广告搞不清他是卖什么的。GE就更摸不到门了,只知道他的管理模式很先进,涉及的行业很多,除此以外就啥也不知道了。我想说的是,未来单打独斗通常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跟你一样聪明的人都在抱团呢。

另外,量子计算机是什么玩意儿。难道可以解答NP问题?

北疆 发表于 2015-12-17 23:32:39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17 2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声明,这个回复又臭又长,阅读引起的不悦呕吐等症状概不负责。另外,这个回复同时是给wild007的。

...

“维特根斯坦有句很经典的话,大意是思考的过程就像人在智慧的海洋里深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人要克服的是厚重的水压和源自先天的浮力。浅尝辄止的现象正是出于人性的本能,但事物的本质往往就在深邃莫测的海底。”
无论是价值论证还是事实论证,网上接触信息时,通过高强度的反复思考,对信息的反复推敲,对思维是有训练意义的。
即使你认为实践是第一性的,葡萄的几次押注都压在国家大势走向上,是值得尊敬,听取的。

葡萄 发表于 2015-12-18 00:26:20

北疆 发表于 2015-12-17 2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维特根斯坦有句很经典的话,大意是思考的过程就像人在智慧的海洋里深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因 ...

围绕量子系统发生的事情必然是两分的,我们自己彼此身边熟悉的人也已经出现两分争论。我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们做出了各自的选择,很有意思。某种角度一旦获得实质性突破,也许就是人与新神的风水岭。其实从谷歌的并行暴力破解开始,到量子计算机出现,具体谁能突破我们这些试图在第一线做一些应用尝试可能的人们某种角度并不关心我们做的某一阶段的事情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某种程度说,我们是在验证。多年前有人说,当你看到时代潮流的时候要毫不犹豫跳进去。自己这几年体会,进去与不进去区别很大。如果从理论上,上面我们提到的东西都从某种角度说,朝着对冯诺依曼架构的体系暴力破解去的。无论事情成与不成,参与其中在巨大的未知中在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循环论证。当你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打开一重新天地的每一步。比如我们自己在遇到分歧那会,我们自己几个不同小组和是这样验证量子计算机的。具体机型很可能一个项目单独一个机器,每个机器都可能形成上下游一个产业链。我记得当年,仅仅中国搞五朵金花技术创新那会,光大型计算机体系就发展出四个,其总现在已经默默无闻的奋进现在就在复旦校园的博物馆中。想想那个时代,奋发向上破旧出新。想想今天逐步打开的时代序幕,几乎每天都有另你惊喜的事物出现。享受这个时代不是更有趣么。现在我已经基本放弃开放式的公众讨论了,只是享受自己摸索的每一步过程中的小乐趣,不很好么。这篇文字会很长,时间也会很长,具体有什么结果我自己都会觉得很好玩。这不,仅仅是量子通信项目的验证,已经争取到中科大有关工作人员给我们面对面讲解的,这里给后面的文字又会带来有趣的变数是可期的。

同勉 共贺 为这国家走向的明天

skywalker007 发表于 2015-12-18 08:05:48

葡萄 发表于 2015-12-18 0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围绕量子系统发生的事情必然是两分的,我们自己彼此身边熟悉的人也已经出现两分争论。我自己和自己的朋友 ...

老大觉得这个国家的未来是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

tnq 发表于 2015-12-18 09:03:36

葡萄 发表于 2015-12-18 0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围绕量子系统发生的事情必然是两分的,我们自己彼此身边熟悉的人也已经出现两分争论。我自己和自己的朋友 ...

哈哈,好玩!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8 09:07:34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17 2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声明,这个回复又臭又长,阅读引起的不悦呕吐等症状概不负责。另外,这个回复同时是给wild007的。

...

当我在看这篇回复的时候,一个名词几乎透屏而出,那就是,这多么象在论证九品中正制的牢不可破。
如果权力真的象老兄说的这样,可以永远在小小的世家或精英圈子里徘徊,那么当年的九品中正制只需改良而不用被废弃了。所以我们大可以看看当初的九品中正制如何灭亡在结合今天的客观条件来预测一下进程。
魏晋时,虽然有曹操的唯才是举短暂突破了平民与士族的界限,但士族一个反扑,平民也就没有了上升通道。竹林七贤就好比今天的网络黑客,即便成神也无力撼动士族在宣传、教育、人才提拔等种种方面的稳固地位。在当时的普通人看来,九品中正制是多么不可跨越的形态。但是仅仅几百年后,唐王朝时,九品中正制就奄奄一息,失去了人们的敬畏之心。其中的关键大体两个:1、小权力集团倾向于自立山头,结果被外族吊打;2、科举开辟新的平民上升通道后,扩大的权力集团证明比九品中正制有效。
切换回今天的局面,权力体系把持在世家和部分平民精英的手中,与当初如出一辙的是,世家和平民精英都想自立山头不服控制,这是绿卡满天飞的根源,其后果一样导向外战外行,不仅机密频频泄露,还总是有胳膊肘往外柺的人出现,这点不唯TG,欧美也是一样,因此整个世界通通在比烂,导致穆斯林极端势力这个怪胎横空出世,看看象不象当初的鲜卑?
与当初解决路径一样的问题,当互联网如同汉唐时教育普及一样把权力面向公众展示时,新的扩大而有效的权力架构成为各色人等最大的诉求,并推动社会变革。老兄所谓的脑控、心理暗示等等,只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尤其是西方历史上民智灭活企图的小分支。历史证明所有这样的举动都没有成功的可能,哪怕象欧洲中世纪那么严苛的思想管制。以中国为例,目前靠把聪明人都吸收为吏来灭活民智,但历史上灭亡王朝的都由吏而起,只要是聪明人,都是不甘心被世家玩弄的。因此一旦互联网给了智力导向的人一个去处,最先起反心的就是吏阶层。老兄觉得现在黑客精英、斯诺登之类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可是如果我们的后几代,人人都是黑客,你觉得他们会选择乖乖为世家当螺丝钉,还是追随可以给他们更多权力,也更认可其处事原则的超人们?其实看看现在党内大量说怪话的氛围(老百姓戏言反党的都在党内),就可以明白这个趋势。

