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与创新》初稿(全文已发完)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31 17:21 编辑小按:最近花时间完成了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与创新》,这也是对自己前一段时间重新看了一遍《资本论》、《国富论》及《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的一个小结。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个话题非常大,很难把握,它涉及到经济学中非常多的基础问题,所以决定先发到这里,希望大家多提批评意见,供俺再斟酌和修改。也请茶友暂时不要转发到其它地方,以免引起混乱。本篇文章是理论探讨,发到这里也不知道是否适合,另外一个版块“经营管理”感觉更不搭边,如果有不妥,思炎版主自行处理了。本文较长,共2万余字,后半部份还在修改之中,先把前言及第一部分发上来,后半部分也会加紧。
前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演变纳入到前后统一的分析之中,预测了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方向,而“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却是要千方百计地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合理、永恒的制度,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持久魅力根本原因。 源于美国而蔓延世界的金融危机,不论从经济运行层面还是从经济制度层面来看,不仅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经济自由 ( 即理性人自由选择) 和市场均衡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呼唤着新的理论对其加以解释,这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的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却存在着“先天不足”, 如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管理中央银行或预测贴现率变化的结果则有点力不从心,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却能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兰格,1935)这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代出现较大的脱节,其影响也日渐式微。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遭受到理论攻击时,马克思主义者只能退却到完全从口头上坚持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布劳格,1980) 《资本论》出版 140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新变化,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特征。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恩所设想的以产品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典社会主义模式也有了许多重要的差别。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地解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变化、新特征,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观点、新见解,并以之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新实践,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上,笔者认为,绝不可全盘照搬,因循守旧,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每一个论点都必须从《资本论》等著作中寻找理论支撑。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的不足将是本文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足,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迈出一大步。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的不足时,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核心的观点,否则很容易堕落为庸俗的经济理论。另外,本文也将持开放的态度,合理吸收如罗宾逊夫人、萨缪尔森等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对马克思评论中合理的成分,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虽然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并不完善,但由于马克思严谨的推理,他的分析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在马克思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马克思之后一百多年世界经济丰富的经济实践,在吸引和借鉴现代经济学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完全有可能完善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彻底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整体进行分析和评价,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很容易遭致无尽的批评。但在研究中,笔者坚信两条:一是大道至简,现在人们把经济学搞得异常深奥和复杂,唯数学论,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看穿实质,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一是逻辑的力量,只要有正常思辨及推理能力,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在本论坛上将个人的观点发出来,也诚挚接受大家的批判。 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根据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对前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评进行一个总结性的陈述,第二部分则是对两部类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弥补前面提到的不足,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恢复它的批判能力。 注:本文在论述中有较多的引用,为方便大家校阅,现将主要的著作的版次罗列出来: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2、亚当.斯密:《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4、M.C.霍华德、J.E.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5、琼.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学》,商务印书出版社,1962年9月初版。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7 01:24 编辑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
马克思《资本论》从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开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时围绕对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深入系统分析, 创立了崭新的资本理论、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利润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危机理论。
马克思给人留下了极其复杂和费解的理论体系,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他们与非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问题正好相反:理论丰富的困境。分歧也由此产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第14页)综合各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的不足主要再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完善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的不足,自《资本论》出版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不断受到挑战,马克思主义者与批判者曾展开了激烈的攻防。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也将从其不完善的劳动价值论开始。
1、劳动价值论溯源
价值论是一个古老的学说,即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在中世纪神学家马格努和阿奎那的“公平价格”概念中,曾把商品价格与劳动联系起来,实际上已开始有了把商品价值与劳动联系起来的思想萌芽。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他的《国富论》被誉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重点讨论了支配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原则,即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论。
但在价值论上,亚当.斯密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矛盾,这也造成了他价值论是二元的,始终在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之间摇摆。一方面承认劳动是价值最真实的尺度,一方面又认为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而是由地租、工资和利润三种收入构成。
《国富论》前几章中,他多次强调“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后的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它来衡量和比较。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国富论》上册,第45页)
但在第六章中,亚当斯密又宣称劳动价值论只是一种特例,“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以前的早期未开化社会状态下,获得各种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数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能为种种物品互相交换提供任何准则的唯一条件。”(《国富论》上册,第61页)但“在一个文明的国家,极少有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单由劳动产生的,大部分商品听交换价值主要是由地租和利润做出贡献。”(《国富论》上册第68页),劳动价值论很生硬地过渡到要素价值论。
对于亚当斯密在价值论上的混乱,著名经济学家熊皮特认为“他把生产成本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认为这三者是‘所有收入以及所有交换价值的来源’。这作为对价值的一种解释,无疑是令人很不满意。”(《经济分析史》,第1卷,P287)
作为亚当斯密的继任者,李嘉图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力图避免这种逻辑的混乱,他抛弃了要素价值论的观点,而坚持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如果我们观察一个更进步且工艺和商业都十分繁荣的社会状况,仍然会发现商品的价值上的变化也遵循这一原理(劳动价值论)”《原理》第10页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和他的一切的追随者,据我所知,毫无例外地认为劳动价格提高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切商品价格的上涨。我希望我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缺乏依据。”(《原理》第24页)
李嘉图的这句话其实也点中了要素价值论的死穴,表现上看成本高的东西价值一定也高,价值高的东西成本多半也高。但成本的三要素工资、利润与地租的涨落并不能成为价格变动的全部原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海洋捕捞业为例,如果过渡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同样的工资、同样的利润,同样的租金,但海鲜价格可能上涨数倍。在要素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中,这似乎是无解的,如果用劳动价值论则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但李嘉图的论述并不是完善的,在分析一些具体问题时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原理》第一章“论价值”第4、5 两节中举了个例子后指出:资本家们每年在商品生产上所使用的劳动量虽然恰好相等, 但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却会由于各人使用的固定资本或积累劳动量不等而会不相等。
马尔萨斯他在《政治经济学定义》中指出:“李嘉图所说的例外,是指所用固定资本量不等,耐用程度不同,而所用流动资本的回收时间由彼此各别的商——这类商品为数之多,使得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法则可以看成是例外,而这种例外反倒成为了法。”李嘉图似乎退化到了亚当斯密的窘境,马尔萨斯进一步说,李嘉图的理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在不使用资本从而不存在资本利润的“文明”以前的社会中,才是适用的。(第13页)
李嘉图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更大的困境,他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证了级差地租的存在条件及其源泉,但用他的理论分析绝对地租时却陷入了困境,为了“拯救”价值规律,他只好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李嘉图的后继者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等都试图解决李嘉图留下的难题,最后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理论成果,李嘉图的价值论最终被庸俗化,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由于在价值论上未有革命性的理论,古典经济学派也因此而整体没落,并最终被以边际分析等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取代。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量计算理论并不完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斯密和李嘉图的遗产,马克思是如何处理的呢?
