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ndson 发表于 2012-3-7 10:41:07

卢瑟经济学(7.2)——纸牌大厦(环环相扣)


在任何一个国家,多数信用交易都是在产业关系本身范围内进行的……原料生产者把原料预付给加工制造的工厂主,从他那里得到一种定期支付的凭据。这个工厂主完成他那一部分工尠以后,又以类似的条件把他的产品预付给另一个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工厂主。信用就是这样一步步展开,由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一直到消费者。批发商人把商品预付给零售商人,他自己则向工厂主或代理商人赊购商品。每一个人都是一只手借入,另一只手贷出。借入和贷出的东西有时是货币,但更经常的是产品。这样,在产业关系之内,借和贷不断交替发生,它们互相结合,错综复杂地交叉在一起。正是这种互相借贷的增加和发展,构成信用的发展;这是信用的威力的真正根源。——《工业信贷和工业银行》

有了银行就有了现代的社会化的信用体系。在银行出现之前,社会化上存在着信用,但多是零散和独立的信用。出现银行之后,信用体系成为社会化生产过程中一个独立的环节。

信用这个词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经济领域信用是一种“借”与“还”的关系。

张三信得过李四,把钱借给李四,规定借款期限,规定还款方式,规定利息。信用到期时,李四还给张三对应的本金和利息。这就是信用的最早来历。

当然,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货币流通作用有限,彼此之间借贷的未必是货币,也许是实物产品。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地主借粮食,答应秋后以几倍的数量偿还。这是封建经丠中很常见的事情。如果读者看过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的话,一定记得其中马大三向八婶子借白面的情节:马大三借一斤白面给花屋和翻译包饺子,答应来年麦收借一还八。

张三供货李四零售。最开始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来张三信得过李四,或者李四比较强势提出赊销,于是张三不再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张三把自己的商品交给李四出售,三个月以后,李四把商品卖出去,还给张三货款,这也是信用。

前面三种:借钱还钱,借物还物,借物还钱。理论上,穷举的话还应该有借钱还物。实际比较罕见,因为借钱还物相当于一种销售行为,多数情况下货币往往比商品受欢迎。罕见并不等于不存在:比如,当某种商品比较紧缺、供不应求的时候,供货商要求下家预付货款。再比如,当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债权人很可能要求债务人用实物代替货币偿还债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借”与“还”的方式衍生出无数变种。最早的借贷是民间的,一对一之间的,整个借贷过程清晰可见。张三借李四的钱,投资或应急,到期还给李四。李四借给张三的钱,来自自己的财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广泛应用,这种环节不断社会化,独立成一个专门的行业,这个行业就是金融业。银行把社会上零散的资金收集起来,借给社会上需要资金的人。银行的左手是社会上的储户,右手是社会上需要资金的人,一手托两家。银行是产业资本家的出纳,每个生产者和商人的流动资金,都会集中到银行手中。此外,一切阶级的货币积蓄和暂时不用萠货币,都会存入银行。如果没有银行,小的金额是不能单独作为货币资本发挥作用的,

银行成为产业资本家和社会之间的桥梁,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这时的贷出者不再是单个的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萠总管理人。银行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银行的利润大量于来自存贷款息差。

借给资本家的产品或货币成为资本,投入新的生产循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不属于自己的资本的使用权,就是融资过程。如果本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15%,获得外界资本的利率是6┠,那么对资本家来说,外界融资的利润率就是9%。这部分资本虽然不如自有资本利润率高,但是却可以大量获得。相比之下,自有资本虽然利润率高于社会资本,但是完全靠自身积累,所以总量有限,增长的速度也慢得多。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利用社会资金经营,发展速度必然慢于利用社会资本的同行。在大吃小、快吃慢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是非常不利的事情。如此便不难理解企业大量利用资本的原因。

信用关系,表面上看让渡一段时间的使用权,然后收回使用权获得取利息。利息无疑来自未来生产的收益。任何物品不经过生产过程,不吸收劳动力,都不会自然而然地增加价值。一堆黄金,借贷出去,如果埋入地下的话,几百年以后也还是那样一堆黄金。不多不少。这堆黄金被借贷出去,用于购买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的话,无疑会产生新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原有的黄金。生产过程越长,超过的量越多。