tnq 发表于 2015-12-18 09:18:04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17 2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声明,这个回复又臭又长,阅读引起的不悦呕吐等症状概不负责。另外,这个回复同时是给wild007的。

...

感觉很有价值,苹果所谓的时机和他处于美国资本食物链顶端有很大的关系吧!

中国的一些时尚消费品哪怕做得再好,估计也无法像苹果这样流行!

所以注定中国只能采取跟随战略!

因为整个媒体的话语权在西方手中,或者说在西方的资本手中!

skywalker007 发表于 2015-12-18 10:24:06

本帖最后由 skywalker007 于 2015-12-18 10:37 编辑

前面提到了组织熵这个问题,下面可以扩展一下:

家庭是古代和近代最基层的生产单位,而世家也只是显赫一点的家庭而己。

中国过去是一个一盘散沙式的农业社会,如何将大批观念不同,能力不同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社会分工生产以提高生产力,其实从来都是一个大问题,皇权只是解决了这个社会的上层结构问题,基层活动的组织其实从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以血缘为纽带,将数量不多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社会生产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或其它活动的组织成本,这才是中国过去封建宗法社会的生成及壮大的机理。从这个角度上讲,世家其实就是过去社会分工做得比其它家族出色的一波。

组织成本高,组织熵就高,组织成本低,组织熵就低。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18 10:32:32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5-12-19 09:37 编辑

老鼠飞上天 发表于 2015-12-17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有特定历史条件的,并不是说你枪杆子多就有政权,否则毛泽东与胡传魁有啥区 ...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8 12:49:05

skywalker007 发表于 2015-12-18 1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面提到了组织熵这个问题,下面可以扩展一下:

家庭是古代和近代最基层的生产单位,而世家也只是显赫一 ...

个人感觉熵增熵减的说法更多是事后诸葛亮,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完备的系统是可以逆转熵增的过程的,因此所谓的组织熵增高熵增减,只有验证了才知道,否则大家都说自己是没有完备的系统,还可以打打补丁,那么永远可以扯皮下去,对于预测基本没有帮助。
而根据历史演进过程的抽象化,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社会自诞生始,权力架构是持续膨胀而非反之,因此任何试图将权力盘稳固乃至缩小的企图,都是开历史倒车。这个不是诅咒性质的断语,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从原始社会起,人类数量就在持续增加,而受教育人群也在稳步扩大。如果你的族群不遵照这个规律,那么不仅内讧连连,更是会被异族蹂躏至死。中国人在古代社会提早领悟了这一点,最早放开民智,于是1000多年里傲视全球文明。直到明清时才被反转,而我们看当初了历史,一边是文艺复兴后,西方前所未有的拓展民智,分化权力,一边是土包子(明)+半蛮夷(清)牢牢抓住权力不肯放,倒车打造皇族、贵族。强弱在几百年间迅速逆转并拉开距离。而这一进程在民国和新中国中也可以找到鲜明的逻辑,民国之前没少受列强资助,也不乏热血之士,可是始终势单力薄,被各种欺压背叛,而一旦联俄联共就改头换面,以四一二时,TG也不过5万的党员看,这个转变在力量上并没有显著变化,变化的是这一举措让天下智能之士看到了民国分享权力的诚意。与此类似的是TG政治协商会议,而一旦建国后TG架空了政协,违背了分权承诺,很快就走上党内分裂,山头林立被迫文革的路,连毛公如此不世出的人物也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基本人亡政息。从这个思路看,或许在文革中,邓公站在了毛公的对立面,不愿意将权力分散到人民公社这个最小单元(个人觉得毛公在建国后的举措明显进退失据,前期收拢权力失败后,转而走向全面放开权力),但其改开后的举措无疑比毛公更具备可行性。后三十年,中国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小老板”,私营业主们不需要领导审批、组织调查,也可以开汽车住洋房。虽然看起来似乎这些“改开利益集团”比起毛公全面让渡权力给“人民”是开了历史倒车的,但是如果我们细究文革,会发现那些理论上派发给民众的权力,早就在上层被截留了,文革根本没能做到权力扩大化,相反权力实际上是更为收拢了。这在上世纪80年代,大量平反提拔前任干部和知青的情况下,趋势依然不能扭转,这才有了小平的南巡讲话。
历史演进到今天,习大上台之初,走的是收拢权力之路,但是当他站稳脚跟后,明显再次走上了分权之路,这从底层人民不断受益,国家不断放开垄断资源可以佐证,而今天,当他提出互联网经济后,这更让人看到了诚意。今天或许有很多杂音会质疑东质疑西,但是当官员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后,作为民众的权力却是在明显提升,或许不久后的某一天,一个普通的互联网人也可以拍着胸脯指着官员的鼻子大声说:“我就是比你贡献大!”
——谨向屠呦呦致敬。