《资本论》开篇即讲商品,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和价值双重属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作为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1卷,第53页)“不是交换调节商品的价值量,恰好相反,是商品的价值量调节商品的交换比例。”从这里看,马克思基本上是对斯密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继承。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马克思并没有沿斯密和李嘉图开创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而是从商品之间的交换引出一般等价物——货币。资本家用手中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劳动力后,货币转化为资本,通过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价值实现增值,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并被资本论无偿地占有,马克思也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露了出来。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为核心,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程,再到生产的总过程,建立起一座十分精巧完美的理论科学大厦。
这一论证过程确实是非常完美的,很难让人找到任何的理论漏洞。但马克思对亚当斯密和李嘉图面临的理论困境有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呢?恩格斯曾自信满满地宣布:“他(马克思)以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资本论》第二卷,序言,第22页)
马克思曾分析,一个商品的价值,不但包含有直接用于生产它的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有必需的原料和设备的价值。“我们会发现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再当作生产物价值的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和像燃料这类辅助材料的价值,立即变成生产物的价值,同时设备则把它因磨损而丧失的价值转移于生产物。(《资本论》第1卷,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这也意味着“一个商品的价值含有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加入这个商品的生产的辅助商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包括在内。”(《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15页),这其实是价值的转移,这其中就涉及对转移价值量的计算。“价值量如何计算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量来计量。劳动本身是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为尺度。”(《资本论》第1卷51页)“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
上面的论述似乎解决了商品价值量转移与计算的问题。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原料、设备的磨损的价值如何转移,在新商品中如何进行计量,马克思并没有深入下去。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彻底。分析一个简单商品相对容易发现它所包含的劳动量,如从20码麻布=一件上衣这个等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价值量的相等。但在分析某一具体商品的价值量时就会遇到非常棘手的难题,价值量按什么规则进行测量。为什么一部51英寸的平板电视和5辆山地车在商场中的价格是一样的?这其实也是李嘉图曾面对的难题。
但在分析平板电视与山地车时,即将面临重重困难,这样的结果主要缘于平板电视和山地车的生产太复杂,都有非常长的产业链,成百上千人经过系统的分工与协作才可能生产出来。每一个部件的生产或最后的组装及销售,各工厂、企业基本上都有完全不一样的固定资产,工人、主管、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的工资也千差万别,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将平板电视及山地车在各生产阶段所耗费的劳动量及转移的价值真实全面地统计出来。
不难看出,马克思并没有完全解答李嘉图所遇到的困难,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并不能直接论证商品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这个命题。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产生拯救古典经济学,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
3、马克思对不平等交换研究并不深入
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1卷,P52页)当相同的商品拿到市场上时,并不因为一个人完成时间多于其它人而卖得高价,马克思对价值定义为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存在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别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在价值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认为“每一个较高级的劳动总是要化为社会平均劳动,例如一日较高级的劳动化为X日简单劳动。”但为了分析的方便,马克思进一步“假定资本使用的工人是从事简单的社会的平均劳动,我们就能省却多余的换算而使分析简化。”(《资本论》第1卷,第231页)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基本上忽视了劳动之间的差别,在分析中所使用的多是社会平均劳动。
这样的简化,确实方便了论述,但这也增加了争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意味着社会经济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还存在着工人与工人之间的不等价交换,这进而延伸为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交换问题。
假设甲乙都编相同的织背篓到市集上售卖,背篓售价为10个铜板/个,甲完成一个需要4天时间,而只需要1天时间。在销售时,由于背篓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完成的,甲乙两人的收入都是10个铜板。如果他们再拿去买米,甲乙买到米的数量都是一样的,这也意味着甲4天的劳动只相当于乙1天的劳动,乙一天的收入只有甲的1/4,他们背后存在着劳动与劳动之间的不等价交换。
社会化大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生产者一起协作,共同创造着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处在这个系统中的人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可视他们将这些商品和服务共同投放到一个大的“篮子”里,最后又将这些商品和服务消费掉。从整体上看,每个人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实质是相互交换的过程,一个汽车厂的工人,他将用自己的收入去购买其它人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提供其它商品和服务的人可能购买汽车,也要购买其它商品。
一个高级工程师一个月的工资是1万元,如果一个农民工一个月工资是2500元,这和甲乙卖背篓的情总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收入的差别最终表现为劳动与劳动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当我们将视野放大到国际贸易中时,这种不平等交换更为明显,如著名的中美贸易中一架波音飞机换1亿件衬衣的例子,这可以看成是发达国家榨取发展中国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
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有显著的差异,“一个采用经过改良的但尚未推广的生产方法的资本家,可以低于市场价格,但高于他个人的生产价格出售商品”,因而获得了一个超额利润。在国际环境中,“处于有利条件下的国家,在交换中以较少劳动换回较多的劳动”,这表明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实质,但他马上又说“虽然这种余额,同劳动与资本进行交换时通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总是被某一阶级装进腰包。”(《资本论》第3卷,第265页)马克思刚接触了不平等交换,但随之又停止探索,而对作了这种探索的重商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希腊著名的经济学家阿格里.伊曼纽尔抨击了国际工人阶级团结的观点,他以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冲突代替阶级竞争,并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的主要划分界限。“从瓜分国际剥削成果在生死攸关的国内阶级斗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不是压倒的优势地位)时起,这种斗争就已不是马克思主义用语意义上的阶级斗争,而成为合伙人之间围绕一份共同蛋糕的量的切割,对国家的忠诚超越了阶级利益。”(《帝国主义的错觉》,1970年)
垄断及不完全竞争是社会经济的常态,而不是偶然现象,这是除了受教育程度、技能熟悉程度、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外引起工资、利润差异的重要原因。在讨论商品价值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最终的衡量标准,但当讨论社会各阶层、不同行业的收入与利润时,就需要重视这些差异。因为对不等价交换的忽视,马克思与凯恩斯一样,缺乏有效的分配理论。(罗宾逊,《马克思论失业》第34,62,第80-81页)
4、价值转型问题并没有获得彻底解决
除了在价值量的计算中的含混及在不等价交换讨论中的不深入,在价值与价格的转化上,马克思也留下了一道世纪难题,这成为横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对象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资本论》第1卷,1953年版,第90页)。二者在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只是价格,这就需要讨论价值向价格的转化问题。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基本上忽视价值与价格的差别,商品倾向于按照与它们的价值相一致的价值进行交换,马克思似乎和如亚当.斯密一样,认为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或者接近于价值进行交换。但马克思并没有局限于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他深入讨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有机构成不同的条件下,不同部门的资本就会得到数量不等的剩余价值,利润率也不一样。但资本就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马恩全集》第25卷,第218-219页)从而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交换。生产价格规律最终取代价值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马克思认为,他已经将价值转形的问题论述得非常清楚了,在后面的分析中,马克思也基本上将价值与价格混用。“我们在以下研究中可以把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区别撇开不说,因为像在这里所做的那样,当我们考察劳动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也就是考察社会总资本的产品的价值时,这种区别就不存在了。”(《资本论》第3卷第943页)
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马克思虽然曾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第9章“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专门讨论了转形的问题。但所举的例子中,所涉及的转化只限于产出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而没有对投入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作以充分的解释。他只是说:
“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他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价格的形成。因为生产价格可以偏离商品的价值,所以,一个商品包含的另一个商品的这个生产价格在内的成本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它的总价值中由加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的部分。”(《资本论》第三卷,第184页)
马克思在这里没有继续阐述成本价格的生产价格化问题,而是丢下了一个简单的结论:商品平均价格的总额,即商品生产价格的总额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而利润总额(包括利息和地租)等于剩余价值或无酬剩余劳动总额。(《马恩全集》第48卷,第422页)
马克思在价值转型上没有完整的论述,这成为众多资产阶级经济学攻击的一个靶子。1896年,德国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出版了《卡尔.马克思和他的体系的终结》一书,声称《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三卷之间存在着矛盾,马克思第三卷是对第一卷的否定,生产价格理论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可调和的,这个矛盾“敲响了马克思主义的丧钟”。
随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米尔盖特、德米特里耶等也就对马克思从《资本论》第一卷的理想状态的价值理论到《资本论》第三卷的现实状态的价格体系的变化提出了质疑,自然地将从第一卷到第三卷的这种变化理解为一种断裂、一种巨大的跳跃,是走了一段不必要的弯路。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企图从这里打开缺口,以动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整个体系。
奥地利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经济学家鲁道夫.法希亭针对庞巴威克的批判展开了全面的反击,希法亭指出:“与庞巴维克形成鲜明的对照,马克思没有把价值理论视为确定价格的手段,而是把它视为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的手段。”庞巴维克的批判和希法亭的反批判掀开了转形问题的帷幕。(金日,国外关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争论,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在价值转形研究中,萨缪尔森及斯蒂德曼两个的观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萨缪尔森在 1957 年、1970 年和 1971 年发表的三篇文章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批评,他所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价值转型’问题是毫无意义”,认为马克思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是“一块橡皮擦的问题”。
斯蒂德曼于1977年发表了《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用物质生产条件和实际工资来说明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决定,并以此来否定劳动时间在马克思转形理论中的基础作用。1981年,斯蒂德曼在《价值问题的论战》一书中认为在马克思的价值转化模型中,“马克思最根本的错误在于他认为一个经济中的利润率等于s/c+v),而这甚至不能作为利润率的一个较好的近似值。”(丁堡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93页)
萨缪尔森和斯蒂德曼都认为从实物生产和实际工资中可以直接求出价值和生产价格两种计算体系,因而马克思从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是“多余的迁回”。罗宾逊夫人在1950年得出了相似的论点:“整个论据被谴责为从一开始就是循环的,因为‘即将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价格,首先是通过价格转化为价值而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第239页)
马克思的拥护者如鲍尔特基维奇、森岛和夫、置盐信雄等针对庞巴维克、萨缪尔森、斯蒂德曼等人的批评提出了不同意见,很多都宣称完全证明了马克思的价值转型问题。但争论并未结束,支持者和反对者远未达成一致。
