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外科医生,好一个排球大师
http://bbs.niugoo.com/viewthread.php?tid=2079042
现在网上一片喊打喊杀声。例如:
必须紧急叫停温州票贷用以救市
http://opinion.591hx.com/article/2011-10...241s.shtml
这个实际都是对票据融资不懂。票据融资是一种结算支付工具,不能贴现,就是一个担保付款凭证而已。
目前给了假设1000亿的担保额度(银行承兑就是一种担保),但是如何操作,问题就多了。首先是银行签发承兑汇票的条件,一般说来体现在保证金上。如果企业在开承兑汇票时,交纳100%的保证金,票据只能充当一种支付工具,对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无明显帮助。
但是实际上一些大银行对保证金比例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有一家大银行要求,只有评级在AA以上的客户,才给予30%或50%的风险敞口,即企业开票时交纳的保证金比例为50%或70%;而一般企业,均需交纳100%的保证金。
可以佐证的是,在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浙江省,今年1月份的票据融资增量仅为217亿元。
其次是贴现银行买不买帐,有人贴现才能实现融资。4月份某国有大行湖南省分行因为存贷比压力加大就叫停了票据贴现业务,而这并不是目前唯一一家叫停票据贴现的银行其实目前即使票据贴现不会暂停,规模增加也很困难。有的商业银行对农村信用社以及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城商行开出的票据已经拒绝承兑。
4月票据融资占全部贷款比重为2 .5%,分别较年初下降14%和0.6个百分点。票据贴现余额从2009年的峰值已累计降幅约三分之二。而今年一季度全国银行承兑汇票增加7611亿元,同比少增1471亿元,票据融资持续10个月负增长。因此在信贷规模调控力度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票据贴现余额难以大幅度回升。
据央行广州分行公布的数据,今年截至3月末,广东全省本外币票据融资规模为1168亿元,比今年初锐减286亿元。(其原因主要是贷款规模不足,商业银行通过压减票据融资来为增加一般贷款)
从专业角度看,银行压缩票据融资并非短期的新动作,而是长期行为。因为一方面银行贷款资金收紧;另一方面是票据在贴现时企业已经支付了利息,而现在正处于加息预期增强的阶段,不排除短期内贴现利率上调的可能,银行进行票据贴现存在利率风险。
其实目前温州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资金并不缺,只是担心风险不敢放贷。
好一个外科医生,好一个排球大师
[农民家的狗] (2011-10-12 23:37:00)似乎有点明白,有人嚷嚷图穷匕现了,结果这外科医生是锯箭的吧;排球大师么,站在一传、二传的位置上吧。
不由想到忘总另外一句:“刘明康和老王不去,中农工建交总行行长和主管资金计划的总经理不去,这就是作秀。”
再想到一个庸俗级笑话:人生有时就象拉屎,已经很努力了,结果却是一个P
(2011-10-13 10:25:00)
前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有句名言:企业家是足球队员,必须带球射门,不进球就不是好球员;公务员是排球队员,必须不吃球,要最短的时间把球传到别人手上。
以我混江湖20多年历史,甘子玉真的说出了当大官,当太平官的真理:推卸责任,捣糨糊。
[影武者] (2011-10-14 23:54:00)
忍不住又想起《是,大臣》了
(2011-10-15 11:34:00)
行政体系的运营原理都一样,资深的老油条永远是行政机关的支柱和基础,没他们就玩不转,清朝的绍兴师爷就是这一类。
(2011-10-15 16:43:00)
忙总,可是像盛光祖这种老油条有把中国铁路事业毁掉的危险阿
(2011-10-15 17:16:00)
我认为这种人成事不足,但是真的干坏事能力也有限。干大坏事他的能力不够。他不过是个棋子而已。打人的使命一完成就去垃圾堆。这种事情中国已经发生多次了。例如当年国企改革时的王忠禹,现在谁还知道他是谁?
[湖畔] (2011-10-13 1:26:00)
在各国都降息或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加息预期吗?
这样热钱不就加大力度涌入了。既赚息差,又赚升值的钱。
而且CPI已经在下降了,为何还要加息呢?
