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2 17:59:08

骑行趣事几则(持续更新中)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10-1 21:05 编辑

    首先说明一下,俺是资深潜水员。04年混西西河以来,除了少数几篇涂鸦,基本上只看不说。来茶馆后,更是一言不发。不过在最早的萨苏,现在的忙总等一干牛人的熏陶下,受益匪浅。

    今日偶回河里,看见有人发帖道:过川藏线,沿路骑自行车到西藏的人不少,尤以年青人居多,故而感概现在的90后年青人,不是大家想象那样娇弱。忽然想到,俺当年也是在318线上走过两步的,尽管走的不远。也有几件趣事,就随手写了几段唱和那位兄弟。同时想到既然写了几句,那就干脆稍微补充一点内容,作为主帖发到茶馆里供大家一笑,潜水员偶尔也要冒个泡不是{:soso_e113:}!

    川藏线上络绎不绝的自行车骑行,这几年本身已经成为了这条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不管是自我挑战的、猎奇的、探险的、看稀奇的、被忽悠的等等,只要上了路,终归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一次难得的锻炼!

22年前,俺年轻的时候,也曾和3个同伴利用暑期到川藏线上骑行了一番。不过惭愧的是,只走到了新都桥前面的塔公寺就返回了!

那时骑行川藏线的基本没有,俺可以冒昧的说一句,也算最早的大陆骑友之一吧。
说几个当年的趣事,算是茶后小点吧!

1. 关于装备
先说装备,完全是土八路的干活,没法和现在比。
车倒是当时的好车,四个车都是永久、凤凰牌子的,特别结实、耐用。这个么,用过的老家伙们都知道(特别是坐垫,样式虽然老,但舒适呀)。

-啥子?你问变速器!啥子是变速器哦?
服装倒是一人一身阿迪达斯,20元全套上下齐。不过,我要说它是真的,你信么?
-头盔戴没得?
-骑自行车还要带头盔,莫得那么夸张哦!
-水壶总要有吧?
-哦,这个好办,买个5公升的塑料水桶,绑在车把前面的铁篮里,找根长塑料管放里面,边骑边喝,一天的水都够了!(俺觉得这个对现在年轻人的长途骑行有一定参考意义)
-露营帐篷有莫得?
-那当然是必须的,那是俺们哥几个DIY的,高级吧!用缝纫机自己打的。

2. 蹦蹦车
当年的车没有变速器,上稍微陡一点的坡,就只能推行,记得翻第一座川藏线上的大山-二郎山,那无尽的盘山路,让人有一种绝望的感觉,而且那时二郎山没有穿山隧道,必须翻越山垭口,加上东坡又是狭窄的沙石路面,十分难走。上山的时候,俺四个人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推行到离山顶10公里的地方,在公路养护道班借宿,第二天才翻过垭口。

二郎山西坡全是柏油路面,路宽路平。你想想,头几天推车推的吐血,现在居然可以风驰电掣般顺山滑行而下,爽呀!40多公里到泸定县城,2个多小时就到了(包括路上修车、看风景、摆poss摄影等)。

一哥们刚下山不久,后车胎就爆了,而且爆的彻底,不仅内胎爆了,外胎也爆了一2寸口子。内胎好办,补上就行。外胎咋办?没法补。关键外胎破了,内胎补好立马又得爆,山上又没处买。好在办法总是人想的,刚好大家带了一卷铜电线,于是就用电线在外胎破口处密密地缠了若干圈,ok!搞定。

      悲剧的是,这家伙的车直接就变成了蹦蹦车,而且是前轮不蹦后轮蹦。

      俺们三个顺风下山固然爽呆了,这哥们可就爽大发喽,............同志们那,此时你们一要有画面感呀,请闭目想象几秒钟,您坐那车上顺坡而下的感觉..............................





一路蹦蹦车颠下来,哥们屁股肿了一大圈,以至于两天没法骑车,只好在泸定县城多呆了两天。


3. 没看出来别个(别人、他们的意思)是喝汽油的?
前面说了用土办法解决饮水的问题(那个时侯没有瓶装水一说,我们骑行过程中,到农家或旅馆烧水,别人都不会收钱),就是使用5升的塑料水桶。俺们几个出门之前,准备功课还是做得比较充分的,知道高原早晚温差大,骑车出汗多,不注意的话,容易感冒。
预防措施之一就是每天早上烧好开水后,在水桶里面兑上一些抗感冒冲剂、加上点葡萄糖和盐,所以这水的颜色就略呈红色。俺们骑在路上,把桶盖略微旋松,拿起塑料管、边骑边喝,十分拉风。一次路边休息,一些当地人围观(山区人基本不会骑车,当时也没有路过骑行的,俺几个去了,自然就稀奇了),年轻人自然上来搭讪,边上几个中年人旁观议论,其中一个比较“老练”、显然属于“舆论领袖”:
-这几个狗的凶哦(厉害的意思)!哪门(音:闷。那么的意思)高的山都翻得过来。
-你龟儿莫得眼水(没有眼光、不机灵的意思)。你看哈人家在桶里面喝的是啥子?汽油得嘛!汽油你敢喝哇?
-我咋个敢喝喃!
-所以说,你就没得别个凶火糤!
      说明一下,20多年前的汽油多是含铅汽油,略呈红色。俺们自己配制的饮料颜色和其相近,而且边骑边接塑料管喝,所以有“目光敏锐”的这个当地人认为是汽油。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2 21:10:27

继续讲一段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9-22 22:19 编辑

4. 俺们成了“日本人”

      话说俺哥几个从二郎山飞驰而下,正自畅快之间,后面上来一辆当时堪称豪华的旅游大巴,一众游客打开车窗对着俺们欢呼鼓掌、树大拇指鼓励,顿时哥几个受宠若惊,也频频作挥手致意状。尤其是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导游,更是热情洋溢、笑靥如花、不断挥手,还叫着什么,只是实在听不清人家美女说啥。哥几个都暗想,可惜无缘认识呀!

