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02:54:51

【18三中资料之五】农业发展和城镇化(上)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8-2 20:03 编辑

【18三中资料之五】农业发展和城镇化
农业在国家发展中主要起5个重要作用:1.生产纤维和其他农作物,为其他经济提供原材料;2.生产低成本的食品,使产业工人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3.为工厂、建筑工地以及服务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4.出口赚取外汇,并为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提供资金;5.提高农民收入。

但农业在发展中被认为是一个劣势产业,作为一个低生产率的部门,在很多国家,农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前苏联、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因为忽视农业部门,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打破经济平衡,最终造成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陷入曾经被热议的“中等收入陷阱”。
正因为农业是个弱势部门,国家需要在3个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1.教育、培训、健康以及社会服务,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高水平劳动力;2.新技术和新耕作方法,用于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持食物价格,并增加农业人口收入;3.土地、水资源等关键要素,保证生产可持续。
除了投资,国家还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并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只有从事农业生产能赚取利润、提高家庭收入,农业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门,国家向工业化转型才能顺利进行。
这帖在对比改开前后农业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总结农业部门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试着找出原因和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最后讨论三中应对挑战的逻辑和落实途径。


农业部门的表现和政策因素的作用
一.建国后-1978年改开之前——如履薄冰
1.农业部门的混杂表现
在提供食物方面,总体趋势是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在1952年-1978年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86%,年增长率2.5%,单位面积产量增长91%,年增长率2.8%,而人口年增长率为1.9%,这意味着农业部门增加了人均卡路里的供给。
尽管如此,粮食生产体系非常脆弱。在1959年-1961年的自然灾害和3年大跃进中,虽然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这场灾难,但锐减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难辞其咎。从1970年代开始,进口粮食弥补国内短缺成为一种趋势,1973年-1980年间,平均每年进口超过600万吨粮食,1980年高达10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小麦。因为缺粮,食物的大部分是玉米、甘薯和高粱等粗粮,出现了“瓜代菜”这个特有名词。
除了口粮不足,农业部门不能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原材料。随着大规模开荒,总种植面积增加了6.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了2.7%,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相应增加了16%,但农业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变化,粮食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一直居高不下,长期在80%左右徘徊,在1975年仍高达73%。棉花和食用油等的产量虽然有增加,但产业水平低,只能定量凭票供应,1950-1970年代实行严格的配给制,粮票、肉票、布票等还留在老一辈记忆中。这都表明,农业部门没有向一个新的、提供高价值经济作物商品的结构转变。
由于严格执行城市和农村相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农业不被允许向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劳动力。
在贸易方面,农业没有更多的剩余用于出口赚取外汇。在从苏联获得156个援建项目建立基本工业体系的基础上,当再准备引进机器设备和其他技术来跳跃式发展工业的时候,农业部门却无法养活工业人口,1970年代,不得不被迫花费仅有的少量外汇中的大部分来紧急进口粮食。两弹一星的相关纪录片披露,技术人员、军工人员有时候只能用土豆充饥,陈毅那句“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弹”是农业在贸易方面失败的真实写照。尽管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1970年代的农民人均收入和50年代中期几乎相同,住房等其他财富也几乎没有得到改善,农村人均食物摄入量仅仅达到联合国平均最低要求——每天2100卡路里,直到1978年,人均每年只有1.1kg食用油和6.4kg的肉类。农民的人均收入在这一时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如果按照严格的贫困的定义来说,农民的贫困率在30%-40%之间。
【小结】在改革之前,农业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十分微弱,只是在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没有(不允许)为非农部门提供劳动力,没有起到创造外汇的作用,也没有与其他部门建立联系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2.农业政策和制度
1949年后不久,分田到户的土改在全国推行,这次土改激励了1950年代早期产出水平的增加。1952年与1949年比,粮食产量增加了36%,农民收入增加了48%。在第一个五年开始不久,粮食供应紧张,主要是工业人口增长加大城市消费量,1949年城镇人口5769万,1953年达到7826万。此后,农民被逐步组织成合作社,并在1958年取消了家庭耕作,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都从互助小组或合作社转变成人民公社。
“把农民扎成一个辩子好抓一点”,人民公社成为汲取农村资源、实现第一次工业化的制度保证。提取的方法有2个,一个是农业税,占农业总产出的12%-18%之间;另一个是统销统购,除了农村必要的食物、饲料以及种子之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按照任务定量和较低的限定价格上缴给国家,这就是剪刀差。
与分田到户时产量飞速发展相比,人民公社最大的弊端是缺乏激励机制。农民不能从土地上收获农产品,取而代之的是实行工分制,公社成员都按各自工作的多少分配工分,年末按工分兑换粮食和现金。各地普遍出现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搭便车等行为,一个人的活往往3个人干,工效不高。配合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民不允许随意离开所在的集体,事实是集体制下被牢牢钉在了土地上。
集体制除了对第一次工业化的贡献,另一个成就是水利建设,通过以工代赈的方法,大型水利、农田水利得到长足发展。据水利部前副部长钱正英讲,在1963年-1973年间,仅根治河北的海河就出工500多万人次,完成土方11亿立方米。1970年代后期文革中,因为其他经济部门基本瘫痪,每年有100多亿资金花不出去,全部用在
水利上。这些水利成就基本建成了现在的水利体系,承包制改革后的农业生产获益匪浅。

