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200899 发表于 2015-5-24 20:44
哪个区?
白云
包括回复总算看完,实在尖端。弄不明白的是,大家担忧的是大数据现象还是背后的利用者呢,仿佛是后者,呵呵。不过怎么和人工智能又联系在了一起,思维的跳跃让在下实在是不解了。据我有限的知识所知,所谓信息的碎片化,字面上就比较直白了啊,无非是个人把各自的碎片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贡献出来,尽量能拼凑出一个相对的整体。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的联系和沟通,即便没有互联网的过去,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一样存在赞同和反对,并以此聚集成伙,对立并加以控制,可以说是人性使然吧,为什么互联网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就反而恐怖起这种必然了呢?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5-5-24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ach:你好!
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其原因是在大气理论的先进性。天气研究,是混沌性比较 ...
谢谢回复。
我对大数据是外行,术语的我就不懂了。我只是隐约觉得这两者有可比性。我以前对天气预报很感兴趣,去中央气象局的机房参观过,那海量的磁带让我很是惊讶。
等而下之 发表于 2015-5-24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槐兄,年青人是要给出路的,也一定要树榜样的。
在我看来,年青人无所事事,在街上成群结队,四处游荡 ...
是呀,给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这是出发点。
当下小青年的这种状态,不正是前面绝大多数创业者轰然倒下的结果?
有好处的是,当光屁股的时候,年龄也大了,冲动也弱了。但是,在政治上的需求萌发了,要求更强了。
我们聊的这个有点偏了。会墙吗?
等而下之 发表于 2015-5-24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槐兄,年青人是要给出路的,也一定要树榜样的。
在我看来,年青人无所事事,在街上成群结队,四处游荡 ...
是呀,给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这是出发点。
当下小青年的这种状态,不正是前面绝大多数创业者轰然倒下的结果?
有好处的是,当光屁股的时候,年龄也大了,冲动也弱了。但是,在政治上的需求萌发了,要求更强了。
我们聊的这个有点偏了。会墙吗?
本帖最后由 等而下之 于 2015-5-24 23:34 编辑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5-5-24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呀,给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这是出发点。
当下小青年的这种状态,不正是前面绝大多数创业者轰然倒下 ...
应该不会。将他们引进游戏房打游戏,和学习技术制作游戏都是差不多,但比在街上游要好很多的。
分隔会是大数据的一个应用吗?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5-5-24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ioloong:你好!
你引用的阿里这个案例,把它冠以“大数据”可能有点过了。找一本“信息管理概论”的 ...
西溪老槐:你好!
我在茶馆潜水很久了。茶馆牛人辈出。看高手论剑,需要勇气才敢发言的。:lol
非常感谢你的指点,感谢你对后生小辈的照顾。:lol
葡萄的文章有些难懂,请问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全向量数据”呢?
非常感谢!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两个矛盾推动的: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哲学、伦理、法制、道德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科技进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将许多原本不可利用的资源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将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升(例如节能灯),但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是有一个极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张。当人与自然的矛盾无法调和时就会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当人与人的矛盾无法调和要么对外转移(殖民与侵略)要么内部消化(社会动荡或战争)。那么问题来了,一轮新兴的技术变革是为了解决两个基本矛盾中的哪一个?如果一轮技术革命提升了第三产业的总体产值,产值的提升是以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为前提(劳动效率的提升就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还是以财富的转移为前提,或者说是不是变相地对弱势群体进行剩余价值压榨。
资本+技术升级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美国的产业升级将低端制造业与高能耗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越南等廉价劳动力市场,并把部分服务业外包给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黑人失业,这也就是美国黑人与白人警察频繁对抗的原因。产业升级使得美国的经济结构更优,在国际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黑人却并没有享受变革带来的福利。中国有大量农民群体,在政治地位上低于工人阶层,在经济上缺乏保障或者说只有很低的保障,这些人是社会安定的潜在威胁因素,长远来看必须照顾到这些群体的利益诉求。历史的经验表明国家的整体实力提升不等价于某个群体利益的增长。《宪法》确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但九十年代却工人大下岗。当时的决策严重影响到TG在工人阶层中的威信直至今日,而危机的来源则是经济制度改革,根源是“摸着石头过河”。世间万物皆是矛盾,如果这个假说成立的话,只看见利的一面可能是自寻死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进化的速度是边际递增的。假设这个论断成立并且世界人口保持不变,如果人类对物质水平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以经验讲进化程度是以物质水平进行度量的),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最终演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所以任何技术的进步要么加大对自然的掠夺,要么加快财富的不均衡分配,将加速社会矛盾的累积导致体制崩溃。所以这个论断成立并非是可喜的。
那么换一种说法人类科技进步的速度是边际递增的。伽利略到19世纪末期的科学家做实验只需要用自制的简易设备,现如今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投资超过40亿美元。理论的提出相对容易,但验证就非常困难,许多科普书都有空想化的倾向,这是否可以看做科学不是在边际递增。而技术是后于科学的,科学以理论的方式被固定下来,而技术将之具体化、实用化,如果科学进步的速度放缓,技术也将遇到瓶颈。科技进步的加速度一直递增是以发明创造的频率来度量的,但更多体现在数量上。真理就像孤岛,逻辑是桥梁将孤岛连接起来形成形式化体系,这是理性学科的根本,这出现于希腊时期,现代理性学科只是希腊文明的孙子辈。思维的方式有归纳与演绎两种,除此没有第三种,归纳不能预见未来,演绎需要找到合适的假设,这都是人类思维方式固有的局限性。
我们从哪里来,将到何处去,这种问题没有人能够正确回答,哪怕是毛泽东。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5-5-24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而下之:你好!
