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需要思想层次、经济能力 相近才行,
思想活性决定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决定经济收入,经济基础达到了,才会有政治需求(民主是实现政治需求的一种方式)。
提税做慈善应该是说社会发展成熟度高,个人觉得和民主成熟度关系不大。
一般政府的决策流程是:调查研究,摸清基本状况 -》 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广泛讨论,提交方案 -》拍板决策 -》 政策落实与微调。比如国家层面的调研和议政,就有人大、政协、党政三条线,当然最后决策都是交于政治局。
我搞不懂的是,在有专业要求的环保、医疗、经济发展,以及保密要求甚高的国防、外交等决策过程中,怎么让广大群众全程参与?
“谋大事不谋于众“,如此而已。 一些人连最起码的社会运行规则都不懂,就跟着洋大人瞎起哄,只能表明自己政治上的幼稚,如此而已。 明和 发表于 2014-2-24 19: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般政府的决策流程是:调查研究,摸清基本状况 -》 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广泛讨论,提交方案 -》拍 ...
当然这样不是说群众就是群氓,必须完全被排除于决策之外。恰恰相反,社会状况是好还是坏,政策的效果,群众都是感同身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决策机器有独立运转的空间,同时对广大群众有一定程度的透明和互动,这才是真实的社会。关键是,这个透明与互动要到什么程度?太低,决策机器为自己谋私利的可能性变大,太高,社会一团糟,一个小事的决策可能就需要花上一年。如何拿捏这个尺度,决定于社会整体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也决定于社会规则制定者——优秀政治理论家、实践家的政治智商。 转点东西,作者汉风1918:
一般政论性质的分析文章多以作者与读者的观点统一为目的,追求的是一种共鸣(一致了支持者才多),但就军事分析的专业特点而言,通常多数派的分析不可靠,多数一致的判断尤其要面对时间检验——部分的是与军事博弈实际是门少数派科学有关(许多具有对抗性质的领域都是真理在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与决策形成的习惯有关(要对决策圈之外的各种声音实施信息封锁和迷茫,这是非常残酷的)
一般的,尽管从科学决策出发其准备过程肯定要客观综合全方位的信息,但到了最后形成决心的阶段,能真正接触国家决策并全程了解决策过程、并把握核心意图的参与者一般不会超过50至60人,是范围严格控制的一个精干团队。这个既是科学决策的需要,更是国家安全和保守核心机密、以及在战略上迷惑对手的需要(决策的外泄以及统帅部真实意图的透明化将会使一个国家死的很惨)
所以只要不是一线核心团队的人员即使是己方的,也必须实施不同程度的信息迷茫,甚至是主动性的误导。这一点中外皆然,所以我们多次谈到“意图把握能力”的问题。许多东西要靠自己自主分析和细细体会。军事是门对抗科学,如果决策层的真实意图不幸被多数派猜出来了怎么办?很简单,许多东西必然会悄然地改变(成本再大也没有失败大),使对手苦苦得来的情报、判断和所谓真知灼见重新变得毫无价值。拳法讲究个“双重”就要挨打正是这个意思,永远不能让对手知道你的重心。有对抗背景的分析不好搞,现实多是非常残酷的,个人前途及生死、几个单位的去留都好说,问题是错误的判断可以导致战场的失败和国运的兴衰。但这是少数派科学的铁律。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4-1-17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没懂我的意思
按照二次大战之间的德国人的民意,那肯定是要搞共产主义福利国家的,与纳粹选票同时增长 ...
{:1_1:}哈哈,,,简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