二.改革开放后-近期——翻天覆地
1.飞速发展的农业
首先,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改革初期的1978-1984年,农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是改革前1970年代2.7%的3倍多,达到8.8%,此后的15年间基本维持在很高的可持续性增长率4%左右。尽管粮食播种面积没有多少变化,单位面积产量是改革前的2倍还多,单产增长率也超过了改革前,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的产量在增长后保持长期的稳定。粮食价格的变化也说明了农业能够提供高质低价的食物,从197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0年初,玉米价格下降了33%,小麦价格下降了45%,粮食在农村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从40%下降到了约14%,城市居民粮食支出从1970年代的弱20%下降到2003年得3%。
在结构上,农业稳步从以粮食生产为主向生产更多高价值商品转变。一般的经济作物及棉花、食用油和蔬菜水果等特定作物经历着飞速增长,农业不仅解决的吃饭等民生问题,还为食用油部门提供油料种子,为零售部门提供园艺,为纺织工业提供了棉花。最能说明这一转变的是粮食子部门的发展,家禽年增长率在1978-1984年达到9.1%,并在1985年之后一直保持在6.5%-8.8%之间;渔业部门在改革之后始终保持了超过10%的年增长率。
在提供劳动力方面,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到非农业部门,为总体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变革作出了贡献。1970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81%,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0%。到1995年为止,超过1.5亿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部门就业,2000年为2亿以上,每10户农家中有8户在农业以外的部门就业。与此相呼应,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从1970年的40%下降到2000年得16%,在2008年降到10%以下。
农业部门逐渐参与到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从1980年到2000年,农业贸易总值年增长率为6%,在加入WTO之后,年增长率到达12%强,几乎每年的农产品出口都超过了进口。贸易结构的转变最令人瞩目,土地密集型的粮食、油料及糖等净出口量下降,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园艺、水产品等出口量增加,即进出口结构已经向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
农业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市场化,除了土地所有制的限制外,政府几乎不再干预农业生产和贸易。以供销社为载体的国营购销系统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只以储备系统收购必要的储备物资,农民自主决定耕作计划,自由地向私人企业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物资和向各种购买者出售农产品。市场化带来了专业化分工,2004年对全国400个乡镇的调查表明,1995年时平均有21%的村庄实行专业化分工,2004年这个比例为30%。在专业化分工的村庄中,28%生产水果,13%生产蔬菜,28%生产如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最明显的分工当然是东北等地粮食主产区。
由于生产力提高和专业分工带来的效率增加,高价值经济作物和产量增多,以及非农部门就业扩张,农村收入在稳步增长。
                              1980-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值2000元)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1980-2001年增长率平均值            711      1248    1305    1702    2253    2347       6%最贫困1/10     312      448      442      493      579      578        3%最富有1/10    1530     2486    3253    4768    6805    7159       8%

人均收入增长和农村人口在非农部门就业密切相关,务农不如打工,工业化是脱贫致富最大的原因,中国也成为全世界扶贫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但与城市收入相比,农村收入增长显然落后很多,由于地域因素,农村内部也在经受着贫富分化。
【小结】农业部门在改革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绝对规模增加,从产出和就业来看,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下降。此外,自身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主粮转向高价值经济作物,从粮食转向多样化发展,而且市场化程度越来高。人均收入增长成绩斐然,虽然这个变化在富人中更明显,但贫困人口也参与到发展中,并将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

