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 发表于 2013-1-16 08:54:44

1970年代中国农村变化的历史背景

本帖最后由 塔里木河 于 2013-1-16 15:52 编辑

1950年代-1970年代,中国主要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的骨架。这种工业布局,对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这种工业布局和老百姓的生活关联较小。产品的循环缓慢,甚至停滞。工业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投入从哪里来?工人的工资口粮从哪里来?在那段时期,很大程度上是农业补贴工业。

大部分工业是纯投入,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贡献有限。这样的工业显然规模要进行控制。当工人既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年的招工过程,有多少故事啊。把民众分为城镇和农村户口是限制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举措。甚至城市人口也被大批下放到农村。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减小支出。

大量人口在农村。尽管当时机械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实际上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劳力。生产队长又需要每天给大家派活,生产效率不可能高。队长也不敢给大家放假。当时,城市劳动人口每周休息一天;农民一年365天,大概只是春节能休息几天。

1970年代后期,局部地改变了工业布局。轻工业有所发展。在联产承包之前,农村的形势就改善了。主要途径就是组织人力到城市承担各种项目,当时称之为搞副业。副业搞得好的生产队,分配水平就高。如果生产大队有自己的企业,日子就更好了。

有些地方,由于集体经济发展得比较好,大家不愿意联产承包。有些生产大队继续维持了1年或者两年。最后,还是不能强过大势。

这个大势就是,联产承包后的农民,可以完全自己决定劳动力和时间的分配。更多的劳动时间被解放。比如说,一个县原来只有一个国营砖瓦厂。当年买砖买瓦需要找人,才能买到。联产承包前,就有胆大的生产大队成立的砖厂,取得了效益。联产承包后,更多的砖瓦厂出现了。砖厂要很多劳动力,砖瓦的运输也有很大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70年代中国农村变化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