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政策咨询会议——巴山轮会议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1-6 17:39 编辑巴山轮会议1985年9月2日清晨,巴山号游轮缓缓驶出重庆朝天门码头,向着布满激流险滩的三峡驶去。在船上,一个后来被称为巴山轮会议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正在举行,拉开了风起云涌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大幕。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40106/01/17379687420140106010532042.jpg
巴山轮1985年3月投入使用,现已退役。
会议由时任体改委委员廖季立(后因病没有参加会议)和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林重庚Edwin Lim(菲律宾籍华人)筹划发起,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即后来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社科院和世界银行驻京办事处3家联合主办。
会前的8月31日,时任总经理紫阳真人在中南海接见即将上船的外国经济学家和部分中国经济学家,强调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坚定不移;要逐步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务市场;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显然,巴山轮会议是一次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官方政策咨询会议。
会议背景
1.经济转型大背景
1978 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在经济生活中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或市场机制的作用,会后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农村改革破题。1982年1月1日第一个农村工作第1号文件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截止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加上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后,改革的重点正在从农村转向城市,要求改革国有企业,把微观经济搞活,从而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上要触动计划经济的核心———实物指令性计划,并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1982 年秋举行的十二大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强调的是指令性计划。1984 年10 月底举行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从总体上确立了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尽管1980 年代初期曾经从东欧的改革中学习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理论和经验,但对市场经济如何运转和调控,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如何转向市场经济仍然相当陌生。因此,把中外经济学家聚集在一起,研讨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就成为中国人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的一次良好的机会。
以农村为重点的改革转向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是巴山轮会议的大背景。
2.经济过热小背景
1984 年下半年至1985 年上半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原因有三:
一是投资信贷失控。十二届三中全会不仅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还提出了20 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国上下对于改革和发展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各地纷纷要求扩大投资规模。当时扩大专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办法有一项技术性错误:规定中央银行给予各银行的贷款额度,以1984年的贷款实际发生额为基数,也就是说,1984年各银行贷出的钱越多,1985年他们能得到的贷款额度就越高。加上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地方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二是消费失控。各地在提工资和发奖金方面竞相攀比,当时规定,企业使用工资奖金自主权时,也是以1984年的工资奖金总额为基数,导致各企业1984年年底突击提工资、发奖金。账面工资加上各种福利支付和补贴,工资性支出比重达到了15%以上,超过了日本13%和苏联15%的水平。再加上1984年农业大丰收,银行没有留足收购款,中央银行不得不增发货币,终于使1984年的货币发行量比上年增长49.5%,多发了几乎一半。货币发多了,必然造成物价上涨,尽管1984年零售物价指数只增长了2.8%,但1985年增长了8.8%,另一种说法是10%。
三是国庆效应。1984年建国35周年,各地的献礼工程大干快上。
1985年2月初经286同意,国务院召开省长会议,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膨胀。但数月内并未见效,宏观形势继续朝着膨胀方向发展,针对通货膨胀的辩论也并未停止:到底是先改革,还是先治理。
一方是以刘国光为代表的“宽松环境论”派,主张实行紧缩政策——先治理,主要观点是: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主要改革任务是价格改革,需要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宏观经济环境要比较宽松,政府的财力要有余地。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果断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控制总需求,改善总供给,在经济的体制环境得到治理的条件下,第一批的改革措施才能迅速推进。。