(2011-10-13 10:49:00)
现在真的不好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可能性是存在的。
(2011-10-13 11:07:00)
其实票据业务萎缩早在09年就出现了。据我所知,浙江省内票贴都不是找的本省银行,起码除国有企业以及大型企业外都是这么干的。
一般稍好的私营企业稍微有点路子的,弄到30-50保证金的敞口还是可以的。
但是从09年下半年后外地银行有资金愿意贴现的就很少了。所以到了09年底都开始做铜进口,因为信用证只要15的保证金就可以了。
其他就不说了,就想给忙总补充点信息。
笨狼说的不错,铜进口在央视那次报道后就无限期暂停了。
(2011-10-13 11:38:00)
所以人家不缺粮票,缺馒头。浙江就差高喊:我们不要粮票,我们要馒头了。
(2011-10-13 11:50:00)
这次温州只不过是晚点倒下罢了。08年的绍兴柯桥,大片大片的厂区空无一人。都是高利贷惹的祸。
至于义乌,有做进出口的朋友从09到现在都是无米下锅,就靠大点的国企单子撑着。
现在报纸上大篇幅的高利贷广告,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真的很红火。
(2011-10-14 11:58:00)
其实浙江的小企业一直是在风雨飘摇中的,他们的经营理念有问题。
[大黑蚊子] (2011-10-13 9:20:00)
汇票只有时间价值,如果贴现不能,就只好持有到期兑付~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用汇票流转解决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是不错的选择,问题是现在银承贴现利率超过15%,还有很多二三线商业银行及农信社的不被票据市场接受,要套现的难度就很高了。
[财迷心窍] (2011-10-13 9:51:00)
现在已经15%?如果这样的话,
[大黑蚊子] (2011-10-13 20:07:00)
我都不知道还有票贷比这么个概念,纯粹扯淡,监管指标里哪有这个东西?
票据贴现一向都是纳入银行表内资产里核算的,只要看存贷比就足够了。
总的信贷规模不放松,光开票没意思,顶多是吸收温州市外的资金,可这区区几家温州银行,又上哪里去找相应的贴现额度匹配呢。
这让我想起来浙江省政府当年号召,浙江企业要把钱存到浙江省的银行里,嘿嘿,吆喝了几声就没有了下文。
=====
贴现率确实有所下降,但那是因为9月末的季度末效应,过了时点就会下滑。07年底的时候,农行就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票据贴现,哪怕是自己开出来的票都不贴,看来11年底也会有类似情况出现了。
(2011-10-13 20:31:00)
现在确实是因为票贴没人做了,所以贴现息下来了。没人做的原因么,按照忙总的说法,粮票多了馒头少了。不知道忙总见识过开火车么。
开火车的说法是我自己发明的。就是银承票上贴上张一米来长的条,上面密密麻麻的背书章啊。
(2011-10-14 20:05:00)
没这么好的运气,我以前只见过很少几个背书的票据。而且那个时代对票据并不太认可,尤其是在产业链上占优势的大企业,销售是不接受票据的。我们一度是款到发货。
自己也很少申请票据,因为对方接受30天应付款条款。
(2011-10-13 10:22:00)
你这句话很专业,就像一个人说我要饿死了,给我个馒头吧。结果给了他5斤地方粮票。
这5斤地方粮票想变成救命的粮食,首先得有配套的人民币,然后还得找到接收这地方粮票的粮店。
这有点不厚道。
[财迷心窍] (2011-10-13 9:44:00)
请教忙总开100%保证金的承兑汇票对开票企业有何好处?
