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7-25 01:41 编辑第一次发主题贴,以前都是跟着谈点个人看法,瞎起哄。{:soso_e113:}
响应原创谈谈个人看法,就是个人看法。
我这个《大学》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以朱熹本主要参考译出的普及版。王国轩译注。
《大学》的作者,<礼记>并无说明,朱熹认为首章'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朱熹认为《大学》大体为曾子思想,但此书可能为曾子后学所定。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个是大学的总纲或者目标。剩下的都是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流程)的描述,流程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异议。
关键是总纲的理解。
关键是:亲的理解。大学成书与春秋战国,想想当时有多少文盲就知道这书是写给谁看的了----士大夫以上阶层,就是统治者。
1、亲基于最初始的环境,应该是告诉管理者要亲近人民,这可能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的源头之一。基于此,明明德可以理解成树立道德榜样、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就是指这个。从这个角度说,大学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理念--从个人心理至国家的一整套管理理念。
2、亲北宋程颐(理学家教育家)解释成:革新、自新。亲民的民就不仅是国家体系里人民的意思了,更多的向更一般的人的意义靠近。基于这个理解,明明德就成了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革新,更倾向于个人的发展了。从这个角度说,就成了一般意义的哲学方法论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目标)、【定、静、安】(心态)、虑(思考)、得(结果)。讲的就是一个如何思考的整体解决方案或者宏观的思考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思考的思维过程。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强调上一句中的做事的顺序。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两段话,正着说反着说都成立,或者从微观的到宏观是相通的,在一个大系统里面。
一般常听说是的:修身、齐家、治国(国,当时是诸侯封国和现在的国家理解不同)、平天下(天下,当时是周天子的国家和我们现在的理解的天下不一样)。可见儒家功名之心非常重的,君子的谦让之风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礼节。
对于个人来说,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才是基础,不能搞倒了或者搞没了或者忘了。
正心、诚意结合前面的定、静、安就很有价值了--修炼心性,加上致知、格物就是两条腿走路--德才兼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谁说我们的文化没有普世性,做到好像不难。{:soso_e144:}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个还是强调以修身为本,不能本末倒置,不然平天下是不可能的事。新兵进部队要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就是为了让战士具有基本的适应作战的素质。一上来就去指挥作战,连基本的战术训练都没完成,就进行战术组合想打胜仗基本是不可能。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2-7-20 10:08 编辑
支持原创!
大学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欢迎茶友们根据各方位展开讨论哦{:4_255:} 思炎 发表于 2012-7-20 1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原创!
大学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少,现在这服务器是快啊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2-7-21 11:30 编辑
xiaomaomao 发表于 2012-7-20 17:48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少,现在这服务器是快啊
谢谢告知,不错,至少目前服务器资源为只是潜水看贴,或“单一口味看贴”的负担能相应减少些
也是个很好的sample {:4_246:}
思炎 发表于 2012-7-20 1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原创!
大学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多谢,思炎大姐支持。
这真是我上网以来第一次发主题贴,就是写写自己的思考。从忙总及各位这学了不少。来而不往非礼也。
大家建个网上家园也不容易,好歹添块砖。有其他的觉得好分享的,在继续加砖,希望大家交流。每个人的角度是不同的,就吃苹果就一个味,有点西瓜、西红柿之类的,博采百家之长才真有自己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与佛教的 戒定慧 是什么关系?概念好象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2-7-22 11:03 编辑
tdyxssrs 发表于 2012-7-21 19:3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思炎大姐支持。
这真是我上网以来第一次发主题贴,就是写写自己的思考。从忙总及各位这学了不少。 ...
所言极是!