另一方是以厉以宁为代表的“非均衡理论”派,反对实行紧缩政策——先改革,主要观点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时期,供不应求是常态,通货膨胀是经济转型和经济起飞时期的典型现象,而且通胀只是表现在结构上,不是总量上,不应当采取紧缩政策压制。如果政府抑制需求和限制货币供应量,不但不利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还会损害各方面的利益,招致人们对改革支持的减弱。因此,如果实行紧缩的宏观政策,那就是打击和反对改革。
经济过热是巴山轮会议的小背景。
【小结】经济转型大背景和经济过热小背景相互关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叠加在一起。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调控不仅要涉及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宏观经济管理的一般问题,而且要涉及经济转型初始时期宏观经济管理的特殊问题:如何引入以市场为手段的间接调控,如何逐步放弃以行政命令为方式的直接调控,两者之间怎么健全相互匹配,怎么承接。
与会人员
巴山号是国宾7号轮,相当于三星级宾馆,定员136人,额定载客80人,除去服务人员10多人和外国代表的夫人们9名,实际参加会议讨论的人数在60人左右,目前见诸公开报道的有以下人员:
1.外国代表参加巴山轮会议的外国代表,主要是林重庚请的,这些人都在社会主义国家待过,对中国所遇到的问题能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亚诺什·科尔奈 Janos Kornai 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弗拉基米尔·布鲁斯 Wlodzimierz Brus英国牛津大学安瑟尼学院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巴伊特 Aleksander Bajt 南斯拉夫政府经济改革执行委员会委员阿来克·凯思克劳斯 Alexander Cairncross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詹姆斯·托宾 James Tobin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1981年度炸药奖经济学奖获得者,名言“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作者。里罗尔·琼斯 Leroy Jones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奥特玛·埃明格尔 Otmar Emminger 联邦德国证券抵押银行理事长米歇尔·阿尔伯特 Michel Albert 法国保险总公司董事长、里昂信贷银行董事 小林实 日本兴业银行董事、调查部部长 亚德里安·伍德 Adrian Wood 世界银行官员林重庚 Edwin Lim 世界银行驻华办事处主任(首任)
据此次会议的“后勤部长”洪虎(洪学智之子)回忆,排座次是个问题,后来采用以年龄顺序的办法,不同的活动轮流坐主位,年龄最大是凯思克劳斯,然后是埃明格尔,整个活动正好把所有的人都轮换了一遍,全都照顾到了。
这些人中,除里罗尔·琼斯、林重庚外,都带夫人。
2.中方部分代表
由于这是一次政策咨询会议,原先定的中方名单级别都比较高,大多是在政府和学术机构担任职务的著名经济学家或官员。林重庚看了名单后,认为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培养一些新人,于是向有关单位建议,让一批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者参加。就这样,楼继伟、郭树清等这样的小字辈便得以有机会参加,有“挤”进会议一说。
薛暮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时年81岁,被人抬着上船的,当时还生着病安志文 体改委副主任兼党组书记童大林体改委副主任马 洪 国务院副秘书长 陈汝龙财政部副部长,有资料写成陈如龙(请知情茶友提供详细信息,谢谢)刘国光 社科院副院长 戴园晨 社科院经济杨启先 体改委副主任,体改委规划局局长周叔莲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高尚全体改委副主任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务干事 赵人伟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张卓元 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陈吉元 社科院农村发展 项怀诚 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副司长洪虎 体改委秘书长 楼继伟 国务院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科员李克穆 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 田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郭树清 社科院博士研究生 吴凯泰 作为薛暮桥的助手与会,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振宁现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榆江现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王海军现信达公司投资部主任何家成现为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宫著铭王琢····
巴山轮会议为挤进去的青年提供了进步台阶,何家成在撰写巴山轮会议纪要时,创造性地加入了自己的东西,研究生刚毕业就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后来成为国内贸易局副局长,2011年与华生凭“价格双轨制”获得了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郭树清会后写就一篇关于巴山轮会议的综述,《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谈中国经济改革》,第二年在弗拉基米尔·布鲁斯推荐下去了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2013年从证监会主席调任山东省长;楼继伟先后任中投董事长、汇金董事长,现为财政部长;时年29岁的田源曾任中国国际期货公司董事长和诚通控公司股董事长。当然,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历史淘汰。
忙总在帖子《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两个民间会议》回复中介绍过,当时级别低,无缘参加巴山轮会议。不然现在可能就是经济界响当当的人物,但忙总后来在田源手下干过,受聘参与物价改革项目工作,用投入产出法算价格方案的连锁反应。
