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02:24:21

【历史上的改革之四】二王八司马的永贞革新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2-8 02:26 编辑

二王八司马的永贞革新如果不是1957年反右整风运动开始后中办秘书室大鸣大放,太祖说“想不到我的身边也发生了新的‘八司马事件’”,唐朝中期只持续146天的二王八司马永贞革新可能就是浩瀚历史中的一朵小浪花,冷僻又不起眼。
贞元21年(公元805年)正月23日,唐德宗李适去世,26日45岁的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
顺宗掌政后,迅速提拔为继位准备的影子内阁成员,在2个月时间内,先后任命韦执谊为宰相,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伓为门下省左散骑常侍(政策研究室高官)和翰林学士,凌准为翰林学士,刘禹锡为工部屯田员外郎(负责农田建设和粮食调配),韩泰为度支郎中(财政部中级官员),陆质为门下省给事中(办公厅审议机要文件的中级官员),韩晔为司封郎中(组织部中级官员),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外交部+教育部中级官员)。
在这些人中,王叔文和王伓是核心,二人作为智囊陪伴李诵10多年,时常讨论继位后如果改革弊政,先后物色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知名人士,以刘禹锡、柳宗元最为著名,后人又称这个改革集团为“二王刘柳”。除此之外,还有陈谏、程异、吕温、李景俭等3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大多在吏治、财政、军事上各有所长。为了打通与元老勋贵的隔阂,影子内阁又将目光瞄准了唐德宗的红人韦执谊。长安韦氏是当时著名的世家,据说家族中先后有14人出任宰相,其岳父杜黄裳也曾是宰相。
但不幸的是,李诵在登基前的贞元20年(公元804年)中风偏瘫,基本失去语言能力,只能垂帘听政,宦官李忠言和妃子牛昭容侍奉左右。施政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王叔文坐镇翰林院处理政务,形成建议后由王伓进宫呈告李忠言和牛昭容,这2人转告唐顺宗,经唐顺宗点头批准后原途返回王叔文,王叔文再与宰相韦执谊会商贯彻执行。朝廷事务,百官们先汇报宰相韦执谊,再经上述途径流转决策执行。
唐德宗给唐顺宗留下了3大主要问题。
一是藩镇割据,积重难返。唐德宗即位后不惜武力削藩,最初成果巨大,收服了4个藩镇,但利用藩镇打藩镇的策略引起参与削藩的地方节度使警觉,又有4个藩镇联合称王对抗朝廷,调往前线平叛的军队因为后勤供应不足而哗变,史称“泾师之变”。唐德宗只能出京避乱,武力削藩受挫,不得已下罪己诏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此后转为姑息,坐视藩镇做大。
二是宦官掌握军队,尾大不掉。德宗起初排斥宦官,遭遇“泾师之变”时中央禁军将领居然召不到一兵一卒保卫皇宫,出京避乱时最可以依赖的竟然是百余名宦官。回京初定后,德宗将神策军这一中央精锐机动部队交由太监窦文场和霍仙鸣掌管,太监掌握军权制度从此确立。各地驻军为了获得特殊待遇,纷纷请求隶属神策军,规模一度达到15万人。此外,又把太监派往各藩镇担任监军,并使之制度化。直到唐朝灭亡,太监一直是左右朝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大肆聚敛钱财。一方面公开向政府衙门和地方索取财物,专有名词“宣索”,各地节度盘剥百姓,将大部分自吞,进奉1/10左右,有的每月进奉,称为月进,有的每日进奉,称为日进,每年的进项多则5亿文少则3亿文,上贴中提到,刘晏造一艘漕运大船给足预算才10万文。另一方面纵容宫市和五坊小儿,宫市负责皇宫采购,太监们先是少付多拿,后来干脆白拿,安排几百名“白望”驻守长安东西两个市场,见到好东西就白白拿走,白居易针对这种弊政写了《卖炭翁》一诗。五坊是宫中饲养5种动物的地方,专门捕捉小动物供皇帝玩乐,五坊小儿故意把网张在人家门口,有人走近就说惊动了皇宫所需的鸟雀,一阵痛打,拿钱才罢休;上饭馆吃饭带一筐毒蛇,要店家好好饲养,店主免单之外还要赔礼赔钱。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就因为上书抨击宫市而触犯唐德宗,被贬为地方县令。