是的。我国的人工智能与美德的距离很近,也就是半个身子吧,美国略为超前一些。
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重磅演讲: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
这周六,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在 Santa Clara 的 Intel 总部礼堂做了一场很干货的分享,我觉得“干货”的原因不仅仅是余凯对诸如“百度为什么要做各种智能硬件?”和“百度的自动驾驶和 Google 有何不同?”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而是因为通过这次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在包括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等一些前沿研究领域的成果,以及在“万物互联”的大数 据时代,百度在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方面的一些思考,也让我们这些互联网从业者对于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演化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http://www.open-open.com/news/view/1bec970
本帖最后由 等而下之 于 2015-5-27 14:02 编辑
等而下之 发表于 2015-5-25 21: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重磅演讲: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
这周六,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在 Santa Clara 的 ...
智能社会专家论坛
2015年5月23日14:00-17:00
从大数据到万物智能
余凯
http://210.14.113.38:9080/asop/login.asop?titleId=411
等而下之 发表于 2015-5-20 1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启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 ...
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在京成立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李江涛)国家医疗数据中心26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中心将通过规范、指导医院基础数据,提升数据质量,逐步将临床数据和基础标本资源库有效衔接,最终实现精准医疗。
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5/27/c_134274012.htm
葡萄 发表于 2015-5-3 17: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到2050年,数据量将达到非常恐怖的100万Zetabit。一个Zetabit是1万亿G。接下来这个时代就叫Zeta时代,而在 ...
如果以此作为基准,那么用大数据追求自身增殖的资本,都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今天,只有数据增加可以应对资本的增殖速度;明天,资本的增殖速度远远落后于数据。
一天增加一个数量级的财富是奇迹,两天是灾难,三天是末日。整个社会会重新推倒重来。
今天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按流通交换层次高低左到右,昨天是无差别劳动--物质财富。流动极差。很多地方是粮食换布匹,蔬菜换柴火,县太爷管不着。
今天是无差别劳动--物质财富--资本,这里资本事实上就是物质财富的原始数据化。物质财富跟不上了,万亿为单位的资本在纸面在电脑硬盘里打转转。
明天是,无差别劳动--物质财富--资本--数据
后天资本环节就崩溃了,物质财富会不会丧失基准或者建立新基准,我不知道。每一层的增殖都是前一层跟不上的,进而扭曲结构。但数据高速增殖得太快,会杀掉任何企图在中间环节盘踞食利的团体(或者一个抽象集合)。
我不知道后天的结构,听起来人类劳动直接对应数据实在不可理解。但不管怎样,目前以消费占有驱动的社会运转结构(资本层面是资本增殖),会不复存在。但我深刻怀疑共产主义会以全量实时的数据名义,建立一个新的全面计划体系。全量数据很可能是个伪概念,一旦加入实时。因为观察导致观察结果,推导导致推导谬误。任何采集分析利用数据的行为本身会衍生出新的数据,导致不可知的后果。会怎样,摊手。
在磨刀的胖猫 发表于 2015-5-29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以此作为基准,那么用大数据追求自身增殖的资本,都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今天,只有数据增加可以应对 ...
消费方向变了,从消费物质到消费纯能量(如果把 数据看做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话)。货币可以数字化,如果我们造了虚拟的办公楼,并认定这个办公楼的价值可以可靠计量,接下来增加数字货币就行了。全量数据要有先决条件就是有基本数据有界。基本数据可以是全量的,衍生数据是无限的。所以,把人的概念从肉体中抽离出来成为数据人,那个蛋白质躯壳构的繁衍需求就构成了全量数据(需求单一,消耗资源有限,所以数据量应该不大,反而是现在各种物质需求都要有相应的生产力对应,全量数据实现不了)。抽离出来的“数据人”不在全量数据范围内,应该能实现。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5-5-29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消费方向变了,从消费物质到消费纯能量(如果把 数据看做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话)。货币可以数字化,如果我 ...
http://u3677.zhichiwangluo.com/zhichi/index.php?r=pc/Index/InvitationPreview&iswhere=2&id=44173
觉得中国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的看看这个链接
中国最美丽的高速公路,配乐是天路。然后你想想我们的中国人是多么可爱的中国人
葡萄 发表于 2015-5-29 17: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u3677.zhichiwangluo.com/zhichi/index.php?r=pc/Index/InvitationPreview&iswhere=2&id=44173
...
