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帖)我经济政策分析的方法:野球拳
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不会为给执政当局建言献策去分析经济政策,也不想当国师,指点江山。我也不会为去炒股来分析经济政策。一是没时间,二是生性保守,从不冒险。再说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零和博弈,散户只能赌运气,但是那有运气一直好的人。
我分析经济政策的目的就是作为蓝领工头,为了弟兄们明天还有活干,有晚饭吃,所以必须经常去看看天上下不下大雨,地下发不发洪水。
至于规范的宏观经济分析我是不会的,宏观经济我是不懂的。我的分析是江湖分析,是土匪分析,打的是野球拳,登不得大雅之堂。
1、我的分析目的和目标
(1)、市场供需平衡
市场供需平衡发生变化,必然影响原材物料采购和成品销售的价格和交易成本,很可能导致停产甚至关门。所以是制造业首先需要关注的东西。而市场供需平衡受宏观因素影响极大。
举例来说,2007年国内钾肥每吨接近6000元人民币,2009年秋天,每吨2300元人民币。钾肥的需求能力并未发生变化,因为中国还是这么多土地,供应也未发生明显变化,因为这是资源型产品,不是想增产就可以增产得了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需求大幅下降。
所以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对制造业来讲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就算是野球拳也得使出来。
(2)、银根松紧
这个更好理解,市场上没有钱,什么交易也做不成。原材物料没有流动资金贷款,买不来,就得停产;客户没有贷款,就没有现金来源,要买货只能赊销。你是销还是不销?有可能成为坏账,有可能成为永远也扯不清楚的三角债。
所以根据银根松紧情况,企业必然会决定生产储备大小:现金,原材物料,成品,以保证越冬物资。但是这个代价是巨大的:资产周转率大幅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基本被储备吃光。
例如我曾经服务的一个企业,每天至少需要3000万现金周转,在银根不紧情况下,可以随时从银行取得1月期短期融资,企业基本不预备周转金。但是一旦银根紧缩,我们就得自己准备4.5亿现金用于周转(客户付款结算是两周一次)。对一个不大的企业来讲,这4.5亿现金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3)、投资政策扩散效应
我们国家投资政策分成两块,一块是直接政策,国家直接注入资金,例如10大产业振兴规划包含的内容就是,某些部门立一些项,找一些企业(大多是央企)承担,国家直接投入资金。这基本属于政府消费范畴,一般企业难以获得,而程序复杂,评审周期巨长(有10年评审的例子)。
另外一块是间接的,就是采用杠杆工具,例如税收减免优惠,贴息贷款等等。这种政策一般给技术创新企业,吸引民间资金进入。
我关心的角度是投资政策带来的市场机会和潜力,我的客户资源是否可以扩大,是否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订单。也即投资政策的扩散效应分析。
(4)、政府补贴和强制限价带来的盈亏预测
对一类产品政府经常干补贴和强制限价的事情,例如化肥就是如此,粮食也经常如此。由于补贴经常是年终甚至隔年才能发放,这种行为经常导致企业现金流量出现断流,经营出现危机。
为此,根据宏观经济信息判断这种动态,早做安排和准备是唯一的办法。
(5)、人事变动导致的人亡政息
这个情况太明显了。前总经理和现总经理就是完全不同的做事风格。很多前任的做法都不可能坚持下来,例如房地产价格的控制就没有办法。结果对制造业的影响极为深远,有的跟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例如建材、钢材、水泥、家电、家具等等会得益,而有的却受到负面影响,例如化肥(因为农民种地比较收益下降,农民失去对土地的投入兴趣)。
2、数据来源
下面数据主要来自CCTV新闻、央行和国家统计局网站。
(1)、CPI:在CCTV2经济半小时每月都会公布
(2)、货币供应和贷款数据:央行网站随时可以查询
(3)、外汇储备:在CCTV2经济半小时每月都会公布
(4)、库存指数: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查询
(5)、电力消费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查询
(6)、铁路货运周转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查询
(7)、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查询
(8)、政府消费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查询
3、宏观经济主要观察指标
宏观经济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持续稳定的保持经济增长,而没有任何波动和起伏。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宏观经济就必须设定自己的调控目标,以便尽可能的熨平波动和起伏。这就是调控的中位数,或期望值。
我们从多年的实际政策中观察到,政府对异常状态的容忍度基本定在中间值±10%,超过这个幅度,调整政策必然会出炉。避免国家经济大起大落。
具体到我们国家,基本上是失业率中间值在15%,可接受通胀率在8%,财政赤字在预算收入的20%,国际收支平衡在外汇储备的15%,GDP增长在9%。
4、政策是呈波浪型起伏的
任何有效的政策必然矫枉过正,结果必然导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出现钟摆效应,导致经济呈波澜起伏状态。
再加上决策者的不同类型,我们要正确判断波浪的时间和空间状态就十分艰难了,这时就符合测不准原理,也即能够说清楚政策趋势的,大多不能精确预测实现时间,能够说清楚政策实施时间的,大多无法判断政策走向趋势。
领导决策类型有时导致同样的调控政策,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因为每一任总经理都有自己的施政理念,都有自己的施政核心,都有自己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例如在紫阳真人当总经理时,主要施政核心是建立市场经济。因为当时有智囊忽悠说市场是最有配置资源的唯一手段,市场是唯一能够发现价格的地方。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和价格机制会导致价格失真,资源浪费,预算约束弱化,经济系统运营效率大幅降低。
为了尽快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紫阳真人不惜一切代价,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意见(据我亲身观察,这是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典型人物),可惜他的确又不懂经济,结果整出一个价格双轨制(这是华生在天目山会议上出的主意,最近张维迎还在无耻的争功,说是自己的主意),导致官倒盛行(他的长子就是最大的官倒之一),通货恶性膨胀,直接导致8平方事件,直接导致自己政治生命结束。
在这个时期,要想预测或判断政策走向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你不知道智囊们在吹什么风,在鼓捣什么私货。
再例如月月鸟在8平方后的总经理位置,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制裁,经济濒临破产的烂摊子,他的施政核心就是稳住阵脚,恢复经济秩序,慢慢积累元气(实际这是以守成有方的财主类型政治家,今天的许多能源家底都是他积累下来的,例如三峡,长江下游沿岸大型电站,沿海大型电站,运煤专线,山西内蒙的煤田开发等等)。
为恢复和稳定局面,他的特点是极为会集思广益,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自己再作出判断。前国家计委某官员告诉我,月月鸟总经理是最会批项目的总经理,不管是谁,不管讲什么车轱辘话,都能耐心听完,然后对其中关节心知肚明,谁想搞点猫腻是根本不可能的,项目批复也基本恰好,没什么塞私货的空间。
这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比较稳定的,基本可以看出专业人士的水平,可以较好的,或试图较好的熨平经济波动的增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基本可以预见(实际当时手段很少,所以也容易估计)。
再例如前任总经理的施政核心就是整理财政,开源节流,保证国家稳定。因为经过1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绝大多数国企已经失去竞争力,成为挂在财政身上的吸血鬼,财政已经难以为继(当时他讲:不想办法,2000年中央财政将完全破产)。
整理财政无非开源节流,开源无非是分灶吃饭,征收增值税;节流无非是国企改革(实际就是丢弃),随着进一步发展,三大改革联袂出笼:医疗、教育、住房,(导致现在激活消费的三座大山),此外外汇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入WTO(目的扩大出口,解决就业)等等。都是在解决财政危机这个核心。
这任总经理雄才大略,敢作敢当,基本目标清楚,奋勇向前,不给自己留后路,也不给别人留后路。