在唐顺宗的支持下,改革集团顺应民心,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短时间内推出一系列具有轰动效应的措施:
二月,罢宫市和五坊小儿,长安百姓人心大悦。
同月,打击贪官,罢免京兆尹李实,外贬为没有实职的通州长史(四川达县小官)。
同月,放还宫女300人,教坊女乐600人,废止征用民间乳母,唐德宗经常从民间选青年女子进宫当乳母。
三月,为老干部平反,把长期贬在远方的陆贽、阳城等人召回录用。陆贽是唐代名臣,曾任宰相,为平息藩镇作乱起草唐德宗的罪己诏,声望崇高,阳城也是正直,但二人没等到诏书就病逝在地方任上。民生一炮打响之后,改革集团将目光瞄准财政。
三月,与刘禹锡关系密切的宰相杜佑出任度支和盐铁转运使这一全国最高财政长官,王叔文出任副使,刘禹锡、韩晔、程异出任度支盐铁判案协助管理财政。一上来就罢除包括“宣索”在内的各种进奉名目,接着又废除盐铁使向皇帝进奉的月进钱,充实国库,同时对百姓免税,免除积欠各地政府总计达52万贯的税赋。
这些举措获得朝野好评,改革集团被初战告捷冲昏头脑,彼此相互吹捧是管仲再世。
一旦掌握财权,改革集团就可以结交权贵和军队,保守势力自然不甘坐以待毙。而唐顺宗病情越来越重,大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人和郑絪、卫次公等唐德宗元老以此为由,逼迫病入膏肓的唐顺宗立李纯为太子。四月初,对改革不感兴趣的李纯正式被立为接班人。
改革集团被逼上绝路,试图一举剥夺太监集团的兵权。五月,任命人称战神的范希朝担任神策军和首都长安以西各藩镇行营节度使,即最高军事长官,并委任韩泰为行军司马协助。宦官们马上通知各地将领,不得听命范希朝,否则后果自负。范希朝和韩泰去陕西视察军队,居然没有一个将领出来相见。
在改革集团无计可施之时,宦官集团又出重手,以唐顺宗的名义下诏免去王叔文翰林学士一职,这样一来,王叔文就不能去翰林院值班,更不能出入内廷面见唐顺宗。后经王伓勾兑,总算争取到王叔文三五日可入翰林院一次的机会,但翰林学士一职并没有恢复。
在这紧要关头,强势藩镇又兴风作浪。先是西川(四川成都)节度使韦皋派人携带重金在长安四处活动,要求扩大地盘。王叔文断然拒绝,并建议唐顺宗免去李錡浙西观察使和诸道盐铁转运使的职务,试图杀鸡给猴看震慑各地节度使。韦皋变本加厉,联络宦官集团后,以唐顺宗身体不堪为由,上书要求太子监国。随后荆南(湖北荆州)节度使裴均、河东(山西运城)节度使严绶跟进,也上书要求太子执政。
墙倒众人推,另一位元老宰相贾耽开溜,称病撂挑子。
改革集团日益孤立的时候,内部又出现分裂。宣歙巡官羊士谔指责改革,王叔文就想杀人,韦执谊为缓和与众多官员的紧张关系,不同意杀人,两人决裂,王叔文甚至想杀掉韦执谊。
韦执谊的岳父杜黄裳老谋深算,出了个主意,让韦执谊率百官主动请太子亲政,争取一点腾挪空间。但韦执谊不但不接受,还把老丈人训了一通。
六月,王叔文因母亲病逝回家守丧,王伓中风,改革集团瘫痪。
七月二十八日,太子李纯监国,八月四日,唐顺宗下诏禅让,八月九日,李纯正式登基。十一月,唐宪宗李纯下诏,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王伓在唐宪宗登基前病死,王叔文在公元806年唐顺宗死后,被唐宪宗下诏勒令自杀。
流星般耀眼又短暂的永贞革新彻底失败,原因很多:
*先天不足,后天不补董事长唐顺宗身体病弱,只当了6个多月的皇帝,而且还不能开口说话,官员们自然不愿意拿政治生命冒险,好比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改革措施落地的过程注定艰难。改革集团政治短视,没有尽早物色支持改革的太子,在太子监国呼声日高的时刻还一意孤行不妥协,为反攻倒算埋下祸根。
*基础脆弱,急功近利在初战告捷之后没有团结在位的其他3位宰相,反而恃才傲物相互吹捧为周公、管仲再世,自我孤立;又没有在宦官中发展同盟军,在争夺兵权时妄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掌握兵权,被与藩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朝廷元老们蔑视为“躁进之徒”。
*不洁身自好,授人以柄王叔文和王伓在得势时,门庭若市,附近的饼店都注满了要求谒见的人,连饼店都乘机涨价。王伓还专门做了一个收受贿赂的大木柜,夫妻两人躺在大柜子上睡觉。在耿直的监察御史多次控告时,不但收敛,还打击报复。