马克思不完善的价值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无穷的争论都围绕它展开,使马克思主义者很难再往前再迈出一大步。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7 22:25 编辑
二、马克思对产业资本循环的分类不科学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循环,也就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存在着三个形态,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主要分析的是货币资本的循环,具体来说,就是以货币资本(G)为出发点,用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然后进入生产过程(P),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W’);最后卖出商品,得到比预付货币(G)更多的货币(G’)。这个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G—W…P…W’—G’,写得详细一点即:
http://i.6.cn/cvbnm/56/b5/29/602f98cc0673ad70de886c13c3342ce3.jpg
生产资本的循环是从从P开始,即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再回到生产资本的运动,其公式为:P…W’…G’—W…P;而商品资本的循环则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最后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其公式为:W’—G’—W…P…W’。与作为货币资本的起点和生产资本的起点的资本价值不一样,“商品资本的循环不是以资本价值开始,而是以商品形式上增大的资本价值开始,因而它一开始就不仅包含商品形式的资本的循环,而且包含剩余价值的循环。”(第二卷第102页)
在一个总的公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者之间的关系。图中a即为货币资本的循环,b为产业资本的循环,c为商品资本的循环。
http://i.6.cn/cvbnm/2f/1a/2c/8926b6fb9a9033572771c3a11d4be0b9.jpg
从上图上看,三种资本循环的划分看似非常合理,但这让人马克思得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第三卷341页)资本天然需要利润,商业资本不参加剩余价值的生产,那利润来源于何处呢,马克思认为商业资本的利润来源于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商业流通中,由于商品使用价值的位置移动和保存使用价值的需要的费用,包括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等,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延长,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这部分费用可以直接加到商品的价值中,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提高售价补偿。
单纯由商品买卖而耗费的流通费用,被马克思称为纯粹流通费用,这不仅包括广告费、纸张、邮资等不变的费用,还包括可变的,即雇佣商业工人的工资等可变的费用。马克思认为纯粹流通费用是由价值转形而引起的,它不能创造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虚费。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之后,其生产和经营和生产资本基本上脱离了干系。商业资本家购置各种机器设备,从生产厂家购进商品,这相当于不变资本C,雇佣工人,这相当于V,工人同样会创造剩余价值M,即便存在着赊销等情况,商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商业生产中仍存在着W=C+V+M这个公式。显然,商品资本与生产资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只能来源于自身,根本不可能来自于生产企业的工人。
由于马克思将商品资本的循环独立出来,从而推导出纯流通费用并不创造剩余价值这样的结论。这使马克思及后继者很难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活动之间找到一个明确的线索,这进而引申成为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的讨论,也使国民收入的核算遇到难题,使各项分析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逻辑障碍。
另外,我们经常一个固定时间段内(通常为一年或一季度或一个月)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统计与核算。在一个统计期间,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货币资本循环那样的情形,即在起统计的期初,企业的资产全部是货币形态,到期末,所有的商品都销售出去,企业的资产又全部回归到货币形态。从货币到货币仅适合一个企业从创办到最后结业的过程,这只是社会经济的特例。
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为几年甚至几十年,百年老店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企业的持续经营是社会经济的常态,在某一统计核算结点上,企业拥有的资产除了货币,还存在着各种生产设备、原辅料等,以生产资本的循环来对企业进行统计与核算更有意义,也更有利于探索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
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任何企业都可以生成一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这将提供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最准确的数据。因此,从生产资本的循环角度考察社会经济比从货币资本的循环的角度更有意义,它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使经济分析的基础建不是建立在各种假设上。
三、马克思的分析体系较为封闭,很难获得现实经济数据支持
马克思用三种比例来处理他的议论:M/V 即剥削率,C/V 即资本的有机构成,M/C+V以及 即利润率。
马克思坚持认为剥削率必须写成 M/V,而不能写成M/M+V 。前者表示“劳动者已经从生产物中排除出来的事实”,而后者表的,“代替的是一种协同关系的假象。仿佛工人和资本家在这种协同关系中是按照产品的形成要素的比例来分配产品的。”(第1卷,第610页)后者在数量上缩小了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马克思通过把利润说成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严格地限定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强调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及两个阶级难以调和的矛盾。
剥削率的两个公式只是表示的不同,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随着不断的斗争,工人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收入不断提高,资本家与工人的劳资矛盾得到缓解,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合作大于斗争。资本主义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如果说马克思在剥削率上的坚持是政斗争的需要,无论用哪种表达方式对其理论体系并不会造成实质的影响,那么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与利润率计算公式则因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这使马克思理论体系逻辑上并不严密,这也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攻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靶子。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称作资本技术构成,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之间的比例称作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而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资本论》第1卷,第707页)
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坐主要来源于可变资本,根据马克思的利润率计算公式,在资本构成中,资本家所使用的机器等设备越少,即不变资本(C)越少,可变资本(V)越大,所占资本有机构成将越高,利润率相应越高。
马克思认为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平均构成,从而农业的利润率高于工业的平均利润率。由于农业中土地私有制的存在,限制了资本的竞争地,超额利润就不能加入社会利润平均化,而是作为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马克思希望以此证明绝对地租的存在,从而解决李嘉图的困境。
同样,马克思也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运用于国际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将采取更多的机器设备,落后国家将更多地使用劳动力,马克思由此得出发达国家“有机构成理论”高于落后国家的结论,从而可以证明亚洲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马克思因此声称已使曾经预言在欧洲有更高利润率的巴师夏和凯里名誉扫地。(《资本论》第3卷,第169页)
然而,各项历史数据并不支持马克思的理论。农业的投资利润率往往低于工业的利润率,农业对资本家的吸引远小于工业,发达国家并不会因为采取机器而使利润率降低。另外,在工业生产中同样存在着地租,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并不能用来解决李嘉图的困境。
技术进步将使最先使用的企业获得垄断利润,随着技术的扩散,更多企业的利润得到提升,当技术在全行业中得到推广之后,由于竞争的关系,利润率将下降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如果利润率降低到社会平均利润率以下,这个行业将成为夕阳产业,将很难再吸引投资进入。
决定资本家投资及技术创新的主要在于其投资利润能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利润率先于生产,因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利润率是一个已知数而不是变量,资本家会根据预测的利润率决定是否进行生产。马克思曾引用托•约•登宁的话来说明利润率与投资的关系: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论》第1卷,第871页)
资本技术进步客观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形式或变化趋势。一种是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一种是资本技术构成降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降低。至于二者谁为主导趋势, 取决于二者的力量对比。(蔡晓辉,对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思考,理论导刊,2008年第3期)
同时,利润率还取决于市场的竞争、技术的先进与否,由于新技术将可以带来超额利润,这成为企业创新最大的动力,也不断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利润率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李民骐等通过实证研究,《资本论》第一卷发表后的140多年里,美国的利润变动并不支持马克思的理论。(李民骐,朱安东,当前世界的基本状况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5期。)
另外,马克思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接着便会出现利润率下降。这成为资本主义崩溃的重要论点,也是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资本不断地向更大的企业集中,而且越来越集中化,为了维持自身的利润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剥削率上升,不断加剧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
为反击修正主义的批判者,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德国党在1891年曾通过了《爱尔福特纲领》,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的理论支柱,资本有机构成是这三大理论支柱的重要理论来源。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缺陷,“爱尔福特纲领”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
马克思曾对资本利润率有准确的定义,即“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如果资本一年周转一次,利润率才可以用M/C+V来表示。当把周转因素考虑进去,马克思得到了一个复杂的利润率公式: p’=m’n v/C。(第3卷,第88页)
马克思在分析中使用了一套独特的分析语言,如上面所说的三个公式,再如马克思刻意强调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性。这与会计学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鸿沟,使马克思的分析体系较为封闭,很难获得真实有效的经济数据的支持,这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的批判力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很难运用到现实经济的分析之中。
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学家同样存在着与马克思类似的缺陷,他们定义的各种概念,推导出各种等式,建立了各种框工,这些概念、等式、模型只存在于书本上,很难用现实的经济数据去验证,和现实经济脱节。罗宾逊夫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理论与实际调查的分离,这是学院派经济学迄今没有摆脱的一种耻辱”(《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78页)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并不完整
马克思曾描述了他的著作的“六册结构”,“这一堆讨厌的东西将分六个分册:1.资本;2.土地所有制;3.雇佣劳动;4.国家;5. 对外贸易;6.世界市场。资本又分成四篇:(a)资本一般;(b)竞争或许多资本的相互作用;(c)信用;(d)股份资本。”(《马恩全集》第29卷,第298页,1858年4月2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
马克思生前,庞大的写作计划最后得以正式出版的只是第一册“资本”的第一篇“资本一般”的第1卷,这也就是伟大的《资本论》第1卷,《资本论》的第2、3、4卷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分别由恩格斯和考茨基根据马克思留下的草稿整理出来并出版。
马克思也曾多次表示《资本论》四卷并没有取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六册结构”,这使马克思留给世人的并不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资本论》的第2、3卷很多章节并不完整,如《资本论》第二卷最后部分在论述扩大再生产时突然中断,很多重要的内容都没有得到讨论,如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这就涉及到税收收的处理,这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困惑和无数的难题。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间是1867年,马克思逝世是1883年,之间相隔了16年之久,按正常的速度,马克思完全有可能完成《资本论》三卷的整理及出版工作,除了因为马克思晚年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占据了大量时间及身体的原因之外,我们不应忽视马克思在理论准备的不足。
1873年波及美国、德国、南美、奥地利、英国的危机使马克思关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新变化。“仔细观察这次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研究者和职业理论家是极其重要的”,“必须注视事件的目前进程,直到它们完全成熟,然后才能把它们‘消灭’到‘生产上’”,因此,“在英国目前的工业危机还没有达到顶峰之前,我绝不出版第三卷。”到了1880年6月,他还坚持“目前某些经济现象进入了新的发展,因而需要重新加以研究。”(《马恩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345-346页,第424页)
积分不够,可惜没有上传图片的权力,下半部分可能发不上来了,如果缺图真难以马问题说清楚。@思炎 支持楼主,不知道和安生的卢瑟经济学有啥区别 扬弃,不错{:soso_e179:}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2-10-27 09:51 编辑
口口 发表于 2012-10-27 01:36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积分不够,可惜没有上传图片的权力,下半部分可能发不上来了,如果缺图真难以马问题说清楚。@思炎
感谢口口对茶馆的支持,厚爱和信任,将这篇理论学术性的文章首发茶馆,与茶友们分享!