3.同声翻译由于会议级别高,4个翻译都是同声一级翻译。
李淼 翻译组组长,社科院美国所,江青看英国电影时的专用同声翻译,后定居于美国;李青原女,联合国第一个中国传译员,同声译员班老师,证券市场最早的推动者和设计者之一,后来成为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杨景萍 女,中国人民银行翻译,现定居美国;赵晓宇财政部外事财务司副处长,现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但翻译们不懂经济学,翻译出来的词不太听得懂,遇到这种情况,吴敬琏老去插嘴纠正人家,弄得人家恼火极了,特别是李淼,很多词被吴敬琏纠正,搞得他相当恼火,说“究竟是你翻译还是我翻译”。
事实上,所有翻译都是轮番上场的,讨论什么样的问题,负责那方面的翻译就上。由于讨论别的问题时,又穿插说金融问题,所以杨景萍出场次数较多,但又没有人代替她,林重庚汉语比较好,有时候帮着纠正一些,会议开得成功与这个很有关系。
会议议题
9月2日上午9点,会议正式开幕,薛暮桥致开幕词,说明了此次会议的主旨:“要把微观经济搞活,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的控制。现在我们还不善于加强宏观管理,所以,微观放活以后就出现了许多漏洞···”
薛暮桥致开幕词后,便开始讨论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接下来的议程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经验(3-4日),计划与市场问题(5-6日),可供中国参考和借鉴的国际经验(6-7日),主要议题为:
1.改革目标——有宏观管理的市场协调模式
会议上,亚诺什·科尔奈把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协调机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行政协调机制,一种是市场协调机制。第一种机制的特点是,在上下级之间存在着纵向的信息流,从属关系占主导地位,整个经济呈现为集中化状态。第二种机制的特点是,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着横向的信息流,买方和卖方处于同一个层次,不存在从属关系,决策是非集中化的。在上述两种协调机制中,每一种类型又有两种具体形态。行政协调分为直接行政协调( ⅠA )和间接行政协调( ⅠB) ;市场协调分为没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 ⅡA) 和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 ⅡB)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40106/00/17379687420140106002543034.jpg
科尔奈认为,真正有效的改革应当把ⅡB 作为目标模式。ⅡA 的特点是在取消了行政指令性控制以后,并没有发展起新的宏观调控系统,经济过程完全受市场机制自发地和盲目地调节和引导,作为一个国家,这种模式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在改革过程中,从ⅠA 走出来以后,往往会走到ⅠB,也就是后来说的政企不分,企业有两只眼睛,一只盯着上级主管机关,一只盯着市场,但主要是看上级的意图行事。走到ⅠB 模式,作为一种过渡是可以的,但也存在着在ⅠB 停留下来的危险。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坚持不懈,即使需要经过ⅠB 模式,也千万不要忘记ⅡB 这个真正的目标。
与会人员大都沿用科尔奈的划分进行讨论, 弗拉基米尔·布鲁斯认为中国经济改革起点不是ⅠA ,而是“准军事共产主义模式,甚至可以说是半个ⅠA。
巴山轮会议的前三天虽然“各说各话”,但中外代表基本一致:中国的经济体制必须要改,目标是有宏观管理的市场协调模式。
2.改革方式——渐进双轨制
在巴山轮会议以前,已经对体制转换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一揽子”方式,有人则主张“渐进”方式。根据东欧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布鲁斯和科尔奈都曾经认为,渐进方式会导致“交通规则的混乱”,不如采取“一揽子”方式。
巴山轮会议讨论主要集中在“一揽子改革”上。与会的国外经济学家都比较强调“一揽子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改动经济体制不能零敲碎打进行,改革需要整体配套。例如,科尔奈认为,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应该具有较多的渐进性,而运行机制的改革应该更多地考虑各项改革彼此的配套,也就是价格改革、工资改革、财政和货币手段应较多地考虑“一揽子”的问题。
凯恩克劳斯则进一步补充说,改革如果要“一揽子”进行,必须有总供给和总需求比较平衡的前提条件,但进行改革的国家开始时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改革应该一步一步地走,、,采取渐进的、逐步过渡的办法。他以英国为例,二战时英国对经济采取行政控制方式,战后从以控制各项实物供给为主的经济,过渡到以控制总需求为主的经济,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约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对外汇的控制一直延续到1979 年才取消。
巴山轮会议上,中外代表对以下几点似乎已经达到了共识:●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经济落后、二元结构、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改革的起点低等) ,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转换时间;●根据六年多来改革的初步经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例如,从农村的改革推进到城市的改革,从运行机制的改革推进到所有制的改革,从沿海地区的改革发展到内地的改革等等;●不能把改革的两种方式绝对地对立起来,把“一揽子”方式看成只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实行全面配套的改革,而把“渐进”方式看成是旷日持久的和枝枝节节、碰碰撞撞的改革。
最后的焦点聚集在价格改革上,主张尽快设计推出以价格改革为核心的配套改革方案,日后的价格双轨制初步成型——同一种产品,计划内实行较低的计划价格,计划外则实行较高的市场价格。大家都认为,双轨制是从旧体制进入新体制的桥梁,借助于这一桥梁,可以从官方行政价格体系比较平稳地过渡到市场价格体系,但计划和市场双重体制的并存也必然带来摩擦和紊乱,因此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不能持续太久。这个意见,对1988年6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形成的价格和工资改革的“闯关”决定应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间接宏观调控的手段
