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的几个瞬间:说说农发组
要说清楚中国最近30年的农村改革,就不能不说农发组(全称是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因为有人认为农发组改变了中国农村的改革进程,有人认为他们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老练政治家手中的工具,恰如其分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一、有政治野心的陈*一*谘
要想讲清楚农发组,必须先讲讲陈*一*谘。
应该说,陈*一*谘是一位思想极其敏锐,组织才能出众的人物。陈*一*谘是北大是中文系的学生,后来又转历史系,1959年因写了万言书向党中央进言,被康生点名思想反动,没有按时毕业,文革后期被分配到河南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在河南驻马店确山当了人民公社书记和农校校长。
在河南当公社书记期间,陈*一*谘开始到处串联,主要找一些上山下乡的北京干部子弟,到过山西和陕西的一些著名知青点。据高王凌回忆,每到一处都是与人彻夜长谈,有一次长达20多小时,谈的主题都是如何改变国家命运和自己前途。
在那个年代,年轻人们仿效青年毛泽东是潮流,他们无不具有宏大抱负:改造中国,解放全人类。而且及其希望为国家所用。例如干部子弟张木生1965年刚从人大附中初中毕业就和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一道,一心想着效法青年毛泽东开动双脚到农村去干革命,他们自己跑到派出所销了北京户口,奔赴内蒙插队。然后阅读了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托洛茨基批判斯大林等等,写了篇3万字的文章:《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文章批判了斯大林体制和学大寨的偏颇,并对当时中国的体制问题提出了质疑,并在知青中出现了很多手抄本(像不像现在网络论坛上的所谓大牛们粉丝行为?),结果张木生进了一次监狱。
经过陈*一*谘串联,罗小朋、邓英淘等等从山西插队地点也来到他所在的河南驻马店,邓英淘甚至当上陈*一*谘手下的生产队长。再加上附近的王小强。陈*一*谘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小规模的讨论,学理论,议政治。吸引力很快超出河南,形成知青串联,并吸引全国青年。
典型的例如贵州的孙方明。孙方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贵阳麻袋厂当厂医。但他真正的兴趣还是国家的政治前途,他加入一个青年“思想部落”,其灵魂人物是钱理群(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1978年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然后孙方明通过朋友结识了当时在河南插队的罗小朋,1973年他们第一次见面,一口气就聊了38小时。通过罗小朋又与陈*一*谘联络上,开始通信,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长的信大约上万字。
1975年,孙方明想同钱理群一道去河南参观陈*一*谘办的“农民大学”。但是那一年正赶上河南大水灾,没能实现。第二年年初,他又千里迢迢从贵州坐火车到河南去见陈*一*谘,看了学校,聊天,前后待了十几天。当时就约定有朝一日出了头,在北京聚集研究中国农村问题。
到1978年时,陈*一*谘已在河南农村待了10年,他的政治抱负和眼光远在一个公社书记的范围之外,通过这种政治串联,陈*一*谘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小班底,认识了不少北京干部子弟。例如邓力群的儿子邓英淘等等。
然后通过邓英淘,认识了邓力群(当时的社科院副院长),再通过邓力群认识了胡耀邦,再利用他们的关系调回北京,到社科院农经所工作,被分在人民公社研究室,因为他当过公社书记,了解农村基层情况,当时的室主任王贵辰就让他研究人民公社管理问题。
回到北京,陈*一*谘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青年思想沙龙的中心。张木生这时是这个经常聚会的团体中的重要成员。张木生对马列著作研究下过很大功夫,在这一群人中,有个“马家枪”的绰号,就是说他的马列理论造诣非同一般。研究马列是当时的青年们倾入精力、展现才华的一个重要领域,例如李零的《〈论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合著)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的唯物主义原始表述》就是典型例子。陈*一*谘与周其仁建立起直接联系,是通过周其仁的一篇关于农村问题研究的投稿,这篇文章后来被转到了中国社科院的一本叫《未定稿》的内部杂志,该杂志的编辑之一就是王小强。他们日后都成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成员。
参与这个沙龙的还有陈锡文,1968年9月由上海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在生产连队当农工、文书、营部书记、新闻干事。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邓英淘,毕业于北京景山中学,1974年到河南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罗小朋,197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后,自己申请到河南农村插队。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读研究生;此外还有北京大学老师杨勋与何维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王小强、王小鲁;北京经济学院的江北辰、杨冠三等等。他们经历类似,担忧国家前途,反对“文革”。
当然这种政治沙龙或政治串联,在当时是一种潮流。另外一个类似的组织就是所谓“改革四君子”沙龙。只是在陈*一*谘组织下,“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把业余性质的沙龙,变成一个正式组织。
改革四君子之一的翁永曦本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个村子当大队书记,1979年,经北京高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重新分配,他回到北京进《农民日报》当记者;而第二位黄江南则是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第三位是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助理研究员王岐山;以及第四位社科院研究生朱嘉明。
他们这个沙龙一共十来个志同道合的关心国家大事的年轻人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后来翁永曦在《农民日报》组织开了一个“青年经济问题讨论会”,第一次就自发来了五十多人,讨论得非常热烈,趣味相投,意犹未尽,于是相约再组织第二次。第二次与会者大概有上百人,很多人慕名而来,很多人互相都不认识。后来又搞过几次,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多,就借了北京市委党校的礼堂,与会者大约千人左右。
1979年,华国锋提出建设十个“大庆”,30个“大化肥”……再次要搞大跃进。
改革四君子立即提出著名的建议:也即后来流传甚广的24字方针:“抑需求,稳物价;舍发展,求安定;缓改革,重调整;大集中,小分散”。