这时的宏观经济就开始大折腾了,起伏极大,通胀、通缩幅度都比较大,象开过山车,基本属于不管前方是什么,一往无前,见鬼杀鬼,见佛杀佛,随机应变。这时想准却预测基本是笑话。
而现任总经理的施政核心是为前任大刀阔斧施政留下来的后遗症补台。例如国企下岗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例如三座大山导致的消费抑制,例如现在还束手无策的房地产博弈问题。
客观上讲,现任总经理的运气非常不好,30年改革积压、遗留的问题,都摆在面前,需要解决,刚刚找到点感觉,美国鬼子的金融危机又来捣乱,一切都被打乱。
由于缺乏前几任总经理拥有的政治资源,现任总经理可操作的余地并不大,基本只能做一个协商平台,平衡各方利益和关系。
现在阶段预测宏观经济只能从三个角度入手(因为是目前使用最多,也比较有效的指标),一是货币供应,二是政府消费,三是民间投资结构。根据前几年的经验,现任总经理还是比较信服宏观经济中的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当然在政府投资上又有点凯恩斯主义痕迹。这可能跟智囊团的人员组成有关。总的来说,他们的政策是有理论和模型可循的。基本特点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通胀抬头就紧缩货币供应和加息,通缩抬头,就放开货币供应和降息。不像前几任,基本是自学成才,很难琢磨。
5、利益平衡考虑
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各种利益,使各自的责权利对等。
(1)、中央和地方利益平衡
主要在事权和收入分配的对等,现在是中央基本把事权全部下放地方,需要地方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抢险救灾,公共产品提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而在正式列入税法的收入上,相对于地方承担的责任,地方是不多的,不够的,只好开放各种收费,各种收入给地方,其中最大一块是卖地,这还不够,又只好开放融资权给地方,这就导致目前的最大金融风险出现了。
出现目前这种局面都是一次次博弈的结果。所以我们判断宏观经济走向,不能一厢情愿认为中央想如何,就可以如何。首先必须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想如何,如果他们没好处,什么政策都是纸面上的东西。目前一个说法是:政策推行,利益刺激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这是因为行政手段是短期见效的,无法长期维持,为利益刺激可以建立政策实施的长效机制。不在这个体系内,是很难体会的。
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出来,要先看看:谁最有利?谁有损失?光是一方有利的政策是不可能被执行的,都需要博弈,直到皆大欢喜。
(2)、地方和地方利益平衡
20年前我们经常听到全国一盘棋,某地支援某地之类的口号。现在是完全不可能了,地方之间都是交易(但是象汶川地震全国援助这种情况不算,这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这里边没什么交易,纯粹友情援助)。例如山西与东南沿海,贵州与东部沿海,都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谁也很难再占谁的便宜。
所以某个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导致地区间差异加大,或损害局部利益,那就可以肯定的说,这种政策只要行政手段效用期一过(大约6个月),就是一推废纸。例如环渤海经济区搞不起来,山东拒绝加入环渤海经济区,就是这个原因。
(3)、中央部委之间利益平衡
中央各部委的职责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互相制约的。例如央行与财政,央行与城建部等等。房地产就是一个各方博弈的典型战场。
一个宏观经济政策要想实施,首先的中央各部委的责权利要平衡。不能让某部委承担与其权力不相当的过多的责任。例如打压房地产,央行得利(减少金融风险),财政损失(地方卖地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地方预算平衡),国土资源部和城建部受损(企业都是他们管的),这样如果不能平衡,这种政策即使出来也不可能执行。
6、主要的政策不确定因子
以前我在一个帖子中说过,我们由于外汇体制,所以不是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与美国鬼子有一定的联动性,这样美联储就成为我们研究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窗口(因为他比较透明)。同时也成为一个高度的不确定因素。
(1)、美联储动向:汇率,利率
这玩意只能去盯住相关媒体,例如华尔街日报,例如美联储网站,例如CNN的财经报道等等。另外美国鬼子在大的政策出台之前喜欢吹风,喜欢试探。这就要比较敏感了。反正正好可以复习英语,也没什么不好。
(2)、贸易报复
这个显然只能跟踪与自己有关的产业(因为太专业,太复杂)。这个随时会改变市场格局,改变宏观经济政策执行状态。想想看如果石油禁运,如果铁矿禁运,如果出口受到8平方时的制裁,会是什么结果。
(3)、意外事件:地震、旱灾、水灾、战争、恐怖活动等等天灾人祸
这些因素只能听天由命,神仙也没办法。一个911给我们多少机会?一个汶川大地震干掉了我们多少机会?
7、分析要点
(1)、政策反转的时间和行业标志
关键是要预测钟摆何时开始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谓政策反转),例如从宽松到紧缩的货币政策等等,这个东西判断失误,杀伤力巨大。当年好多在海南炒房地产的就是误判衰退时间3个月,结果倾家荡产,有的人甚至赔上性命。
行业标志是指这个政策那个行业受惠,那个行业倒霉。我们都知道如果房地产完蛋,那几个行业倒霉;我们也知道今年如果粮食收成不好,明年那几个行业会受惠。
(2)、如何分辨是声东击西还是放风试探
宏观经济政策有一个典型的特点,经常在声东击西或者防风试探。举例来讲,当年国有股全流通,就是一个例子。目的不过是为社保基金筹资而已,只是让股民闹一闹,使那些国企上市公司不得不认账。这是典型的声东击西。
去年底央行在云南开会,为二套房首付40%定调,然后国务院发新闻稿,就是为后面的与地方政府控制房地产博弈放的试探气球,看看反应。
再例如前一段时间的出台的开发廉租房,改造棚户区,以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就是一个放风试探政策,因为抑制房地产价格根本不用这么复杂,最有效的政策就是控制房地产信贷规模和房地产财政。只要不是这两招,任何政策都是属于忽悠作秀。
那么我们只能判断在房地产财政不能动的情况下,交换的只能是动地方融资平台,因为这个带来的毁灭性风险比房地产大得多。两害相权取其轻。
(3)、如何判断羊毛出在狗身上
主要是指在政策博弈中,用来交换的利益经常是不对等的。例如今后几个月可能就会发生用房地产的稳定交换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
所以有时搞清楚一个政策的终极目标非常重要,不然容易瞎激动,搞了半天,人家想干的根本与你无关。
又例如,现在基本可以判断决策层准备以一定的通胀来换取保增长和就业。这就是一种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政策:通胀会导致资产贬值,而增加就业。损失的是有产阶级,得益的是劳动阶级。
(4)、如何判断借人家的炉子烤自己的面包
借船出海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常用手段。例如节能减排政策,可能是某些产业大发展的载体。所以有时我们真的需要仔细辨识到底要干什么。
(5)、如何判断假政策
例如最近的10大产业振兴规划就是个假政策,因为它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也就意味着一开始当局就没有想真正实施,只是作秀而已。
8、反思和总结
这是必须的功课,不然无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1)、趋势判断失误
这是我经常犯的错误。认为继续上升,结果立即下降,认为下降,反而继续上升。这主要还是对政策理解不深,背景解读不透。例如2008年11月5日货币政策180度大反转,就完全出乎意料。
(2)、时间判断失误
另外一个经常犯的错误是时间完全判断错误。例如2008年的财政政策4万亿的推出时间完全判断失误,本来以为按惯例,需要至少6个月准备时间,没想到立即出笼。
(3)、政策着力点判断失误
经常发现的是政策想打打老虎结果打死一只猫。例如2008年整顿房地产,我们以为会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市场有所波及,结果反而激发地方政府反弹。死掉的是一些本来不在中央打击目标内的小房地产商(因为地方政府提高土地招拍挂门槛而自动消失)
(4)、政策强度判断失误(±20%)
这种情况就多了,基本从来没有准过,而且可能永远不准,因为我们看到的数据的准确度与二局看到的数据准确度相差那不是一点两点,三点四点。
(搬家帖)我经济政策分析的方法:野球拳
(2011-8-2 5:53:00)忙总高见,三个疑惑还请不吝赐教,
1.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忙总判断会以那种方式进行?根据以前的帖子看到允许地方发债恐怕会失控,那么是让市场埋单呢还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还是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2。关于借船出海, “节能减排政策,可能是某些产业大发展的载体”,能否明示那些产业?
