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发表于 2012-9-10 09:03:00

求助-对《道法中国》的阅读指导。

近日读了一本书。内容非常有新意。作者翟玉忠。书非常有味道,让我惊醒。但我知识有限,有些认识感觉不到位,所以想请人指点迷津。

1、书中六经皆史。各经立足根本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2、为何道/法家不能以一贯之?根源是官僚体系的发展?还是利益集团的衍生?
3、儒的发展是因为控制集团需要遮羞旗?还是自身话语权确实强大?
4、作者对道/法的作用和认识是否有夸大?

far8008 发表于 2012-9-10 09:44:14

西方思维:局部二元思维,偶对体(主客)二元对立,相互排斥。
西方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国思维:整体尚中(平衡)思维,偶对体相互联系,相生相克。
中国治病:整体观念,辩证施治。
"均平原则"
西学八股文
标准的全球封建社会
从以到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道/法原文明,到儒家删述六艺,中华原文明儒化,再到一百五十多年前,西方列强用炮舰摧毁了华夏中心论的千年梦幻,中国学术全盘西化——从道/法到儒家再到西学,中华文明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痛苦。
直到二十世纪,随着中华原文明文献不断被整理发掘出来、西方文明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一次次西化改革的失败,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曙光。
法无道则失本,道无法则不行。
孔子“实兼到家”,如此“离经叛道”
《六韬》
1、道家思想。道家是法家的哲学基础,这是因为后世法家继承了道家自然主义的世界观,同时法家还将道提高到最高领袖所应达到的修养的高度。
2、法家思想。人皆趋利避害,人情论是法家政治哲学基础之一。
3、经济思想。姜太公将社会分为农工商三个阶层,重视农工商专业化,各阶层利益均衡,强调货币稳定,流通通畅,主张耕战合一,富国强兵。

麻雀 发表于 2012-9-10 10:10:58

谢谢。我将问题简化一下:
1、六经同根。不同之处在那?
2、道/法不能持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明消暗长还是另有它途?
3、为何是儒家兴起?兴起的是否是真正的儒家?
4、作者写得用心。观念我非常认同。但总觉得还缺一层深入的东西。我说不出来,只觉得缺点什么。请大家指点指点。

tdyxssrs 发表于 2012-9-11 00:33:12

关于第三点,谈点个人看法。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2437.html转)
    我读过《礼记》《孝经》。
    以上三经都是来源于管理与日常生活的规范总结,管理国家必用的。儒家换个说法其实有点像现代研究总结管理企业的学者群体,不过儒家的对象是国家管理。在宗法制度下,农耕经济下,人口的流动性很小的,周围的人都是亲戚熟人,以孝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圈的扩展形成的君臣父子很恰当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并且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儒家从夏商周继承发扬这些能很好的适应这种结构,儒家的崛起自然就不是问题了。以前是周(公旦)孔并列的,魏晋以后才是孔孟并列。孔子整理和继承的功劳是关键。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9-12 17:26:46

道家我没看过,但根据忙总的说法,如果说《淮南子》是道家的治国思想的话,那么道家的治国思想和能力要差儒家一大截,具体的原因你可以搜一下,就在茶馆里。
法家我相对熟悉一些,我看过《韩非子》,韩非子的思想其实是建立一个上行下效的官僚体制,注意到,这个体系是不可能涵盖整个社会的,因为这个体系是个能涵盖错误的体系,这可以通过观察tg的现行体制能理解,既然是涵盖错误,那么为错误买单就意味着这个体系是个吸血体系,必须要有稳定的净收入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因此,中国的社会被最根本的分为官与民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行事准则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而考察罗马帝国可以知道,国家权力覆盖不能的地方,必被其他所覆盖,西方就是基督教,而东方就是儒家。这就是我国称为阳儒阴法的原因。

hunxxq 发表于 2012-9-12 18:40:56

lbxyzd2 发表于 2012-9-15 09:43:33

韩非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利益平衡能力,因此对下层刻薄寡恩,冷酷无情,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

麻雀 发表于 2012-9-15 10:00:31

lbxyzd2 发表于 2012-9-15 0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韩非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利益平衡能力,因此对下层刻薄寡恩,冷酷无情,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看不到人民群 ...

以道/法家的解释,不是道生法、法生德吗?
德又以大德和小德区。

这个 刻薄寡恩 与 人情关系 有什么异同?这是否是小德?

还是人的生死、利害、劳逸三关永不能突破,所以给个人的利必须要有,并要足?

wuneng2001 发表于 2012-9-16 03:46:41

全乱了!
什么是德?什么是道?首先,《道德经》这部经典,是谁对谁讲的?经典是后人捧出来的,当时,是谁针对什么对谁讲的?
道者,天也,命也,套用西方哲学概念,是理想国的根本、原型……
德者,地也,时也,套用西方哲学概念,是道的外延,是应用,是对理想国的模仿、理解、应用……
不知道,则无德可行,不行德,则道之不存;两者的最大区别,道者,形而上,德者,形而下……
道不可言,惟恍兮惚兮,感而隧通……言者可以谓之道,然道可道,非常道……
演道曰法,循法曰德,套用现代概念范畴:尊重规律,尊重科学,但科学和规律本身也是不断探索和追求滴……无穷无尽……
德之大,在于遵天时,大德在天,不以人喜,不以物悲,万物皆为刍狗,故人之大德,首在顺天行命;
德之小,在于行地道,小德在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利有害,有喜有憎,故人之小德,首在因地制宜,为我所用,用主席的话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天地人三才并立,故为此世界,欲有所为,则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道远,地道隐,人道近,故人之一世,孜孜以求,蝇营狗且,悲欢离合……是曰生生不息,或曰造业不止……

麻雀 发表于 2012-9-16 14:15:54

wuneng2001 发表于 2012-9-16 0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乱了!
什么是德?什么是道?首先,《道德经》这部经典,是谁对谁讲的?经典是后人捧出来的,当时,是谁 ...

《道法中国》中提到了以西方哲学解析中国哲学理念是有缺陷的。
我想如果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以一方解构另一方确有不妥。

书中提到了《中国哲学方法》一书。可惜还没有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对《道法中国》的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