9月初去江苏听到的是,市面上几乎看不到现金,做生意都是承兑汇票转来转去。
但信誉还不错,特别是几大行的,小企业都是100%保证金才能开出来,但一些小银行就比较乱了。大行的承兑汇票贴现也还可以,通算下来年息好像是9~10个点的样子,现在民间也有做这门生意的,不过据说是违法的。
(2011-10-13 11:20:00)
就我了解一般是银行强迫企业存入保证金,增加其存款以改善存贷比,同时给企业在其他方面一定的优惠或便利。另外100%的保证金存在银行里面按国家规定的定期利息来支付给开票的企业,一般是六个月的定期利息的费用(扣除开票手续费后)。所以对企业而言损失不大,只是把马上要付的货款变成6个月银行存款而已,占点存款利息便宜。这个不是融资,只是支付手段。
[吴之雪风] (2011-10-13 16:28:00)
我们这里就是忙总说的这两种情况,签银承一方面银行获得了存款,一方面企业获得了保证金存款利息,大家都高兴。
另外,忙总不要太看重央行的统计数据,我们这里月初拼命放贷款,月底通过调账把贷款规模减下来,下月初又调回去,想调多少就调多少,信贷数据已经严重失实了。
(2011-10-14 11:40:00)
整体上还是靠谱的,因为头寸流量可以通过清算中心数据监控。
[典韦] (2011-10-13 12:02:00)
一个723,铁路私有化图穷毕现;一个温州高利贷,央地博弈和金融自由化活灵活现。像这位,隔空放炮,我想就是刘主席也不会同意他的观点。http://cn.wsj.com/gb/20111012/bch121549.asp
一、温州民间借贷的规模有多大?
先看三个报道:
1、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当地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1-10-09/110887141.html)
2、但是温州当地政府下定决心做强温州民间资本。当地政府的信号是,不打击民间资本,而是要规范发展,而且要成为温州一大支柱产业,努力把温州打造成全国性的资本集散中心。(http://finance.caixin.cn/2011-09-30/100311208.html)
3、温州向央行申请1年期金融稳定再贷款600亿元,(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1-10-09/110887021.html)
温州呈现的数据绝对是夸大的。第一以1100亿元规模计,考虑到资金提供者的集中性,即资金提供者人数占比肯定远远小于存款占比14.32%,事实上21世纪报道说明了89%的家庭统计来源--温州人行发放3百来份问卷统计结果是89%,但是不能用这个统计推断整体;第二,民间借贷统计无法统计,只能是事后统计;而民间借贷并不会呈现规范的正态分布,以样本推断整体,比如以温州最疯狂的龙湾推断温州,以最疯狂的温州推断全国,得出的民间借贷数据肯定会高估,1100亿的规模我认为也是高估的;21世纪报道8月末公安的立案金额是60亿元;第三,600亿元的再贷款规模暗示同实际资金需求较为接近;第四从报道2来看温州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做大民间融资,出事后有足够动力夸大数据以激励上级政府救治,而从温到场来看,他们得逞了。
根据人行温州中心支行披露数据,6月末,温州全市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022.78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80.95亿元。据人行温州中心支行调查推断6月末民间借贷余额为1100 亿元,那么民间借贷占全市本外币贷款的18.26%,占全市本外币存款的14.32%。
我不认为温州民间借贷在全国有足够的代表性,也不认为民间借贷对银行体系构成系统性风险,原因是:(1)民间借贷规模有限。民间借贷分布不均,精确统计往往在事后发生才能进行,鉴于担保公司与民间借贷的相似性,以2010年底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推断,民间借贷金额很难数倍于该值;(2)银行体系在民间借贷中更多地提供结算而非融资功能,尽管有个别地方性合作银行涉及提供贷款,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信贷额度控制强化了银行客户选择行为和风险监控力度。
如果看温州的存贷款统计,温州的贷存比接近80%,已经很难说货币紧缩对温州造成的压力。而与其祭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相比,过度的投机才需要真正反思;正因如此,政府对温州民间借贷的过度救助并不是好事。