     谁知我们进了泸定城后,远远看见铁索桥边那美女正领着一伙游客在桥边参观,顿时哥几个激动鸟!马上先围在一起商量,敢不敢上去搭讪。

      屁股肿了那兄弟屁股不痛了:“敢、敢、敢!有啥不敢!!!”蠢蠢欲动之态跃然而出。

      又有人说:“人家刚才那么热情,肯定是看上了俺们中间的那个,大家上去后,不要乱来,人家看上了那一个,其他人就各人自觉些哈!”意思说兄弟伙之间不要伤了感情。

       大家都说:“这个要得,这个自然”。

     兄弟们都拿出自己认为潇洒的姿势走过去(请继续想象屁股肿那位的潇洒状),还没走拢,就有几个游客看见俺们了:“快看,那几个就是骑自行车旅游的!”,俺们想,找对了没认错。


      于是最勇敢的一哥们上前对美女导游招呼:“你好、导游小姐!”(这个在20多年前没有任何贬义)

      美女回过头,哥们笑的更加灿烂了:“俺们是@#¥¥%%&........”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通。

       美女一脸茫然、一脸无辜地看一眼哥几个:“ 你们是谁?我没见过你们也不认识你们!”实际上说的也是四川普通话,转过身、施施然地走了!

      哥几个顿时就瓜兮(痴呆、傻掉的意思)了,脑筋一下转不过弯来来,难道说刚才在下山的路上,美女是对到空气在笑,与俺们无关?

      旁边几个游客看见俺们瓜兮兮的可怜样子,有些不忍,过来安慰:你们晓得导游为啥木理你们?”

       “是呀!为啥捏!”还是茫然。

        “刚才大家下山,远远看见骑自行车旅游的,都很兴奋,都说居然看见内地人骑自行车远行,少见呀!只有导游说中国人没有骑车旅行的习惯,钱也不多。肯定是日本人,不信你们看,我用日语招呼几句,他们一定挥手致意的!你们一挥手,她当然高兴自己说对了!现在你们过来,才知道你们是中国人!她自然不会理你们了!看见她这样,我们也有些气愤的。”

       “啊! 我kao@#¥%%……”(此处为粗话,呵呵!谁愿意当鬼子呀)

        “小伙子们,你们不错呀,加油!”还是好人多呀。

       这个故事告诉俺们,千万不要自作多情、也不要以貌取人呀!

天天 发表于 2012-9-22 21:47:50

继续啊!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2 22:14:52

天天 发表于 2012-9-22 2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继续啊!

哈哈,只要有人看,俺就继续写!

刚才写的那几个,实际上还没到藏区,只是二郎山-泸定一段路上,那时人年轻,尽管哈戳戳的(傻乎乎),但是出去后特别愿意和人交往,加上当时的人普遍淳朴,所以值得回忆的事情也多!

万里风 发表于 2012-9-22 22:42:12

骑自行车  就是图个身心愉快。支持你发更多的贴。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3 00:13:11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9-24 22:47 编辑

俺是随手写的,就不按旅途顺序了,下面来个倒述。

5. 参加婚礼

   俺们骑车一伙人骑车比较随性,路上好玩好看,就多呆一会,玩够了看够了,就闷头骑车。盆地内的风景,俺们四川人是熟悉的,加上上下坡较少,往往一天可以骑行100多公里。进入山区山高坡陡,每天骑行骑行3、40公里的也有。
   虽然,俺们那时穷,但是却带了一台单反相机,拉风吧!不过那是单位的相机。当然那个时侯还没有数码单反,只有胶片相机,我记得我们带的那台相机型号是珠江s201,还带上了三脚架和测光表,彩卷倒是买了一口气买了十几个,业余爱好者中,算是比较奢华的了。另外还带有一台海鸥4B双镜头120相机,用的是黑白胶卷。俺和另外一哥们都爱好摄影,手艺还算马马虎虎不错吧!
      话说那天出了雅安,11点左右刚进入天全县境内,就见路边田坎上一大队举办婚礼的村民走过。

    新郎、新娘穿的新崭崭的、走在头里,后面是吹吹打打的乐队(就是唢呐、竹笛、锣鼓之类),吹得乐曲比较新潮---《希望的田野》,倒是十分贴切。在后面跟着的是送嫁妆的队伍,被面、被子若干,新床、新柜子等家具若干,刚宰杀的猪、做好的香肠、腊肉,还有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等,全部都贴上红纸、写上喜字,抬的抬、背的背,十分壮观,最后面跟着的就是参加婚礼的各路亲朋好友,男女老少、全都新崭崭、喜洋洋的!
    哥几个一看,又激动鸟!立马拿出相机,跑前跑后的摄影,这时管事的就过来了,十分客气,你们几位是?俺们答:骑车旅行的,看见你们结婚喜庆,照几张相片留作纪念。那管事的十分热情,即然这样,那就不要客气,一起去吃酒!哥几个听了大喜,午饭有着落了。
    结婚那家离路边不远,很快就到了,既然有饭吃、有酒喝,咱们得好好表现一下,俺和另一拿相机的哥们,就上上下下的给新人照双人照、双方家长及新人的全家福、以及德高望重者莅临婚礼照等等,还“十分专业”地拿出三脚架、测光表在那里比比划划。总之,成了那个时代农村婚礼中十分少见的专职摄影了。
    哪两个没照相的,正坐在前面酒桌上看热闹,被管事的(估计是大队干部,如果没撤销人民公社的话,撤了就是村干部之类的人)指住一个看上去老成的哥们,隆重介绍说:
    “今天~~~~,俺们还请到了省上的领导参加xxx、xxx的结婚典礼,还带来了记者照相,这不仅是xxx家的光荣,更是俺们大队的光荣哪!下面,请省领导讲话,大家热烈欢迎!!!”