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计划经济必然不断经历平衡--结构失调--危机--再平衡的发展规律。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国民经济的结构失调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不应该大跃进,而应采取危机对策。
报告通过姚依林直达陈云,陈云亲自修改,将“舍发展”的“舍”改为“节”,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正式引用。
所以当时北京的自发性质的经济沙龙是很有能量的。
二、农村发展组简历
农村发展组首先是一个大学生课外研究活动,由于其政治性和陈*一*谘组织能力,对于1977级和1978级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快就招来了三四十人。他们多是文革后翻身的干部子弟及知识分子子弟。他们比较关心国家大事,政治上敏感,也敢于冒风险。
人大78级经济系的人最多,有杜鹰、白南风、周其仁、白若冰等;农经系的陈锡文,工经系白南生、罗小朋等。北京经济学院的江百辰加入发展组带动了北京经济学院的不少人,如王文重、李庆曾、杨冠三等。而且其父亲是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对发展组帮助很大。此外民族学院的谢扬,外语学院的王亚南的孙子都是自荐申请加入发展组的。当然发展组的骨干是邓英淘、罗小朋、王小强等。
发展组的主要领导除了陈*一*谘外,还有何维凌和杨勋。
何维凌是上海人,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原是北大技术物理系毕业生,是邓朴方的同班同学。在文革中因与同班同学胡定国合写了“共产主义青年学会宣言”被打成反革命送进半步桥关押。1968年底与杨勋同是“北苑监狱学习班”第二组的学员。文革后期,何维凌、胡定国因是反动学生分配不出去,留校在清河劳改。周培源担任校长后,重新处理他们的问题,把他们留校任教,成了化学系的教师。
杨勋当时是北大经济系副书记,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文革”中曾因为被打成反革命入狱,与何维凌成为半步桥监狱难友。
1980年的10月发展组由杨勋代表,以课题组的形式,与中国社科院农经所的代表陈*一*谘签了一个“农村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的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就表示从此有这么一个组了。
《认清国情,加强农村发展的综合研究》是发展组的宣言。文章说,关于中国农村问题,“一方面,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流于一些脱离实际的概念名词之争;另一方面,现实应用的研究,又往往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这样的理念研究难以指导复杂的实践,根据这样研究制定的方针政策难免反复多变。……人们发现,当科学家们抱怨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重视时,决策者们却正苦于无人提供系统的可供选择的科学方案。”“未来不是宿命的产物,而是人类不断做出选择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然后杨勋找北大图书馆馆长在北大新建的图书馆三楼为“发展组”借了一间活动室,并为他们办了三十个借书证。有了北大的这块根据地,就可以找社科院副院长邓力群申请研究经费。陈*一*谘在邓力群家里,邓当面打电话把社科院秘书长梅益叫来,要求给发展组2万元经费(80年代早期这钱不算少)。然后由北大经济系代管。有了这笔钱,陈一谘就在未名湖后湖“梁效”住过的北大二招楼上租了一间办公室(每月租金200元),又从贵州借调来了孙方明在北招值班(实际就是杨勋用盖北大经济系印章的便签,孙方明每月五十多元工资就由邓力群赞助的2万元经费中支付)。建立了固定联络点。此后几年,孙方明一直都在北招值班,为发展组立了大功劳,因为当时发展组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校学生,一群乌合之众。
1981年11月,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正式在北大成立(发展一词是何维凌翻译的),发展组成为一个正式被承认的组织。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招待所会议室,到会讲话的有时任TG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社科院副院长的邓力群、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杜润生。会议由社科院农村所副所长王耕今主持。发展组成员都是1977级和1978级大学生、研究生。
邓力群在成立会上讲:“我希望你们这批人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扎扎实实去做调查研究。”邓力群还谈到当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在省里推行包产到户,不要宣传,尽管去搞。
杜润生说:“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农业还是落后的自然经济,中国就不会有现代化”,要记住,“开头不易,坚持难,坚持到底更难。”杜润生还说:通过白若冰,他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青年群体的存在。
当时的发展组并没有正式编制,以承接国家重点社科课题的形式存在,成员也都还是以业余为主。发展组的第一笔课题费,就是由邓力群通过中国社科院系统批下来的2万。后来,1981年暑假发展组去安徽滁县调查时,国家农委又拨下来8000元,是杜润生签的字。
发展组正式宣布成立后,就离开北大招待所,开始时暂时寄生于中国社科院农村所。1981年77级的毕业生们通过当时国家计委主任宋平的帮助,争取到了50个编制指标,就先后分配到了社科院农村所。
当时发展组是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的一个研究室,所里有一间房子的牌子写着发展组,但发展组的活动并不在所里,而是在西直门内租下了当年中联部招待所(伍修权的公馆)的一半作为活动基地。
创建发展组时,陈*一*谘非常有远见,通过在中央档案馆工作的杜鹰的妈妈从西山档案馆复印了关于农村的3000件中央文件。那时,这些文件只能保存在社科院农村所党委的保险柜里,任何党员都不能外借,也不能复印,只能到党委办公室阅读。
农发组实际就是体制内的自治组织:有最高层的支持,拿着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承担御用智囊责任。
发展组下,曾分设有理论历史组、方法组、现状组、秘书组等。按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分工,例如何维凌邓英淘牵头方法组,对策组的杨勋周其仁搞土地问题,高小蒙搞粮食问题感兴趣,罗小朋李零是历史组的。一般每月学习一次,有时候每周一次,有时候是何维凌给大家讲方法论,讲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没有中文教材,他是从英文翻过来给大家讲,邓英淘给大家上数论的课,白南生讲一些国外社会学的方法,陈*一*谘会给大家讲农村调查的方法,比如到了生产队怎么调查,到农民家里怎么调查,你要先问他的支出,不能先问他的收入。(这实际上是在建立自己的黄埔军校)。
当时大量年轻人愿意去发展组的想法很简单:假如去国家计委,只能大清早就先上班给大家打开水,然后跑腿打印、校对、装订。何年何月才能熬出头?
