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4-2-25 14:19:12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4-2-25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末对西方的认识可不光是船坚炮利,在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的思想原则和“ ...

看过一些纪录片,清朝的皇帝自康熙起就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十分感兴趣,不知道为什么没在民间普及开来呢?

derek 发表于 2014-2-25 14:24:12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4-2-25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末对西方的认识可不光是船坚炮利,在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的思想原则和“ ...

明朝搞得这些翻译工作,比清政府搞得那些同文馆的工作效率高多了。

pilgrim 发表于 2014-2-25 15:38:47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4-2-25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过一些纪录片,清朝的皇帝自康熙起就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十分感兴趣,不知道为什么没在民间普及开来呢?

乾隆自以为天朝上国 物产丰富 万邦来朝 其他不过奇技淫巧罢了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4-2-25 16:00:50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4-2-25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过一些纪录片,清朝的皇帝自康熙起就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十分感兴趣,不知道为什么没在民间普及开来呢?

感兴趣是因为这样可以显示皇帝与众不同,高瞻远瞩。但是这学习仅限于皇帝个人。满清坚持不懈地搞了几百年愚民政策,怎么会传播西方科技呢?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wolfgang 发表于 2014-2-25 16:06:36

健恒 发表于 2014-2-25 1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利可图党羽自然多。但对于左、李来说,历史已经给他们定位了,虽然近年来给李翻案的声音不少,但是老百 ...

问题不是出在左李身上,还可对比的有曾国藩。曾,左的私心都比李小,故个人势力消失也比李快。对清政府而言,指望那批上来的汉族大功臣个个都品德高尚如曾,左是不可能的,后来人看了前人的结果,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后来袁世凯的选择就很自然了。这种现象在东汉末年也出现过。朝廷执意选劣,就一定会出现对自己最不利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25 18:53:04

derek 发表于 2014-2-24 2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代国家比古代要复杂的多,俺个人觉得这种人类社会的更高发展阶段,导致变化节奏比古代快多了,所以现代 ...

社会越发展,利益分化越明显的同时,利益之间的关联也越紧密,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局面就更复杂。

所以要求施政策略(改革措施)更有洞察力,资源准备更充分,操作过程更精细,操作者必须要有大局观,抓重点、要点,还要有平衡感,根据实际形势发展调整改革步骤。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25 19:03:52

健恒 发表于 2014-2-24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社会发展是在加速,但是俺觉的那条还有效。拿美国来说,奥巴马打着变的口号上台,结果各方拉扯,到今天还 ...

奥巴马没有根基、没有资源,只能过嘴瘾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25 19:29:03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4-2-25 08: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甲午海战的失利与李鸿章本人的指挥也有很大关系,对比一下左宗棠在新疆面临的困难,比李要大多了,但是左却 ...

甲午一战,清政府统治者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胜了,一改50年来被西方侵略的无能形象,增加威望和合法性,消耗掉李鸿章的实力后,趁机拿掉;败了,李鸿章背锅,自然政治死亡。所以满朝一片开战声。

黄海海战不分胜负,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也就是保证自己的政治地位,命令舰队躲进威海港不准出海迎敌,等于放弃黄海制海权,最后导致甲午战争失败。

天山来客 发表于 2014-2-25 22:53:27

大师兄,这一帖水了,“改革成功的条件”没展开。

3,智慧、耐心、有洞察力的策略和资源准备

先易后难,从整理财政入手,所以《双星闪耀的中唐财政改革》中的刘晏和杨炎能成功。

历史上赚钱无非两件事,买地和放高利贷,大地主和士大夫的专利,改到他们头上,一定要有
5,稳妥而正确的实施路径,不能一起上,同时得罪两个集团,分开来。王安石操作有问题,先市易法和均输法,打击商人,成功之后再《青苗法》,因为这项改革涉及到众多的农民,执行难度更大。

mach 发表于 2014-2-26 11:06:37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4-2-25 16: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兴趣是因为这样可以显示皇帝与众不同,高瞻远瞩。但是这学习仅限于皇帝个人。满清坚持不懈地搞了几百年 ...

和彼得大帝一比,高下立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27 06:59:48

天山来客 发表于 2014-2-25 2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这一帖水了,“改革成功的条件”没展开。




批评得是,天山兄开了个好头,讨论改革成功的条件。

历史改革帖应景,就想引起茶友们的思考,新一轮改革会怎么操作。{:4_269:}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4-4-2 11:15:33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24 1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平天国之后的“同治中兴”,汉族大员掌握实权,掏空了满族统治机构,所以先有天津教案打击曾国藩,杨乃 ...

老曾去壮大淮军以自保,手段很高明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4-2 13:03:51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4-4-2 1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曾去壮大淮军以自保,手段很高明的。

清廷迫不得已才由汉臣坐大,老曾门清而退,既有“内圣外王”的士大夫心理因素,又有“西力东渐”的客观局势原因。清廷是主子,洋人是清廷的主子,林则徐的例子在前,他又能怎么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改革之八】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