这条路从成都去西昌走过,实际走没有这么美,或许时间不对,不过工程也很大了!
在磨刀的胖猫 发表于 2015-5-29 15:26
如果以此作为基准,那么用大数据追求自身增殖的资本,都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今天,只有数据增加可以应对 ...
这几天身体好些了,我抽时间给你补充下。
是的,
如果把比特币当作计算量(计算机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那就很适合马克思的理论。
而且,听说有些it公司的奖金计算是以,
程序员写的子程序被调用次数来衡量,
这类似于论文的影响因子。
从这个角度看,
比特币本身就是衡量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工具。
spacejam 发表于 2015-5-30 09:04
是的,
如果把比特币当作计算量(计算机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那就很适合马克思的理论。
你没觉得这么硬套马克思很牵强吗?程序调用的权重系数是很难界定的,比如终端和后端。人体的神经和器官也可以套用在数据世界里,无差别就是个没太大意义的梦而已。
现在人类社会是在效率兼顾人心向人心兼顾效率的关口转变,发展的根本目的已经在悄然改变,脱离机器时代的思维,多考虑符合发展目的的形态才是正务,连基督伊斯兰儒释道都强势复活了,老兄不该考虑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么?
我理解为“对非物质生产的衡量工具”。
在人类发展史中,
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工业gdp超农业,
而新时代代表之一就是非物质生产gdp》物质生产gdp,
反应为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这类似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唯物唯心的具体争议就在于,
在某个时段,
当上层建筑的自生产脱离经济基础开始自循环,
此时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位置,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基础。
这两者之间矛盾此长彼消的斗争,
推动者两者共同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本上说,
历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矛盾斗争的历史,
代表经济基础的政治力量和上层建筑的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
http://m.douban.com/book/review/5386865/?id=&session=
唯心唯物的提法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因为临终关怀的重要性越发明显,物资刺激的作用也每况愈下。这是今天宗教大举反攻的基础,坚守唯物主义的所谓“左派”,反而成了游离在虚拟世界的游魂。人生而何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思考的问题。在物质奖励效果已经越来越低下的今天,心与物也越来越混合化而非反之。“唯”和“主义”这些机器时代特征的名词也即将进入故纸堆了。数据时代,主体是人而非数据,如果连这都无法意识到,那么谈这个就是瞎操心了。
不知道你理解的唯物唯心是什么,临终关怀代表什么。
在我看来,
这些现象更代表了目前非物质生产产值和在社会生产中地位开始超越物质生产的趋势,
这种经济基础上的改变,
影响到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上的效果就是:
生产上:更注重非物质生产和提高非物质生产的地位。
生活上:精神需求开始超过物质需求。
上层建筑上:对制度建设的关注开始超过对经济物质基础的关注
思想上:开始注重“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正是社会运动中的最大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的运动和变化,
传统上的生产力是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次要方面,
开始转化,
目前似乎生产关系开始转变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就是矛盾双方地位的互相转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重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生产力,因此社会的根本目的是物的产出。这一问题延续下去就是机器人世界,因为极致程式化生产是效率最高的方向。简言之,你只要认可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说法,就相当于教徒认可了上帝的存在,最后死活都是唯一的结论。或许在过去的几十年,这套理论可以很好地诠释很多东西,到那时物质至上的年代,与今天已经越来越遥远,试着摆脱这套理论,你才会发现原来它能解释的环节已经越来越少而非反之。
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不是马克思的描述
关于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并不是来自于虚幻,
在现实中有实际的成员存在,
对应的就是从事物质生产的第一产业劳动者、第二产业劳动者和第三产业劳动者等等,
这些人的利益都跟这些生产方式已经绑定,
他们自身就是工业、农业、服务业这些生产关系的实体代表,
不会因为你说临终关怀重要就被剥离。
你再看看,
你通篇的驳斥都是针对牛顿式机械唯物论,
而那个年代的科学和世界观带来的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真理哲学。
至少到现在,
上班时间八小时,加上上下班时间,
这些时间占有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时间,
这就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
而在某一分配体系下,
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又是大多数人进行生产之外时间的活动的物质基础,
这就更凸显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要摆人文关怀,
必须先在生产时间落后于其他活动的时间,
比如游戏宅男一天十二小时游戏,
那游戏世界的关系对于他来讲就是最重要的。
至少到现在,
上班时间八小时,加上上下班时间,
这些时间占有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时间,
这就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
而在某一分配体系下,
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又是大多数人进行生产之外时间的活动的物质基础,
这就更凸显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要摆人文关怀,
必须先在生产时间落后于其他活动的时间,
比如游戏宅男一天十二小时游戏,
那游戏世界的关系对于他来讲就是最重要的。
E:\自己文件夹\书\饼图\生死宝塔图.jpg
E:\自己文件夹\书\饼图\生死宝塔图.jpg
本帖最后由 tt8899 于 2015-5-30 18:31 编辑
E:\自己文件夹\书\饼图\生死宝塔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