所以北京各大名校的干部子弟投靠发展组的1977级和1978级学生热情极高。他们利用星期日和假期在北大讨论学习,这对发展组成员的知识结构的调整起了重要基础作用。何维凌还将他在20楼的一间单人宿舍提供给发展组使用,在木樨地22号楼,他的家也成了发展组的读书活动据点。这样自从1983年何维凌就被北京市公安局盯住了。何维凌为此被北京市公安局调查,不得不离开发展组,转到邓朴方的康华公司,创建了“中美中小企业国际联络处”。
1982年2月25日,TG中央书记处开会做出一个决定:用几年时间,从农村插队考上大学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愿意今后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调查研究的部分青年中,选择一二百以至二三百人,分配到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家有关农村研究机构、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的农业机构、农业部以及商业部的农村商业机构等单位,从各个侧面互相配合,共同对农村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先给100人的编制,第一批50个编制放在社科院农经所。
1982年2月,77级在校大学生毕业分配,陈锡文、邓英淘、周其仁、杜鹰等面临去留问题。陈*一*谘到邓力群家去谈这些人的去留问题,邓力群就在他家里给当时国家计委主任宋平挂电话,落实了50个编制放到社科院农经所。
发展组的编制虽然放在农经所,但仅仅是挂靠,在工作上并不受农经所领导,而是由来自上面的两个研究室负责: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经所担负发展组的日常经费,而一部分课题费由社科院院部课题总费用中出。
1982年3月,国家农委被撤销。中央书记处决定建立TG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同时又是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任都是杜润生。
邓力群任中宣部长后,对发展组的直接过问逐渐减少,他委托吴象联系发展组。业务方面,主要由杜润生来指导这个组的工作。
但是陈*一*谘一直在搞政治,一会宣布王耕今(当时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副所长)是组长,他和杨勋是副组长,一会又说他是组长,杨勋、何维凌是副组长。再后来还说吴象、王耕今、杨勋是他们的顾问。一切都根据需要和利益来办。所以内讧不断。
1985年年初,赵紫阳的秘书鲍彤请王小强牵头出来组建体改所,于是,发展组分成了三部分:体改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属于农委)和社科院农发所。发展组这批人开始分流。一部分人去了刚刚筹办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包括有陈一谘、王小强、杨冠三、白南风、宋国青等人。陈锡文、周其仁、邓英淘、杜鹰、白南生、罗小朋、高小蒙等人表示要继续农村研究。1985年4月,发展组编制正式从社科院农经所转到杜润生领导的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由杜润生直接领导。
1986年,“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属于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王岐山出任所长),发展组从名分上也正式消失了。
8平方后,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经费被冻结,人员有的逃离,有的被抓进监牢,1990年以后,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被整顿清查,最后整个机构被撤销。陈*一*谘的妻子吴彦同他离婚,陈*一*谘后来去了美国,在普林斯顿创办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三、包产到户调查
1979年7月,安徽省政协委员郭崇毅,带了一份介绍农村“包产到户”的材料来到北京。“包产到户”在当时还是非法的,各个单位避之惟恐不及。经过多番曲折,郭崇毅找到了社科院,见到了陈*一*谘。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陈*一*谘在见过郭崇毅的当天晚上,他把郭带来的材料转给邓力群一份、胡耀邦一份。据陈*一*谘事后的回忆,两位领导人都做了批示并转发。
这次谈话,促成陈*一*谘启动关于“包产到户”的农村调查,农村改革也终将从农民的自发创造开始变成政府的普遍政策。
而当时的背景是: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秋种根本播不下去,农民将无粮可吃。当年9月,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拍板推出“借地渡荒”方案,即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种麦子。
安徽肥西县山南区区委书记汤振林在柿树公社黄花大队全体党员会上传达省委精神时就决定“得寸进尺”,干脆把全部土地拿来实行“责任田”制度。为躲避政治风险,他们编造了一个名称:“四奖一定”,其实就是包产到户。“四奖一定”很快从黄花大队传播到整个山南区,来年2月传播整个肥西县,随后向安徽其他地区蔓延。到78年冬天,凤阳小岗村农民则在此基础上再迈出一步,18户农民暗中搞起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比“四奖一定”来得更为彻底干脆。
安徽农民的做法引起全国震动。
1979年3月12日到24日,国家农委在北京召开包括安徽在内的七省农委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工作座谈会。时任安徽省委政研室主任兼农村工作部部长的周曰礼代表安徽出席。听到周曰礼发言谈包产到户的种种好处,湖南的农委主任拍着桌子差点和他打起来:这是“分田单干”!反对者占了大多数。
因为双方意见争执不下这次会议的纪要搞了两份,国家农委起草了一份,安徽代表单独又起草了一份。3月20日下午,华国锋来听汇报,听到安徽这边还有个纪要,而且赞成包产到户,不禁有些惊讶,急忙叫主管农业的副总理王任重问安徽省委怎么回事。
王任重打电话问万里:你们安徽搞包产到户到底搞到了多少,你们来参加会议的同志大吹特吹包产到户,这些你们知道不知道?万里说这些意见省委已讨论过了。
最后的会议纪要是:包产到户在偏远地方、独家独户的地方或贫穷的山区可以搞。
1980年1月10日,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原定每人准备15分钟的讲话稿,安徽代表讲了3小时,宣扬包产到户。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各省的到会代表都不赞成安徽的做法。江苏、浙江两个省说,你们搞的象瘟疫病一样,传染我们,我们不得不管。
最后总结,杜润生传达华国锋的讲话,基本调子是不同意包产到户:因为搞集体化后,我们农民吃了很多苦头,要求包产到户,我们是很谅解的,但是不得不提醒另外一些同志,你们不要逼我们再来一次反对单干风。传达完后,杜润生一句话没说,只说两字:散会。
这时省一级领导公开站出来支持包产到户的,除了安徽的万里,还有贵州的池必卿。
1980年,中央不同部门分别派出六七个调查组到农村调查包产到户。只有一个组支持包产到户。
其实,包产到户不是什么新东西。1953年农村开始合作化以后,包产到户就始终在TG领导人眼前晃动。这是农民的本能。1956年在四川、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山西、河南各省就出现第一波包产到户,特别是浙江的永嘉和广西的环江这两个地方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到1957年,中央定性为方向性错误。第二波包产到户发生在1959年。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河南、江苏、湖南、甘肃等省出现混乱,1959年春“整社”后这些省份出现包产到户。这一次,农民们得到了地委一级的领导干部支持,但在当年庐山会议后“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遭到压制。接下来是1961年到1962年的第三次包产到户潮。这次规模更大、范围更广。
其中较典型的是安徽的“责任田”。1960年,安徽当年人口比上年净减384万。当时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曾希圣,主持了“责任田”的试点和推广,其要点实际是“包产到田,责任到人”。到1961年年底,搞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91%。试验效果是当年全省粮食产量增长将近30%。此举本来得到毛主席批准,但是在1962年1月的TG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责任田”被定义为“有方向错误”,曾希圣被撤了职,责任田随之全面夭折。这一波包产到户引发TG高层斗争。4月初,时任TG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派人到安徽调查,得出结论:一些地方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就应该让农民搞。这些成为他在8月北戴河会议上遭受批判的缘由。邓被撤职,而当时,杜润生就是邓子恢的部下,任TG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
