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5 10:22:32

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笔记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2-11-15 10:48 编辑

(按,读列传时,脑中相对应的就是粟裕和毛主席。粟裕因三年南方游击战的经验,对远离后方、无后方的纵深作战,是畏惧的,因此提出了依托山东根据地,在淮海与KMT主力决战的战略构想;毛主席的千里渡江战略,则与卫霍出塞类似,骑兵的特性和匈奴的作战方式,都要求卫霍进行远离后方,无后方的纵深机动作战!)

卫青出塞七次,霍去病出塞六次,凡11年,从组建骑兵到最后寻求匈奴骑兵主力决战,卫霍的骑兵指挥艺术也在一步一步地升华和完善。下图为我统计的卫霍出塞的技术参数:  (http://tu.6.cn/pic/play-tu/id/0#15120135)
下图为卫星地图,汉匈边境线上的地形图:
http://tu.6.cn/pic/play-tu/id/0#15120147卫青第一次: (A)试探匈奴虚实;(B)训练组建的骑兵部队,检验纯粹骑兵的战斗力,以及作战指挥、后勤保障;(C)择将是重头戏。汉至武帝北击匈奴已和平76年,少有战事,军队指挥官普遍缺乏实战经验。第一次出击的将军均为当时之名将,比如李广,名声在外,从常理而度,武帝应该对李广出雁门一路报有特别大的希望。四路出击,各领万骑,机会均等,以此战检验将帅的作战指挥能力,为下一次出击择良将。可惜,这次李广不给力,竟然被俘,败得十分惨。李广不得重用,应该是武帝从此战看出了李广的实际作战指挥能力,不堪大任。此次的意外收获是,作为偏师的卫青十分出彩,是此次战役的唯一亮点,相形之下,显得卫青特别突出。从后面的经历看,卫青此战的作战指挥能力被高估。但此战,表现出了卫青对骑兵部队使用的天赋: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艺术、主动积极寻找战机的进取精神、远离后方半独立作战能力。这些都是李广、公孙贺、公孙敖等缺乏,特别是远离后方的独立作战能力。当然,在这方面,卫青不是最出色的,霍去病将远离后方的独立作战和骑兵的灵活机动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卫青第二次: 两年之后,公元前128年秋,第二次出击匈奴,带兵数从一万增至三万,且不再平均用力,独任卫青。并且,以后几次出塞,用兵数多为三万,说明三万为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所必需的人数。从战果和对卫青的奖赏推断,此战仍然属于试验性质的战役,目的仍在检阅骑兵的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求与匈奴主力正面对抗,或者寻求匈奴主力决战。卫青第三次: 一年之后,武帝展开了一次正式的、大规模的战略行动。出击方向是河套地区,以此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并打击匈奴的丰美草场,也为汉朝出击匈奴夺取了前进基础,故而筑朔方城。此战,卫青获封,这一仗,卫青指挥的非常出色,完美地完成了武帝的战略构想。这一战,说明,卫青具备了在一个战略方面独立作战的能力,掌握了大规模骑兵部队的指挥作战艺术。卫青第四次: 此次战役发生在略河南地的三年后,以打击匈奴的右翼力量为战略目的,此战完胜,河南地完全巩固,匈奴右翼被斩。此战属于依托后方,对匈奴的右翼力量进行浅纵深打击,说明卫青对大兵团的骑兵指挥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从此战可以看出,第三次略河南地对汉朝的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武帝三年之后才作出如此大的战略行动,说明武帝慎战,深思熟虑。此次战役,还有右军大军从右北平进行佯动和牵制。从整体上看,武帝的大局观非常强,战略运用水平非常高。卫青第五、六次: 一年之后,再次出击。从武帝对卫青的态度看,此次战役的目的应该是:寻找匈奴主力进行决战,图一战定天下。所以,在兵力配置上,属于加强性质,基本上武帝朝的名将全登场了。卫青的角色从将军变换为统帅,这一战,算是失败了,说明卫青对自己的角色并不适应。从匈奴来说,用分散机动的小股骑兵,分而歼之,有效地破解了汉朝的此次战略攻势。这说明对于强调机动灵活的骑兵兵种来说,不适合像步兵一样,大军龟集一处,以图寻求敌军主力,进行大兵团作战,分散机动的独立作战才是正道。此战告诉武帝,要想寻求匈奴主力决战,必须进行远离后方的大纵深作战,以前那种依托后方的浅纵深作战方式必须改变。此战对匈奴而言,也是一次警告,这意味着汉匈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攻守发生了根本转折,匈奴首次感受到了汉朝的强大和自己的渺小。故而最终采纳了赵信的建议,远迁漠北。此战的亮点是霍去病的华丽登场。虽然只是八百骑的出击,但霍去病将骑兵机动灵活、远离后方的大纵深作战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霍去病第三、四次: 两年之后,武帝发起了对河西走廊的战役。主将霍去病,此次战役规模不大,所将部队人数为万骑,作战方面是河西走廊。