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红茶上会网 发表于 2013-5-12 17:52:48

转帖一个好贴,一叶而知秋-为期两天对于保定本地老国企的调研

为期两天对于保定本地老国企的调研
先是这些国企的简单资料
保定及八大厂概况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国家投资的156个重点项目当中,胶片厂(乐凯)、造纸厂(604厂)、变压器厂(天威)、蓄电池厂(风帆)、化纤厂(天鹅)、热电厂(大唐保定热电厂)、通用机械厂(铸机厂)、国棉一厂(棉纺厂)等8个厂建在保定,被称为西郊“八大厂”。”八大厂”的诞生,奠定了保定现代工业基础,为工业发展积累了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各家企业培养的一大批高水平操作技能的员工,输送和辐射到相关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这八大厂的命运各不相同同,几家欢喜几家愁。

   天鹅化纤厂始建于1957年10月,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化学纤维联合企业。1994年11月,改制成立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股份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冀股办批准,由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股份公司,是国内粘胶行业第一股,保定市第一家上市公司。2009年9月,战略重组为中央企业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化纤生产能力23200吨/年,棉浆粕生产能力47000吨/年、化学纤维油剂生产能力7000吨/年;其中粘胶长丝22000吨/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厂家之一。公司下设十个分厂和两家控股子公司,现员工6390人,总资产25.54亿元,总资产注册资本757,368,462元,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总股权的48.08%。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在世界市场上便填补了苏联的空缺,使得化纤厂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为辉煌时期。随着纺织行业的产品结构变化,粘胶长丝等产品需求量大大减少,以及企业缺乏活力等问题,效益逐渐下滑,天鹅化纤走向没落。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给这家外向度达70%以上的企业带来巨大困难:08年下半年以来出口产品严重受阻,前三季度亏损额达0.43亿元。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瘦身”措施,对金雁公司等几家下属单位进行了破产改制;清偿银行逾期贷款,清理无效资产和不良资产;抓住降价的机会,加大大宗原材料采购,保持一定库存;大力发展精品丝和高级人丝绣花线这两个“拳头”产品等。在经历了2009年净利润的短暂由负变正后,2010年,天鹅化纤净利润继续负增长。与此同时,高管的工资却继续增长着。据央视2011年报道,高层管理团队平均薪酬翻了一倍多。然而,工人的待遇却和高管有着天壤之别,在网络上可以查到天鹅化纤某普通员工2010年4月工资实发仅810元。2011年,工人们终于盼来了工资调整,然而每月的工资仅涨了不到一百元,引发某分厂部分停工事件。

  铸机厂保定铸造机械厂(以下简称“铸机厂”)建于1956年,原属于国家第一机械部(简称一机部),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第一批156个重点项目中的一个。这个铸机厂生产的是铸造用的模具,是重要工业基础。建厂时该厂拥有资产3亿多元(人民币当时币值),职工2000余人,占地500多亩。该厂建厂50多年来,生产形势一直很好,从未停过工、停过产,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把铸机厂建设成了全国铸造机械中的龙头企业。(在文革期间,因生产等各项指标完成得好,受到一机部的表彰。)2001年,铸机厂总经理肖中庶在厂内成立股份制私有企业“保定维尔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而总经理还是肖中庶。“维尔”的股东一部分是铸机厂管理层人员,这部分股金总额账面显示是458.1万元,然而他们收据上显示的金额大都远超实际缴纳金额;另一部分是铸机厂的生产工人,股金总额是480余万元,股金实质上是企业拖欠他们的工资额度,一旦这些拖欠工资被偿还,工人们也就失去了股份。同年,肖中庶既代表出租人铸机厂、又代表承租人“维尔”,自己和自己签定了这两个企业之间的租赁合同。“维尔”以较低的代价,承租了“保铸”建筑面积为3000平米的50间房舍做场地,后来变成了无偿占有。后肖中庶私自将这片厂区上的重要生产建筑和职工食堂等拆除,又用铸机厂的资金翻建成“维尔”的车间和职工食堂等,将国有资产变为了私有。在经营手法上:“维尔”建立后,整个生产经营系统仍然是铸机厂的人马,但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却都以“维尔”名义销售,利润流入了“维尔”帐户。但是产品生产者的工资、各种保险等却记在铸机厂开支的费用里。2002年7月,铸机厂和私营企业“亚新钢铁公司”(简称“亚新”)签订协议,以入股“亚新”的名义,将“保铸”厂区南部和东部一侧近250亩地的场地及附着物以不可思议的条件廉价割划给“亚新”,相当于“亚新”可以永久占有和使用铸机厂这一片厂区。在2007年,铸机厂的生产总值达到4.2个亿,是历史以来最好水平。可就在这时,当任厂长肖中庶宣布铸机厂连年停产,上报亏损,向法院申请倒闭。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广告橱窗上贴了一份关于铸机厂的破产报告。肖进行暗箱操作,铸机厂宣布进入倒闭程序的一年内(从申请破产到破产至少要一年以上时间),工人都不知道工厂已经进入倒闭程序,在每个星期六都要加班。在工人待遇方面,曾发生冒充职工签下岗证,冒领政府所给下岗职工生活费却大部分没有下发;企业破产后不给职工补偿金等事件持续发生,工人斗争强烈。

