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自然的风吹来”网友的评论“农民工必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我的意思表达也许有些不够明了,让 ...
比较赞同。实际上,这也不能全怪农民工,不光是建筑业,那种跟施工有关的行业,基本上原先的国企工人已经绝迹了。
但这个原因主要是企业要节省短期成本,所以才用农民工。当然,这仅仅是账面上的节约成本,正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如果算上质量寿命等一系列东西,可能真实成本更高。另外,这几年施工队里,刁民人渣很多,包工头和无赖勾结,以黑社会性质倒逼工程单位,甚至搞出流血事件,这么说起来,实际上成本非常高。
当然,这是老朱砍掉国企的后遗症,是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个人不觉得这种变化好。不过,中国人口高度过剩,想一下,如果不用农民工,用城市里的人,还是按照曾经的国企模式,那农民去哪里就业?如果要促进中国的就业,就必须用农民,关键是农民没文化,你叫他干一些脑力劳动,或者服务业,那是不适合的,所以只能干这个活。
因此,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口高度过剩后,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
另一方面,外国人的传统行会,后来发展成当代的行业工会,其实很不错。这类协会首先是排斥任何外来劳动力,这样可以保证本协会内工人的就业问题,失业问题的后顾之忧比较小,所以工人们愿意提高技能。另一方面,这类协会的素质很高,他不单单是排斥,而且人家自己也要强,没有足够的技能水平资格,是不能入会的,这就保证了协会内的整体水平,有了可以叫板的底气。
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中国的体力劳动者传统上是从农村的过剩人口中分离出来的,自由散漫,流民习性极强,基本上就是只想要快钱,长远上不想提高个人的本事。因此,中国不存在外国那样的素质基础,使得普通的体力劳动者更上档次。这一历史到了老毛时代,有所改观,但90年代国企改制后,又恢复到低水平,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4-9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想知道什么?关于技术的我还知道一点。
中国养螺旋藻很多都是在荒滩地或者是半戈壁盐湖或者是盐场什 ...
买哪个牌子的啊。。推荐下撒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4-9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差点进了富士康,听这么一说庆幸啊。。
其实看自己心理素质,出问题的很多本来就有抑郁症或自闭症之类。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4-9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服装厂、小化工、造纸厂等很多污染环境的已经在茁壮成长了。
是的,巢湖周围已经乱七八糟,成为第二个滇池指日可待。 香辣蟹2 发表于 2012-4-9 2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晋商不是靠给满清买粮食情报挖明朝墙角发家的吗?
晋商是最早开通西北商路的,先有晋商,才有包头,晋商一直开拓到莫斯科。这种开拓在明朝中叶就开始了。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4-9 2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过太原一次,感觉和南方的小县城差不多。当然太原的国贸啥的地方办事也路过过的。
夸张了吧,我也去过一些南方城市,一线的不如,但是和小县城差不多,南方的小县城都是几百万人口以及配套的设备和消费能力?那大县城得多大啊。 本帖最后由 kittylh2010 于 2012-4-10 10:32 编辑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4-9 1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这种管理上的事情我是真不知道。
我是个标准技术流,对技术上的事情感兴趣,对管理上的事情缺根 ...
这个确实山东产的多。
有阵子家乡流行这个,父母也托人从山东带过几瓶。
效果不清楚,后来风传里面含毒素就停用了。
现在似乎也没啥人吃了。
父母现在坚持一天两核桃两红枣,半年下来气色改善不少。
自己旁观体会:什么保健都是虚的,重点是坚持、持之以恒地坚持。
PS:至于便秘,香蕉是个好东西。
RE: 关于东北没落的看法
wxmang 发表于 2012-4-10 1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是的,巢湖周围已经乱七八糟,成为第二个滇池指日可待。
滇池有可能治理好吗? 香辣蟹2 发表于 2012-4-9 2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晋商不是靠给满清买粮食情报挖明朝墙角发家的吗?