与一般的资本主义的投资行为不同,表面上看,金融资本的积累不需要与实体经济发生联系。贷出货币,期满对方偿还更多的货币。实际上,这个过程是金融资本家把生产的过程外包给产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获得利润,金融资本家获得利息。在分析信用对经济的作用时,我们需要牢记,无论这个过程如何曲折,最终的收益都是来自实体产业。借钱还钱,需要李四做生意赚到钱。借物还钱,需要李四把赊销的产品卖出去。货币脱离实体产业不断自我以几何级数增长,这是纯粹的幻觉。如果实体产业不能得到发展,甚至萎缩,金融行业也必然没有利润。

银行贷款给企业,首先是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需要。

我们可以看到产业资本家利用金融业的资本进行经营,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出售产品,获得剩余价值,然后偿还本金,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给金融业。整个过程与产业资本家缠用自有资本经营一样,都要经过购买原料、设备和劳动力,生产产品,然后销售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资本家使用自有资本时,遇到的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样会出现。“资本家—工人”体系中,剩余价值中资本家自身消费不了的部分,在“资本家—银行家—工人”的体系中同样找不到买主。新体系无非是把原先的资本家分为“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现有“资本家—银行家—工人”体系仍然是原有体系的变种,并不改变少数人占有大量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如果希望所有产品都能顺利售出,那么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就要訠利润和利息全部消费掉,只要不能消费掉,就要遇到产品滞销的情况。

商业信用的第二种方式是赊销和贴现。在马克思的时代,企业把产品卖给对方,对方并不能立即支付货款,这时企业要求对方提供保证定期支付货款的汇票。企业用这种汇票去银行贴现。银行收取一定的利息之后,给企业现金。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汇票可以这种汇票直到它们期满,支付日到来之前,本身又会作为支付手段来流通;它们形成真正的商业货币。真正萠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随着商业和只是着眼于流通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信用制度这个自然蘒础也在扩大、普遍化、发展。大量的交易都采用汇票冲抵。大体说来,货币在这里只是充当支付手段,弥补汇票不能平衡的差额。这时,商品不是为了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了取得騠期支付的凭证而卖。

在这样的条件下,产品不必卖掉,只要在银行能贴现就可以。比如,生产商把产品提供给批发商,批发商为生产商开出三个月到期的汇票。银行接受批发商三个月到期的10000英儠蒕汇票,按照4%的贴现率,给生产商的账户中存入9900英镑,或者冲抵生产商给原料商开出的3个月到期的汇票。如此循环往复。这时,整个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很小,只是弥补汇票循环之中,不能平衡的部分。很小的货币量就能支撑很大的交易规模。换句话说,银行只用很小的资本量,就能支持惊人的交易规模,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时的交易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企业把产品卖给银行。银行最后获得一堆商品还是现金,则完全看零售商的销售情况。

不论哪种方式的商业贷款,都是银行垫付了资本,在产品将来销售之后获得分一杯羹。这杯羹能不能到手,要看产品最终的销售情况。在信贷疯狂扩张期,生产规模和商品规模都在急朠楒大。企业和银行都获得惊人的利润。但是,这一切都是纸面的富贵。这些利润最终到手,需要产品最终销售出去。银行手中掌握大量的汇票和贷款,这些汇票和贷款最终能成为实际的利润,要求贴现人或贷款人能顺利完成生产循环。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那样,由于资本一面扩大生产,一面压低工人消费,必然导致大量的产品滞销。或者说,必然有大量的贷款无法收回。我们在前面有关生产与实现一章中关于积累的部分已经说明,积累(投资)的结果必然导致产量的增加,这时必然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推动新的积累(投资拉动经丠),或者需要提高消费能力。但是,积累受到自然条件、科技水平的限制,必然不能无限进行。这时必须提高多数社会成员的消费水平,消费掉前期积累产生的大量新增产品,否则猠罓楏大再生产短期内能缓解消费不足的局面,最终也要面临大量产品滞销的局面。

