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之 曾氏家书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3-8-5 23:54 编辑在地铁上看曾国藩家书,看到他积极地为家人请封,感觉孔老夫子对人性理解得很透彻,儒家黏性很强,以家族自组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不可能建立教廷,更不可能征收什一税,但仍然是超级大教派,肯定能排名前四;然后又看到老曾身为二品大员,给家人请封还要给办事的官员贿赂才行,感觉儒家追求中庸,执行力很差,小国奉行儒教很容易被灭掉,而大国反而因这样的“缺陷”能有韧性,不易翻车;
另外,封建王朝决策层集中在中央,靠高度集权(君权天授),执行层根本不重要(李鸿章语:这人连官都不会做,可见真是无用),换过来说,只要执行层的忠心(君君臣臣的儒教伦理),根本不需要什么能力,很多诸子百家都是卖技能,而儒家卖一个阶层的忠心,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容易批量制造,有健全分销体系的品牌商 PK 五代单传摆地摊的,胜负盈亏一目了然。
而把决策放到执行层面,过程和目标都是动态的,对结果的把控在于执行者的能力,这样好的人才培养贵且不说,而且很难控制,所以要有所隔离和控制,比如将军| 监军| 队伍|粮草;此外还有时间,因为能见的结果才是最让人放心的,所以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异族的老曾就靠唠叨不断的再败再战的奏章,获得信任和美名,而为皇帝打工半辈子的长胜将军廉颇,临老临老只能蹲墙角领盒饭。
再跳跃联想,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需要快速反应,必须压缩决策到执行的时间,加上科技的发展,所以公司流行扁平化,更有的是完全把决策和执行混在一起,中层(执行层最高一级)看似权利极大,但如果缺少良好制度化的保证,无法低成本地客观反馈实施过程情况,那么其实就是靠人与人直接的关系维持信任了,时间长无结果,上层信任消耗完,负责人滚蛋,这样的负反馈循环下,最终表象是公司政策多变,三月无产出或产出无成绩就改弦易辙,so,在这个信任缺失、监督昂贵的年代,“再败再战”的老曾们胜利了,曾学千册,得一句“哭穷”字诀,知道怎样在方方面面秀忠心的,想做事或不想做事的人都恒久远了 。
注:忙总的书终于见到传说中的书皮了,不容易啊,开心之余,乱侃个帖子凑热闹 \(^o^)/, 这个帖子是随意而就,对任何人或事都无褒贬之意,喜欢老曾的人别生气啊,我觉得他也满不容易的~
对了,如果有人转贴的话,麻烦也转下这个 懒虫MM淘宝书店:五味书社 忙总管理笔记
沙发!!
沙发,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3-8-6 13:06 编辑
为阿宝捧个场,说说我的实战感受,先打个广告,在执行帖中会有详细说明。
在实战中,战略和执行是统一的,为整个组织(公司)的生存服务。
战略不是一份计划,而是整个团队思考商业模式的过程,战略计划书只是这种思考的阶段性结果,不是最后的成果。
“压缩决策到执行的时间”,这是战略和执行统一的要求——在执行中优化,在优化中执行。战略制定后一成不变实施并且获得成功,没听说过,也没有见过,要是这样做企业,那也太容易了。
整体性是组织生存的基因,是战略成功执行的关键。
战略制定者、执行者、监军,都是职能人员,相互之间不对立,是上下游关系,都为整个组织的生存服务。
组织需要战斗力,也需要向心力,具体的做法是:执行者参与战略制定,战略得到执行者和监军的认可。一线经理都需要理解、领会自己的业务单元在整个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层的认识必须更深刻,这样才有整体性。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战略和执行是商业过程的不同环节,董事长偏重战略,总经理偏重执行,都是为实现商业模式服务,上下游关系,现实中却表现为上下级关系,所以会有些误解。
从这个角度应该更能理解曾国藩和廉颇的境遇。 曾国藩教他老弟整人时说:“他这种货色迟早要被人整倒,你为什么要做那个被他记恨的人呢?”十分像许多长辈说的话。现在想来我所排斥的人真有许多就这样被人整倒了,长的几年,短的几天。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8-6 1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阿宝捧个场,说说我的实战感受,先打个广告,在执行帖中会有详细说明。
在实战中,战略和执行是统一的 ...
