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经济学(7.8)——纸牌大厦(欠债还钱)
“货币主义本质上是天主教的;信用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的。‘苏格兰人讨厌金子’。作为纸币,商品的货币存在只是一种社会存在。信仰使人得救。这是对作为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的信仰,对生产方式及其预定秩序的信仰,对只是作为自行增殖的资本的人格化的生产当事人个人的信仰。但是,正如基督教没有从天主教的基础上解放出来一样,信用主义也没有从货币主义的基础上解放出来。”——马克思
人们接受信用支付的原因在于信用能转化为货币。某甲接受某乙的借条,是因为他确信在秋后能凭这张借条从某乙那里获得100美元的货币。“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立即同时兑换成银行货币,而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能立即同时再兑换成金。”如果信用不能转化为货币,即某乙不能按时还钱,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进一步说,人们接受银票的鼠因在于银票可以随时无条件地兑换成白银,如果银票不能随时兑换成白银,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我们在前一小节已经看到,由于信用的发展,贵金属或价值符号的流通被降低到最低。货币的流通作用,一方面为“甲、乙、丙、丁小圈子”的信用经营所代替,另一方面为银行创造萠“信用货币”所代替。在信用收缩或完全停止的紧迫时期,货币将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因此,商品会全面跌价,并且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货币,就是说,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它们自己的纯粹幻想的形式。信用货币本身只有在它的名义价值额上绝对代表现实货币时,才是货币。信用替代货币的前提是需要的时候货币可以亲自出场,如果货币不能亲自出场,那么信用就不能替代货币。——如果借据不能到期顺利冲销或者偿付,借据就是废纸;如果银票不能提取现银,那么银票也是废纸。
支撑一个人的是信念,支撑一个社会的是信仰。一切信用的流通来自信仰,信仰的动摇导致信用流通的动摇。一切以信用为支撑的财富的观念也来自信仰,信仰的动摇导致财富的动摇。当信仰崩溃的时候,就是社会崩溃的时候。经济方面的信仰崩溃,必然到导致经济的大崩盘。
信用按时转化为货币的过程也是信用或者“信用货币”和债务一起湮灭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首先要回顾这个湮灭过程。我们首先分析没有银行介入的信用湮灭,然后分析有银行介攠葑信用货币湮灭。
回到某甲某乙和某丙小圈子信用循环的例子中,某甲用某乙的100美元欠条支付了某丙的货款。支付之前,某甲在欠条背后签名,表示如果某乙不能按时还钱,那么某乙的借条就由某甲自己承担。这100美元的借据就替代了100美元的现金,起到了流通的作用。现在到了秋后,如果这张欠条没有辗转回到某乙手中,那么某乙就要面临还债的问题。
如果某乙手中能拿出100美元的现金,那么一切万事大吉。如果某乙拿出不出100美元的现金,就要用别的方式偿还债务。比如,用某乙的汽车抵债。这样流通中的信用就减少100美元,某乙的债务也消失了。如果某乙的汽车拍卖,卖得100美元,那么购买者(比如某丁)手中就要减少100美元的现金,某丙手中增加100美元的现金。如果某乙这时已经一贫如洗,汽车房子早就不存在了,或者某乙直接宣告破产,那么就要由某甲承担这个过程,某甲要拿出100美元的现金清偿债务或者用某甲的家产抵债。如果某乙和某甲都宣布破产,那么最终的损失就要由某丙自己承担。