  其他各厂变压器厂:现在发展成天威集团,生产变压器为主。乘着新能源行业的东风,八大厂中发展最好的一个。482厂:发展成风帆蓄电池集团,没有在前几年抓住氢电、锂电的大发展,不过在铅酸蓄电池里还是龙头老大。主要为造船业服务。棉纺厂:现在成为依棉集团,04年改制,被香港中策集团整体收购。前董事长勾结贪官通过贪污、私分、低价贱卖把将大厂搞垮,造成4.5亿国有资产流失,更使得数千职工下岗,基本生活失去依靠。2009年发生著名的汪丽娟事件。胶片厂:现在叫乐凯集团,以前是全国唯一的胶片生产基地,没有抓住产业升级换代的机会。现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产业,生产光学薄膜。604厂:曾经是中国唯一的钞票纸生产企业。经营上一直不温不火。不过因为有国家政策保底业绩自然很稳定,职工的收入也没得说。热电厂:已经被大唐发电兼并了,虽说亏损,但是火电机组开开停停还是供应着保定市大部分的热力,是保定供暖离不开的力量。
我们第一个问到的老工人是一位58年从农村被招来的元老员工,下面称为陈师傅,他从建厂的时候就一直在铸机厂工作,一直作为一名钳工。陈师傅告诉我们,铸机厂在刚建厂和建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都十分高涨,没有人偷懒,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工种不同拿不同的工钱,但工种之间,干部和工人之间差距都不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工厂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在90年代,工厂的效益陷入了低谷。这时的新厂长自己成立了一个皮包公司,把铸机厂生产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公司出售等手段,进一步加重了铸机厂的危机。这时在全国国企改制的大潮下,铸机厂也被私有化了,通过申请破产,私下竞标等手段左手倒右手成为老板自己的厂子。将近三分之二的人都下岗了。现在这位老工人拿着将近两千的退休工资,住着以前分的房子,自己的子女在市中心工作,还算能过得下去。
他现在最有意见的就是铸机厂宿舍区的乱拆迁,很多房子都被拆,而且是没有规划的拆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拆迁,搞得宿舍区看上去很乱。拆迁时还有打手过来,有房产证都没有用,要你走就得走,否则停水停电什么招都用上了。当我说到有考虑到这里来工作时,他说上哪儿挣钱都别来这儿挣钱,这儿月工资1000多,拼死拼活地干工资才到2000多,年终奖最多一次才发300,还是分3次发的。他还说道肖中恕(现厂长)的老婆现在还经常开着车来到宿舍区打麻将,我说她过来谁还愿意搭理她,陈师傅说人家还看不上你呢,想巴结她的人有的是,而且以前就很熟,这会儿来玩玩也愿意玩到一起。陈师傅最看不惯的就是当前官场的黑暗,腐败,认为这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我们后来又谈到铸机厂的历史,陈师傅没好气地说铸机厂就从来没好过,当年虽然号称是亚洲最大的铸造机械厂,但是很多机器和技术都是从德国和瑞典引进的,自己的真东西并没有多少。倒是文革时铸机厂武斗最凶,分为两派,造反派和保守派(又叫红楼派),自己能够造枪造炮,有个7·5事件还死了几十人,尸体就堆在马路上。文革前铸机厂的风气都很好,自己听老师傅说过,那时铸机厂职工都很自觉,连一颗螺钉都不往家里拿。马耀光等厂领导也很尽心尽力,有时晚上12点还去生产车间看看。谈到当时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怎样,陈师傅说没法说,虽然是大锅饭,但积极性还是有的。至于现在的国企,积极性普遍不高,私企的积极性高多了,按现在的发展趋势,还是私企好。而对另一些工人他们的抗争,陈师傅表示支持,但是不愿意自己参与。

