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1:41:25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2-5-26 1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说的是价格,那餐桌上的东西跟十年前变化大不?我觉得我好多时候都是在想象着忙总早上起来弄两碗豆浆 ...

没吃过虾皮玉米粥。

现在商务宴请菜的原料质量与10年没太大变化,花样翻新不少,尤其引入大量法国菜的做法。但是价格变化很大。

eleven 发表于 2012-5-26 12:18:17

思炎 发表于 2012-5-24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拌点芥末也是不错的建议,再配杯 white wine,感觉人生很美好

看来穿越兄还记得我曾写的游仙 ...

舟山肉太难吃了,猪肉有股怪味,感觉不新鲜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6 22:06:13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知道俺一直是那个观点,也是忙总批判的,publish or perish,文章是第一优先。做课题的第一反应是预估它 ...

教授啊,俺已经毕业了。刚刚的事情。

俺就是好奇这个东东的代谢情况。如果做分子的话俺没有相关的技术积累,现在实验室负责分子的师兄,他刚做了一个生物的基因表达谱,但是不是针对这种状态的。

其实这里面就有个分子和生态学的关注点的差异。生态可能更关注这个东西和宏观现象的联系,比如代谢的结果,基于这个东西的代谢路径,会对它的生长、繁殖、发育有什么影响,如何影响到野外的观察。而分子则更关心最微观的那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在野外观察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没有人能看到一只生物就知道,它体内此刻的基因表达,但是大体上可以根据它的状态来猜测其他的东西。

而且做分子代价太高了。我自己又没有核心的技能,现在从新培养比较难。在没有底气的情况下,还是想先看看老的论文,看看到底可能是怎么回事,先心理有点底子,大体猜测一些原因。因为比如论文里面会提及他们做实验用的是多大的生物个体,而不同的发育阶段很可能对结果有影响。

这个我在做其他实验比如提取DNA的时候已经发现这个生物体内多糖含量很高,幼体显著高于成体(幼体我还没有见过报道),而且有个体差异。我是私下怀疑可能跟这个生物在生活史中经历的一些事件有关。如果看别人的论文,或许从个体多糖含量的标准差,或者发育不同阶段的多糖含量的差异等方面看出点眉目。此外,测定用的不同方法,也可能对结果有影响。假设这个多糖真的是它(起码是幼体)的重要能量储存方式,这或许说明幼体的一些摄食偏好或者营养偏好,或者能对幼体发育成为成体的某些关键因素理解更深一层。而这些里面的一些细节是光做分子可能得不到的。因为这个生物的背景研究,基因组和基因表达研究也是相对较少的。

我其实最想做的还是那个共生,师兄说最后可能还是要做一个基因表达谱,一个大概一二十万吧,我是没有这个钱。而且做了也未必就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目前看其他类群相似问题好像也没有很确切的定论。我还不知道关键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障碍在哪里,这可能需要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怎么也要一年半载的吧。共生这个问题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比较多,比如免疫,比如发育(可能跟生物的发育有关。很多生物附着是受附生在基质上的某些类群的细菌诱导的),比如生物的其他一些基础生物学。

所以打算先做个16S,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不过实验材料是其他物种。我准备分部位来做(想大体知道不同位置的细菌的类群差异),花费还是很大一笔滴,大概十万?而且要老板们同意(这个比较难)。这个实验,如果真做的话打算师兄负责技术咨询,我负责实施。后期他负责数据处理和一部分论文写作,我负责另一部分,估计会这样。当然也可能因为老板们不感兴趣根本做不成。

其实这个想证明共生,还有一个更传统的办法就是组织切片。但是这里有障碍。这个生物身体结构疏松,体积较大,而且过去没有这方面的报道。所以呢,风险也较大。万一因为技术上的问题,或者取样的问题,正好切不出来就麻烦了。分子生物学相对还好办一点。

插一句,在别人做出来其他种类之前,师兄甚至都不同意我做。他认为风险太大,而且不能确切预知能发哪一个级别的杂志。但是我给他看了别人发的影响因子3左右的文章后他改变了观点,认为比着做应该也说得过去(叹,国内就不可能给人很好的环境创新,因为他不是从你的科学问题和你的技术路线出发,不跟着老外跑他甚至都不放心你是不是能走这条路。。。)。。。说实话我觉得我跟师兄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应该先以我的技术路线是不是可行,问题是不是有趣来衡量这个是不是值得做,而不是先问人家有没有做过。当然他是求稳的人,和我不太一样。