正常情况下,已经过期的欠条,是谁也不要的。不过,某丙也可以廉价(比如20美元)把欠条卖给某丁。某丁是黑道人物,专门靠收债做营生。某丁把某乙绑架来一顿折磨,让某乙焠尝皮肉之苦,确信如果不还钱还有更大的苦头,最后某乙想方设法搞到100美元偿还某丁。至于这100美元究竟是怎么来的——某乙是坑蒙拐骗还是偷抢贩毒,某丁是不关心的。如果没有某丁那样的手段,谁也不会要那100美元的欠条。所以,那100美元的欠条已经不能流通了。
不论如何,某乙的欠条到期时,流通中的现金总量不变,而某乙的100美元的欠条都要退出流通,不能再成为支付手段,不能承担新的流通的任务。
有银行介入的情况,大同小异。
一个经济行为,比如说投资建厂或者流动资金不足,某乙申请贷款。那么在银行给某乙贷款的时候,某乙在银行的账户上就增加了一笔对应的存款。从总量上来看,某乙增加了对应的债务,M2要增加对应的数字。在贷款期间,某乙陆续使用这笔存款,这笔存款从某乙企业名下转移到其他企业名下,然后其他人购买某乙的产品,他们存款转移回某乙的名下。当贷款到期以后,某乙要偿还这笔贷款,也就是债务和对应的信用货币一起消失,于是M2要减少相应的数字。所以,正常情况下,对应的贷款的存款不会出现累积现象。
现在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某乙会无法偿还债务或贷款。
如果某乙生产面包,某甲生产面粉,某丙生产小麦,那么某乙可以用面包平衡他对某甲或某丙的债务——如果某甲和某丙消费的面包总量相当于100美元的话。那么在债务到期时(甚至之前),他的欠条就已经回到他手中了。如果某甲或某丙只消费50美元的面包,第三方某丁消费了50美元的面包,那么某乙也能平衡他的债务。这时,如果某甲和某丙消费了某丁50美元的产品(比如香肠),那么总信用循环也是可以平衡的。某甲和某丙的消费能达到100美元,就能平衡总信用和总债务,换句话说,债权一方的消费总量应该等于他们所拥有的债权。如果债权一方仅仅想积累财富,而不打算消费,这时就需要有第三方消费多余的产品,提供对应的货币,否则必然面临一部分商品滞销的情况,那么对应的就是货币回流不畅。如果某甲、某丙和某丁消费了某乙的面包,而某甲和某丙并不打算消费某丁的香肠,那么必然出现某丁的50美元转移到某甲或某丙名下的情况。当某丁名下的货币耗尽的时候,就是某乙的面包滞销,也是这个循环无法继续维持的时候。
在银行贷款的例子中,某乙申请100美元贷款,银行扣除5美元贴现,然后在某乙账户中存入95美元,某乙用这些贷款支付某甲的货款。某甲用这95美元购买某丙的商品。还有5美元成为银行利润。如果某乙的产品销售顺利,这100美元最终将辗转回到某乙的手中,某乙就能顺利偿还贷款。如果某丙和银行并不继续购买其他产品而是把这些钱存入账户,那么某乙很显然无法顺利偿还贷款。
如果这笔贷款还不回来。那么会怎么样呢?可能性之一,是银行从第二还款来源获得补偿,比如拍卖企业的抵押物。其他企业或者个人购买企业的抵押物,他们的存款减少对应的数值。可能性之二,是第二还款来源无法覆盖损失,于是银行承担损失,银行的自有资本损失这个数目,如果数目很大,银行甚至可能破产倒闭。如果银行的自有资本也不够弥补这笔收不回来的贷款,那么银行破产清算以后还有一部分损失要由储户承担,原有储户的存款便不存在了——储户是银行的债权人,银行是储户的债务人,银行代储户放贷,储户是债权的最终所有人,如果债权最终无法转化为货币,银行的自有资产也无法弥补损失,那么损失必然要由最终所有人承担。
这100美元并没有消失,而是停留在某丙和银行利润的账户中,或者即使进入流通也不购买某乙的消费品。如果停留在某丙的账户中,那么最终某乙的贷款到期的时候,某乙就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这时某丙可以购买某乙的抵押物,比如某乙的房子。平时售价200美元的房子,这时某丙可能用100美元就购买下来。如果没有人购买这些抵押品,或者这些抵押品不能弥补某乙的贷款,比如只卖了50美元,那么最终银行就要损失45(50-5)美元损失。如果银行倒闭破产,那么某丙的95美元存款也收不回来,于是某丙承担95美元的损失,银行损失5美元。表面上看,某丙获得了95美元的利润,银行获得5美元萠利润,实际上这100美元的利润能否落袋为安,还是两说的事情。