2.体制基础和政策选择
制度变革1979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农业改革的大幕,取消了公社和工分制,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和收益权归个人,“交够国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政策在土地分配的平等性、粮食安全和扶贫方面成果显著,林毅夫认为,承包制为总产出的增加贡献了42%-46%。
承包制使农业部门剩余持续增加,为1980年代中期乡镇产业的腾飞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从而触发了后续发展的动力,加快了改革之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为其他部门的产品创造了市场需求。
1980年代,地方政府规定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期限为15年,1990年代末开始为30年。但土地集体所有权导致了农村土地的频繁分配,变相鼓励农民在承包期内极力榨取土地肥力,不利于对土地的长期投资,而且随着农业人口进城打工,越来越多的土地在私下被转包。为了避免由此引发的土地使用安全性问题,新的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从2003年3月1日生效,更明确规定了承包土地的转让权和交换权,并允许家庭成员在承包期内继承相应的土地。
价格政策价格管制是改革之前的最突出的特征。改革初期,政府并没有清晰的计划建立市场经济,而是用行政手段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价格。
1978-1983年间,经过一系列举措之后,政府把粮食收购价格细分为“交够国家的”平价任务粮和“剩下的自己都是自己的”议价粮,议价粮价格大约高于平价粮50%,这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增加。据林毅夫研究,1978-1984年间,价格提高带来了15%的产量增加,另一组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价格效应引起了这一时期10%的大米产量增加。
市场化改革改革初期并没有废除计划经济模式,到1984年,国家对12种农产品进行限制,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等,让农民更多自己决定生产计划和销售方式,看起来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几乎所有种植区的产出和销售都受到计划的直接影响,此时政府计划仍控制着农产品播种面积的95%以上,国家采购系统控制着市场上95%的粮食和99%以上的棉花。
市场化改革在1985年真正开启。1984年和1985年粮食生产大增长,政府在1985年宣布开展第二轮价格和市场改革,彻底限定政府对价格和市场的干预范围,并扩大市场的分配流通作用,逐步取消对大米、小麦、玉米、棉花之外所有农产品的计划采购。这种激励体制促成了粮食企业的激增,1980年在国家粮食局注册的私营或半私营企业只有24万余家,1992年增加到520万家,到1990年私企控制了30%以上的粮食流通,而政府采购下降到了13%。
【小结】中国的改革始于农业部门,在摸石头试探后,全面、深入的农业改革在时间和次序上反过来又与整体经济渐进式改革相呼应和匹配。农业改革分为2个阶段,1978-1984年第一阶段的激励体制改革,以及1985年后开始并延续到19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
在初始阶段,有意识地限制推进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只允许在严格限制的地区举行次要农产品(水果、蔬菜等)的自由买卖,如农村本地的定期集市仍是1980年代初主要的市场交易地点。直到1985年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鼓励粮食这一更重要的农产品在双轨制框架下进行市场交易。直到1990年代初,才进行更完全的市场化改革,这时距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过了10年。
这是一个渐进的、有次序的、平衡农业和工业等整体发展后因势利导的漫长过程,并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那样简单。而现在农村和其他工业部门关系更紧密,不得不在更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发展,涉及的利益方更多,局面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未来的农村改革必将是一个更加曲折和充满更多挑战的过程。