不过真的是很感谢教授的指点。我现在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中,并未打算一定做或者不做。先把背景尽量搞清楚,有助于我思考下一步的决策。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留在这边,因为上次报本单位被黑了。被认为不够优秀,还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文章(当然其实是借口,因为同批也有这样的照样被录用了)。目前在等老板的意见。但是我觉得无论我在不在这边,这个问题既然我感兴趣了,就要尽量搞清楚一些。即使我要去其他地方,早晚也可能会有机会来做这件事情。

当年在北京研究生院的时候,听一个老师做报告,说他想用红树林表征全球变化,从idea到实施用了5年。当时不以为然,想,想做不就做了?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有时候真的是需要等待,甚至都未必有机会去做。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6 22:07:17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螺丝我是怕吃的,太没感觉了。当然唐冠螺,响螺这种巨无霸例外。

忙叔真是不珍贵不吃。一个唐冠螺要百来年才能长到那么大个,其实该划为严格保护对象才是。。。。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22:45:12

俗名芝麻螺,我关心的是学名,呵呵。下面附上扁玉螺:

------回方解石:还真不知道芝麻螺的学名。
那个扁玉螺,舟山--宁波一带就叫玉螺,受欢迎程度逊于香螺,呵呵~

刹那芳华 发表于 2012-5-27 00:09:51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老爸以前也很懒,每次吃螺丝,都等我用针线挑出来。。。穿成长长的一串
一下子被他吃掉。



你真是太有耐心的。。。而且是个孝顺的好人。。。

一般我挑这种肉,现挑现吃,可以给别人一两个,,,拿线挑一长串从来没有过。。。

穿越 发表于 2012-5-27 02:56:31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夏天吃狗肉?
按中医的说法:大忌。
狗肉太过热性了,而且贵州的做法也是辣的,热上加热。

我十年也就吃这么一次,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老这么吃就要注意了。

不过你的话提醒我了。会议中多半不会有这道菜,所以会议一开始就木有机会了。我得提早一天半天过去,在主办方接待我们之前自己上饭馆里点去。

穿越 发表于 2012-5-27 03:58:27

本帖最后由 穿越 于 2012-5-27 04:59 编辑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6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教授啊,俺已经毕业了。刚刚的事情。

俺就是好奇这个东东的代谢情况。如果做分子的话俺没有相关的技术 ...
恭喜毕业,Dr. 方(虽然方解石只是个网名)!戴上了人生最重要的帽子,总算完成了一个阶段性任务。人生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中美国情不同,留不能留本单位还是有影响的。不过你还年轻,职业生涯起起伏伏早点经历比晚点经历好。而且你BF工资不错,不指望你养家,你已经比很多人幸运多了。你的性格比较适合做科研,或者说只适合科研,因为较真。但是你要知道,不懂装懂的老师有,越差的学校越多。但是好地方,中国主要指中科院、北清等几家,还是明白事的老师更多。他们不同意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更多是综合考虑,特别是学术观点的问题。

由于俺们教育背景的不同,俺研究问题的一贯方法就是用微观代替宏观,这也是国际上的主流想法。原因是宏观到宏观深入不下去,最后还是一笔糊涂账。微观的东西也许一时没用,但是积累个十年二十年就会发现太有用了。在美国,绝大部分科研经费是投向微观,中国也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你不是这样子训练出来的,将来要么做应用赚快钱去,要么就得补上这一课。

对于科学来说,个人的兴趣的确重要,俺们从来就认为要是不感兴趣就趁早别做。但是还有一个策略的问题。科研从来都是一个团队合作,所以在一个小时期里都要有阶段性目标,原因是有funding、学生毕业等需要。你可以拿你的职业生涯来做赌注,但是你无权拿你的合作者们,你的学生们的职业生涯来冒险。所以求稳的确是一种正确态度。你说的那个做红树林的老师,要么已经很有资历了 (比如说百人计划),要么同时也做点其它的,不可能真的把宝压在这一件事上。

16S这几年在CNS上的文章不少。我差不多可以告诉你在不同部位的细菌肯定不一样。问题是你认为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你看到的现象?应该不会。但是16S热门啊,你肯定能在某个地方发表文章的。