我看过你的一些回帖,当是就觉得很不错,留下印象。没想到原来你是上网以来第一次发主题贴。。。{:4_259:}
谢谢你的支持和贡献,毕竟茶馆还很年轻,未来走向发展包括管理措施等事宜是取决于茶友们自己的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7-22 13:42 编辑
zhuoqiang 发表于 2012-7-22 08:22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与佛教的 戒定慧 是什么关系?概念好象
释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原名悉达多·乔达摩(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
大学,朱熹认为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前505-前435年)所作,孔子(前551--前479)。
当时佛教也属初创期,地图都没跑开,中间隔着喜马拉雅山,就是川滇藏民间的茶马古道也是唐以后的事了,中间相差几十年就传播过来就当时的交流状况基本不大可能。
下面是赵朴初居士著的《佛教常识答问》里有关的部分
问: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答: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我们可推断,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226在位同时的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在位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到我国咸阳。阿育王时举行第三次结集约在公元前250年,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前来中国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的,但因无译述学说传世,无从确考。
戒定慧,出自《严楞经》。《楞严经》梵文原本已不存在,对于它的真伪,长期存有争议,多数佛教信徒皆认同它是佛陀所说,而部份佛教学者认为它是在唐代中国所写作,再伪托为印度传入的作品。《楞严经》在唐代中叶成书译出,并开始流通,最早的记录见于唐智升所著《开元释教录》与《续古今译经图记》,随后的元照著《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也收录此书。由北宋初,中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大藏经《开宝藏》开始,一直到清朝的《乾隆大藏经》都收入正藏中,故汉传佛教的信徒多认为本书不是伪经。
个人看法:孔子的论语主要就是人的行为及规范的理解和描述。《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章,<礼记>主要就是记述各种礼仪规范的。定静安虑得,其实也就是一个行为过程的描述。以人为主体回顾思考过程的时候是可以得出上述结论的。这个应该是独创没有相互影响。
tdyxssrs 发表于 2012-7-22 1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释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约前624-前544, ...
很详细了。看来,要么是儒释独立论述,要么就是释教在中原传播中杂进了本土的思想 。
zhuoqiang 发表于 2012-7-22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详细了。看来,要么是儒释独立论述,要么就是释教在中原传播中杂进了本土的思想 。
文化的传播中的相互影响是正常的。不过宗教的传播都比较血腥,尤其是一神论的。西域的佛宗改为绿头巾,东南亚的该宗绿头巾都是刀架在脖子上改的。 亲民的亲,我理解为体恤,不知是不是这样呢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7-22 2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亲民的亲,我理解为体恤,不知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体恤和亲近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换个说法,就是管理者关心下属的意思,具体如何动作,那就看用什么词描述了。革新完全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行为,词义就大变了。一句话里对于对象的行为变了,其他的次要行为意义就跟着变了。
古文的词没有我们现在词用的这么确定。工业时代需要的是精确,在语言上也有反映。想想一下,车轮的螺丝都上不紧,上路的车是个啥情况。{:4_238:} tdyxssrs 发表于 2012-7-22 2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体恤和亲近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换个说法,就是管理者关心下属的意思,具体如何动作,那就看用什么词描 ...
程颐,那个亲民,译做革新,是跟那段时间,几种学派相互较量有关吧。
如果是革新,那么应该是程颐想通过对大学的理学解释,来变更大伙的头脑。 止于至善
前面没解释,在这补一下
止,停止、到达的意思。善,美好的、完美的。
总体说:到达美好的完美的目标。这个目标,依据前面亲的不同理解,可以分为1国家目标(国泰民安、国强民富之类的)2个人的目标(四有新人、八荣八耻之类;或者个人不同阶段目标的完善)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7-22 2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程颐,那个亲民,译做革新,是跟那段时间,几种学派相互较量有关吧。
如果是革新,那么应该是程颐想通过 ...
当时变更的环境我到没考证。我就谈我了我个人的理解,从革新的角度说,政策是有时限的,方法论可比政策生命力强。就是从管理角度说,也是很有生命力的。领导力分三层:1组织赋予的权力(骂人的权力)2个人的专业能力(精钢钻)3人格魅力(明明德)
没准当时程颐真是这么想的。
陆九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陆九渊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7-22 2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程颐,那个亲民,译做革新,是跟那段时间,几种学派相互较量有关吧。
如果是革新,那么应该是程颐想通过 ...