之前晋商已经规模很大了。靠明末给后金提供粮食情报物资等站对了队,进一步发达 阿迪 发表于 2012-4-9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不知道大伙听过我们这边的这么一个段子没有?政府打算移民桂西北的村寨,村人不愿意。问之,曰 ...
我在宁夏扶过贫,我们把移民点的房子都修好,水电接通,人家就是死活不挪窝。 suqier 发表于 2012-4-9 23: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附加值来自于壁垒。光是生产非专利药可没什么利润可言的。
就研发而言,新药的风险太大了,现在国内 ...
对医药不熟悉,不过觉得可能的确是一个突破口,只是看国内组织。 slyypp 发表于 2012-4-10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较赞同。实际上,这也不能全怪农民工,不光是建筑业,那种跟施工有关的行业,基本上原先的国企工人已经 ...
协会化同时会带来个副作用,就是像美国工会那样变成一个专职负责要钱的流氓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4-9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想知道什么?关于技术的我还知道一点。
中国养螺旋藻很多都是在荒滩地或者是半戈壁盐湖或者是盐场什 ...
不过国内估计没啥东西重金属能不超标的了。。。 slyypp 发表于 2012-4-10 1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滇池有可能治理好吗?
真不好说。目前看不到希望。 slyypp 发表于 2012-4-10 1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滇池有可能治理好吗?
技术上说,滇池是个死湖,没有进(最近那个清水海进滇池工程快完工了,看看效果如何,起码5年再说),更没有 出,原来完全靠自身代谢。但自60年代滇池填海至今,代谢功能早已完全瘫痪。
管理上说,现在这帮爷,哈哈。所谓治理其实就是捞多捞少的借口而已。 无相 发表于 2012-4-9 1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哇,遇到藻类专家了。
正好请教下,有种很贵的保健品叫什么杜莎藻,盐藻。请方老师介绍下这个东西,国内 ...
baidu了一下,你说的杜莎藻其实就是杜氏藻,盐藻。这个东西我原来实验室养过做水产饲料,不过被我养串种了,污染了一些浮游纤毛虫什么的。话说我养藻的人品很不好,每次养东西都污染。现在在养花上正在寻回自信,呵呵。养东西不污染是个基本要求,而我屡次触犯不爽。
我记得这个东西体长大概是在70微米左右。目视养殖水体颜色深绿色。螺旋藻的水体是墨绿色,有粘稠感。上面有纤毛,在水里跑来跑去。说是植物其实在外人看来跟动物是一样的。海洋大学也有很多人做这个。这些年海洋养殖界,做藻类的人普遍不如做动物的吃香。
目前看,这个藻类主要用于生产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有抗氧化性,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此外还可以作为健康的天然色素添加到食品里面去。螺旋藻的深绿色色素做食品添加应该也是可以的,现在食品添加天然色素炒作的也比较热乎。
10g藻体产量每平方米是很高的生产力了,照此计算每平米每年可以生产3公斤藻粉,和小麦比较下,半年一亩地(666平米)按照可以产600kg的最高产量,一年平均每平米也就是生产2kg麦粒。而且这个藻因为养殖的高盐度需求,可以在盐碱地和盐湖、海滨盐场来养殖。理论上来说,在内陆盐湖,比如青海等地,如果解决了水热的问题养殖这个也是可行的。因此发展该产业远景上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前途的。
此外跟大家说一个,现在的螺旋藻很多都是贴牌的,自己没有养殖场,买人家的藻粉回来压片。压片的时候会不会用粘结剂不知道。一般来说粘结剂,在饲料工业很多是用淀粉来做的。人吃的这块我不太清楚,有做药的可以给大家普及下工艺。所以所有的片剂都未必是百分之百纯的。想绝对纯可以去吃藻粉,不过就是比较难吃。原来海大有卖纯藻粉的,我也买过。
杜氏藻不该卖这么贵,你看到我写的大体产量就应该能够明白了。考虑到它建厂的投资成本,以及产量可能达不到理论值,产量比起来很多保健品、中药材也是很高的了。搜一下其产量和螺旋藻差不多。考虑到它养殖需要的调控条件可能稍微复杂点(为了让细胞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需要调控养殖条件),价格应该比螺旋藻稍贵,但是绝对不该太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256312.html )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2787.html?fromTaglist先给个链接:
团藻目多鞭藻科的 1属。单细胞个体,卵形或梨形,前端有1对较长的鞭毛,细胞内有1个细胞核,含有1个蛋白核的杯状色素体,有或无眼点,除生活于低盐度水中的种类外,都没有伸缩泡。细胞内常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致细胞呈橘红色。环境不良时,细胞内的结构常为所含的血色素所掩盖(见图)。 杜氏藻属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49/2008/200807271564929.html
天然p一胡 萝卜素不仅仅是优良的食品天然色素,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氧 化作用,是多种癌细胞的良好抑制剂。 (说是这样说,实际上那点作用才到哪,不过这比人工合成色素健康是肯定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6343.htm
杜氏藻是目前已知真核生物中最耐盐的生物, 能在5.5 mo l/L 饱和盐浓度中生存, 其耐盐机制被认为是通过调节自身细胞内甘油浓度来实现的 。在高盐环境中生长时, 细胞内的甘油含量将超过细胞湿重的50%( 质量分数) , 以此补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 同时为酶提供 合适的溶质!以防止酶的失活或抑制。 除补偿机制外, 最近有人还提出了其他耐盐机理, 即在高盐生境下, 杜氏藻可依靠氧化还原作用驱动钠泵移除Na+,或增强光合过程中的CO2 同化率以应对高盐环境。
杜氏藻细胞中含有一个被淀粉粒包裹成中央淀粉核的、富含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的杯状叶绿体。在高光、高温、高盐浓度或营养不足的生境条件下, 杜氏藻积累大量类胡萝卜素, 如....胡萝卜素, 并以微滴形式储藏在叶绿体中, 以防止叶绿素受到损伤[ 8] 。盐藻细胞中....胡萝卜素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14% ( 质量分数) 因此它已成为商业化生产天然胡萝卜素的最好藻种。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已利用其来大规模生产天然胡萝卜素。自1963 年发现杜氏藻能积累大量胡萝卜素以来 , 其规模化研究与商业化开发已达半个多世纪, 并开发了其他类胡萝卜素产品( 如八氢番茄红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质等) 生产工艺。
http://www.hudong.com/wiki/%E7%9B%90%E7%94%9F%E6%9D%9C%E6%B0%8F%E8%97%BB
盐生杜氏藻 - 地理分布
地中海沿岸,中国内陆高盐水体盛产盐藻,中西部高原荒漠的大小盐湖中也有分布。
营浮游生活,在高盐海水中生长特别好,最适宜的盐度为60~70,可以在4~40℃的水温中存活,在4℃的低温下仍可以运动的营养细胞形式存在,最适宜水温为25~35℃。对光的适应性强,最适宜光照为2000~6000lx。
http://www.chemyq.com/expert/ep145/1440787_2B371.htm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在人工控制和胁迫条件下,能大量积累β-胡萝卜素(占干重的10~14%),被公认为是生产β-胡萝卜素的理想天然资源。早在1966年,Massyuk就提出杜氏藻可作为产品化的β-胡萝卜素的来源。杜氏藻还含有约40%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植物蛋白相似,可用作动物饲料蛋白源。杜氏藻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很高的生物量产量,最高可达15-20g/(m~2·d),大规模生产的平均水平亦可达到10-15g/(m~2·d),高于大多数其它藻类的产量,因此,杜氏藻是一种很好的单细胞蛋白源。甘油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主要从石油中提取,其售价在3~5美元/Kg,但随石油资源的耗尽,其价格不断上涨,利用杜氏藻生产甘油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大量积累甘油的杜氏藻种类,在适当的条件下,其甘油含量可达干重的50%。综合提取胡萝卜素和甘油,可使甘油生产成本降至0.752美元/Kg,低于石油生产甘油的成本(0.88美元/Kg,1980年价格)。另外,杜氏藻有很宽的盐度适应范围,D.salina可在1%~35%的盐度范围内生长,是自然界最耐盐的真核生物之一
http://www.sd1861.com/xiangzhishi165.htm
