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z 发表于 2012-5-25 00:46:24

郭益耀:不可忘記毛澤東——談談毛在改革開放和中國和平崛起的歷史作

本帖最后由 milanz 于 2012-5-25 00:48 编辑

編者按:本文原發表於香港《信報財經月刊》第三八一期(二○○八年十二月號)。蒙該刊惠允准以轉載,謹此致謝。該文亦可視為郭教授對其刊於《新亞生活》月刊第三十六卷第三期(二○○八年十一月號)、題為《香港人對「中國經濟變化」的一些看法 — 談談有關的成見、偏見、傲見、偏差、失誤 》一文中的某些主要觀點的進一步演繹。
新亞生活36 :5 (2009 年 1 月)


最近寫了本書,重點討論鄧小平所開拓的中國新工業化策略(註一)。副標題頗為刺耳,直譯應為「毛主席(的存在)是否是多餘的(或真有其必要的)?」比較學術性或中立的翻譯應該是「兼論毛澤東的歷史作用」。其實,更加刺耳的、也是更為切入我立論基礎的一個副標題應該是「毛主席果真是多餘的嗎?」至此,我的「反正」的結論取向幾乎是呼之欲出了。本文可視為是新書的英文短序的延伸闡釋,可構成一獨立篇章。

「何必當初」?


對國內外許許多多的學者、專家、媒體,或普通的觀察家而言,毛在建國後的業績是「敗事有餘,成事不足」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提起毛所主導的農業集體化、反右傾、公社化、總路線、大躍進(含三年大饑荒)、四清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幾乎無人不對他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何況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帶來的歷史轉折,使國內經濟加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以及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更令人不期然而然地反思,「何必當初」?記得兩三年前,我應邀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做一個有關類似主題的演講,聽眾主要來自國內不同省分的學者(大多數是來借用中心豐富的資料以研究大陸問題的經濟或政治學者);當我剛要入題時,語音未落,幾乎一片譁然。其中一位聽者,當談到有名的一九五八年的一千零七十(萬噸鋼產量)指標,以及當年超英趕美的口號時,竟然拔地而起,大聲說,「您看今日,搞兩億噸鋼材輕而易舉!」。這當然是「匹夫」之見,犯不著與他糾纏。


毛的「要害」,除所謂經濟問題外,當然更在於政治方面。文革的浩劫,紅衛兵及「四人幫」的倒行逆施,令多少人家破人亡,確實是人神共憤的事。我前年十月,偕友人旅遊湖南長沙,時適秋風送爽,初想領略橘子洲頭「層林盡染,萬山紅遍」的壯觀,以及「大地蒼茫,誰主浮沉」的氣魄。後來又到了韶山的毛主席故居及近在咫尺(僅二十八公里之遙)的花明樓的劉少奇故居;不由悲從中來,深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政治現實的殘酷確實是令人心寒的。

政治與經濟難分難解?

在點到正題之前,還需要加上一兩句題外話,以防誤解。首先,我只想從簡單的經濟學觀點,來探討毛時代留下的「經濟遺產」如何影響鄧時代的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這種分析,本身並不需要套上任何道德準繩。當然,政治與經濟互為作用,難分難解;但論其因果關係,則時常還是涇渭分明的。比如說,計劃經濟與大規模的勞力動員,顯然需要一定的政治配套工程。這包括集權式的政治控制,以便強制執行某些必要的經濟制度與政策措施,如統購統銷,糧油配給,以及「貪早摸黑」的所謂「奴役」方式。同樣的,在當年「一窮二白」,沒有財力雇用「自由勞工」從事經濟基本建設的前提之下,毛提倡「政治掛帥」,壟斷媒體,「統一思想」,以求集中之效,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宣傳口號,如「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或文革時期的「抓革命,促生產」和「鬥私批修,靈魂深處鬧革命」等等,實際上已脫離了「形而上」的範疇,完全淪為「工具性的意識形態」(instrumental ideology)了。計劃經濟及中央集權的短期或長期的經濟效果是好是壞,暫且不論。但是,如果僅僅從政治的層面,直指毛或共產黨的那一套違背民主、自由、人權的「絕對價值」和新聞與言論自由的「至高原則」,則恐怕只攻其一,不及其餘。中國應不應該,或何時進行全面的西方式的「自由化」,另當別論;但可別忘記,改革開放初期,還有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以及精神污染的問題,也有姓資姓社的爭議。後來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自由化與民主化的程度也相應逐漸提高。臺灣、南韓,也許新加坡除外,早已經有類似的「經濟發展與政治變遷」的函數關係。