路漫漫 发表于 2015-12-18 14:10:28

葡萄能把各分章节都发在第一个楼更新吗,阅读起来更方便连贯点

lijiuliang 发表于 2015-12-18 15:53:34

本帖最后由 lijiuliang 于 2015-12-18 16:59 编辑

现在美国 无论是比尔盖茨 还是 马克斯 都反对发展人工智能,而Google  现在则是在更大力投入。

未来是专业人士的地位越来越高, 这个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因为系统越来越复杂,复杂到非专业人士 根本就掌控不了理解不了这个复杂性。

一旦某一天 过了某一个点,比方说 人工智能普遍化, 人人植入生物芯片,虚拟现实真实再现,人可以改造自己的基因;

超人就真的出现了,  因此美国 基督新教的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  超人会有上帝的感觉;

如果有统一控制点,没有人性可以经受住如此大的考验,而宗教的约束 会把这些超人拉到人的境地 常怀敬畏之心。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18 19:15:59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8 0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我在看这篇回复的时候,一个名词几乎透屏而出,那就是,这多么象在论证九品中正制的牢不可破。
如果权 ...

这个问题吧,一直延展下去那分支就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仅说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注意:以下论述会很繁琐,思维很散,这不是逻辑的文字。

我的推论是以历史观点来看的。晋士族、唐贵族的瓦解都是由于政权更迭。

古诗十九首以写实为主,唐诗以抒发情感与政治抱负为主,再看唐朝仕女图的波涛汹涌,武曌当皇帝,那个时期的中国人是非常开放包容的。有趣的是李白好行侠仗义,自南宋以后这类文人就很少了。

宋以科举选拔人才+活字印刷被发明后,中国文人的文化偏好反而更加统一。究其原因,科举是以统治的标准制定的,活字印刷的内容受到限制,明清也是如此。

以上文字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仅仅是觉得有趣,为什么书籍变得更加廉价,知识的传播更加容易反而中国陷入蔽塞。

再看日本的衰落。我刚来茶馆的时候有人转发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日本的衰落是与人才的断档密切相关的。


——————————————————————


井深大、盛田昭夫、稻盛和夫、宫崎骏这批人的三观很有意思。这批人有这么几个特点:

1,信奉工作死是关荣。例如宫崎骏在《侧耳倾听》的监督近藤喜文过劳死后公开表示他死得很光荣。

2,相信“人生如负重前行”。新渡户稻造的《修养》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他认为人来世间并非为享乐而来,而是为了完善自我而来。另外稻盛和夫的《活法》也是挺好的注解。

3,人的精神大于物质。《菊与刀》阐述了这个观点,说伟大点即物质是暂居的,精神才是永恒的。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人倾向于在各种事物中找精神实质,茶道、寿司道、棋道、插花道,总之各种道。

美国占领日本后日本人的三观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明治维新至1945之间的日本,虽然说“脱亚入欧”、学习德国等等,但更多的是洋为日用,本民族的文化三观改变不大。观察以上三个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特质是很容易被军国主义分子利用的。为了避免类似一战后纳粹的崛起,美国必须要将日本人的三观去本土化,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推行改造版的美国式民主选举。以下部分简要谈一谈发生了什么,这是我的感性认识。

看过一个宫崎骏与黑泽明的对话纪录片,他们谈到德川幕府之前,准确说武田信玄、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之前是没有必须要忠于主公这类武士信条的。武士道的概念是江户幕府出现的,自“武士道”被制造出来后,孟子的儒学被加入进去,《武士道》作者新渡户稻造的《修养》开篇就是《孟子》。一般的观点是孔子比较善于平衡,而孟子要性情刚猛一些,这符合了武士阶层的地位,所以孟子的影响大于孔子。然后还有佛教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论也被加入进去。

二战后日本人的改变先从黑泽明的作品讲起。三船敏郎、志村桥是黑泽明中前期喜欢用的演员,三船敏郎的《七武士》,志村桥的《生之欲》是二位演员有代表性的作品。《七武士》在IMDB的排名刚查了下是NO.20,说明作品有西方观者能够理解的元素。《生之欲》则是一部讲述日式价值观的电影。两部电影以价值观的角度看,即有日本本土的元素也有西方的普世价值元素。而后期由仲代达矢主演的《影子武士》《乱》则日本的本土元素更多,西方化的价值就少许多。《乱》在IMDB的排名是132,而《影子武士》则没有进入TOP 250的排名,也就是说黑泽明后期的作品离西方观者距离远了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子武士》网传在1980年是日本票房前十的影片。