要实现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必须在松开国家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直接控制的同时,加强间接调控。由于中国还处在从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变过程之中,因此,这些间接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发展过程。
A.财政政策
代表们讨论了保持财政预算平衡的重要性,但认为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见效较快。在保持财政预算平衡的前提下,是略有盈余好,还是略有赤字好,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时,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实行盈余预算;而当总需求不足时,应该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实行赤字预算。财政政策从两个方面影响总需求:一是调节政府自己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即调节政府支出;二是通过税收和补贴调节企业和个人的支出。在需求不足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加补贴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在需求过度时通过紧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减少补贴来控制总需求,实现预算的平衡。
中外代表一致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不宜采用“创造货币” 的办法来筹措财源,必要时则可以用发行债券的办法来调节和抑制总需求。政府发行债券同增加税收的共同点是都可以抑制总需求,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增加税收会导致个人和企业拥有的财富的减少;而发行债券则只能把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力转移给政府,但并不减少购买债券者拥有的财富。因此,发行债券不失为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不幸的是,日后的经济却走上了一条向银行疯狂透支的发展方式,最终只能组建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
B. 货币政策
外国代表介绍了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间接宏观调控的经验,货币政策的核心是控制货币的总供应量,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总量主要是通过控制银行贷款来进行的,具体办法有三条:一是规定商业银行要在中央银行存入存款准备金;二是调整再贴现率;三是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
而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中国只有人民银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直到1983年9月国务院才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所以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还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而利率发挥的作用也有限,至于买卖有价证券,因为没有西方那种得以影响货币总量的金融市场,更无从谈起。
因此,托宾和埃明格尔都认为,中国用信贷投放总额代替货币供应总量,作为控制总需求膨胀的指标可能更为现实。与此同时,还要认真探索建立和健全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托宾坦言,建立资本市场是10年之后的事情,但上交所和深交所在5年以后开锣。
会议还讨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搭配的问题。当时的中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所固有的“扩展冲动”、“投资饥渴”等倾向依然存在,加上微观经济放活以后又增加了“消费饥渴”的倾向,形成了需求膨胀的强大压力。托宾、凯恩克劳斯和埃明格等人都认为,应该采取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即不仅要严格控制信贷和货币,而且要促使财政预算达到收支平衡,并力求有所结余。
巴山轮会议后,有关部门连续四次召开省长以上级别会议,就是为了落实当时的意见来制止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但1986年,地方、企业和一部分经济学家的意见都认为:不能这样扼杀经济的起飞,双膨胀的局面正是经济起飞的象征,不能把它控制了,轻微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到后来,1986年开始又放弃了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超快速增长,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严重,在1988年,又想绕通货膨胀来搞价格改革,出现了争相到银行提款、疯狂抢购物资的局面,物价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一下就闹出了风潮。
巴山轮会议确立了调控经济过热的框架,时至今日,大致也是用直接控制利率和信贷这样的手段,每次调控都是管银行,把银行信贷的口子关掉。
C.收入政策
1984 年下半年以来,工资失控和消费基金膨胀是当时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讨论工资问题时,外国代表把工资作为一个价格来谈,讲劳动力价格、劳动力市场,很多国内代表则是头一次听说,林重庚起到了关键的桥梁。特别是讲到养老金,他就讲智利怎么干的,新加坡怎么干的,哪些有参考价值的。