歷史人物必須從歷史看問題。最重要的是必須盡力嚴格區分學術分析與價值判斷,或曰不可以個人的價值準繩左右客觀現實的分析。更具體的說,絕對不可以單純的個人的政治和社會倫理取向或判斷,有意無意地操縱有關經濟效率的檢驗結果;進而否定整套存在的政治社會制度。俗語所說的「冷眼看世界」,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然而,話說回頭,在壟斷媒體,「統一認識」的政策之下,國內許多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成為政府的「應聲蟲」。尤其是在毛時代,很多公開發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為官方政策下注解的,談不上有獨立分析與判斷的存在。特別是文革時期,連自然與工程科學的著作也要生搬硬套上唯物辯證的那一套。毛以後情況當然好得多,但改革開放初期,因為「矯枉」而「過正」,也確實令不少知名的專家學者,無必要地完全否定毛時代的政策。其效果至今仍隱然或現。上面提到的「今日搞二億噸鋼材輕而易舉」(意謂如果「政策對頭」,當年也可做到)的幼稚看法,便是明證。這完全無視簡單的經濟發展與數量累積的時序規律。

實際上不但是鄧,連毛自己也很瞭解到過度「統一思想」的弊病。因此毛鄧兩人也都前後不時鼓吹「解放思想」,「廣開言路」。當然,在馬列主義的絕對主導意識之下,這種「言論自由」,難免局限於「工具性」的開發層面。意識形態的堅持,和對科技、管理人才,以及人民群眾「獻策獻言」(以促進經濟發展)的訴求,這兩種不同的政策層面,難免互為滲透,如何取得平衡,一直是一個問題。後鄧時代的情況,顯然是鬆動多了,成績也斐然;可是外界仍然不斷有各式各樣的聲音。用毛當年批評江青對某齣電影吹毛求疵的話,這也是「責備求全,不利於(文藝)政策的調整」的。


經濟崛起,毛無「陰德」可言?


言歸正傳,毛的經濟遺產在改革開放,以至於中國的和平崛起中,究竟發揮了甚麽作用?這裡只能提綱挈領,談其大要者。首先是毛時代經年累月地優先集中投資於重工業,尤其是鋼鐵與機裓工業的建設。有了這兩門基礎工業,以及其他如化工等配套部門,也才能發展出自己的輕工業。所以到了一九七八年時,中國已基本上如同一九七三至七四年間周恩來與鄧小平(第一次復出)所落實提出的目標,建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也是到了當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 D P)已經將近一半是由工業部門所創造的(相對於一九五二年草創之初的五分之一);這徹底地改變了歷史上向來以農業為主的國民經濟結構。這一極為高速的工業化過程,前後不到三十年,是西方工業強國花了一兩百年以上,以輕工業為出發點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其次,毛時代留下來的工業化基礎,顯然為鄧的改革開放政策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條件。當初,由一九七九年開始的「經濟調整」,比如大幅度提高向農民收購農產品的價格,從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及改善他們的生活(這是第一輪的「工業回饋農業」),實際上便應該視為是重工業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飽和階段(相對於長期被壓制的農民生活水準而言),從而可以相應轉而逐步增加輕工業的消費品的生產與供應,以滿足人民期待已久的物質需求。同理,工人的工資,也接二連三的提升了好幾次。這種政策性的調整可說是歷史的必然,不論毛在或不在,遲早會發生的。然而,中國大陸的媒體,當年卻鋪天蓋地地嚮應政府的宣傳,將此一「轉折性」的政策調整,簡單化地視為是對毛時代的計劃經濟之下「過度」偏重重工業發展所造成的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的否定或「撥亂反正」的做法。這是本末倒置的看法,而且觀念上也是混淆不清的。輕重工業之間應如何取捨或協調,這牽連到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是主觀的長期政策取向問題。這不一定會客觀上造成計劃經濟下各部門之間的投入與產出技術性的不協調問題,或所謂違背以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上所指的「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問題。充其量或只能說,作為新的開山皇帝,鄧小平確實感覺到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是時候應該與人民「休養生息」了。


第三,必須稍為談談有關農業與農民的問題。國內、尤其是國外的許多學者專家,向來都對農業集體化以及公社化給以極為負面的評價。說這是違背人性,破壞農民的積極性,因此生產效率低落,使農業生產長期不振;甚至有將之詆毀為「奴役之路」者。您看,鄧小平廢除人民公社,不就是推倒重來嗎?這種看法,有意或無意地避開了簡單但很重要的歷史事實:即耕地因為人口不斷增加,在住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需求不斷擠佔用地的情況下,持續地遞減;但是全國糧食的產量卻由一九五二年的一百六十四(百萬)公噸增長到一九七八年的三百零五(百萬)公噸,增幅將近一倍。人均的產量也由勉強糊口的所謂「維生」底線的二百八十五公斤,上升到了稍有餘裕的三百一十七公斤,即可將邊際餘糧在此一直接或間接地轉化為飼料,以增加肉食,改善人民的營養。 