所以陈*一*谘提议由社科院农经所和北大经济系联合组织一批人研究人民公社问题,先去安徽农村实地调查,回来写研究报告,上报中央的想法是非常大胆且有政治远见的。
1981年暑假前夕,发展组准备利用假期,用社科院农经所和北大经济系联合调查组名义赴安徽滁县地区进行农村调查,预计经费7000元由杜润生的农委提供。
实际下去之前,农发组的立场已经确定:支持包产到户。调查不过是找论证的数据而已。因为这些人都下过乡,知道农民打心眼里是希望包产到户的。
由于得到了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的支持,又在农村所得到了副所长王耕今、所长詹武的支持,又有了经费和大学的专业教师及应届毕业生参与,于是一个二十几人组成的民间调查队伍7月中旬冒着酷暑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安徽滁县地区,地方对这个“通天”的调查组非常重视。地委书记亲自接待和配合,派了秘书长冒着高温陪下乡调查,并配给两台车。
滁县调查历时一个多月,几乎跑遍了凤阳和嘉山两县,重点是凤阳。主要调查方式是听汇报、看资料和找农民干部座谈,并到田间农舍实地参观考察。调查组分为专题组,分别下队蹲点,如大塘、小塘等,主要有陈锡文、杨冠三、梁晓东等;综合组,有邓英淘、王小强、周其仁和陈*一*谘等;另有一组为流通组,专门调查供销社和产品销售系统,主要有白若冰、王子平等。
1981年8月底,调查结束,开始为国庆节后在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备农村调查资料。在安徽调查和回来写报告的过程中,陈*一*谘都是包产到户最坚定的支持者。
1981年12月,TG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发展组以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为此次会议准备了一份系统全面的第一手资料。这个报告,就是《关于安徽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展组滁县调查报告涵盖了粮食生产、贫富差别、剩余劳动力、农户间合作、人民公社体制等问题,总报告由陈*一*谘、孙方明执笔,参与写作的有王小强、邓英淘、白南生、张木生、白南风、周其仁、杜鹰、杨勋、孙方明、谢扬、邓永思等。还有陈锡文、马苏元、杨冠三、梁晓东等做的一些个案调查报告。
这些报告全都直接交给了邓力群和杜润生。然后这些报告到达紫阳真人手中,十分赞赏,批示说:对包产到户后的农村问题讲得一清二楚。胡耀邦对这些报告也非常肯定:“这是经得起检验的东西。”这些调查报告促进了最高领导层支持包产到户的共识。
TG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形成了一个《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核心是正式承认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合法地位。这个《纪要》就是TG中央(1982)1号文件。用杜润生的话来总结,它“结束了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从此成为中央的决策”。
当时胡耀邦说,农村工作方面,每年搞一个战略性文件,下次还要安排“1号文件”。此后四年,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谈农业问题,发展组连续参与了中央“1号文件”的起草工作。
其实,TG内部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直至1980年1月的“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上不赞成包产到户的还占上风。党内真正的风向转变是5月31日,286做了一个讲话,热情赞扬安徽肥西和凤阳的包产到户。实际上,在此前4月的“长期规划会议”上,286已经表示,同意在一些贫困地区,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做法。5月这次的讲话,他讲得更明确:“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286讲话肯定了包产到户后,当初被人攻击在安徽支持包产到户造成混乱的万里也随之当了国家农委主任。于是,包产到户的争论很快就停止了。
四川省广汉县在省委书记紫阳真人支持下,第一个摘掉了人民公社的牌子。
1981年杨勋和陈一咨被指定出任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理事(其他理事都是各部部长)。
发展组后来又参与了中央关于农村的5个1号文件的制定。
从1982年开始的五个“1号文件”,每年一个主题。1982年,正式承认包产到户的合法性;1983年,放活农村工商业;1984年,疏通农村和农业的流通渠道,解决发育市场机制的宏观问题。“前三个‘1号文件’,每一个都有很大力度的改革。到了写第四个‘1号文件’的时候,有点弄不动了。再改就要改统购统销了,这就牵涉到国家的整个财政流通体制。杜润生请示万里,说是否就此打住?万里却很坚定,这个“1号文件”已经成了农民的精神期盼了,还得往下写。
于是1985年的“1号文件”,正式取消了统购统销;1986年,“1号文件”决定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30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改良。但它比革命来得更深刻,因为它不可逆。而革命出现反复的可能性却很大。
四、感慨
发展组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给历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个体制内的怪胎,能够因缘际会的发展壮大,不但与陈*一*谘能力有关,更主要的当然是邓力群的极力支持。邓力群不仅让社科院拨给2万元科研经费作为启动资金,亲自促成把陈一咨调北京,并支持儿子和女婿加入发展组,后来还派书记处研究室吴象负责联络发展组,同意发展组以书记处研究室名义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最后使发展组成了一个具有权威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荒诞,一个左派教父,竟然也是一个右派组织的教父。所以真的看不懂。
中国农村改革的几个瞬间:说说农发组
(2011-11-9 15:06:00)今天丰言终于恢复正常了,赶紧上看忙总的文章。
(2011-11-9 15:10:00)
希望伟大的墙不再抽风,其实我们是安全的。
(2011-11-9 15:35:00)
墙开一角,又见芒总真开心。
能够获知历史的一段细节,知足。
真是白云苍狗。陈去国之后,战胜癌症,钻研佛教,虽有圆融性情之得,亦有理想破灭之憾,相较而言,昔日的右派教父,今天的左王,倒是面目分明,理想犹在。
(2011-11-9 16:05:00)
作为一个以经世济民自诩的有理想的人,我能够理解他的幻灭感。不过人生无常,愿赌服输。
[土拨鼠] (2011-11-21 19:24:00)
忙总,感觉你对邓力群理解有偏颇。。。
我觉得邓只是个坚持自己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他在80年代应该来说是走在改开的中间道路上的;应该和陈云立场比较接近。
只是后来改开走到的WTO的自由极端立场上了,她这个中间道路就成了相对中的极左了。。。而原先的极左,大概要么入狱,要么在社会潮流中为了一口饭而汲汲
当然左右首先都是相对了,这个是前提。
(2011-11-22 16:20:00)
你不要觉得,我是听邓英淘说的。
[燕庐敕] (2011-11-9 15:50:00)
我越看越觉得疑问大,一直到最后一句,发现忙总也看不懂这件事,才彻底释然。
(2011-11-9 16:18:00)
这个其实有些东西可以知道,只是现在涉及286,太敏感。也许20年后都将可以理解了。
[井底望天] (2011-11-9 16:24:00)
左和右相克相生。
邓力群在与胡耀邦竞争总书记之前,没有那样左。估计是不得不采取的一个态势。不过阻止耀邦在新疆实行西藏政策,是邓的一大功劳。
陈兄确实是个人才,可惜在1988年没有听小弟所劝,没有拦住真人的价格盲动。由此一发,大势已去,可惜。
不过80年代初,不少有才情的高干子弟们到处串联,形成各类小黄埔,倒是有声有色。我都不断被人邀请入伙,呵呵。
(2011-11-9 16:53:00)
这个只能说时命之围,改革四君子,翁永曦如果不跟杜润生太紧,不至于成为破产的保健品老板;朱嘉明不参合体改所,就不会流落奥地利;黄江南不那么激进,就不会被甩出体制外。这几个人的能力并不比老王差,他们唯一差的是点运气和沉不住气。
可惜了,包括陈*一*谘,都是多么有理想并能干的人。
设想一下,如果当局现在有5个老王这种数量级的人才,会是什么样子?