如果从程颐教育家的角色说,改成革新以后的方法论,更有利于教育上的运用。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7-27 14:07 编辑
第二章
本章朱本称“传之首章,释明明德”。词章以下被朱熹称为“传”。旧本此段文字在《诚意章》“以此没世不忘”句下,程颐、朱熹等移到于此。以上就是朱熹所说的“杂引经传”来说明"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
《尚书。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尚书。太甲》说:“顾念上天赋予的光明德性。”《尚书。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话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
个人理解:
德
“德”字是个会意字,其演变过程图见右
http://d.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4eed737c970a304e5622a7ffe1c9a7c3/34fae6cd7b899e51bc413d6c42a7d933c9950dfe.jpg 德字由甲骨文到现代字的演变
--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 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
-- 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
-- 在小篆中,仍然是会意: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
-- “德”是现代楷书的写法。
其实最关键就是德的含义了,按最古老甲骨文的意思,是要眼睛看好走一条笔直的路,不走弯路。这个就是个行为。
榜样这个东西中性的,好坏都有可能。盗匪头子也是个榜样,不能说他不存在,是吧。所以,就有了德前面的定语,明---光明、光明正大。这个应该没有异议,因为明有相对应的反义词--暗,黑暗、暗无天日。
那么按榜样去理解的话,什么样的榜样行为应该鼓励。个人、组织(企业)、国家,也可以理解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个人在最下面。在这个结构下考虑的话,正常情况下最优的选项应该是三者都获利的行为。利人利己的行为或者双赢的行为应该鼓励---从人都要吃饭的天理为基础看,由利生义这个最靠谱。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应该鼓励(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或者因果报应。行为会受到限制。)。只利人不利己的行为--无私奉献,没有极端情况是不该鼓励的----威胁到种群的安全的时候也就是国难当头的时候或者一些特殊的部门和任务。这样的另当别论。个体存在是需要能量或者资源的,而且个人在金字塔结构中完全的处于弱势,获取资源的能力是很弱的,只要少一点能量都可能消失。
人的资源的获得是从生产中来的。农业社会是人与土地,工业社会人与商品,下一个社会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表述。土地、商品其实还可以转化下就是可以用共同的转化物---货币-资本来表述。农业、工业社会用资本表述以后,体现的不同就是资本的流动速度和范围,骑毛驴和坐火车的速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省流通和全国再到全世界流通那个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未来资本流动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范围上已经上MD搞成全世界了,再扩展就是和火星人做生意了。
农业社会方圆百里就是一个不小的范围了,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出方圆百里,工业社会那可就是一日千里了。商品的高速流动,同时带来了人员的高速流动,以前农业社会人依附宗族村落的稳定社会结构被打破了,独立的个人成为了主体---个体可以依靠个体自身的力量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比如工厂获得生存的资源。个人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同样承担了,以前由宗族承担的全部风险,人成了独立的原子。而且人对于组织--企业的依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一生可能会换很多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对具体企业的忠诚度也会下降。对于服务的企业更多的职业操守,而很难形成家一样的归属感。未来个人最忠于的可能是自己和家庭及亲近的亲朋。
在此之上,面对其他的文化和国家形成的生存的竞争压力,就得国家构筑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文化上认同,应对外来的压力。这个构筑很可能是虚位的但是他又是真实存在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的优越相教于其他国家人而言,精神上可以安放的家园。
未来个人的行为需要越来越强大的个体竞争力;越来越自由的同时被资本的网,网的越牢实。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7-29 04:55 编辑
第三
亲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浩>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帮,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尚书。康浩》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又品德的人无时不追求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新1理解成革新,主要就是讲前一句《盘铭》。2讲亲民,就是来源于第二句《尚书。康浩》
个人理解
革新 我最早听说一天明一理是从毛主席关于学习的故事里听到的,没想到源头在这。赞美一下先人的智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聚沙成塔。按现在的描述语言,一个时间点+一个人+有限的精力+有限的体力+有限的经验+有限的知识+。。。=一件事、一个动作甚至不能有动作也是个动作。限制条件越多越明确,选择的可能也就越少。但是人又不能不有所动作,因为其他的个体及环境在进步,逼着你必须进步,所以就有了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反馈无限循环。其实以国家为主体的角度时何尝不是如此呢?南海今年这么高调或者说中国今年这几个月以来对外政策这么高调,也是各种因素使然,就是需要。想想386那时候也真是不容易--闷声发大财。如果没有一代代的积累,南海东海喊打喊杀也不会有真底气--取胜的实力。最早保钓就是民间行为,去个小船去几个人转转,喊几句口号;现在执法船去了做好了和人撞船的准备,军迷都在讨论打还是不打,怎么打,没想我们会打不赢。越南人菲律宾人也喊,也就是勇气(他们也有国家的尊严,虽然小)。1840年-1945年中国有的也是勇气。
亲民
组织越大领导就越难做到接触每一个人,可领导者从自身的意愿来说又想真实的想影响每一个人如臂使指,通过有意识的信息传播可以做到,前提就是人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察其言观其行而不是察其言信其行。看来从孔老夫子那就没那么好忽悠,要玩真的。
道德现在的解释是内化以后的价值观,外显以后就是做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甲骨文:德,人走眼睛看到的直路,正确的路,正确的判断标准。道,人走的路,或者事物的轨迹。道德,人自己去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从人的行为看,正确的意识如何确立,或者是确立的标准。以自利为基础,在合作博弈的过程中产生利他的行为,然后形成互利。按最初的意思,追求完善的道德就是追求对于多数人有利的正确的事。
树立榜样方法是没错的,关键是榜样的行为到底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现在一提道德就反感,其实反感的不是道德这个词的本意,而是反感损人的行为。亲民不仅是让别人做或者是榜样做,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什么---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打铁还需自身硬!