无论出现上面的哪种情况,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都会随着贷款到期而消失,M2都要减少相应的数字,而M0不变。这个过程可能是很顺畅的,如果某乙的产品顺利销售话;也可能是极其痛苦的,如果某乙的产品滞销的话。债务与债权一起湮灭的过程,可能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也可能涉及倒闭破产,暴力清欠,银行挤兑,经济崩溃。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而不是满足消费需求,所以本身就具有回流不畅的倾向。如果绝大多数资本家都只打算积累财富,而不打算购买消费品,同时压低工人的消费能力,那么最终必然有一个时刻,面临产品滞销,大量债务违约,大量损失要分摊的局面:“崩溃已经开始的信号……表示市场商品充斥,外国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停止,回流迟滞,而这一切的必然结果是,商业丧失信用,工厂关门,工人挨饿,工业和企业事业普遍停滞”。事实上,这种局面往往是投资高潮的后遗症。一开始,由于设备更新,产业革新,开辟新大陆等等原因,资本家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于是一拥而上,纷纷申请贷款,扩大投资,购买设备,新建厂房,增加工人;当产能实现以后,资本家们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有效需求,大量产品生产出来却没有卖主,于是一哄而散。
"I stay here on my bond!"我照契约行事!拿钱来,或者吃官司!这时如果某乙不能还钱,损失就要由某甲、某丙或者银行承担。毫无疑问,这几家一定会想方设法榨干某乙身上最后一分钱。查封财产,拍卖抵债是可以预期的事情,至于会不会有牢狱之灾则要看各国法律和具体情况,如果当地法制不发达还会有黑社会介入清欠。
这时,某乙如果不想破产,就必须想法设法偿还债务。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借钱,想方设法延期偿还,或者拆东墙补西墙,这是很正常的。某乙手中有大量积压的商品,自认只要能坚持 段廉价把这些商品卖出去,就能还上钱了。哪怕是借点高利贷,先把贷款的窟窿堵住,将来用货款还高利贷。偏偏这时候银行也不愿意借钱——某乙现在已经回款困难了,谁能保证某乙能还上新的贷款?再说现在银行自己也有大量的贷款随时可能收不回来,本身就资金紧张。于是,很常见的现象就是银行利率飙升。
这时,民间高利贷利率上升得更快——相比之下,民间高利贷更容易获得,所以放贷风险更大,必然利率更高。短期看,这种放高利贷的收益很高,年息40%都不稀罕。更有甚者,某乙签了借款100美元的拮据,只给某乙60美元,40美元作为利息直接扣下来。于是债主拥有100美元的拮据一张外加40美元的现金。膀不动身不摇,60美元,变成100美元,这样的事情,想想都会笑。于是贫困地区一夜暴富,宝马车成为一般人家的标配,不开宝马都不好意思和邻居街坊打招呼。但是,长期看风险非常大,毕竟这种暴富是建立在债权能顺利转化为货币的假设的基础上的,而借款人却恰恰是资金紧张的某乙。如果某乙能顺利回款也就罢了,债主获得140美元。如果不能回款,债主手中的100美元的借据就可能成为废纸,于是直接损失60美元。不过,某甲、某丙和银行的压力就小很多了。毕竟,有人愿意主动承担损失60美元的风险,对他们来说60美元已经回来了。
这时某乙手中可能用其他的债权,比如没有收回的货款,某乙就会加紧催收货款,同时拒绝给其他下家赊购的机会。问题是这个时候能收回多少债权也是未知数。一方面,许多债权可能还没到期,某乙要在年底偿还100美元,他手中有某丁的100美元的债权,但是他和某丁约定收回100美元的时间是来年春天。这时某丁完全有理由拒绝提前偿还。如果某乙脠某丁提前偿还,则可能要提出优厚的条件,比如现在偿还只要80美元就两讫了。另一方面,这些债权还能收回多少本身就成问题,某丁现在可能本身已经陷入困境。再说某乙陷入困境,本身就可能是因为其他人欠债不还所引起的。
某乙如果不能拆东墙补西墙,也不能收回债权,就只能挖肉补疮了。某乙可以廉价抛售自己的产品,挥泪跳楼大甩卖。所谓货到地头死,这时就不要讲价钱了,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舠鱙只有某乙自己在抛售也就罢了,如果大家都在抛售,那就看谁跑得快了。跑得慢的人,只能把卖不出去的商品抵债,只能能抵几个钱,只能随债主说了算。
