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学十六法》 作者:吕思勉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3-4-16 12:36 编辑1、史学大家三大特点:书香世家,从小接受系统性教育+博闻强记,长寿,例如陈寅恪、吕思勉、何炳棣、顾颉刚、钱穆;
吕思勉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初一诞生于江苏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幼年系统阅读经学、史学、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二十三岁后专治史学。1905年起开始从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
为什么旧时中国,历史学是显学呢?
2、思维方式:类比、推演、归纳,深求其故,分析问题的能力(悟性)极强。严谨的逻辑思维+强烈的人文精神。
史家严耕望于《治史答问》言:“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并谓吕思勉为“通贯的断代史家”。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又广泛阅读新出报刊和从西方引进的新文化、新思想和研究方法。写书时,经常证据罗列,然后给出一些暗示;证据不足时,却不强说出结论,而是留待来者。吕思勉相信仔细读古书是可以一定程度的挖掘真相的。
吕思勉读书极勤,世传他把二十四史从头到尾读过三遍。由于他写书有时只列举证据,不写结论,也有人批评他写书有抄书之嫌。
在《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吕思勉曾言:“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极远之世的。”此可作为他对历史研究之态度。
3、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吕思勉先生论治学,强调应抱有理想,服务于社会改革的根本,勿流于琐碎的考证。他说:对于现状的不满,乃是治学问者,尤其是治社会科学者真正的动机。若对于其现状,本不知其为好为坏,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只想在现状之下求个苟安,或者捞摸些好处,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要讲做学问干什么?
先生认为,改革思想非可以空言灌注,亦非单凭热情就可以的,必深知现在社会之恶劣,而又晓然于其恶劣之由,然而对于改革的志愿和改革的计划应有理性的考虑。这种理性的考量从哪里来? 一是靠从现实得来的阅历和锻炼,一是求之于书籍,求对以往社会的总结和检讨。历来理论之发明,皆先从事实上体验到,然后借书本以补经验之不足,增益佐证而完成之。因此做学问的,须将经验与书本汇合为一,把经历锻炼和书本知识相互证明,才会有真体会,有真心得。所以先生常说:“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如此,则书本的记载,和阅历所得,合同而化,才是真正的学问,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学习的方式因人而异,要针对性培养。
书经的《洪范》上,有 “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两句话。学问之家,或主精研,或主博涉,小范围外,一无所知,一味的贪多务得,而一切不能深入。
5、治学的程序 - 要先有相关领域的宏观认识,建立系统框架。
当知几种必需研习的重要学问。每种学问的情形、巨著。每种学问,“当知其崖略”。昔人尚未研究的现象,可以扩充范围。(缜密,综合,补漏)
6、知识是流动的,封闭=僵死。
著者的学识,必有独到之处,有所重所轻。几种书要有相互参考的理由。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而义理相互关联,有的更高的一例。把各种学问连接起来。广泛涉猎,不局一隅,而不至为窗塞不通之论。
7、 “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眼光要放大,深通为学,要着眼于现实-人性,“道不远人”。
8、整理旧籍之方法、论读经之法,看不懂,略过。
9、读书经验:有好老师很重要!教育要有目的、成系统地培养。
初读书时,你需记得《曾文正公家书》:“读书如略地,但求其速,勿求其精”;
间接得益于谢钟英先生,不在其考证,而在其论事之深刻,“我”后来读史,颇能将当世之事,与历史上之事实互勘,而不为表面的记载所囿,其根基实植于此时。
但有师之弊,在于假懂、臆懂。不察名实,不解当下景象。
10、读书要带问题读,问题比答案更有价值。= “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的具体操作层面。
先读科学书,再读古书。
前人的记载,只是一大堆材料。我们必先知观察之法,然后对于其事,乃觉有意义,所以各种社会科学,实在是史学的根基,尤其是社会学。因为社会是整个的,所以分为各种社会科学,不过因一人的能力有限,分从各方面观察,并非其事各不相干,所以不可不有一个综合的观察。