二、温州开出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的要价,要求高利贷合法化
上述的金融松绑,本质的问题在于界定金融体系的定位和功能问题,以及与之匹配的分配关系。
金融体系的美国化是金融自由主义者的一个梦想,对于所谓的预期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的功能推崇备至,但也同时产生了收入分配和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从预期传导机制来看与市场架构和微观基础密切相关。如果回看2008,美国银行体系随着银行股价下跌胆战心惊,一方面股价蕴含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股价包涵了社会对公司信用的评价,并且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的占比过高使得信用评级变动对于公司运营所需的任何额外担保或者流动性的要求在一个去杠杆的过程中对于公司都是灾难性的。事实上这也是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基于系统性金融机构的社会性,政府不得不支持其信用。
过去的几年,是中国资产证券化最快的几年,经历了2大熊市;从两大熊市的影响来看,经济与微观体更多受宏观经济与宏观政策影响,与股票市场基本无关。其本质在于,中国经济的实体属性更为突出,从微观结构来看,金融机构更多地承担提供信贷和结算功能而不是以交易额为基础的交易驱动,更低的杠杆更为简单的资产负债表也使得宏观调控更加容易。
所以,中国政府在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能低估,民间借贷的风险也毋须高估。但是温州高利贷也有重要的启示:如果要以所谓的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唯一目标,承认一切逐利的合法性、增加金融机构的投机功能、强化市场约束的话,温州的高利贷可能是宝贵的一步,那么与此同时禁止对其的过度救助也是市场规则的重要部分。
(2011-10-14 11:52:00)
很专业,顶一下。我想有的人不过是房地产剪羊毛机会丢失,需要寻找新的剪羊毛工具:金融开放或私有化。借温州说事而已。
不过至少目前还看不出老王小李会妥协,他们不是脑残。不会干别人把驴偷走,自己来拔橛子的傻事。
(2011-10-14 21:38:00)
搞这么热闹是不是房地产开发商及借贷炒房的投机客顶不住了?要是这样,接下来小动作还会很多。
另外要真是给他们继续贷款,就亏大了。本来是割他们羊毛的,要过2年就多了割羊毛的变竞争对手,一反一正差远了。
(2011-10-14 22:29:00)
这是必然的,毛主席早就讲过: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走掉。
地产党或者说某些利益集团能量是十分惊人的。
(2011-10-14 22:44:00)
突破点看起来选的不高明干嘛要站到金融系统的对面。
还被温州搭了个车,提出建立民间借贷平台。
还是坐等好戏登台
(2011-10-14 22:52:00)
其实这个突破口已经精心选择了,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有钱来解套,有人击鼓传花接下一棒。
但是市场上不放开利率管制,钱就很难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蜂拥而出。
钱出来后,再制造点通胀预期,在找几个黑嘴吹嘘一下“购买房屋保值”,再搞几个高峰会,研讨会,理论宣传几下,就齐活了。到时就会是:待宰羔羊滚滚来,数钱数到手发软。
(2011-10-14 22:54:00)
其实这个突破口已经精心选择了,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有钱来解套,有人击鼓传花接下一棒。
但是市场上不放开利率管制,钱就很难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蜂拥而出。
钱出来后,再制造点通胀预期,再找几个著名黑嘴吹嘘一下“购买房屋保值”,再搞几个高峰会,研讨会,再在CCTV2上理论宣传几下,就齐活了。到时就会是:待宰羔羊滚滚来,数钱数到手发软。
(2011-10-14 23:01:00)
好棋还得高手赏啊。某些智囊要看到我的评论非得气死,高招在我这变臭手了,哈哈。
利率管制是咋回事?要把存款挤出去,现阶段只有降息吧,而且幅度还不能小,这个难度也太大了,操作性不强啊。
(2011-10-14 23:09:00)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利率,这样高利贷就合法了,就受法律保护了,这样大家就会把钱转到利息高的金融机构去。