     哗~~~,掌声雷动!

     老成哥本来是看热闹混吃喝的,没想到突然变成了省里来得领导,天哪、还要讲话,顿时就慌了,往旁边那哥们看去,那哥们顺手往上一推:“领导,你就讲两句嘛!”
     “领导”被管事的和另一个哥们半推半拉弄上台去,看见下面黑压压一大片人,更慌了,两腿直哆嗦!
     管事的再鼓动:
     “让我们再一次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讲话!”
     哗哗哗哗哗~~~,掌声更加雷动!!!
     “领导”心一横,md,豁出去了,但是话还是不利索:
      “这个这个~~~,希望的田野上,很好!这个~,改革开放,新农村、新面貌,很好、很好,形势很好!”
     俺和另一照相的兄弟,虽然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但还是着急,兄弟你话能不能利索一点呀!
     好在“领导”最初的慌乱过去后,还是比较面面俱到地说了些恭贺祝福的话,最后圆满下来、入席落座,只是背后汗水湿透了。
     俺旁边一村民评论道:“你看你看,还是人家省里的领导谦虚,不像我们这的有些人一喊就上去了,大不嗨嗨的(大模大样的意思),人家后面话也讲得好,水平就是不一样糤。”

     吃喝不说了,反正宾主尽欢,哥几个也喝得二麻二麻的!

    后话,骑行回来,俺们把照片冲洗出来后,还专门另外放大了几张8寸彩照一并邮寄过去,那家人也很感动,又特别写信来表示感谢!
    感概,还是俺们农民兄弟实在呀!

ahfee 发表于 2012-9-23 00:19:46

看来骑行不能光追求速度啊,我也算骑过不少路了咋就没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呢
光记得一路喝过的盐汽水比车费要贵多了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3 00:32:27

ahfee 发表于 2012-9-23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骑行不能光追求速度啊,我也算骑过不少路了咋就没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呢
光记得一路喝过的盐汽水比车费要 ...

关键是要善于和敢于和当地人交流!

当然,必要的识别能力、防范意识那是必须要的!

不然就真成了傻子了!

呵呵,骑友握个手{:4_238:}:handshake

天天 发表于 2012-9-23 10:34:57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2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只要有人看,俺就继续写!

刚才写的那几个,实际上还没到藏区,只是二郎山-泸定一段路上,那时人 ...

俺不是骑友,不过俺有个表弟,是真骑友。
具体的形成不太清楚,不过您说的这段,他好像是骑过。
我知道的是,从北京骑到过河南南阳,从北京经过内蒙古到延安、西安后来又回河南。好像还在新疆也骑过。
总之大学十几年的寒暑假,没见到他的时候,都是骑行了。
当然,这都比您那个晚多了,哈哈。

思炎 发表于 2012-9-23 10:45:49

ahfee 发表于 2012-9-23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骑行不能光追求速度啊,我也算骑过不少路了咋就没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呢
光记得一路喝过的盐汽水比车费要 ...

呵呵,你这是越野呀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9-23 12:19:51

前些年在深圳的时候,有一次骑自行车从公明出发,一路骑到红树林。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3 23:05:19

思炎 发表于 2012-9-23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你这是越野呀

茶馆的女老板亲临,倍感荣幸呀!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3 23:07:36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9-23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些年在深圳的时候,有一次骑自行车从公明出发,一路骑到红树林。

呵呵多骑车有好处。特别是有机会长途骑行的话。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触社会,有利提高自己呀!

psax 发表于 2012-9-24 03:38:23

天天 发表于 2012-9-23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不是骑友,不过俺有个表弟,是真骑友。
具体的形成不太清楚,不过您说的这段,他好像是骑过。
我知道 ...

他这个路线是俺高考完那个暑假的梦想啊,不过一步都没实现过

红雨伞 发表于 2012-9-24 12:12:38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3 0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是要善于和敢于和当地人交流!

当然,必要的识别能力、防范意识那是必须要的!


没错。骑车旅行的乐趣就在于边走边看,边看边聊,一路下来能交很多朋友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4 21:35:56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9-24 23:48 编辑

6.打劫老外

    泸定县除了著名的大渡河铁索桥以外,还有一个冰川温泉森林公园---海螺沟,那时刚开始开发,景区起点在磨西镇,这个自然要去的,当然现在已经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了。

    说起磨西镇,当年红军曾经从哪里从路过,镇上有一个天主教堂,东哥等就在那里住过。我们在这个天主教堂里面东看西看的时候,遇到一个看门老头,向他打听,老头说:当年这里住满了红军,那时他还是小孩子,十分好奇和兴奋,就在睡觉的红军身上爬来爬去,那些当兵的也不生气。问他见过毛主席没有?那个时侯啷个晓得哦,也记不清了!
俺们哥几个,在镇上东游西荡,走累了,就走进一家小茶馆歇脚,刚坐下,抬眼一望,嚯,好一个白大个儿坐在里面,原来是个老外。
    20多年前,四川的边远地区是比较少见外国人的,所以猛然看见一个,当然吃了一惊。
   我们这四个人,俺和有一个比较喜欢开玩笑,一个号称校园诗人而且是朦胧派的胆子大,另一个老成正经但是胆子较小。看见老外,自然要议论,而且还是先入为主的:
-狗的老外,跑到我们四川山旮旮(音:卡,第三声?山旮旮是山区小角落的意思)里头来了。
-你龟儿不晓得?老外有钱,当然满世界乱跑罗。