3. 货币政策的判断上应该怎么操作?除了看cpi变动范围外还有什么指标可看?
(2011-8-2 15:38:00)
1、地方融资平台的根本解决是改革财政分配制度,改变目前中央吃肉,地方喝汤的状态。目前有一个初步草案在小范围征求意见。这也是前任总经理在清华发飙骂人的原因,其实他不在乎改不改分配制度,而是在乎报告得改革必要性中说的理由,有点没盖棺就定论了。
2、主要在能源产业及其相关制造业,你看看几个典型项目:特高压电网,超临界机组发电,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等。
3、货币政策我想看这篇帖子:中国货币政策历史回顾和简单讨论
其实CPI并不是我们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指标,而是美联储动态和货币供应量。
(2011-8-2 15:52:00)
呵呵,果然重视名声大于整体利益,其实小范围讨论就是利益平衡的较量场就看前总的能量了,前总的分配在一个阶段的作用是积极明显的,目前不适应了自然改正常,前提是控制山头经济,我觉得现在搞的经济圈不错,几个省市的经济搞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政权力却是分开,算是一种制约。呵呵
(2011-8-2 16:01:00)
这种调整并不容易,涉及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重新划分,实际上是政治体制改革。
(2011-8-2 16:04:00)
跟了忙总这么长时间,偶尔提及政治,我们下面也不是特明白,毕竟没有在上面经历过这个。但是从忙总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得出,忙总站在一个利益大局上来谈或看问题或者说趋势中看问题,很少涉及到派系,佩服
(2011-8-2 16:07:00)
因为我跟你一样,都是局外人,没什么利益,也没什么顾虑。
[老和山] (2011-11-26 0:03:00)
这个借船出海怎么理解?是否就是借壳上市?
我理解打铁还得自身硬,短期内风能和光伏就是在挣国家补贴,特高压的关键点GTO不在自己手中,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2011-11-26 12:23:00)
借船出海不一定是上市,抢占市场份额,抢占资源都是。至于新能源的价值,目前肯定是风险投资,而且是国家战略级的风险投资,在赌国运。
[老和山] (2011-11-26 20:37:00)
新能源必须另辟蹊径,不能指望像传统能源一般简单接入电网,再依靠加强电网来对抗波动性,这就注定了新能源在电网中不能太大份额,便没有战略意义,聊胜于无。
我的看法是可以把新能源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流程中解决波动性的难题。有个看法是把国家能源作为巨系统来看,多输入到多输出,在这其中找准新能源的位置,这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统筹协作,集体攻关。
比如说,纯电动汽车电力来源:统一的电池标准,像加油站一般布局电池更换站(或者就依托加油站来做电池更换站),而电池站的输入有电网接入和新能源接入,输出就是充满电的电池,通过日常数据统计得到基本电池需求量,尽量使用新能源充电(气候预测要跟上),不足则采用电网充电,保证电动汽车基本使用量。随着一次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电池、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就可以慢慢降低交通方面的石油使用量,降低对外依存度,减少和美帝的直接冲突。
关键点很多很杂,我自己估摸着很难统筹,要两桶油和两张网牵头才有可能,发电企业负责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技术,电池标准更是估计能打得头破血流,电机问题不大,我们是稀土大国嘛,逆变器中的核心器件完全不在我们手里,也是麻烦。
能源的竞争,长远看还是可控聚变,当下能解决问题的就是三代技术,指望核工院了。
(2011-11-26 20:46:00)
国内搞专业的汽车电池加油站(租赁模式)很多,但是都不成气候,原因很多,我想市场不成熟,需要烈士来铺路是主要原因。
[老和山] (2011-11-26 20:48:00)
嗯,还是需要人来趟雷的,希望能早点出成果,万事开头难,电动车价格高跑不远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2011-11-26 20:53:00)
目前问题在于所有人都等别人当烈士,自己摘桃子。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个需要拉动的市场需求,一旦起来,就是爆发的。可是第一个下去的只能是铺路石。看美国人有没有为我们去探一下路的可能。
(2011-11-26 21:38:00)
如果多出来的用来做海水淡化,倒是不错
[老和山] (2011-11-26 21:50:00)
我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但基本上不懂工艺流程,不知道波动性能源供应影响大不大。做海水淡化有两个好处,1是就近利用海上风电,2沿海地区普遍光照条件好
(2011-11-26 21:58:00)
现在主要是反渗透法,我就是不清楚这个停机代价大不大,如果能方便停机的话倒是很适合,新能源主要缺点就是不稳定,多出来的时候用来搞海水淡化,不多的时候淡化厂就先停一停,这倒是挺合适的,反正水储存容易
[老和山] (2011-11-26 22:47:00)
对,需要把时间上的矛盾转移到空间上去或者其他维度的矛盾上去,才能解决时间上的矛盾。
(2011-11-26 23:06:00)
而且还不能是类似水塔储能之类的手段,根据我看到的数据,算上损耗,度电成本会上去4倍,还是要搞能直接用上的
[农民家的狗] (2011-8-2 12:43:00)
“通胀会导致资产贬值,而增加就业。损失的是有产阶级,得益的是劳动?阶级。”
俺完全不懂经济,看忙总的帖子是因为通俗易懂、好看也好吃。但是,我周围的P民们,都怕物价上涨,为什么通胀反而是劳动?阶级得益呢?
(2011-8-2 15:45:00)
劳动阶级一般除了工资收入一无所有,通胀的结果是工资水涨船高,相对收入并不会大规模下降。有产阶级不同,假定存款1亿,通胀导致负利率10%,一年实际购买能力下降1000万,等于损失一千万。通胀是均贫富的好办法,或者说杀富不济贫。当然那种能够在全球配置自己资产的人,对某一国的通胀有相当抵抗能力。尤其是能够抢占一些贬值压力不大的,稀缺的不动产通道的(例如市中心商业黄金地段的物业)。
房地产并不都是在任何通胀下都能够保值的,主要要看其市场价格支撑的群体是什么。这个以前我写过一个帖子。(要点是:第一是当所有人都把房产当成保值工具时,房产价格会出现虚估,导致事实上的损失;第二是当所有人都手握保值房产后,事实上房产就几乎失去资产最主要的属性:流动性,也即你即使账面是保值的,但是无法套现,从财务角度来看,就没有保值功能。真正的保值必须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增值性和低风险性。而目前悬而未决的房产税,就是一个风险因素)。
[杜鲁门] (2011-8-2 17:05:00)
看了忙总此帖,真是醍醐灌顶啊。那些梦想着炒房囤房发财的人应该多反思一下了。忙总有句话讲的真好:“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砖头。”当大家都认为房地产是馅饼,必定会掉到自己嘴里的时候,离挨砖也就不远了。
[瓦斯] (2011-8-2 17:10:00)
想起国民党逃离大陆之前,有些海外华侨曾经可以买一头牛的钱变成只能买一粒米的故事。
这种大规模的通胀,对于赤贫的打工族反正都是0变成0,每天打工吃饭就没剩下也无所谓,通胀反而是对有产阶级是一种掠夺。
(2011-8-2 17:44:00)
问题是相当多数的中国人通过改开30年、尤其是近10年,还是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的。钱就这么毛了?
