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烦的张居正
本帖最后由 天山来客 于 2014-2-28 04:30 编辑耐烦的张居正 ——《张居正大传》读书笔记
张居正是现实的政治家,在成为明神宗的首辅第一次君臣诏对时只说“遵守成宪”,即循名而核实,“富国强兵”的主要建设为:
一,整饬纲纪
方法:
隆庆六年七月,奏请用“京察”之法澄清吏治,五品以下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核,四品以上责令自陈。
结果:
整肃官场,执行时有分寸,只去了几个“以言干政”的人。但士大夫以行帝王之道期许,以行王政就要谈尧舜、谈孔孟相讥。从隆庆六年六月至万历四年,士大夫不能体谅张居正用人 “能办国家事,有礼于君者”的原则,甚至永远不能体谅。
二,整理军实
北方鞑靼一直是明王朝的最大威胁,经隆庆五年俺答封贡之后,吉能、切尽台吉等西部首领贡市又成。但这只是停战而不是和平,主张“外示羁縻,内修战守” 。
方法:
隆庆六年十月,派遣大臣巡边:兵部左侍郎汪道昆巡视蓟、辽;兵部右侍郎吴百朋巡视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兵部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王遴巡视陕西四镇。
蓟辽有谭纶、戚继光经营,汪道昆例行公事,事毕上疏议额饷、增设墩台,一切顺利。
王遴与张居正本不十分融洽,巡阅之后以告病还乡表达不满,张居正去信责备王遴不报效国家,同时表明人各有志不强求。
吴百朋的朋友认为这是一种贬谪,宣大总督王崇古惟恐吴百朋来掣肘,张居正写信给两人调和。吴百朋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等考核边臣,对一群人分别指出功过,奏请升黜。张居正体察明朝轻视武将体制下武人地位低下,稍有迟疑,言官攻击张居正包庇,后大同总兵马芳解职。事后张居正去信吴百朋,解释自己的无奈。
平衡蓟辽、宣大两大军事系统:蓟辽总督谭纶官至兵部尚书没后,调宣大总督出身的王崇古任兵部尚书;戚继光镇守蓟门,调宣大出身武将充任蓟辽总督。
结果:
北部边境安定。
三,考成业绩
方法:
万历元年六月,综合名实三本帐。
六部底册:剔除例行公事无需考察的内容,记载六部一切发文、收文、章程、计划。
六科备注册:监察六部,实行一件,注销一件,如有未实行,由该科具奏候旨。
内阁查考册:督查六科备注。
结果:
六科控制六部是明朝祖制,以内阁控制六科是体制创新,考成法督促一切政务,一举扩大了内阁权力,把本为皇帝顾问的秘书处提升为责任内阁。
考成法成为施政利器,在此后行政中处处引援,尤其对财政影响最大。以此法为后盾,规定实收粮赋,停止对大地主的减免:隆庆元年以前的积欠一概豁免,隆庆四年以前的积欠免三征七,隆庆五年以后的积欠一概追缴,征赋不足额的巡抚和巡按御史听纠,府、州、县官听调。从明神宗登基的隆庆六年六月到万历十年,国家称为富庶。
四,精简人事
方法:
裁革南京六部:定都北京之后,南京六部成为摆设,嘉靖、隆庆年间开始裁革。万历三年二月裁南京冗官,除养望的大员和必须的属官,经九年裁革基本完成调整。
整饬学政:万历二年敕吏部“慎选提学官,有不称者改黜”,以提学官控制生员;万历三年四、五月间上《请饬学政疏》,共18款,不许创建书院,核减生员并考成。
结果:
减轻财政负担,打击游谈空论。
生员、秀才连带关系复杂,操弄舆论,在地方上成为一种特权阶级,除欺辱一般民众,也压迫地方官吏。开罪特权阶级,招致身后诋毁,污名得罪圣贤。
五,整顿驿递
驿站有主管官吏;路驿有马、夫役,水驿有红船、水手,皆来自民间;还有馆户,给食过往人等。最初夫役免粮,嘉靖27年取消,交通干线附近的民众实际成为最底层的奴役。
明初使用驿站规定严密,非军国大事不准使用,给驿条例只6条。到嘉靖37年,使用条例达51条,使用驿站的通行证“勘合”永不记名,甚至转赠,官员视使用驿站为应有特权。
方法:
严格使用驿站规定,出差回来后回缴“勘合”。
从大官做起,先行整顿巡抚、巡按发放勘合制度。守边大臣山西巡抚违例,去信严加告诫,为保边疆稳定而免于处罚;吩咐大太监约束皇帝的内官亲信;与山东巡抚商定,改孔子后人每年入京朝贡为每三年入朝。
以身作则,儿子自己雇车回乡应试,仆人自己骑驴回乡给老父送寿礼,退回保定巡抚送给回乡养病弟弟的勘合,并去信要求严格执行驿站使用规定。
结果:
减轻百姓负担,但动了官员们自视为应有的特权,日后最为招怨。
六,建设水利
黄河屡次决口,南粮北运不畅影响北部边境的粮饷,漕运是整个王朝的生命线。
方法:
万历三年,动议在山东开泇河和胶莱河。
万历三年,工部给事中上书议水利,认定河北、山东一带兴水利以供军食。
万历五年九月,水道管理涉及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合并黄河、运河机构。
万历六年,任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总理河漕。
结果:
不懂水利,与工部、户部和地方巡抚多次商讨,放弃开河动议(泇河在30年后开浚);工部尚书复查河北山东一带之后说“水田劳民”,放弃这一最有价值的提议。
治理黄河分两派,一派主张挽淮河入黄河,另一派主张纵淮河入长江,听从淮、扬地方官意见决心纵淮入江,后依实际水情改为支持潘季驯挽淮入黄之法,黄河、淮河、运河保持多年稳定。