   一说到钱,俺们出门的时候一共只带了420块钱,那20块钱还是俺为防啥意外临出门前才多带的。一路上几爷子用钱计划性不强,路还没有走到一半,钱就用去一半多了。所以一说到老外钱多,有人眼睛就冒绿光了:
-就是糤!狗的老外都是有钱人。(放低声音、嘴巴一努)不如把那老外搞翻、弄几个?
-龟儿莫乱说,别个听到咋办(这个有些慌张、嘴巴也一努)
-慌啥子(回头观察、老外没啥动静),老外听不懂中国话,即使听的懂几句,那也是普通话,四川话谅他龟儿也听逑不懂!(声音大了起来)
-就是糤,咋个整喃(这个属于胆大的)
-锤子(不雅词,这里实际仅仅是语气助词)、莫乱来哦,你看人家,那么大个卦卦(指个子、体型),起码有一米九,一个改(折算的意思)我们两个,打得赢不?而且遭公安逮到了就划不来了(这个当真了)
-怕啥子怕?等哈儿四个一起上,两个按手、两个按脚,看他板(挣扎)得脱还是板不脱。(这个故意逗他)
  于是,其余三个干脆不理那个正经分子,堂而皇之地开始制定计划了。一个说不能轻敌呀,先要麻痹那外国虾子。一个说就是就是,那你就先用英语和那狗的套近乎,龟儿肯定是美国佬。另一个说对头,趁龟儿不注意,先用扫堂腿丢翻他虾子再说!

    正说得热闹入港,那老外慢慢转过身来,对俺们用中文说话了:
“你们好,我是留学生,我很穷、我没钱,不要打我的主意!”
    几爷子又瓜(吃惊呆掉的意思)了,天哪!老外居然听得懂俺们四川话!
    呵呵,本来几爷子以为别个老外听不懂四川话,所以肆无忌惮地开玩笑,结果这听得懂四川话老外就紧张鸟!想想也是,天高皇帝远的一个小山沟里,有人当你面商量如何抢劫你,你是啥感觉?故而老外赶紧申明,俺们也是穷人,放兄弟一条生路吧。
    哥几个赶紧解释说:开玩笑、开玩笑的!
   自然大家又坐在一起攀谈,原来这老外哥们是川大的留学生,自然听得懂四川话了!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9-25 01:33:27

写得真不错。

镍硬币 发表于 2012-9-25 15:20:52

周末骑骑车,只是都在附近城市郊区打转,真想来此长途。。。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6 01:09:15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9-26 11:08 编辑

7. 金戒指
前面介绍了俺们同行几个哥们的特点。为了叙述方便,干脆取个名字,但是也不能暴露哥几个的真实面目,免得哥几个找俺麻烦是不是?

四个人当中,2个稍大一些,两个稍小一些。喜欢照相摄影、动手能力强、有幽默感的兄弟最大,就叫照相哥,简称Z哥。
俺年龄排第二,就不用取名了。

第三的当年在大学里面号称朦胧派的校园诗人,浪漫胆大、特别善于和姑娘打交道,就叫浪漫哥,简称L哥。
最小的那个反而老成持重、慎密细致,不爱开玩笑,就叫慎密哥,简称S哥。

话说前面不是骑行到了海螺沟口的磨西镇么?海螺沟号称离太平洋最近的低纬度地区冰川森林公园,冰川前端一直深入到海拔3000多米的森林之中,算是一大奇观。

海螺沟那时尚待开发,从摩西出发往冰川方向,分别是1到4号营地,实际上是上世纪50年代全国总工会攀登贡嘎山(四川第一高山,称为蜀山之王。当年洛克测出此山有9000多米,误认为是世界第一高峰)建立的登山营地,后来作为中科院的冰川观察站。
说起来,贡嘎山虽然海拔只有7556米,但是从贡嘎山顶到最近的大渡河边,直线距离只有29公里,相对垂直高差却达到了6426米,比世界第一高山珠峰的相对高度还高得多。而且贡嘎山面临太平洋,温暖多雨,山上冰雪湿软、雪崩频繁,登山难度极大,1957年全总工会组织攀登贡嘎山,登顶6个队员,牺牲了4个,其中3个是下撤途中滑坠而亡,至今遗体都未找到。到目前为止,全球各国登山队连中国那次,一共登顶24人,却死亡37人,是世界上攀登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

当时上山没有公路,骑马又没钱,俺们几个只好把自行车寄放在磨西镇上,背上帐篷等行李,徒步上山。
山区气候多变、时晴时雨。哥几个快到一号营地时,一阵雨点飘来,登时搞成了落汤鸡。
进入营地,好在屋内有火塘,上下山的人都在那里烤火取暖、烘烤衣服。
俺们还在那里闷头烤火的时候,校园诗人L哥已经和几个姑娘搭讪上了。
是三个重庆姑娘,刚从山上下来,抱怨说山陡路滑、雾大雨密,什么都没有看到,不好玩。
L哥忽悠说你们是时间选的不对,俺们学过气象学(他老兄这点倒是实话),明后天必定是晴天。
真的呀?不可能哦!姑娘们表示不信!
不信,那你们明天跟俺们一起上去,保险你们看到冰川、雪山。L哥拍胸口说。
本来以为说笑而已,谁知那三个重庆姑娘当真了,竟然就同意回头和俺们再上一次山。哥几个不由得佩服,L哥厉害。