目的有三:一为试验霍去病的作战指挥能力;二为验证远离后方的大纵深作战的可行性;三为打通西域通道,彻底解决匈奴对西部威胁和骚扰。两次作战,霍去病完美地实现了武帝的战略构想,为武帝开疆拓土立下了真正的汗马功劳。卫青第七次,霍去病第六次: 距离第六次出塞,整整四年,应该是在筹款,筹粮,养马,为决战进行物质准备。期间,打通了河西走廊,斩断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两年之后,汉匈的决战时刻真正来临。此次决战,作战部队达到10万之众,后勤数十万之众。此战充分汲取了第六次出塞的教训,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各领五万骑兵。此战霍去病一如既往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卫青也在四年的痛定思痛中,汲取教训,掌握到了远离后方的大纵深机动作战。各将五万骑,深入大漠,寻求主力决战。从作战安排看,武帝很显然对卫青的远离后方的大纵深机动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故而安排霍去病当单于。战场瞬息万变,卫青毕竟一代名将,关键时刻,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与单于主力决战的任务,并悉烧赵信馀粟以归,使匈奴元气大伤。只是此战,还残留了卫青以往作战的特点,即,灵活机动不够,对骑兵远离后方的机动作战的指挥作战还有些生疏。这大概是卫青不得封的主要原因,并不全归因于限制外戚的权力。霍去病最终封狠居胥,对匈奴有生力量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才是霍去病以及校尉全部获封的原因。这一战,在指挥编制上,卫、霍作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霍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这说明霍去病真正掌握了骑兵的奥妙,而卫青还带有农耕社会步兵作战指挥的特点。这同样说明,即使如卫青一代名将,仍然无法脱离自身的局限,无法摆脱农耕社会对其用兵思想的影响。如李广辈,至对匈奴作战时,已经渡过了大半生了,根本适应不了新形势下的新军事变革,对骑兵这个新型的兵种,李广辈缺乏对骑兵作战指挥新的军事理论和能力,或者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和新军事理论的威力,但限于自身的识见和能力,无法改变以适应新军事革命。同卫青相比,也说明李广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是差了很多,只有勇武而已。总结 七出匈奴,历时11年,耗尽了文景累积下的国库,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为西汉王朝埋下了定时炸弹。仅仅11年,就将四代积蓄的国力挥霍一空,可见战争之害,也可见武帝作为掌舵人的治国水平。对武帝: 11年的汉匈战争,武帝的军事战略艺术是值得称道的。战略安排得当,有缓有急,从试探匈奴虚实到经营河南地,取得对阴山以南的控制权,从出击河西走廊到最终与匈奴决战,战略安排环环相扣。武帝选将用人十分谨慎,并且很会培养将领,从万骑到三万骑,再到五骑,从小规模试探性进攻,到最后的决战。李广、公孙贺、公孙敖、韩安国、李息、张次公等,都曾走入武帝的视野,以作为对匈作战的统帅。其中,从常理人情度之,武帝对李广的期望应该是最大,毕竟,李广世代为将,政治上忠心可靠,又是所有这些备选将领中,实践经验最丰富,特别是骑射战斗的经验,长期战斗在汉匈的前线,自己本身以勇武著称,军中的资历与威望无人可及。可惜,李广最后淡出了武帝的视野,根本的原因是:李广长期受农耕社会步兵作战的影响,不适应远离后方的纵深独立的机动作战,自身也缺乏学习能力,不能及时调整自己。以此度之,武帝政治上、军事上的行动,卫、霍从来不是靠着外戚的关系能够上位的,更不是天幸,都是精确计算之后的结果。李广不封的原因也是优胜劣汰之后的残酷结果,没有半丝的温情可讲。李广到死不明白,司马迁毕竟是史官,也未能明白,但,那些历史上的名将们,大约是明白,比如李靖。对匈奴: 从匈奴多次的略边军事行动看,匈奴并不是汉朝的根本威胁,匈奴只能算是边患,匈奴也没打算与汉朝的主力进行决战以取得对中原的统治权,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但匈奴这种敌意、短视的外交政策,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祸根。匈奴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只图眼前之快,或因气候恶化导致生计困难,略边就食,或因一时之怒而报复。但匈奴的军事行动从来没有深入到汉朝的统治中心和腹地。之后的游牧民族,似乎一直在寻求与南边的农耕民族的相处之道,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原的大好河山。这再一次说明,好战必亡的道理,这对武帝同样适用。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1-15 13:47:27