(2011-8-2 20:39:00)
这是必然的。我讲一个真事。一个在抗战时期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工作过的老人,解放后当了N年地委书记,离休时是某省人大副主任。老两口省吃俭用,在89年前存了10万人民币,碰到88年的大通胀和90年代初的大通胀(这两次都在20%以上),钱贬值不少。有一次我跟其儿子去他家,介绍我是因为骂前任总经理被修理掉的,马上老人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滔滔不绝跟我大骂紫阳真人和前任总经理,理由无非是治国无能,让票子毛了,损害老百姓利益等等。其实在我看来,他根本不需要钱,住着小二层的独门独院,医疗保健全包,打电话就有奥迪来门口伺候,吃饭花点钱,但是离休金比省委书记不少。就这样还不满。
一般百姓心理如何,可以想象。
(2011-8-3 7:49:00)
“唱红”的一代的积极分子里,确实有一部分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留下的“钱”和“权”正在贬值和“化水”的过程里,而愤愤不平的。我曾当面取笑过他们的“激情”:若是真正地心理健康,对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利益而“奋斗”的话,根本不必搞什么抢场子来“秀”自己,你们还有实力去干很多真正有实效的事情,为什么没有行动呢?
还要注意的是,一些紧跟形势变化的在台上的与时俱进者”们也已经在变化投资目标和方式,财产的海外避险和子女的提前上位也开始了。不过看到TG也对症下药地宣传和行动了,这是让人高兴的。
(2011-8-3 15:33:00)
其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的长辈念念不忘的就是怎么夺回失去的土地,矿山,房子等等。谁也不愿意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是自然规律,红色后代的父母们打倒了我的长辈们,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新的一代也要顺其自然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
[然后203] (2011-10-16 20:22:00)
你们还有实力去干很多真正有实效的事情,为什么没有行动呢-----------------卢麒元先生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 提出过一个 知识老年下乡的构想。设想有300万科级,处级以上级别的干部下乡,利用他们的知识,资源,推动基层政治经济改革。
当然,卢麒元先生属于典型的左派,这个构想在今天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也许人到了一定年龄(我观察是40岁以后),可能就有很强的危机感,总是想办法少干活,多捞利益……能干的事情不用心干,不能干的事情就给年轻人捣乱,变着法的膈应年轻人。
像忙总这样保留一颗年轻人的心的,真是百万人中不见一个的“怪物”啊。
(2011-10-17 12:23:00)
很简单,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2011-8-2 19:44:00)
个人感觉,这轮通胀损失最大的或许就是即将走下工作岗位的这一代人,年轻人最大的问题还在就业上。
(2011-8-2 20:41:00)
通胀可能将伴随80后和90后人生整个过程。这才是问题:无法积累财富。
[镍硬币] (2011-8-6 23:10:00)
忙总,现在的形式下,对于现在80后走向社会的几条途径:考公务员,工作(技术类),出国,能否做下评价呢?特别是我这样一个天赋资本远不如您的二流大学毕业生,也想拥有你那样精彩人生,选择怎样的道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呢?
当然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必须的,在西西河的时候这点是你给我最大的指导。
(2011-8-7 10:20:00)
其实对年轻人来讲,道路不是自己选择的,是道路自己撞上来的。年轻人还没有能力判断道路是什么,只能随波逐流,等学费交够了,就有判断能力了。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吃亏,不知道成功在哪里。
(2011-8-2 20:54:00)
这就又回到忙总您提到的,这个国家的资源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呢,这个国家和民族要走出去,没有办法的事情。“备不住咱能忍”,忍到别人先倒下,呵呵。只要这个国家还在往上走,我相信年轻人应该还有改善的机会。
(2011-8-2 20:59:00)
所以以前我说80年代中期系统所的韩京清老师提出国土开发队思想,有人还说是帝国主义。其实中国人想过好日子,持续的让子孙后代过好日子,我们的榜样就是美国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我们人多地少资源不足呢。总不能说某些中国人没资格过幸福生活吧?
所以我们只能去海外了。
(2011-8-3 15:05:00)
现在的指望就是海外了,其实现在只要有可能的地方,我们央企都在想方设法抢资源,占土地。
(2011-8-3 3:21:00)
作为80后我理解“无法积累财富”不就是您引用的“社会主义就是奴隶制”的必然结果么,商鞅早就说过“足民何可以为治”。您说的问题是哪方面的呢?
(2011-8-3 15:10:00)
主要是资源问题,以后国家之间,尤其中国与欧美日本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我们资源不足,必然导致进口,而目前石油,铁矿,铜矿等等资源几乎100%控制在他们手中,你想他们会怎么干?参照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做法就是必然的:用资源剪中国人羊毛,80后,90后就是被剪对象,你想他们被剪完后还有什么?
(2011-8-3 15:24:00)
欧美由于上百年在全球各地区的经营,在资源领域几乎拥有100%的控制权。问题是:中国如何应付? 德日在上世纪说用的手段证明是失败的。
我想除了挖掘自身潜力,进行产业升级,无其他道路可走。可是过去几年,各地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江浙不少企业放弃传统业务,投入炒房事业。只好期待下届政府有所作为了。
(2011-8-3 16:16:00)
有个毛主席身边秘书小孩要吃辣椒,大人不让,毛主席说:让他吃,吃了就知道大人也有坏蛋了。
我们的国企已经知道大人也有坏蛋了,民营企业正在交学费中。有的交学费连命都交掉了。
(2011-8-4 2:38:00)
这个真是后发者备受压榨呀,也只能一方面无所不用其极的在海外拼死和他们抢(同时得把枪炮搞好),一方面寄希望于新材料新能源能带来科技革命(现在看起来很遥远)。
(2011-8-4 11:52:00)
即使新材料新能源突破,基础的东西仍然需要去争夺:土地,水资源,海外市场。
[网海] (2011-8-10 11:12:00)
我坚决反对通胀有利论,反对用通胀分配财富,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要搞好分配收税就可以了,多想想怎么收税。通胀首先受害的是老百姓。1000万对富人是个数字,10万对老百姓就是一辈子的心血,而且是救命钱。
通胀把老百姓的救命钱给毛了。因为现在的理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太贵了。
举个例子,我舅舅去年突然摔倒,住了ICU病房3个月,开始1个多月一天最少2万,后来逐渐有了意识,给抢救过来了,但是至今卧床不起,现在在家康复疗养,2个保姆,每月保姆钱和保姆伙食钱就9000多,各种营养品,去年自己就花了30多万了,幸亏我舅舅是离休退休金(8000多)还可以加上儿子也是大连的《著名》公务员,才挺过来了。而且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长了,为了维护住士气,我舅妈还个每个子女(共4人)一人发了2万。
我父母看到这些,感慨很深,他俩一辈子大约攒了60万,这个钱加上房子就是他俩的保命钱。因为以后如果住院,进入ICU病房,一天最少2万,虽然有医保,但是不是离休,报销是有限额的。他这些钱也就是能维持住一个月的,卖了房子多维持一个月。他俩的退休金和起来才5000多。我父母就明言,那样的话你们就不要救了,早死一个月晚死一个月没什么区别,给你们留点儿钱做想念吧。
通货膨胀不仅仅消耗了富人的财富,对中下层老百姓,尤其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就是催命鬼,吃人鬼,让这些老百姓妄图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储蓄养老的想法破产。唯一不受损失的就是吃国家饭有国家保障的这些人,这些人恰恰是政策的制定者,我建议学习日本,人家是宁肯国家破产,也要让老百姓过得去,同样是黄种人,日本人怎么就比我们高一等?