第二天一早,大家结伴出发。有美女相随,L哥大变样,原来自己的东西都不愿意多拿,需要俺们帮忙。现在,不仅自己的东西,还把姑娘们一个最重的大包抢来背在自己身上。一路上,L哥是细心体贴,到路窄路滑之处,时不时的拉一下姑娘的手、扶一下人家的腰。看得俺们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呀!(80年代,虽然俺们几个算是开朗活泼的,但是和女同胞们相处还是比较拘谨的,完全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所以,L哥那时算异类,故而俺们侧目)

二号营地有一个自然出露的温泉,当地人修建了一个简易游泳池,引温泉入池,就成了温泉游泳池,别有特色。去了以后,姑娘小伙一起换上游泳衣裤下水,十分愉快!

游泳休息中,无意听见管理员说前几天有个中年妇女在这里泡温泉,把金戒指掉水里、至今没有找到!俺们几个一听,就激动鸟、就有些见财起意!大家商量,俺们争取把金戒指捞上来,换几个钱,补充一下经费困难得问题。

于是几个排成一排,按地毯式搜索的方法,顺序潜水摸捞。L哥不会潜水,就在那里陪三个姑娘。

大概第三个来回,S哥一出水,就忙说捞到了捞到了!俺们都高兴,MD天上终于掉了一回馅饼!拿过来仔细一看,气不打一处来,龟儿S哥,你连顶针(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镀铜铁指环)都认不到嗦!金戒指有这么轻的蛮。重新来,继续摸!

几个花了半天时间,把整个游泳池摸完,累的直出粗气。抬头一望,L哥正在远处托着几个姑娘,教人家学游泳呢。俺们几个这边议论说:这虾子,自己都游不伸展(音:不称展。不利索的意思),还好意思教别个!俺们都知道,L哥其实基本只会几下狗刨,还游不远!

走回去,姑娘们告诉俺们,L哥好凶哦!几下就教会我们游泳了!L哥闻言十分自得,嘴上还谦虚,哪里哪里。
姑娘们于是提议,不如我们几个一起比赛一下,看哪个游的最快!

Z哥笑眯眯地说:要得要得,大家一起比赛,L哥是教练,他最凶,我争取第二。

7个人站成一排,喊声一、二、三,就一起跳入水中向对岸游去。
俺三个一马当先,几把就到对岸,三姑娘居然也不错,随后游拢了,大家转身坐在池边回头一看,L哥正在中间沉沉浮浮地挣扎,看样子快要溺水了。俺赶紧站起来,大吼一声:站起来!

L哥水性本来就差,又要绷面子,下水刨不几下,接连就呛了好几口水,然后就慌了,搞忘了这里是游泳池,水深只有1米4,在那里拼命不想沉下去,结果越挣扎,喝的水越多,直到俺一声大吼才醒悟过来。

L哥站在温泉泳池当中,完全是一副快要死去的表情。哎,不知道这哥们肚子里面装了几斤水进去。

人家重庆姑娘,长江边上长大,哪有不会水的道理,只是别个不忍打击L哥的热情而已。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6 01:38:13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9-25 0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得真不错。

谢谢捧场呀!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6 01:41:18

镍硬币 发表于 2012-9-25 15: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周末骑骑车,只是都在附近城市郊区打转,真想来此长途。。。

长途骑行,除了要充分准备以外,主要是要有相对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还要同伴的时间也符合。所以,要想出去,有时还真不容易。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7 02:17:38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9-27 14:16 编辑

8. 请 客

重庆姑娘就是爽快,被俺们一忽悠,就回身和我们一起再上一趟山。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话确实一点不假。
重庆和四川97年前原是一家。所以说到重庆姑娘,就不得不说到成都姑娘。刚好在来海螺沟之前的泸定,参观红军纪念馆时,晃眼之间,L哥就搭上了一个成都姑娘,那姑娘温柔小巧、漂亮大方,是典型的成都妹子形象。
L哥也是帮姑娘提着包包在前面走,俺们三个只好在后面几步跟着听L哥胡扯。没说几句,L哥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学历、家庭背景、父母是干啥的、有几个兄弟姊妹、有些啥子亲戚等情况了!
俺几个在后面说:吔!连人家姓啥子都没搞清楚,就开始“痛说革命家史"了嗦?狗的肯定起了打猫心肠了(意思是对那姑娘有想法了)。
L哥极力鼓动姑娘和俺们一起走,姑娘笑眯眯地听。结果走出纪念馆进城到一路口,姑娘道声再见就走了,呵呵,正是龙门阵打伙说,来到路口各走各!可惜L哥帮人提包走了老远。这就是成都姑娘的特点,不会明着反对你的意见,但是非常有自己的主见。重庆姑娘正相反,十分直爽,看不顺眼的直接说,喜欢啥子也不拐弯抹角。
不足之处是重庆姑娘说话声音有点硬朗、大声武气的(这是重庆话的特点,所以重庆男子说话很有阳刚气质,女孩说话呢,就显得不温柔了),常常吓住外地人。成都姑娘呢,一口成都话好听惨了,温柔清脆如糯米般地甜软入心,往往让外地来的小伙子听了走不动路。呵呵,扯远了。

话说上山途中,一路晴天,果然被L哥蒙对了。

当年当时,蓝天、白云、森林、冰川、雪峰、海子一一呈现,姑娘小伙一路欢声笑语,此种回忆,现在想来都十分美好!所以,俺一直坚信青年男女之间还是存在单纯友谊的。
Z哥和俺施展手艺,把姑娘们拍摄得美轮美奂。当然,这是冲印后才看到的效果。