多谢大师兄捧场 o(^_^)o
其实最好的战略 - 执行体系是现代法律系统:
http://baike.baidu.com/view/98548.htm (请读者自行忽略俺们党领导下的法律体系啊)
但可惜这个体系的运作成本非常高,不可能copy到一般的公司,另外成本隐含一个重要因素 - 时间,随着科技加快生活节奏和打破各行业的壁垒,不确定性问题增加及可供解决问题的时间减少 = 很多日常的事情都变得不可预测, 这种背景下,公司的管理(战略|规划->执行)从以前的“事前预防式”(表现为一堆工作手册、奖惩条款),过渡到“过程互动式”(可简单参考PMP手册),另外还有“事后反应式”(可参考加盟店、不重要的组织功能模块外包等模式),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应对,但总的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理论之下就是人性,人的本性是多疑的,而信任是一群人合作或曰组织运作的基础(见旧约.巴别通天塔的故事),儒家伦理和老曾都在表忠心,凝集信任这块做得比较好,这是我读老曾家书的感悟,同时小小感叹一下,信任的缺失,会把一些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除了低头做事,还得抬头看人,否则墙角领盒饭的干活。
罗阿宝 发表于 2013-8-6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大师兄捧场 o(^_^)o
其实最好的战略 - 执行体系是现代法律系统:
我的理解很简单,工作中,信任就是陪绑,信任就是可行性,不是私交。
在同一条船上,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有很多,大家一起找那条最可行的路线和方法,明确各人的定位,行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再一起调整。路走不通,一起完蛋。
人有自主性,加上利害关系,不一定同心同德,但在一个集体中,必须牺牲一定程度的自由。连官都不会做,真的是无用,这个很对啊。{:4_280:}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3-8-6 16:59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8-6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理解很简单,工作中,信任就是陪绑,信任就是可行性,不是私交。
在同一条船上,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
赞同:“工作中,信任就是陪绑,信任就是可行性,不是私交”
曾国藩从朝堂看是汉臣,从民间看是满族走狗,在老家不是百年大族,根基不深,上下左右都缺少“私交”,但能找到合适的目标和可行路径与各层次的人达成共识,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是他做得最成功的地方,细节在书里,我就从略了。 很有启发 看了两册,感觉他很憋屈来着,没有体会到这一层。
不过,阿宝说这个执行层只要忠心就好,问题是:如果没有能力把太平军耗倒,再忠心也没用呀。 我也看过家书,曾国潘,了不起 秋天蚂蚁 发表于 2013-8-9 2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两册,感觉他很憋屈来着,没有体会到这一层。
不过,阿宝说这个执行层只要忠心就好,问题是:如果没有 ...
可能是我思维比较跳跃,让你误会了,主题帖中,第一段和第二段是第三段的铺垫和大背景,所以我在第三段前省略了介绍小背景,你加上“曾国藩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一读就理解了。 地铁上看书伤眼睛!
有个小疑问 楼主说“(李鸿章语:这人连官都不会做,可见真是无用)” 请问是指谁? 他在说自己老师不会做官吗? qizheng.qian 发表于 2013-8-30 0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地铁上看书伤眼睛!
有个小疑问 楼主说“(李鸿章语:这人连官都不会做,可见真是无用)” 请问是指谁? ...
“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这句话是李鸿章名言,各种点评分析很多,你可以在网络上查一下它的具体出处与背景,我看到的版本是《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中这一段:
“来到京师三年半了,曾氏的官位虽没多大迁升,长进却甚大,这长进主要体现在学问和见识上,而促成这种长进的,一来自师友间的启迪切磋,二靠个人的自觉自律。
中国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在获得功名之前,读的几乎全是八股试帖等闱墨文字,与真正的学问无甚关联。考取后便去做官,依仗的是手中的权力,腹中有无真才实学并不重要。所以中国封建官员,尽管绝大部分都经历过十年寒窗,但有真本事的人却微乎其微。李鸿章曾经这样评价过他的一个下属:"此人连官都不会做,可见无用。" 虽说得刻薄了点,却是大实话。” 罗阿宝 发表于 2013-8-30 1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这句话是李鸿章名言,各种点评分 ...
多谢楼主答疑! 这样看来曾国藩做大官的同时又把正事(修书和灭太贫天国)做好了, 怪不得毛主席要独服曾文正了。 “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不认同,现在考个公务员相当不容易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