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共无门的党国第一名将
党国第一名将非川军郭勋祺莫属。郭勋祺在土城战役中,迎头击退共军如下要员: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十大元帅中的七位:朱德、刘伯承、彭德怀、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
三位国家主席:毛泽东、杨尚昆、刘少奇
五位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飚、张爱萍
八位总参谋长:聂荣臻、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胜、叶剑英、邓小平、杨得志(还可以加上解放前的周恩来和此后不久的徐向前。红军出身的总参谋长,除留在南方的粟裕外,全部被他击败)
大将及以下各级将军们就委屈一下,统计起来太麻烦了,一律“等”掉。
就这个战绩,拉到国军那边,恐怕要带上十个八个的青天白日勋章?其实啊,郭勋祺头上的这顶国军的帽子,恐怕是有一点点的红哟。
郭勋祺和两位TG的元帅有旧,一个是胖帅陈毅,两个人是一块踢球的朋友;一个是独帅刘伯承,对独帅这川军名将他是深为佩服;另外一个和他有旧的TG早期人士不太有名,但是这位人士弟弟知名度很高,是杨尚昆。除了和当年还是文艺青年的胖帅是踢球认识的,和独帅、杨闇公(杨尚昆之兄)等人都是在KMT的党部结识的,还参与过策划共军的起义。胖帅被迫出川,还是郭勋祺送出来的。
郭勋祺被坐实“通共”是在抗战期间,通共到了什么程度呢?他联系项英,要把自己的队伍送给四哥。项英没收下这份大礼,郭勋祺则因此事泄密,被送回重庆软禁了一段时间。
通共这种事,总要一步一步来,在做下这么大的通共事情之前,郭勋祺先是和当年的球友陈毅畅谈数日,放了新四军的先遣支队从他的防区前往日军敌后;又送了新四军三支队三万发子弹,一千套军服,比不上卫立煌慷慨,也不错了,毕竟他自己过的也是穷日子;把常凯申的防共密电和新四军敌工部部长夏育群共享等等。
夏育群也是四川人,很早就是共谍了,干的是士兵运动,就是专门策反敌军的共谍。夏育群曾经把自己的岳父和两个妻弟统统发展成了共谍,他岳父家很有钱,因此他岳父家就成了共军的交通站,南来北往的共谍们就成了他岳父家的生意伙伴。皖南事变的时候夏育群在新四军军部,可能那时候被俘了。
郭勋祺被软禁之后,因为“通共”原因,一直做冷板凳,冷板凳温度最高的时候也就是个“军官总队”的总队长,一直到1948年,被军统大特务康泽要去当十五绥靖区副司令,算是回了部队。康泽要他的原因也很简单,他这个十五绥靖区部队全是川军,所以康泽想找个川军出身的人。很快,郭勋祺和康泽就在襄阳双双被俘,多年投共无门的郭勋祺终于找到了路子。
说起二人被俘,还是有段佳话。常凯申电告康泽,说共军无重炮,可弃山守城;王疯子近山则很配合的放弃了历史上传统的先取山后攻城的传统,直插要害。郭勋祺看出康泽不会打仗,让他把兵力安置在共军可能的主攻方向,康泽怀疑郭勋祺通共,非要自己动手安排兵力,不出意料把软腹部留给了王疯子,王疯子大概自己也没想到这么顺利
郭勋祺被俘之后,刘伯承发电报要送他到中原军区政治部,郭勋祺给华野总部发电报表示感谢,抬头便是刘邓,然后是仲弘兄。共军的译电员不知道“仲弘兄”是谁,还是陈毅自我表白。见面之后陈毅便道“大炮不长眼睛,你怎么跑那个地方去了?”,还对抗战期间没有保护好他表示了歉意。
终于投了共的郭勋祺,决定实打实的干起了共谍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回四川策反去也。只是他回去路上被国军拦了路,等他回到四川,已经是1949年了。这时候共军策反力度已经大大加强了,比如动不动就是朱德给以前的老朋友写信,当年在一个锅里吃饭,现在还可以继续吃嘛。
1958年郭勋祺病逝。
相识才好打,打了更相识。
赞故人的帖文! 板凳~ 前三排啊。 呵呵。
抢马扎。
哎,KMT当年真得是输掉底裤了。
今天位置很靠前 唉,当年的KMT真是到处漏啊,一点不齐心,看看现在那些外逃的贪官,天朝也要好好整顿队伍了啊 前十,历史性突破,先回复后看 这个夏育群是怎么回事?难道后来脱党或者叛变了?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什么消息。
如此执着的投共,是咋样的精神啊 {:4_279:}