      说嗡嗡嗡时老工人很平淡啊,但在谈到谈到地雷阵和国企改制时,老工人都表现出了无法抑制的愤怒,对温也没什么好感       晚上我们和一些老工人和以前的一位厂长进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袁厂长先给我们介绍了铸机厂的历史,其中有意思的一点是,铸机厂历任厂长都对于铸机这个工艺不了解,认为是铸造行业,所以厂内学铸造的人很多,但铸机厂应该是制造铸造机械的,他因为学的就是机械制造,所以对此很明白。之后另一位老工人给我们讲了现在铸机厂和一些老工人的情况,他特别说明了自己和另外一些老工人关于拆迁的方面的维权经历,其中不乏一些血淋淋的情况。

肖中庶,原铸机厂厂长,1991年左右河北省某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进入保定铸机厂工作。肖脑子灵活,和袁厂长关系处得好。袁提拔肖为职工子弟学校校长,并经常带肖到市里和省里见世面,在此过程中肖遇见了自己的担任某政府职务的老同学。后来肖联合厂里一些中下层干部反对袁,并迫使袁离开了厂长的职位。之后肖外调离开铸机厂,后来又调回铸机厂并一直担任厂长。2003年,肖在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威尔公司,让铸机厂的职工们穿上威尔公司的服装工作。铸机厂的货物卖出去,而货款却回到了威尔公司,而其他的费用和成本却出自铸机厂。在这种情况下,铸机厂的经营自然每况愈下,到达破产的地步。而威尔公司通过侵蚀铸机厂的资产,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
终于在2009年8月,经过肖与保定市市政府、国资委的一些官员的勾结,铸机厂被宣告破产,威尔公司购买了原铸机厂,完成了另类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肖担任厂长后,曾组织职工集资盖楼,多退少补,但后来每户职工多出1万多元而没有退还。在没有任何文件手续的条件下,肖与保定市某些政府官员勾结要在铸机厂职工社区建经济适用房。肖在国土局骗来土地使用证,对不愿意搬迁的职工的住房进行强拆。强拆的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拆房的时候职工在房间里据守,肖直接派人将职工架出来,甚至将年事已高的老太天从三楼架下来。同时,通过威胁开除在岗职工迫使职工拆迁。郭大爷坚决抵制强拆,拆迁的时候守在家里硬是没有出来。肖命令挖掘机将郭大爷家左右两边的的房间和上边的房间都拆了,切断了郭大爷家的水电路,郭大爷的房屋也出现了道道裂痕,郭大爷忍无可忍,拿着自制的汽油弹出去和肖及其勾结的官员拼命。强拆与反强拆的斗争非常激烈。拆迁之后补助给职工的经济适用房不仅没有原来的住房面积大,而且职工要另外购买一定面积的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也很贵。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到市里进行上访,但是上访局的官员早已被肖买通。想到省里或者北京上访更本不可能,肖已经派人盯上了几个上访决心最坚定地职工,每个职工每天都被几个“保镖”监视着,根本不能走出保定市,甚至工人们去保定市委反映情况,就在市委被人打了。告状告到市里省里和国家的法院都没有结果。职工们都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依然不断地通过各种情况向上级政府反映情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自己的利益。
   
    谈到当前,袁厂长说工人阶级这个词已经基本不提了,昨天半羽在会见劳模时又重新提了这个词,并且讲到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感觉袁厂长对半羽抱有较大希望。
       座谈会中有一个工人一直强调太祖思想,强调前三十年工人阶级的情况,他认为嗡嗡嗡在当时自己也不理解,现在是真正理解了太祖的用心,他直接就说嗡嗡嗡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的。