七,一条鞭法
徭役分类:
1,力差看守银库的库丁,看守驿站、癝给库的库丁,一切损耗由库丁包赔。
看门的门皂、防河的河夫、管囚犯的禁子、维持治安的号兵,社会地位低下,一般由役家雇城市地痞流氓充任,地痞反过来向雇家索取无度。
2,银差
州县官员的柴薪、养马的草料、学官的膳食,出钱即可,挑殷实而没有势力的富户承担。
均徭法的问题:
各县把民众分为10甲,每年由1甲承担本县一切徭役,问题有二,一是每年徭役变动,各甲不平允;二是一甲之内各户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不同,负担有歧视。
方法:
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提出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
重新编户,有丁无粮者编为下户,有丁有粮者编为中户,粮多丁少、丁粮俱多者编为上户。取消徭役,一县核定徭役总费用,按丁、粮比例派到各户,收取银两,自行雇佣差役。
从嘉靖45年开始,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推行并演变。
万历四年,在湖广推行一条鞭法。经过几年务实试点,万历九年正式下诏通行全国。
结果:
解放役户人身自由,减轻贫民负担。
八,清丈田亩
方法:
万历五年11月,张居正会同张四维、申时行等上疏提议清丈田亩,立3年期限,不慌不忙进行。
万历六年,福建巡抚耿定向在福建试点清丈,全国13省初步清丈。
万历九年,期限满,吩咐各省慎重其事,叮嘱六科从缓参劾。
结果:
全国田亩702顷弱,比弘治十五年增加81万顷,比洪武二十六年减少149万顷,而万历年间已将云南、贵州并入版图。
说明建国以来,勋贵不断集中土地,逃避纳税义务,尤以北京、河南、山东三地为甚,所增加的81万顷中,此三地占51万顷。
身后废止遭污名,从勋贵手中夺田,不说得罪勋贵,而攻击张居正掊克小民。200年累积的政治势力,不是片刻可以铲除的。
万历十年二月,上疏提议不再收足税额而休养民生。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病逝。
从万历初年到万历十年病逝,张居正行考成之法,整顿国防,裁革冗官,整饬驿递,治理黄河,整理财政,有布置、有步骤,不一曝十寒,不求一劳永逸,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推行,勤勉耐烦。
就像忙总说的,张居正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实用主义的牛人,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一个人无论多么的nb,他所处的大环境会左右他所努力的结果,逆势而为也只挽救了明朝数十年。
商鞅面对的是一个几乎是空白的秦国,人亡而没有政息;即使是吴起这样惨烈身死的,他在楚国的变法也有很多被继承了下来。
但是张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明朝,可想而知,人亡而政息是悲哀也不算是一种偶然吧,但是像明朝君臣这样做的这么干净彻底,还是少见的。 summer 发表于 2014-2-28 17: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像忙总说的,张居正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实用主义的牛人,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一个人无论多么的nb,他所处的 ...
说明从秦到明,中国人的总体素质是在堕落。 mach 发表于 2014-2-28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明从秦到明,中国人的总体素质是在堕落。
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太片面了。
社会的分化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复杂,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不同利益共同体分化的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基础上, 人在看待事件的方式上发生了种根本性的转变, “ 我们不再仅仅和他人持有不同的意见,我们甚至持有不同的事实”。
同理,缓慢而渐进的分化已经开始扭曲我们对何者为“真”,何者为否的认知。实际上,对一些人来说,生活在一个由其自身选定的事实所构建的世界,要远比过去容易得多。
----足够真实 summer 发表于 2014-2-28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太片面了。
社会的分化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复杂,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不同利益共同体 ...