支持原创。
匈奴只能算是边患
商榷,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匈奴的威胁不去,汉王朝寝食难安。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6 09:26:02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1-15 1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原创。

商榷,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匈奴的威胁不去,汉王朝寝食难安。

匈奴没有逐鹿中原的想法,不是以消灭、削弱汉朝力量,遏制汉王朝崛起为目标,只是在边境线上不停侵略骚扰,多是为生计所迫,或是简单地报复。

汉王朝没有覆灭之忧,但却是汉王朝转换国内矛盾的最佳对象。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1-16 14:58:15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6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匈奴没有逐鹿中原的想法,不是以消灭、削弱汉朝力量,遏制汉王朝崛起为目标,只是在边境线上不停侵略骚扰 ...

看怎么看吧。量变能够带来质变。就像野猪皮时候满清还是疥癣之疾,皇太极挂掉的时候已经成为不容小视的力量了。

ademxue 发表于 2012-11-16 16:14:14

国虽大,忘战必危;国虽小,好战必亡。

ademxue 发表于 2012-11-16 16:15:59

李广到死不明白,司马迁毕竟是史官,也未能明白,但,那些历史上的名将们,大约是明白,比如李靖。

楼主一家之言,不是很自信呀。

站台123 发表于 2012-11-16 18:39:55

封侯是要军功的,李广名头虽大,但其实没有军功,哈哈。而且让我们记得李广的故事,其实都是一些处于危险中而逃脱的例子,分明是战败的例子而已。

周油1 发表于 2012-11-16 20:58:44

本帖最后由 周油1 于 2012-11-16 21:01 编辑

LZ写得不错!但有一点不同意见:匈奴不仅是边患,经常侵扰、劫掠汉朝北方城市,国家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给汉朝稳定极大危害,武帝以前的皇帝无力抗衡,每年只好给大量钱财,采取和亲手段安抚,但是仍是无法制止匈奴时不时的南侵。武帝集前几代皇帝休養生息所积累财富,一举解决最大忧患。而且匈奴是游牧民族,无法靠畜牧保证稳定食物来源,所以劫掠其他农耕民族为主,并不是只图眼前之快,这是游牧民族的天然局限性!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7 09:27:16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1-16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怎么看吧。量变能够带来质变。就像野猪皮时候满清还是疥癣之疾,皇太极挂掉的时候已经成为不容小视的力 ...

汉时的游牧民族和明末的,还是有区别了,满清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看完卫将军骠骑列传,再看李将军列传,都没看到匈奴有针性地的战略行动,基本上都是略边之举。

tdyxssrs 发表于 2012-11-17 11:12:40

楼主,图都挂了。有图说明,更形象。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1-17 11:49:21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7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汉时的游牧民族和明末的,还是有区别了,满清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看完卫将军骠骑列传,再看李将军列传 ...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眠。
帝国需要稳定的边疆线,国内局势稳定(七国之乱和推恩令)之后扩张也是必须的。汉王朝也不是天生的“受”{:4_241:}
对照汉帝国前期后期的地图再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8 09:49:15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11-17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眠。
帝国需要稳定的边疆线,国内局势稳定(七国之乱和推恩令)之后扩张也是必须的 ...