欢迎茶友们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大家共同进步。
也请茶友们尊重楼主的意愿,不要转发到其它地方。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7 10:59 编辑
far8008 发表于 2012-10-27 08:57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楼主,不知道和安生的卢瑟经济学有啥区别
看过他的贴子,对他开篇第一句话就不太认同,他认为经济学和政治是个连体孆儿,而我则认为有一个可以不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纯理论经济学的存在。俺认为经济学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为“政治经济学”,是受意识形态支配的,主要讨论关于效率与公平、计划与市场、国有或民营、财富分配及经济模式的选择的问题;中间是应用经济学,包括货币银行,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分支;最底层是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会计与统计为它提供基础的数据,即必须将会计学与理论经济学结合起来,否则经济学就是无源之水。罗宾逊夫人曾说过:“理论与实际调查的分离,这是学院派经济学迄今没有摆脱的一种耻辱”。对经济形势的监控和预警等,需要涉及到系统仿真,这时就需要借助于复杂的数学及计算机技术。政治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提供思想指导,而理论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支持。我作了一个关系图,等学会了发图再贴上来。
俺认为经济学必须追本溯源,必须对前人的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而不是另起炉灶,是一项复杂和繁琐的学术研究而不只是复述一些简单的大道理,必须从价值论出发而不是将价值论丢在一边,必须正视马克思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而不是试图将他从经济史抹去。所以,俺和他的观点基本上不一致,也不好对其进行具体的评价。
这篇文章写得偏学术一些,不知道大家对这种文风有什么意见,经济学涉及的问题太多了,想简单地说清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需要更大的篇幅,也将考验大家的耐心。俺有意写几本通俗的经济学读物,如《经济学四百年》、《世间本无经济学——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写给青少年的经济学》等,也正在构思之中。
支持楼主
支持原创 价值取向决定了方向的,对于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差异来自起点,不来自于工具。
再运行都要涉及所有权和分配问题的,回避不了。
纯理论不仅要选择共同的东西,还要运用一定语境下尽可能中性的语言和词汇,这个高难度。 tdyxssrs 发表于 2012-10-27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价值取向决定了方向的,对于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差异来自起点,不来自于工具。
再运行都要涉及所有权和分 ...
用一副图来回答您吧,这个图应该可以说明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
http://i.6.cn/cvbnm/3d/00/4b/88f485efb45dce94d91e111b7a0c8515.jpg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10-27 15:50 编辑
口口 发表于 2012-10-27 15:36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一副图来回答您吧,这个图应该可以说明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
你的意思是找出超越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经济思想之外的,第三条路。
人是经济现象的参与主体,就是那里面的一部分,如何超越?
你的意思就是只研究经济现象里物的变化规律,不涉及人或者把人假定为利益属性中立。
就是交流下看法。
tdyxssrs 发表于 2012-10-27 15: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意思是找出超越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经济思想之外的,第三条路。
人是经济现象的参与主体,就是那里面 ...
马克思的老路个人认为根本走不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太大,过份强调意识形态,前文已经分析过,马克思非常固执地认为必须用M/V来表示剥削率,用M/M+V都不行,后者就是妥协,将工人与资本家看成是协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另外,西方经济学发展到现在,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今年诺贝尔奖其实应该算应用数学,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沾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共同的缺陷都是价值论不完整,马克思是用剩余价值论替代了劳动价值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证明劳动价值论(本来马克思已经非常接近真理了,下文即将分析)。马克思的价值论其实也是二元的,在W=C+V+M这个公式中,C和V+M是异质的,转移的价值与新增加的价值是两码事,马克思并没有说明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商品的价值的构成情况,即价值量的计算。而西方经济学则因为李嘉图理论的破产而完全抛弃了劳动价值论,最终只是庸俗的要素价值论,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只是价格而不是价值。价值论的缺失看似不重要,但在很多场合却是极其重要的,比如GDP核算,还有投入产出分析,目前这些理论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根源就是没有清晰完整的价值论,所有导致了无数的争议,至于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模型,其实用价值就更小,它完全与统计数据脱节,各说各话。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资本家不会纯粹去做慈善,必然追求剩余价值,企业必然要赚钱才能持续经营,资本天然要求利润,这些都是不证自明的东西。经济学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而不可能超越,过份强调人的社会性。在理论经济学领域,这些是完全不需要关注的,只需要面对冷冰冰的经济现实及背后的规律,只要商品经济还存在,经济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但如果完全放任自流,贫富分化不断扩大,盲目的投资等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这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研究的问题,人类如何利用经济规律避免更大的损失,也即所谓的政治经济学。
我也只是一种尝试,这样应算第三条道路,吸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之长,但不是另起炉灶。至于对错,还需要先过茶馆朋友这一关,里面是否有致命的缺陷,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口口 发表于 2012-10-27 2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马克思的老路个人认为根本走不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太大,过份强调意识形态,前文已经分析过,马 ...
支持尝试,先睹为快。{:4_268:} 口口 发表于 2012-10-27 2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马克思的老路个人认为根本走不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太大,过份强调意识形态,前文已经分析过,马 ...
按你的划分,最容易成功最接近你的思考目标的反而是中间的应用经济学。 tdyxssrs 发表于 2012-10-27 2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你的划分,最容易成功最接近你的思考目标的反而是中间的应用经济学。
相对容易的算理论经济学吧,把劳动价值论说清楚后,对GDP核算、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系统的修正将是下半部分的主要内容,而中间的应用经济学需要进行很多实证分析,文中将部分涉及一些。不过将会计报表转化为经济分析(GDP、投入产出)所需要数据,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系统仿真,在文中还不会涉及,这将是下阶段的主要工作。 口口 发表于 2012-10-27 2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对容易的算理论经济学吧,把劳动价值论说清楚后,对GDP核算、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系统的修正将是下半部分的 ...
真能把最基本的价值理论说清楚了,那你牛大了。真的。 口口 发表于 2012-10-27 2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对容易的算理论经济学吧,把劳动价值论说清楚后,对GDP核算、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系统的修正将是下半部分的 ...