抛售完商品抛资产,有价证券、房产、汽车、土地,平时收集的奇珍异宝,名人字画,有什么是什么。这时,各种资产价格迅速下跌。
折腾完某乙,折腾某甲;折腾完某甲,折腾银行;最后还有某丙兜底儿。一连串折腾下去,直到所有信用和债务一起湮灭为止。
这时几乎所有的购买都需要用现款支付,不能使用信用赊购。一方面卖主不知道对方能不能按时偿还货款,另一方面卖家也着急获得现款去偿还债务。于是有多少信用,就要损失多少商品。“信用货币的这个基础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基础一起形成的。信用货币的贬值(当然不是说它的只是幻想的货币资格的丧失)会动摇一切现有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商品价值在货币上的幻想的、独立的存在,就要牺牲商品的价值。一般说来,只要货币有保证,商品价值作为货币价值就有保证。因此,为了几百万货币,必须牺牲许多百万商品。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它的妙处之一。在以前的生产方式中没有这种现象,因为在它们借以运动的那种狭隘的基础上,信用和信用货币都还没有得到发展。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停止贷款,催收欠款。如果我们把银行理解为有很多债权的某乙的话就不难理解银行的处境。于是,一部分人的还款困难,直接影响另一部分人贷款。那些靠贷款维持流动资本运转的资本家,即使经营良好,产品并不滞销,也会因为拿不到贷款而停产。而他们的上游企业则可能面临产品滞销的困难。某些中小企业,平时获得贷款就很难,这时耠聟陟厙癟冲受到冲击。这时,这些企业家们就不得不像某乙一样,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挖肉补疮。为了维持基本的运转,他们往往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高利贷。于是我们经常看到银行收紧银根,民间高利贷旺盛,中小企业微利运转、苦苦挣债的局面。
由于全社会的资金通过银行这个中介,具有高度流动性,所以全社会所有人的现金流几乎在一夜之间变紧:“这时危机突然爆发了,昨天还是如此充足的银行券,一夜之间就从市场上蠠失了;随着银行券的消失,汇票贴现者,要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人,商品购买者,也消失了。英格兰银行应该出来援助……但是它很快也就无能为力了;对每个人来说,都要依赖踠另一个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人能不能如期付款;所以,将会发生对市场上现有的支付手段即银行券的全面追逐。每一个人都想尽量多地把自己能够获得的货币贮藏起来,因此,银行券将会在人们最需要它的那一天从流通中消失。保存起来的银行券,1847年10月一个月就有400万镑到500万榜。”
保存现金的目的除了为了应对支付,还为了让自己的利润落袋为安。
这种时候任何财富都不如货币重要:“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销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当这一机构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这时,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来代替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得毫无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在它自己的价值形式戠前消失了。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象鹿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在危机时期,商品和它的价值形态(货币)之间的对立发展成绝对矛盾。因此,货币的表现形式在这里也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是用金支付,还是用银行券这样的信用货币支付,货币荒都是一样的。”
