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53:11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4 2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那个相当于野外取样或者实验室饲喂后加生化测定成分。我现在怀疑他为什么类似的生物结果出来差异这么大 ...

为什么要看很老的文献?俺觉得跟踪前沿更重要。至少俺看的东西95%以上都是近十年发的。如果一个东西十几年都没有更新,说明这个领域已经死了。

不知道你们所的科研水平怎么样?俺刚刚网评完一批中国的自然基金委项目。重点项目里有好几个亮点,聪明而且独特。面上项目就得捏着鼻子审。这些年轻人太依赖传统技术了,现在早就二十一世纪了,不能死抱老一套。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56:24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4 16: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岛这边是辣炒蛤蜊,教授啥时候来青岛我炒给你吃。
诱惑俺?反诱惑之。俺们今年夏天要从美国杀过来飞忙总的家乡开会,准备找机会点个花江狗肉的干活。

wxmang 发表于 2012-5-25 19:48:36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象拔蚌太贵了,也就是忙总吃得起吧。

壳多肉少才好吃。就好像嗑瓜子一样,必须得自己一颗一颗地吃才好 ...

我吃葵花籽也是喜欢吃专门的籽,人比较懒。


象拔蚌应该不算贵吧,餐厅吃一斤600元左右,市场买300元左右。比本地龙虾,青衣,苏眉,老鼠斑便宜。

现在请客,没人均1000标准,基本拿不出手。商务宴请直接5万一桌起,价太低,人家不领情。适得其反。这就是目前国内行情。



wisele 发表于 2012-5-25 20:29:14

思炎 发表于 2012-5-24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说大闸蟹入侵英国,可我怎样也没能在超市和中国店看到 ,伤心失望,气人  


几年前看过有人写到德国受到大闸蟹入侵,德国人看见大闸蟹的模样就汗毛直竖,更别提吃了,华人餐馆老板知道后如获至宝,英国华人定居的不少,只要发现大闸蟹的窝点,大概难逃华人的魔掌。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22:08:12

本帖最后由 方解石 于 2012-5-25 22:09 编辑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要看很老的文献?俺觉得跟踪前沿更重要。至少俺看的东西95%以上都是近十年发的。如果一个东西十几年 ...
这个,俺这个领域发展陈旧迟缓。。。这个东西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做过了,但这个并不代表这个生物就做的很全面了。大家都追热点,但是这东西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学和生态学很少人做。无他,吃力不讨好,太费事,所以大家都去追热点了,比如海洋酸化对某种生物产生的作用。而实际上,目前一些他们的研究对象的基础生物学还没有搞清楚呢。

比如,我上次跟您介绍那个生物体内的消化酶,目前已知的只有1930-1950年代,有人测出了它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证明这个东西会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但是这个东西还吃大量的甲壳动物,它如果自己不产甲壳素酶的话,如何消化这个东东呢?它同时也喜欢吃含大量多糖的生物,这就要求它必须能消化这些食物。如果它不能消化的话我想它多少会有点摄食选择性的。

那么,如果真的这玩意本身的细胞不能消化这些食物,我想有可能就是它共生的一些细菌的作用了。80年代在甲壳动物胃里发现共生的消化酶,用来消化藻类,有点类似于牛胃里面的共生微生物。前阵子看了个文章,有人在甲壳动物的肝胰腺里面也发现了共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很可能也提供消化酶,使得它共生的宿主可以从它那里得到一些消化酶,当然目前还没有非常直接的证据。而我想做的这个东西,目前已经发现在它的近亲体内发现细菌,但是目前还没有做出来这些细菌能有什么用处。目前我还没有具体去查如何能确定这些细菌的作用。可以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考察这些细菌的基因表达借以分析它们的作用,但是我觉得这个用于证明我的猜测不太靠谱。因为如果它们分泌蛋白酶和多糖酶的话,很可能被解释为是用来伤害宿主的,而不是用来帮助宿主的。而我的假想是这些细菌应该是可以给它的宿主带来好处。

我们所的科研水平一般般吧。我们这个方向其实是个非常非常依靠传统方法的方向,调查手段和基本分析方法大概跟老美50年代的水平差不多。木有办法。我跟我一个师兄合作,做分子生态,我做传统工作部分他做分子生物学部分,这算是我们课题组最新的一个方向了,技术是03年发展起来的。其他人的技术路线一般都是相对比较古老的。俺们这个行业,比较特殊~~~