这个关系到最终解释权的问题,谨慎些好。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9 14:52 编辑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一、两部类模型的引入及劳动价值论的初步论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共同的缺陷都是价值论不完整。马克思并没有直面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困境,他用剩余价值论替代了劳动价值论,只是定义了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证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价值论其实也是二元的,在W=C+V+M这个公式中,C和V+M是异质的,C表示转移的价值与而V+M则表示新增加的价值,二者在本质上并不一样,马克思并没有说明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商品的价值的构成情况,即价值量的计算。 而西方经济学则因为李嘉图理论的破产而完全抛弃了劳动价值论,最终只是庸俗的要素价值论。价值论的缺失看似不重要,但它仍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没有价值论西方经济学就像在沙滩上建筑高楼,表面上宏伟壮观,但经不起现实的冲刷。现代经济学中的GDP核算、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引发了无穷的争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经济学的又一个世纪》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20世纪的经济学患有“精神分类症”,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脱节,背后的根源还是价值论的缺失。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明显错误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论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本文的分析将从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中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开始,对其进行完善。 在《资本论》第三卷第49章,马克思对“斯密教条”展开了一次总结性的批判。“斯密教条”是什么呢?在价值的构成上,斯密有一大段论述:“在任何一个社会内,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最终都要分解为这三个部分<即工资、利润、地租>或者其中的某一部分……也许有人必须有第四个部分,即用来补偿农场主的资本,或者说,补偿他的役畜和其它农具的损耗。但是必须考虑到,任何一个家具的价格,例如一匹马的价格,本身又是由上述三个部分构成……地租、劳动<应当说工资>和利润。”(《国富论》第64-65页) 李嘉图抛弃了亚当斯密的价值二元论,认为商品是生产该商品所有劳动的总和。如“在确定袜子的交换价值时,我们发现相对于其它物品,袜子的价值取决地生产并将其运送到市场上所需要的劳动总量。首先是耕种生产原棉的土地所需要的劳动;其次是将棉花运送到制袜地所需要的劳动,……第五是零售商以及无需一一列举的许多人们的劳动。”(《原理》第10-11页) 马克思认为斯密的论述完全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商品的价值,都包含:一个价值部分=不变资本,一个价值部分=可变资本(它转换为工人的工资)和一个价值部分=剩余价值(它后来分为利润和地租)。”“如果全部商品的价值都可以以收入的形式消费,旧资本又怎么能够得到补偿;每一个资本的产品价值怎么等于三种收入加上C(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各,而所有资本的产品价值加起来的总和却等于三种收入加零的价值总和。”(《资本论》第3卷第954-955页) 在讨论衬衫的价值时,马克思认为“衬衫的消费者支付这100镑,也就是支付衬衫中包含的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亚麻种植者、纺纱业主、织布业主、漂白业主、衬衫厂以及全部运输业主的工资和剩余价值。这是完全正确的。”(《资本论》第2卷第485页)这段论述看似正确,却犯一个明显的错误。 然而,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公式W=C+V+M,如果这件衬衫是衬衫厂所直接卖给消费者的,C是转移的价值,C包括亚麻种植者、纺纱业主、织布业主、漂白业主、衬衫厂以及全部运输业,而这些企业同样也存在W=C+V+M这样一个公式,这样100镑中至少衬衫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将“一切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计算进衬衫的价值,就存在着严重的重复计算,将超过100镑。亚当斯密的思路是按此不断类推下去,亚麻种植者、纺纱业主、织布业主、漂白业主以及全部运输业的C也是转移的价值,还需要分解。斯密认为当这种分解不断继续下去,劳动价值论将呈现在大家眼中:商品的价值就等于共同生产这个商品的所有生产企业V和M的总和,也就是工资、利润和地租。 显然,如果按亚当斯密的说汉,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最终都要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的批判绝对是正确的。如果按照李嘉图的例子,将“任何一个商”换成“拿到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这个商品不再进入生产环节,这个商品直接被人消费了,或者出口了,或者变为一项新的投资,斯密的推论就完全正确。 亚当斯密的推导过程并不完善,这也成为其价值论的硬伤,在解释分配时,认为劳动价值论应该让位于收入价值论,也就是要素价值论。如果利用马克思的两部类模型却可以完善劳动价值论的证明。马克思主要利用两部类模型分析产业资本的循环与流通,并未将它与价值论结合起来,众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也没有考虑二者的结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8 19:55 编辑
2、两部类模型引入劳动价值论的分析与不足 两部类模型在揭示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在随后一百多年里,与马克思的其他理论如劳动价值理论相比,马克思的两部类模型或许更具科学性,论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120 多年间没有遭到什么有分量的学术批评。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同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和近代英国学者哈罗德的理论有惊人的相似性,比写作时间晚了70 多年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解决了更为复杂的问题。罗宾逊夫人认为,凯恩斯研究的储蓄和投资关系,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式研究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中,已经作了独立的精辟的讨论。(朱钟棣,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67-71页。萨缪尔森也认为“马克思在他死后发表的《资本论》第二卷中,的确创新了两大部类的再生产和经济增长模式……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式也许是那些复制极好轨道的第一个范例”。( 萨缪尔森,当作经济学看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载《美国经济评论》,1967年5月,第617页) 马克思假定全社会存在着两大部类的生产,一个专门负责生产资料的生产,一个专门负责消费资料的生产。第一部类的产出不能直接接用于人们的日常消费,因此第一部类需要与第二部类进行交换,即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的消耗需要由第一部类补充,而第一部类消耗掉的不变资本是自己补偿的。这样就存在第一部类的Ⅰ(V+M)和第二部类的ⅡC相交换的问题。(《资本论》第2卷439-446)为论述方便及降低采用数据的随意性,本文将采用图形的方式说明两部类之间的关系。 图1:用图形表示的两部类模型(简单再生产条件下) http://i.6.cn/cvbnm/58/df/08/cd0629bbb571928b196cbf860a85cc02.jpg 上图中,W1即负责生产资料的生产,W2负责消费资料的生产,C表示不定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工人工资),W表示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因为是简单再生产,W1有一部分补偿自身固定资本的损耗C1之外,其余部分用来补偿第二大部类的C1,即有等式W1=C1+C2,两大部类的固定资本都获得了补充,这也是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否则可能使生产规模会缩小。这时还可以获得一个等式W2=V1+M1+V2+M2,即工人和资本论的工资和剩余价值将所有消费资料消费掉了。 马克思定义的两大部类,并非是两家生产企业,而是在社会生产中同样生产职能的生产企业的集合,两大部类的企业共同合作,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两部类模型也包含了分工协作的思想,一部分企业生产的商品并不直接用于消费,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为生产服务的,这和现代化的大生产是吻合的。 在两部类模型中,因为有等式W2=V1+M1+V2+M2,W2属于是消费资料,我们可将W2看成是“拿到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不难得到一个结论:所有“拿到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的价值正好等于所有生产企业(负责生产资料的生产的企业W1与负责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企业W2)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总和。 对于单一的商品(消费品),我们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商品中的价格正好等于生产该商品的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工资、利润及地租的总和,商品的价值中再也没有一个C的存在,全部变成劳动了。 两部类模型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论证劳动价值论,即商品(消费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所有劳动的总和,社会上所有“消费品”(严格定义是最终产品,下节讨论)的价值最终都要分解成三个部分,即工资、利润、地租(最后还要包括政府的税收、利息等,下节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的主要是价格,通过供给与需求调节后的价格。在市场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的状态下,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垄断,劳动者素质千差万别,价格就表现为生产成本加上特定的利润。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失去意义,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仍是社会经济的根本规律,资本不可能创造价值。因此,所有经济分析都应从价格出发,而不是从价值出发,不需要再讨论价格转型问题(这将在后面讨论)。 讨论到这里,价值论并没有获得全部的证明。简单再生产只是经济活动中一个特例,这意味着所有资本家的不变资本正好得到补偿,整个社会生产的所有商品都用于消费而没有用于积累,生产规模没有任何的变化。要回到现实世界,就必须讨论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萎缩再生产)等情况。 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再生产之后,还分析了扩大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上人们很容易取得共识,但在扩大再生产上,出现众多不同的意见,争议也随之而来。“尤其是涉及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的争论时,对图式的解释纷纭,推演论证方法繁多。同的推演,得出迥然相反的结果。”(董寿昆,黄新民:马克思再生产图式之迷,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3期,第108页)众多学者希望将数学引入两部类模型的分析,但由于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结果也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简单再生产可以很好地说明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但两部类模型高度概括和抽象,随着垄断、不完全竞争、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等经济现象相继出现,两部类模型的研究在理论上未有较大的突破,难以直接对社会经济进行分析。马克思之后虽有经济学者对两部类模型进行了扩展,如将奢侈品、军火工业、政府活动等加入模型,但并未使理论有实质性突破,“把价格、技术进步、积累率、剩余价值等因素的变动都舍象掉了。”(转引自胡代光等著《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P243)。要实现理论突破,必须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9 23:12 编辑