考据并不甚难,当你相当的看过前人之作,而自己读史又要去推求某一事件的真相时,只要你肯下功夫去搜集材料,材料搜集齐全时,排比起来,自然可得一结论。但是对于群书的源流和体例,须有常识。又什么事件,其中是有问题的,值得考据,需要考据,则是由于你的眼光而决定的。眼光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亦由于学力。涉猎的书多了,自然读一种书时,容易觉得有问题,所以讲学问,根基总要相当的广阔,而考据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于考据的本身。
11、 读中国历史的三大门槛:庞然大物难驾驭,材料絮乱缺乏系统,今昔不同;
12、 后面的内容只能略地了。
总结1: 学习的方式因人而异,要针对性培养。=》 初读书时,读书如略地=》 要先有相关领域的宏观认识,建立系统框架 =》 涉猎的书多了,自然读一种书时,容易觉得有问题,所以讲学问,根基总要相当的广阔=》 “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总结2: 各科天才与人口基数有关,比如数学天才,但如果某个时代数学不发达,数学天才就会在其它显学领域大放光彩,民国时代那么多天才集中在历史治学,感觉可惜了=》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目的是追求稳定的系统,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封闭=僵死。
总结3: 没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不可能成真正的学问大家,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附:忙总的学习诀窍:
学习效果=效率×时间×学习方法。
效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记忆力好+举一反三能力好+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
学习方法=善于抓住重点+善于总结
时间不是第一位的。身体轻松,事半功倍。学习方法得当,突飞猛进。
这些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我学习的时间是非常不多的,一般回家不怎么看书,作业课堂基本解决掉。但是读书时高度专注,经常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
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觉得中学生就应该成立个吕思勉研究小组。 读典籍还是需要人指点的,最好是一对一地指导,入门会更快,比如《史记》和《资治通鉴》上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那种描述更好?
俺的教训,光靠自己摸索,大都只记住一些事件,费时费力,不得其门而入。
读书要专注,手边一定要有纸笔,把灵光一现的东西马上写下来。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4-16 1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典籍还是需要人指点的,最好是一对一地指导,入门会更快,比如《史记》和《资治通鉴》上对同一件事情的描 ...
那当然,学习典籍,野路子和名师指导的结果一眼就能看出来,名师高徒能够深入浅出理出要点,也能对各种观点逻辑关系和来龙去脉说的头头是道,也能说清楚各种观点的优劣和得失。这个没法靠自学成才完成,毕竟这些精华是几十代聪明人的积累,个人无法挑战,再聪明伟大都不行。而且这些东西好像主要是非文字传承。 二毛 发表于 2013-4-16 1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当然,学习典籍,野路子和名师指导的结果一眼就能看出来,名师高徒能够深入浅出理出要点,也能对各 ...
俺读得比较杂乱,只注意大概,没有能力和时间仔细比较行文的考究。
现在模模糊糊觉得,读史读到一定程度,一定要读经,读了经之后再读史,有纲目。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3-4-16 17:18 编辑
二毛 发表于 2013-4-16 13:08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当然,学习典籍,野路子和名师指导的结果一眼就能看出来,名师高徒能够深入浅出理出要点,也能对各 ...
俺读得比较杂乱,只注意大概,没有能力和时间仔细比较行文的考究。
现在模模糊糊觉得,读史读到一定程度,一定要读经,读了经之后再读史,有纲目。俺理解经就是史。 顶。{:soso_e179:} 好文!之前读史书总是当故事看,欣赏故事、评判人物是最喜欢的。看了这篇文章,知道读的不同层次。 知识是流动的,封闭=僵死。
很对 史学是中国的显学,在古代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六经皆史”,这是章学诚说过的 系统学习是有老师指导的,智慧的积累靠时间和人力
对没老师指点的朋友们来说
好的品格 诚实守信是跨过鸿沟的机会 读书要读到留白的地方,正如周恩来说的“从无字句处读书”。 史以纪事,经以载道 {:soso_e100:}受教了! 《为学十六法》应该节选到中学生语文课本。
最近刚看到一篇好文章,吕思勉的《禁奢议》也应该选到中学生课本里面去。 初读书时,读书如略地,。。。。。。
受教了 好书! 顶好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