(2011-11-9 16:56:00)
估计是窝里斗,斗出一个老大,然后搞平衡
(2011-11-9 17:27:00)
这就像搞企业一样,伟大的企业往往不是自己干得好,而是对手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他就伟大了。
[用户甲] (2011-11-9 21:03:00)
这样的人物竟然沦落成破产的保健品老板,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做出这种选择?是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病急乱投医?
(2011-11-10 21:19:00)
当时一大批人走投无路,建议看看冯仑是怎么下海的就知道了。
[井底望天] (2011-11-10 3:23:00)
老陈的问题,其实就是身为智囊的所在。因为这个社会一个大的变革,需要的时间是几十年,就像他们的农村改革一样。
但是身为智囊,不甘寂寞,又一直要出谋划策,然后就像当年的戊戌变法的君子们一样,政策太多,搞得底下无所适从。这个当年也提醒过他们。
其实除了陈和朱,万润南、张刚都是不错的人才。都有各自缺点,也有各自的长处。
谈起马列主义权威,苏绍智是一大家,曾经被老爷子传授N多小时的理论,呵呵。
(2011-11-10 22:06:00)
看来智囊不好当,尤其有想法的智囊更不好当,那种经常想上阵拼杀的智囊,只能是死路一条。
[江淮客] (2011-11-10 23:42:00)
看不懂。不上阵拼杀能明白,但是没有想法?那还是智囊吗?
其实很不喜欢智囊这个词.个人英雄色彩太重。现代社会这么复杂,只靠几个个人想做出点大事几乎不可能。他们可以鼓吹号召,但是想成事必须还有个体系,就像军队的参谋部一样才行。
(2011-11-13 19:31:00)
上阵拼杀需要勇气,书生最缺乏勇气。所以书生只能当智囊。
[我是忙粉] (2011-11-16 17:07:00)
上阵拼杀需要勇气,书生最缺乏勇气。所以书生只能当智囊。
上阵拼杀还需要谋略,需要把握出击的时机,需要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忍辱负重,为了实现目标还需要和不对盘的人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这些都是纯粹的书生做不到的
(2011-11-20 12:06:00)
下决心和判断机会,这是统帅的基本事情,书生基本不具备这种心理素质,在做决策时,书生腿会软,手会抖。
[冰晶石] (2011-11-20 12:57:00)
请教忙总,既然书生有这个缺点,为什么还要大量提拔秘书成为一把手呢?
(2011-11-20 15:49:00)
你有个误解,秘书并不是书生,大量成功的秘书不是书生可以做的,书生太自尊清高,无法忍辱负重。而秘书是需要忍辱负重的。其实象吴邦国的秘书黄奇帆,李铁映的秘书李鸿忠等等都不是书生,都是可以直接上阵拼刺刀的猛人。
[爱在海之南] (2011-11-20 17:28:00)
-----------------------------------------------------------------------------
红中 在湖北网民的口碑还是不错的,比上一任罗圈圈要好多了,但是没得俞委员那样的资源!不知道 为什么当年夺笔事件,南方系对他穷追猛打
当年红中从深圳 到湖北刚当二把手的时候,还是有点高调的,让湖北网民都有点为他担心。大概过了大半年之后,突然很低调了,估计是看清楚了湖北的情况,直到罗圈圈顺利退位。 俞委员当年在湖北搞的一主两副发展构架刚搭建起来,就去上海了,人走茶凉。后任罗圈圈不买前任账,大搞鄂西生态圈!红中接班后,猛推 俞委员当年的 一主两副战略构架,并迅速的执行,鄂西圈的喊叫声很少听到了
(2011-11-20 17:33:00)
李鸿忠在深圳把南方系得罪惨了,有过节。据说说南方系某老大是专盯臭肉的苍蝇。
[保胜卧虎] (2011-11-20 20:58:00)
请教忙总,李铁映和李鸿忠的关系从简历可以看出来。但黄奇帆的简历看不出来有做过秘书呢?他在吴调书记处后任上海副秘书长,之前是浦东管委会副主任。因为黄中途有借调中央办公厅,我以前看他的简历以为是庆王爷提拨的呢
(2011-11-20 21:06:00)
黄奇帆是从书记的大秘书(一般大秘是当然的市委副秘书长)去浦东的,那时赵启正是浦东管委会主任。
[保胜卧虎] (2011-11-20 21:22:00)
哇,忙总回复好快
不过我还是有点晕,看他的简历是 浦东-->副秘书长-->重庆
您说是大秘然后去浦东?
还是没弄明白
(2011-11-20 21:30:00)
浦东管委会与浦东办公室不是一个东东,管委会是副部级单位,办公室是局级单位,是管委会前身。
[保胜卧虎] (2011-11-20 21:43:00)
晕,大概我没说清楚,我是说在他做副秘书长之前看不出来他有秘书经历,看不出来他有做过吴的秘书
(2011-11-20 21:45:00)
一般都不把秘书作为资历单独记载的,说他在市委办公厅工作过,就基本代表当过秘书。
[保胜卧虎] (2011-11-20 21:50:00)
我在黄的简历里也没有看到市委办公厅的经历呢
(2011-11-20 22:01:00)
副秘书长就是市委办公厅的职务。
[保胜卧虎] (2011-11-20 22:09:00)
但是黄是在吴离开上海后才做副秘书长的啊
(2011-11-20 22:13:00)
这个有可能,董事长的秘书也有这种情况,当时资历不够,离开后,资历够了,顺理成章升为副秘书长。
不过大秘比一般副秘书长实际地位高得多。
[爱在海之南] (2011-11-20 21:51:00)
-----------------------------------------------
吴的秘书 还有孙伟(现任山东省副省长) 郭允冲(住建部副部长)
(2011-11-20 22:02:00)
一般董事会成员的秘书最差也能混个副部级,这是惯例。
(2011-12-1 6:53:00)
抓住忙总再问个问题,你这里说的“一般大秘是当然的市委副秘书长”,类似这样的“潜规则”还有哪一些?最近看官场小说总结出来几条,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也不好确认。比如说,能说市长秘书一定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吗?