学习好文 郭小辫土城一役有侥幸成分,已经到了坚持最后3分钟的程度,频临崩溃。数十年光阴荏苒,因缘很多。楼主挑取事例有很浓重的倾向性,娱乐的效果很不错。 好看! 郭勋祺是学习过《资本论》的。他在感情和认识上,对共产党有更多的认同。但最终还是感于刘湘小集团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选择了报效这个小集团。当然,也可以打一个“保乡安民”的旗号。这是他自己的理性选择。至于有些亲共行为,更多是为自己和小集团争取多一个门路。 至于郭勋祺乃至整个川军,现在被很多有微妙想法的人引以为傲的“长征时两败红军”的辉煌战例,其实在军事指挥上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就是下力舍命地死拼而已。以红军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遇上真正三军用命的敌人,不论中央军还是杂牌军,还真就是没有什么胜算。这是被整个红军的战史所证明了的。
金一南写《苦难辉煌》,总给人一种“不太正”的感觉。但讲到红军的初创,以及后来红军长征的背景,特别突出来毛泽东选择“三不管”地区发展根据地的意义,还是眼光很“毒”的。当年的红军,只要触及地方实力派军阀的核心利益,即要进入各个省的核心区,都会遭到激烈的抵抗,最后只能放弃。所以,只能在“三不管”地带积聚力量,发展锻炼队伍,等待着国际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为红军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胜利,创造出历史性的机遇。而李立三等人,显然在这一点上没有毛泽东的见识,才会不断把“左”的错误加码,无谓地消耗力量,直到蒋介石摆平了地方实力派军阀的武装斗争,回过头集中力量对付红军,使得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先后被迫放弃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金沙江边上时,态势就是,四方面军在四川的边缘地区算是有了一些基础,自己也有了一定的实力。而一方面军当时的主要考虑,还是尽快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在当时的情况下,两大方面军互相配合,杀进四川中部核心地区,赤化全川,基本上是唯一的战略选择。所以,一方面军是势在必得的。但因为触及了川军的核心利益,被川军拼死抵抗,实际上是放弃了这个战略规划,只能继续避敌锋芒。而在两大方面军会师后,一方面军,也就是政治局的大多数,就是因为在土城战役中领教了川军一旦下决心死抗的战斗力,才会坚决反对张国焘坚持原有的,两大方面军兵合一处,开辟四川根据地的设想的意见,坚持继续寻找新的“三不管”地带,先生存下来再说。
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毛泽东断然决定,摆脱和张国焘纠缠的状态,先由自己寻找新的“三不管”地带,待张国焘等人醒悟之后,再进行新的讨论。但是,张国焘却直指毛泽东等政治局的大多数是“畏敌逃跑”,自己另立中央,然后挥师进军川西平原,意在搞起一个局面,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坚定性。最后,使中央的组织和路线,都有一个彻底的改变。但在百丈关,却遭到了比一方面军在土城遭遇的更大的失败。最终,也只能向中央靠拢。这样,才有了后来的西安事变的历史性转折,中共终于等到了毛泽东的战略论述中,国内外矛盾发展,为自己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郭勋祺指挥了土城战役,在规模更大的百丈关大战中,也是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因此,他可以算是一个历史规律的突出的人格载体了。这就是郭勋祺这个人物的历史意义。 听风看雨通三统 发表于 2013-5-9 1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郭勋祺是学习过《资本论》的。他在感情和认识上,对共产党有更多的认同。但最终还是感于刘湘小集团对自己的 ...