亲民也好、革新也好,方法和态度上还是中庸好,过犹不及甚至会事得其反。执着是做事态度,一件事有多种可能性,做以前一定要尽可能多视角多方案的选择权衡各方利益,选择优化以后才能执行。这个时候才是执着的时候{:soso__3943448463613330755_3:}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8-4 22:12 编辑
第四章
至于至善(都到地头了就是美好的目标{:soso_e128:}?日新,日日新!)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
隅。”字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忍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子的都城方圆千里,都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诗经。小雅。绵蛮》说:“绵绵蛮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一角。”孔子说“就居止的地方来说,连黄鸟都知道他该栖息在什么地方,怎么人却不如鸟儿呢?”《诗经。大雅。文王》说:“深沉端庄、道德高尚的文王啊,不断地发扬他的光明美德,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瞻彼淇奧,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君
子, 一见难忘记心田。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严禁宽大”,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光明煊赫”,是指他仪表堂堂;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怀”,是指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周颂。烈文> 说:“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子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人,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个人看法:
夫子们都在讲君臣父子该怎么做.在等级体制下强调的行为,虽然减少了其他的选择,但是确提供了一种系统稳定的模式.以人的情亲—孝,为出发点,衍生出来的一套行为方式.
舔犊之情是人类最基础的感情之一,君臣父子这个关系中,父子之情的行为是最恒久的也是最稳定的(不是说没有特例).
君臣关系的稳定性远远不是描述的那么稳固那么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是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君要励精图治臣也不敢沉沦,往往是以开国之君中兴之主形成的一个群体.这个随便翻翻历史书就能看到,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清同治中兴、本朝太祖。反面的就不多说了。。。例子也非常多,而且很多。
止于至善,如果从事情发展的角度去看,其实就是一个目标一个美好的目标http://piccache3.soso.com/face/_7445228473960198232%20style=,还是一个远期目标,或者是一个企业愿景一个国家理想。还有一种理解是终极善的目标。(这个我理解有限,说不了。)事物的发展目前都是在一个单向的时间维度上延伸发展(时间机器和穿越目前还在伟大的科学家的脑子和小说家妙笔生花的笔下,不在现实之中)。时间过长事情就会模糊化,就像历史的记忆越久远的事情清晰度越小。为了有明确的结果并且可控就得把远期的目标细化,落实到不同的时段里使之清晰,越近的时段目标越清晰越可控。
事情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发展同样需要条件。条件是关键{:soso_e106:}。毛太祖建国以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精神的力量客服困难这个没错---人的条件。但是现代化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机器设备、技术进步、充足的原料和市场---物的条件。
止于至善,目标分解---充分必要的条件---清晰化可控---好的结果(至善)。不能就目标而目标--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忽悠{: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1:},要实践--知行合一,力行第一{: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8-4 23:22 编辑
第五章
朱本称此章为“传之五章,释知本”。知道本末先后次序。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译文:
孔子说:“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有一样的想法,一定要让人们不再争讼。”圣人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狡辩。使人心畏服,这就是知道根本。
个人看法
知本,对应: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主要讲事物的发展顺序。
馒头:种子(播种)—>麦苗(生长)—>麦穗(结果)—>麦粒(脱壳)—>面粉(磨面)-->发面(发酵)—>上蒸笼—>馒头
这个就是一个由种子到馒头的过程,也就是事物的顺序.不能调换次序或者抽掉环节.比如:调换:只有了麦苗才有麦穗,不可能先有麦穗才有麦苗;抽掉麦穗这个环节,是不可能有麦粒出现的.