经过讨论,最后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控制工资增长是战胜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武器,在改革过程中决不能放弃对工资增长的控制,必须守住工资增长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这一条,因为中国面临的是通货膨胀、需求过度、外贸逆差、建设资金不足等情况,工资增长率不但不应该超过,而且应该略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外方代表对国有企业实行工资增长同利润挂钩的办法提出了异议。因为,国有企业利润的增长往往同国家的投资和资源条件等外部因素有直接关系,如果由此而使部分企业工资增长过快,就会在企业之间产生攀比效应,使工资增长过快的势头蔓延到其它企业,企业就会把提高的工资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上去。这样,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压力,导致通货膨胀。只有控制住现金,也就是在货币供应量中占很大比重的工资,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控制住通胀,具体办法不应该控制工资总额,而应该控制平均工资或小时工资。
在1986年开始后的宏观经济失控后,这个议题随即淡出人们的视野。
D.国际收支
控制对外经济关系、控制投资和控制收入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控制对外经济关系,并不是要国家垄断对外贸易,而是要使国家保持应有的支付能力,在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使外国的经济变动不至于自动地和全面地引起国内经济的变化,而是经过国家评价和过滤后,有选择地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做到为我所用。
托宾认为,在外汇平衡问题上,放弃直接控制而转向间接平衡,对中国来说还不是目前或近期的事,而是未来的事,没有必要牺牲国内宏观经济的平衡来换取外汇的平衡。凯恩克劳斯介绍英国的经验时说,像英国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也是直到1979 年才废除对外汇的控制。他们都认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还不具备放弃外汇控制的条件,不可能实现外汇的自由兑换。
资本账户开放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二是国内金融机构效率足够高,可以和外资金融机构竞争,至今仍悬而未决。
4.间接宏观调控的条件
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间接调控体系,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管理机制是否合理、各种手段和政策措施是否得当,而且也取决于企业能否对宏观间接调控措施做出及时和灵活的反应,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的其它条件是否具备,并与之相适应。
巴山轮会议还讨论了实行间接调控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条:怎样理顺政府老子和国企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国资国企改革;培育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实行多样化所有制,国企、集体企业、民企等等,包括当下热议的混合所有制;建立健全经济信息和经济监督系统,包括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系统。
1985年9月7日上午,持续6天的巴山轮会议在武汉闭幕。马洪在闭幕词中讲如何通过微观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谈到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薄弱环节;要提高生产要素流动性和开放金融市场。会议最后形成了七大专题报告,分别是《目标模式和过渡步骤》、《财政政策与宏观管理》、《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收入政策与宏观管理》、《经济增长与投资问题》、《通货膨胀和价格问题》以及《实现宏观经济间接控制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
9月10日,杨启先在汉阳晴川饭店起草给紫阳真人的报告 《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对我国改革有参考价值的几点意见》,12日接着写了 《关于“巴山轮会议”主要情况报告》报送国务院。十天后的9月23日,TG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七五”计划建议中,就已经吸收了巴山轮会议的成果。
后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了一本《宏观经济的管理和改革——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言论选编》,记录了巴山轮会议的详细资料,由经济日报在1986年6月出版,但仅限内部发行。这在之后,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室编辑出版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巴山轮“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文集》,这是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文集。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40106/00/17379687420140106002617048.jpg
【总结】
巴山轮会议是一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政策咨询研讨会,把焦点集中在“政府-市场-企业”上,为1987年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针做了理论准备。此前根本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会议英文的原文是“宏观经济管理”,当时大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宏观控制,有人认为应是宏观调整,后来就造出“宏观调控”这个词。所以有人说,中国人开始学习宏观经济调控,是从巴山轮开始。
巴山轮会议由紫阳真人在幕后导演,策划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建立了沿用至今的宏观经济调控框架,但操作时太过极端太过于激进,终于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被历史淘汰掉。但在退下来的老人的评价中,紫阳真人得分并不低,大刀阔斧精神优于月月鸟和老朱。 本帖最后由 song33374 于 2014-1-6 03:14 编辑
沙发先。此帖可收费,茶友又赚到了。 本帖最后由 wuhan15zhong 于 2014-1-6 03:06 编辑
抢个板凳......