而工农中建交由于承担战略任务和稳定市场功能,利率不可能比小的金融机构高,所以他们的存款就会流失到小的机构,例如城商行去,城商行就会给地产党用(因为他们没有大的优质客户,而小的制造业无法承受高利息),这样炒房子的钱就又有了。
(2011-10-15 9:36:00)
明白了
不过我觉得这个想法更不现实。他们想的到的,五大行也能想到。怎么可能顺着他的思路走,除非他势大
最近段时间接触了几家二三线城市的城商行,粗浅的感觉是地方政府在支持亲儿子上面还是不遗余力的,就这几年功夫,基本都做到当地最大(个人业务不行),接下来受资信实力、产品工具的约束,基本没发展空间了。地产党手中的金融牌打完了
(2011-10-15 11:45:00)
这个不一定,当年成立的各个地方商业银行变成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例如浦发,广发,深发,兴业等等),工农中建交也是反对的,但照样开放了,不许地方商业银行做外汇买卖,也没反对住。
垄断的权力有时也是贬值的,也有折旧的。
(2011-10-15 12:56:00)
权力折旧太有意思。这说明形势再好也要居安思危,什么都是靠不住的,唯一能靠的就是自身的努力
(2011-10-15 16:46:00)
权力折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各省外贸机构,辉煌的时候那种财大气粗,不可一世,谁想到他们后来会卖血。垄断权力不是电焊焊上去的,随时都可能取下来。
(2011-10-14 23:12:00)
就我侧面所知,银行目前对企业放贷基本采取是票据方式,西南这边一般是大行谈好贷款后由企业拿票据到中小商行贴现,前段是8%贴现率,目前据说已经10%之上了,企业贴现后必须给贷款行做2倍的回报,一半贷款要立即回存,综合算下来实际贷款的成本超过20%,高利贷都在30%以上了,听说沿海是60%了。
但即或这样,银行是全面缺钱,贷款基本审批不下来,更加严格了,房地产项目直接被咔嚓,而且还催放贷员看哪些项目有风险尽可能收回贷款。
当然,国家投资的大工程还是热门贷款流向。但社会贷款利率之高目前做房地产都似乎不行了,可能卖传说中什么什么的粉或许受得了
实业界相当不妙,特别是工程机械行业:生产挖掘机的日本神钢,以前月产量在1400台左右,都是客户带款上门提货,现在日产量在2台,并已经放了2次15天的假期;徐工、柳工莫不如此,玉柴、桂柴今年已全面卡帐,给供应商支付的都是半年承兑汇票。
接触做中小企业的,目前环境明显恶化,即或产品好、技术好、销路好,但客户支付条件、立新项目意愿恶化多了
目前就是僵持,等一个贷款泡沫或更大泡沫的破裂,然后……或许忙总的老本行,回收不良资产将是最有前途的罢?!
(2011-10-14 23:25:00)
毛主席早就说过了:社会总是波浪式前进。再过几年,搞破产重组,资产接管又是热门专业。
其实现在钱不算很紧,是配置出问题了。
[胖鸡翅] (2011-10-17 14:39:00)
同意MANG总所说的,配置出问题了
温州,都是自己的毛病。
就拿我们举例子,天天有人叫嚷中小企业倒闭潮blablabla的,但是呢,兄弟部门那边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额度用不出去天天愁任务完不成
都不好好做实业安心升级生产率,报表什么的一拿过来全不能看,哪个银行条件都不符合,还怪银行不给你贷款渠道……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2011-10-17 14:49:00)
其实小企业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里,不需要叫喊。现在叫喊的都是别有用心的媒体以及收钱的黑嘴。
[然后203] (2011-10-19 17:21:00)
低头做事的人哪有闲工夫到处嚷嚷。
这几年内地县城经济发展不错,尽管没什么技术含量,老板没什么文化,但是连锁超市(县里面门店能有四五家),百货,特种养殖(枝江一带能辐射武汉,重庆),婚庆公司等都搞的有声有色,可以看作现代经济的延生和影响。
不过问题也很多,突出一点就是经验主义盛行,不重视管理,不规范,可以用四处漏风形容。
再透露一点,和他们谈业务最好用60岁以上的业务员……
网上有一套《弗兰克精细管理模板》,不知道用起来效果怎样。
(2011-10-20 10:55:00)
一般说来,管理模板要与自己的管理风格一致,所以最好的模板就是自己改造后的模板。
[南方有小乐] (2011-10-18 9:18:00)
请教忙总,资产接管,初步学习可以看什么书?我能想到的是财务,法律是基本,还有就是所对应行业书籍。
(2011-10-18 15:31:00)
这个不需要读什么书,你能当总经理就行。
建议看看:从通钢暴动看接管国企的基本要点