武帝开疆拓土太强烈了,昨晚才看完匈奴列传,后期对匈奴的战争,完全是耗尽国力搞扩张,穷追猛打,败多于胜。
唯一的亮点是将中原势力推进到了西域。

冷烈的蓝 发表于 2012-12-1 00:31:40

图挂了、、、

dashanji 发表于 2012-12-1 13:05:34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7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汉时的游牧民族和明末的,还是有区别了,满清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看完卫将军骠骑列传,再看李将军列传 ...

仅以史书下此断语恐不妥,人的想法必然随着力量对比变化,匈奴没有非常出现一代明主整合内部,又对上强汉的不断打击,结局如此而已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 18:50:53

dashanji 发表于 2012-12-1 1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仅以史书下此断语恐不妥,人的想法必然随着力量对比变化,匈奴没有非常出现一代明主整合内部,又对上强汉 ...

对头。

我有一个大胆地想法,就是匈奴的组织能力太差,凝聚力不强。三大战略力量分散,各自为为战,无法整合,形成战略合力。

另外,匈奴缺乏谋略,以力胜,短视,没有战略规划,没有战略目标。

只是以上猜测没有无法找到史实的支持,不敢乱说。

tdyxssrs 发表于 2012-12-1 21:13:02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 1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头。

我有一个大胆地想法,就是匈奴的组织能力太差,凝聚力不强。三大战略力量分散,各自为为战,无 ...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观察下也许有进展。如果没有完整的文字体系记载各种东西,那么后代的学习基本来源于长者的传授和自己的体验。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是不能和有文字传承的文明相比的。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6 21:10:38