我这里讲黑泽明是想说明黑泽明思想的一个大致演化过程,当然了不一定对。《罗生门》《七武士》《红胡子》《生之欲》《椿三十郎》是黑泽明1970之前的作品,不管情节多么晦暗,最后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尾巴,或者是一个崇高的升华式收尾。而1980-1885的《影子武士》《乱》的结局则是晦暗的,接近于历史真实的。看这两个时期的作品,会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是两个导演的作品。《影子武士》与《蜘蛛巢城》是类似的,但1957年的《蜘蛛巢城》中的人性阴暗面刻画不是那个时期黑泽明的主流风格。查阅豆瓣黑泽明1970-1980的电影目录,只有两部电影,其中一部是《德尔苏·乌扎拉》,这部电影我没看过,看介绍剧情是森林猎人与新式城市的冲突。《德尔苏·乌扎拉》我没看过,但不妨以剧情作为依据判断这部电影是黑泽明思想的一个转折。这样说有主观意味,但喜欢黑泽明的人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思想的前后矛盾的。黑泽明具体是怎么思考的,电影表现的初衷是什么我不知道,也不臆测,可以确定的是黑泽明是一个思考者。

如果以我的角度判断,黑泽明似乎在思考一个“我们是谁”的问题,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日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中国人是不会有这种困惑的,因为我们有儒释道可以进行解释,而且不会因为外来文明的入侵而被彻底同化,例如满人就没有同化汉人,反而是汉人的审美礼教把满人给同化了。我有一个感受,即早中期黑泽明试图在电影中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即武士道精神与普世价值的融合,而1980-1985则试图真实再现日本民族的无奈。但黑泽明并未停留在曹雪芹式的无奈中,1993年的《一代鲜师》展示了黑泽明阳光的一面。

以上对黑泽明的论述没有一个明晰的观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黑泽明一直在思考,至于是否思考出成果不是关键。之所以说从黑泽明看二战后日本人的改变,是因为对比黑泽明与现在的日本文化圈可以发现,日本正不断走向浅薄化,普世化。只有先阐述黑泽明的复杂与矛盾才能凸显日本文化产品的变化与日本人的变化。

2014年在百度电影票房吧看过几个统计数据,即日本2010-2014年票房TOP 10中80%以上是动画片。多拉A梦、名侦探柯南、口袋怪兽这类连载连播20年或以上的动漫作品依旧能够进入前十,甚至成为月冠军。日本的御宅一族是生活在二次元空间的一群人。所谓二次元空间是相对于三维空间来说的,即生活在动漫游戏中的一群人。

日本的二次元空间不是美国文化,也不是日本文化,更不是西欧文化,它是只属于御宅族的文化。黑泽明的作品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源于真实与理想的矛盾。二次元文化同样是矛盾的,但却是远离现实缺乏批判的矛盾。御宅族给自己制造一个类似MATRIX的体系保护自己,使得精神与现实世界彻底分离。在漫画与游戏的世界里可以满足精神上的所有需求,甚至男同、女同、SM这样的变态审美都有专门的名词。《爱情公寓》里关谷神奇有一句台词描述了这种倾向:“为什么日本的漫画女孩子都要穿水手服超短裙,因为不穿就没人看啦”可以说日本的这部分群体都处在人格解体的状态之中。

除了与现实的分离以外,美国价值对日本社会的渗透也很严重。如果纯粹是美国价值,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的,可日本的文化产品存在一个倾向,即把二十层楼的下面十九层抽离,只剩下最风光的二十层。例如2009-2011的历史剧《仁医》就是用普世价值解读明治维新前的历史,西乡隆盛、版本龙马等变革推动者是落后的一面,而主角医生是进步的一面。还有木村拓哉主演的《律政英雄》2014、《白色巨塔》2003都是宣扬普世价值的。

以《白色巨塔》2003来说。剧情分为两段,前一段讲述了浪速大学东教授接班人财前五郎与教授的斗争;后一段基本就是宣扬“医者父母心”的高大上价值观的,把手术事故而陷入窘境的五郎钉在耻辱柱上。我是在PPS上看的这部剧,当时PPS评论里有一个医生观众对电视剧的价值取向提出批评,并例举了医生的很多无奈,评论后面有很多人批评他。以真实度来讲五郎这个角色是最有代表性的,其他角色都显得很假,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以现实操作性来看,关于PPS医生的观点,我问过一个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朋友,他谈到他们医院的医保拨款通常9月份就会用完,有的年份甚至7月份就用光了。所以《白色巨塔》中描述的美国式价值观是阉割过的,即只展示美好一面,不显示艰难的一面。

美国是靠三场战争建立起来的,独立战争、统一的南北战争、扩大势力圈的二战。美国价值观成立需要权利结构的支撑,而权利结构是通过战争确立的。即美式价值观的推广是需要条件的。曼昆《宏观经济学》提醒读者,学经济学要时刻记住理论有哪些假设,同样的孤立的看待他物是不可取的。

日本40岁以下年轻人流行的御宅文化使得年轻人缺乏批判的能力,丧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力。同时阉割版美国三观不断涌入并占领日本人的文化高地,使得日本人被不断普世化。我的观点是正是这两个因素导致了日本的衰退20年。

之所以从文化角度解释日本的退化,而非经济角度,因为在我看来日本长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经济角度的观点是难以解释清楚的。例如知乎上就有人对索尼的现状做分析,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用财务角度分析的人得出结论索尼情况并非想象的那么糟糕,它的所谓亏损是账面亏损,而非真实的亏损;用研发角度,得出结论索尼的产品小众化,不适合大众消费;用人事角度分析,即日本特有的“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推出日本人不擅长同层协作,导致公司内部出现巨大内耗。虽然说我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可以作为一个解释。