第四,請問這一顯著的農業方面的成就其來何自?最基本的因素是毛時代通過不斷地搞大小規模的、近乎無償的勞力動員所慢慢建設起來的水利工程。有世界知名的某美籍華裔經濟學家視人民公社的操作及相應的動員方式為不符合「(個人)報酬應等於邊際產值」的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因此說效率偏底等等。然而,別忘了,到毛臨終時,中國的「有效灌溉面積」卻因此增加到接近全國耕地的一半。旱可灌,澇可排,不但旱澇保收,也提高了復種指數,即擴充播種面積以抵消耕地面積的減少。同時,有了水也才能有效施肥,以提高每畝產量。這是建立「高產穩產田」的背景。所以毛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不無道理。也更別忘了,農業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國家絕少提供資金的情況下達到的,因為政府預算都投入到工業建設去了。


第五,毛以後為何又要「推倒重來」,搞分田、單幹、包產,以致於包乾的所謂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呢?其理也不難瞭解。簡單地說,當年的中國農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基礎,可以開始由粗放式的、純粹以大力擴大生產要素、尤其是勞力的投入,以謀求發展的策略,「轉折」進入以個別農民家庭精耕細作、或集約式的經營方式,以促進進一步發展的要求。這非關乎是否是社會主義的問題。相信毛在的話,遲早也會走這條路的(註二)。


第六,一九七八年後工業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基本上也源出於類似的物質背景。當時,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國內的工業化程度已經漸趨成熟。工業的部門結構開始複雜化,產品種類多樣化;使中央計劃與管理控制的工具越來越捉襟見肘。這也是前蘇聯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或更早些工業化更高的前東德初期所面臨的難題。東歐各國及鄧所開始的經濟改革都同出一轍,即逐步下放投資與生產的決策權力,放鬆對價格的控制,引入市場競爭、利潤誘因,以及獎金制度,以提高效率。這也是由粗放式轉入集約式的經營。然而,我們卻不必因此而完全簡單地否定毛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訴諸「政治掛帥」與「勤儉辦廠」的那一套老粗的辦法。事實上毛自己也從來沒有完全否定過「物質刺激」。「政治掛帥」與「金錢掛帥」如何取得平衡也一直是一個問題。


第七,也必須提到所謂的「剪刀差」的問題。這指國家收購農產品的價格偏低,而銷售工業品(包括消費品及農藥、農機工具等生產資料)給農民的價格則偏高的「不等價交換」問題;也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工農業之間的「貿易條件」對農民不公平的問題。這一政策在列寧時代已曾造成農民的高度不滿,而一度形成經濟與政治的危機。很顯然,在毛時代基本上「以農立國」的情況下,國家捨此幾乎沒有其他可以大量累積資本的辦法。更重要的是此一十分苛刻的辦法必須借助農業的集體化才能強制實行。即通過集體,「強制」(以低價)徵購、統購,或「搾取」農民賴以為生以外的「剩餘」農產品,以轉化為輕工業的原料投入;或直接出口賺取外匯,以換取所需的機器設備進口,用以支援重工業的建設。在此一政策的框架下,當然城鎮工人的收入及消費也同樣遭到嚴苛的壓抑。其結果是代表國家資本積累的工業(尤其是輕工業)的利潤高度集中。毛時代的國家財政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來自這種國營企業的利潤上繳。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及工人的報酬當然不可能相等或接近於其邊際產值的所謂「均衡條件」。


第八,也必須補充說明:上世紀的五十年代,有「發展經濟學」學家(如Walter Rostow)測算的結果,認為落後(或低收入)國家要進入經濟起飛的階段,其儲蓄(或投資)率必須達到相等於 GDP 的百分之十二的臨界值。然而,中國大陸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九五三至五七年)期間,在開始執行「強制儲蓄」時,其投資(或資本形成)比率已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文革時更經常每年保持在百分三十以上,使 G D P 的增長率在「十年動亂」期間,平均每年仍能維持在百分之六左右的驚人記錄(這些數據是鄧時代才整理出來的)。從舊時代的角度來看,這種儲蓄與投資都應包括地主的地租、工商金融界資本家的利潤與利息,以及「有閑階級」的收入。在毛時代,這顯然主要是「剪刀差」的有力效應。記得直至改革開放前夕,仍有世界知名的某美籍華裔歷史學家在香港譏諷毛治下的中國農民如何窮窘,說「到現在還有三個人合穿一條褲子的!」。我看,如果對「剪刀差」的政策背景稍有瞭解的話,應該給予中國農民深切的同情心才對。


