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
看中国合伙人的一个小时四十六分钟里面,我有几次眼睛湿润了。感动我的如果不是黄晓明等人的演技的话,那一定是因为这部电影说的就是我们的故事,正如电影最后的那句话一样。
成冬青的成功的大背景一是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需要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为之服务;再说深远一点,是整个英语承载了世界最多的现代文明,是因为英语是世界第一语言,所以中国人必须学习英语。然而,美国人对外国人才的使用是及其奢侈的,孟晓俊这么优秀的人,仍然要把时间浪费在餐馆打工上。美国凭借自身高度发达的经济,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业和商业,吸引了大量第三世界国家的年轻人,让他们把青春留在了美国。
但是最大的成功者不是到了美国的孟晓俊,而是没去成美国的成冬青。回过头看看,这是自然不过的,因为市场在中国,成冬青最接近这个市场。当时接近这个市场的人有不少,电影里没有详细表现,可以从那多如牛毛一样的小广告中看出来。最后的成功者为什么是成冬青?如同电影里讲的,最应该听的不是对方说了什么,而是对方没有说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成冬青成功的原因,因为成功是源自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成冬青没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成冬青从事这个行业几乎是偶然的,如果当时他没有被开除,很可能会留在学校,以副教授的职称退休。成冬青拥有成就他事业的最重要的条件:诚恳,勤奋,敢于担当和坚韧不拔,而这些特质在学术圈里面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电影里讲的,做生意就必须学会低头弯腰下跪,就是甘愿为你的目标奉献自己。有句话我很喜欢的话也是这个意思:一个真正的男人不是肯为自己的理想去死,而是肯为自己的理想去活。所以成冬青是三个人中的领导,孟晓俊则是新梦想的发动机。林副统帅当年高喊“大海航行靠舵手”,想必并不是简单的宣传口号。
成冬青影片最后的讲演是煽情的,尤其是他讲到有些事情如此重要,使我们能够战胜自己的恐惧。当年在麦凯恩和奥巴马辩论的最后一场,麦凯恩的最后一句陈词就是,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事业而奋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有类似的意思,我当时对此深受感动。
中国合伙人拍得很好,是青春片,更是励志片,比致青春更感人。在这部电影的故事里,爱情只是一个插曲罢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无可奈何,而事业却浸透了我们的汗水和血液。对于某些人来讲,这样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中国合伙人很注重细节,比如人民币是旧版的,奥迪A6是旧版的。黄晓明的演技的确有很大的提升,不再展示他令我感到无聊的媚眼和坏笑。他在婚礼后的痛哭也很到位,可惜是侧后面,没有面部特写。相比之下,断背山中的那场痛哭到呕吐的表演就更深刻。当我看到王阳吃女同事的饭,一边吃一边赞叹的时候我立刻感到他们俩要成。当一个很拽的男人肯吃一个女人做的饭,并且还夸奖的时候,往往这个男人的心就开始从了。
我考G考托出国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我不是电影中新希望的原型新东方的学生,虽然我买过他们的真题和俞敏洪的单词磁带。我当时很穷,觉得20多岁的人还靠父母养着已经很羞耻了,怎么能再要钱到北京新东方去学习。我花了两三千元组装了一台电脑,买了书籍和磁带就开始干了。最紧张的时候每天9点开始在电脑上模考,做完打分记错题到12点,午饭后午睡,下午两点开始背单词,做单项练习,搞到6点钟吃晚饭,再从8点背红宝书到晚上10点。这时候大脑已经是浆糊了,看单词已经是一个个字母。就这么干了一个月,体重达到180斤,弯腰系鞋带都成问题。后来准备托福的时候就不这么蛮干了,每天坚持一个小时锻炼,效果更好。现在我都不记得GRE是在哪里考的,是怎么考的了。我考的那次托福是大陆最后一次笔考,所以报名的人非常多。报名的那天阳光明媚,但是风很大,还是有点冷的,可能是成都的初春。我们一起排队的几个年轻人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个漂亮的女生穿着裙子,突然说下面好冷啊。