被宦官拥立的唐宪宗李纯后来继续改革,在削藩上有所作为,在位15年后却被宦官集团谋杀,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贬斥二王八司马,视之为“邪党”。

silversky 发表于 2014-2-8 07:56:53

抢做个沙发,先顶后学习.

淘气小子 发表于 2014-2-8 08:48:08

学习了,改革不是吹泡泡,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8 09:18:07

这跟历史书上的说法还是不同啊,历史书当年为了改革,基本对所有的改革都是赞许的

看二王八司马,特别是王叔文的杀人和吹捧
这说明这是一场官僚的改革,没有接触实际,之前是作秀,吹捧也是作秀,这是官僚体系的秀;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集权之时,这种秀无疑是夺取大义的名分。这种作秀,一般情况下是没错的,例如最近,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秀。

但是对于唐朝来说,统治已经崩裂,这种秀没有自己的根基无疑是惹人嘲笑的,所以说也就迅速落败了。

柳柳州,葬在俺家乡,罗池汩汩,真不愿承认他是邪党啊。

千羽wishfly 发表于 2014-2-8 10:09:11

一声叹息

然后203 发表于 2014-2-8 10:58:48

日暮途远,难免有倒行逆施。

政治历史真是一个巨大的坑,进去容易出来难,我是望而生畏。

投机客 发表于 2014-2-8 11:21:15

前排听讲{:4_279:}

zzj2002zzj 发表于 2014-2-8 12:21:41

大师兄对吴晓波写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书作何评价?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17:08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8 09: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跟历史书上的说法还是不同啊,历史书当年为了改革,基本对所有的改革都是赞许的

看二王八司马,特别是 ...

这些人还是想改革的,切入点也没有问题,后续手法太糙,不知天高地厚,头脑发热,甚至狂妄,特别是刘禹锡,“喜怒凌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二王在组织影子内阁的时候,把他定位成将来的宰相。这样一批人,改革必定失败,哪怕唐顺宗身体很好。

柳宗元学问渊博,政论、史论、散文是唐代的巅峰之作,他的《封建论》分析古代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利弊得失,认为秦始皇的郡县制是一大进步。

太祖特别欣赏柳宗元,1971年特批研究柳宗元巨著《柳文指要》出版,1973年曾与郭沫若和诗,《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8 15:44:16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人还是想改革的,切入点也没有问题,后续手法太糙,不知天高地厚,头脑发热,甚至狂妄,特别是刘禹锡 ...

柳宗元我看了碑文,听了姨妈讲过他在柳州的事迹
教化当地,开学堂,修建罗池,这池不大,只有1亩左右,岸边杨柳。
碑文已经模糊难认了,基本柳柳州在俺们这最后的时光看不到什么痕迹留下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44:33

然后203 发表于 2014-2-8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暮途远,难免有倒行逆施。

政治历史真是一个巨大的坑,进去容易出来难,我是望而生畏。

也不懂历史,有幸得到钱穆的某位亲戚导读,还是看不懂,只当管理案例看,顺便扒一些名家轶事当作乐子。

主帖中提到韩愈上书抨击宫市、揭露京兆尹李实的恶性而被贬,此时韩愈和刘禹锡、柳宗元同为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一个单位的同事。韩愈一度怀疑刘禹锡、柳宗元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因为这2人曾是李实的下属,而且柳宗元深受太子信任,是朝中红人。真正的原因却是,韩愈没有后台。

改革集团失败后,韩愈幸灾乐祸,对老朋友刘禹锡、柳宗元简直有切齿之恨,写下《永贞行》,竟然把谋反的罪名加到王叔文身上。后来还写了《顺宗实录》,捏造事实,对永贞改革横加污蔑。舒芜在《韩愈诗选》的序中评价韩愈,尽管博学高才,但偏激狭隘,无容人之量,又特别热衷功名利禄,在诗词中经常贬低朋友,好为人师,谁不看重他的学问文章,就对谁恨之入骨,充满刻薄、怨毒之气。

白居易就厚道得多,永贞革新失败后,写下伤感的《寄隐者》一诗,对改革集团颇为同情。

把这些诗词对比一下,比较有意思。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48:36

zzj2002zzj 发表于 2014-2-8 12:21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对吴晓波写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书作何评价?