在信用扩张期,全社会总利润可能很高,但是一旦发生危机,总信用和总债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湮灭,互相抵消之后,究竟有多少利润落袋,那是另一说的事情。名义上挣了很多钱,存款帐户中有很多钱,还有很多投资,但是这些财富能否落袋为安,是两说的事情。这时只有金银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用是靠不住的,银票是靠不住的,有价证券、债权、股权谠土地所有权也都是靠不住的。
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积累的财富是实实在在的金银和土地,有些大财主喜欢窖藏货币,因为货币是社会必要劳动的化身,可以购买一切商品。他们把多余的货币埋在院子里,或者收在密室的金库里,这些货币沉睡起来退出流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在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积累的财富是头脑中对债权的信仰。平时人们不需要金银,信用把金银的流通作用压缩到最小,很少有人会让自己手中的货币会处于停滞状态,资本家获得金银马上又进行投资。金银的交割仅仅是账面的运动,匆匆地在账面上一带而过,随即便再次投入流通,以求获得更多萠同类。这时社会顶层拥有财富的人,会更多地在意自己未来能拥有多少财富,而不是现在保险柜里有多少金币,或者银行账户上有多少存款。这时,他们手中拥有少量的现金也是为蘠鑎对生活的需要或者支付到期的账款。相比之下,这些现金与他们名下的所有的财产相比,往往不值一提。他们拥有的绝大多数财产,都是在不断进行投资,处于滚动之中。他们拥有的绝大多数的财富都是在想象之中,需要通过估算才能知道总量。当然,这种估算的前提就是一切经营活动顺利平稳。
产业资本家会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进行投资,有些人会把手中的钱借给产业资本家,不够投资的部分会被存入银行,由银行收集起来放贷,这些放出去的贷款也会转化为投资,债权最后变为商品。这时,货币已经退出流通,绝大多数的货币静静地沉睡在公共的金库(也就是银行的金库)里,处于休眠之中。与实体沉睡相对应的是所有权的高速转移——货币的流通变成银行账目中货币所有权的不断冲销,利润的积累会随着贷款和投资的增加也变成银行账目上纸面的增长,最后货币的财富会变成债权,这些债权能否顺利兑现则在于商品销售情况。
还有一部分货币会投入与实际生产无关的领域,去购买股票、债券、土地(地产作为资产,和股票债券一样,也对应一种索取权,是对未来在该地生活的人的贡税的索取权),去追求这些资产的价格的升值。如果不考虑价值符号泛滥情况下人们购买资产以求保值的话,那么资产的价格同样间接得益于实体经济的利润。首先,这是因为当实体经济萎缩的时候,股票谠债券的收益和地租必然下降,实体经济破产的时候,股票和债券必然变得一文不值,土地也无法收到地租。其次,这些资产的价格与利息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当利息上升的时候,即使股息、利息和地租不变,这些资产的价格也会下降。再次,当实体企业家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必然抛售一切可以抛售的东西以避免破产。这时,即使这些资产收益不变,利息张不变,他们的价格仍然会因为大批抛售而迅速下跌。
正常情况下,财富是滚动积累的资本,而不是窖藏的货币。非常时期,资本不再投入滚动,而是被窖藏。这时的损失不知道由谁承担,即使存在银行,也难免被银行倒闭所牵连。对资本家来说最靠不住的就是债权,最没用的就是商品。能获得多少利润,能有多少利润落袋为安,要看财富脱离经济循环的速度,甚至完全看运气。某乙欠了某甲和某丁的债。如果某甲先到,那么某乙的资产可能就先被某甲拿走,某丁赶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抵债的东西。某甲拿走了某乙的资产去拍卖,某丙可能也要拍卖类似的产品。如果某甲赶在某丙之前卖出去,那么某甲就可能落袋为安。相比之下,某丙的商品就可能被迫打折,甚至完全卖不出去。