关于太祖,工人们都还是很认可的,特别是对于当时的廉政情况比较满意。

第二天是我们去了保定天鹅化纤厂,上午我们一直在化纤厂住宅区转。非常意外地遇到了一位以前是河北田野汽车的工友,他给我们讲述了田野汽车厂长私吞国有资产,在私有化后排挤以前的老员工的情况,同样的明目张胆,触目惊心。他因为还比较年轻,所以就出来自己干装修了。
化纤厂当初是在156工程时期东德直接援建的项目,当时是亚洲最大的化纤厂。化纤厂现在的情况也很差,因为技术和管理层的原因,效益一直不好,因为有恒天集团的输血,所以还算国有企业,比其他那些改制的好一点。但是员工工资只有一千四五,这还是今年才涨到这样的,基本上都是混日子,等退休。退休后反而有两千的退休金。

下午我们到保定化纤厂原职工子弟学校校长 吴绍鉴 吴老师家中进行了座谈,具体的我把座谈记录粘出来大家自己看吧~~~~~~~~~~~~~~~~~~~~~~~~~~~~~~~~~~~~~~~~我是分割线~~~~~~~~~~~~~~~~~~~~~~~~~~~~~~~~~~~~~~~~~~~~~~~~~~~~~~~~~

座谈对象:吴绍鉴,保定化纤厂原职工子弟学校校长,1965年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保定化纤厂职工子弟学校任教。在文革期间,学校停课以后,在化纤厂参加劳动。后在化纤厂工会工作,负责宣传工作。还有一个现在在职工人程跃洲,现为晋察冀红歌团团长。1983年进厂。Re(代表提问者):您好,您能简要谈谈化纤厂的历史吗?
吴:在建国之初,化纤行业是一个空白。虽然早在建国之初上海的一家小厂引进过美国的化纤生产设备。但到建国时已经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国家决定要引进当时东德的设备。1955年开始筹备此事。1956.3年中德签订初步协议。东德提供初步设计。中国开始选址:选址先后在全国二十多个地方进行。最后综合多方因素,决定选址保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化纤行业是一个高耗水的行业,保定有优质、充足的水资源;第二、保定里北京很近,便于纺织部的直接管理。1957.10破土动工。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时候为东德的专家盖了很规整的宿舍楼。而普通工人的住宅还很紧缺。但当时工人的积极性很高。1958正好赶上了大跃进,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同年12月份,开始设备成型安装。1959.7.1为了庆祝建党节,化纤厂第一工区投入生产,很成功。同年12月份第二工区也相继投入生产。1960.3-4第三、第四工区也投入生产。以后工厂的生产步入正轨,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化纤厂,同时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化纤厂。产品在满足国内人民需要的同时,一部分还出口国外。在国外市场享有盛誉。在文革期间厂子并没有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停长,相反,厂里的产能稳步提升。随着改革开放,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实行了两部改造。首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通过股份制融资,厂子进行建里分厂,扩大经营规模。花巨资引进意大利的生产设备,但由于工艺不成熟,从开始投入使用就亏钱。(每生产一天就损失20-30万)此事对于广大工人的积极性打击很大,企业也损失很惨重。在2010年引进俄罗斯的设备。工厂现在还是采用毛时代的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其实是毛时代打下的工业基础。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较小的私营企业使化纤市场形成了无序竞争,对于保定化纤厂挤压很大。在工业发展中,化纤行业又属于夕阳产业。一方面人造纤维的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原化纤厂高能耗、高污染等原因导致保定化纤厂在改革后的市场经济中效益日益下滑。导致连年亏损。在这种情况之下,化纤厂进行了第二步改造。企业被恒天集团(恒天集团是由前国家纺织部的经济实体成立的大型国企)兼并。工人普遍感觉比私人企业兼并要好一些。现在化纤厂的情况是工人工资比较低。在几年前工人工资仅有800多,工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访、上街游行,在厂中进行怠工。今年工资提到了1500多。但现在厂里的工人基本是40岁以上的工人。而40岁以下的工人大部分选择了在外边找工作。因为现在的工资对于这些中年人是远远不够养家糊口的。但在外面找工作、自己经营小买卖的的工人大部分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现在没有离厂的工人主要是因为“工资倒挂”,也就是再过几年退休以后的退休金要比现在的工资多(现在工资1500多,退休金2200多)。用他们自己的话就是“现在在厂里就是混日子”。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在封闭的车间(封闭车间是为了保持化纤生产过程中的恒温要求,而化纤生产过程会产生有害气体,没有换气)连续工作8个小时。
Re:您谈到了污染问题。在以前污染问题也像现在这么严重吗,以前和现在比,采取了哪些措施?