第九,再簡單談一談「工業回饋農業」的問題。一九七九年以後,國家也曾多次通過調高農產品(或降低工業品)的價格,來縮小「剪刀差」,但成效一直不甚理想。這除了有相同於世界性的所謂「北(工業化國家)南(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基本經濟決定因素外,在中國,到底毛時代的幾十年的政策後果,也是積壓難返的。胡溫掌政後,當然也看到此問題;所幸今日國力財力皆較強,所以提出了較為大規模及系統化解決「三農問題」的辦法,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為策略框架,全面化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所有認識今日中國的欣欣向榮都包涵著過去半個世紀的廣大農民的辛酸血汗的所有中國人,都應該認同及舉雙手贊成的。

對外開放,「專利」非鄧莫屬?

第十,鄧的開放政策,一般都被看成是對毛的「閉關鎖國」及「自力更生」做法的絕對否定。但是別忘了,中國幾次轉折性的、高姿態地對西方展示友善的政策,實際上都是毛親自啟動的。其一是中蘇鬧翻、一九六○年蘇聯忽然撤退專家與技術援助以後,中國即刻轉向對西歐和日本大舉擴充貿易。一九六二年的統計數字清楚顯示,這對當年對新貿易夥伴的進出口數量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其二是一九六九年黑龍江珍寶島血戰之後所帶動的乒乓外交、基辛格密訪,以及尼克森的駕臨。隨著而來的便是一九七三至七四年的大規模引進美國K e l l o g公司的尿素化肥工廠。更不用說,毛走後的一九七八年的中美建交,及其後快速的雙邊貿易的增長,都應視為是一九七一至七二年間毛的外交突破的延伸。


第十一,上世紀五十年代向蘇聯的一面倒,以及採用史大林式的中央計劃經濟,很清楚有其歷史的必然。但是,美國自杜魯門/杜勒斯以下,視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而形成的對中國大陸的長期圍堵(containment),也不得不逼使毛中國自我閉關。你要開放也沒人接受,人家只想一意推倒你的政權再說。實際上早自一九五六年他親自草擬《論十大關係》(此文定稿前有錢學森及其他知名人士參與討論)開始,毛便一直尋求擺脫蘇聯模式,採取自力更生,走自己經濟建設的道路。一九七一至七二年的乒乓外交的突破,實際上也因為美國需要「以華制蘇」,所以才一拍即合。


第十二,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外廣泛地流行著一種看法(也出自不少的專家學者),以為如果早就開放,如亞洲四小龍(韓台港星)一般,則今日不致於「如此落後」。殊不知,四小龍、日本亦不例外,作為「自由世界」的前沿,一早便托美國之福,開放其廣大富有的市場,讓各小龍盡享其出口導向的優勢。用庫茲涅斯(Simon Kuznets)(哈佛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話,其繁榮昌盛,如臺灣者,基本上是「其它國家經濟發展的因變數」。這是淺顯易懂的「巧婦不能做無米之炊」的道理;但卻令許多經濟學家煞費心機地、提出對四小龍成功經驗的各式各樣、甚至相互矛盾的解釋。比如有的說是儒家的勤儉倫理提高了儲蓄與投資率(意為四小龍多多少少都受儒家文化的感染),因而帶動了經濟發展。有的卻說是市場制度與競爭(含自由價格訊號)促進了經濟效率;但又有的說是政府對市場的刻意干預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等等。還有的說,四小龍的經濟奇跡應歸功於其善用資源上的「比較優勢」(或曰「比較利益」),以發展勞力集約的出口導向經濟云爾。這些雖然不完全是「迂儒之說」,但卻掩蓋了「仰人鼻息」的基本事實。


第十三,開放後,中國工業製品(包括機械)出口的加速增加,大有完全取代農產品出口的勢頭,其實這也是受惠於毛打下來的基礎。其最好的說明便是八十年代初期「經濟調整」期間,因為國家對重工業產品需求減少,很多國營企業必須自己「找米下鍋」(找訂單);因此轉而(實際上也已經有能力)啟動其機械產品的對外出口。雖然產品的等級與質素都還比不上日本,但面對落後或其它發展中國家,也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接著引進外資設產,也免不了國內的工業配套。對外資產品的「國產率」規定,基本上也反映了國內配套產品的相對成熟程度。大家也都知道,香港人在國內投資設廠的協作或合資的廠家,許多也都是在毛時代的社隊企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勞力密集型的中小型工業企業。