(2011-12-1 11:02:00)
市里面不一定,如果是也是个案,因为市委书记的秘书相当多只是科级。省委书记一级一般才有大秘。
(2011-12-1 6:49:00)
说到吴邦国,问个八卦,老虎有篇文章里头说邦国兄特别依仗的一位吴忠,后来去世了,可知道是哪位?哦对了不方便说就算了,我也就是纯粹好奇。
[李唐王] (2011-12-1 9:45:00)
老虎里面说的是前纪委,官正。
(2011-12-2 0:01:00)
奥对,擦,我记错了,不好意思诸位。
[粒粒皆辛苦] (2011-12-2 0:03:00)
--------------------------------
大家发现 吴委员长 07年 一下子老了10岁吗?
(2011-12-2 0:05:00)
我觉得那批人很多一下子就老了十岁。。。
[粒粒皆辛苦] (2011-12-2 0:09:00)
-----------------------------------------------
可能你没仔细观察,是吴委员长07年 一下子突然老了10岁。
如果有心,看看现在的新闻联播,会发现 务委员长明显比其他几位常委老多了!
当年黄菊副总理 癌症了,吴委员长也很久没出来,一出来老了10岁。
据说是身体原因
(2011-12-2 0:12:00)
的确从来不看电视,都是网上看新闻。上头压力大,没办法啊。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166354.htm
的确老了。
[粒粒皆辛苦] (2011-12-2 0:15:00)
-----------------------------------
有消息 当时2人都是XX
黄副总理悲剧了
他幸运的捡回了!
(2011-12-2 0:16:00)
说实话,没想到XX到了最高层还是不治之症啊,想来他们的医疗条件应该非常好。不过可能某些XX的确医学没啥办法。
[瓦斯] (2011-12-2 0:26:00)
不是这么说,是医学对大部分xx都没办法。
(2011-11-9 16:59:00)
左王右道啊,政治人物风云莫测,
感觉改革也罢,发展也好都是他们政治权力斗争的工具,,,
农村研究反反复复,包产到户当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农村继续发展又牵扯到城乡体制,也就是经济政治体制了,修修补补容易,一到伤筋动骨就又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2011-11-9 17:28:00)
没这么阴谋论,还是想干事情的,而且是真心诚意的,不是现在流行的影帝流派。
(2011-11-9 19:45:00)
也不是带阴谋,左王当时不是有机会进核心,上面有人说跟胡争,有资料说跟紫阳真人竞争,也就是他有上位的机会,呵呵政治人物多面性太复杂。
体改所的结局都都不好,继续农村的研究还有个善终,但好像后续的农村政策有些乏力,我想肯定不是他们的水平思想退步,同样一批人,尤其他们这种决策级别的,出第一招肯定还有后发招数,当时包产到户的后续政策是不是还存在历史档案中,明面的招数明显是不作为,记得当年农村的费改税真是扯淡,设计的很好,换汤不换药,该交的钱缺没少,当时乡镇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收税费提留,很多农村就是抄家式的,不交就拘留,直接进屋抢粮食呵呵(90年代的实况)
作个不恰当的假设,从改革一开始就不剪羊毛,没有所谓的税费,那么一些列的农村改革是不是更有成效吗?
当然取消税费后,农业补贴政策,农村依旧落后,是什么造成目前农村问题貌似还是无解。
(2011-11-10 21:31:00)
真实的人都是花屁股,既没有绝对的红屁股,也没有绝对的白屁股。至于是什么花色,看利益。举例来讲,曾经的统一党教父宋楚瑜马上就要投靠蔡英文了。
(2011-11-10 21:40:00)
宋这个家伙不地道,太善变了,改换门庭换门头好几次了。
国内估计每个省他都逛遍了,这样的人要是上位了,民众遭殃!!!
(2011-11-10 22:21:00)
所以我们高层不太瞧得上台湾政治人物,认为一群阿斗而已,上不了台盘,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
[然后203] (2011-11-13 20:25:00)
中国永远都不会缺少这样的“精英”或是“想当精英”的人。
大学时候一段时间喜欢夸夸其谈,好为惊人之语。在讲台上讲“中国铁路太慢了,为什么,怎么办”,其实一点工程都不懂。
某一天被人邀请参加活动,地下活动的“**学社”,一批“精英”谈论怎样改变国家。结结实实被腻歪了一次,
之后总算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2011-11-13 20:45:00)
其实去牵头做一次具体事情,哪怕是小事情,就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湖畔] (2011-11-10 21:48:00)
难怪前几天登辉夸宋行政能力强。我还纳闷这俩不死敌吗?
难道小英许宋当行政院长?
(2011-11-10 22:08:00)
宋楚瑜一直是个投机分子,政治品德极差,我们一直看得很清楚,不管他怎么忽悠,就是不上当。
[阿雷] (2011-11-13 13:52:00)
不知道为什么台湾的李敖总认为宋不错呢,说他是最好的行政院长人选什么的,这次还跑去给宋站台呢?难道宋会给他钱?