二、第一部类的扩展及均衡分析引入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曾坚持认为两大部类只能按照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进行划分,而不能按照其它的标准划分。但生产是循环往复的,两部类模型中包含有生产周期的概念,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一个简单再生产的过程。为了论述的方便,有必要突破马克思的规定。 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生产既支配着与其它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它生产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马格全集》第46卷上,第36-37页)这也意味着一个生产过程总是从生产开始,最后以消费结束。消费分为生产性的消费和生活性的消费,而马克思两部类模型中的第二部类更多是生活性的消费,如果再按照马克思的划分标准,则容易引起混乱,如果改为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则有利于生产周期的划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更接近经济的实际运行。1791年,为了估算法国的国民收入,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首次提出了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经过这样的划分将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当一块面包卖五元钱时,这五元钱里有一部分一定是面粉的价值,这时若把面粉的价值再单独计入GDP或GNP,显然就会造成重复计算。马克思两部类模型中,生产资料的生产相当于中间品的生产,而消费资料的生产与最终产品的生产有颇多相似之外,但本质上并不一样。 除了生活性的消费,投资是社会经济非常重要内容。在一个生产周期里,投资应表示生产周期的结束,按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划分标准,投资(这里应该算“新增投资”,超出不变资本的补偿)应归于最终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对第二大部类即最终产品的生产进行扩展,这样可将最终产品分为“最终消费”与“新增投资”两大部分,这里仍然是简单再生产的假设,这样可以得到下图: 图2:第二部类扩展后的两部类模型
http://i.6.cn/cvbnm/3b/45/54/06b447c690939fcd43b0f452aaaa9196.jpg 图2与图1一样,仍存在几个等式:(1)W1 = C1+C2+C3,第一部类的产品最终都被自身及第二大部类消耗掉,两大部类生产所消耗的固定资本得到补偿;(2)V1+M1 = C2+C3,由于第一部类是生产中间产品,第一部类的工人及资本家也需要生活资料,他们需要用自己的劳动与第二部类进行交换;(3)W最终消费+W新增投资= V1+M1+V2+M2+V3+M3=社会最终需求。 图2看似简单再生产,但因为对第最终产品部类进行了细分,除了消费之外还存在着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内在逻辑却十分清晰。在一个生产周期期末,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被消费掉了,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除一部分用于消费外还进行了生产的积累,新的生产能力形成。用于积累的资金除了来源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M,工人的收入V也可以通过银行系统贷给资本家,或者工人通过银行向资本家贷款进行消费(银行参与社会资金的融通将在下面讨论)。 由于是在简单再生产上进行的扩展,这些新增投资将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可能是工厂进行扩建,也可能是新成立工厂,新增加的生产能力并不固定是两大部类中任意一个。在下一个生产周期,由于新增了生产能力,就需要新招收的工人和增加相应的生产原料,这时两大部类生产规模都会相应扩大。 资本家进行投资,只有利用扣除自身消费的剩余价值,或者向工人借款。在现实经济中,资本总是稀缺的,当消费确定后,其余资金可视全部进行了投资。 在新的生产周期中,如果按照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不产生变动,为了使生产顺利进行,必须增加货币的供应。在简单再生产中,社会货币的需求量是相对固定的,所需要的货币总量即为所有生产企业所需要流动资金的总和。因此,当一部分最终消费转化为新增投资后,在下一新的生产周期中为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货币增量将等于W新增投资这部分资产进行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第569页),马克思曾以同样的方式考察扩大再生产: I. 4000c + 1000v + 1000m =6000 II.1500c + 376v + 376m =2252 (合计:8252) 在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这已经属于扩大再生产的第一阶段,第一部类的总产量6000除了补偿自身的消耗4000及第二部类的1500外,还有500的积累,在期末是可以实现一种均衡。但马克思认为积累只可能来自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并且认为两大部类的资本家都拿出剩余价值的一半进行积累,未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的条件转化为货币需求,从而使讨论变得异常的复杂。 如果用这种均衡的方法来讨论扩大再生产,似乎是很危险的事。这也意味着扩大再生产必须满足一个前提,即各大类必须保持严格的比例,否则会对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倒闭,商品的积压是常态,社会需求总是处在不停的变动中,企业的生产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货币的供应存在着很大的伸缩空间,这很容易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与比例关系。想要使经济正常运行,必须使社会生产的组织严格的比例进行,必须有严格的计划,整个社会必须保持线性的增长。如果换个角度,这个问题则可以迎刃而解。上面扩展后的两部类模型表示的应该是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经济成果的统计,在理论上也不存在着必须先有简单再生产再有扩大再生产,也不存在必须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研究扩大再生产。因此,我们可以将一定时期(比如一年或一季度、一个月)内的整个社会生产的结果转化成图2那样的恒等式。 从单一企业的财务报表来看,可视任何企业时刻都保持着均衡状态,因为在任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形成一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与前一个时间点相比,在财务报表上表现为利润的增加,或者是存货的增减,如果亏损则是资本金的减少,总是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就可以将扩大再生产转化为一种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 通过对经济社会中所有的生产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正确处理各企业在整个生产大系统中的地位,则可以形成一张整个社会经济的平衡表。将会计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将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之上。将可解决目前经济学中所遇到的经济分析与经济数据脱节严重脱节的尴尬,使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实现真正的融合。 虽然是在均衡条件下讨论经济的运行,但这只是每一生产周期末生产结果的均衡。整个社会经济并不可能存在绝对均衡情况,而是处于大幅的变动之中。但我们却可以从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结果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各项经济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0-29 23:11 编辑
三、第一部类的扩展及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为了论述剩余价值,马克思将资本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但在现实生活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更有意义。在从事中间品生产众多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并不一样,为了理解的方便,需要对生产中间品的第一大部类再进行细分,这样将更好地理解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 在成本核算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等在会计上的帐务处理上是完全不同的。固定资本往往是通过折旧的方式进入成本,而流动不变资本则是一次性计入成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又将“不变资本”C划分为包括机器、工具、建筑物、役畜等“固定资本”及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流动不变资本”。但在其后的分析中,马克思对此并没有展开论述。 为了使两部类模型能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生产,可以对中间品的生产分为三类,一类是“固定资本”的生产;一类是“流动不变资本”的生产,一类是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 将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单独列示出来,主要因为这类生产并不提供物质性的产品,而是提供服务,如广告、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它们并不提供有形的产品。银行发放贷款,它提供资金的融通,借款的企业需要支付利息,企业支付的利息相当于对银行提供服务进行付费。为了理解的方便,需单独列示。第一部类扩展之后的两部类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将第一部类扩展之后的再生产图式 http://i.6.cn/cvbnm/05/d6/ae/6394d14df1f9f7f7e2f8b8c3de5ee882.jpg 和图1、图2一样,本模型恒仍包含几个恒等式: (1) W1= C1α+C1β+C1γ+C1,W2=C2α+C2β+C2γ+C2,W3=C3α+C3β+C3γ+C3; (2) V1+M1+V2+M2+V3+M3=C1+C2+C3; (3) W4=V1+M1+V2+M2+V3+M3+V4+M4=∑(V+M)。 第一部类和第二类均同时扩展之后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扩展后的两部类模型 http://i.6.cn/cvbnm/8a/b3/ca/8f9b59013ed2c34e9c00ba2d69d845db.jpg 在扩展前,第一部类很象一个黑箱,而当对第一部类进行扩展后,黑箱将被打开,这将有助于对社会经济运行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从图2和图3中,可以明显看到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固定资产以折旧的方式进入产品的成本,成为商品价格的一部分,而在同一生产周期内,所有的固定资折旧同时得到了补偿,包括负责生产固定资产生产的W1。 在第一个生产周期内,两大部类的工人或生产企业都会将一部分收入(这也包括一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款)存进银行,通过银行将这部分收入转移给急需资金的个人或企业,无论是他们用于生活消费还是投资或者是对社会损耗的固定资产进行补偿,这部分资金所代表的购买力正好去购买相对应的社会最终产品,共同完成一个生产循环。 在现实生产中,企业的固定资产并不是每年都进行补偿,可能隔几年才补偿一次。但新增投资必须是超出固定资产补偿的部分,因此,需要在当期投资中扣除未进行固定资产补偿的那一部分。这些未进行补偿的企业,通过存款、借款等形式,由其它企业进行了补偿,从而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总量平衡。 