——————————————————————

以上讲这么多,按理说应该有一个总结或者是结论,但这种东西我没法给出。这里梳理一下逻辑链条。

日本江户幕府引入武士道概念,再到明治维新后日西的交合,再到二战后本土文化的式微普世价值与宅文化的兴起,这些节点都有共同特征,即社会的形态变化。江户幕府是统一,明治维新是睁眼看世界,二战后是美国的改造。即社会环境的改变塑造了新的文化生态。

我有一个坚信:人类社会的跃迁是以旧系统的崩溃甚至毁灭为代价的。

而人类社会形态为什么会毁灭呢?源于系统的缺陷。即任何系统都有缺陷。这也是我的坚信,没法解释。

我用大量篇幅描写黑泽明,因为他试图以各个不同的方面看日本社会与文化,虽然最后是否看清楚不得而知,但他表现了日本社会的矛盾性。井深大、盛田昭夫、稻盛和夫虽然发家在二战后,但身上有战前军国主义的影子。例如盛田昭夫与石原慎太郎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就有点经济军国主义的味道(没看过,这个信息是CCTV提供的)。日本那批提倡工作死的人道德水准先不论,但经济腾飞、军事崛起靠的就是这一类人。但有经济腾飞、军事崛起的意愿最后就真能够实现吗?日本经济的衰退说明并非如此。

技术的进步也好,社会的进步也好,人类的解放这类超级大的问题也好,实现是需要旧系统的崩溃的。黑泽明苦苦求索,即试图找到不崩溃不解体却能升级的途径,结果看来是不存在的,所以他的作品充满矛盾。

每一次的社会进步都是要流血甚至以战争为代价的。甚至改革开放这样的事情也可以解释为旧体制崩溃后长出来的新草,而有人甚至认为是政变。如果我以上的坚信成立的话,那么系统可能不会是升级,也有可能是退化。举例来说《基业长青》这部书对摩托罗拉很推崇,但铱星计划不算失败,但也不能说成功。

川本喜八郎(《不射之射》的监督)的作品有能剧的味道,而且阴森;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有日本民俗味;高田勋的作品《辉夜姬物语》则是取材于日本民间传说。尽管日本社会被美国改造,但依然有二战前的残余文化。通过这个例子,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新势力取代旧势力是何种程度的取代?

是彻底的方式,还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彻底的方式是可以洞见的,但润物细无声的取代则很难讲的。

跟随潮流需要有一个能力:“快速变向的能力。”另外还需要一种能力:“得到有效信息的能力”。比特币很多人都知道,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很多人不知道,即关于比特币的信息是二手的,三手的,甚至n手的。

每天都迎接新的变革与技术是幸福的,所以我并不是否定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但哪些是干的,哪些是水的判断起来比较困难。我的思维方式不是,未来会是什么样?而是,未来不会是什么样?这样思维比较简单,适合于我。

其实讨论这类话题需要几个条件的,不然怎么知道是不是被“权威解读”洗了脑,有怎么知道是不是价值判断?

第一个:我有多少钱?能够准确判断的人资产必须超过一个亿,这种判断的标准放在任何社会都是行得通的。

第二个:我有哪些知识储备?除非有体系支撑,否则至少读到博士以上才有发言权。阮一峰有一定水准,文笔不错,但偶尔还是会被喷成马。需要注意的是:体系支撑!

第三个:我是什么人?理想不够远大的人是很难看到地平线以外的草场的。我真是一个理想远大,要干事儿的人嘛?

多年前我很喜欢GNU(GNU'S NOT UNIX),也做过一些开源软件,但直到某天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顶尖的黑客只有两类人:一是物理学家;二是数学家。也就是说计算机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单纯会玩工具是没有出息的,然后我彻底从这个行当退出。

某个我欣赏的大佬说过一句话:“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的父亲,其次是他逼我做的三千道平面几何习题”。在我差不多三十岁的时候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已经晚了。我认识的一个哥们,直觉超强,但不懂数学。他天赋过人,但泯然众人。

顶级黑客的境界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但这些人100%都是依附于强力集团的。被智商碾压过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我努力100年也达不到他们的水平,所以趁早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你和我是尼奥还是墨菲斯、崔妮迪,又或者只是一堆平衡系统的数字?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叛变的光头佬,虚拟世界说不定是最好的。

漂亮的句号。。。。。

乌鸦 发表于 2015-12-18 21:42:13

河友的讨论很精彩,学习。

秋昂 发表于 2015-12-19 08:27:04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18 19:15
这个问题吧,一直延展下去那分支就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仅说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注意:以下论述会很繁琐,思 ...

赞!

lxj 发表于 2015-12-19 09:49:14

我想知道的事忙总的文章在哪里可以看到

tnq 发表于 2015-12-19 10:10:10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8 0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我在看这篇回复的时候,一个名词几乎透屏而出,那就是,这多么象在论证九品中正制的牢不可破。
如果权 ...

网络就是诸如书籍印刷一样,是一种技术!

靠技术控制人,这种技术终究是要被新技术淘汰的。

可能中间会出现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但是对人类的前途我不担心!