炒菜:先点火才能炒熟菜。不点火的叫凉拌,不叫炒菜。{:soso_e120:}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顶顶顶 flatworld 发表于 2012-8-5 1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顶顶顶
客气了!{:4_268:}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8-16 22:05 编辑
第六章
朱熹称此章为“传之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因阙失作补传。朱熹讲的理,包括物理,但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四德。“明德”的内涵也是此四德。这同《大学》本意已有不同。《大学》更强调认识外部事物,而朱熹更是要焕发内心固有的道德意识。(译者按)
(此谓知本)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既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里,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所说的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认识、研究事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大概人的心都是灵动的,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事物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因为这些道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人的知识很有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道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精粗都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道理都得到呈现,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到了顶点。
个人看法
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说实话西方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更有利于认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就是很不错的认识世界的角度。中国的传统学问更倾向于内省倾向于对于人自身的认识。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8-26 23:13 编辑
第七章
编者按:本章朱熹称之“传之六章,释诚意”。朱熹认为诚意是“自修之首”,“进德之基”。“意”是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第一个念头就要真实,否则一伪百伪。真实念头自自然然,心安理得,很满足,很快乐。所以君子要慎独。独有二义,一是独处,无人看你,要谨慎自己行为。二十独知,你的念头,大庭广众之中,别人也不知道,而自己知道,这更需要谨慎。正是《大学》提出了“慎独”这个概念,宋明以后思想家都讨论它,有的人还以它为学术宗旨。在本章中,还第一次引用了曾子的话。曾子学术以孝与敬慎为宗,这大概是朱熹以此篇为曾子所作的理由之一。我倒觉得由此可证明《大学》的作者可能晚于曾子。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u)恶(e)臭(xiu),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小人在平时为非作歹,做尽坏事,及至见到君子遍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其如何善良。殊不知,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自己的心肺肝脏的样子,掩盖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总要表现到外面的,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指点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财富能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而身体自然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个人看法
诚,由言自旁加个成字。成,甲骨文,一个人拿把锄头在锄地,锄到位了才会长庄稼,才有饭吃,不到位不行啊。今年收成如何,指的就是今年粮食的产量如何,这里的成指的就是粮食。口言成,就是实实在在讲庄稼种好了有饭吃了。啥时候吃饭都是第一位的。(图片我贴不上来,抱歉了。)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 ... cterInput=%E6%88%90 这个是链接
意,心的音(真的,不忽悠自己;就是忽悠别人的时候也是真的,主体作这个动作的时候是真的,出自本心。{:soso_e120:})。不过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估计考虑到了,站在太阳底下发声,阳光可以消毒的。关键是自己要有解毒能力,不然可能会杯具。比如:希阿姨满世界的给支援、做许诺,如果认为她是为了世界的民主与和平那个就得仔细再想想了。{:soso_e113:}
诚意,是种做事的态度,能让别人感觉的到,才有继续合作的可能。做事不就图个好的结果吗,然后在里面分享自己投入成正比(当然具体能不能成正比,就是另一回事了。)的一份好过日子吗。
诚意是双方的,单向的那个叫剃头挑子一头热。不会有圆满的结局的,强拧的瓜不甜。慎独,讲的也是一个人独处时的操守。过分强调一方的诚意那个就腐儒读死书了,或者其中一方就想忽悠另一方。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9-6 14:13 编辑
第八章
编者案:
本章朱熹称之为“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大意是:开始的念头真实无妄了,但身心情志还要磨练,因“心”比“意”更宽泛,所以才叫“正心”。正心有许多方面,如理想、气质、认识、情感等都属于心的范围,但这里特别突出情感和认识,愤怒会使人偏激,恐惧会使人胆怯,过分的喜好会使人偏离正道,不端正会使人这些情志,思想恍惚不专一,那就无法认识事物了。总之把握好情志,执一无适、聚精会神是正心的关键。
所谓修身在正齐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四声),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谓修身要先端正自心,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偏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被不端正念头所困扰,就会心不在焉:虽然在看,但却看不明了;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不知道食物滋味。这就是说,修身必须要先端正自心。
个人看法;
心,在生理上非常关键,胃切一截能活,少个手脚也能活,但是切一截心那是没得活的。在古文里,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用心去想--智慧产生的地方。