(2011-8-10 13:10:00)
第一,你反对没有任何用处,这是长期国策;
第二,建议看看厉以宁《非均衡中国经济》这本书,这是理论根据;
第三,30年内还是效率优先,公平正义仍然不会排到首位,包括你崇拜的重庆总督都是如此。
[网海] (2011-8-10 13:50:00)
我就是谈谈我的感受,谈谈一般老百姓的无奈。经济方面,国家政策方面正要向mang总请教。
不过最近重庆总督的分蛋糕论又给我等小民以一点儿希望。我们也不需要什么公平正义,就是要求个心理平衡。
(2011-8-10 14:07:00)
30年来,效率优先取得巨大成就,这就形成一个祖宗牌位,没人敢动,谁都承担不起改变这种方向带来的可能不好的后果,除非大火上房,人才会烟囱跳下去。目前环境远未到此地步,所以最佳的政治策略就是萧规曹随,因循守旧。这样这个位子才能坐稳。这是可行性问题,与最优或合理的政策都没关系。
以前我在介绍管理理论中介绍过,赫伯特西蒙发现的“在决策过程中,初始阶段以事实判断为主,随着这一过程向最终目的逼近,从决策的整体过程来看,事实判断所占的比重越小,价值判断所占的比重越大。”
所以在政治家眼里,可行性比必要性更重要。
管理短篇N则:十一、我的决策方法
(2011-8-10 14:14:00)
同意忙总的基本判断,但是僵局如何打破,从目前看小强实施的都遇到阻力,包括保障房。我个人认为想破局真的需要狠一点的
(2011-8-10 14:21:00)
破局就不要指望了,没这政治资源。除非大火上房:例如战争状态。
能够稳住,并缓慢改进,不再增加麻烦,不再搞出几座新大山,不再玩过山车,不再搞吐血的天魔大法,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里还能有其他奢望。
中国目前的现实是:只要自己不乱,以其体量和惯性,继续前进是没问题的,因为其动力是14亿要勤劳致富,疯狂追求幸福和财富的人民。
(2011-8-10 14:24:00)
明白了其实就是改良,把现有漏洞慢慢补上就是功
(2011-8-10 16:56:00)
希望他们这么想,不要急于建功立业,否则又是坐过山车下场。
[不懂中] (2011-8-12 14:23:00)
忙总,这个动力是追求幸福和财富的人民,很是同意。但是一直觉得这种追求就像您帖子里面说过的老是实用主义肯定要出大问题,所以现在我觉得当务之急已不仅仅是让人疯狂追求的问题了,而且疯狂这几个字再用的话,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吧!个人意见,向忙总请教!
(2011-8-12 17:36:00)
企业流程再造有句名言:不到大火上房时,是不会从烟囱跳下去的。
又有一句名言:企业流程再造的风险相当于把监狱犯人放出来重新编组,再放回监狱里面去。
改变方向就是流程再造。
[不懂中] (2011-8-12 21:51:00)
忙总,您的意思我明白,那就是基本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所以也印证了你说的阶层固化没办法避免,历史周期律也没法逃避,唉,那我怎么也对中国乐观不起来了呀!
(2011-8-12 22:34:00)
就我的经验,流程重组失败率在80%,成功率大大低于小步快跑的逐步改良。日本企业是最典型的使用这种手段的。照样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丰田,日立,三菱,松下等等。
[水杉] (2011-8-12 23:19:00)
忙总,做事情成功要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事物还不到物极必反状况时,中庸也许是最好选择,这样理解不知对否?
(2011-8-13 11:13:00)
政治家很少从中庸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他没有预先设定立场的习惯,也即从不先想好我要革命或改良,要流程再造或小步快跑,他是从可行性开始的,看看自己有什么家伙,看菜吃饭。不会做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梦想,那是书生们的事情。
所以他们是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有什么菜吃什么饭。不是故意走中庸之路,也不是故意要搞改良。是搞不了革命只好改良。
至于如何宣传,是包装成中庸之道还是改革开放,那倒是书生们的长项了。书生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解释存在政策的合理性,包装政治家的英明性。
[网海] (2011-8-10 19:07:00)
十分感谢,马上换届了,看看这些人上台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期待能像重庆打黑那样给我们带来惊喜)
(2011-8-10 21:20:00)
那你可能会十分失望的,因为改革开放=效率优先=拉大贫富悬殊
谁也不敢倒掉改革开放这面大旗。
[无澍] (2011-8-12 16:46:00)
请教忙总,那对于安分守己、想通过勤劳致富 做好本职工作的80、90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吗,看着CPI节节攀升,钱存银行越来越缩水,心急如焚阿.可否指点一二,还是只能按与被剪羊毛呢(想着出去投机,但就怕最后还是跑不了被收割的命).
(2011-8-12 17:29:00)
大体上来讲,随着社会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也就是发财的机会会越来越少,看看美国欧洲日本就知道了,决大多数人终其奋斗一生也就是温饱而已,这也是现在欧洲人不愿意干活,懒惰的根本原因。
中国也是这个趋势。前20年,基本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以后不会再有这种现象了。中国人的未来榜样就是现在的日本人,终其一生,也不见得有自己的住房,也不见得能够过上大富奢华的生活。温饱应该不成问题,奢望实现难度较大。
而且在全球通胀形势下,地球人都无路可逃,只能等待资产缩水(当然极少数金字塔顶尖的人不受这个规律限制)。
[用户甲] (2011-8-13 21:27:00)
欧洲日本的福利政策,人手一票的选举制度已经把他们搞成了事实上的大锅饭。这二十年好像那里已经很少出现新的大企业了,美国还有些活力。
我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给予公平的竞争机会,例如以前的高考,公务员考试,而不是搞这种大锅饭,但很多人是怀念大锅饭也希望未来向大锅饭发展。
估计要挨板砖
(2011-8-14 12:12:00)
有竞争优势的人不需要大锅饭,弱势群体才梦想大锅饭。
我们目前主流群体还是希望竞争的,那种梦想要复辟大锅饭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也被社会鄙夷且抛弃。
[香辣蟹] (2011-8-13 23:40:00)
如果我们能够变成日本的样子也很不错啊,日本号称一亿总中产,虽然绝大多数人只能温饱,但如果一个出身一般的人天赋不错,肯努力,能够进入东大,京大,东科等著名国立大学的话,就继续努力慢慢等上升就行了。我曾经在一个日本人家里住,男主人是40多岁的工程师,父母是关西农民,干了这些年工程师,在东京郊区买了一块地,建了自己的别墅,生活非常富足。
日本的阶层比较固化,文化上也喜欢讲个门第,可是阶层上升的通道比较通畅,人才选拔方式虽然机械,但是很公平,下层的人才被不断吸收到上层,社会也比较稳定
法国也比较类似,阶层稳定,选拔机制非常非常公平,就是分数决定一切。而且过程也很透明,当年希拉克当总统的时候帮自己的亲戚改了一点分,下台后被捅出来引起轩然大波。 但是普通人只要考高分,进了精英学校(Grande Ecole),特别是巴黎最好的几所,就算是进入了上层了,比如理工科如果进了X-Mines,就跟明朝的庶吉士一样,组织重点培养,就是各大国企领导和各部长的后备队。
可是我对咱国家能进入这种稳定社会,我们的利益阶层太贪婪,权利也太大,正在全力剥夺其他阶层上升的可能:占有最优质教育资源,打着各种口号改变选拔机制来倾向自己。(您自己也说过,当年您从贵州山寨考到最好的学校,毕业进最好的单位,现在是不可能的。)那出身一般的优秀人才被积压在下层,选拔的不公平又容易积累民愤,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引起大规模示威,总不能还像上次打杀吧。如果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效率优先,固化阶级,世袭继承,我们还能走30年吗?甚至能走20年吗?
(2011-8-14 11:41:00)
你对日本太崇拜了,你不了解日本,我可不想中国成为日本第二。那是一个腐烂的泥坑。
[香辣蟹] (2011-8-14 13:21:00)
忙总是指日本的政治家门第和派系之类闹出的种种闹剧吗?还是日本其他方面?忙总有空可以写写你对各个外国的认识。
我们的政治轨迹从外面看就像是偏向大佬操纵,派系博弈,地位继承的方向啊,虽然选出来的现在还是人精。。。。。。
(2011-8-14 22:00:00)
不是,日本是一个全民麻木的国家,失去冲动和活力的国家。看看他们这次地震和核事故的表现,难道不是全民坐以待毙吗?