(2011-11-13 17:56:00)
李敖不过是一个文痞,文人无行就是说的这种人。给他利益,他连他爹都敢卖。建议上网查查李敖与考古大师李济的恩恩怨怨吧,看看是个什么货色。
[金门桥] (2011-11-13 23:29:00)
如果不是看到忙总这一帖,我还挺喜欢李敖的,因为他的反台独立场。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看来他爹被他气死也不见得只是传闻。
(2011-11-14 10:26:00)
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经常在阉割或编造历史或事实。李敖自己很会包装和营销,因为他骂过专制统治,一干所谓公知就引为同道中人,互相吹捧,就像以前公知们动不动就给某人安上文化昆仑,旷代大师一样,结果事实都知道了。例如旷代大师文怀沙不过是个走江湖的骗子,他发明的文化昆仑,不过是也小肚鸡肠的书生。
所以对书生们写的东西,先砍去50%虚水,再看看还有什么干货。
[踏翅2] (2011-11-14 13:30:00)
感觉有点奇怪,不知道忙总平时身边都聚集着一些啥人物,像小菜板啊,文怀沙啊啥的,我通常都是自动忽略的,周围圈子里也从来没听什么人提起过,顺便报告一下,我目前从事的也是文化传媒出版行业。
(2011-11-16 13:55:00)
我家以前跟文艺界(主要是作家,编剧和导演之类)很熟,有的人也是看着我长大的,所以知道太多的事情了。
我现在不跟这个圈里人来往。
[燃犀下照] (2011-11-14 13:19:00)
大陆对于台湾到底是什么看法呢?台湾有无可能成为将来美国挑动亚洲火药的导火索啊。我们到底预备怎么收拾台湾问题与台湾人心呢?
忙总怎么看美国这次在亚洲强烈推行TPP这手棋啊。这手看上去非常给力啊,直接在经济上搞“北约”。
(2011-11-16 14:02:00)
两个黑老大对峙,其中一个有点内力不足或底气跟不上,找几个小混混来后面撑到起,你觉得会怎么样?
聪明的小混混不会趟这个浑水,因为高手内力场内会让他们变成粉末,笨蛋的来就是找死。
(2011-11-16 20:40:00)
如果真有笨蛋出来,也许笨蛋会死,但是原来内力不足的黑老大是不是能得以缓口气?
(2011-11-20 11:56:00)
那当然。美国人让小弟出来送死,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年跟苏联竞争时就是这样。拉登,萨达姆都是美国人培养的爪牙。
[乌贼] (2011-11-10 22:35:00)
我有一个感觉,毛的举措,实际上是延迟了“永安封王”的时间,没有强大的利益集团各自画地为王。。。所以,身后就可以有大批的新人上位,指手画脚一番,同时因为利益集团的不稳定,整个体制也是不稳定的,但是却是充满活力的。今后,利益集团稳定下来,体制也稳定下来,可是是否还有活力,却很难说。大号日本?
(2011-11-10 22:50:00)
我们与日本文化不同,中国人人都想但老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动乱是长期的,本质的,妥协和和谐是短期的,表象的。
[瓦斯] (2011-11-9 17:12:00)
还没细读,就看到那一口气谈话20小时,感觉这种人挺可怕的。
他有精力和内容可谈20小时,别人就像是双规了吧。
卡扎菲好像也能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谈好几个小时。
(2011-11-9 17:33:00)
其实有激情的人,或者说有激情的事情,说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我跟一个老乡在中央音乐学院门口马路边上就讨论过好几个小时,被别人当成疯子,知道天黑得不得不找地方吃饭。
你没经历过那个风云跌宕起伏的年代,真的是大革命时代,那时有理想主义的人是充满激情的,好像真的可以改变我们国家和自己的命运。
当时就像中了传销的的毒,激动或疯狂。
其实都是幻觉。
(2011-11-9 17:50:00)
忙总很喜欢用传销作比喻啊,财政政治改革,好像都用过了
(2011-11-10 21:25:00)
其实忽悠人都是传销模式:美好的未来,可见的阶梯,努力吧,傻瓜。
[农民家的狗] (2011-11-17 2:01:00)
但这种感觉或者说状态很纯
(2011-11-20 11:21:00)
这种状态特别需要好的老师来指导,不然特别容易走火入魔。可惜绝大多数老师都不愿意干这种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011-11-9 20:24:00)
这个风头无俩的陈所长在海外怎么跟一些盛名难符之辈混在一起了。不会是先喝了一杯茅台,到老了,老了,喝了一口
就那个余英时,说是历史学家,却没有多少历史学家的严谨,起码在论证新朝历史时,选择史料时,选择性失明(从不搞正反比较),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客观。
(2011-11-10 21:36:00)
陈一谘出去后就不了解他的情况了。而且大家也很不齿,学学包遵信很难吗?出去对美国鬼子摇尾乞怜,损害中国利益,值得吗?
[王希] (2011-11-9 22:22:00)
每次看到充满理想主义的事迹,都能让人新潮澎湃,从建国初期的“战斗着奔向前方”到文革改开的各种事迹,都是如此。
(2011-11-10 22:19:00)
现在仍然有这样的团体,仍然充满理想主义,只是不得势而已。
[老芒] (2011-11-10 2:26:00)
给人感觉这批人有点走李太白终南捷径的意味,可能是太想一步登天,最后闹到这步田地。
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地方自己试验,只要不出事,怎么折腾都可以,别想着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变成全国标准。中国太大,一个标准,基本上就是一两点活,大部分死。
(2011-11-10 22:01:00)
我跟这帮人打过交道,当时不可一世,眼高于顶,对我们搞的东西都是不屑一顾的。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他们起草的一号文件提意见,他们的态度是:你配吗?
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国师。他们根本瞧不起什么终南捷径,而是认为自己已经把握权力命脉了!看看他们这些人的回忆录吧,猖狂到惊人的程度。
[虽然很丑] (2011-11-15 11:29:00)
google了一把,发现陈一谘已经沦落到和轮子,DaLai一伙了。这样的人才真是可惜了,可悲可叹啊。
(2011-11-16 12:28:00)
所以一个人做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做垃圾,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2011-11-10 8:41:00)
一直在潜水看 忙总老师和井底望天老师的帖子,受益匪浅,今天看到忙总提到李零,忍不住冒个泡,李零现在出土文献、古文字方面的大牛啊,看了忙总的文章对李零又有多了一些了解,呵呵
(2011-11-10 22:09:00)
那个时代的人不参合政治的很少,但是一直掺和的也很少,大多数都离开干别的去了,而且大多成绩斐然。
[乡间小径] (2011-11-10 10:26:00)
这些人的命运令人生叹。他们才能出众,如果他们从基层一步一步打拚上去,而不是坐直升车,也许人生会更平稳,更踏实,对国家也更有利。
太祖一个就行了,多些总理那样的人才,天下就太平多了。
人民公社、包产到户,是两种发展的不同模式,各有利弊,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搞公社,批单干;搞单干,贬公社。一刀切、一窝蜂地硬推,结果把基层的思想都搞混乱了。这前后各三十年,折腾得太厉害了,很多人才就给折腾掉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国家,实在太可惜了。
(2011-11-10 22:17:00)
这些人实际上还是在基层干过的,都下过乡。他们的问题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急于展示自己安邦治国的能力。有时甚至不实事求是,狐假虎威。
(2011-11-11 6:54:00)
幸亏这帮子精英出局了,国家要交到这些急功近利的人手里不是什麽好事.