16S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投资多,分析复杂,你会发现做完这个工作后,你更糊涂了而不是更明白了。

peix 发表于 2012-5-27 06:07:48

新西兰的青口个很大,肉质细嫩且鲜味得过份,容易让人发腻,吃不多。我一般是三种煮法:
1、水煮。这个煮法因容易吃腻而摒弃了;
2、烘烤。我先生和小孩比较受落这个吃法,他们喜欢干一点;
3、咸菜头、辣椒、料酒、姜片、葱段煮,大人最喜欢这个吃法,咸菜头辣椒去腻醒胃,汤汁用来泡饭,青口也不显得太腻了。不过在我住的这个城市难得买到咸菜头,要托人到大城市买,所以这个煮法很奢侈的。
我还是更喜欢国内和思炎相片中这个品种的青口,有嚼劲,鲜味也适中,怎么煮都好吃。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09:03:00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块吃肉倒不至于,但是的确不能精耕细作。

主要是你不好这口吧,你的川菜流程贴就显得很精耕细作{:4_280:}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09:04:51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1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红酒配海鲜是不太适合的。有禁忌。
我只要吃了生海鲜(包括半熟的)+红酒,立马过敏----胸闷、呼吸困难、面 ...

国内吃海鲜,特别是大闸蟹,配黄酒更佳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09:15:27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螺丝我是怕吃的,太没感觉了。当然唐冠螺,响螺这种巨无霸例外。

唉,还是大块吃肉啊{:4_267:}

螺丝柔嫩,与巨无霸螺的区别,就好比:河虾与大对虾的区别

http://caomeinongjiale.com/pictures/njcp/%E7%82%92%E8%9E%BA%E4%B8%9D.jpg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09:56:14

peix 发表于 2012-5-27 0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西兰的青口个很大,肉质细嫩且鲜味得过份,容易让人发腻,吃不多。我一般是三种煮法:
1、水煮。这个煮法 ...

是的,不仅仅是青口,海鲜若是过于肥壮,口味就腻人。买螺丝也不能买超大个的,这样的肉质很粗。

3的做法不错{:4_279:}

如果咸菜头买不到,或许可以试试榨菜加蔬菜煮海鲜汤面,或者做海鲜饭

山寨-西班牙海鲜饭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10:05:37

eleven 发表于 2012-5-26 1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舟山肉太难吃了,猪肉有股怪味,感觉不新鲜

虽然如今物流更先进,但对于生活在海岛的,特别在台风时期,肉和蔬菜还是很珍贵的。

wxmang 发表于 2012-5-27 10:26:05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0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主要是你不好这口吧,你的川菜流程贴就显得很精耕细作

海鲜还是喜欢的,例如高汤生滚石斑鱼肚腩,石头脆爆鱼肠,蟹粉豆腐等等可以一口吃的,都很喜欢。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10:28:56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2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军事化管理的。经济倒是很发达,就是环境还是有点闭塞。

我听说是,有个潜水员偷了俩海参,按照家 ...

獐子岛进行军事化管理,能够理解,因为这周边岛屿是前沿阵地(和平时期,大家感觉不到而已)。

但如今搞渔业了,也是军事化管理,偷了俩海参的被关两年,倒是我没想到的
居然这么严厉{:4_267:}

乡间小径 发表于 2012-5-27 10:29:19

wxmang 发表于 2012-5-25 2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螺丝我是怕吃的,太没感觉了。当然唐冠螺,响螺这种巨无霸例外。
炒螺丝下酒是好东西,可惜忙总不能喝酒。学生时代,一盘螺丝,几瓶啤酒,一起聊聊天,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惜现在的螺丝污染得厉害,不太敢吃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5-27 10:29:43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0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还是大块吃肉啊

螺丝柔嫩,与巨无霸螺的区别,就好比:河虾与大对虾的区别

这螺丝实在泥巴腥味太重,还是海螺好。

wxmang 发表于 2012-5-27 10:47:41

乡间小径 发表于 2012-5-27 1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炒螺丝下酒是好东西,可惜忙总不能喝酒。学生时代,一盘螺丝,几瓶啤酒,一起聊聊天,是人生一大乐事。可 ...