杜氏藻细胞内能储存大量甘油和β-胡萝卜素,此外还含有盐藻多糖、二萜类化合物、18种氨基酸、牛磺酸、叶绿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杜氏藻β-胡萝卜素含量比螺旋藻更高,达其干重的10%。杜氏藻中的蛋白质成分与豆科植物蛋白相似,赖氨酸含量较高。杜氏藻没有细胞壁,其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wxmang 发表于 2012-4-10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不好说。目前看不到希望。
现在的治理方法换水、挖泥(实际上是换泥)、曝气、种草什么的都是西医疗法...就跟换血、换肾似的,治标不治本,隔三差五就要再换一次。
我们有中医的疗法,价钱超低,效果非常好,就是见效慢。是实实在在的在重建生态。
问题是别说像这样的水域,就是公园里的小湖治理项目,我们都拿不到。没有出头机会。
现在忽悠国家,靠这吃饭的大神太多,拼不过。 秦风 发表于 2012-4-9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解释,我也经常吃,也给父母买,听说重金属超标还吓一跳
关于螺旋藻再补充一点,感兴趣的人一定要看: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syj200304008.aspx
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及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调查
为了观察微囊藻毒素对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的污染状况,于2002年7~8月份对江苏、云南、福建和广东我国主要螺旋藻生产基地的33份水源水、160份养殖用水、86份螺旋藻浆、70份螺旋藻原料粉进行了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同时随机采集了上述四省的19种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用ELISA法对样品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提示:水源水中的12份自来水样中均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9份地下水样中有6份、12份地表水样中有8份检测出不同污染水平的微囊藻毒素;160份螺旋藻养殖场池水和86份螺旋藻浆中的微囊藻毒素平均污染水平分别是207.9pg/ ml和31.9ng/g,两者相差153倍;70份螺旋藻原料粉中的微囊藻毒素平均污染水平是206.4 ng/g;19种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中总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平均为317.2ng/g,其中主要剂型是片剂和胶囊,片剂和胶囊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平均水平分别为142.7 ng/g 和222.6ng/g.提示螺旋藻生产过程和市售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囊藻毒素污染,通过服用螺旋藻而摄入的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特点的藻类保健食品中微囊藻毒素限量标准.
http://www.grenbio.com/News/indexshow.asp?lang=CN&SortID=15&ID=22
关于微囊藻毒素的内容。
微囊藻毒素,有人算出来螺旋藻内含量不能超过1mg/kg才是安全值。超过该值是不安全的。由市面上螺旋藻平均毒素含量来测算,每日每人摄入螺旋藻量不得超过4g。折算0.25g每片的片剂是16片,0.2g每片的片剂是20片。间断性吃相对比较安全。
要是说不安全因素,这个应该比重金属更不安全。
其实不仅仅螺旋藻养殖水体中可能含有这个东西,所有受污染的水体中都可能含有。受污染的自来水水源地,如一些较为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河流也有。
所以我觉得如果做保健品还是间断性吃,控制摄入量比较好。当然我觉得至少按照曾成奎老院士的吃法,一天十五片,应该还是安全的。从养殖水体上来看个人不推崇蓝藻泛滥地的小品牌螺旋藻,呵呵。另外肯定是检测的多的比较好。我养藻我自己心里面清楚,经常镜检,看有没有杂藻污染,是很重要的。
wxmang 发表于 2012-4-10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晋商是最早开通西北商路的,先有晋商,才有包头,晋商一直开拓到莫斯科。这种开拓在明朝中叶就开始了。
是滴,这个西北商路传统到我爷爷那辈还在延续,经常跑到蒙古贩牲口到内地,解放后就歇菜了,到我父亲这辈,就根本没痕迹了;到我这一辈听到这些故事还要惊诧一下。。。。 suqier 发表于 2012-4-9 23: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附加值来自于壁垒。光是生产非专利药可没什么利润可言的。
就研发而言,新药的风险太大了,现在国内 ...