巴山夜语很给力。 大师兄越来越有忙总的风格了 好贴不收费 好感动啊 紫阳真人太激进了 哈哈 如此看来国外专家的建议大多数还是比较中肯的,比给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外科手术法”要强得多,只是当时的领导人急进了。 搞物价闯关时,名单上的刘国光薛暮桥吴敬琏都极力反对,而赵却一意孤行,害得中华轮触礁,差点给搞沉了。
所以,真人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吧 谢谢普及:handshake 好文,拜读!
大师兄发慈悲不收费了,感谢! 好资料,谢谢。 song33374 发表于 2014-1-6 03: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沙发先。此帖可收费,茶友又赚到了。
谢song兄沙发顶。
炸几天油条,热闹一下,说不定哪天会又开始卖油条了{:4_241:}
收费的本意是鼓励勤劳致富,多互动多分享(song兄好榜样{:4_279:})。不是要过年了嘛,请茶友们盘点一下在茶馆的小钱钱。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1-6 0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抢个板凳......
巴山夜语很给力。
wuhan兄是茶馆的橄榄树,团结使者····
扛着自行车坐板凳,好一道风景{:4_247:} 梦得 发表于 2014-1-6 08: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越来越有忙总的风格了
实在不敢当。
看得一些资料,学着卖油条 千羽wishfly 发表于 2014-1-6 0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贴不收费 好感动啊 紫阳真人太激进了 哈哈
紫阳真人后来的幕后团队太极端,而且目中无人,注定被淘汰。
忙总在《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两个民间会议》中有更详细的点评,看链接
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3 silversky 发表于 2014-1-6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此看来国外专家的建议大多数还是比较中肯的,比给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外科手术法”要强得多,只是当时的 ...
当时中国还是小羊羔,没什么羊毛可剪,养大了才能分享红利,也是互惠互利。
据洪虎讲,这次会议经费总共几十万,财政部和交通部出一些,大部分是世界银行和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 ccaaatt 发表于 2014-1-6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搞物价闯关时,名单上的刘国光薛暮桥吴敬琏都极力反对,而赵却一意孤行,害得中华轮触礁,差点给搞沉了。
...
是的,1988年想绕过通胀搞价格闯过,结果通胀20%以上,出现银行挤兑潮和社会抢购潮,
把薛暮桥、刘国光、吴敬琏等找去,承认在制止通货膨胀上面有失误,决定搞“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十六字方针,已经是1989年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6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紫阳真人后来的幕后团队太极端,而且目中无人,注定被淘汰。
忙总在《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两个民间会 ...
又回头看了看M的帖子,常读常新 ccaaatt 发表于 2014-1-6 12:48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回头看了看M的帖子,常读常新
赞同,忙总的帖要经常回头挖{:4_255:}
兄,挖到宝,不要忘了分享哦 大师兄接过了忙总的金箍棒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6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在不敢当。
看得一些资料,学着卖油条
风格真的很忙总。 灰常感谢大师兄科普,介个油条卖滴杠杠滴,热烈{:soso_e142:} 吴上市肿么这么“活泼”呢,有啥说道{:4_276:}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1-6 16:53 编辑
znxf 发表于 2014-1-6 13:5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接过了忙总的金箍棒
实在不敢当,整理了些资料而已,茶友们都可以做到的
leo_xhf 发表于 2014-1-6 16: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灰常感谢大师兄科普,介个油条卖滴杠杠滴,热烈
leo兄卖着油条,看着羡慕不已,赶紧支个摊吆喝着{:4_280:} 天山来客 发表于 2014-1-6 16: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吴上市肿么这么“活泼”呢,有啥说道
吴上市1959年就是薛暮桥的助手,1980年又在薛手下工作过,而且从美国耶鲁大学泡图书馆图书馆回来,自然要“大显身手”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