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 发表于 2013-8-4 18:52:44

基础设施是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

本帖最后由 海星 于 2013-8-4 18:54 编辑

       基础设施包括电网、水网、电信网、公路、高速公路、地铁、铁路、高铁、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机场、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拉动作用。对这一点,公知们会非常奇怪,他们会认为基础设施又不能吃,既浪费大量资金,又会造成腐败,还不如直接把钱分给老百姓。      较早的例子,97年金融危机时,朱镕基决定对农村进行电网改造,其决策依据就是促进农村消费,因为农村没有电,就没有购买电器的需要。只有农村有了电,才有可能购买电器。这就说明基础设施建设是消费的前提。按公知的逻辑,还不如直接把钱送到老百姓手里,但没有电,农民要钱能买什么呢?       最近的例子是地震,地震后,灾区最紧缺的是食物、水、药品、帐篷、供电、通信。供电、通信本身就是基础设施。但一个更前提的是交通保障,只有地震时才发现机场是多么的宝贵,哪怕是直升机能停靠的地方都是珍贵的。而到灾区的公路更是生命线,只有路通了,各种救援物资才有可能到达灾民手中,救援力量才能及时救灾。汶川地震时温总理强令三天内打通到灾区的交通最能说明基础设施的重要。       在城市里,地铁的建设,会导致地铁周边房价的上涨,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在地铁周边居住,生活工作成本会显著下降。把地铁效应放在全国,高铁经过的城市自然具备更强大的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最直观的作用就是促进流通,没有基础设施就没有流通。经济学上的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的增长,生产要素就是指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金。如果技术提高,比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新发现铁矿的开采促进了经济增长;大量高校毕业生的投入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些经济要素的开发流通比较好理解,唯独基础设施与土地资源的开发比较不容易发现。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区域的发展程度跟该区域基础设施的规模成正比。一个区域无论条件再优越,没有基础设施,当地的任何资源都无法转化成经济要素,就没有开发的任何可能。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贫困地区人民的总结。比如一个小山区,无论该地有多么好的特产,没有路,经济要素当然没有流通的可能性。一旦政府修建了一条马路,那整个经济立即开始自我循环增长。首先土特产能够运出去,赚到一笔钱,可以购买工业品。然后政府建设农村电网,那该地区的生活可以初步现代化。同时当地的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就是增加了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比如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该地区具备了开办企业的潜力。尤其是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建设,该地区的农特产可以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而如果建设了机场,则具备了和全世界直接交易的能力。当该地区人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自然会形成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自然会建设学校、医院,自然会有钱看病,让子女受教育。当地的老百姓有了钱自然会缴纳社保。就不用公知们操心发愁了。      这就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如果按公知们的思路,直接把国企卖了,把卖了的钱直接发给山区的老百姓。首先该地区的老百姓没有电,有钱也不会买电器;其次该地区老百姓没有就业渠道,没有生产能力,钱花完之后就返贫了。而如果把钱投入到教育上,该地区会出几个大学生,但该地区没有就业机会,大学生只可能到其他地区就业,对该地区没有太大的帮助。最有前途的教育如此,那投入到医疗、社保上效果更差。这是公知们打死也不会明白的道理。      如果把这个小山区的例子扩展到整个中国,更能发现中国的发展步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发展程度紧密相连。当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中国的沿海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前提是沿海地区的港口码头的建设,沿海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沿海地区经济要素全面发挥。但当时内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其他方面的全面落后导致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按经济学的要素论,就是内陆的土地、资源要素无法投入市场。但唯一的例外是人力资源,相比其他不会动的资源要素,人是会自动流动的要素。即使是八、九十年代基础设施极度落后的年代,中国农民通过极度落后的基础设施也能到沿海参与国际分工。但内地经济依然落后,因为其他资源依然无法开发流动。       这种局面直到98年朱镕基新政,他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两个手笔,一是改造农村电网;二是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事实证明,高速公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设施。