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亨利•保尔森《峭壁边缘》
本帖最后由 金台夕照 于 2012-3-6 20:39 编辑这是过去写的一点笔记,不很全面。我因为对经济学完全不了解,纯属好奇看了这本书,也是因为不想辜负别人送书的好意。很少人提到这本书,可能认为该书价值不大。但由于作者参与处理的事情还很近,我们可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是否干预:自由市场主义者的“艰难选择”
友人送了本书,是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写的《峭壁边缘》。我对经济学是外行,但由于是几个上市公司的股东,所以也不得不经常关注一下经济方面的事情。书粗看了一遍,感觉有的地方也啰嗦了些,但对认识美国的现实政治经济,感觉其中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值得一看。
这本书是保尔森在处理金融危机期间的一段记录,从拯救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贝尔斯登银行、花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经历和过程。
在就任布什政府财政部长前作者在高盛工作,熟悉华尔街的情况,知道问题在哪里,也知道该如何对付。所以在他临危受命后立即投入工作,全书通篇出现的一个词就是监管。这对保守主义政府而言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但他们还是坚定地这样做,并说服不同意见者。作者多处自称“是一个自由市场主义的坚定信徒”(P4,为该书页码。下同),但在他一上任就做出了与其信仰完全相反的行动。书的最后还提到他在财政部最后一天的想法时仍声称“危机并没有动摇我对自由市场制度的信仰”(P371),他仍感到“正被迫用自己不信任的东西来拯救我一直信奉的事物”,因为他要说服的人“认为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是迈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由此可见,自由主义信徒是有一点虚伪的。
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让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受到一些挫折,对他们要求政府少干预或不干预的愿望是一个打击。
对于自由主义经济的信徒来说,政府干预是难以接受的。与保尔森转变为主动出击相比,另一个自由主义经济的信徒则经过了一番斗争。1998年,国际金融大鳄在香港兴风作浪,港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也曾面临着干预还是放手不管的问题,经过权衡最后还是选择了积极干预。不过,在做出这个行动的前夜,他对做出与其信仰相反的行动感到难过并流下了眼泪。但事后观察,他的决定对香港是有利的。
当然,对于我这个经济外行来看,还是觉得只要能解决问题,干预和不干预都是选项。那种一味地坚持自由主义市场原则,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别有用心。
奴大欺主
作者保尔森在叙述政府拯救两房的过程中,对这两个公司颇有微辞,也感到很无奈。一方面,必须将这两个问题严重的公司保持正常运转,不致倒闭;另一方面,又痛恨它们的严重问题拖累了整个美国经济,并对它们的管理层的傲慢极度不满。
房地美和房地美,书中称其为是两个华盛顿的”街头霸王”(P146),可见其形象并不怎么样,但由于它们掌管着巨大的资金,有动摇国家基础的可能。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由于其管理的不善,以至问题严重,对执政者来说,对两房的管理层也充满了不屑。在保尔森入主财政部后就立刻对两房采取行动。由于两房的特殊性,他们在国会的朋友众多,所以财政部的计划和行动有如打仗一般,必须对两房搞突然袭击,以免这些家伙采取不合作的对策。这就是两房作为特大型公司尾大不掉的问题。它们已经严重影响政府的运行和社会的稳定,政府在行动时也会投鼠忌器,拿它们没有太多办法,它们因此显得强硬和蛮横。
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店大欺客、奴大欺主。两房的行为和现状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奴再大,终究是奴,胳膊拧不大腿,它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否则,政府还是会通过法律程序来控制它,撤换其高管人员。主人的一时退让不表明他的软弱和无能,只不过是在寻找出手的时机而已。当然,美国的情况还是要特殊一点,大资本的力量还不是一般地大,政府不过是大资本的代表而已。这一点恐怕还不能套用很多东西。但当某一方面的资本危害到其他更多的方面时怕也难以过关。
房地产行业由于其资金密集的特点,很容易形成较大的个头,所以很多公司自以为有了博弈的资本和力量。在我国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一些房地产企业在与政府的博弈中挟绑架经济的威力,对政府进行的调控虚与委蛇,说嘲弄也不为过。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到目前为止竟然平安无事。
几个问题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书中有关这些问题公司的高管薪酬问题保尔森很有看法,但也没什么办法。同“金色降落伞”一样,这是制度性问题。对此,连美国人都觉得不合理,但合法。我就不评论了。
关于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我感觉很蹊跷。读完本书后,更是加重了我的怀疑而不是相反。
2.这本书厚厚的一大本,要全部读完还是要点耐心。由于是多人翻译,文字风格略有差异。其中的错别字不少,这一点看来难免。但有个错误还是较为严重的。在保尔森提到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时说他“带领”中国走出了非典危机,显然是不对的。因为非典时他是北京市代市长。我不知道出中文版时为什么没有改过来。
3.关于作者亨利保尔森
作者在书中有一些个人生活习惯的信息,如作者喜欢早起早睡。这一点给我印象深刻。很多人宣扬西方人习惯夜生活,搞得一些人认为外国人就习惯晚睡晚起。保尔森自称平时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P12),通常在晚上9点半就寝,次日5点多起床,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当然,在救助计划进入关键时期他也时常熬夜。
早上冲澡90秒,就是1分半钟,然后锻炼,健身。保持健步如风又精力旺盛。这是好习惯。
书中各有一张作者与其妻温迪(温迪是希拉里•克林顿的大学同学)早期的照片和近年的照片。其妻年轻时圆润漂亮的面庞从黑白照片上看有着东方人的特点,但经过长久的岁月侵蚀,还原了西方人的本来面目。令人感叹的是岁月这把刀在其妻的脸上刻下了深刻印痕。
图显示不出 楼主能谈谈,觉得金融危机蹊跷在哪里吗?莫非真是有人操纵? ssun1cn 发表于 2012-3-6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图显示不出
刚贴出来时有显示。由于第一次发图,还不会。试了一下。:L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2-3-6 16: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能谈谈,觉得金融危机蹊跷在哪里吗?莫非真是有人操纵?
操纵之说只是一种感觉,没有证据,我们也不可能有证据。但作者保尔森上任时间不长,由于本身就是华而街资深人士,所以处理起来熟门熟路,对有些问题也早已经了然于胸。所以我感觉到蹊跷。 曾荫权流泪是因为背叛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信仰还是拿香港的家底做赌注的压力?
两房在议会花了大钱,所以政治势力很大。 当时有人说是对自由主义信仰的背叛。
香港的家底做赌注有什么压力?因为有中央政府支援了。细节请摆渡吧 当时有人说是对自由主义信仰的背叛。
香港的家底做赌注有什么压力?因为有中央政府支援了。细节请摆渡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