这才是真相。 这些史料是怎么整理出来的呀?!越来越佩服故人兄了! 觉得看一些当年的故事越来越有意思
TG让人如此执着的年代已不复存在了,值得反思 o沸点冰点o 发表于 2013-5-11 14: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觉得看一些当年的故事越来越有意思
TG让人如此执着的年代已不复存在了,值得反思
什么年代都是平庸地过日子的人占多数。这些平庸的人,其实也在守护、实践着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他们没有勇气抛弃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周围的小圈子的责任,但会由衷地钦服那些真正表现出献身精神的人。
当年的红军,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的。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就有孔荷宠这样的高级干部叛变,之后又有龚楚。湘江之战,伤亡两万人,却减员五万,那三万就是开小差的。四方面军的一位老干部回忆,一位20岁出头的团长,在最后一次走出草地,即将会师的时候,脱离队伍,去给一个没有儿子的地主当儿子了。共产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今天的共产党有很多问题,社会也高度地市场化了。但只要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清晰的,只要千分之一的党员,也就是十万左右的党员有坚定的信仰,这个社会就不会失去精神的力量。 “革命党是的成员由信仰集合起来的,执政党的成员是由利益吸引来的。这才是本质,不承认这个本质性差异,不是无知就是谎言。”
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74&page=7#pid147170
隔壁楼里的,这个论述更深刻些。有些光感慨是没用的。 看看吧,大家都会支持你 听风看雨通三统 发表于 2013-5-12 0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年代都是平庸地过日子的人占多数。这些平庸的人,其实也在守护、实践着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他们没有 ...
有点怀疑,请教一下,这个“千分之一”的比例会不会太少??
当年的苏共难道连千分之一有坚定信仰的人都没有? 苏共的核心问题,还是思想和体制的僵化,特别是体制的僵化。最后,就是大多数群众和党员干部,都幼稚地相信,只要在制度上和西方接轨,就会过上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老百姓一样“幸福”的生活。而少数有坚定信仰的党员,包括党外群众,反驳这种“新思维”的言论,也是很僵化陈旧的一套话语体系。当年两边辩论的水平,不会高于现在中国网上最“淳朴”的极左和JY的水平,就是两边对着喊标语口号。然后,因为人民群众和大多数党员干部,对苏联自己的体制的问题有直接的感受,对西方的问题没有什么认识。这样,就是僵化的“保守派”“失道寡助”,苏共实际是被人民群众兴高采烈地抛弃了。
中国共产党和苏共有着根本的不同。即使没有苏共冲到前边去,成为中国的前车之鉴,中国也不可能走上苏联那样的绝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理解这个问题,关键在两句话。一句是俗语“皇家也有草鞋亲”,一句是小平讲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长见识,多谢楼主和楼上的茶友 这“第一名将”的名头不知道是什么人封的 平心静气 发表于 2013-6-13 1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第一名将”的名头不知道是什么人封的
挖苦果粉的人们封的。 近距离膜拜下故人兄 看长征,土城战役是老毛同志复出的第一仗,结果打哑了,还好领导层没有因此反复。 听风看雨通三统 发表于 2013-5-12 0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年代都是平庸地过日子的人占多数。这些平庸的人,其实也在守护、实践着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他们没有 ...
按双爷的说法,这种日常性的高强度高速度的行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打仗还要严峻的淘汰——也可以说是考验。土鳖四渡赤水到与老老四会合,前后半年多,减员近万,大多数不是战斗减员而是行军减员——9军团在宣威、会东扩红近5000人,到过了大渡河,没剩几个了——实在吃不了那个苦。
没亲身体验过的,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人还能有这种极限潜能——天天如此啊。所以说能走的部队一定是能打的部队,当年皮司令带兵,给的每日训练标准就是每天1小时走22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部队就算过走路关了。
国军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薛岳部追到大渡河边,每个连队就四五十人(这还是黔西补充过兵员的)。张灵甫帅哥所在的胡宗南部,在松潘呆了半年,除了草地没过,雪山也得翻,肚子也是饿。半年下来,不到5万人的部队,减员就有1万多,多数不是战斗减员。 投共无门的第一名将。。。不是常凯申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