控制有时候并不是坏事情,因为一个系统没有秩序肯定是崩溃的系统,肯定对抗不了外系统的侵入。

所以不要沉湎于技术来讨论这种历史的循环,与其这样不如想想我们的技术发达能把中华民族的疆界拓展到哪里?

niubuqun 发表于 2015-12-19 12:17:06

lijiuliang 发表于 2015-12-18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美国 无论是比尔盖茨 还是 马克斯 都反对发展人工智能,而Google  现在则是在更大力投入。

未来是专 ...

        早晚他们都会支持的,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竞争,还存在军备竞赛,力量就必然向支持的一方倾斜。我的看法,其实他们是支持的,说反对不过是忽悠别人而已,正如现在的核武器以及他们当年用普世价值、所谓人权来打压忽悠别人的时候就是如此。

多乐成 发表于 2015-12-19 12:30:07

期待大作

skywalker007 发表于 2015-12-19 23:37:02

前几天在别处看到一条消息,可能可以印证葡萄的一些观点:

重要的地方我标出来了。

http://dy.qq.com/article.htm?id=20151214A04DAR00

悬浮滑板:一个深圳的山寨发明把欧美时尚界逼疯了| 壹读百科
2015-12-14 20:20:32我要分享 8条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一阵潮流的形成,好多时候是因为西风东渐,但同时也在舍近求远——你看到国外网红突然间都在晒的玩物跃跃欲试想海淘,不好意思,漂洋过海来到你身边,其实就是在家门口生产的。

最近从英国的莉莉•艾伦到加拿大的贾斯汀•比伯都在玩的一个滑板火了,不是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不告诉你这滑板具体叫啥名,而是谁也不知道这滑板该叫啥。追潮流的年轻人一窝蜂地踩滑板上街,间歇也会停下来好奇:这大名都没一个的玩意儿到底是哪来的?



所有线索指向中国。当外国媒体先锋们把注意力放到中国试图搞清谁是第一个发明这让人沉醉的潮流单品时,他们被中国工厂们绕晕了。

今天,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就来说说一个有点荒诞风格的、关于中国制造的故事。

摔了个狗啃泥的值班壹读君 | 张小羁

作为热门的礼物候选人,既没有正经名,也不知从哪来

其实这个滑板也就是近几年时兴的代步工具家族的新晋成员,自带健身、环保、酷炫及天然抗拥堵特性。

使用这种滑板,不用担心平衡问题,身体前倾的时候滑板加速,后倾的时候滑板减速,有点像前几年时兴的电动平衡车赛格威。实际上很多人认为它就是迷你款的赛格威去掉扶杆而已,还有人叫它两轮自平衡滑板、智能滑板等意义笼统又拗口的名字。因为这个踩滑板飞一般的感觉,它还有一个口口相传的名称叫悬浮滑板(Hoverboard),虽然并不准确——它有轮子,不能让人真的悬浮。



赛格威平衡车,这种车跟某种西班牙火腿一样出名

外国也是有处女座的,关于这玩意儿到底该叫什么,不少较真的人们都有这个苦恼,推特上搜索关键字“它不是悬浮滑板”,页面上显示的包含这几个字的状态往下拉不到尽头。

但这点小事拦不住悬浮滑板的火爆。除了成为明星们不买来晒一晒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必备玩具,它还被预言是在家家户户圣诞树下出现频率最高的礼物之一。在eBay上,十一月的头两个星期每两分钟就能卖出一个悬浮滑板。

播放视频

歌手杰森•德鲁罗10月份在MTV颁奖礼上踩着滑板表演

在eBay上罗列的一万多条关于悬浮滑板的售卖信息中有各种各样的牌子,但没有哪一个牌子有足够的辨识度直接成为产品的名称,比如像平衡车鼻祖赛格威那样。不同牌子的滑板也有不同的特性,有些装了发蓝光的灯,有些装了音乐播放器,有些装了蓝牙……花样繁多和有着出人意料的各种奇特功能的山寨手机差不多。



无头公案总会有人想去解决,毕竟这的确很奇怪,一个这么火的产品没有正经名字,不知道发明者是谁。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让人把滑板拆开发现了零部件上的中文,洛杉矶的进口商也说滑板来自于中国某地。其他媒体进一步发现,大多数滑板都来自于中国深圳。搜索阿里巴巴,深圳有超过1200家工厂供应这种双轮悬浮滑板。

悬浮滑板的寻根之旅到这里倒还进展顺利,既然源头指向深圳,去一趟深圳不就知道了?