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笔记:武帝后期对匈战争失利的两点猜想

武帝后期的对匈战争可以说是无一胜绩,与前期相比,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原因颇多,归纳起来的一般性原因有:一、前四次战役和征南越、朝鲜、西南等导致国力消耗过大,财政困难,骑兵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关于骑兵的问题,后期也经常出动10万铁骑,用兵规模比卫、霍时更庞大,似乎不成立;二、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激化,比如,巫蛊之祸和各地蜂起的起义;三、武帝骄傲轻敌。后期的武帝,权力高度集中,天下无人可一试其锋,变得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四、用人不当,比如,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大军奋战于前,却罪其妻于后,完全无法想象武帝何以做出这种荒唐的决策,且李本身能力有限,武帝后期的将领中,大多才能平庸,不堪重任。
  这些一般的原因,放之于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场战争都适用。那些非一般性的原因又何在了?
  我以为有二:一是骑兵作战半径的限制;二是军事教育的不完善、不完备。
  骑兵作战半径的限制
  河南战役、漠南战役、河西战役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深入敌境数百里。根据多方对比,这个数百里的确数是700里,也就是说,骑兵作战半径的极限是700里,超过700里,一般来说,会吃败仗。秦时蒙恬逐匈奴七百里,卫青、霍去病大获成功的战役均为700里范围内的运动歼敌。
  而后期的战役经常需要深入敌境1000余里,甚至2000余里,这非常容易孤军深入,各部队的相互协同异常困难,容易被匈奴各个击破。在古代通讯条件下,无法进行这样广阔战场上的协同作战。毛主席点评诸葛亮的《隆中对》,说始误于千里分兵,出发点即在于此。
  特例是霍去病的河西之战,千里奔袭,将骑兵的作战范围推至2000余里。霍去病的成功是以下几点成就的:
  首先得归功于霍去病的天才,没有霍去病天才的近乎于神一般的作战指挥艺术是无法实现的。在古代的战史上,还无人复制霍去病的成功。其天才的指挥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战场感觉良好。霍去病可以在公孙敖失道的情况下,领偏师完成预定的战役构想,始终能够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地点、打击正确的敌人,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进行完全无后方深入敌境的作战。同期的李广,打了一辈子仗,一旦进入陌生的战场环境,就找不到方向,经常异道失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自己也累了个半死。二、独挡一面的天才指挥。纵横河西几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三、军政全面。河西地区斗争复杂,各种势力犬牙交错,霍去病能够分化瓦解,深得毛主席统一战绩之精髓。四、战术水平高。霍去病班师途中遭遇数位于己的匈奴军队,能够以3000对数万,没有高超的战术水平是无法做到的。李广也号称名将,天下无双,但出雁门,1万对数万,身俘,出右北平,4000千对数万,损失过半。
  其次,军队人数少,后勤补给相对简单,可以因食于敌。
  第三,匈奴在河西的力量较弱,并且河西部落众多,矛盾集中,比较容易分化瓦解,不像后期经常要面对匈奴的精锐主力。
  即使这样,两次河西之战,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漠北决战则是举全国之力,练天魔吐血大法,可一不可再。
  因此,一般意义上而言,武帝时期,骑兵作战半径的极限是700里,超过这个极限强行用兵,就会吃败仗,或者不会打胜仗。
  恰恰后期的几次用兵,预定的作战半径都超过700里,达到了1000余里,甚至2000余里,并且从几路大军的出击地看,都是在一个宽大的正面,进行大纵深作战。即使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在纵深1000公里、正面宽1000公里的战场进行协同作战,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种战役,只有二战时期的苏联成功地运用过。
  军事教育的不完善
  后期作战,基本上是几路并行突击,或者以贰师将军李广利为帅。李广利其人,去卫、霍远甚。而跟随卫、霍成长起来的将领中只有公孙敖、赵破奴等廖廖几个。但这几个人的才能都有所局限,不堪大任。
  如果说霍去病的才能殆天授,不可复制,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成长为方面统帅的卫青辈,终武帝一朝也未出现,就说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才缺乏、用人当的问题,而是涉及根本的军事教育。
  现代的军事教育大约分为:初级指挥、中级指挥、高级指挥,还有一些专门的教育,比如参谋,后勤。初级指挥对应的是连排级基本战术单位;中级指挥对应的是团一级的基本战役单位;高级指挥对应的是师军一级的方面作战。在这一级一级的培养中,逐步筛选出一批能够担当大任的高级将领。因此,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能保证军官的素质。比如德军以其完备的军事教育,军官素质冠绝当时,虽不战近20年,一旦开战,其将领的战役战术水平仍可比肩有实战经验的对手。
  武帝时的期门、羽林、羽林孤儿算得上半个士官学校,但这种士官学校,以现代军事教育观之,仅相当于初级指挥学院,培养的是一群连长,恐怕连团长都算不上。后期将领的才能,也的确止于团长水平。卫、霍从中脱颖而出,天授其材的成分更多。
  古代,如现代一般完备的军事教育尚未见典籍。名将大多诞生于烽火之中,侥幸而成,TG开国的一批将领,估计是中国从农夫批量生产将军的最后一批。只要一进入太平时期,偃武修文,军队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中级指挥、高级指挥方面的军事教育,没有系统地培养教育。古代对中高级指挥人员的教育,特别是高级指挥人员的教育,主要不是通过专业的军官学校培训,看历代名将的履历,一是传统的军事典籍自学而成。只要是读过几天书者,几乎都能背两句“兵者,国之大事……”等兵书;二是统治者的超常规提拔,卫青、霍去病即如此;三是科举出身、又有用兵天赋的人被派往战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历史上这类人最多;四是通过残酷的优胜劣汰出来的实干将才,这一类往往具有丰富的基层经验,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五是传统的军事世家。
  赵破奴作为卫、霍手下的校官,作战勇敢出色,但作为方面指挥官时,常常吃败仗。公孙敖更是极品,凡是独自带兵,不是失道,就是丧师,只要是跟随卫青作战,多立战功。
  这突出说明了古代不重视军事教育,没有系统的军事培养体制,基本都是靠天收,或者依赖某个明君慧眼识珠。
  历代王朝,治平之后,难出将帅之才,与军事教育的缺乏紧密相关。但以察举、科举逐步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官培养体系,却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高瞻远瞩地战略家,谋略家,当然,也培养了海量的口水党。所以有美其名曰的“儒将”,古代中国经常非行伍出身之人领兵,无基层实战经验,全凭天赋。所以,历代王朝不乏治国良相,难见平乱良将,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当武帝罪己休养,任用赵过任搜粟都尉时,司马光就感慨地曰:天下信未尝无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辟土广地,无不如意。及后息民重农,而赵过之俦教民耕耘,民亦被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而士辄应之,诚使武帝兼三王之量以兴商、周之治,其无三代之臣乎!
  对于武帝而言,更为特殊的在于,承治平之后,又有近四十年的对匈战争,却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指挥将领,就不简单是用人不当或人才缺乏所能解释。
  因此,与其说武帝后期人才缺乏或者简单地用人不当,不如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教育不成熟、不完备,再加上精英淘汰的治平官僚积弊导致的。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6 21:12:07