未来的挑战
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农村地区还很不发达,想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富裕国家,必须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从农业经济转变到工业或服务型经济,把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阶段。
未来关键的任务分为2部分:第一,很多家庭要永久居住在城市里,稳定地工作和生活,这是城镇化;第二,留在农村的家庭必须充分利用更多土地提高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农业收入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人力和物资,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农业部门之外的经济机会,这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内外的一系列政策将决定是否能应对这些挑战。
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成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城镇化,最重要的是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这一点最终取决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新型城镇化会增加移民机会,取消户籍制度自然水到渠成。而通过政策设计推动城镇化,激进地把农民赶到城市中,一旦经济不景气,只会形成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贫民窟而造成社会不稳定。有机城镇化是一个伴随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期过程。
经济发展在改开之后始于“三来一补”等形式的加工贸易,从国外输入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到国外,中国只留下少量利润。30年后的今天,出口以及和出口相关的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马车,国外的矿产资源、高科技产品进来,大量工业品出去,现在满世界都是“made in China”,依靠这种内-外循环模式完成了第一波工业化和城市化。越来越依靠外部市场,只因为农村不足以吸收城市生产出来的工业品,无法形成城-乡内循环,其本质是农村资源向城市输送,农村用廉价的劳动力、农副产品、土地承担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这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现在所面临问题的实质。以魔都为例,1997-2005年间,动用了近郊100余万亩土地,市政投入包括隧道、港口、桥梁等约3600亿元中的1200亿元来自这些土地收益。同一时期,全国用去一亿亩土地,按每亩耕地全国平均价格8万元计算,一共8万亿元,有人估计,地方财政得到其中的30%,开发商得到40%,落入农民口袋的不足15%(数据如有偏差,欢迎茶友指正)。
转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唯一的办法,是让农村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果,也就是提高农村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的价格,这些成本上升必须靠创造更多利润的产业升级来消化。在中国足够大的经济体量内,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高、中、低全体系产业配置,才能吸收更多的农业人口就业,才能消化产业升级带来的低端劳动力失业,所以有机城镇化所需的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内嵌着产业升级这一核心问题。
规模经营在棉花、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可以提高效率,但效率本来就是排出劳动力的,要求以最少的劳动力实现最多产出。近几年,随着农村青壮年脱离乡村和农业,土地资源的闲置和粗放使用一直是个问题;另一方面,1980年-2000年间,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从高0.71公顷滑落到0.55公顷,靠这点土地难以撑起农业现代化。加上产权不明的鼓噪,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渐渐得到政策鼓励,城市资本准备下乡。
但资本去搞种植业无利可图,第一不可能提高单位亩产,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单位产量最高;第二不可能提高粮食价格,因为国家管制,这两条被锁定,凭什么盈利?此外,还要给农民交地租,以上海近郊、成都规模经营为例,一亩地的地租在700-800元,基本没有赚头,盈利只能靠地方财政拨付的种粮补贴。资本去经营经济作物,但价格波动特别大,盈利预期也不稳定。唯一剩下的途径就是进入农产品加工,即“公司+农户”模式。
所谓的规模经营大都只是资本的幌子,为了圈地搞商业开发,顶着农庄的名头经营度假村。即使在地多人少的美国,对非农业公司管的很严,不准买地。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粮食吃紧的国家,土地的65%左右必须种粮食,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大批进入农业是不现实的。坊间传闻,前任董事长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吃了一记闷棍,从此不插手经济事务。
有机城镇化吸收就业后,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才成为可能,中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必须是劳动力自然减少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资本下乡。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两只脚,哪只脚先迈出去、迈出去之后怎么协调另一只脚,事关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待续···

高了个低 发表于 2013-12-24 04:46:03

熬了一夜没精力看了,先支持一下大师兄!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3-12-24 05:01:07

坐板凳上读。赶脚有点年终突击花钱似的。。。。。。

far8008 发表于 2013-12-24 08:39:07

自己来自农村,大师兄写的贴近实际。但是农村的现状不可避免进入土豪把持的局面

花酒 发表于 2013-12-24 09:07:16

农村的未来取决于城市化的速度。

kingwang2009 发表于 2013-12-24 10:22:13

以我的家乡为例,现在的农村再吃以前的老本,改开30多年以来,没有多大进步。

未来五年 发表于 2013-12-24 10:22:19

人口出去,资金、技术进来,经营方式转变,途径?

amyxiao 发表于 2013-12-24 10:35:32

本帖最后由 amyxiao 于 2013-12-24 10:36 编辑

先赞后慢慢看!

千羽wishfly 发表于 2013-12-24 11:41:23

好贵啊 大师兄 别分上下了 直接一个帖子结束吧 否则真的要当裤子了:'(

song33374 发表于 2013-12-24 11:50:39

大师兄,这续不收续吧?先攒着,后看啊。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2:35:36

far8008 发表于 2013-12-24 0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来自农村,大师兄写的贴近实际。但是农村的现状不可避免进入土豪把持的局面

土豪把持的终极原因——农村的资源被抽走,连仅剩的一点点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后,也没有用于农村发展渴望的贷款,被抽走用于其它经济部门。

另一个,中央对农村的补贴加大,但执行效果不佳。

2006年中央向农村投入3400元,看起来并不少,其实并不多,据某部级官员讲,这些钱分到每个农民身上也只有300-400元,地方各部门跑冒滴漏,每个农民实际拿到20几元就不错了。

所以,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个方向,也是必须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2:38:56

花酒 发表于 2013-12-24 0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村的未来取决于城市化的速度。

更取决于城市化的质量,说到底,取决于工业化和产业升级。

进入城市,稳定的收入和工作是根本,现在的打工也是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只是“活”在城市,不是“生活”在城市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2:56:38

未来五年 发表于 2013-12-24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口出去,资金、技术进来,经营方式转变,途径?

