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过年的记忆
偶来带个头,因为今年我自己的春节蛮平淡,老调长谈般的,所以就贴个搬家帖吧其实对于我不管后来一年又一年,无论年是咋过,灿烂与否,曾经的记忆还是永远在那里的
--------------
也许是因为成年了,总觉得时间过得一年比一年快,一转眼春节又即将来临。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象征着团圆、温馨、祥和、欢乐的节日。虽然今年我不能回家过年了,不过即使不能与家人团圆,每到这个时刻总会不由地记忆起童年和以前的春节。
如今,生活物质条件都越来越好,人们似乎也对春节越来越失去了兴趣。平时想吃什么就可以吃到,添加新衣服也不是稀奇的事,所以,对春节也不象从前那样的盼望了,甚至有时还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在我童年的时候,那个时期,中国的经济还是比较落后,商品物质也仍是非常匮乏的。就是在80年代初,买东西也是需要票证的。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除了贵重物品,如自行车、手表等要票,还有布票, 汗衫票,洗衣粉票等应有尽有。食品类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票及蔬菜票等。当时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购粮本,上面写着家里有多少人,定量多少,是按照年龄的大小分配斤数的(比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多数市民每人每月限购2两油,改革开放后,逐渐涨到每月半斤到一市斤)。好在我家都是女孩,吃的不多,往往还有些结余。而家里如果是大男孩多的话,还真不太够用呢。而我家省下的粮票,有时会接济邻居好友,也可以换塑料盆等其他东西,当时三斤粮票可以换一斤鸡蛋。
所以,当时每家每户都是将好东西:大米、白面、豆油、鸡蛋、沙糖等攒起来留到过年时用。主妇们,平时烧菜舍不得多放几滴油,到了过年时似乎都大方起来。可以吃到平时不常吃到的美食,零食加上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所以可以想象,那时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件多么值得盼望的事啊。
*上海市鲜蛋购买票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5322033.jpg
*1991年度糖票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5157088.jpg
*缝纫机券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5123061.jpg
*自行车券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4801052.jpg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5042021.jpg
为了得到压岁钱,我们孩子们都会提前表现的很乖。爸爸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赶不上在家过年,妈妈因为要上班,所以我们要帮妈妈做事,为过春节做准备。我们要把房间打扫的窗明几净,贴上春联,福字,准备除旧迎新。很小,我便拿着妈妈留下的钱,购粮证和粮票等去粮站和副食品商店买米,买面粉,花生,瓜子等东西。好在,那时的社会治安很好,粮站、商店也是童叟无欺的,所以,我总是可以“吭哧吭哧”,但“光荣”的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粮票开始逐步不大使用, 而全国包括上海是在1993才正式陆续取消粮票的。 我那时就是拿着这样的购粮证去粮站买东西的。。。这本小小的购粮证,可是城里一家人生活的“命根子”呢,是千万不能搞丢的。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4509082.jpg
那时,到了春节前几天,特别是小年夜,大年夜,妈妈就会带着我去菜场。菜场在早上3,4点就开始营业了,可是因为供应有限,人们往往是从上半夜,凌晨前就开始排起长长的队伍了,不然“抢”不到那些新鲜的,质量好的鱼、肉、蔬菜等。家中有小孩的,往往都打发孩子前来排队,有的还放个菜篮子和一块砖头代替人排队。当时,我和妈妈要排不同的队伍,如果我这边先排到,妈妈就得赶快和我交换队伍付钱买东西。
有一次爸爸回家过年,他带着我去挺远的一个地方买羊肉。当好不容易要排到我们时,一个小青年过来插队。爸爸当然制止,叫他到后面排队。没想到,这个青年男子是个小流氓,一下子他的兄弟们就把爸爸围住,要动手打爸爸。我当时站在边上真的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爸爸严正的喝止他们,又从兜里取出工作证出示,他们一看,心想不太好惹才悻悻的到后面排队。(那会的流氓,倒也还是比较单纯滴。。。{:soso_e127:})
*1985年度广东鱼票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0255215286145541341_006.jpg