我当时穿得很厚实,心想什么是下面?怎么会冷?然后就很有钻研精神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当我看到她穿的裙子的时候,猛然惊醒这问题不应该继续思考下去了,可见当时我的脑子已经被考试弄傻了。幸运的是我被分在华西考试,就在我最熟悉的九教。我的GRE考得不好,托福还不错,到了美国的后只发现一个人比我更高。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理想,我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一种奋斗吧。出国离开成都的时候我没有哭,也不觉得伤心,我知道自己肯定会回来。我很羡慕电影中三位男主角的友谊,孟晓俊回来的时候有朋友接机,安慰他失意的心灵。但是要说挫折,痛苦和磨练,成冬青和王阳比孟晓俊承受得更多。
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男人的故事,充满自我意志和外部世界的矛盾与斗争。展开拍起来,可以是一部长达3个小时的经典,堪比《美国往事》和《愤怒的公牛》,黄晓明和邓超可以成为重量级巨星。不过,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个到处都在热议,一定要找来看看 准备看一下了,虽然之前的《致青春》让我心有顾虑,不过相信拍过《如果爱》的陈可辛吧。 流云天下 发表于 2013-5-28 2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到处都在热议,一定要找来看看
是吗?在哪里热议呢。。。。。看了楼主帖,我也要找来看看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3-5-30 12:41 编辑
看笑容兄的新帖,感觉你最近思考,回忆人生经历很多,比我所认知的你更感性和细腻。。。。
这部电影我没看过,要找来看看。
我当年也没去过新东方,甚至比你都落伍,我是用自己做的小纸片背单词的。
这些纸片后来被放在书桌的抽屉里,静静待了n年。。。。直到2年前,我打开一罐罐分类放置的纸片,很多单词当年是我陌生,要死记硬背的,也有后来不用忘记的。。。翻看良久后,默默地扔掉。。。
人生没有假如,也不像拍电影那样可以NG
重要的是找到当下的位置,唤起激情,勇敢向前
确实是以新东方的作原型的剧本!,楼主和馆主学英语的精神更值得我学习,感叹自己以前不是拼搏多了,而是太少了!成家立业后,动力大减,该继续努力拼搏了! 思炎 发表于 2013-5-30 12: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吗?在哪里热议呢。。。。。看了楼主帖,我也要找来看看
微博上,那几天转的我都晕了。 屌丝的苦逼岁月,大佬的牛逼青春
——看《中国合伙人》
(注:这个是我看完该电影后发在朋友Q群的一篇影评,今天在茶馆看到茶友在谈论此事,也就厚着脸皮发来,请诸位批评。我所从事的工作是需要写文章的,但是我现在总是有力不从心之感,先写点轻松点的文字,以后再力求改进吧。文章奉上,请诸位批评!)
这个五月,成为缅怀青春的季节。
继上周看了赵薇的《致青春》后,这个周末又看了一部青春题材影片——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
这是部青春创业励志影片,故事取材于新东方的创立和成长,主人公原型是新东方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人。
片中黄晓明饰演成冬青,一个出身农家,数次高考失败后拼命考上北大,通过狂背单词来掩饰自卑,厚着脸皮硬追女神来证明自我的土鳖;邓超饰演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孟晓骏,一个野心勃勃,傲慢自信,最后成功出国却理想破灭,不得不在美国刷盘子谋生的精英;佟大为饰演的王阳则是一个狂放不羁、长发飘飘的浪漫诗人,他成功泡了洋妞为国争光后,却又被洋妞像丢弃一件行李一样抛弃,最后在阅尽世间繁华之后,找到了最平实的归宿。
虽是青春影片,但是这三人的青春并不总是十分美好,即使是大佬,当他还是屌丝的时候,他的青春也是苦逼的岁月。
成冬青费尽全力追到的高傲女神单飞国外后提出分手,尽管她在出国前夜把他给睡了,夺走了这个屌丝的初夜,但终究没对他负责到底。失去爱人大受打击,认为自己青春已经终结的成冬青万念俱灰,为了移情和忘却偷偷下海,准备赚钱创收改变生活,结果私自外出办英语补习班的事情不幸败露,虽然在一帮老头子领导面前态度卑微的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但还是饭碗被砸,最后一脸悲催的骑着三轮拉着自己的家当灰溜溜的滚出校园。