资金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在第二个周期内,借贷者需要支付利息。企业支付的利息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一,会传导到社会最终产品或服务之中。在图3和图4中企业的借贷成本C3,它相当于银行W3为各其它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服务后收取的费用。银行获得利息收入后,就要进行利息的分配,一部分用于银行固定资产的补偿,一部分用于员工工资的发放,剩余的部分扣除税收和分配给存款人的利息后成为银行的利润。 在第二个生产周期中,银行员工获得的工资、政府收取的税收、存款人利息所得、银行股东的利润等都会进行消费,它们正好在社会总产品中都有相对应的部分,消费完成之后,这时又形成一个生产的循环。银行是社会化大生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将储蓄与消费直接联系起来。 整个社会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巨大系统,共同创造着社会财富。社会财富不仅包括有形的商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如理发、餐饮、游乐设施、交通运输等。每一个生产企业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商业负责商品的流通,商业也是价值的创造者,商业也要求剩余价值。 在社会生产中,存在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凡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企业就是生产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的政府机构、警察、军队,非盈利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机构等则属于非生产劳动,他们并不创造价值,但通过国家机器参与价值的分配。 因为存在着非生产劳动,需要对原有的三次产业划分进行调整,以前第三产业的第三层和四个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的部门都不应属于产业范筹之内。扩展后的两部类模型将可以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除可以找到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分界点,可以用来分析银行证券、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虚拟经济等问题,还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增长。 科技的进步将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单位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商品。拿破仑用铝杯显示自己的尊贵,因为当时的技术生产一个铝杯需要更多的劳动,而现在铝制品成为普通生活用品,根本的原因是其耗的劳动更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直接表现为更低的成本,在W=C+V+M这个公式中,就是C不断地缩小,它表现为更低的损耗,更高的成品率,机器更长的寿命,原料更容易获得。 科技的问题,核心是劳动生产率的问题,用劳动价值论则可很清晰地说明劳动生产率。因为出现革命性的技术,人类社会才一步步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如果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人类则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物质已经极大的丰富了。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1-4 13:08 编辑
四、国民收入分配与GDP核算
威廉.配弟在1664 年提出国民收入的构想,采用了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并在1665 年进行了实施,虽然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但他这种“政治算术”,开拓了经济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使他被誉为统计学的创始人。 1759年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F.魁奈设计出了著名的《经济表》, 魁奈虽然坚持唯农业是生产的狭义生产观,但他把国民收入看作部门间的流量,并重视资本存量在扩大国民收入中的作用,从再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出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 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对“国民收入”有模糊的论述,“构成一国劳动全部年产品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分成三部分,作为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土地的地租,分给该国不同的居民。”(《国富论》上册,第66页)马克思则视这为“斯密教条”进行了批判。 法国A.L.拉瓦锡1791年估算当时法国国民收入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首次提出了时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在1886年对国民收入统计研究时,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或消费)三个方面进行反映,即从生产方面反映国民收入来自何种产业,也就是制造业、农业、商业等等各生产了多少国民收入;从分配方面反映支付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也就是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等的份额;从使用方面反映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数量。这为现代国民经济核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经济学家R·斯通和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在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后者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实际统计工作。联合国1947年公布的《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核算表的编制》和1953年公布的《国民核算表及补充表体系》(称旧SNA),是以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为基础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众多指标中,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它被定义为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 的价值总量。从定义不难看出,GDP是一种新创造的价值,是增量而非存量。 但现行GDP核算中存在诸多的理论问题,如三等等价原则未得到有力的证明、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应计入GDP、三种核算方法的的适用范围,这也导致了无穷的争议,如中国每次公布GDP数据都会遇到一个尴尬,地方政府GDP的总和远大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各国在GDP统计范围上并不一致,在支出法核算中,美国的统计者认为即使是自有住房因为它提供了“服务”,也要折算一笔虚拟租金,2009年美国GDP中虚拟租金高达1.88万亿美元,而中国在核算中一直不予承认,后为了与国际接轨,才计算了小部分。 前面的分析已经可以从理论上证明GDP核算的三等价原则,从而对现行GDP核算体系进行修正,使之可以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结果。根据两部类模型的扩展我们可以从三个生产、分配和支出三个方面来理解社会新财富的创造,三种核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在理论上一致的。 结合银行对利润分配,模型中的M并不是被资本家完全占有,它会被分成四部分:直接支付给土地或房产所有者的地租、直接支持给高利借者的利息(银行利息是C3)、支付给政府的税收,最后的剩余部分才是企业的盈余。 当财富被创造出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财富的分配法则。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超额利润不仅要转化为地租,还要转化为利息和政府的税收。剩余价值论也是一种分配理论,但并不完善,在其中还需要增加政府的角色。修正后的GDP三种核算方法如下: 生产法GDP =∑(增加值)=售收入(W)—固定资产折旧(C1)—其它投入(C2,C3) 分配法GDP= V(劳动报酬)+ M(生产税净额,租金支出,私人借贷利息,企业盈利) 消费法GDP=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社会生产资本形成净额 +(出口—进口) 可见,GDP不仅仅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更是一个分配的概念。因为币值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GDP很难精确地反映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却可很清晰地反映社会财富在工人、高利贷者、房产或地产所有者、国家政权、资本家五者中进行初次分配。通过对GDP数据的分解,将可以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结果。 两大部类构成一个巨大的生产体系,在生产体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非生产体系,他们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因此,社会新创造的财富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初次分配之后,还需要进行再分配。 工人、直接放贷给生产企业的高利贷者、提供给生产企业土地或房屋的所有人、资本家等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的消费主要来自于他们的收入;政府在获得税收之后,需要给公务员发放薪资、退休金,需要对企业、个人进行补助,还会有国家奖励、国家赔偿,还需要支付社会公共服务或作为投资主体;个人或非盈利机构(政府等)还需要支付各种租金或利息,社会上还存在着捐赠或盗劫的行为。这些非生产性的个人或组织完成消费后,共同完成一个生产循环。 除了上述常见的再分配行为,也包括股票等证券买卖出现的盈亏(应扣除税费)及保险赔付(扣除保险企业的运营费用及利润)。证券及保险企业本身提供生产或生活性的服务,他们需要支付工人工资、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补偿,需要支付税金,也要求自己的利润,属于生产性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但因为在证券买卖者之间会出现盈亏,有些参保者只有支出,而有些参保者可以获得赔偿,这些也属于社会再分配的一部分。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1-4 13:15 编辑
五、两部类模型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合
1、投入产出分析溯源
自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研究受流行于17-19世纪的机械决定论思潮影响,认为经济世界中各种分散决策所产生的经济活动也将形成整个经济的秩序,如同物理世界中各种运动的最终结果必然趋于均衡一样。斯密在《国富论》中分析了市场经济和分工条件下的协调问题,表述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地调节经济秩序,引导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