这里原文的解释更多的是描述了心理状态的一些变化情况。按照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这个过程看,正心可以看做一个出发的源点。(明明德可作为终极理想来理解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的可实现的理想和目标,以现阶段可实现的目标为判断标准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正向激励,过高的标准只能无谓的消耗资源和形成负面激励--努力了老是没个好结果谁也抗不住。)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呢,仅仅描述一下各种不利的心理状态显的有点不透。这些不利的心态是如何来的呢?简单说就是想的没得到才会出现诸多的负面情绪。想的为什么没得到呢?这个可以分两方面说,1外界条件不具备2想的不对或是出发点有问题。1很好理解。主要讨论2的问题。想的不对或者出发点有问题,再换个说法也可以理解为判断的标准有问题(在付出了相应努力的前提下)。
如何建立正确的判断标准或者说价值观呢?其实古人很实在的从造字就能看出来。比如上文提到的成字的甲骨文,一个锄地,那个是关系到吃饭的问题由不得不实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http://baike.baidu.com/view/92972.htm)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其实判断标准的建立最基础的就是生理需求(生存的需求)的达成要求,判断标准也是可以分顺序和层次的。
南海和东海的钓鱼岛这么闹腾,也可以用需求层次论来解释的。中国是想求更好的发展,或者全球的资源和市场配置,其实最根本的前提还是生存的前提。生存发展,有了生存才有后续的发展,人或者国家都不存在了那有什么发展。
日本这么积极,北方四岛和独岛让人给占了,确花这么大的力气和中国闹腾,也是这个道理。毛子的重心在欧洲,发展远东日本还是有一定价值的。韩国和日本在经济体量上不是一个级别,日本还是有自信的。唯独中国体量太大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如果中国走出了南海,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商业交换总是要有价值的吗,那个时候日本相对于中国有什么价值呢?这个作为曾经登上大陆的国家,心理是极端不平衡的,日本这么做就很容易理解了,更冒险的举动也是可以理解的。东南亚其他的国家就没这么坚定了,也可以说历史上他们没有获得过这种自信过,现实基础也不够,也就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
还有一个最大的利益攸关方就是白头鹰。奥黑上台没多久其实态度就表达的很明确了,中国人如果象美国人那样生活那个将是地球的灾难,中国不能选择象美国那样的发展方式{:soso_e144:},而是要另寻发展模式。(大意如此)
近期的各方向军演,最近的国防部长防问印度,中国军方在做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
事物最初始的价值或者核心的使用价值是始终不能忽视的。不能花眯了眼忘了根本。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9-21 14:17 编辑
第九章
编者案;
本章朱熹称之为“传之八章,释修身齐家”。修身要注意自身的情感,情感容易走向一偏之极端,好恶不能简单二分,因为常人有优点,也会有缺的,所以人的认识也必须“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就像俗话所说的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都有一偏之害,所以家也不会治理好。家庭内部情感很重要,没有情感,家也会貌合神离,但感情用事,也会导致家庭不和。这是古人早已明白的道理。《论语。颜渊》有:“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即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正好启发了本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修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所谓治好自家在于先修养自己,是因为人们会有种种情感和认识偏差: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过分偏爱;对于自己轻贱和厌恶的人,往往会过分轻贱厌恶;对于自己敬畏的人,往往会过分敬畏;对于自己同情的人,往往会过分同情;对于自己轻视和怠慢的人,往往会过分轻视和怠慢。因此,喜爱某人同时又知道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同时又知道那人的优点,这种人天下很少见了。所以俗语有这样说法:“由于溺爱,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过失;由于贪得,人看不到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身就不能治好自家的道理。
个人看法
身:金文中的身就是描画了一个人的身体,还特别突出了下人的肚子。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submitButton1=Etymology&characterInput=%E8%BA%AB
修:(1) (形声。从彡( shān),攸( 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2修,饰也。——《说文》http://www.zdic.net/zd/zi/ZdicE4ZdicBFZdicAE.htm
儒家对于人的看法精到啊!“中国古代文化进展,是政治化了宗教,伦理化了政治,则又可以说他艺术化或文学化了伦理,又生活化了艺术或文学。”(中国文化史导论。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字第二节。钱穆)
这里的二分,不是西方哲学的对立二分,而是中国哲学《易经》中的阴阳一体的二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有的事情是可以归于一的。中国大一统的王朝结构也是有哲学基础的{:soso_e112:}。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打铁还需自身硬等等,其实就是明明德就是榜样,或者说管理中人格的力量。人是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要让人能学习你,就是要做正确的事,如何做正确的事,从认识的角度就是正反都要看好坏都要听(而好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才能真的了解事物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然后去影响他,使事物向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最近的钓鱼岛是最热的话题了,中日美三国的利益和角度都要考虑和表示理解,推测各方可能最有利的行为,加入各方可调动的资源,进行筛选,最后剩下的就是最可能的行为。当然一般人也就是依据自己熟悉的方面推测个大概,很大可能是侧重某一方向或方面。取舍的基点就看站在那方的正营考虑问题了,就是再公平,也有个主导权的问题,何况现在的国家间的博弈法则就是丛林法则,不管认可不认可愿意不愿意,他就是那么个规则--拳头大的是爷。
热情并不能代替多角度分析,逻辑不能忽视条件的变化。
tdyxssrs 发表于 2012-9-20 0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九章
编者案;
写的不错,加油! Johnsonmax 发表于 2012-9-20 0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不错,加油!