外国朋友们,你觉得这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吗?Too young

记者在深圳宝安绕了一圈发现,大多数工厂开始生产悬浮滑板因为他们原本就有的客户提要求让他们做,还有一些是看到别的工厂做这个赚到钱了自己也赶紧投身进去。没有什么工厂本来就是生产滑板或者相关产品的,他们有的原本是做DVD播放机的、电子香烟的、圣经播放器的……还有一些是赶完了上个潮流来追这个潮流的——一些厂家原来是做前两年大热的自拍杆和无人机的。



所以还是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做这个滑板的。

怎么给观众一个交代呢?美国国家广播电台找来一位在深圳浸淫多年的工程师,叫他来说说这一切有可能是如何发生的。工程师说据我的经验呐,在深圳制造业的工作模式大概是这样的:在这个工业城市,大大小小的工厂功能相当集中,比如几百个工厂光生产轮子,几百个工厂只生产电路板,几百个人只生产发动机,这些厂子里的工程师们虽然各自生产自己的东西,但他们对新点子并没有很强的占有欲,有什么主意就发到网上,甚至下班后不同厂子的人聚在一起喝酒吃饭,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产品,就聊出来一个,比如,弄个平衡车,但去掉那个碍眼的扶杆,第二天有人醒了就会把它做出来,反正零部件都是现成的,找隔壁厂子拿就行了。



深圳工厂里刚出炉的悬浮滑板

然后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就惊了:中国工程师们跟我们美利坚的很不一样耶,专利意识什么的都是浮云,但正因为这样才能如此高产,新产品还没正式被发明就全卖光了……效率!

可是事实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包括美国《连线》杂志在内的其他媒体发现,在浙江杭州,有一个公司声称自己制造出了悬浮滑板的原型并取得了专利。实际上,这家公司有可能是第一个把滑板卖给美国商家的人。2013年夏天,美国一位准备创业的工程师John Soibatian来到杭州谈合作,这家公司生产了一款山寨赛格威希望能通过他卖向美国市场,Soibation对这个提议不太感兴趣,但他在这个公司看到了一个生产出来的滑板原型,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双方达成了给美国人民供应这种智能滑板的协议。一年之后,成品最终准备好了,向美国进发。

一条剽窃鄙视链就此展开

在香港的商贸展会上,当这个杭州公司和深圳一众工厂同台竞技时,杭州公司向组织方申请赶走这些深圳工厂,因为他们的生产是剽窃了自己的创意,而深圳工厂觉得不可思议,从没跟你接触过,何来剽窃,说不定是你剽窃了我们的呢!

到这里悬浮滑板生母是谁这个问题已经让人有点眩晕了。但这并不是最乱的情况,还有更多的脚插了进来。

一个在美国的华人Shane Chen认为所有人剽窃了自己的创意。2013年5月,他在一个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发布了一个项目,展示了一个非常像悬浮滑板的产品,只是看上去略小、配置略简单点。他希望用众筹的方式把这个点子变成现实,并把它称为Hovertrax,而且申请了专利。这一时间比Soibatian去中国的时间早一点,而在Youtube上所有关于这种滑板的记录没有早于2013年5月的。

Chen把Soibatian的公司告上法庭。而Chen之前还因他在独轮车上的专利,成功告倒了中国厂家。对,就是现在在中国街头流行的“风火轮”。悬浮滑板在中国现在还没怎么火,深圳工厂主都知道,中国的潮流要比国外滞后一年,等吧。



这条剽窃鄙视链到这里还没完,赛格威出来了,就是那个跟悬浮滑板很相似的平衡车,认定Chen的产品侵犯了自己的专利。而赛格威之前和他是一条战壕里的,还向美国政府递交关于中国厂家抄袭的申诉,直到赛格威被一个叫“九号机器人”的中国公司收购了。

为了验证这些针锋相对的说法,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把买来的滑板拆开,发现Chen在众筹项目中发布的滑板和中国制造的滑板在内部构造中,除了两者都有的发动机和锂电池,前者用的是陀螺仪来保持平衡并控制行驶方向,和赛格威的原理确有些相像,而中国工程师们的设计是,在每个踏板位下安两个开关,一个开关负责往前,一个开关负责向后。

谁抄谁、到底有没有抄更说不清了。

所以悬浮滑板的发明者到底是谁呢?是一群深圳工程师的智慧结晶,是杭州公司,是职业华人发明家,还是就是从母体赛格威掐头去尾而来?一切变化太快,外国人已经搞不清了,总之这个东西跟中国很相关就是了。找不到正本清源的发明者也是有点麻烦的,一些较真的美国大商场,比如沃尔玛,决定在销售业绩最火的年末节日季对悬浮滑板不予上架。

实际上,这件潮流宠儿除了在网上订购以外,大多只能在商场里面或周边那些不起眼的小摊上买到,售价从27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

但不管发明者这个问题搞不搞得清楚,对于追潮流玩滑板的人来说一点影响也没有,只要有得玩就行。只是留一个心眼,下次想要紧跟马上要来的潮流,只要看看祖国大地上的工厂们在忙些什么就清楚了。

参考资料:

Joseph Bernstein, How to make millions of hoverboards (Almost) overnight, Buzzfeed, 2015.11.27

Joseph Bernstein, The war of the hoverboards, Buzzfeed, 2015.9.17

David Pierce, The weird origin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viral scooter, Wired, 2015.6.29

Audrey Quinn, The hoverboard mystery: where did the holidays’ hot product come from?, NPR, 2015.12.7

Jonathan Kaiman, For Solowheel maker, a patent rights nightmare in China, Los Angeles Times, 2015.5.30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2-20 09:55:50

细思极恐的万科宝能之争:门口的野蛮人,背后的赵家人
原始出处找不到,就这个!

这才是脑洞大开的好文章,可以回应以上的很多争论与口水。
另外,也解开了我对王10这几年的疑惑,停妻续个婊子,谈普世价值,也坐实了我对某国民老公出位表演的猜测。
呵呵。

在磨刀的胖猫 发表于 2015-12-20 11:58:52

wild007 发表于 2015-12-18 09:07
当我在看这篇回复的时候,一个名词几乎透屏而出,那就是,这多么象在论证九品中正制的牢不可破。
如果权 ...