今日國力昌盛, 有賴「毛道」和「鄧路」,一以貫之


鄧小平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領導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以及在東方大地上和平崛起,我相信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知道如何依靠毛留下的經濟物質基礎,並以大家所熟悉的「漸進式」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去進行經濟制度與政策的調整。從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轉折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到一九八四年十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逐漸由強制性計劃轉軌為指導性計劃的長期藍圖,再到一九八七年十三大的「市場領導企業,國家調節市場」的更為具體的操作構想,最後到一九九二年十月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也足足用了近十五年的時間。等到一九九七年鄧臨終前夕,中國已經基本上符合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市場經濟」的框架條件。這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中庸哲學的體現;也令中國慶幸地避開了前蘇聯及某些東歐小國所採用的企圖「一步到位」的「休克療法」所造成的經濟解體、連年負增長,失業加急,民不聊生的狼狽局面。


當然,就如同毛一樣,鄧也難免偶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急躁。一九八八年初夏,他出人意表地、一反他自己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智慧,提出,價格改革要一步到位,全面自由化,「與其長痛,不如短痛」。結果是銀行擠提、物價飛漲,搶購成風。更促成官商勾結、官爺猖獗,倒賣計劃物資,以謀暴利;終於觸動了年輕學生的良知,在國內外大小氣候的交織下,演變成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悲劇。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但不妨回顧那之前一兩年的一些有關的「學術」活動,以見端倪。

記得也是一九八八年鄧語出驚人之後不久,某諾獎經濟學得主造訪北京後經香港返美。當時中大經濟系擬安排他做一公開演講,又因暑假苦無學生在校;只能讓他到我所主持的一個研究有關中國經濟改革的專項(註三)討論會上與十幾位同事交流。談到價格改革時,他竟然說,就讓工資與物價輪番上漲,自求平衡吧。我當時頗感愕然;看來他真可能是鄧或趙紫陽的「事前孔明」。當然,大家都可以想像,在一九八七年底所提出的「市場領導企業」的長期的政策構想之下,價格是遲早都要自由化的;這不在話下。但鄧當年的疾風暴雨式的短痛戰術,確實令大家都跌了眼鏡。也就是在那段時期,中國正在苦求進一步改革的良策。趙紫陽「謙恭下士」,「一日三吐哺」,一時中南海門前若市,幾乎日日有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進進出出。立足於香港的某知名學者,更四出呼號,直要中國一夜之間,不但要讓價格完全放開,也要徹底廢除外匯管制,以及將國有財產全面私有化等等,不一而足。只記得一九八八年早春二月,北大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應邀訪港。有一天在舍下吃晚飯後,一道在山頂纜車終站附近的小徑散步。我笑說,果真撤銷管制,恐怕一周之內,那麼一點點外匯存底,必將蕩然無存;法國香水將取代鋼材與機械,大量湧進中國。厲教授也笑謂,不必一周,三天內就會被搶掃一光了。厲教授一早便在國內以提倡「以股份制(逐步)理順所有制」著稱。到現在仍享有「厲股份」的美名。我當時也借機會請教,假定也要中國馬上全盤私有化,是否等於要北京「自我革命」,並不是為「改革」獻計獻策。他會心地一笑。我又謔謂,某人似乎頗受毛主席的感召,因此大力主張「由大亂到大治」,大家都笑了。較早前在晚飯時,厲夫人(何玉春女士,本身也是很有成就的工程師)看到我家燈火通明,頗為感慨地說,「您們真舒服,要安裝多少個燈泡都可隨心所欲;每個人也都有部小轎車」。我一時不知何以為答,只簡單地說,「您們搞的是事業,把能源與鋼材都讓給國家去搞經濟與國防建設,為子孫萬代著想。我們搞的是一份職業,或曰打份工,也弄點小資情調;兩者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中國真比不上四小龍嗎?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經濟學界某知名新秀,也不斷認為當今中國經濟奇跡的出現,乃得益於政府能一反毛時代的做法,正確掌握所謂「比較利益」的策略,發展勞力集約的生產與出口導向的經濟。而毛的那一套偏重於重工業的「躍進式」的發展策略,則被視為是造成中國「工業結構的失衡」、「價格的扭曲」、「資源(尤指資金)的浪費」、「人民所得與生活水準的長期不振」,以及「生產積極性的持續低落」,等等。又謂,因此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遠不能比美四小龍的戰後表現。對這種種看法,此處只需要簡單地說一兩句話,以後或另有機會作更詳細的分析。