*1988年度节日冻禽供应券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4618028.jpg
从春节的前一个星期开始,妈妈就会逐步准备起来。首先准备的是零食,不象如今可以在商店里买到各种风味,种类的瓜子,花生,坚果等,那时买来的都是生的,要自己炒的。我记得妈妈是用粗盐,干净的细沙子,砂糖等炒的。还有自己做的花生芝麻糖,炸巧果等。香气扑鼻,闻得我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虽然妈妈会先给我们一些尝尝,但要敞开吃,就要等到过年的时候了,所以我就更天天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盼望春节的到来。
过年时,还会有“高级糖”吃。在一开始是水果糖,起初水果糖都要五元钱一市斤呢。这对比当时的工资就价格昂贵了,所以才称为“高级”。 后来,“高级糖”升级了,变成百花奶糖,动物奶糖,大白兔奶糖,然又有花生牛轧糖,金币巧克力。这些东西,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平时都看不上眼的。而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真是人间最美味的东西了。
并且,吃完糖,糖纸也会留着,夹进收藏本。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连糖纸也成了很多孩子渴望得到的收藏品。有一次,我小心的清洗一颗斑马(动物奶糖)的糖纸,谁知因为印制粗糙,经水一洗,图案给全部洗掉了,留下的只是一张塑料纸,令我好伤心失望。{:soso_e154:}
*当时的水果糖,水果味很纯朴,不象现在的口味有些偏甜。
http://img.hexun.com/2008-10-21/110231194.jpg
*最爱早期的花生牛轧糖。。。现在就品种繁多了,即便包装一样,味道也变了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0/6477275920130211104709081.jpg
准备完零食小吃点心,妈妈就会准备炸肉丸子,炖鸡汤,做蛋饺等。很小的时候,年夜饭的菜往往是爆花生,炸龙虾片,红烧肉,鸡汤,鱼之类的,后来又有炸对虾,猪肝,烤鸭等。
再后来的年夜饭就是越来越丰盛了,而我也越来越吃不动,那些曾经的美食也不象小时候那样吸引我了。记得就是在最贫瘠的年代,我们家在过年时也都一定会有一道红烧鲤鱼,但是不允许吃完的{:soso_e154:} (现在不用说,就是让我们吃,也不会吃完了)。 这是取“年年有余”之意, 而选择鲤鱼是父母盼望我们读书进步,取“鲤鱼跳龙门”之意。
为了让我们快乐,父母还会为我们买上一些小鞭。那时放小鞭可不象现在是几百,几千响整挂整挂的放,而是一个一个放的。 当时,妈妈会把鞭炮拆散了,数好,平均地分给我们。
吃完年夜饭,大人在家包饺子,炸春卷。我们就可以出门和邻居孩子们一起放鞭炮玩了。有时,有的小鞭不见了导火索,我们就把它从中间掰开,点燃后“哧哧”作响,这种玩法被我们称作:老太太撒尿。。。{:soso_e113:}
还有一种甩炮,孩子们会冷不防的甩在对方的脚下,“砰”的一声吓人一跳,然后扔的一方就会大笑着那被吓到的人的狼狈样。有些调皮的男孩会把鞭炮往缸和铁盒子之类的容器里丢,发出很大的声响。
后来有了春节晚会,我们就一会在家看节目,一会跑出去放鞭炮玩。记得84年的春节晚会搞得特别成功,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的吆喝,成了那年流行的口头禅,也使得他“誉满”全国。 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的小品令人大笑。 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则引起轰动。由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也成为了后来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随后的春节晚会上有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羊肉串》让人捧腹大笑:“烤了,烤了,新疆羊肉串”的吆喝, “臭就对了”成了街头津津乐道和我们孩子们经常模仿的的段子。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也是金典之作。1987年费翔凭着那首:“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歌红透大陆,我还用压岁钱买了他的卡带,这是我自己花钱买的第一盒磁带。而如今的春晚倒好象是江郎才尽,也越来越无新创意了,或者其实是我们的口味也越来越高了。。。
*小品《宇宙牌香烟》
http://img14.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4/6477275920130211145805033.jpg
*小品《羊肉串》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4/6477275920130211145859078.jpg
* 费翔“火”了,不过他也背上了“制造”不久之后大兴安岭火灾的“黑锅” {:soso_e117:}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30211/14/647727592013021114595207.jpg
