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质量的帖子……
浮云 发表于 2012-6-11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帖转自百度。作者:赖泽民
在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矗立着三块举世瞩目的丰碑:与科学巨人牛顿的名字联系 ...
也可从概率论的角度解释这些问题。
多谢您的好文
翻完了帖子,很不错。
不过忙总推荐的协同学,翻了一遍,完全没明白。
没怎么看懂。
看了楼主的贴大有收获,有时间的话需会把基本的概念原理梳理一下。复杂科学很神秘,很复杂,很有意思。
西伊 发表于 2012-6-22 1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粗略地读了一下,第一感觉是,这不仅是物理、化学方面的理论,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呢!
同意,感觉是一次重大的变革,知识,方法,哲学倒要巨变
仔细学习,但好多概念难以理解,慢慢来吧
关键是如何具体的应用
yes
认真学习,慢慢理解。
非耗散结构,神奇。
需要多读几遍,才会有一点头绪。
粗读之下,觉得暗合我国古人的自然思想。不对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上学的时候看过,确实是认识上的超越。
强烈想知道这个原理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实际应用也行
坐等大神简洁的回答
最近刚刚浏览了一本非线性科学丛书系列中的一本,看到迭代的作图,突然想起忙总在“比卦”里面讲的故事(通过作图求出汇率风险预测的那段),豁然开朗。我可能没有那个能力再重新读一遍数学系的课程了,小小的收获也能让人惊喜一下。
附注:这里说的书籍,是《非线性科学丛书:从抛物线谈起 - 混沌动力学引论》,作者:郝柏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3年9月版,第2章 抛物线映射。这个系列的书籍不是科普,是带有严格推导的内容,费脑,慎入 :-)
这个太专业了。非理科生估计很难消化。这里有一点,我有不同看法。关于准平衡态,就个人认识来讲,应该一般指的是微观上处于平衡,宏观上又有变化的状态。观察某一时刻,系统是平衡的,但对于下一个时刻,又有很小的差别,就是量变。量变逐渐积累,构成进化。
他的《确定性的终结》是本150页左右的小册子,侧重哲学思考,也很值得一读。不过普利高津不是好的科普作者。
浮云 发表于 2012-6-11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帖转自百度。作者:赖泽民
在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矗立着三块举世瞩目的丰碑:与科学巨人牛顿的名字联系 ...
简单科普的理解就是。
热力学本身的平衡态从本质上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假设就是,环境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是可逆的。比如一罐气体啥的。这时候自然是杂乱无章的结构是稳定的结构。在各态历经假说下计算的结果就是这个状态的状态数最多,内部势能梯度或者应力最低。那么你的环境如果随时间变化,比如水被不断的加热,你就会发现贝纳尔对流反而更加稳定,水均匀的受热蒸发就不再稳定。什么是稳定?稳定就是内部势能梯度或者应力最低,状态数最多。其实加上这些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果换一个相空间,把变量改变成环境不随时间变化的时候,在这个空间里面热力学第二定律应该还是正确的,只不过再把坐标转换回来的时候就是贝纳尔对流了。
简单的例子。气体里面的小分子们因为引力可以忽略,所以是基本上单纯的可逆的弹性碰撞。于是就是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而宇宙范围内,重力本身不可逆,两个粒子越近就越吸引。而且吸上了就是吸上了,就形成了星云星球,于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不成立了。总之,你要么是个动态的过程,整天给一个系统吹“风”,于是就形成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状况。或者就是你要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个不可逆的系统,比如宇宙范围内的尘埃。
再想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空气里面的分子假设的都是弹性碰撞的小球。如果某团气体里面的分子都是像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比如粘性非常好的口香糖。碰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变成了一个个大的分子群,然后飞来撞去的,有了重力就会掉下来,这其实就是简单的结露的一个经过。
当然,这里面很多近似也不完全准确正确,但是主要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好东西,看看。
好文章!
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这种新的世界观是对历史目的论和乌托邦思想最好的解构。
太深奥了,不理解
太深奥了,不理解
科普贴,顶。最近在看《失控》
学习一下
耗散结构理论是够可以视为某种数学模型?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