一路相伴下来,一共三天,回到磨西镇,姑娘们要回家,俺们要继续前行,就该说再见了。趁哥几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俺就提出,是不是俺们出点钱,给三个重庆姑娘饯个行?
为啥这样说喃?原来一起走了几天,俺们是一分钱没有出呀。S哥出纳兼会计,打死不拿出钱来,头几天从二郎山下来,因为俺几个前面一路胡吃海喝、花费有点多,S哥一直隐忍,到了泸定俺们点了两瓶啤酒,S哥就发飙了,你们几个龟儿这样子乱花钱,只怕是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自己气的饭也不吃。因此,大家有些不敢惹他。

一路上,坐在营地里面一起吃饭的时候,俺们就只能拿出自带的方便面、榨菜丝等,当然还有一两个罐头,重庆姑娘倒是大方点菜,招呼,来来来一起吃,S哥和俺们也不好意思,好好,一起吃!吃的十分斯文。呵呵,基本上相当于蹭饭吃,自然斯文!

有人要问,住宿咋办?不是带了帐篷吗?俺四个一到某个营地,就拿出来搭建,这个时候,藏族管理员就出来干涉了,这里是景区,不许自己搭建帐篷,必须住到营地的招待所里面去。俺们就耍赖,俺们是穷学生呀,实在没钱(实际上那个时侯已经工作几年了),只能住自己的帐篷。管理员说了半天,只好让步,算了算了,你们住营地的大帐篷去,不收你们的钱好了嘛!主要是上面有规定,住外面怕你们被野生动物伤到起!(那时的好处就是,不是什么都向钱看)所以,住宿一分钱也没花。
俺说出钱饯行的时候,S哥还在迟疑,俺就说,你几个狗的混吃混喝几天,一分钱不出,一个二个还是小伙子,好意思么?
这一下,大家都觉得确实有点不好意思,S哥说,好好好,我出钱,不过你们都不准点菜哦,我来行不行!

于是哥几个邀上三个姑娘,特意说明,这顿饭钱,俺们出,吃个告别饭!

大家坐在小饭馆里面,多少有些不舍,内中有姑娘已经似乎影影约约的对俺们中间的某些人有点意思了,于是互相留下联系地址,俺们承诺一定尽快把这次拍摄得照片寄过去。

S哥小心地点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素汤,然后咬牙一下开了两个罐头,加上榨菜丝,算是凑足了7个菜。

话说得差不多了,菜也上齐了,这次轮到俺们做东,底气也足了,手拿筷子在桌子上空划了一大圈,来来来,不要客气,吃菜吃菜,于是大家开动起来。

哥几个正自吃的忘我的时候,突然发现几个姑娘不说话了,而且也不动筷子了,一副吃惊的样子。疑惑间,最小的姑娘说话了,哎呀,原来以为你们都是斯文人,没想到你们吃饭这样凶哦!我们才挑了一筷子,你们吃了这么多,有点吓人额。


前几天蹭姑娘们吃喝的时候,连L哥那样的人都有些难为情,所以大家一副斯文相。这次轮到自己办招待,一下放松了,哥几个无形之中就现原形了。

这下,俺们都闹了个红脸,好在姑娘们对俺们好感在先,并不十分在意!这才下了台!

回去后,三个姑娘一直和俺们几个通了一年多的信,后来才慢慢失去了联系。

现在想起来,当年的年青姑娘应该已经变成中年妇女了。

stevezhouxj 发表于 2012-9-28 09:17:10

哎,真好,享受人生啊。
可惜我是从小到大没有这样的勇气。
希望我的儿子们以后可以大胆享受自己的人生。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28 20:12:50

stevezhouxj 发表于 2012-9-28 0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哎,真好,享受人生啊。
可惜我是从小到大没有这样的勇气。
希望我的儿子们以后可以大胆享受自己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往往胆子大!敢出去闯荡,也不怕事。
四川有句俗话叫:该死逑朝天,不死好过年!
不过岁数一大,一般就有点瞻前顾后了。
没办法,可能这也是自然规律吧!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9-30 02:38:20

本帖最后由 哈哈一笑 于 2012-9-30 02:43 编辑

10.酥油茶

和三个重庆姑娘分别后,俺们又走了一段回头路,从磨西镇回到泸定县,然后再向康定骑行。从磨西-泸定-瓦斯沟口,一路都是沿着大渡河谷上行。

说起大渡河谷,那真是山高谷深、河水遄急,俺们几个当时是第一次到大渡河边,曾经有下河游泳的打算,结果真的到了河边一看,nnd,那么急的水流,下去肯定立即会被冲走,还是小心为妙,不去为好!

大渡河谷是一个典型的干热河谷,河谷两边的山上,长满了漫山遍野一人多高的野生仙人掌(现在少多了)。整个河谷的植被类型与二郎山东坡的植被有明显的区别。朋友们有机会翻越二郎山的话,一定会有切身体会的。二郎山的东坡潮湿多雨,大渡河谷的西坡则是干热少雨。往往你在二郎山隧道东边的时候还是细雨蒙蒙或是飞雪飘飘,结果穿过4公里的隧道一出洞口,西边常常会是艳阳当空照,让你有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

俺哥几个沿大渡河一边骑车一边玩。七月下旬,正是水果成熟的时候,累了,就在路边果园摘几个果子解渴,十分惬意。呵呵,要说明一下俺们是征得果园主人同意了滴。大渡河谷的水果,尤其以红李、樱桃、香桃、批把等著名,俺们一路上是吃了个不亦乐乎呀!