人为政策设计的任何途径都是扭曲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早在1956年多地出现过包产到户

1956年四川江津地区,许多农业社将农活包工包产到户,建立生产责任制。《人民日报》1956年4月29日发表署名文章《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提到江津和安徽芜湖地区包工包产的例子,认为这些做法“是完全对的”。

温州地区永嘉县1956年进行包产到户试验,不久推广到全县200个农业社,温州地区各县纷纷效仿,推广到1000个农业社。

广西环江县下南区实行大宗农作物统一经营,小作物下放到户,谁种谁收,被当地称为“大集体下的小自由”,经试点后推广到全县。

还有其他一些地方采用其他名目,或者做了不说,广东中山、江苏江阴、湖北宣恩、河南沁阳、安徽阜新、山西榆次等等。

现在的城乡一体化试点也有,上海浦东侧重政府机制改革,江苏苏州侧重社会管理机制,四川成都侧重土地流转,但还是太少了,缺少民间和基层政府自发的探索。在前途、途径不是特别明朗的情况下,资金、技术下乡太过冒失。

mihuo1973 发表于 2013-12-24 12:58:49

每亩玉米或花生补贴也就10几元钱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3:08:02

mihuo1973 发表于 2013-12-24 1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每亩玉米或花生补贴也就10几元钱

地方差异,地方财政吃紧的地方会少一点,东部地区基本在200元以上

mihuo1973 发表于 2013-12-24 13:12:26

我山东沿海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3:15:31

mihuo1973 发表于 2013-12-24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山东沿海的

补贴分几个项目,种子补贴、水利补贴等,这个补贴不知什么名目,太少了

开车去中亚 发表于 2013-12-24 13:22:54

支持大师兄!
文风似曾相识呀,我实在忍不住说出来了

宋兵丙 发表于 2013-12-24 13:41:09

大师兄没有生活在农村,但文章的深度超过像我这样一直在农村待着的人。

我有时也在想,农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生活在农村的思维方式很难再转变,一般都是没文化的为主,还有就是上年纪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没有资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3:50:48

宋兵丙 发表于 2013-12-24 1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没有生活在农村,但文章的深度超过像我这样一直在农村待着的人。

我有时也在想,农村的出路究竟在 ...

握手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基本每个月都要去乡下,而且有机会跑遍全国,看到各地民情和生活,感慨之下更多的是信心,只要农村发展起来,中国潜力无穷。

因为宋兄说的原因,加上政策不对路,农村发展注定是个慢变量,人才、技术、资金、思维等等,只能因势利导慢慢注入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3-12-24 14:03:37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地方差异,地方财政吃紧的地方会少一点,东部地区基本在200元以上

老家基本上也是200以上的。

r03051 发表于 2013-12-24 14:15:15

大师兄的帖子贵啊,这样下去要破产的。

零向量 发表于 2013-12-24 16:05:14

能不能便宜点啊

znxf 发表于 2013-12-24 16:54:48

顶大师兄好文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3-12-24 17:15:57

大师兄的还分上下啊~先看看有多少钱哈哈

羽笛 发表于 2013-12-24 18:05:56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3-12-24 17: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的还分上下啊~先看看有多少钱哈哈

你的1932积分已经很接近高级会员的积分线了!
{:4_255:}
我有个疑问:一旦升级高级会员,但是因为读帖被扣分,会不会又被降级?
{:4_241:}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9:42:10

开车去中亚 发表于 2013-12-24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大师兄!
文风似曾相识呀,我实在忍不住说出来了

声明一下,悟空参加茶馆一大,很多茶友见到,不是任何人的马甲,只是不务正业玩钉耙,在茶馆聊天而已。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9:43:36

r03051 发表于 2013-12-24 14: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的帖子贵啊,这样下去要破产的。

金钱不是靠省出来的,靠挣出来的,坐吃当然上空,勤劳才能致富。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9:46:04

song33374 发表于 2013-12-24 1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这续不收续吧?先攒着,后看啊。

取经不能半途而废,收费不可戛然而止,上下各50铜板,童叟无欺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12-24 19:50:25

kingwang2009 发表于 2013-12-24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我的家乡为例,现在的农村再吃以前的老本,改开30多年以来,没有多大进步。

如果本地没有农业之外的产业,外出打工——人力资源被抽走;工资存银行——资本被抽走;结果是被动参与发展,虽然绝对财富增加一点,相对财富却是倒退。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18三中资料之五】农业发展和城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