首先,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比起「可類比」的大國的歷史經驗,不但毫不遜色,實際上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次,偏重於重工業的發展策略所造成的「失衡、扭曲、浪費、或低效率」,借用「產權學派」的口吻,或可說是中央計劃下所必然產生的「交易成本」。然而,權衡輕重,此套策略所帶動的工業化速度及其總體成就,似乎不能說是「得不償失」。其三,在中國當年所面對的國際形勢下,毛所採取的「自力更生」(單靠國內的儲蓄及技術開發)的工業化道路,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次優選擇」。也許還有人堅持要說,避開美蘇霸權對壘的局面不說,假定當年不是鋼鐵先行,而是由輕工業入手搞工業化,不壓抑消費誘因,可能今天的成就會更為可觀。對此問題,我只能說,歷史不是化學或物理,不能反復實驗,以證其對錯。你說服不了我,我也不想駁倒你。但有一點幾乎是可以肯定地說,假定當年政府不能特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的話,「兩彈一星」是不可能那麽早便打上天上去的,今天的載人神舟也很可能還不見端倪。


結語


借用司馬遷在其《平準書》(史記)中批評漢武帝的話。他指劉徹窮兵黷武,忘了祖宗積陰,其意指文景二帝的長期與人民休養生息,所慢慢積累起來的國力。可別忘了,中國今日的版圖,基本上是漢武奠定下來的。而面對今日中國,能在短短的三五十年內迅速屹立於國際舞臺,也似不應該試圖腰斬歷史,視鄧或後鄧時代如憑空而降,並對毛時代的艱苦經營過分喋喋不休。當然,毛的急風暴雨式的做法不能與文景的黃老治術相提並論,但在當代全球化的大勢之下,看來只能爭朝夕,否則差之毫釐,必失之千里也。毛顯然留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讓鄧可加速追趕西方列強。


註釋:

註一: 見Y.Y. K u e h , C h i n a ' s N e w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Wa s C h a i r m a n Ma o R e a l l yNecessary? Cheltenham(UK)and Northampton(Ma., USA):Edward Elgar, 008, pp. i-xii and1- 8 。
註二: 可參見拙著 Y.Y. Kueh, Agricultural nstability in China, 1931 - 1991:Weather, Technology, Institutions,Ox f o r d: Ox f o r d Un i v e r s i t y(Clarendon)Press, 199 , pp. i-xxv and 1- 8 。以對比神州變色前后中國農業制度與糧食生產方式的異同及其效果。
註三: 研究結果後來發表為,Y. Y. Kueh(郭益耀) , J o s e p h C.H. Ch a i(蔡俊華), and Fan Gang(樊綱) (eds.), Industrial Reform
and Macroeconomic Instability in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Clarendon)Press, 1999, pp. i-xand 1- .國力增強,人民幣升值,毛澤東貶值,可對稱乎?

昨天晚上我死了 发表于 2012-5-25 11:11:23

顶一下,毛主席在中国历史上是永远绕不开的了,

gzh1990 发表于 2012-5-25 12:32:21

记得有一次在天涯和幼幼打架 我说:就我身边的事而言,不算读书时的教科书大都是60、70年代编写的,就工作后假如没有老一辈工程师的传帮带,我辈绝没有能力快速掌握那么多经验和知识。即使到了今天,我父亲70多岁了,还在工作,他的理论基础、经验和认真态度都是本单位无人可以替代的。所以,完全割裂那个时代,把一切功劳都算在改开上真是无耻。

urobot 发表于 2012-11-27 22:48:02

兄弟你就不能搞成简体么?虽然繁体俺也认识,但是全繁体总是不习惯。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1-28 02:23:28

毛泽东至所以是个伟人,就在于他的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己任,不光削别人的山头,连自己的山头也毫不犹豫的削掉。

把自己唯一健康的儿子送上战场
把自己的立足之本---双一军团整死整垮,从此再无力量保护自己的老婆女儿侄子。。。

他把自己置于整个官僚阶级的对立面---不准他们贪污腐化;不准他们以权谋私;不准他们拉帮结派搞山头;不准他们割地为王作威作福;不准他们成为新的南霸天胡汉三;不准他们逛窑子进赌场逼良为娼;不准他们形成新四大家族;不准他们搞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不准他们搞官官相护世袭制;不准他们跪着与世界接轨;不准他们内外勾结,,,