大概离开泸定往上十多公里,到了一个叫瓦斯沟的地方,就要离开大渡河向西,沿着折多河上朔近30公里,才能到康定县城。瓦斯沟口的海拔高度大约1300米,康定县城海拔高度2650米,也就是说这一路要上升1350米。俺们那时,基本上是推行上去的。

现在好多骑自行车旅行的人,好不容易翻过了二郎山,又从大渡河谷上升到康定,一听说进藏区的第一关是要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联想到前面的辛苦,往往就泄气了,到了康定就打道回府乐。

康定是四川甘孜州的州府所在地,现在比较发达了,但是也只相当于内地的小县城。俺们去的那个年代,就更加落后了。俺们几个到了县城,寄放好自行车,就到街上乱逛,没走几步,就有当地人来搭讪: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俺们奇怪:你们咋知道的喃!当地人哈哈一笑:你看你们穿的啥,我们穿的啥?原来,高山地区早晚温差大,即使是夏天,当地人也会穿一件毛背心,俺几个是短袖衫,当然一下就看出差别了!

到了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了下来,好在当地有分配过来的大学同学接待俺们,于是给每人找了一件军大衣披上,生上火炉,同学拿出一个大西瓜切开来吃!俺们看着室外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如幻影般的雪山,犹若进入梦境仙境一般,真正体会了一把“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味道,当时的情景,至今恍若历历在目。

到了康定,还不算真正进入藏区。当地人以折多山为界,山以东为关内,山以西为关外,翻过折多山才算进入了正宗的康巴藏区。就藏族风情特色来说,康定就显得一般了。比如说康定的跑马山因《康定情歌》而出名,结果就一不大的小山坡,呵呵!骑马可以,跑马是万万不行的。真正的自然景色、人文风俗,那还是在关外。

话说俺们一路拼命,终于翻过了折多山,一过山垭口,景色与内地迥然不同,白塔、经幡(当地人叫麻柳旗)、牦牛、草地、雪山、剽悍的康巴汉子、苗条的藏族姑娘让人目不暇接。

俺们继续几个发扬深入乡村、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习惯,离开公路进入藏族村子去和当地人攀谈。进入村庄,才发现男女老少不会说汉话,大多数藏族同胞都比较羞涩,远远地看着你笑,一两个胆大的过来说话,大家互相又听不懂,只好比比划划地瞎说瞎猜一气。

注意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不像现在只要不是特别偏远的地方,藏族人基本上都能说几句汉话了。

正在比比画画的时候,一个小孩子跑去叫了一个藏族大叔过来。这个大叔原来在康定城里面当喇嘛,后来还俗回家,能说汉话,大家这才顺畅交流起来,他们也才知道俺们哥几个是哪里的,到村里是来参观访问的。

当地藏人很少看见内地来的汉族人,十分好奇,也感觉新鲜,村里面的男男女女都过来围观,一时十分热闹,俺们拿出随身带来的水果糖、铅笔刀、香水橡皮檫等分送给小朋友们,大人们就感动了。大叔就说:请到家里面去,酥油茶的打啦!于是,俺们就成功混入藏族群众之中鸟!

说起来,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食品类型一定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有关的。俺母亲50年当兵随十八军进藏,其中为了适应高原环境,学习吃糌粑、喝酥油茶,还被当成任务来完成。

当地人请你喝酥油茶,说明已经开始不把你当外人了,于是大家坐在屋里,大叔一边叫人打酥油茶,一边和俺们闲聊。周围围了一圈人,大叔既当翻译又是主人,气氛十分融洽。一会儿工夫,酥油茶端上来,请俺们哥几个品尝。

说实话,第一次喝酥油茶,会觉得膻味比较重,许多人不习惯。俺们几个还好,都能适应,几口喝完,顿时浑身暖气上升、十分通泰!

大叔等一干人看俺们喝得爽快!(普通藏族牧民非常质朴,但也比较在意你是否嫌弃他们的卫生条件)有些感动,更高兴了!大叔叫道:拿点奶疙瘩来,让几个小伙子尝尝!

奶疙瘩,实际上就是奶酪。在当地,制作不容易、比较少,是比较宝贵的食品,一般不轻易拿出来!

但是,这个奶疙瘩,会吃的人觉得是非常美味的食品,不会吃的呢,只会感觉到酸、臭、膻,就像外国人吃北京臭豆腐一样难受。

奶疙瘩拿过来,大叔亲自给每人切了一大块,还专门撒了些白砂糖在上面。然后,笑眯眯地看着俺们几个。

俺们哥几个一尝,哇呀呀!太刺激了!太有挑战性了!只是吃到嘴里,确实咽不下去呀!

俺心一横,眼一闭,一口就把一大块吞了下去!转身一把就把相机抓在手里。

再看那三个哥们,脸上挂着不自然的微笑,小口小口地好不容易才吃完!

大叔殷切地问:好吃不好吃!哥仨都松了口气,都说:好吃好吃,好吃惨了(四川话爱说好x惨了,表示是好极了,巴适极了的意思)!

大叔非常满意:好好好,那就每人再来一大块!说完就动手开切!

俺相机在手,也说:对对对,大叔你再给他们每人切一块,俺来给他们照个像,留作纪念!

可怜的哥仨,看着这“美味”的奶疙瘩,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还是只有乖乖的、笑眯眯的继续吃下去!

事后,哥仨围攻俺:你狗的狡猾,假巴意思(假模假样、装模作样)去照相,居然跑脱了!俺哈哈一笑:谁叫你三个心口不一,活该!

不过,那真是好东西,只是俺们确实吃不惯呀!