乱猜卫青漠北之战

  夜深人静,不免遐想。刚好又重读卫青传,不免乱猜一下卫青军事生涯的经典之战: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霍的战果明显较卫青多,武帝的赏赐也侧重于霍去病,对卫青非常刻薄,甚至连下属都不得封,不仅仅是限制外戚。
  个人意见,限制外戚势力应该不是武帝此次行为的主要原因,卫霍一家,捧霍仍然无助于在政治上限制卫家外戚势力膨胀。更重要的原因是:武帝对卫青指挥的漠北之战的战果不满意。
  总结起来,卫青的漠北之战的不足之处是: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或者半歼灭战。未能全歼单于主力,甚至或斩或俘单于,以绝匈奴之患。这与霍去病打大歼灭战的战果比起来,的确逊色不少。纵观卫青七出塞的战绩,像霍去病一样的歼灭战,的确少有。
  此战卫青实际投入的兵力,最大数为3.5万,最有可能只在3万。单于的兵力,显然要远高于此数,并且以逸待劳,优势相当大。考虑到与霍去病作战的左贤王部及霍去病卤获的数量,参考卫青捕首近2万,推测单于兵力约为5万。
  卫青从定襄出发,5万骑,以及数目不详的后勤保障部队。
  在获知匈奴单于主力位置时,又与李广、赵食其分兵。一般推测,之前,一路上应该也发生了零星战斗,根据入塞时马匹不足三万,合理推测,此时卫青军团应该有一定战斗和行军减员,兵力约为4.5万。
  考虑到要与李、赵分兵,如果要达成战役上分进合击之效,李赵部应不少于1万人,加之李广本部,李赵部的兵力约为1万到1.5万。
  卫青本部兵力约为3万到3.5万。考虑到要远渡沙漠,减员起码0.5万,在接敌时,卫青本部兵力约为2.5万到3万。也就是说,卫青是以最多3万劳师对阵匈奴最精锐的单于本部5万。此战有兵家的两大忌:一是劳师以远,二是以少当多。可以说,卫青属于未战先败,胜算很小,和霍去病的作战完全不同。
  卫青的作战部署是这样的:以武钢车自环为营,出动5000骑兵吸引单于注意力,同时也是以攻为守,为自己下一步调整兵力部署争取时间。甚至有可能将后勤和随军的步兵也编入了作战部队,将整个作战兵力提高到4万到5万,这些兵力主要起防守的作用。
  单于的对策是出动1万骑兵对攻,主力并没有投入战场。
  到日暮飞沙时,两军混战,有如林彪和廖耀湘的辽沈一样,建制都打乱了。
  此时,卫青的应对是神来之笔:如林彪一样,抓住战机,以乱打乱。并再次分兵,两翼包抄。要想达成合围的战术构想,两翼兵力不能太少,起码各5000骑兵。留守大本营的兵力约有1万到2万,算是整个战役的总预备队。
  兵力的不足,导致单于能够冒汉围遁走。最后的战果就只有斩首万九千余,和霍去病的“卤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相比,的确逊色太多。并且,卫青没抓住一个高级人员。
  此一战,估计卫青军团的骑兵损失十之七八。入塞马匹不足三万,其中10万为骑兵,四万为私马后勤。私马绝大部分都损失了,而卫霍两军加起来,估计骑兵数最多2万,卫青能够带回来1万骑兵已是极限。
  此一战,卫青的对手,匈奴单于太不给力,以逸待劳,又在兵力上远远优于对手,最后选择了自乱阵脚,丢下自己的大部队,冒汉围遁走。以此看,单于缺乏大兵团指挥的能力。后期匈奴常能集中几万骑兵与汉军对阵,应该是改进了。
  另外,如果李赵部能够及时赶到战场,恐怕也是匈奴单于“无地逃”。但千里行军,要及时汇合,非常考验李赵二位的军事才能。考虑到李赵二位以往的规律,恐怕卫青也没抱多大希望。
  个人认为,卫青此次作战的首功可能是武钢车,不然,以如此悬殊的兵力和不利环境,要战胜单于,相当困难。
  汉匈时期的骑兵作战,弓驽是主战兵器。驽是对骑兵最具威胁的高技术武器。考虑到秦始皇时期发达的各种名目的驽,汉应该继承了此一技术,更加发扬光大。因此,对于武钢车,个人揣测,由于战国时期的战车作战形式已经逐渐淘汰,并且不适应对匈的远程作战,但又没有完全从战场上消失,因此,有理由相信,汉军有可能将过去的战车加以改良,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坦克或者步兵战车。大概的功能是,既作行军时运兵、运粮车(可能汉军远涉千里而不疲,得益于此车),又当宿营时的堡垒。上面应该装备有汉当时最先进的远射程连弩,相当于现代的轻重机枪,车与车之间应该有可以相互连接且可以加固的装置,就像庞统给曹操献的连环计,战时可以拼接成类似城墙的移动屏障。否则,武钢车自环为营不可能抵御匈奴强大的骑兵冲击,也无法对骑兵造成巨大杀伤。
  可惜,此次作战,在武帝眼里不怎么样,评价很低,这也符合武帝一贯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但历代兵家予卫青以很高的评价,追随卫青的将军们对卫青的战役指挥艺术也是称道的,不然,司马迁不可能将此战写的如此详细,必定是当时的精彩战例,时人津津乐道,就像现在,时不时就要讨论并赞美一番粟裕的孟良崮战役。