一到除夕十二点,家家户户就开始放鞭炮,一时之间,鞭炮声电闪雷鸣,震耳欲聋。大人们互相问候祝福,孩子们就在一旁高兴的蹦蹦跳,就是连平时吵过架的孩子,这时也都全忘了那些事,和好如初。 吃了饺子,我们挨个给爸妈拜年,爸妈就会说一些祝福新年学习进步之类的祝福话,然后分给我们红包。刚开始,很小的时候不过是几毛钱,后来我们一年年长大了,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红包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一大早我们就会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穿上新衣服,出门找小朋友们玩。。。显摆去了。不过,往往回家时就会发现新衣服不是这里,就是那里被鞭炮烧了个小洞。{:soso_e150:}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条件的提高,生活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不用再盼着等过年时穿新衣、吃香喝辣的,所以对过年也少了以往那份渴望和期盼。也不再需要为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付出“起早贪黑”的代价。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转变。在城市里,为了图个方便,省事,由在家里转而到饭店吃年夜饭的也越来越多。
虽然,年味变得越来越谈了,远远比不上我记忆中小时候的春节那样快乐。不过,不变的是在春节里与家人团圆的传统,不变的是人们企望新年里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
补充曾让我感动的回复互动的几个节选
献花!让人心头一热的回忆。。。 [ 大道至简 ]
年龄大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容易触景生情。就是因为这水果糖的图片,让我眼眶湿润。。。奶奶最爱吃的水果糖。。。6年没有回老家的我,居然在这次祭扫的时候就忘了带了。。。。
没错,给我的感觉,那是的年就是给肚皮过的。。。那时候肚里的油水少啊。。。就没有不香的东西。。。我们的楼是58年盖的三层砖木结构的,共用的走廊里面,从除夕从下午开始就飘满油炸和蒸肉的香气,每家人都笑呵呵的敞开着门打招呼,还有我们这群爱闹的孩子跑来跑去。。。三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顺便提一下,我们市属的穆棱县卷烟厂就在马季的小品后勇敢的推出了《宇宙》牌的香烟。曾经风靡一时,马老后来还专程来厂看过。不知现在这个牌子是不是也随记忆渐远了。
拜个早年…… [ 巅峰背影 ]
小时候,快过年的时候,盼星星盼月亮,总是盼着父亲早点回来,而后就在他在自行车里、包里乱翻,看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从放寒假就翻,一直翻到腊月三十。
我们这里那时的麻花都是自己煮的,不怎么买。到腊月二十四五,外婆就掂着小脚,从十几里地外到我家了,因为那时农村电不稳定,只有到这时了才稳定。
我现在脑海里依然记得一个清晰的镜头,就是烟熏火燎而昏黄的灯光下,满头银发的外婆在大案的正中间搓麻花,母亲在侧面搓,哥哥在对面搓条,父亲在夹,我在旁边帮忙转给父亲放到油锅里。快煮完的时候,通常也是我熬不下去的时候,总是浑浑噩噩的,最后总要煮几张油饼,夹点自己调的蒜菜当宵夜。可我总不喜欢吃油饼,也不想吃,就想睡觉,呵呵……
到大年初一的时候,父亲总是给我们一块钱的压岁钱,我还记得磕头,哥哥总不磕,呵呵。
因为爷爷奶奶去世的早,家里情况也不那么好,当时只能和哥哥分一鞭100响小鞭炮,非常珍惜,不敢乱放。那时,就很羡慕有爷爷奶奶的孩子,他们还有爷爷奶奶给压岁钱呀,可以买自己喜欢的鞭炮之类的。
打火柴的手枪、打炸药片的左轮,也就是想想,羡慕一下别人。哥哥手巧,好歹还会做火柴枪,我可笨,只能跟在他后面眼馋。话说,那时候5分钱一盒的火柴,母亲也不让乱拿,只能偷,呵呵……
嗯,长这么大,我就没有玩过买的火柴枪和左轮,到后来,就直接拿真枪了,呵呵。
最快乐的时候,则是姑姑来的时候,又或者到外公家的时候,因为姑姑会给压岁钱,而大舅也会代替外公给一些,可是总被母亲收了去,遗憾中……
不知道“思炎”,还有大家伙儿记得不,有种拉炮,就是两头是短短的白线绳,我用力不匀,大多数拉不响,倒是便宜了哥哥。
记得小时候喝过两年“小香槟”,到过年的时候总闹着喝,可母亲总舍不得让父亲买。我已经很多年没喝香槟了。
我小时候不大喜欢吃甜的,但记得吃过一种糖,那糖的味道似乎现在还在嘴里回味,从小到大,一直在寻找,可一直找不到……
再后来,条件好了些,大舅开了商店,摔炮就玩的多了些。
然而,我初中毕业时,哥哥连续病了五年,家里过年的气氛总有那么点压抑。
2000年到公安局工作后,因为值班我又连续三年没在家过年。
当我可以回家的时候,哥哥打工的地方,偏偏总是过年最忙。
看到思炎还有大家伙儿写的文章,就有点惆怅,家里已经有六年没有团聚了,而今外公外婆也都去世了,今年哥哥依旧在外地过年,他的QQ签名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前两天又见了父亲,他也老了,头发已经花白了……
这么多年了,我总在报国和齐家面前徘徊,希望这两年有个大的变化,让两者都可以同时实现,让家里过年不再遗憾,让家里的春节圆圆满满……
拜个晚年! [ 旁听生 ]
那个小香槟是不是有一段时间流行过的汽酒啊!