惭愧,没看过这本书

看过他的《大败局》,当时觉得写法挺有新意,新闻+评论,后来包装成不伦不类的“财经作家”,就不看他的书了。

zzj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来个读书笔记?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54:41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8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柳宗元我看了碑文,听了姨妈讲过他在柳州的事迹
教化当地,开学堂,修建罗池,这池不大,只有1亩左右,岸 ...

柳宗元被贬到现在的湖南永州10年后,在元和10年(公元815年)奉诏回到长安,原以为可以重新在朝,却被分配到当时荒远的柳州当刺史,公元819年在柳州病逝,47岁。

temp能不能讲讲他在柳州的事迹,感兴趣。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8 16:20:18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不懂历史,有幸得到钱穆的某位亲戚导读,还是看不懂,只当管理案例看,顺便扒一些名家轶事当作乐子。
...

柳宗元在柳州其实除了柳侯祠没留下什么,而柳侯祠里面的东西真的很少,进去过,有文字的东西基本没有。罗池是他晚年寄情的游览之处,感觉他到柳州心已经死了。柳州蛮荒之地,也很怜惜他,我记得有个文字记载的是他破除迷信,奖励农耕什么的。而民间的传说就基本没听说过了,找两首师兄提的诗歌赔罪吧。

《永贞行》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
一朝夺印付私党, 懔懔朝士何能为。
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
公然白日受贿赂, 火齐磊落堆金盘。
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
国家功高德且厚, 天位未许庸夫干。
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
四门肃穆贤俊登, 数君匪亲岂其朋。
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
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
江氛岭祲昏若凝, 一蛇两头见未曾。
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
左右使令诈难凭, 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 嗟尔既往宜为惩。

《寄隐者》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
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
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
禄厚食万钱,恩深日三顾。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
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
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
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9:54:04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8 16:20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柳宗元在柳州其实除了柳侯祠没留下什么,而柳侯祠里面的东西真的很少,进去过,有文字的东西基本没有。罗 ...谢谢,谢谢temp把诗词帖出来。

《永贞行》中,太皇指唐顺宗李诵刚登基,因为唐德宗刚去世,不便亲政,二王等小人利用这个机会,窃取了国家大权,一旦窃取大权,正直的官员就无计可施。韩愈把改革集团诬蔑为汉哀帝时的董贤、南北朝时的侯景谋权篡位,太过刻薄。

白居易的《寄隐者》描写韦执谊被贬离开京城,亲人朋友一路相送,想挽留但不能的景象,体制不是谁都能玩的,旦夕祸福,还不如隐居山林保全性命。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2-8 22:59:19

大师兄是看太祖的“八司马事件”引出了这篇?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9 03:39:54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2-8 2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是看太祖的“八司马事件”引出了这篇?

可以说是,读太祖诗词《读<封建论>呈郭老》,推崇柳宗元,即诗中的《封建论》,“子厚”是柳宗元的字,顺着柳宗元摸到了二王八司马

tropic 发表于 2014-2-9 10:20:42

春节的大福利啊!
感谢楼主的辛勤分享!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10 08:34:29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谢谢temp把诗词帖出来。

《永贞行》中,太皇指唐顺宗李诵刚登基,因为唐德宗刚去世,不便亲政,二 ...

韩愈这个人很好玩的,后来攻击佛门,自己却特别迷信道家丹药
嗑药磕到有些狂躁,皇上一看你这瘾君子居然敢一百步笑五十步
直接贬斥,眼不见心不烦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4-2-10 09:49:59

看历史上这么多失败的改革,真应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话,有时候真是时也,命也。

zzj2002zzj 发表于 2014-2-10 12:37:26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8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惭愧,没看过这本书

看过他的《大败局》,当时觉得写法挺有新意,新闻+评论,后来包装成不伦不类的“ ...