多谢关注。还有三四小节就写完了。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9-21 17:46 编辑
第十章
编者案:
本章朱熹本称之为“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是一个家族统治千百万个家族的社会。国君的价值十分庞大,家族内部常有纷争,纷争有时会流血,甚至导致衰败。所以管理好家庭和整个家族是个大问题。家庭的管理,孝悌是敬长,仁慈是爱幼,礼让则和逊不争,实行这种精神,家庭就会和谐。用推己及人的愬道,把这种观念推广到社会,社会也会和谐安定。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国君这样做,全国都会跟着做。《诗经》里许多诗句都是讲家庭和睦的,来嫁的子媳,家族的兄弟,都应如此,然后才能做出榜样。《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儒把它概括成“推己及人”的原则,现在人们还用这一原则思考,如换位思考,替别人想一想等,都包含了这种精神。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为之有也。故治国在齐齐家。
译文:
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治好自己的家庭,是说连自己家人都不能管教好而能管教好别人,这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不出家门就能完成对整个国家的教育。孝顺父母,可以用于侍奉君主;恭敬兄长,可以用于侍奉尊长;慈爱子女,可以用于对待民众。《康诰》说:“爱人民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有这种仁爱的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谁先学会了养护孩子再去嫁人的啊!国君一家仁爱,一国人受到感化,也会兴起仁爱;国君一家礼让,一国人也会受到感化,兴起礼让;国君一家贪婪暴戾,一国人就会受到影响,纷纷作乱。其关联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安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仁爱;接着用暴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凶暴。国君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依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如果自己不采取这样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晓喻他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未曾有过的。所以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en一声)。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te四声),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家。
译文:
《诗经。周南。桃夭》说:“桃花美艳艳,桃叶绿蓁蓁。此女嫁来了,和睦一家人。”让自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教育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小雅。蓼萧》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教育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曹风。鸤鸠》说:“仪容无差错,教正四方国。”只有当一个人无论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治理好自己家庭的道理。
个人看法
齐:最早的甲骨文是三个人或物成三角型放在一起,高矮都一样,就是整齐有条理的意思。后面逐步演化,中间那个人就逐渐比其他的两个要高出来,并且两臂伸展出来有罩住另外两个矮点的意思了。而且篆书里的齐字,不少最下面有两横或一横的,可以理解为土地,这个也就隐含了经济组织的管理的意思。常说的当老大的要罩的住,古人早想到了。繁体:齊{:soso_e114:}
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submitButton1=Etymology&characterInput=%E9%BD%90
家:甲骨文里,就是房子里面养着牲畜或牛或猪或羊。现在农村的院子里鸡还是养在自家的院子里的。这个远古时代,农家要生活好不仅要种地吃粮还得养点牲畜改善增加营养。可见家的字的出现是为了生活好。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submitButton1=Etymology&characterInput=%E5%AE%B6
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觉得古人总结的家庭亲友关系还是很到位的,就是和睦。以人的天然感情为出发点,向好的方向努力:父慈子孝;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个也是双方之间互动对等的关系的,别觉得古人说的就是封建腐朽落后的。虽然由于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运动速度的加快,导致竞争的空前激烈。但是竞争也是有范围限制的,不能无限扩张边界,四面树敌的时候就是四面楚歌的时候,那个肯定要败的---一个组织体系的能量不是无限的,消耗过度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不仅仅是向外扩张的消耗,自我内部消耗也一样)。家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存在,组织内部更多的要讲协调与合作--自我积累能量,这个决定组织的整体最优--日子过的好不好舒心不舒心。就象钟表,协调一起才能走的准。如果发条觉得我出力最大,齿轮觉得自己最有功劳,秒针觉得我必不可少,各走各的,那个是要走散架的。
齐家,为了不散架不散伙,必须要有个当家的,主事的。当家的是方言,在有些地方专指一个家里的成年男性-孩子他爸。这个和生产方式是有关系的,农耕时代男的是主要的劳动力,这个也锻炼了个人的各种技能,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现在都讲平等,尤其是毛主席讲妇女能顶半边天。尤其是现在女同胞也同样工作,也很有工作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女同胞看了肯定有意见。{:soso_e113:}但一个最小的组织也得有个领头的,就是得确定方向。领头的光嗓门大是不行滴,所有要协调合作听取下属意见(甭管合理不合理都得先听着),然后再去平衡。{:soso__3943448463613330755_3:}
家和万事兴
国:金文里的国,有封口也有不封口的国字,但是都有一个戈字在里面,说明是要经常打仗的--有人要来抢或者去抢别人。武力是不能少的。演化到篆书的时候,都封口了---诸侯的封地都是有边界的,里面的戈字也还有。繁体:國字基本就是篆书原来的样子。有一个篆书国字,里面是个王字,王的土地或者诸侯的土地。现代的国字,里面是个玉,在中国文化里玉可是个宝。
治:一边是水,一边是台。台字,说文解字,四方而高者。金文里的台子,我没理解出四面皆高的意思来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submitButton1=Etymology&characterInput=%E5%8F%B0。倒是看着象在熬汤或者喝汤。不过汤都很烫,撅着嘴吹汤喝汤的样子倒是嘴唇比牙齿咬突出来,有点象井台的样子。{:soso_e144:} 这里就按说文解字的理解。大禹治水就是筑台--河堤,以疏导水。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就是诸侯国,当时的社会结构式家国同构的结构。其实换个说法,齐家就是把家管理好,同时就锻炼了个人的管理能力,治国也需要管理的能力的,家国同构的情况下,治家的经验就可以直接用来治国。一个家来讲也有内政--家里事,外交-亲朋邻里,当时的诸侯封国也不是特别大,不能用今天的国家的概念来理解。今天的中国就是当时的天下的概念,地域上还要广阔些。