这时,大家都变成货币贮藏者,想象中的财产,未来的收益、债权或者虚幻的价值,必须变成实在的货币。谁跑得最快,谁损失最小。大家纷纷退出循环,握有现金,准备应对支付危机,准备将来东山再起,或者仅仅是为了避免损失。——火灾之中,站立不动的人会被众人踩死,仅仅为了避免被踩死也要随大流狂奔。
这时,银行也不是可靠的。实际上,银行也是环环相扣的信用链条中的一个节点,银行绝大多数的资产是放出去的贷款,主要的负债是存款。前一小节的例子中,苏格兰银行拥有的现金大约为300万英镑,而各种存款大约2700万镑,换句话说,银行拥有的债权(各种贷款)至少2400万镑。如果某乙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就有可能要承担损失。对银行来说,虽然有很多债权(贷款),但是也有很多债务(存款)。货币荒的时候,银行拥有的债权最不好说,谁也不知道那些贷款人会不会宣布破产;但是银行负有的债务却很难逃脱,除非银行自己宣布破产,否则银行难逃债务。如果银行的债权(贷款)损失到一定程度,超过银行自有资金,就可能出现银行不能保证存款人随时提现的局面,也就是由储户最终承担损失,或者说储户的存款打水漂。某乙不能承担损失,将由某甲承担损失,某甲不能承担损失,某丙要继续承担。这个损失传递的规律在这里也适用。不过某乙具体化为贷款人,某甲为银行,某丙为储户。对储户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比赛逃跑,或者说在银行倒闭之前把自己的存款全部提现。于是,动作快的储户落袋为安,动作慢的储户面对一大堆收不回来的贷款欲哭无泪。
如果对银行失去信心,就不是窖藏银票,而是窖藏金银。甲、乙、丙、丁拥有银行的存款是对银行债权,他们手中的银票也是,如果他们对银行拥有的债权(放出贷款)也产生怀疑,担心银行可能被拖累的话,他们同样会采取迅速提现的做法——这时的提现绝不是提取银票,而是提取现银——银票不过是一张纸,不能提取现银的银票就是一张废纸。平时看似沉睡萠譶鍓葞银子,这时就派上用场了。如果这些银子不存在,银行难免面临倒闭。同理,在价值符号的时代,理论上央行是唯一的发钞行。这时,如果对国家的信用产生怀疑的话,所有央行的债权人,就会争相放弃央行的债权,去追捧外汇和黄金——如果能兑换就兑换,否则就去黑市购买。
保存现金的第三个目的是为了获得额外的收益。
这时,有人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逆潮流而动,把货币投入经济循环,试图出手捡便宜。这是一种冒险求富贵的行为。成功的话,可以廉价买到平时昂贵的资产或产品,弄不好却可能成为损失的分担者。抛开前面高利贷者的例子,还有其他很多的例子:“一个法国人把一批价值3000镑的商品交给明辛街一个经纪人,要他按一定的价格出售。经纪人卖不到要求萠价格,这个法国人又不肯削价出售。商品就留在那里卖不出去,但这个法国人急需钱用,因此经纪人就用下述方式贷给他1000镑,即由这个法国人以商品作为担保,向这个经纪人开出二张以三个月为期的1000镑汇票。三个月后,汇票到期,而这宗商品却仍然卖不出去。经纪人这时必须兑付汇票,尽管他手里有价值3000镑的担保品,但不能变卖,因而陷入了困境。一个人就是这样把另一个人拖垮的。”
当然,如果进入循环的大资本有操纵市场的能力,则是另一回事情了。产业资本旺盛期,并不是货币资本旺盛期。相反,当产业资本陷入困境的时候,恰恰是货币资本获得最高利息并且廉价收购资产的时候。这时,大批信用退出流通,赊购赊销很难被接受,许多人贷款困难,存款损失惨重,全社会的货币总量迅速从M2向M0靠拢。M2承担的流动要由远远少于M2的M0承担,不仅如此,还有大批的货币被窖藏起来,退出流通。由于信用失效、债务被强行清盘、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贮藏等原因,必然导致货币资本在短期内极度紧缺,在支付的压力下,货币资本迅速升值,产业资本和虚拟资本则迅速贬值。恰恰是后者太多,才显得前者太少。这时,如果给予某一群体贷款,那么这个群体就可以迅速廉价收购产业和Р种资产。问题是谁能获得贷款?毫无疑问和金融机构有密切关系的垄断大资本相对小资本有更多的机会。在价值符号时代,理论上央行是唯一发钞行,也是各个商业银行最终贷款人,能操纵国家政权的各大垄断资本自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贷款。只要政权不倒台,央行就不会破产;只要央行不破产,这些垄断资本在金融市场上就处于不败之地。