(2011-8-14 22:38:00)
一个让国民有理想的国家,我认为全民不会都那么坐以待毙。
说自私点的话,就换成我,我也不管这个屁事,去卖命?不值。自己在这个国家连属于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房价这么高,还暂住在这个城市,小孩幼儿园学费一年要1万多,那么点工资,物价,房租开销后,生怕生病,蝼蚁般的活着。
作为小民,我没有那个大局观,自己都生活艰难,要我去卖命救国?我觉得不值啊。 就像当年红军等等无名烈士,他们要是能看到今日中国的现状,我想他们当年会不会去献出自己的生命值的考虑。
效率为什么不等于公平呢?按理说越公平的制度 有能力的人才胜出啊。
(2011-8-14 22:50:00)
过度公平就是大锅饭,就没人干活了。30年前的中国是如此,现在的欧洲也是如此。
(2011-8-14 22:59:00)
大锅饭连农民都不愿意要,我说的公平是指 让平民上升的渠道畅通。
(2011-8-14 23:04:00)
这是做不到的,以前我讲过一个省长理解的改革:N个人抢一把椅子,抢到的人不是位置好,就是身体好。抢不到的就说:重来,重来,继续改革开放。
抢到的说:做大蛋糕才是出路,不要老盯着别人的椅子,只有椅子造多了,才能人人都有椅子。
你说会给你平等的机会吗?人类是动物,都有抢占交配权和食物控制权的本能。
抢到的会让出来吗?所以公平机会是梦想,除非人类不是动物,都是机器人。
(2011-10-16 14:19:00)
呵呵,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
(2011-10-16 16:53:00)
美国绝对不是计划经济吧,可是他也没有什么机会。这跟哪跟哪。
(2011-10-16 18:40:00)
呵呵,我的意思是绝大部分中的每个人都温饱,但都没有什么激情与创造力,不就是一个放大版的计划经济吗?
另外,关于公平与效率,有没有理论上的证明两者是对立的;我想当然的理解,两者不是矛盾而是一体的,真正的公平是绝对高效率的。
老毛终其一生都在把握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其实不难,关键在于有没有私心。
(2011-10-17 12:46:00)
人类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就算你利害。
[南方有小乐] (2011-10-17 15:50:00)
死亡吧,想不出别的了。
(2011-10-18 12:53:00)
对,除了生死,没有任意两个人的人生道路是重合的。所以不存在严格公平的概念,这是个伪命题,类似轮子的天堂。
[雁过留痕] (2011-10-17 21:19:00)
但人类也从没放弃对公平的追求
(2011-10-18 12:52:00)
那是当然,因为不存在,所以才追求。就像长生不老,皇帝们都追求;天国,教友们都追求;共产主义社会,TG们号称都追求(至少入党誓言是这么说的)。。。
(2011-10-18 0:08:00)
人人都要面对死亡的,不管谁是不是不可一世,最后还是被阎王收去。上苍给了人类这个最大的公平,其他的公平靠人类自己。
以后的人类将是什么样子,500,1000年后?等等,没人知道,或许那时人类有了很多方面的公平,人类对公平不懈的追求,总有达到的时刻。
(2011-10-18 13:03:00)
其实我想你还没有见过什么叫不公平:先天就决定你没资格干什么。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2011-10-18 14:45:00)
刚看到一段欧债危机的,我觉得下面的危机过程会比较激烈.
能不能依照您的知识结构,逻辑推演一下,下面危机会在那些方面展开,演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dbd1d0102dtgi.html
希腊作为全球债务重组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现在正式倒下。周末,从法国巴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法德两国已经在减少希腊债务、缓解债务危机蔓延和保护欧洲银行的方案上达成基本共识。这是本次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主席、法国财长巴鲁安在会议期间公开作出的表示。
在冗长与充斥外交辞令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声明》中,各国财经高官表示,期望 10月23日召开的欧盟峰会可以通过全面计划,“果断地”解决当前挑战。什么是“果断地解决当前挑战”最有效、最迅捷的方式?当然是“债务减计”,这是债务重组中最为痛苦的部分,此前受到全球所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抵制。
尽管此次人们还看不到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希腊债务的减计规模也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有消息称:这个方案最终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减记高达50%的希腊债券;第二,增强EFSF的权限;第三,不排除强制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重组的可能性。
“债务减计”意味着债权缩水,这是债务重组过程中最为艰难和痛苦的事情。过去我们还在说在所难免的问题,但现在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不看清楚。有人说:迅速完成希腊的债务减计是为了防止“债务危机扩散”。在我看来,此言荒谬绝伦。希腊的债务重组与债务减计,不是不会导致债务危机蔓延,而是会加速蔓延,同时会推动债务重组蔓延。它的传染性相当巨大,而且比将伴随着实质性损失,这不是债务危机的结束,而是债务危机极致化的重要标志。这是西方实质性甩掉债务包袱的开始。
今天我们看到,希腊的债务减计早在今天7月份已经开始,当时规定的底线是21%,而现在将是50%,提高一倍有余。
希腊债务重组势必引发整个欧洲的债务重组,因为它必将导致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纷纷效仿,而且如果这些国家拒绝债务重组,金融市场会进一步受到压制,加之本身的经济动力几乎停滞,这将迫使政府不得不要求债务重组;况且,银行体系是连在一起的,由希腊债务重组引发的银行资产减计,势必导致全球银行业的大规模重组,这个重组过程难道不会对“欧猪五国”的全部债务进行重新的考量?
如果银行业在资本重组过程中,大幅减计所有“高债务国”的债务资产,那欧洲的整体债务重组就是“正在进行时”。
正如格林斯潘所说:美国的金融血脉和欧洲是连在一起的。欧洲的债务重组难道不会影响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当然不会。这是一个“一体化”的问题。对欧洲而言,大幅减计债务规模是迅速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也是唯一方式,那对美国不是一样的?美国的财政赤字预算,已经上升到了1万亿美元以上,这样的情况是否可以持续?短期内扛一下没问题,但终非长久之计。
(2011-10-18 15:55:00)
这个刘明康的报告已经说得很清楚:希腊必然完蛋,天王老子也救不了。然后欧元区必然萎缩,可能收缩到德法两国为核心的西欧和北欧地区,放弃南欧和东欧。
至于损失,我们不大,主要还是欧洲银行体系自己。这样欧洲想自己走出低谷的可能性在短期内就不可能了。就像一个受伤的大号野牛,面对饥饿的美国狮子的血盆大口,结果可想而知,美国的犹太金融家们会手下留情吗?
欧洲资产贱卖看来不可避免。我们也许可以拣点便宜也不一定。
(2011-10-18 20:02:00)
脑残的希腊人又搞大罢工了。是觉得他们的国家死得不够快吗?
(2011-10-19 14:47:00)
他们不这么折腾,我们哪来追赶超越的机会?企业90%以上都是自己把自己整死的,大概国家也是如此。
[地海] (2011-11-25 1:30:00)
继续总结,据说生三死三动死三,个体的行动情志不符合自然规律缩短了自身的寿命,从个体到组团的漏点很多,自我损耗消耗至提前湮灭,感谢忙总多次提到这个现象,有时某些总结真需要重复提及才会在某天突然进入一些人的印象,现在多数人的能量消耗是比以前多的,但不少能量消费是消耗自身能量的,现在年轻人生白发的情况比较显著,有木有高能量的摄入导致细胞的加速更新,人体的细胞,团体的细胞,高能量常常不稳定,总想跃迁,失败就消失
(2011-11-25 16:38:00)
自组织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求生存阶段;积累阶段;膨胀阶段;消亡阶段,然后重新开始。
美国现在是第三阶段。
(2011-10-18 21:20:00)
从西河追忙总师兄到丰言,潜水了很久,冒泡向师兄请教一下欧元的命运。
俺的退休账户投资了一点麦格理的欧元债券,是用本币存款抵押借的欧元买的(对冲汇率风险)。虽然现在账面上有20%损失,但持有8~9年后到期还是能保本。但没想到欧元的前景这么悲观。如果欧元区收缩到法德荷奥比这些核心区,那别的地方(非欧猪国)发行的欧元计价的债券会怎么收拾(假如麦格理没倒闭)?最终欧元汇率应该恢复坚挺啊。不过估计都等不到俺的债券到期了吧?