可惜他老人家慈悲为怀心肠太软,只割草不除根,留下了太多复仇的种子,现在全世界的二代三代们都杀了回来,
老天保佑,习五能挡一挡狼崽子虎宝宝们的鲸吞步伐,唉,不争气的胡四,你怎么弄了个全退呢?谁来制约这一派独大的风险呢?不会又得逼着我等再搬一次家吧?{:soso_e101:}

ademxue 发表于 2012-11-28 02:50:36

楼上太悲观了。中华民族历来英雄辈出,要相信未来。

闲来无事 发表于 2012-11-28 11:47:30

本帖最后由 闲来无事 于 2012-11-28 11:51 编辑

香港出版的莫里斯·迈斯纳著作《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人民共和国史》最后几章对此亦有述及: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717459.html

全书: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948702.html

tnq 发表于 2012-11-28 12:54:12

读起来太拗口了,港台媒体都有这种风格,啰嗦,白文参扎,或许是说话习惯的问题,呵呵

内容还是不错的! 顶一下!

开车去中亚 发表于 2012-11-28 12:54:53

此文观点可与温铁军关于农村问题的阐述对照看一看。另外,感觉这些观点在河里、茶馆的对相关问题的观点似曾相似。

听泉 发表于 2012-11-28 23:58:06

本帖最后由 听泉 于 2012-11-28 23:59 编辑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1-28 02:23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泽东至所以是个伟人,就在于他的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己任,不光削别人的山头,连自己的山头也毫不犹豫的削掉 ...

提起毛主席去逝后所遭受到的冤屈辱骂及其家人的落难就心酸欲流泪了,他老人家真是太仁慈,总想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主席这么悲天悯人大慈大悲,却被歹人苍蝇抹黑诋毁为恶魔暴君,那些人真是太岂有此理、可恶至极!{:soso_e118:}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1-29 02:32:15

听泉 发表于 2012-11-28 2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提起毛主席去逝后所遭受到的冤屈辱骂及其家人的落难就心酸欲流泪了,他老人家真是太仁慈,总想着惩前毖 ...

毛主席自己说自己有虎气和猴气,其实他身上最重的是书生气,既想建个理想国又下不去手,乱世不用重典不诛九族终成后患。

wuminling 发表于 2012-11-29 09:15:02

什么时代了,楼上真是有幸的话早活五十年去爽歪歪吧,或者去朝鲜看看也行。

火星乐乐 发表于 2012-12-4 13:35:31

楼上真是搞笑,还好意思提朝鲜,不知道什么逻辑

yaojiajun 发表于 2012-12-5 21:40:34

哈哈

人在天涯 发表于 2012-12-6 19:15:39

中国人都是可悲的,人性太恶了。

wangkang17 发表于 2012-12-6 22:25:08

你说要得什么样子滴智商才要灭麻雀呢? 什么样子滴智商要在大饥荒的时候援助广大第三世界的人民呢? 本来是来看茶馆的时事的,千万别把一些毛左的文章老往这上面贴。。。
中国人真他妈的可怜,都快被人整死了,竞然来一句“就像大人教育小孩一样“ 主席是在教育我们,我勒个去,他就是一皇帝,把这个道理想开了其它事情就自然明白了。。。

lycomm 发表于 2012-12-6 22:48:30

楼上别说粗话,有理说理,有事说事!

紫微星明 发表于 2012-12-6 22:49:32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1-29 0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主席自己说自己有虎气和猴气,其实他身上最重的是书生气,既想建个理想国又下不去手,乱世不用重典不诛 ...

斯大林下手重,苏联还不是一样灭亡。就算毛主席天天亲自甄别防腐败分子,亲自抡刀砍这些家伙的脑袋,他从建国后到去世能看几颗?

最重要的,是杀人最后还是变成一批官僚斗争另一派官僚的手段。

这个解决的办法是毛主席的大智慧,就是文革。这是牺牲一代人的青春,换取了我兔30-50年的执政地位。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2-6 23:19:29

紫微星明 发表于 2012-12-6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斯大林下手重,苏联还不是一样灭亡。就算毛主席天天亲自甄别防腐败分子,亲自抡刀砍这些家伙的脑袋,他从 ...

哈哈,你这个厉害了,期限都划好了,30-50年,到底能撑多少年,天知道。
我个人希望是三五百年以上,怎么的也得比朱明王朝进步点吧。

紫微星明 发表于 2012-12-6 23:34:56

江南一苇 发表于 2012-12-6 2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你这个厉害了,期限都划好了,30-50年,到底能撑多少年,天知道。
我个人希望是三五百年以上,怎么 ...