[纵观古今] (2011-10-18 17:51:00)
忙总,要熟悉银行的运作需要看哪些书?多多益善,尽量涵盖银行的各个方面,谢谢~~
(2011-10-19 14:56:00)
投资银行我介绍过,就是张钢张志平主编的《现代投资银行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超星上有电子版,丰言有人给出过链接,自己找找。这是目前为止中文版中最全的一本书。
商业银行,就是蔡鄂生(现在的银监会副主席,原来的央行银行司司长)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这本书也极全面。
[亚斯] (2011-11-20 21:36:00)
这个剧本不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上演的吗,特别是CCTV2,从兰花,紫砂到红木,完全成了炒作手的工具,都是忽悠接最后一棒的,我看等它吹嘘房子不值钱的时候就该是房价到底要反弹的时候了。
(2011-11-20 21:39:00)
关键是老百姓屡次被宰而不醒悟,换个马甲又来宰一回。如果你跟人家说,人家跟你急,好像你挖他祖坟,不让他发财,嫉妒他发财。这种事情我经常碰到。不过被宰后又来后悔。
[亚斯] (2011-11-20 21:47:00)
忙总在线呀,激动很叻
我感觉这就跟股市里散户和庄家的对比一样,数量和实力的差距,造成了博弈地位的不平等,弱势的一方完全没有胜算,我很悲观,大多数圈养的羊都是要被剪的,只有迟早的问题,能成精的永远是少数。
(2011-11-20 21:53:00)
不过被剪的羊都是送上门去的求被剪的。我以前在证券部工作时,总是有些人打听内幕消息,我的说法都是:如果是闲钱,就当买彩票娱乐,不要指望挣钱,可以;如果是救命钱或养老钱,建议离远点。结果这帮人跟我翻脸。这么多年下来,基本上都是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扬子鳄进去,四脚蛇出来,没有例外。赚钱的都是有内幕消息的,或者搞老鼠仓的(不过进去的也不少,我知道:一个省委副书记,一个副省长,一个省政府秘书长)。
那些老实的,虽然没发财,但是也没得脑溢血。
[亚斯] (2011-11-20 22:01:00)
民谣不是说吗,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其实这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中,失去造成的痛苦远大于获取同等利益时得到的快感,这也就解释了很多人盈利时不套现,亏损时不止损。
不知道忙总对人性的解释,除了多年工作的经验外,有过系统的总结或者学习经历吗?
(2011-11-20 22:09:00)
没有,我对人性的了解,全部通过血淋淋的教训,或者是我的血,或者是别人的血。
(2011-10-14 11:58:00)
其实浙江的小企业一直是在风雨飘摇中的,他们的经营理念有问题。
——————————
有空想烦劳忙总指点,主要有哪些问题?有懂的茶友也可以帮忙指点一下小可哈,谢谢{:soso_e183:} 本帖最后由 ccaaatt 于 2012-7-7 22:57 编辑
阿菠萝 发表于 2012-7-6 2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1-10-14 11:58:00)
其实浙江的小企业一直是在风雨飘摇中的,他们的经营理念有问题。
我来说一点耳闻吧,浙江企业的质量方面的名声不太好。
有混广交会的人给我说,那些老外油子有一种看法:在那些低技术含量的大路货杂碎产品上,广东企业比浙江的好一截。黑白鬼子都成了定势,这几年一见浙江货,就猛杀价,对广东产品就略微客气。要是美的什么那个级别的,除了没有品牌效应,质量方面基本就不挑剔了。 不容易。 ccaaatt 发表于 2012-7-6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来说一点耳闻吧,浙江企业的质量方面的名声不太好。
有混广交会的和人给我说,那些老外油子有一种看法 ...
有些品牌还不错。 阿菠萝 发表于 2012-7-6 2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1-10-14 11:58:00)
其实浙江的小企业一直是在风雨飘摇中的,他们的经营理念有问题。
我在外面买的国货简直就没法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电源插座,永远接触不良,而且中国产品在这边的市场占有率还老高。
这些东西出口就是砸中国制造的牌子,但是又没办法,便宜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