阿水 发表于 2012-9-30 04:00:49

随笔好看,顺祝楼主双节快乐!

朗朗天 发表于 2012-10-1 05:57:46

欢迎兄弟!多冒泡哈,哈哈。茶馆就是茶馆,多样、爱惜好人。

哈哈一笑 发表于 2012-10-1 21:03:47

明天,俺要到雅西高速(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景观高速公路)去自驾游几天,暂时告假!回来再写!

11. 学了几句藏族话

二十多年前,交通通讯不像现在,差多了。不同的地区的交流远不如现在频繁。所以,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很容易看出风俗习惯和语言方面的差异。

在边远地区、封闭性更强,甚至于现在也是如此。98年俺们到四川蜀南竹兴文石林一带去旅行,在兴文县农村路边,向一个老太婆问路,结果一句都没有听懂。当时俺们还想,可能遇见了某个少数民族的婆婆了。一会儿过来一个中学生,向他一打听,婆婆就是汉族人,只不过说的是一种俺们从来没听过很少见的当地方言,近于古语,所以就听不懂了。

现在的四川话,好多方言和土语都逐渐消失了,以至于现在的四川小孩都不知道了。比如俺们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重庆的同学有时候说:兄弟们,架麦(音:mei)!俺们开始听了一头雾水,不知什么意思!估计现在年轻的重庆崽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后来听重庆同学解释,才知道架麦就是开始的意思。

顺便说一句,由于重庆话说起来特别有气势,所以外地的男同学特别爱学说重庆话,表示自己很拽,有小伙子气概!

恢复高考的头几年,由于中间断档了十年。所以,高考进来的同学,年龄差距特别大。不说别的,就是俺们班,年纪最大的一个是1946年出生,小孩都读高中了,最小的一个是1964年出生的,两个整整相差18岁。在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了。最小的这个同学进校才十四岁,个子矮矮的、还没有发育!有重庆老大哥在洗澡的时候打趣这小孩:小崽儿嘞,你娃娃毛都没有长齐,就成了大学生了,硬是凶火哦!

小兄弟经常听老大哥说什么堂客、堂客的,为了表示和大家能够打成一片,同时也为了显得老练,就也学着说:我在读书的时候,有好几个堂客,经常在一起..balabala。

几个重庆同学一听,眼泪都笑出来乐!都说:小崽儿嘞,毛都没球得一根,还有好几个堂客,你娃娃晓得啥子是堂客!

原来,小兄弟以为堂客就是好朋友的意思,所以也就想当然的跟着说。实际上堂客在重庆一带,是老婆、妻子的意思!小兄弟不懂,就闹出笑话了!

所以,俺们那个时候,热衷于学习各地方言,表示自己见多识广,和各种人都能够打得拢堆。

这次哥几个进了藏区,自然是想学几句藏语,一是为了和当地人打招呼套近乎,二是为了回去显摆!

走到了新都桥,哥几个停下来到处照相,(新都桥现在号称摄影家的天堂,从那里路过的驴友如果不照几张风景照,似乎都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几个十二三岁藏族小崽儿跑前跑后的跟着俺们,很快就混熟了。于是,俺们就向这几个小崽儿学说藏族话。

比如吃饭叫:沙马莎!好就叫:呀咕嘟!姑妈:小偷。这是什么:的嘎日唉?等等。

然后俺们就问,问候语咋个说,小崽儿们说:扎西德勒!

俺们说,这个知道!有没有比较随便和亲切的话。

几个小崽儿说我们有时候是这样子打招呼的:阿夏,吆嘛惹!(年代久远,后面三个字发音记不太清楚了!)

于是,俺们就学会了一句见人打招呼的话,感到很高兴呀!

继续前行,远远看见藏族的小伙子、姑娘、老人小孩等。俺们都大声挥手招呼:阿夏,吆嘛惹!

小伙子们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一副喜洋洋的样子。姑娘们听了这话,都有些羞射的表情。

俺们也为学习了一句亲切招呼的话而沾沾自喜,只是觉得藏族姑娘略略有些奇怪。

后来,俺有机会多次进入康巴藏区,一次酒桌上,向一藏族兄弟请教说;“多年前向藏族小孩子学习了一句问候语。阿夏,吆嘛惹!究竟是神马意思!”

这兄弟表情就有些不自然,说:“俺们一般都不这样子说!”

俺刨根问底“:解释一下嘛,是啥意思!”

藏族哥们还是有些含糊:“阿夏,就是伙伴的意思。一般有点那个那个女朋友、女情人的意思。后面那个嚒........”反正就不肯明说。

所以,俺们到现在也不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当然也不敢乱说了。

估计那几个小孩子有点小调皮,故意教了俺们一句可能是有点不雅的什么话?

有谁知道么?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2-10-3 23:15:44

本帖最后由 loy_20002000 于 2012-10-3 23:18 编辑

10多年前一路骑行到丽江。回来后别人问我“看到雪山了吗?”我回答“那里有雪山吗?不可能吧。”。后来问了许多人,到了丽江但没看见雪山,不知道是不是路线问题。现在我唯一记得的就是寨子里白酒的味道,别人是一路骑行,我们是一路喝行。不远的路,居然走了近一个月。

补充一下:丽江这地方名气大,实际没什么特色。在云南,风光比那里秀丽的地方太多。

思炎 发表于 2012-10-4 08:57:15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2-10-3 2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0多年前一路骑行到丽江。回来后别人问我“看到雪山了吗?”我回答“那里有雪山吗?不可能吧。”。后来问了 ...

久违,小罗

丽江在我心目中是很美的(偶没去过)

欢迎小罗给介绍云南其他地方的风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骑行趣事几则(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