另外两人的生活和爱情也都不太如意。充满优越感、自诩精英的孟晓骏出国后,发现自己的“美国梦”始终无法实现,他和女友的青春年华只能消耗在餐馆刷盘子和洗衣店熨衣服上,当饱尝异国的艰辛、洋人的轻视后,他才意识到“美国人民并不需要他”。
文艺青年、浪漫诗人王阳成功推倒洋妞后又被其抛弃,在爱情失败、出国无望的苦逼生活面前,不得不剪去长发,烧掉诗作,拎着浆糊桶跟着成冬青去贴小广告。
爱情的挫折和生活的压抑可以让人沉沦,也可以让人爆发。三大屌丝终于爆发了,或辞职,或回国,三人携手创业,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当年窘迫潦倒、饱受打击的屌丝,最后成为了衣冠楚楚、风光无限的大佬。
成功之后,他们牛逼了。成和王帮助孟晓骏捐钱命名了当年他打工所在的美国实验室,让洋人对其点头哈腰,大出心中鸟气;成冬青有机会西装革履的在电梯上与当年女神四目相对,在她面前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对自己夭亡的爱情流下了伤感的泪水……
这部影片实际就是70年代生人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缅怀,以及当今的成功人士对自己苦逼岁月的自嘲和调侃,更是对他们如今成就和地位的展示和炫耀。他们的青春未必比我们美好多少,只不过他们最终成功了,于是曾经二逼的岁月回想起来也成为牛逼的青春。
对比赵薇的《致青春》,前者讲述的是女生的青春,这部《中国合伙人》描写的则是男人的往事。比较而言,女生青春岁月中最重要的是爱情,失去爱情则意味着青春终结;男人青春里爱情不是唯一内容,除了爱情还有事业,而且两者往往呈现对立关系,男人爱情的消亡和爱人的离去通常预示着事业的爆发和牛逼的开始,似乎如此才能补偿男人受伤的心灵。
这部影片描写了一个青春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部切合当下主题,反映“中国梦”的影片,其政治取向无比正确。
在中国,在这个时代里,屌丝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最终获取事业的成功。屌丝逆袭成为高富帅,这一蜕变过程简直就是媲美“美国梦”的“中国梦”。虽然他们失去了青春时代的爱情,错过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但是影片似乎有所暗示:只要最终能够成功,那些青春时期付出的代价都会获得补偿。另外,成功是什么?看完片子我们会觉得——成功就是有钱!片中王阳分到钱后,朝天上抛洒的举动,象征着一种宣泄和隐喻:所有的压抑、屈辱最后都会在钱上得到补偿!只有成功,只有金钱,才能让你原本如此二逼的岁月升华成为多么牛逼的青春!
只是,如果这就是成功,我们的中国梦似乎显得有些肤浅和初级。
这部片子的演员选择很不错,三位一线男星饰演三大屌丝甚是难得。其中,时尚教主黄晓明扮演土鳖成冬青,其土气装扮和拘谨性格演绎的非常自然。不过,个人觉得最棒的是饰演成冬青女友苏梅的杜鹃,果然很有女神的气质。正如台词所说“有一种女生,还没等你开口,就已经把你拒绝”。杜鹃作为一个超模,其冷艳和高傲既吸引人,又让人产生一种畏惧感和距离感,其180CM的身高会给那些屌丝带来多大的压迫感和窒息感?而一旦推倒那又会是怎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啊!片中苏梅的服装造型既复古又典雅,那身穿一袭80年代特有的碎花连衣裙的美丽背影,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宛若《花样年华》里张曼玉身穿旗袍,款款走来的样子。女神们果然都存在共性,她们的裙摆,摇曳多姿,飘进屌丝的心里,撩拨着思绪,成为其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和情伤。
另外,这部影片的配乐也非常好,开场的《国际歌》象征着压抑、反抗和爆发,片中罗大佑《光阴的故事》,更是对美好青春的讴歌和缅怀。
看着这些成功人士回忆青春,突然想起顾颉刚所说“历史是层累的,是不断被建构的”,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如此,我们即将成为历史的青春,又该怎样去书写、建构和缅怀呢?我们眼下的生活状态对我们的青春记忆又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或许,青春预言了当下,当下诠释了青春。
jolery 发表于 2013-5-29 11:06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准备看一下了,虽然之前的《致青春》让我心有顾虑,不过相信拍过《如果爱》的陈可辛吧。
刚看完