看了各位的忆文真感动,害得我一起床就在那里抹眼泪!
太厉害了! [ 晨枫 ]
80年代以后的票证已经不熟悉了,上大学了,免票,嘻嘻。70年代的票证可是熟悉啊,自行车票、手表票,哈,我还用过呢!
同样的回忆,送花得宝 [ 车雨田 ]
还记得家里的粮本上登记的粮食配额,到高中时我是家里最多的,有32斤,父母都只有27斤,每月配额基本吃完。现在全家每月消耗粮食不超过60斤。原来油条9分钱+1两粮票买两条,东西便宜就是需要各种票据才能买到。现在回想,恍若隔世。
看了楼主的文章…… [ 老光 ]
又勾起小时候过年的记忆。一想起过年,不由自主,便想起我们老家的一句话:大人望插田,小伢儿望过年。那年月,老百姓日子过得艰难。说穿哒,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盼望过年,望的都是那份吃食。那年代里头,物资匮乏,一年到头,也捞不上几餐好的吃食。唯有过年时,那怕是再穷的家庭,至少为着份面子,也得准备点年货呵,装装样子嘛!如今过年,吃穿都不愁。人们看重的是过年的那种气氛。一年到头,在外奔波的亲人们,都捞了个桶满,钵满的,千里迢迢,赶回家来,一家人聚在一块,团团圆圆,热热闹闹。而今,年年过年,我都盼着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呆一块聚几天。人老了,别的都不想了,唯期盼孩子们能过得比我们当年还要好。但愿从前那日子远离我们,永远也不再来了!愿天下人过得幸福美满快乐!!!
----------
流星划过纵然短暂也能留下美丽回忆和感动 {:soso_e166:}
老底子的过年,大冷天的天没亮就从暖被窝里爬起来去排队买年货,一排几小时,冻得直跺脚,真是痛苦啊。。。。,。全家留下老小,中间的都出去排队。吼吼~~ 花生牛轧糖,当年是冠生园率先出品的,那个香甜,美味啊!
春节就是团圆之节,可以见到家族里那么多的亲戚,还有每年新增的家族新人...多好玩呀,就是累点!呵呵... 看到粮本了,好亲切,没想到上海也90年代初才不用这些票的。手一滑点错了反对,对不起思炎姐了 年年年过,可是年年岁岁人不同。
不经意间发现自己长大成年,从收压岁钱到给压岁钱,看到当年年轻的长辈们慢慢变老,自己又再次重复着长辈们的足迹。
生活在不断变化,生命却在不停地循环。
在回味过去的同时,在新的一年里再给自己一点期待与希望,祝愿自己,祝愿家人,祝愿这里的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好。 本帖最后由 兜兜飞 于 2013-2-11 22:32 编辑
以前是真的忙年,想尽各种办法来过个丰盛的年。现在也是“忙”年,只是通过忙着买东西来找找以前年的味道。典型的就是父母家和自己家的冰箱已经放不下一丁点鸡鱼肉蛋鲜,另外在厨房窗台上还有N包的猪蹄、酱鸭、猪耳朵、烧鸡、灌肠等等。而初一最受欢迎的是素菜,荤菜基本不动。刚才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来为冰箱减肥。 给大家拜个晚年,呵呵。响应号召,垒个小楼。
年走的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旧时的年带来的那种欢乐已经感觉不到了,剩下的年夜饭、鞭炮倒是照旧承载着年味。团聚的氛围除了家里的依旧外,大家族的亲戚们坐在一团,在纷纷扰扰的家务事争执中匆忙的结束。
唯一的感觉就是忙碌一年回到老家,可以彻底的休息一下。念旧?港湾?抑或这就是年?
再过两个小时就要离开老家了,伤感一些的话,大家见谅。 思炎哪里搞了这么多的票票? 怀旧思乡的尽头就是家里妈妈的厨房。
黄芪 发表于 2013-2-11 21:3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底子的过年,大冷天的天没亮就从暖被窝里爬起来去排队买年货,一排几小时,冻得直跺脚,真是痛苦啊。。。 ...
菜场里地板很湿,特别是卖鱼的柜台边上,几个小时排下来,棉鞋又湿又凉 {:4_269:}
不过蛮有意思的,当年放个篮子或石头(砖头)代替人排队,都被默许
队伍往前移时,排在后面的人会帮前面的摆着砖头篮子往前移一下 {:4_268:} 黄芪 发表于 2013-2-11 2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生牛轧糖,当年是冠生园率先出品的,那个香甜,美味啊!