从字面理解,治国其实犹如治水,可疏不可堵,大禹治水就是疏通河道,他的前任好像是堵的。中国文化里常把人民比作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同一语境下用治水的理念去治国就比较好理解了。治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能够谈的。
可疏不可堵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2-9-30 14:40 编辑
第十一章
编者案:
本章朱本称之为“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治国要有治国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治国者要慎德。有了孝悌慈幼等标准,就可以推己及人,实施絜钜之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天命是由民心决定的,“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要知道有德与人、土、财、用的关系。有德才能得众有人,得众有人才能有土立国,有土立国才会有财货,有财货才能满足需要。所以德是本,财是末。治国者不能与民争财,财是大家所同欲的,不能做到大家同欲,而要专欲,人民就要起来争夺了。悖(bei四声)理得到的财货,不能保持长久。财货不是本不是宝,只有善和善人才是本才是宝。国家得到有贤智的人才能治理,排斥贤智者,不能保有子孙和人民。君子靠忠信得天下,骄奢淫逸便失天下,这是治国的大道。同样理财也有大道,必须解决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者和享用者关系。前者要许多人参加,而且要努力工作;后者人要少,而且不能过度。这样财货就能长久满足。过度的聚敛财富,与民争利,甚至伤民之力,那会天灾人祸并至,那时即使有好人,也没办法了。正如朱熹所言:“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jie二声)钜之义也。”本章格言是,“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这是屡屡被历史所证明的治国理念。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第;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当絜钜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钜之道。
译文:
所谓平定天下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孝顺自己父母的风气;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形成尊重长者的风气;在上位的怜恤孤幼,老百姓也同样不会背弃这一美德。所以,君子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钜之道”。凡是处于上位的人的某种作为为我所厌恶,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处于下位的人;凡是处于下位的人的某种作为为我所厌恶,就不用这做法去对待处于上位的人;我若厌恶前面的人的作为,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后面的人;我若厌恶后面的人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前面的人;我若厌恶右边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左边的人;我若厌恶左边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右边的人。这就叫做推己及人的“絜钜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快乐的国君啊,是人民的父母。”人民喜爱的,他也喜爱;人民憎恶的,他也憎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诗经。小雅。节南山》说:“高大的南山,岩石巍峨耸立。显赫的尹太师,百姓都看着你。”握有国家大权的人不可不谨慎,邪僻失道就会被天下人诛戮。《诗经。大雅。文王》说:“殷朝没有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帝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做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君子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假若轻根本而重枝末,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而实行劫夺之术。所以,君王聚敛财富,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说话悖逆道理的话回报;财货悖逆情理而来,也会悖逆情理地失去。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i四声)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枝,媢(mao四声)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译文:
《尚书。康诰》说:“只有天命是不会常保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人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亲人当作宝。”《尚书。秦誓》说:“假若有这样一位大臣,忠厚老实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智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能容纳。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的,而且还是有利的啊!相反,假若别人有本领,他就嫉妒、厌恶人家;别人德智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阻挠,使君主不知道他的才德,这实实在在是不能容人。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而且可以说是很危险!”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与自己同住在中原。这说明,有仁德的人能爱护好人,也能憎恶坏人。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优先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就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
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诚信义,以获得天下;若骄奢放纵,便会失去天下。生产财务也有正道:要让生产财物的人多,消费财物的人少;要让生产财物的人勤奋,消费财物的人节俭。这样,国家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了。仁爱的人散财以提高自身的德行而得民,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聚敛财物。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具备马匹车辆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该再去计较养鸡养猪的小利;祭祀能够用并的卿大夫 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牟利;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偷盗自家府库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利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
个人看法;
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是有距离的。
实事求是!
加入物理波的概念,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