谁不想国祚更长呢?
现在建国63周年,到100年是没问题的。但是建国120年后的事情,大家都说不准了。

只是现在我觉得80后还靠谱,而90后的教育,就不那么靠谱。如果586的10年,狂砍腐败分子,整顿社会教育,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另一个就是那时候国家估计都过了帝国阶段,到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估计国家成为主体了。

树之月季 发表于 2012-12-7 10:03:41

wangkang17 发表于 2012-12-6 22: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要得什么样子滴智商才要灭麻雀呢? 什么样子滴智商要在大饥荒的时候援助广大第三世界的人民呢? 本来是 ...

毛之后再无帝皇,因为他和他那一代人改造了一件事情:农业化社会,这是传统中国的根基;开创了一件事情:工业化社会,这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中国社会从此在现代化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谁要再把皇帝的帽子带在头上,小丑而已。毛不是皇帝,他是强人,终结帝皇时代的强人。

麻雀之事,实施很短,很快就被纠正,诚如所言,建设光靠热情是不够的,要讲科学,但这谈不上什么可笑;至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首先那不是援助,是去列强的后院放火,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别人家里的起火,才有可能避免自家大门口被放火;更何况,联合国五常的地位是怎么获得的,就忘了?

最后多说一句,毛是谁,一个死人,死了快四十年了。人常说人死灯灭,可这个道理貌似对毛无效,你说这是死人的悲哀还是活人的悲哀呢{:1_1:}



平平侧侧平平侧,弯弯曲曲弯弯曲。

几多事后诸葛亮,谁个潮前毛泽东。



derek 发表于 2012-12-7 15:50:38

紫微星明 发表于 2012-12-6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不想国祚更长呢?
现在建国63周年,到100年是没问题的。但是建国120年后的事情,大家都说不准了。



100年没问题太乐观了

昨天晚上我死了 发表于 2012-12-7 15:58:27

我觉得那些说建国时期日子过得苦的人真是无语加脑残啊!假如他们的先辈带着全家人吃苦耐劳,后来致富发家过上好日子了,他们会说我祖上太TMD黑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真是SB中的战斗机啊!要是他们能这样说自己祖上,我就觉得他们有资格说毛主席,要是做不到,就tmd闭嘴吧!

bxdfhbh 发表于 2012-12-7 22:37:28

昨天晚上我死了 发表于 2012-12-7 15: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那些说建国时期日子过得苦的人真是无语加脑残啊!假如他们的先辈带着全家人吃苦耐劳,后来致富发家过 ...

如果是辛勤工作的苦日子,大家自然都能理解。

但是建国后的苦日子,从反右,到大跃进,到文革,都是胡乱折腾造成的苦日子,都是破坏下的苦日子。
没有这些极左思潮,中国人民建设得不是更好吗?
起码那些科学家、工程师不死,中国会发展得更好。80年代的出国不归潮,很多人都是被文革吓怕的。

极乐鸟 发表于 2012-12-7 22:57:13

bxdfhbh 发表于 2012-12-7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辛勤工作的苦日子,大家自然都能理解。

但是建国后的苦日子,从反右,到大跃进,到文革,都是胡 ...

那是个大乱大治、大破大建的时代。

地五 发表于 2012-12-8 10:51:46

建国六十多年来是一脉相承,故意割裂是别有用心,因此被洗成脑残只能怪自己。

lycomm 发表于 2012-12-8 13:12:59

有资格议论太祖的人,现在还没出生。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2-9 15:26:04

bxdfhbh 发表于 2012-12-7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辛勤工作的苦日子,大家自然都能理解。

但是建国后的苦日子,从反右,到大跃进,到文革,都是胡 ...

没有这些极左思潮,中国人民建设得不是更好吗?

您这话我初中历史老师也说过,但是事后诸葛亮一句话 能把 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在台湾海峡外面,把北部边境上的苏联百万大军吹到北冰洋里面去?

没有过去的苦难,就没有今天的辉煌。历史不容割裂。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2-12-9 15:38:22

紫微星明 发表于 2012-12-6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不想国祚更长呢?
现在建国63周年,到100年是没问题的。但是建国120年后的事情,大家都说不准了。



忙总的出山,多少让人对新班子有些期待,国家是有希望的。

中帝的呼唤——雷神啥时候出山啊?!{:4_268:}{:4_268:}

bxdfhbh 发表于 2012-12-12 10:03:34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2-9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这话我初中历史老师也说过,但是事后诸葛亮一句话 能把 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在台湾海峡外面,把北部边 ...

极左运动,从反右到大跃进到文革,都不是“美国第七舰队”、“苏联百万大军”做的。
他们只能在外面为敌,没办法到你家里发动反右、文革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郭益耀:不可忘記毛澤東——談談毛在改革開放和中國和平崛起的歷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