19世纪,这样的危机定期袭击资本主义经济,来去匆匆,社会经济定期一片狼藉。出大事了,就要分析原因,就要有人负责,就要寻找罪魁祸首。经济危机也不例外。
当时产业资本家的观点是银行家不肯继续给他们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导致他们陷入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廉价甩卖的困境。银行家的观点是产业资本家投资力度不够,为了继续发展生产而争相贷款所以导致利率上涨,进而诱发危机。
“断言只缺少支付手段的人,要么他们眼中只看到那些拥有可靠担保品的人,要么自己就是这样一些蠢人,他们认为银行有义务也有权力用纸票把所有破产的投机家变为有支付能力的稳健的资本家。断言只缺少资本的人,要么只是玩弄字眼,因为正是这时,由于输入过剩、生产过剩,有大量不能转化成货币的资本存在。”
产业资本家认为货币不足,不能贴现。如果有商品就能贴现,那银行成什么了?存货不管能不能卖得出去,都能以存货为抵押向银行贴现或者申请贷款,那银行不成了最大的批发商了吗? 工人的消费能力被压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能力随着收入增加下降,必然有大量产品卖不出去。这些卖不出去的产品没有销路,也就不会有货币的回流,没有货币回流的商品对应的借渠(汇票)怎么能贴现呢?如果贴现了,将来又卖不掉,最终货币回不来,这些商品必然归银行,那不成了银行购买产业资本家的产品了吗?再说,还有很多贷款纯粹就是用于投机甚至欺诈。
“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不过,除搠以外,这种汇票中也有惊人巨大的数额,代表那种现在已经败露和垮台的纯粹欺诈营业;其次,代表利用别人的资本进行的已告失败的投机;最后,还代表已经跌价或根本卖不出去萠商品资本,或者永远不会实现的资本回流。”
银行怎么能有义务把这些损失兜底呢?何况,银行兜底的幅度,如果超过银行自有资金的,就是储户用存款兜底。
如果银行不伸出援手,不肯向某乙提供资金援助的话,某乙的损失必然一环扣一环的传递下去。银行一手托两家,一面是贷款,一面是储户,所以也是其中的一环。货币紧张的蔓延,必然导致危机的扩大;危机的扩大,加剧货币紧张的蔓延。这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把自己的资产变现,成为货币贮藏者。“在恐慌时期,国家所需的通货等于平时的两倍,因为流通手段被银行家和其他人收藏起来了。”这种危机达到一定幅度,难免会冲击银行。如果银行的损失超过自有资本的话,银行必然倒闭。
表面上看,银行只要印刷一张银行券(银票)就可以使陷入困境的某乙获得解放,也可以避免自己破产的风险——既然大家把银行券收藏起来,那银行就加印银行券。实际上,这样一攠,银行破产的风险还是增加了。因为这时就意味着银行的负债增加了一张银票,资产增加一堆卖不出去的商品,或者一些已经失败的投机或欺诈。当银行的负债多到一定程度,资产减少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面临被挤兑白银的风险。银行冒着被挤兑的风险,用自己的债务换取某乙的滞销产品和垃圾债务,这样的傻事谁会干呢?
再说,大家收藏银行券而不是金银的原因,是大家确信银行不会超印银行券,用银行券随时能提取现银。如果大家知道银行超印银行券,必然不再收藏银行券而是收藏金银:某乙获得银行的银票,把银票支付给某甲,某甲把银票支付给某丙,某丙会在第一时间用这张银票去提取白银,然后锁在自己的保险柜里。银行库存金银一旦告罄,银行还是会破产。
这时,需要有一家银行站出来,用自己的钞票为企业提供流通手段,避免所有的货币都被窖藏起来。这家银行必须有足够的信用确保自己的钞票能够顺利流通,而且不怕挤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