任何扩大再生产都不可能无限的延续下去。扩大再生产的中断是必然的,表现为偶然事件。

1843年英国打赢了鸦片战争,英国商业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整个英国的资产阶级,立即如同嗑药了一样,全部陷入了兴奋之中,纷纷盘算能从中国这块新兴的市场获得多少利润—— “我们怎么会有生产过多的时候呢?我们要为三亿人提供衣服!”厂房、蒸汽机、纺织机,纷纷上马。不仅如此,大量的资本涌入铁路建设,既然经济要大发展,必然有大量商品和原倠饧腥运输,铁路必然利润丰厚。从1844年夏季,人们尽可能多地认购铁路股票,这就是说,只要有钱足够应付第一次缴款,就把股份认下来;至于以后各期股款的缴付,总会有法可想!这时,人们忙于投资铁路,不得不求助于信用,商行的基本营业多半也只好为此而蒙受损失。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当时,银行贴现率低:1844年是1.75%—2.75%;1845年直到10月,是在3%以下,后来有一个短时间(1846年2月)上升到5%,然后1846年12月,又下降到3.25%。英格兰银行地库中的金储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国内一切证券交易的行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当时英国的资本家们想,在刚刚开辟了新市场而且获得资本容易的时候,为什么要放过这种大好机会呢?为什么不大干一番呢?为什么不把英国所能制造的一切商品运往迫切需要英国工业品的外国市场上去呢?为什么工厂主自己不应该在远东出售纱和布、在英国出售换回的货物来获取双重利益呢?

这次崩溃随着1846年农作物歉收而爆发了。英格兰,特别是爱尔兰,需要大量进口生活资料,特别是谷物和马铃薯。但供给这些物品的国家,只能接受极少量的英国工业品作为对这些物品的支付;必须付给贵金属;至少有900万镑的金流到国外去了。其中足有750万镑的金取自英格兰银行的库存现金,这就使英格兰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活动自由受到了严重限制;其它那些把准备金存于英格兰银行、事实上和英格兰银行是同一准备金的银行,也同样必须紧缩它们的货币信贷;迅速而流畅地集中到银行进行的支付现在陷于停滞。停滞起初是局部的,后来成了普遍现象。银行贴现率在1847年1月还只有3%—3.5%,在恐慌最初爆发的4月已上升到7%,然后在夏季再一次出现暂时的微小的缓和(6.5%,6%),但当农作物再一次歉收时,恐慌就重新更加激烈地爆发了。英格兰银行官方规定的最低贴现率10月已经上升到7%,11月又上升到10%,这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汇票只有支付惊人的高利贷利息才能得到贴现,或根本不能贴现。许多企业陷入绝境,资金链被压断,一系列第一流商行和许许多多中小商行倒闭。英格兰银行本身也濒于破产。

在这个例子之中,由于灾荒导致进口增加,大量货币从英国流出,导致了意外的收紧银根。疯狂的扩大再生产,由于收紧银根而被打断,需求不足的缺口暴露出来。

如果没有这次灾荒,是否会发生经济危机呢?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次偶然的饥荒,随着投资产能的不断释放,必然出现消费品逐步滞销的情况。在工业化生产面前,3亿人的市场也迟早会变得狭小。何况,由于贵金属外流中国很快就会没有支付能力购买英国产品。这时,必然发生回款困难。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大批企业会越来越依赖银行提供流动资金。银行提供萠流动资金的利息必然增加。即使没有外来的危机,利率也会上升,最终还是会崩溃。原有的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危机的现象在加入金融行业以后仍然会存在,表现形式或许略有不同(ㄠ聵啻葓产品滞销表现为利率上涨和社会资金紧张),但是本质是不变的。

那么如果政府不断无限提供贷款,是否能缓解危机呢?事实上,自从价值符号替代金银成为支付手段之后,理论上,政府能无限提供货币,央行也可以无限提供贷款,企业能不断借新还旧。但是,政府提供的贷款并不能解决最终产品销售行为。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提供贷款也不能改善产品的最终销售行为。最终我们会看到一面不断增加的贷款总量,一面是堆积如山的滞销产品或者没有产出的垃圾性投资。不仅如此,这样的疯狂增加贷款的行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这部分内容,后面还会谈。