(2011-10-19 14:39:00)
目前前景还不明朗,专家自己在打架。例如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在CNBC采访时认为美国经济将经历较1970年代更为严重的滞涨期,这将引发债券收益率飙升,国债价格下跌并带来大宗商品牛市,物价将长期上涨。罗杰斯开始卖空美国国债,而押注滞涨,看好大宗商品,看空股票。在1970年代,在股票上赚不了多少钱,持有大宗商品才会赚钱。
而努里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认为美国可能进入萧条,美国在经历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这意味着美国面临着物价和资产价值长期下降的风险。
[然后203] (2011-10-19 16:20:00)
吉姆罗杰斯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表面上看起来“爱中国人民”,其实是“爱中国人民币”。2005年看一段这家伙网站上的视频,老家伙直接表示do not like中国。所以他的表面言论不能尽信。
他关于商品持续上涨的观点可能是对的,在美元持续贬值的前提下。不过到一定阶段,定价货币肯定多元了。
从技术分析角度,美股处于1929年以来90年大周期的调整阶段,用1970年代滞涨来类比,可能不太确切。
(2011-10-19 16:40:00)
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吃人不吐骨头+撒谎大师+骗子
[困了喝绿茶] (2011-10-19 22:45:00)
忙总的这个总结太经典了,当我每每听到某些外国资本家或者老牌政客是中国人民当老朋友之类的话时,总是感觉跟吃了个苍蝇那么恶心
(2011-10-20 11:32:00)
其实是我们自作多情,人家可从来没说过什么友谊的话,他们说的是:投资银行家都是食肉动物。
[种植园土] (2011-10-20 2:33:00)
忙总认为欧洲会缩小欧元区?我在琢磨欧洲会怎么走呢。
如果你可以决策德国法国的货币政策,有三个选择:
(1)缩小欧元区。如果说法德经济体象一家高科技大厂,周边经济体都是他们的供应商、服务商兼倾销地,那么愿意脱离固定的合作关系,回到浮动汇率吗?如果欧元区缩小将引发连锁反应,即被甩掉的经济体进一步收缩,冲击周边尚能维持的经济体,使得后者也不得不脱离欧元区,那么你会如何考虑?萎缩的欧元区支离破碎,不堪一击,政治代价如何呢?
(2)假如美国拉欧洲一起印票子放水,那么欧洲会有动力和美国一起放水吗?
按削减后的财政赤字规模计算,最乐观估计,美国差4000-5000亿要靠央行购买国债才能弥补财赤--除非大幅增税。不过对富人征税太难,奥巴马看来搞不定。如此则美帝迟早得印票子。美帝自然希望欧洲开始大规模救市,但欧洲似乎还不急于决策(起码德国尚未最终表态,只是吆喝说期望值不要高了,不会采取一次搞定经济危机的激进办法)。
(3)靠德、法、中输血,外加PIGS勒紧裤财政腰带,欧洲维持正常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挺多久?希腊情况很糟,但意大利似乎短期还能支付,中期情况如何?
1是紧,2是松,3是适中,再拖一拖。哪一个好?
(2011-10-20 11:08:00)
认为欧元区会萎缩,只是一种可能,实际上刘明康还有其他判断,只是没有公开而已。当然也就涉及相应的中国的对策。
我们是对他的各种可能都做过测试的。
[种植园土] (2011-10-21 0:18:00)
按历史上的经验,遇见金融危机总是“最深的口袋”(the deepest pocket)说了算。德国是欧洲最深的口袋,那么德国的意见显然很重要。
不仅欧洲意见不统一,德国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根据德意志的民族习性,个人看法如下:
首先,绝对不会让欧元区失败(参见默克尔发言)。这轮危机之后,若干欧盟成员会沦为德国或德法的半殖民地。德国没理由把这些半殖民地赶出欧盟区。否则未来完全无法应对美、中竞争。
其次,不会谋求危机一次性痛快解决,让猪猡们(PIGS)渡过一关之后由着性子继续花钱。一方面德国人很保守,最看不惯寅吃卯粮的南欧风情。另外一方面,为了把更多的欧盟成员转为经济半殖民地,那么也不能出手太彻底。
第三,这是“救穷”还是“救急”?如果是救急,借钱就行,如果是救穷,那么最好学会勒紧裤腰带。
现在“傻客气”飞往德国协商。其实德法分歧就在于把法国希望救市基金注入一家新的银行性金融机构,直接对外贷款。德国则是认为欧盟拿出20%-30%资金做第一波次信用风险担保(first tranche guarantee,即如果发生信用偿付不灵,先从此部分担保支取损失),其余部分市场化解决。
现在救市规模尚未知道多少,但普遍认为可达1万亿欧元,甚至可能追加至2万亿。德国对救市资金多少,并不苛求,但对救市途径,却仍未做决定。法国做法是标准的“救急”之法,华尔街最喜欢,因为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大放水。但按德国做法(美国已预测说很可能会失败),德国就可以慢慢地“消遣享受”此次危机,尽可能地多获得经济地盘,但猪猡们就得勒紧腰带,咽下“救穷”的苦果。相信此时德国银行家们已在飞来飞去,快忙不过来了。
我觉得中国应参考华尔街(决定全球大气候)和法兰克福(决定欧洲小气候),一方面对未来的全球大放水做好准备,一方面趁机多在欧洲捞干货。
(2011-10-21 18:15:00)
南欧不解决好吃懒做,寅吃卯粮,天王老子也救不了。
我们目前就是静观待变,不急于插手,南欧垮掉对我们影响利弊参半,不过风险不大。我们更喜欢跟德国人单挑。
(2011-10-18 7:51:00)
忙总,我后来又想了想,觉得可以举陈平分肉作为例子,这就是公平。
因为公平也是一个系统性衡量的东东,就像佛家说的忙总是名忙总,非忙总,或者道家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公平就像能量、意识,忙总您要是能举一个能量、意识的例子,也算您厉害!
(2011-10-18 15:26:00)
你这属于概念错误,我们不会以追求能量意识为目标,但是有人以追求公平为目标。能量意识不过是个名词,公平是描述一种社会状态。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很丑] (2011-10-16 13:58:00)
每一届领导班子都会做出一些有利于底层的措施来收买人心,如江朱给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现任减免农业税费等。不知忙总对下任的举措有何预测?
我认为有可能是廉租房或者是医保。不能指望提高底层收入,这样会对现有的低层次的经济结构给与致命打击。
(2011-10-16 16:55:00)
就是廉租房,医保可能还一时半会不会见效。
目前两年内完成1800万套廉租房是死任务,是政治表态,政治站队,完不成基本就算自绝于仕途了。
[踏翅2] (2011-10-16 18:02:00)
1800万套 ―― 这个数字说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总数吗?貌似还不太够,感觉还必须配套一些其他政策,比如产业升级或者转移。
(2011-10-17 12:52:00)
其他任务都是口水话,目前只有1800万套是确定的,这是全国数。
(2011-8-2 19:58:00)
抱歉还是不能充分理解,报纸上都在宣扬富人规避通胀的方法多,所以富人相比穷人更不怕通胀。
我理解忙总是说“适度”的通胀才能杀富不济贫吧?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不就是杀富又杀贫了么。但是这个适度是多少呢?以“贫”的生活不受显著影响为准?或者能从数学上算出一个最优的通胀率?