不好意思啊,我也没看过这书,朋友推荐我买本看看,我在网上看了一点关于他讲商鞅变法的视频,觉得很一般,就咨询一下大师兄了,从大师兄的评论看来,价值估计不高。下面是他书的目录。
------------------------------------------------------------------------
导论 研究中国的方法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谁家的“大势”?
两个研究工具及两个结论
第一讲 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
被严重误读的“士农工商”
“放活微观,管制宏观”
“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
鼓励消费的异端思想
“以商止战”与和平称霸
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第二讲 商鞅变法: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
以农立国:第一个在土地改革中尝到甜头
军爵制度: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平民社会
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政治雏形
强国逻辑: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之人
毛泽东:“百代都行秦政法”
第三讲 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
“文景之治”的成就与后果
刘彻:大一统制度的集大成者
产业改革:铸钱、盐铁与酿酒
流通改革:均输与平准
税收改革:告缗令与算缗令
变法造就第一个“半亿帝国”
变法的负面效应及争论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问”
第四讲 王莽变法:第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
变法背景:世族经济威胁中央集权
改革三战场:财政、货币和土地
最惨烈的改革结果
刘秀对世族开战的失败
“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
第五讲 世民治国:最盛的王朝与最小的政府
科举制以及世族势力的式微
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
关于专营政策的反复与争议
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
刘晏变法:专营制度的归来
民间工商资本的五条出路
第六讲 王安石变法:最后的整体配套改革
“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
宽松与禁榷并举
士绅经济的定型
千年第二回的“延和殿廷辩”
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改革标本”王安石
“世界时间”里的变法
第七讲 明清停滞:大陆孤立主义的后果
四大基本制度的恶质化
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
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
城市化率的下滑
对“自转惯性”的预警
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
被枪炮打破的“超稳定结构”
第八讲 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
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
以铁路为例:发展与稳定的取舍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国营与民营的取舍
中日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
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
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
第九讲 两个民国:从极度自由到“统制经济”
四个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坏
空前强大的民营经济
地方自治的试验
被欢呼回来的独裁者
国民党的经济主张
挤压民间资本的五种办法
第十讲 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
上海试验:计划经济的体系雏形
“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
七年消灭私营经济
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
回收土地:政府的三大收益
文化大革命:紊乱十年
第十一讲 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
第三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增量改革:由农民发动的工业化运动
中央政府的角色:放权与非均衡战略
地方政府的角色:积极参与和冒险支持
“哪里是改革的主战场”
物价闯关:转折点上的“意外失利”
80年代:“一切改革都从违法开始”
第十二讲 改革开放(下):集权主义的回归
分税制: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1998年的“三驾马车”
国有企业的绝地复苏
“大国崛起”与朱氏逻辑
从铁本案到四万亿计划:第六次“国进民退”
发展与公平:2013年的双重困境
后记 回到历史的基本面
一个不容置疑的前提:“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
两个永恒性的主题:分权与均富
三个最特殊的战场:国有经济、土地和金融业
四股前所未见的新势力:互联网、NGO组织、企业家和自由知识分子跋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10 13:12:34

zzj2002zzj 发表于 2014-2-10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好意思啊,我也没看过这书,朋友推荐我买本看看,我在网上看了一点关于他讲商鞅变法的视频,觉得很一般 ...

谢谢,辛苦了

看目录标题,太应景,夸张,不看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10 13:14:54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2-10 08:34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韩愈这个人很好玩的,后来攻击佛门,自己却特别迷信道家丹药
嗑药磕到有些狂躁,皇上一看你这瘾君子居然 ...

个人中心的狂妄艺术家,却热衷功名利禄,上不得政治台面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10 13:19:38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4-2-10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历史上这么多失败的改革,真应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话,有时候真是时也,命也。

是的,还有句古话,不成名医,就成名相,

花大熊 发表于 2014-2-10 19:28:11

楼主的行文,已经有点忙总的风格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2-10 22:51:58

花大熊 发表于 2014-2-10 19:28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行文,已经有点忙总的风格了

向忙总学习,砍掉细枝蔓节,捡重点核心,节约写帖看帖时间。共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改革之四】二王八司马的永贞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