吴:以前首先会每年从头到尾检测,虽然消息对外是保密的,干部是心知肚明的;对于工人由来言,工厂有自己的医院,工人看病是要花钱的;每月给工补助保健费9元(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是每月30多元),每天吃饭还有一罐牛奶,饭票也有保健食品,补充营养;在退休政策方面也有优惠,男职工一般55岁退休,女职工45岁退休;当时厂房不像现在一样是全封闭的,工人定时可以造休息室透透气,休息室的窗户是向外的。此外,工人自己也会采取一些办法。但当时工人是没有怨言的。这一点很让我感动,我写信给我的同学,他们也很感动。而事实证明:当时工人的健康是没有受到的多大影响的,尤其是对于生育是没有影响的。现在的情况则不同,设备老化严重,没有定期的更换设备,特别是空调设备没有及时更换。改革之后,工厂一味强调效益,进行封闭化生产,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虽然工人仍然可以领到保健费,但只有55元,基本是杯水车薪。再加之以前面的情况,工人普遍放映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

Re:您能谈谈当时干部会不会到车间,当时工厂的管理制度是什么,当时的干群关系怎么样?与现在相比呢?
吴:当时的干部都是从工人之中选上去的。干部经常到车间。当时人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大家相互帮助。工人积极性很高。举个例子:当时只要厂里一停电。无论是夜班回家的工人,还是休息的工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回厂里帮忙。(只要一停电,机器里的现就的重新结线头,我不太了解,感兴趣的同学下次调研可以问一下,总之是一个很费事的事)当时厂里实行的是“鞍钢宪法”。具体来说是“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就是“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制度”;“三结合”就是“干部、工人和技术工人三结合进行技术改革”。这样的例子很多。当时的干部经常到车间。有一个例子:当时的一个厂长在视察夜班生产时看到一个年轻工人在很辛苦的写黑板报。所以他在下班后就请小伙子到他家,给小伙子煮了一碗挂面和一个荷包蛋。在当时这是一份很不错的饭了。这些东西全是厂长自己家的,不是厂里的。但是得干部都很清廉,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干部与工人的工资也是相差很少的。有些的干部的工资还没有工人的工资高。干部的每月分粮也没有一线工人的分粮多。大家都是平等的关系,只是承担的职位、工作不一样而已。而且厂长的权利有限。厂里的一些事务都需要经过职代会的讨论。只有通过职代会的讨论同意才可以实行。干部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工人就直接提出来,而没有顾忌,因为厂长没有罢免工人的权利。而在厂里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广大工人积极参与。而也就是凭借干部、工人和技术员的结合,改革了不合理的部分,改进和完善了原有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当时的技术员也是在车间参加劳动的。不在实际中实践,很难免于纸上谈兵。在毛时代的福利也很好:首先看病、教育不用钱,水电也是免费,物价20年没有涨过。一结婚,单位就给分房。而现在的情况则不是这样的。首先,干部不用说去车间,就是想在厂里找到厂长也是很不容易的。厂里连厂长办公室也不标。而工人的工资与厂长经理的工资相差很大,有的多达数十倍,上百倍。举个例子:每换一位厂长,就给自己盖一次房,房子是越盖越大。在合同制以后,工人就沦为了雇佣工人,而在毛时代的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工资是在当时国家留够扩大再生产和福利资金后,在社会主义之下按劳分配剩余价值的一种消费券。保定的电化厂的工人,工资1000多还不能发放,前一段时间以1-2万一次性买断。工人到保定市上访,到现在还没有结果。现在化纤厂都是老人,没有新人,有的从农村找来的工人,干不满几个月就跑了。现在中国的关键矛盾不在于低工资,虽然低工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矛盾,担忧更多的人还找不到工作,国内工人与厂长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知识分子,像清华、北大培养出来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关键在与理论上出了问题,我决不反对改革,但改革开放根本就没有理论基础。说白了改革开放就是利用人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一言以蔽之,“不争论”,邓选,胡的科学发展观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些理论问题。“摸着石头过河”本来是很正确的一句话,但邓的解释不对。我是四川人,这句话是四川的一句谚语。其本意是:四川多河,往往有河就割断路的两头,于是就用脚在河里摸石头,等踩稳后,再换另一只脚。这句谚语有两层含义:第一、摸着石头过河是在一条路之间,要有方向性;第二、要稳妥。但现在既没有坚持方向性,也没有稳妥。
Re:化纤厂中的女工应该不少吧,您能简单谈谈当时女工在厂里的地位吗?男女工有差别吗?
吴:当时的女工还是很多的。当时有一个专门的车间就全是女工,因为接线头的工作是需要手指灵活的女工的。在其他车间,女工也是很受尊重的。他们一般被安排一些相对容易一些的工作。另外妇女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在产假期的工资是照发的,在哺乳期的女工可以把孩子送到厂里的托儿所,每天有定时的哺乳时间,这样就把妇女从传统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了。所以当时妇女的地位是很高的。
Re:妇女地位的变迁是有一个演变的,这和大跃进有很大关系,您能谈谈大跃进的情况吗?