是呀,冠生园出产了不少经典,大白兔奶糖也是
现在的花生牛轧糖口感就是不如以前的,太软没有嚼头 aiyoho 发表于 2013-2-11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春节就是团圆之节,可以见到家族里那么多的亲戚,还有每年新增的家族新人...多好玩呀,就是累点!呵呵...
ai兄是大家族的,过年更热闹
雷是忙着烧菜还是和孩子玩? ;P
海狸先生 发表于 2013-2-11 22:23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粮本了,好亲切,没想到上海也90年代初才不用这些票的。手一滑点错了反对,对不起思炎姐了
新年好!
没事,很多茶友一激动就全点了,有过经验以后就会小心点的 {:4_261:}
我们也算是中国发展和这一段历史的经历者了,欢迎大家也来写写自己的体验和故事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3-2-13 08:12 编辑
Fatty 发表于 2013-2-11 22:29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年年年过,可是年年岁岁人不同。
不经意间发现自己长大成年,从收压岁钱到给压岁钱,看到当年年轻的长辈们 ...
谢谢捧场,祝你的期待祝愿如愿!
这是我个人第一次见到兄台的文字,赞一个,和头像一般儒雅有思想,简短的几行却包涵可很多。。。。 {:4_279:}
这么好的文笔要多多交流呀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3-2-13 08:25 编辑
兜兜飞 发表于 2013-2-11 22:30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前是真的忙年,想尽各种办法来过个丰盛的年。现在也是“忙”年,只是通过忙着买东西来找找以前年的味道。 ...
太让我羡慕了。。。简直是过超过一个月的新年
偶大年三十(十二点前打电话回家),祝福过后,就留着哈喇子关注重点是都吃啥了 {:4_239:}
newyorker 发表于 2013-2-12 1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思炎哪里搞了这么多的票票?
这些票票记忆中很清晰,网上一查就找到了 小时候过年和小妹抢着烧火,农村的大灶,因为暖和,而且可以提前知道年夜饭吃什么。
过年杀猪,小肠留着年夜饭吃,嘴里嚼着一段红烧猪肠,在门角落里蹦,直到肠下肚,还得说一句长(第二声chang)了才能出来,意思是长高了。
有期盼的春节年味才足,有希望的生活日子才有劲道.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3-2-15 06:49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3-2-13 21:42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时候过年和小妹抢着烧火,农村的大灶,因为暖和,而且可以提前知道年夜饭吃什么。
过年杀猪,小肠留着 ...
哈哈,抢着烧火是因为从小就是吃货 {:4_268:}
这个风俗很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蹦跳着吃猪场代表着新年里长高。 想象了一下,感觉有点技术难度 {:4_280:} 叶公 发表于 2013-2-13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期盼的春节年味才足,有希望的生活日子才有劲道.
说的真不错!
欢迎叶公也来分享一下过年的记忆和趣事 {:4_246:} 小时候盼过年是因为有新衣服穿,还有好多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而现在盼过年主要是盼团圆,天南海北,只有过年兄弟姐妹一大家子才有机会聚到一起,最开心的就是妈妈啦 小时候过年,由于是国防厂,五湖四海的,基本不回老家(估计那时都不宽裕),新衣服穿着,各个小伙伴家中拜年,然后大家成群结队上街,街上也没什么商店开门。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感觉小时候的花生牛轧糖稍有点硬,特好吃。 那时过年有个一块钱压岁钱,高兴的不得了。攒起来买《三国演义》连环画,48本套的,80年代初再版,一本一本凑了四五年吧,至今保存珍藏。现在就没那么多幸福感了,这个蛇年要没有鞭炮响感觉就是一个大假。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3-2-17 1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过年有个一块钱压岁钱,高兴的不得了。攒起来买《三国演义》连环画,48本套的,80年代初再版,一本 ...
年龄越大,能承载快乐和幸福的东西越少,一旦经历,幸福感持续的时间更长吧,呵呵,这也是与时俱进。 Leon 发表于 2013-2-17 1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感觉小时候的花生牛轧糖稍有点硬,特好吃。
现在的里面没有花生:( jellobean 发表于 2013-2-18 2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里面没有花生
好久没吃过了。感觉现在好多小厂山寨的产品,没有正规大厂的产品。 红雨伞 发表于 2013-2-15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时候盼过年是因为有新衣服穿,还有好多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而现在盼过年主要是盼团圆,天南海北,只有过 ...
是呀,虽然很多媒体上说中国春节文化变了,但看看中国春节时返乡大潮,就知道中国人的春节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人心中的那份爱,亲情,和团聚的情怀没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