生态学和分类学的确很多知识是属于半死不活的知识,或许一百年前某个人在丛林里面发现了某个生物,而或许直到一百年后,才有另一个人发现了同样种类的另一个个体。于是,那个生物的知识就沉睡了一百年没有人碰。我原来在查南海样品的时候发现一个疑似新种,标本太少了不能定新种,但是如果标本多的话我就需要把这个属所有的种类的资料都查找一遍以确定它是个新的,而这些种类估计很多都是19世纪确立下来的。。。。so。。。教授您可想而知。。。

刚才跟您说那个生物,我为何对它如此感兴趣,我一个师妹做了这个生物的饥饿实验,发现这个生物可以饿上四十天不会死。而且是在被认为体内储存能量很少的情况下,而且它一直在动。。。这类实验是至少五十年前有人做过相似的,但貌似并没有阐释原因。这就纠结了,这个东西必定有特殊的节约能量或者大量储存能量的特殊渠道,或者是其方式决定的。目前尚不清楚其生理原因,好像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也没有人做过(我看的是1997年出版的一本书,在这之前的文献他综述的很全面)。

这个生物是我们这边的课题研究对象。目前我们尚不能对最关心的一些种类进行实验室培养(当然这也是我们的目标)。而这个类群里面的模式生物,到现在被研究的程度也不过如此。

如果利用新方法可以知道一些细节当然是好,但是真的像做基因表达、信号传递那样详细地做生化和分子,我们实验室没有那种条件。所以我想可以先看看这个生物的能量储存方式,最先要做的就是先要考察之前这些人做的到底对不对,有哪些局限性。但是这些纯生化的分析内容,就需要参考那些比较陈旧的文献了。

其实有些时候那些人依赖老的项目我可以理解,学校的条件不怎么样,没有技术依靠,年轻人单打独斗,只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技术方法。其实我觉得如果合作起来做项目,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最后合并成总的大问题这样比较好,可惜很多年轻人自己没这种团队,还不愿意和人分享经费。我想这可能是造成一些人只抱着传统方法的原因。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11:17

王老爷 发表于 2012-5-25 1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淡菜烤肉没吃过?小辰光我妈常做

不知道呀,对淡菜烤肉我没有记忆, 应该和我不喜欢淡菜的味道有原因。
{:2_25:}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13:15

wxmang 发表于 2012-5-25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贝类我觉得最大问题就是骨头多肉少,搞得很累,吃不到多少东西(象拔蚌例外)。

所以我喜欢象拔蚌,然后 ...

这,这。。。 你比较大块吃肉那种 {:2_25:}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16:51

wxmang 发表于 2012-5-25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贝类我觉得最大问题就是骨头多肉少,搞得很累,吃不到多少东西(象拔蚌例外)。

所以我喜欢象拔蚌,然后 ...

俺老爸以前也很懒,每次吃螺丝,都等我用针线挑出来。。。穿成长长的一串
一下子被他吃掉。

后来我离家了,他只得自己吃,才发现原来味道更好 {:4_264:}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21:32

wisele 发表于 2012-5-25 2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年前看过有人写到德国受到大闸蟹入侵,德国人看见大闸蟹的模样就汗毛直竖,更别提吃了,华人餐馆老板知 ...

我很好奇,既然说英国被大闸蟹入侵了,那么为何不放到超市里卖, 英国有很多亚洲移民的,还有那么多中国学生。

气人哦,如果有卖我要快乐得呆了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3:02:24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最近在工作中比较看重逻辑,因为发现很多数据有问题,死扣数据不放是要出事的。

就好像遗传之父孟德 ...