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那个人是运气实在太好。本身就是白血病人移植术后。
法国有过进一步研究,因为无法控制引发白血病风险而被叫停了。给非白血病人治疗但是有诱发白血病风险,和给本身就是白血病人的治疗,完全不一样。
还是抱有希望,但是不要过于乐观。任何对人体基因的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都不是简单的。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4-9 1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银行“暴利”说甚嚣尘上,多少人想借这次“村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搞一块自己的自留地呢。
...
对这些村镇银行相当的不看好。包括哪些什么小额信贷公司。风险管控怎么做,他们懂吗?
以后又是一地鸡毛。不过我们也习惯了,10年来一次。 方解石 发表于 2012-4-10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螺旋藻再补充一点,感兴趣的人一定要看: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syj200304008 ...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促癌剂,与黄曲霉素共同作用大大加强肝癌风险。因此肝癌人群干预的重要措施是1,改粮,从玉米改大米,同时干燥储存,避免霉变。2.改水,避免喝沟塘水。 wxmang 发表于 2012-4-10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在宁夏扶过贫,我们把移民点的房子都修好,水电接通,人家就是死活不挪窝。
这个问题的起源可能是:搞移民安置的人和机构没有把原生居住者的需求搞清楚。例如怒江要修电站,政府把生活设施搞好准备安置移民,可是进展缓慢得不行。后来有学者意识到:对原生居住者来说2层小楼不重要,有地方养猪牛羊鸡重要;有电不重要,有火塘围着煮点饭、烤点茶吃重要;交通便利不重要,自给自足已经很好了;能使用到的基础设施不重要,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顺了很重要。这种很细项的东西太多,举例不完。 derek 发表于 2012-4-10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滴,这个西北商路传统到我爷爷那辈还在延续,经常跑到蒙古贩牲口到内地,解放后就歇菜了,到我父亲这辈 ...
所以我觉得挖煤把山西人彻底毁掉了,本来现在世界商场上应该是犹太人,温州人和山西人三足鼎立的。 bobo0928 发表于 2012-4-10 1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这些村镇银行相当的不看好。包括哪些什么小额信贷公司。风险管控怎么做,他们懂吗?
以后又是一地鸡 ...
小额贷款公司已经一地鸡毛了,我参与过一个咨询。 showpen 发表于 2012-4-10 1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的起源可能是:搞移民安置的人和机构没有把原生居住者的需求搞清楚。例如怒江要修电站,政府把生 ...
这个真不是,他们就是不习惯群居,要求每家之间保留距离,这个在移民点是不可能做到的。 derek 发表于 2012-4-10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滴,这个西北商路传统到我爷爷那辈还在延续,经常跑到蒙古贩牲口到内地,解放后就歇菜了,到我父亲这辈 ...
就是走西口? wxmang 发表于 2012-4-10 16: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额贷款公司已经一地鸡毛了,我参与过一个咨询。
小额贷款在印度、巴基斯坦早就搞成次贷了。
国内的一地鸡毛不要再扩大就好。 茅于轼这个老浑蛋真是该进监狱。 洗心 发表于 2012-4-10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额贷款在印度、巴基斯坦早就搞成次贷了。
国内的一地鸡毛不要再扩大就好。 茅于轼这个老浑蛋真是该进 ...
现在已经有点晚了,不过损失不大,规模有限,而且集中在煤老板之类人身上。 wxmang 发表于 2012-4-10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真不是,他们就是不习惯群居,要求每家之间保留距离,这个在移民点是不可能做到的。
是啊,我看到湖南一些地方的农村户户之间都离得挺远,一桩桩房子孤零零的,北方农村都是群居,房子挨着房子,南北差异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