(2011-11-12 11:21:00)
这种人绝对是不可能上位的,因为他们缺乏忍辱负重的能力,而这是上位的基本功。
(2011-11-10 11:39:00)
大赞!
忙总把这段历史写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第一次知道了左王还有这段历史,更是验证了忙总的“花屁股“理论。这个陈老大真是个牛人。
(2011-11-10 22:14:00)
那个时代出了很多牛人,可惜活下来的不多。你如果在那时听过翁永曦,朱嘉明或者田源等人的演讲,你会觉得在大革命时代,革命洪流势不可挡,不热血沸腾都不行。
也就知道什么是大浪淘沙了。
(2011-11-10 14:46:00)
张木生有一篇访谈,里面提到这么一段:
《全国右派言论集》对我们思想的冲击也比较大。自由自在地读书,东拉西扯地聊天,1968年《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打倒“四人帮”后我到党校学习一年,我当时的论文就是讲:中国肯定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因为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追求,市场必然有“异化”――那篇论文是1978年写的,到了1983年、1984年才有人提中国应该搞市场经济。1978年以后发生的所有争论,在《全国右派言论集》和一些其它的右派言论集中都已经讨论过了。许多问题现在还在争来争去的,让我们感到很奇怪。
全文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5187937.htm
(2011-11-10 21:56:00)
现在再争论左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当局是猫派或摸石头派。所以他们必然被淘汰出历史舞台。必须与时俱进才行。老王这点比他们都厉害。
[冰晶石] (2011-11-10 23:57:00)
看着这种类型的历史片段,真是既新奇,又熟悉;既出意料,又可理解;更多的是窥探后的担心和害怕。
(2011-11-13 19:27:00)
这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些人是不会有任何机会的。
[山有木兮] (2011-11-11 6:10:00)
俺的心得概括一句:看什么叫大浪淘沙!
中国从来不缺精英。
可是,参透心底无私天地宽就那么难,那么难,那么难!
又或者是,如果心底无私,才没那个精神头没那份热情和激情嗫?
余生也晚,八平方时候对精英有了比较深切的感性认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叫不紧张
(2011-11-12 11:24:00)
其实历史本来就一直如此,被淘汰的比成功的多很多很多,而且被淘汰的还往往比成功的有才能,有魅力。
(2011-12-1 11:05:00)
这个不知道。
[山有木兮] (2011-11-17 14:57:00)
真正好的智囊,也必须是智勇双全的。
无勇者,无担当无决断,自是无谋;
无谋者,无大略无目标,勇从何来?
无勇的书生,充当智囊,恐怕也只是投机混事之辈。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叫不紧张
(2011-11-20 11:18:00)
智勇双全的都不当智囊了,要当毛主席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2-19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1-11-9 15:06:00)
今天丰言终于恢复正常了,赶紧上看忙总的文章。
闻前些日子邓英淘去世,扼腕叹息。。。。 谢谢小忙, 这篇真是满有意思的 很珍贵的史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贴!
忙总威武! 这样的文章真长知识 忙总
“我们与日本文化不同,中国人人都想但老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动乱是长期的,本质的,妥协和和谐是短期的,表象的。”
那么今天的状况就是短暂的?将来中央地方博弈将一直继续下去 一旦中央控制力减弱 又回出现地方割据 然后再削藩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2-3-21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
“我们与日本文化不同,中国人人都想但老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动乱是长期的,本质的,妥协和和 ...
是的,历史上就是这样。各领风骚几十年。 wxmang 发表于 2012-2-19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1-11-9 15:06:00)
今天丰言终于恢复正常了,赶紧上看忙总的文章。
朱嘉明有60多岁了吧。刚在台湾出了一本书《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变迁》,认为民国以前的2000多年中国都是自由货币经济,政府只是货币经济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国家货币只是庞杂货币中的一种。
最近炮轰吴敬琏的柳红,在嫁给朱嘉明之前,是吴敬琏的助手。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3-29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朱嘉明有60多岁了吧。刚在台湾出了一本书《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变迁》,认为民国以前的2000多年中 ...
朱嘉明现在不了解思想变化,不过柳红写的东西就算了。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3-29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朱嘉明有60多岁了吧。刚在台湾出了一本书《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变迁》,认为民国以前的2000多年中 ...
现在很多研究发现中国历史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占主导,以明清为盛,恰恰是缺乏集权而不是专制。可以看看《五百年来谁著史》。不过该书观点是自由主义是明清积贫积弱的根源。 这篇也顶起来,很有现实意义。 本帖最后由 龙牙侯 于 2012-5-7 09:49 编辑
农发组的基本大作
http://115.com/file/anqbojju#
农业生产责任制文集.pdf
http://115.com/file/behatlj2#
农村·经济·社会--第1卷.pdf
http://115.com/file/dpnsrxzl#
农村经济变革的系统考察.pdf
http://115.com/file/e762a1nt#
农村·经济·社会--第3卷.pdf
http://115.com/file/behak13f#
农村·经济·社会--第2卷.pdf
http://115.com/file/dpns8aej#
农村·经济·社会--第4卷.pdf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5-7 0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发组的基本大作
http://115.com/file/anqbojju#
农业生产责任制文集.pdf
谢谢馆长!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5-7 0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发组的基本大作
http://115.com/file/anqbojju#
农业生产责任制文集.pdf
我把忙总的白日梦也顶起来了,您也给付几个资料吧。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5-7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把忙总的白日梦也顶起来了,您也给付几个资料吧。
明代档案资料总汇,已经早共享了,现存的明代官府史档案料结集{:2_35:}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5-7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代档案资料总汇,已经早共享了,现存的明代官府史档案料结集
太多了,不知从哪里入手{:4_263:}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5-7 1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多了,不知从哪里入手
谢谢!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5-7 0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发组的基本大作
http://115.com/file/anqbojju#
农业生产责任制文集.pdf
谢谢,谢谢,这个很全。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5-7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代档案资料总汇,已经早共享了,现存的明代官府史档案料结集
馆长,您被表扬了{:4_268:} 当年群英只剩下王总了。 有的路走上去就回不了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