片子新,网络上真不好找到正片,谢茶友图灵分享的链接地址(参见上面点评) {:4_252:}
片子真不错,建议看得时候,不受新东方和网络议论影响太多的话,效果会更好,会更有代入感。
我个人感觉很多情节很熟悉,片子中对歌曲的运用是比较聪明的手法,营造了时代感
思炎 发表于 2013-5-31 1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看完
片子新,网络上真不好找到正片,谢茶友图灵分享的链接地址(参见上面点评)
思炎姐这么一说,更要去看看了,至少可以看看一个时代的回忆吧{:1_1:} 就是有点短了。许多情节和人物刻画不够深入。
就像楼主说的: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男人的故事,充满自我意志和外部世界的矛盾与斗争。展开拍起来,可以是一部长达3个小时的经典,堪比《美国往事》和《愤怒的公牛》,黄晓明和邓超可以成为重量级巨星。
俺觉得还不够好 jolery 发表于 2013-5-29 1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准备看一下了,虽然之前的《致青春》让我心有顾虑,不过相信拍过《如果爱》的陈可辛吧。
劝你别期望太高。楼主可能是因为某些经历感慨一下,实际片子非常一般。 far8008 发表于 2013-5-31 14: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有点短了。许多情节和人物刻画不够深入。
就像楼主说的: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男人的故事,充满自 ...
三个小屁孩儿,演三个曾经在底层挣扎、经验丰富的老男人,一点都不像。满分10分的话,我给2分。 思炎 发表于 2013-5-30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笑容兄的新帖,感觉你最近思考,回忆人生经历很多,比我所认知的你更感性和细腻。。。。
这部电影我没 ...
我老了啊。
最近有两个人说我细腻了,其实我是没心没肺的。否则也没时间写这些咯。 风的笑容 发表于 2013-6-2 2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老了啊。
最近有两个人说我细腻了,其实我是没心没肺的。否则也没时间写这些咯。
我们的感觉是不约而同啊,激情和细腻不冲突,人大多数是双重或多重个性的,比重相应变化而已。
你还老?我是最近才发现、明白我之前唤你笑容大哥,真的很囧,简直赔本哦。
穿越教授看到的话又要笑我了 :$ :L
很多70、80后说起上世纪的香港电影、电视剧,总是喜欢用经典来形容,我也很喜欢,但不客气的说,实际上经典真不多。怀旧不是说那些东西有多么好,而是俺们经历过。
楼主的感慨让我想起思炎姐写的”回忆帖“(是回忆吗?还是原创?不晓得),虽然故事发生的时候我还是小孩,但我真能感觉到那个时期人们心跳的脉搏。
(个人观点哦,不是来宣扬负能量的。嚯嚯。。。。) 外语系的多数想出国, 出国后多数混不好,因为没有专长,就象电影里一样,养老鼠都不如学生物的。他们的市场在中国,看到这个机会并勇于实践的人在经济上成功的可能比那些留在国外的要高很多。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3-5-31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劝你别期望太高。楼主可能是因为某些经历感慨一下,实际片子非常一般。
你可能是对的,有些没有考寄托经历的人是会对那些故事难以产生怀旧感。但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打动所有人,此片能让有共同回忆的人们感慨激动就已经成功了。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3-6-5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70、80后说起上世纪的香港电影、电视剧,总是喜欢用经典来形容,我也很喜欢,但不客气的说,实际上经典 ...
革命是群众的狂欢,80年代是革命的尾声也是狂欢的落幕,此后的日子只是Matrix里的封闭茧蛹。 不知道应该为自己庆幸还是悲哀,已经不以物喜不已几悲,不需要外界的煽情来浪费自己心理的波动,更不会被赚走腰包里的票子。
身边有经历的的人,哪个不是一大把故事。
个人觉得汤唯MM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挺有意思的。
至少还是有几个看点可以看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