吴:在大跃进时我还是一个高中生,当时在北京念书,常常和同学们往返70里到首钢捡废渣,拿回去炼铁,大家积极性很高,一点儿都没有怨言,而且争先恐后。经常一宿一宿不睡觉在炼铁。在朝鲜战争打下来,主席感觉到工业化的重要性,要工业化就要钢铁。所以要使工业、农业和国防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于是就号召了大炼钢铁。其实是主席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信任群众,组织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所以目的是好的,但在指导上出了一些错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但我退休后经过走访浮夸风最先挂起来的地方,发现这些错误完全是刘邓他们搞起来的。其实现在一场不是大跃进的大跃进正在进行,那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Re:既然您谈到了城市化,不能不谈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的时候,国企的工人有没有一些预感到改革的方向?
吴:有啊。有好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首先,工人想到很快就会解决粮食的问题。但负面的影响更大,以前的自由市场就要变成真的经济市场。主席在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说:农村如果是小农经济,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冲击,就不可避免的产生资本主义。提到农民公社是分两步走:第一、解决温饱问题,而在76年的时候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在当时树立的“大寨”形象,就是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是一种集体化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农业改造之路;第二、农业工业化,在8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许多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乡镇企业,还发展了配套的信用社等,正在逐步在城镇化,就是在努力消除城乡差别。