数据本身在采录时,就具有局限性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3:04:17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像思炎mm说的那样,得看配菜。海鲜配白葡萄酒,俺打算下次找个机会试一试。

海鲜配香槟更好了,只是正宗的法国香槟贵
不正宗的香槟象汽酒,太甜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3:16:37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瑶柱是指栉江珧的闭壳肌晒干。

干贝一般国内是扇贝的闭壳肌晒干。


在大连獐子岛有没有栉江珧?那里的海参就是人工养殖的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23:30:39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大连獐子岛有没有栉江珧?那里的海参就是人工养殖的

我没有问那个师弟具体是在哪个养殖场采的栉江珧。

过去栉江珧分布很广泛的。现在不行了,快被吃绝了。

我对面那个实验室和我们实验室都是跟獐子岛合作的,他们那边海洋环境还不错,养殖的鱼虾扇贝牡蛎海参都有。现在推崇联合养殖,复合养,套种。比如一行海带一行扇贝的,下面沉个网箱养鲍鱼海参。我们对面也开发特种养殖的网具。

wisele 发表于 2012-5-25 23:44:03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很好奇,既然说英国被大闸蟹入侵了,那么为何不放到超市里卖, 英国有很多亚洲移民的,还有那么多中国学 ...

虽然不大了解英国的食品监管程序,估计放到超市去可能要经过复杂的水产食品检疫、卫生检测程序,人们捕捉后直接卖给华人餐馆就省却这些程序,英国政府着急的是这种监管不到的买卖吧?入秋后你留意一下唐人街的华人餐馆是否突然有大量肥美大闸蟹供应。

要不找资料研究一下大闸蟹最理想的栖息环境,找到大闸蟹在英国的窝点,你自己去捉或者在中文报纸登广告 “ 高价收购大闸蟹”  :lol ,就像很久以前移民去温哥华的华人,在海滩上随便一找就找到象拔蚌,去澳洲的华人拿几瓶啤酒就跟白鬼换回一筐子鲍鱼。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3:49:52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2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有问那个师弟具体是在哪个养殖场采的栉江珧。

过去栉江珧分布很广泛的。现在不行了,快被吃绝了。 ...

:handshake

话说獐子岛是俺姐出生的地方,当年那里的野海参不计其数,当地人和驻军吃海参是小菜一碟,渔民把上乘的进贡。

獐子岛现在发达了,应该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养殖场吧,看过介绍潜水员是如何摘海参的,有的是躲藏在礁石缝隙里,得一只只摘,得之不易。下面沉个网箱养鲍鱼海参。我们对面也开发特种养殖的网具。有这样的网具,就方便很多了。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23:59:39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话说獐子岛是俺姐出生的地方,当年那里的野海参不计其数,当地人和驻军吃海参是小菜一碟, ...

他们军事化管理的。经济倒是很发达,就是环境还是有点闭塞。

我听说是,有个潜水员偷了俩海参,按照家法关了两年,不知道现在放出来没有,呵呵。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6:51:29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5-25 16: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俺这个领域发展陈旧迟缓。。。这个东西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做过了,但这个并不代表这个生物就做的很全 ...

你知道俺一直是那个观点,也是忙总批判的,publish or perish,文章是第一优先。做课题的第一反应是预估它的文章产出情况。每个学校都需要一批像俺这样的人,但是要是科学界全是俺这种人就完蛋了。

俺们的东西其实能变成钱的。但是时候未到,现在还是孵育阶段,俺只是觉得俺们比绝大部分人耐心的多,可以坐几十年冷板凳。

所以现在俺们还是盯着文章。假如俺做你的课题,俺的确不在乎生态啊分类啊,而是直接做分子水平的东西,原因是宏观现象要用微观来解释。而且俺不会自己去吭哧吭哧找新现象,比如说那个饥饿实验,可能的解释很多,相关的工作基础几乎没有。这是块硬骨头,会影响学生毕业的。

我反而会去所里找几个研究的比较清楚的,工作基础很好的课题,然后用以前没用过的新方法重新验证一下。比如说标记啊,测序啊,单分子啊什么的,一个东西研究得再清楚,新方法总是能找到新细节的。即使总体结论不变,也能发中档杂志,关键是写作思路和文笔,一篇文章要从不同角度反复改,文章质量就上去了。

当然你已经快毕业了,来不及换思路了。先想法毕业再说。如果毕完业继续做科研,可以考虑一下俺这个建议。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5-26 08:37:52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象拔蚌太贵了,也就是忙总吃得起吧。

壳多肉少才好吃。就好像嗑瓜子一样,必须得自己一颗一颗地吃才好 ...

