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种植的典范, 不需要借鉴美国的私有化
湖北省国营熊口农场 和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就一河之隔。一边是规模化的种植,一边是包产到户的单干。人口密度差不多,机械化水平差太多。 土地利用情况也差太多。 人均收入也差很多。这里没有什么私有化,不过熊口农场的农民称为 农场职工,各种保障如同市民。
有空了再接着写。。。
大规模种植,在中国只适合有限的几个地多人少的省份.剩下的省份不适合,应该还是以个体农户为主,但在组织上要搞合作社或者农协. xjshzbb 发表于 2014-1-1 0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规模种植,在中国只适合有限的几个地多人少的省份.剩下的省份不适合,应该还是以个体农户为主,但在组织上要 ...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 人口密度一点都不小 本帖最后由 土拨鼠 于 2014-1-1 01:53 编辑
如果农场在技术、种子方面能集中力量的话,没理由干不过松散农民
所以,当年包产到户,本就有破坏毛之中国的意思。
我知道我们家那边,80年代时,村里还有拖拉机、水泵房等等
等到后面拖拉机没了,水泵房也长满草了
现在都是农民自己弄个汽油小水泵抽水,单打独斗,最容易被化肥、农药、粮食收购商等资本家折腾的最后一点利润了
earthsound 发表于 2014-1-1 0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 人口密度一点都不小
不是说大规模农业干不过个体农民,而是这种方式会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大规模农业在殖民地国家可以普遍搞,但在以原住民为主的国家和地区是不行的,比如台湾,南韩,日本,以及欧盟各国. xjshzbb 发表于 2014-1-1 0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说大规模农业干不过个体农民,而是这种方式会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大规模农业在殖民地国家可以普遍 ...
农场的职工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好好的。 不存在赶走的问题 earthsound 发表于 2014-1-1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场的职工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好好的。 不存在赶走的问题
我的意思是说,这种模式的农场,不宜在全国农村推广,而且更大型的农场,也未必是一种好的模式.
比如硕果仅存的新疆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现在已经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农业产值的比例已经越来越低,在原农八师,已经低于1%的水平,基层的团场,尤其是连队已经出现了空心化,已经逐步难以为继了.让大多数农场职工生活的好好的,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人口密度大可以解决,只要集中人口就可以腾出大片规模化的耕地。但是大规模机械化平原可以搞,山区很难搞啊。比如那种梯田,我很难想象怎么运用大型机械 湖北在很多方面走在了中部省份的前面。 大规模种植也存在某些问题,我了解的某些私企在河北张家口、承德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大规模种植土豆,单个公司承包土地规模都在两三万亩,亩产约6、7千斤,今年土豆地头收购价格约在8毛、斤,算下来每亩纯收益在两三千元(受价格及气候影响收益并不固定),但农民只能拿到每亩约200元的土地承包费,而且由于采取了全机械化作业,2、3个人就可以看管至少500亩以上的种植圈,所以实际上农民在这中间能参与并分配的收益是很小一部分。而且由于是租地经营,在租期内种植者均大量超采地下水灌溉,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破坏,等租期满他们一撤,农户很可能会发现他们留下的土地干旱、板结,已不适宜进行耕种。如何能够把农户和资本的利益真正结合起来,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享受更大的利益,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