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之前建设几十年的普通公路和铁路建设不足以支撑中国庞大的体量。只有高速公路能满足中国的需要,高速公路速度快,运量大,适应省级区域经济发展。高速公路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顶梁柱。没有高速公路的建设,就绝不会由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速公路相比其他基础设施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创造利润,号称最赚钱的行业。相比较,普通公路纯靠政府投资,本身无法盈利。机场、铁路建设不是亏损,就是利润微薄。只有高速公路和电信网建设能形成巨量的利润,有利润就会有疯狂的投资,经济也跟着高速增长,形成正循环。      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很明显同时期也是地方政府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的时期。但同时电信网也在疯狂的建设中,互联网和手机呈爆炸性增长。电信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基础设施之王。电信网流通的是信息,覆盖范围广,能取代其他交通工具。而且成本极度低廉。       中国这一轮高速增长就是依靠高速公路和电信网这两台发动机。       中国内陆大量的民工到沿海打工其实对内陆经济拉动不大。原因很简单,内陆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内生自发的经济发展能力,不能大规模工业化,不能城镇化。和公知要求的发一笔钱给老百姓一样没前途。只不过打工乡汇可以一直持久保持。一个地区的发展最原始的阶段是大量的农民散播在农村里靠天吃饭,县城靠着微弱的财政进行初步的城镇化,没有工业。如果要进行城镇化,把大量的农民进行城镇化怎么办?如果强行把农民拉进城,那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会形成大量的贫民窟。贫民窟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里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就业渠道分服务业和工业两种,很明显没有工业就不会有服务业,也不会有零售业。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没有工业,城市就是个巨大的贫民窟。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两方面给内陆地区提供动力,一方面基础设施的高强度建设能为该地区提供所有生产要素流通的能力,能够招商引资。一个企业到一个地区投资最首要的是要求该地区政府提供三通一平,具有发达的物流和充足的电力。而人力资源和市场则是中国哪里都不会缺的。有交通物流、有电力,就能建工厂,周边大量的农民就有工作,有工作就有钱消费,市场就有了,就能拉动第三产业、服务业、零售业,然后就是城镇化。这就是一个正循环。       另一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对土地的开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土地资源是经济要素里最不具备流动性的要素。最具有流动性的是信息,成本是零;其次是人力资源,人靠落后的基础设施就能流动;再次是能源矿产资源,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来运输流通。而土地资源完全没有流动性。只有在土地上不停地、高强度的建设基础设施,土地才能投放进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所以基础设施大量建设的过程就是增加市场中土地的过程。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国所有地区都会不停地进行城市化,那必然会减少大城市的压力,进而减轻各地房地产上涨的压力。       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就能创造大量就业。只是全国铁路建设雇用的农民工约有600万人,这600万人都是难以就业的文化程度低的中年农民工。基础设施本身技术含量不高,需要的只是钢筋水泥。但在基础设施上面运行的交通工具确实技术含量最高的交通工具。如小轿车、客运飞机、高铁、IT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能为汽车行业、轨道交通行业、飞机制造行业、船舶制造行业、IT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促进产业升级。

derek 发表于 2013-8-4 21:10:30

感觉像读书笔记?

weakleilei 发表于 2013-8-4 23:01:26

认为基础设施不重要的小清新,理他作甚。这帮货色,也是同时喷车票难买,交通堵塞,电力供应不足的人。

农民家的狗 发表于 2013-8-5 12:22:30

学习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3-8-6 15:19:12

公知的任务不是让自己和别人弄清基建的重要性,而是搅乱大家的基本思考逻辑,煽动愤怒情绪,进而。。。。。。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3-8-6 15:19:18

公知的任务不是让自己和别人弄清基建的重要性,而是搅乱大家的基本思考逻辑,煽动愤怒情绪,进而。。。。。。

原来人性本恶 发表于 2013-8-6 15:59:20

公知够思维奇怪的,基础设施不能吃,难道钱能吃?钱不就是纸么?

chinasu 发表于 2013-8-6 17:01:46

写的很棒,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础设施是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