法裔瑞士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1874-1877年间提出的,他是以数学方程的形式来阐述一般均衡模型的第一人,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构筑了一个简单的纯粹交易经济模型,其中没有生产活动、没有资本(只是作为生产要素被引入) 、也没有货币存在,一切交易都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直接物物交换。虽然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得到了严格的数学证明,但由于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逻辑矛盾,受到了广泛的诟病。 边际分析的兴起,数学被引入经济学。数学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马克思也曾说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但事实证明,过早地引入数学,使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一个早产儿,存在着先天的缺陷。新古典经济学转向了以一套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的纯粹技术关系分析。古典理论到新古典理论的转变完全排除了经济制度的研究、而只是关注于技术关系的分析,其缺陷在于无法真正解释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各种总量关系。 在新古典经济经济学中,资源配置并不需要总量而只需相对价格的调节,故单一企业主体的微观生产函数已然足够;然而,一旦由单一产品模型扩展到更接近于现实经济的多部门模型(即异质品模型)时,其原本存在着的各种逻辑悖论也就突兀而出、使之无法自圆其说。传统经济中以观测数据为基础的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无法深入了解经济的微观运行过程,从而降低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与预测能力。 经济学中革命性的突破,应该算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发明。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数量经济分析工具,能清晰地反映系统内部各个部门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部门分类结构,被普遍用于经济预测、政策模拟、经济控制和事件影响等方面,是部门间经济关系分析的有力工具。 投入产出经济分析由俄籍美裔经济学家W.里昂惕夫创建。当他在柏林大学学习时,就在 1925 年 10 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俄国经济的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本思想。1936年8月,《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里昂惕夫题目为《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这被认为投入产出分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之作。 里昂惕夫在他的著作中认为,他所建立的投入产出技术的经济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投入产出分析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有一定的联系,投入产出技术最基础的直接消耗系数就来源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听如下生产要素需求均衡方程:http://i.6.cn/cvbnm/97/92/b8/e354df344ae0bef77f464c90d31af018.jpg
方程式左边表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方程式右边ri表示生产要素供给量。两者相等表示生产要素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其中aij表示生产技术系数,xj表示第j种商品的生产量。 在苏联发布的1922年-1923年国民经济平衡表(棋盘表)中,曾包含有投入和产出的思想,而这是来源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里昂惕夫的父亲是了解国民经济计划的极少数几个人之一,里昂惕夫从父亲那里得到有关资料,并进一步发展成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因此,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也被认为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理论来源。 投入产出分析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的分析方法,运用了大量的数学语言,但其理论却源于一个简单的假定。某一经济部门(或企业)为了从事生产,必须购进一些投入。这些投入包括自其它部门或领域购进原料,半成品和资本设备,还必须雇用劳动并支付商业税。偶尔有些中间产品(在生产其它货物和服务时用来作为投入的,与最终产品不同,最终产品不再进入生产过程)是从国外进口的。另一方面,各部门所产生的产出不是出售给最终使用者(他们把货物消耗掉)就是卖给其它部门或领域作为投入使用。(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第286页)原理虽然简单,但投入产出模型却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这里对比一下里昂惕夫1951年提出的模型和现在通用的模型:表:里昂惕夫最初的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的分析方法,运用了大量的数学语言,但其理论却源于一个简单的假定。某一经济部门(或企业)为了从事生产,必须购进一些投入。这些投入包括自其它部门或领域购进原料,半成品和资本设备,还必须雇用劳动并支付商业税。偶尔有些中间产品(在生产其它货物和服务时用来作为投入的,与最终产品不同,最终产品不再进入生产过程)是从国外进口的。另一方面,各部门所产生的产出不是出售给最终使用者(他们把货物消耗掉)就是卖给其它部门或领域作为投入使用。(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第286页)原理虽然简单,但投入产出模型却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这里对比一下里昂惕夫1951年提出的模型和现在通用的模型:表:里昂惕夫最初的投入产出模型
生产部门购买部门
农业和 渔业食品和 同类产品纺织品…未分配的商品最终需求产出总额
库存变动(增加)出口的商品政府私人投资 (总额)居民
农业和渔业
食品和同类产品
纺织品
…
未分配的商品
库存变动(耗减)
进口的商品
政府
私人投资(总额)
居民
费用总额
(《投入产出经济学》第14-19页)表2:简化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http://i.6.cn/cvbnm/77/13/81/072a6a56b8cc63a0e378f46d591f6a1b.jpg 图表来源: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2011年第2版,第41页)
从上两张表的对比可以看出,最初的投入产出模型较为粗糙,但经过了不断的修正,表2已经非常合理了。在表2中,x11+x21+x31+……+xn1+d1+v1+m1=X1,电力的产出除了自身的消耗,还会被用于煤、钢、电等,还会被用于居民及政府的消费,形成新的投资和出口,前者是中间品,而后者是最终产品,这里也形成一个等式:x11+x12+x13+……+x1n+Y1=X1,因为假设生产企业的产出都销售出去,就会有总投入X1=总产出X1。 将所有的生产部门包括进去,则可以得到投入产出的总表,将整个社会分为部门1、部门2……部门n。在下表中,存在着两个等式:中间投入+增加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因为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品是相等的,就会得到增加值=最终产品这一等式,这也是GDP核算中的三等价原则。 本帖最后由 口口 于 2012-11-4 13:18 编辑
2、投入产出分析的系统修正
虽然投入产出模型已经非常成熟,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身仍存在着理论的局限,这源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纯产品部门的假设。纯部门是按照相同生产工艺、技术及消耗相同的产品来划分生产部门,而不是按照现实经济中各企业、产品自身的性质来划分。它一方面假定任何一个部门对各部门产品的消耗是该部门的唯一线性函数,各种投入品与产量成比例,无替代性;第二大假设是比例性假定,它假高产品生产中的各种投入要素之间有着固定的比例关系,即投入要素的增减均采用统一比例,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
再者,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非常麻烦,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一般国家都是隔五年编制一张该国的投入产出表,这样使经济数据有较大的滞后性,所得出的数据与实际经济运行有较大的偏差。
在两部类模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固定资产折旧其实是一种中间投入,在生产期末是需要补偿的,并不是新创造的财富,在上表中不应列入初始投入。即现在的投入产出分析表中最终产品象限与增加值象限之间的相等关系并未获得有效的证明。
马克思的两部类模型与投入产出分析之间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呢?波兰著名的经济不家奥斯卡.兰格曾指出,马克思两部类模型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投入产出关系。
表3:马克思两部类模型存在一种特殊的投入产出分析
http://i.6.cn/cvbnm/c0/e1/c3/986d1ad1961ad7cdaa53758e64a8f9e1.jpg
这种简单的投入产出关系,很难被运用在具体的经济分析之中。如果结合上面对两部类模型的扩展研究,不难发现两部类模型可以与投入产出分析完美地结合起来。
图:扩展的两部类模型与投入产出关系
http://i.6.cn/cvbnm/f8/2e/12/65e373566eb336aebebb2163c94cd6bc.jpg
在上图中,C1、C2、C3,即不变资本,可视为转移价值(中间投入)或中间产品;V+M,即可变资本,可视为增加值;W新增投资与W最终消费,可视为最终产品象限。从上图中很容易得到一个等式: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转移价值+增加值。因为∑(V+M)=W新增投资与W最终消费是一个恒等式,因此可以解决原投入产出分析中增加值象限与最终产品象限不等的不足。 由于W=C+V+M可代表单一的企业,也可以代表一个产业集群,还可以代表某一地区的生产企业的集合,它的数据来源于真实企业运行状态,它可以打破原先投入产出分析中纯产品部门的假设。除单一产品外,还可以以地区、省市、国家为单元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经过系统修正后,我们可以得到表4。
http://i.6.cn/cvbnm/44/ee/10/2d88caa524fa57d494c68cec095e8586.jpg
如果企业的数据可以实时获取(月度、季度经济数据),在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处理后,借助高等数学及计算机技术,便可以对国民经济进行系统仿真。当把与经济政策相关的一些变量,如价格、工资、税收等作为已知的控制变量代入这个仿真模型,这样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经济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效果,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结论 价值论是经济学最顽固的堡垒,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理论最终都未曾给出满意答案。马克思在价值论的分析上走了一条与斯密和李嘉图完全不同的新路,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发现了剩余价值,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本质,“找到了人类被压迫、受奴役的真正根源”,解释了“人类不平等的基础和起源”。(恩格斯)但马克思对价值的论述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忽视了在商品交换中,除了完全竞争,还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垄断等,除了剥削,还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由于国家的存在,除了地主、高利贷者之外,政府还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些都可能导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完善。 在价值的构成中,斯密认为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最终都要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这个诊断是错误的,但仍有一定的正确性。马克思的两部类模型已经可以成为论证劳动价值论最有力的工具,但马克思始终未能再前进一步。由于价值论上的不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遇到了众多不可克服的困难,这严重地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与精髓——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投入产出分析、古典二分法、GDP核算、系统仿真等理论等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相应发展,使马克思经济学成为一个综合的分析工具,全面揭示社会经济现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