从另一个角度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互为表里的事情。不论怎么简便化或者复杂化,货币与商品对立是必然存在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也许演变成“一手交货三个月以后交钱”或者“张三交货,李四收货,银行垫付”的方式,但是最终仍然必须发生张三与李四之间的货币转移,而这种货币转移又是由李四手中的商品顺利销售为基础。如果要稠利销售,就需要工人和资本家消费所有的产品。或者说,货币从资本家手中流出,回到资本家手中,不多不少。如果不能为李四的产品找到销路,整个交易过程必然无法完成。

这时,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一环扣一环的销售过程所建立的一环扣一环的信用体系,必然变成一环套一环的坏账循环。所有的坏账都集中在银行,从表象上看,是银行放贷有问题,没有控制风险,企业经营有问题,没有把产品销售出去,等等。表面看来,只要注入资金就能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坏账完全化解掉,实际上,根本上的原因则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即使注入了资金,也不能解决生产终端零售商手中的大批堆积如山的没有对应消费能力的滞销的产品。所以,用注入资金的方式化解三角债,是扬汤止沸,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制造更大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常见的表象是银根紧张,实际上是大批的产品没有买主。产品卖不出去,贷款回不来,自然银根紧张。历史上看,资产阶级政府是资本家的委员会,自然不愿意剖析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为了不触动资本的利益,资产阶级政府往往采取放松银根的方式试图缓解经济危机。这时,我们会看到:如果投资不赚钱、没有多余的剩余价值,工人谠资本家就能消费掉所有的产品,经济机会平衡。但是,这样一来资本家就不会投资,也就是说刺激政策无效。反之,如果资本家预见将会有利润,那么结局必然是对应利润的部分的产品没有销路,也就是说酝酿更大的产能与消费能力之间的缺口。换句话说,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改变资本主义分配方式,仅仅放松银根鼓励资本家投资的刺激政策,或者无效或者酝酿更大的危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在繁荣期,也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期间,收紧信贷必然导致崩溃,不收紧迟早也是崩溃。在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来临之前,放松信贷可以刺激更快的复苏,不放松银根,迟早也会复苏——但是复苏的速度显然会慢很多。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就会不断增加投资,利用社会资本可以跳过漫长的积累期,也可以使资金运转的速度大大加快。放松或收紧信贷,并不是崩溃或复苏的根源,却可以提前导致崩溃或加速复苏。于是,便产生了利用信贷可以控制经济周期的错觉。事实上,只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只要多数人的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不论怎么调节信贷,都不可能消除产能与消费的缺口。

经济复苏的根源是新的设备更新,社会投资需求大规模增加;经济崩溃的起点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完成,产能被释放出来。商业信用不过是使资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可以利用而已,瘠不改变分配模式,自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冲击通过银行这个经济的中枢,迅速扩展到所有行业。企业的产品不能在社会上销售出去,必然拖累银行。生产商的产品销售不掉,就无法偿还建设厂房、购买原材料和设备,以及雇佣工人的贷款。销售商的存货卖不掉,就无法按时兑付汇票。这些损失,最终要转移到银行。这时,银行就会出售企业的抵押物,或者要企业担保人偿还对应的本金和利息。如果企业的抵押物能顺利变现,或者担保企业能承担损失的话,那么银行就可以把损失转移出去。如果不能的话,比如经济危经济期间,所有企业都面临产品滞销、资金紧张的问题,那么这部分损失就要由银行承担,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倒闭。银行倒闭必然冲击所有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既是这些企业本身的产品并不滞销,也会遭遇资金困难。即使银行不倒闭,也会造成资金紧张,贷款利率上升的现象。一家企业的滞销,迅速通过银行这个中枢,扩散到整个经济体。当这家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并不影响全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扩大再生产就会停滞。这时,经济危机就会到来。

这一章的分析之中,我们采用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手段进行分析。事实上,企业的融资手段有很多,甚至可以完全绕过银行,比如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募集资金直接向社会融资。但是,不论哪种融资手段,本质都是一样的,最终的行为,都是企业向社会征集资金,并承诺给予相应的收益,销售产品偿还贷款,社会资金保留所有权交出使用权,获得相应收益。企业缠用其它融资手段融资,并不改变这一部分的结论。

银行贷款给企业,不能解决经济危机,那么贷款给消费者如何呢?这是下一小节的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瑟经济学(7.2)——纸牌大厦(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