不用争,新结构究竟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以空对空完全没意义
以我的脑洞,数据主已经出现了
超结构,粘菌可以找出迷宫,蚁群整体智力大于单个蚁叠加
人类社会同理
事实上人类社会更复杂,超结构放大智力更大,大得多,以数量级论
今天的智慧城市智慧国家建设,是蚂蚁角度的化学气味诱导
蚁群角度是数据主进化神经网络
人之本身,生物本身,也是细胞分工之上的超结构
宇宙中同构普遍性
手机,不多扯

icysword 发表于 2015-12-20 14:24:53

不管是什么技术,最终后面使用技术的还是人。是人就逃不开人的弱点和劣根性。人工智能是人写的程序而已,经过大量自动化处理,可以把人的智能优势放大,也可以把人的性格弱点放大,由此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我觉得这才是大佬们反对发展人工智能的根本原因。

对人性的研究,做到极致的是毛主席,应该多看他老人家的著作,虽然最后的结果证明他也只是个人而已。

dianyou521 发表于 2015-12-20 17:51:31

lxj 发表于 2015-12-19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知道的事忙总的文章在哪里可以看到

douban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12-20 17:54:46

本帖最后由 loy_20002000 于 2015-12-20 18:29 编辑

回dianyou521.

宅文化是结果,不是原因,但未来会成为原因。从1945至2000是宅文化孕育的前阶段,2015之后是宅文化的后阶段。我的逻辑是普世的去本土化不是马上发生作用的,需要一段很长的发展期才能发展为宅文化这类亚文化。我的角度只是众多角度中的一个而已,也可以是经济的政治的。

日本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想要成为一线强国,必须走外向型的路子,要想走出去或者打出去强硬的文化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日本的快速崛起有美国的功劳,但衰退似乎不能简单用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解释,所以换一个角度。可以把盛田昭夫这样的人理解为经济界的军国主义分子。但现状是日本的这种强硬文化正在逐渐凋零。我用宅文化和电视、电影做例子是想说明日本人的审美正在逐渐阉割版普世化。我特别强调《影子武士》1980年进入票房前十,又强调现在的日本电影市场逐渐动漫化,意图是让两者形成一个对比。当然了,我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1945-2000可能动画片也是电影市场的主流,只是经典之作比较少,所以形成那个时期的日本人审美有深度的错觉。如果有相关统计,可以分享一下。

可以用另外一个方面作为注解。日本是围棋大国,自范西屏过世后至1990年是世界第一,注意过1990年的棋迷应该对武宫正树宇宙流有深刻印象。藤泽秀行50多岁在棋圣战还干杀大龙这种事。

2000年后日本围棋逐渐轮为靶子,《围棋天地》、天元围棋频道有过许多日本围棋衰败的讨论。有体制论的,即日本论资排辈的体制导致新人出不来;有惯性论的,日本人习惯了两日制长时比赛,不适应短时制的国际比赛;有性格论的,日本人强调形、定式,不会灵活变通。总之说法有很多。

而我觉得是心气的问题,日本围棋有一个术语叫“气合”,即面对对手的挑衅与战斗要求选择强硬的下法。日本围棋正逐渐丧失“气合”。

看黑泽明电影是需要好身体的,因为任何一部电影都有一些压抑矛盾纠结的东西,例如比较轻松的《椿三十郎》最后来了一段武士决斗的处理,椿三十郎为对手的死痛心不已。黑泽明的电影除了1986之后的作品都有英雄情结,这种情结来自于哪里讲不清。《影子武士》盗贼三年的影子武士经历适应了武田信玄的角色,但最后却被放逐,最后在与织田信长的战役中拿起阵亡将士的长矛冲向敌阵被火铳射死。我个人感觉盗贼有些类似日本或日本的个人。我对黑泽明的电影或许解读过度了,我想突出的是日本战前与战后的思想文化变化。

夏目漱石的《三四郎》我看过五六遍,主人公小川三四郎面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代表了明治维新后部分日本人的心态。“迷茫”这种词汇可以为日本这类国度的摇摆做一个注解。

日本的文明进程相对华夏文明、闪族文明是落后的(我这里的落后是指对世界的改造力+影响力落后于这些先进族群)。日本在追赶的过程里是否忘记了我是谁,甚至搞不懂我是谁。我说“儒释道”解释中国人是谁,这是面子;里子是中国4000多年的绵延不断。而日本的面子来自于外部,里子是明治维新之前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二者结合形成一种怪诞的日本自卑。没有一个日本本土的声音说:“我们是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所有发声都是从外部而来的,或者说是被操控或引领的。

“儒释道”是一种解释文明与文化的方式,没法代表具体指向的文明。例如一个人看过《圣经》知道基督教大体系的变迁,是否就懂得了基督教。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不会背诵儒释道经典,是否就不懂中国文化。

————————————————————

另外做一个补充。你看到了单个句,并未看到整体的文。

我的文字虽多,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谁是赢家(凭什么做赢家)。

历史就在眼前,未来却在身后。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道统与法理源流浅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