重庆陶然居,号称卖螺丝起家,成为全国排名靠前的餐饮名店,不过我被邀请吃一次,评价很差:居然有人喜欢吃这个。

乡间小径 发表于 2012-5-27 11:02:21

螺丝的泥巴腥味不算重啊?不知道重庆陶然居是怎么做的。螺丝买回来,要放在盆里养上一两天,水面上滴上几滴油,强迫螺丝将脏东西吐净,然后再炒。这在南方也算是家常菜了。

rimu 发表于 2012-5-27 15:44:57

peix 发表于 2012-5-27 0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西兰的青口个很大,肉质细嫩且鲜味得过份,容易让人发腻,吃不多。我一般是三种煮法:
1、水煮。这个煮法 ...

peix提到俺乡下的青口,俺就show一下它的模样:https://public.blu.livefilestore.com/y1pHKqNe66t1Q3bg4by39q63OaHKOTuJEYY44zVmcEdkKGocYqZjWKP-wq66r80sRrrAnw7Ly-fFuMduoDrti1_NQ/mussel.jpg?psid=1
这是真正的“青口”,壳边是绿色的。

青口的味道其实比鲍鱼好,更鲜。超市里卖的都是活的青口,俺喜欢你的白煮:开水里烫到开了口,就捞出来吃。

本地主流民族吃的最多的贝类也就是青口和生蚝。他们有一个谐谑的说法,说生蚝是男人的食物,而青口是女人的食物。呵呵,细问之下让俺吃了一大惊。
https://public.blu.livefilestore.com/y1pxR6zudq3TSBcqCqZZvRQcmOyI9vARo8sOFZBUe_86h7DIe-tjPSmmSlaEJwE6TlzULst7RuY4leP4o-BYBdE7A/mussel2.jpg?psid=1

peix 发表于 2012-5-27 16:08:02

rimu 发表于 2012-5-27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eix提到俺乡下的青口,俺就show一下它的模样:
这是真正的“青口”,壳边是绿色的。



青口比鲍鱼味道好?跟我换点吧?:'(
吃蚝吃青口的说法方便说吗?

rimu 发表于 2012-5-27 16:20:05

peix 发表于 2012-5-27 16: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口比鲍鱼味道好?跟我换点吧?
吃蚝吃青口的说法方便说吗?

青口更鲜,鲍鱼倒是挺温和的,或者说味道淡一点。

蚝和青口,洋人说的竟然是形。不多说了。

有机会来首都,可以带你去抓鲍鱼。

peix 发表于 2012-5-27 16:25:14

rimu 发表于 2012-5-27 16: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口更鲜,鲍鱼倒是挺温和的,或者说味道淡一点。

蚝和青口,洋人说的竟然是形。不多说了。


在威灵顿?上两周差点去了!在那里的亲友还经常去海边捡紫菜呢,送了我们不少。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7 17:01:35

穿越 发表于 2012-5-27 0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恭喜毕业,Dr. 方(虽然方解石只是个网名)!戴上了人生最重要的帽子,总算完成了一个阶段性任务。人生就 ...

是这样的。

我大体介绍下老板目前面临的问题:

老板这个课题是个973,为期五年,投资三千万。前期花费在出海上的费用,性价比非常之不高。个人的感觉是没有出多少有用处的信息。目前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这个生物的幼体,探明这个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进展呢,幼体没有养出来,生长繁殖规律没有搞定(感觉是到了一定时间突然从海里冒出来的成体),因此其实老板心里是很着急的。其他的问题呢,也成绩寥寥,因为是分了六个子课题组嘛,所以其他进展成什么样子并不是老板想控制就能控制的很好的。这个东西本来就难做,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这种最基本的东西,是老板这个课题的核心性的内容,因为他的总的科学问题是为了解决这个生物爆发的机制(听起来是很扯)。估计老板更希望我在那些方面做点东西出来,或者是做那些生物与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之类的。。。但是实际上呢,那些虽然对解决他的大问题有用,做起来实验非常难做,而且估计比分子还难出数据,特别是出可信性强的数据。。。