Re:在80年代的工人对于改革的方向还没有非常准确的判断,那是为什么呢?
吴: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毛主席时代的工人很相信党,相信政府。包括在文革期间,对于毛主席的号召“打到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少数当权派”,“修正主义”等不是很理解。所以大部分工人是当时的保守派,即使是造反派也不能准确理解文革的意图,往往流于权利的争斗,以至于发展成武斗。在80年代也是一样,大家还是相信党的。而且在文革期间赋予工人的“四大自由”(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也被否掉了,工人自己也被刚开始的经济甜头勾引,渐渐地放弃了自己的参与厂里政治的权利。随着改革的进程,厂长被赋予了巨大的权利,工人这时已经被瓦解分散,等工人放映过来的时候,自己的福利和权利已经被厂长夺取,而工人也越来越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原先的国家主人,沦为现在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草根,不能不令人寒心。
最后总结:(吴绍鉴)我现在仍然有四个坚信:第一:坚信马列主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是对的,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正在加深。而随着危机的逐步加深,社会矛盾在不断累积,而现今世界的武器发展迅速,所以现在中国的命运,全世界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危机的周期循环,还关乎到人类的命运。第二、坚信毛泽东思想,他是马列注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的思想是很伟大的。第三、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明的。现在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相信会改变的。第四、坚信中国的青年要有希望。真理是不要拍敲打的,青年人要善于思考。
~~~~~~~~~~~~~~~~~~~~~~~~~~~~我是分割线~~~~~~~~~~~~~~~~~~~~~~~~~~~~~~~~~~~~~~~~~


吴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共产党员的共产党员了,对党既有党性,又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热情,他认为嗡嗡嗡是一场失败的社会主义尝试,是对于马列主义深入实践的过程。他自己还专门去徐水县考察当时修养在那里干的事,有机会我把他整理的东西转过来,总之是一位拥有理论知识又富有行动力的共产党员


先写这么多吧,记起来的和一些细节想起来了再写



PS:我和这些学霸平时的活动都是在帝都市内的工地上,给工友放电影,讲新闻,提供一些咨询和谈心,放假了就组织大家去老工业区和农村做调研,工作重心还是在农民工这里



喝点红茶上会网 发表于 2013-5-12 17:53:43

作者 sc北朝温柔贤惠明日香
地址点这里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613&extra=page%3D1

喝点红茶上会网 发表于 2013-5-12 18:03:41

请只在茶馆或者北朝观看,不要传到西西河啦

凌未风 发表于 2013-5-14 13:23:37

嗡嗡嗡是谁?

sisi9922 发表于 2013-5-27 15:31:49

凌未风 发表于 2013-5-14 13: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嗡嗡嗡是谁?

十年=嗡嗡嗡

redapp 发表于 2013-5-27 17:46:42

搞工运的吧。
此文对网站有点风险。

redapp 发表于 2013-5-27 17:46:46

搞工运的吧。
此文对网站有点风险。

千羽wishfly 发表于 2013-5-27 22:43:22

北朝不是说尽量别转此文吗?

sammoy 发表于 2013-5-28 10:52:22

忙总也曾提到过“鞍钢宪法”,虽然没有祥说,但我感觉他心里对此也是部分认可的。
文中说道的问题,确实涉及到了道路选择,我们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需要从建国后三十年中去挖掘。
“两参一改三结合”。
“两参”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一改”就是“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制度”;
“三结合”就是“干部、工人和技术工人三结合进行技术改革”。
这些谁能说一定比西方的企业管理方式就落后和不先进?最高水准的企业文化本质不就是这些么?

中梁山 发表于 2013-5-28 11:28:39

sammoy 发表于 2013-5-28 1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也曾提到过“鞍钢宪法”,虽然没有祥说,但我感觉他心里对此也是部分认可的。
文中说道的问题,确实涉 ...

看过忙总的一个帖子,忙总觉得“鞍钢宪法”不行(好像是回复洗心的疑问),大意是:
1、总经理进行钳工劳动,附加值很低;工厂是流水线作业,流程性很强,总经理干钳工岗位,能力也不一定行。基本是在作秀,工人也不信。
2、工人觉得应该少干活多拿钱,不应该“拿工人的工资,操干部的心”

sammoy 发表于 2013-5-28 14:11:05

中梁山 发表于 2013-5-28 1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过忙总的一个帖子,忙总觉得“鞍钢宪法”不行(好像是回复洗心的疑问),大意是:
1、总经理进行钳工劳 ...

这个例子我也记得,但不是在说鞍钢宪法的本质,鞍钢宪法的本质不是让管理层干工人的活,而是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
领导下基层不是去干活和作秀,是为了了解一线情况,知道工人想什么和做什么。
工人参与领导决策,是为了能让工人拥有不被资本牺牲的抗争权利。
企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很多企业的生命期绝对可以延长并超过一代人的劳动周期,企业是为了工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还是为了资本逐利?这本身就牵涉到了政治基础。
我记得忙总对鞍钢宪法的本质认识还是着力在工人当家做主这一点,这个口号真的错了么?工人当家作主真的就无法干好一个企业么?

中梁山 发表于 2013-5-28 17:36:42

sammoy 发表于 2013-5-28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例子我也记得,但不是在说鞍钢宪法的本质,鞍钢宪法的本质不是让管理层干工人的活,而是管理层与工人 ...

感觉忙总还是认为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好的,也提倡专业化分工。
口号/信仰对错我不知道,关键是要支撑得住。
也许以后能实现,谁知道呢。

冻雨 发表于 2013-5-28 18:13:13

看过王晖的一本书,名字大概是《去政治化的政治》,剖析过南方某企业改制中的种种问题。
网上的许多讨论都是大而无当,从种种细节来看,这个党,这个政府中额部分人,已经成了普通百姓的对立面。

urobot 发表于 2013-5-28 18:45:00

越看越让人失望

健恒 发表于 2013-5-28 21:01:37

本帖最后由 健恒 于 2013-9-14 11:23 编辑

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一个好贴,一叶而知秋-为期两天对于保定本地老国企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