lbxyzd2 发表于 2012-12-16 21:46:49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7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汉时的游牧民族和明末的,还是有区别了,满清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看完卫将军骠骑列传,再看李将军列传 ...

你小看了匈奴的作用,当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汉朝自白登之围后,一直都在政治上被匈奴压制住,武帝前的和亲政策就是最好的例子,所谓和亲,不是送公主这么简单,还代表着东亚政治秩序上的臣服关系

lbxyzd2 发表于 2012-12-16 21:48:34

本帖最后由 lbxyzd2 于 2012-12-16 21:52 编辑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1-18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武帝开疆拓土太强烈了,昨晚才看完匈奴列传,后期对匈奴的战争,完全是耗尽国力搞扩张,穷追猛打,败多于 ...
另外,匈奴对北方边疆的威胁,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整个北方边疆地区,长期饱受匈奴骑兵的三光政策,你认为这种威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等闲视之?你要知道,临近匈奴的北方地区,特别是河北,山西,河套,都是对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重要农业和牧业经济区

lbxyzd2 发表于 2012-12-16 21:49:58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6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夜深人静,不免遐想。刚好又重读卫青传,不免乱猜一下卫青军事生涯的经典之战:漠北之战。
  漠北之 ...
汉武帝与匈奴之间的战略决战,必须要着眼于整个东亚和中亚的地缘政治大局。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2-17 03:27:38

写得挺不错。

bbobb 发表于 2012-12-18 10:30:27

李广家就是个悲剧, 不知道后来说 吉尔吉斯坦的祖先是李陵的后代有没有考证。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9 10:10:17

lbxyzd2 发表于 2012-12-16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匈奴对北方边疆的威胁,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整个北方边疆地区,长期饱受匈奴骑兵的三光政策,你认 ...

又来了一个。

我只是说这是边患,没说边患的威胁不大,不需要解决。

唉!!!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9 17:48:51

bbobb 发表于 2012-12-18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李广家就是个悲剧, 不知道后来说 吉尔吉斯坦的祖先是李陵的后代有没有考证。

李广也算标准的官二代,红二代了。我是以以今度古来理解李广的。

lbxyzd2 发表于 2012-12-20 16:53:54

本帖最后由 lbxyzd2 于 2012-12-20 16:55 编辑

zilewang 发表于 2012-12-19 10:10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来了一个。

我只是说这是边患,没说边患的威胁不大,不需要解决。


只要是边患,特别是长期的边患,而且是由强大的战略对手带来的长期边患,就值得用尽一切办法去消灭。你看看秦始皇为了防匈奴,还不是倾尽国力修建长城和秦直道,相比起秦始皇,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已经算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了。你不想想,为啥秦皇汉武这种级别的牛人都宁可消耗国力也要硬抗匈奴?匈奴难道仅仅只是无关政权生死存亡的小小边患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