对生物共生的作用的好奇,我是在了解到一些生化测定结果的时候突生疑心的。之后因为要写毕业论文就一直搁置没有查具体资料。我的怀疑很简单,因为生化测定跟逻辑不是完全符合,所以怀疑生化测定受到了共生物的干扰。然后,基于这个生化测定结果反映其营养情况,所以怀疑这些微生物跟它的营养代谢有关系。确如教授所说,即使我测了16s,也并不能一定解决问题。这个我其实内心是有准备的。也确如教授所说,宏观到宏观深入不下去,最后往往搞成一笔糊涂账。所以我稍微衡量了下,目前我最多能做的只有16S,然后最多得到的结果是,这些细菌和这个生物的近亲中得到的一些很接近,然后blablabla。。。。而且从我目前的知识积累来讲,很难做的非常深入。我最多分阶段的目标仅限于此。这个我心里很明白,当然,到底能走多远也是我目前看文献的时候想知道的也是需要去揣摩的。

不过微观的东西其实对解决老板的疑问,也很麻烦,呵呵。他的那些问题其实应该通过宏观的方法来解决,如跟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相近的另外两种,从出现幼体到幼体长大,15天。。。但是我们的目标种类,有两种是一直没有搞出来人工繁殖。。。

我估计在相当长时间一段里面不会有学生。我跟您说那个老师,他同时肯定做其他的。其实我现在也未必是把宝压一件事情上。我其实一直想做的另外一个东西是长江口的海洋分层对生物分布产生的影响,这个过去曾经有一些样品,但是因为阴差阳错,数据是别人处理的,而且不在我这里。我手头另一些数据被我认为质量和说服力都不足,写不出什么有趣的问题,就被我压下了。将来可能就直接给大老板他们做其他用途了。目前比较关注那个共生的问题是,我的实验还有一部分是涉及分子生物学的,下半年要做,试验方法和这个16s很相近,也是建个文库然后测序。因此在考虑要不要加上去一起做了。出文章肯定能出一篇的,投资虽然不小也不算太大。大概五六万七八万块钱?但是如果下半年做的话由于取样问题,最近几个月就要设计好试验方略,好取样了。因此我在尝试多读点东西,想好了方法然后去争取支持。

这块的实验,我估计如果顺利的话,加上我自己还剩的那块,四个月最多五个月应该能搞定。这个速度比起其他方向的出数据出文章的方法还要快的多。比如幼体培养大概也要这么长,因为不止做一批。而分类计数的过程就更缓慢,我估计长江口如果有合适的样品,一百多个样品我要鉴定上将近一年时间,还不一定能出个好点的结果。。。so,您懂的。对课题组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显然分子是出文章最快的方法。至于解决老板的科学问题~~~如果那样的话我就只能选择做其他的了,还不知道是不是能出结果呢。

当然,我是不是留在这边也没有定。毕竟被黑过一次了,对第二次申请信心稍有不足。一些事情不是我小人物想决定就能决定的来的,呵呵。



eleven 发表于 2012-5-27 17:25:45

思炎 发表于 2012-5-27 1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虽然如今物流更先进,但对于生活在海岛的,特别在台风时期,肉和蔬菜还是很珍贵的。

舟山现在到宁波有个跨海大桥,过桥费100大洋,现在还计划修一条从宁波到舟山的海底地铁,物流没什么问题,就是猪肉不好吃,郁闷啊

苏双 发表于 2012-5-27 19:06:27

穿越 发表于 2012-5-27 0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恭喜毕业,Dr. 方(虽然方解石只是个网名)!戴上了人生最重要的帽子,总算完成了一个阶段性任务。人生就 ...

教授说说国内未来的科研趋势吧,或者说学术界人的需求啊的趋势,哈哈,你想从那个方向说就从那个方向说,我觉得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lol

苏双 发表于 2012-5-27 19:09:40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7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这样的。

我大体介绍下老板目前面临的问题:


建议Dr. Fang到海洋三所谋个位置,福建未来应该蛮有发展的{:1_1:}

苏双 发表于 2012-5-27 19:11:13

rimu 发表于 2012-5-27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eix提到俺乡下的青口,俺就show一下它的模样:
这是真正的“青口”,壳边是绿色的。



我知道你吃惊的原因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P。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7 21:02:15

苏双 发表于 2012-5-27 1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建议Dr. Fang到海洋三所谋个位置,福建未来应该蛮有发展的

说真的海洋三所那边都很难进的,今年我问二所的职位了,一般都要在他们那做过博后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内定的。很麻烦。

目前长江以南的都要在那个单位做过博后的了。而且女生很难找的,因为需要出海。

三所的底子不错,现在发展成这样可惜了。目前一所底子还不错,但是发展势头一般般,二所很凶猛,呵呵。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青口(海虹)的四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