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开发区
本帖最后由 然后203 于 2014-2-8 11:17 编辑在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任务完成后,为什么所有的行政单位发展经济都热衷于建开发区?
如果开发区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生产提高效率,那么为什么不把相关政策推广到全区域呢?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能往上扯的原因:
1、布局规划的需要。有国家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以及布局的引导或者限制。
2、产业聚集效应。
3、方便和国家政策以及资源分配进行对接。
4、限定范围,方便挂“试验区”的名义。
5、从经济学的角度,地产金融带来的级差地租是新建规模工业所不能承受的,因此需要划定区域,在特定区域内给予土地和财税政策优惠。
愚者千虑,请大家指教。
还有一点就是升发区可以带动周边土地升值 介个讲不来,纯粹拿分,兄台见谅{:soso__11410356338483525046_3:} 好几年前我在《飞扬军事》就看过一篇南教授写的关于地方政府大干快上开发区的贴子。他是经手过一些开发区的咨询的,而且贴子写的图文并茂。{:4_279:}
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4_264:}
我个人觉得还有就是原有的管理机制僵化和审批流程缓慢复杂,还不如另起炉灶成立一个新的开发区,还能得到一些上级的政策的支持。 概率 50%
开发区审批本质都是政治分赃或安抚。
张五常曾说,县域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大的原因,描述现象正确,但本质错误。
正规的规模开发区,与产业规划有关,与探索、改革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有关,问题是野鸡开发区遍地开花。招商抢资本,催生各种开发区,先不说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本意养牛挤奶,但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产业体系,加上投资环境中的政府效率、本地劳动力素质等软配套跟不上,牛养不大,开发区烂尾,最后成了“筑巢引凤,关门拔毛”。
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大概有4000个,70%是县级平台,几乎每个平台都挂着一个各种名目的开发区。
开发区,一般建在原来的市郊或结合部,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再是搞三通一平后形象好,方便招商引资,方便进行产业集中。以前建开发区还有向上级要优惠要政策的考虑,但现在国家很少新批开发区了,地方上却仍乐此不疲地自建了很多县级开发区甚至镇级的工业园,这些开发区或工业园在上级那里完全不挂号,我认为还是理解为出于招商引资或搞房地产的需要把。 开发区:一是有助于招商引资,相关产业链集中,形成产业集聚。助推周边地块提高土地级差价值。二是有助于忽悠省市级相关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如科技、经信、发改等方面扶持政策。三是有助于政府官员摘“桃子”,开发区或者产业园区就是地方政府最好摘的“桃子”,让上级领导参观园区,参观几个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产业龙头企业,是环境资源紧张、企业规模偏小而产业相对领先的地方政府首选的主推项目。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19 1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张五常曾说,县域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大的原因,描述现象正确,但本质错误。
正规的规模开发区,与产 ...
我忘记分类了,上级批准的和找各种名义自建的。
我去过鄂州汀祖镇的工业园,矿区转型希望搞一点工业,属于条件不够硬凑。 然后203 发表于 2014-1-19 17: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忘记分类了,上级批准的和找各种名义自建的。
我去过鄂州汀祖镇的工业园,矿区转型希望搞一点工业, ...
多年前,有熟人被忽悠去湖南、江苏北部等地投资,工业园开发区之类,尽管是组团,仍不看好,说过这么一句话:“本地人都搞不起来,外地人更搞不定”。
反馈消息,只一人全身而退,所占地块拆迁,补偿费正好与投资相抵,落荒而逃回来。拔毛从来不手软。 kao,看到这个题目,不得不暂停冬眠一下。开发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起初设立也是以招商引资发展实业为主。即使是今天,绝大部分的外资制造业都集中在这些各种名目的开发区。
80年代初,国家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但内地也是需要特殊政策的区域,同时由于经济水平所限,也需要集中力量在一定区域建立基建水平较高的区域。80年代后,全国设立了50多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最好的就是1994年设立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虽然这个园区对新加坡财团而言并不成功,但从规划,管理,招商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使中国收益颇多。苏州工业园已成为中国开发区发展的黄埔军校(苏州官员也因此获益)。另一家本土最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天津泰达,也就是滨海新区最核心的支柱。
稍晚时间国家又设立了50多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除个别外(如中关村),定位,功能基本上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大区别。只不过很多都有诸如软件园,归国留学生园等。中关村,上海张江都是不错的。再稍晚一些,中国有设立了13家保税区,主要以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商业展示为主。简单的说就是境内关外,灵活管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业内翘首,很多指标都占全部保税区的一半以上,改革已经相当成功。另外还有更侧重于出口加工的出口加工区。这个内地也很多。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最大不同是区域面积较小。最大的外高桥保税区(加上港区)也只有10平方公里。而后两种至少是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
在实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开发区往往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平台,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基建发展,这些开发区也成为了地产开发的一部分。这在2006年后尤为明显。但这种开发主要还是依托实业。相应的,这里还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各级开发区,国家也都整顿数次。但效果一般。现在很多城市新区建设的疯狂,其实很多已经完全摆脱了这种实体。一般是以市政府,省政府搬迁为引导,来发展地产。
继续冬眠了。见谅哈。 另起炉灶,吃肉喝汤? 不好意思,再来碰碰运气 俺也来碰一个。{:4_238:} 开发区,相当于在白纸上作画,想要怎样就怎样。
建开发区面子工程居多 morningtiger 发表于 2014-1-19 2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kao,看到这个题目,不得不暂停冬眠一下。开发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起初设立也是以招商引资发 ...
这个是正解,三四线城市,都是靠搬迁政府来搞开发区的, 拉抬开发区的地价(房价) 还能拿分不? 摸石头过河的产品之一。
最开始,为了创新体制机制,搞一块试验田,以发展产业、服务企业为名义,弄点新玩意,比如一站式审批,比如更“资”一点的措施,这里面很有名的泰达有句口号是什么来着????
然后的然后,就变味道了。大家发现可以塞很多私货进去,比如批地更没原则点,补贴免税更豪放点。。。。
其后的其后,注水啊注水,好多企业原以为过去当超国民,最后发现是被关门打狗的狗。。。
即使这样,仍然不能否定这套制度、这块石头曾经带给我们带来的收获,现在不是强调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经验现代化吗?以及顶层设计+摸石头过河一起来吗?没有人好好把这些年的石头好好总结下?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开发区,成功的、失败的,经验教训大大的有,完全可以抽离出来,用于现在已经可以不用画地为牢的广阔国土了,如果花了这么么代价的经验就随风飘散,太可惜了。。。
回帖赚分,请见谅~ leo_xhf 发表于 2014-1-19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介个讲不来,纯粹拿分,兄台见谅
我也是如此的,还望楼主大量。 不了解 应该就是为了更好的卖地吧 我们这附近就有个高新区,另外看本地的新闻很大部分是招商引资 至于实际资本利用率是多少,那就不清楚了。 估计是原有班子僵化,吃相也差,不如新开个摊子,既安排了领导亲信,又能引点资。 招商引资,搞新名头 在下因两种机缘接触过类似主题,一是在校期间跟老师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项目,二是在开发区工作的经历。规划与操作、布局引导层次与实践操作层次的差异非常大。
按我的浅见,开发区建立可能有下面因素:一是政府资源有限,只能在有限区域通过资源倾斜建立软硬件,实现功能分区;二是试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探索体制机制、建立管理团队等;三是政府收益,开发区可提供税源。其他你说的很到位,就不说了。
但是难点一向一致:到底怎样才能发展一个产业?希望能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享,相互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