这种分化,是统治者乐于看到的。所以这样的发展,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需要打个问号。我看到的是,秦等诸国面对变化的适应力,比明朝强多了。而这对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mach 发表于 2014-2-28 2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分化,是统治者乐于看到的。所以这样的发展,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需要打个问号。我看到的是,秦等诸 ...
一个是只有两三百万人口,大概一个省的区域;
另外一个是上亿的人口,整个大中国。
能比吗?
这样的分化不是统治者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治民先治官,用考成法循名核实这一招最厉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建立和落实官员考核体系,然后脚踏实地一项一项推动改革。
侯爷(龙牙侯)写了北魏笔记,天山兄写了张居正笔记,呼吁茶友们有更多分享。 隆庆六年是1572年,电报和铁路都是两三百年后才出现,张居正的时代,考成太困难,跟考成捣鬼倒是太简单…… summer 发表于 2014-2-28 2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是只有两三百万人口,大概一个省的区域;
另外一个是上亿的人口,整个大中国。
能比吗?
我并没有说这是统治者有意为之,只不过这样的改变是对统治者有利的。另外,比较汉朝和明朝,人口并没有质的飞跃,但治理水平却相差甚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mach 发表于 2014-2-28 2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并没有说这是统治者有意为之,只不过这样的改变是对统治者有利的。另外,比较汉朝和明朝,人口并没有质 ...
明朝治理好?汉朝治理好? 这笔记记的,条分缕析井井有条。更让人感叹,应该让张居正穿越到北宋,附体王安石,不就少几篇文章诗词吗。或者张居正多活十年,门生党羽遍朝野可能后事还好点,不过这又和君权冲突,没准更糟,也是无解。
看来还是改革的受益者能不能掌握政权,是改革成果能不能延续的基础。不是借古讽今,因为改开没有既得利益受损者。 张居正十年精进励治,虽已不能扭转大明欲坠的局势,但毕竟续了60年的寿命,
读古论今,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我们遇到的这三十年,说是大时代丝毫不为过啊
过去与即将的十年,终将写下浓重的一笔。
另:天上兄若能写一些张居正改革不成功之处就更好了 张居正十年精进励治,虽已不能扭转大明欲坠的局势,但毕竟续了60年的寿命,
读古论今,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我们遇到的这三十年,说是大时代丝毫不为过啊
过去与即将的十年,终将写下浓重的一笔。
另:天上兄若能写一些张居正改革不成功之处就更好了 他最大的不成功是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最最大的缺点是以帝师身份做得太多,让万历做得太少 raodingchen 发表于 2014-3-1 2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最大的不成功是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最最大的缺点是以帝师身份做得太多,让万历做得太少
苛求了,修身在个人,万历在位时间很长,又亲身经历张居正的改革,果是雄才,张居正身后当有所作为 flysands 发表于 2014-3-1 2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张居正十年精进励治,虽已不能扭转大明欲坠的局势,但毕竟续了60年的寿命,
读古论今,十年,说长也长, ...
三、四十年走过西方几百年的路程,当之无愧大时代。
大师兄(玩钉耙的悟空)写历史上的改革,侯爷(龙牙侯)写北魏孝文帝改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张居正改革不成功之处,就盼兄台来个“飞沙走石”。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2-28 22: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笔记记的,条分缕析井井有条。更让人感叹,应该让张居正穿越到北宋,附体王安石,不就少几篇文章诗词吗。 ...
兄台谬赞,凑趣罢了,有时间会再多码点其他内容。
没有利益受损者的改革可遇不可求,说到底,改革是调整利益分配,不为利社稷、助民生的改革,没有前途,为政者力戒私心太重。
mach 发表于 2014-2-28 2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并没有说这是统治者有意为之,只不过这样的改变是对统治者有利的。另外,比较汉朝和明朝,人口并没有质 ...
开国之处的恢复生产,干扰因素少罢了。 derek 发表于 2014-2-28 2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隆庆六年是1572年,电报和铁路都是两三百年后才出现,张居正的时代,考成太困难,跟考成捣鬼倒是太简单……
如果技术是决定因素,现代的治理应该更简便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28 2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治民先治官,用考成法循名核实这一招最厉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建立和落实官员考核体系,然后脚踏实地一项 ...
深改组 天山来客 发表于 2014-3-11 1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技术是决定因素,现代的治理应该更简便
技术提供必要条件,博弈竞合提供充分条件,二者合起来构成上层建筑样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最高当局施政作为,大兴改革,奋力牵引,是全社会博弈竞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