看你们吃得馋得,这些海鲜越小的吃了嘴越肿,变得跟八戒一样{:2_38:}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8:45:47

wxmang 发表于 2012-5-25 1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吃葵花籽也是喜欢吃专门的籽,人比较懒。




这个价位如果要自掏腰包的话,估计没几个人吃得起。即使月薪两三万,还要供房供车,还要养孩子养父母等等。

按说俺也蹭过司级处级干部或者私企老总们的饭局啊,他们好像并没有这么大方花钱。俺估摸着就是人均大几百的标准而已。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8:58:36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5-25 23: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你们吃得馋得,这些海鲜越小的吃了嘴越肿,变得跟八戒一样

群众表示不怕,情绪稳定。

厦门还有一种海瓜子,跟葵瓜子大小差不多。也是爆炒之后吃。吃这些东西,都是瓜子里的那一点点入的味最好吃。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9:01:06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鲜配香槟更好了,只是正宗的法国香槟贵
不正宗的香槟象汽酒,太甜

那就在蹭别人饭局的时候点,那时候不怕贵 :lol。

塔里木河 发表于 2012-5-26 10:10:44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价位如果要自掏腰包的话,估计没几个人吃得起。即使月薪两三万,还要供房供车,还要养孩子养父母等等 ...

忙总标准真高啊。

人均1000,还是个人请客。

海鲜至于这么贵吗?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0:57:02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这。。。 你比较大块吃肉那种

大块吃肉倒不至于,但是的确不能精耕细作。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0:58:45

思炎 发表于 2012-5-25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老爸以前也很懒,每次吃螺丝,都等我用针线挑出来。。。穿成长长的一串
一下子被他吃掉。



螺丝我是怕吃的,太没感觉了。当然唐冠螺,响螺这种巨无霸例外。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11:01:46

本帖最后由 黄芪 于 2012-5-26 11:05 编辑

“那个石奶奶,我觉得应该是某种玉螺。左侧上往下数第三张图片,那个螺类看着非常眼熟,就是想不起是哪个科或者属的了。我不做底栖生物。。。。”  ------回方解石:这个是芝麻螺。
个人不是很喜欢,肉太少了,真只有芝麻那么点。{:soso_e128:}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11:04:35

穿越 发表于 2012-5-25 1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诱惑俺?反诱惑之。俺们今年夏天要从美国杀过来飞忙总的家乡开会,准备找机会点个花江狗肉的干活。

夏天吃狗肉?
按中医的说法:大忌。
狗肉太过热性了,而且贵州的做法也是辣的,热上加热。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11:14:53

wisele 发表于 2012-5-25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虽然不大了解英国的食品监管程序,估计放到超市去可能要经过复杂的水产食品检疫、卫生检测程序,人们捕捉 ...

几年前我就看到报纸上说过这个事情,还有个记者叫人从泰晤士河抓了2斤试吃,并写了试吃报告登报纸上,希望能引起英国人注意。他的做法是:毛蟹对半切开(也不去腮和肚脐,估计他们没这个概念),和番茄、土豆洋葱一锅炖。{:3_56:}
试吃结果是:味道还可以,肉不多,去壳麻烦。
基本上,算是给毛蟹的美味指数打了个勉强及格。

就这么在英国推广毛蟹,结果可想而知。

黄芪 发表于 2012-5-26 11:19:28

红酒配海鲜是不太适合的。有禁忌。
我只要吃了生海鲜(包括半熟的)+红酒,立马过敏----胸闷、呼吸困难、面色发紫。。。。
再吃下去就要送急救室了。。。

而东海海鲜狠多美味都是生吃的。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1:27:32

穿越 发表于 2012-5-26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价位如果要自掏腰包的话,估计没几个人吃得起。即使月薪两三万,还要供房供车,还要养孩子养父母等等 ...

你说的是10来年前标准,现在祖国进步一日千金。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2-5-26 11:33:44

wxmang 发表于 2012-5-26 1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是10来年前标准,现在祖国进步一日千金。

忙总说的是价格,那餐桌上的东西跟十年前变化大不?我觉得我好多时候都是在想象着忙总早上起来弄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忙总在东北早饭喝过虾皮玉米粥没?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青口(海虹)的四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