(2011-8-2 20:42:00)
以前我们国家可以接受的良心通胀率是3%,现在提高到4%,厉以宁建议到4.5%。超过这个,整个社会都会动乱。中国很多王朝覆灭都是这个原因。
(2011-8-2 21:12:00)
有个问题:现在的通胀率数据反映了真实价格指数吗?
货币贬值是纸币(fiat money or paper money)社会的必然规律,因为政府作为纸币发行方和债务人有强烈的动机超发货币。美国就是典型。
但是通胀恐怕不是中国历代王朝(除了国民政府)覆灭的主因。有钱人储藏财富大多以土地等实物和金银铜钱等金属货币为主。事实上,土地兼并导致的贫富悬殊和流民问题往往导致王朝(如汉、唐、明等)的覆灭。
(2011-8-3 14:52:00)
没有,现在通胀数据与cpi一样,都是政治数据。
其实通胀也好,土地兼并也好,都只是王朝覆灭的症状,病因还是家天下(所有权)与共治天下(经营权)的天然矛盾,一旦平衡打破,经营权强势,所有者必然引入其他力量来平衡,两汉的外戚,明朝的宦官就是如此,结果党争结果加速灭亡;如果所有权强势,就会导致治理能力萎缩,迅速衰败,两宋和清朝都是自己把自己搞死的典型。
(2011-8-3 15:11:00)
家天下(所有权)与共治天下(经营权)的天然矛盾就是政治和经济领域Principal-agent problem。忙总在国企多年,对这个问题一定深有体会。
(2011-8-3 16:13:00)
实际上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实现所有权跟经营权分离,目前的问题都来自于混合导致的:裁判员和运动员同场竞技,且随时修改犯规规则:说你犯规就犯规。
(2011-8-3 16:30:00)
既然忙总把这个问题点了出来。我就多说几句。在王朝时期,所有权是明晰的。所谓非刘不王。不过王朝为了长治久安,皇帝会任命有能力的大臣为丞相来经营天下。(在美国,总统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关于丞相的权力变迁有具体阐述。通常王朝能够比较好的处理所有权跟经营权的分离,它的统治往往能长达200年以上。
目前TG统治已经60年以上,不过这个关系还没有理清。似乎也看不到未来的路在哪里?
(2011-8-3 16:41:00)
应该说目前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上,必要性方面基本都有共识,麻烦是道路选择和手段选择上,也即可行性上有分歧:三大流派,其一是三权分立派;其二是专家治理派(类似传统的委托丞相经营);三是自我更新派,也即内部分成轮流坐庄(现在有点这个雏形)。我想我是看不到成功分离的这一天了。80后有可能??
(2011-8-3 16:55:00)
看来我也没可能看到这一天了。关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经济学有很多的研究,非常数理化的模型不少。不过,只是纸上谈兵。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历史和传统将决定我们的道路。第一种基本不可能,第三种情形就是剥去了民主外衣的美帝国。希望是第二种,可是所有人在哪里?
(2011-8-4 11:29:00)
其实刚建国时就是委托专家管理的雏形,可惜人性的贪婪和权力欲还是把这个前景毁掉了,既有所有者的占有欲膨胀,也有经营者的不识时务,这才有反右的大悲剧,从此中国就走上一条无法回溯反思的道路。才会有现在的绝对领导,绝对专政。
(2011-8-4 12:15:00)
请教一下,中国的所有权在那里呀? 是不是也有一个300多个家庭决定的类似元老院的隐形组织?
(2011-8-4 16:03:00)
这个问题最好别问,储安平57年说了一个“党--天--下”就不明不白的“失踪”了。
(2011-8-3 20:47:00)
现在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宣传是不是就有这个用意啊。但在前些时间,大佬还专门就“公民社会”作了重要批评。还特别强调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否重庆模式会成为今后的一个示范推广全国。
曾经也有人说以后会出现一生二裂变的两D民主模式。自从戴上三块表之后,我们似乎与传统的王朝治理模式接轨了(历史传统的力量真是大),这个裂变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了。将所有的利益力量都纳入一个大表中,那也将会成为所有矛盾的焦点,真的成了风眼了?恐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1-8-4 11:43:00)
目前主要还在吵架阶段,应该没有任何动作。你的猜想没根据。
[抹月茶] (2011-8-4 14:51:00)
人都是贪婪的,古代的王朝有血统这一天然限制,王莽、曹操、司马懿这类经营者也还是层出不穷。如今的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国美陈某人那样的问题呢?
想来想去也无解,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界限总归难以做到泾渭分明,血统做不到,制度法律一样做不到。
后来的明清两朝似乎有点排除了经营者反过来做老板的趋势,但最后似乎都是一潭死水弄到被外力打翻。
主席的思路似乎是最优解,可理想主义者太少,有逆天本领的理想主义者更少,而实用主义才是人类的本质。还是死循环,无解。
(2011-8-4 16:30:00)
这个问题世界上也没解决好。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实际是把所有者虚拟化,经营者做老板,但是轮流坐庄,结果就是目前这种衰落情况;美国干脆就是财团所有,代理人轮流坐庄,结果是严重的兼并,一旦没外国羊毛可剪,立即大乱;法国的三权分立,闹剧不断。
(2011-8-4 22:19:00)
美国看起来是三权分立,恐怕本质上还是轮流做庄。而且这个模式大家都欢喜,有模子可以套用,估计以后就是这个了。
(2011-8-5 15:29:00)
不好说,建国初期的联合政府(实际是所有者委托职业经理人经营模式)还是有人怀念的。
(2011-8-3 15:37:00)
所以掌握平衡,踩跷跷板非常之难。一是内部要有能把握平衡的人才,因此防止精英淘汰;二是要有外部利益输入作为补充,象美国那样跑马圈地,也可以延缓平衡走向失效的时间。即便这样,似乎也走不出周期律。这是否就是人类文明的宿命。
(2011-8-3 16:22:00)
我想是吧,人都有寿命的,凡是自组织都是有寿命的,最终都会灭亡。实际上地球也有寿命。所以政权衰落是必然的,只是目前我们还不要担心,中国正在青春期。
(2011-11-24 0:20:00)
这个问题英美是如何解决的呢?他们不是也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冲突的问题?
(2011-11-24 18:05:00)
他们时间太短,看不出来,看看罗马怎么灭亡的,比较有启发:一样。
[郭既克] (2011-12-2 16:09:00)
CPI是政治数据,那货币发行量什么的有没有可能造假?
前几天还看见有新闻说老美定量宽松实际上花了几万亿,这个可能性如何?觉着有点玄乎,账面能做平吗?
(2011-12-2 18:00:00)
货币发行一般没必要造假。因为这不是政绩。
至于彭博披露的美国的数据,看来是真的。
[郭既克] (2011-12-3 7:11:00)
货币发行量如果要造假的话,技术上难度是不是也会大一些?在现在的情况下,说自己少发行了一些货币就是政绩了吧?
忙总为什么倾向于认为彭博披露的美国的数据是真的?
(2011-12-3 10:16:00)
因为这几天美国政经各界一是没反驳,二是在补台。
少发货币也不是政绩,因为出现流动性短缺是要掉乌纱帽的。
[郭既克] (2011-12-3 13:31:00)
那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央行该怎么发钱还怎么发,但是对外公布的时候压低数字,这样就可以把通货膨胀归于外部输入之类的理由上去。
这种数据造假的技术难度如何?如果造假会不会很容易被戳穿?
[比翼鸟] (2011-12-3 15:07:00)
央行的政策都是明面上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存贷比,外汇汇率,票据操作等等,任何变动都是要公布的。
发钱也只是上述政策变动的形象说法,哪能像过家家一样,还偷偷发钱。
现代的货币都只是电子符号,M0基本只占可忽略的小部分。
就像一个游泳池,央行的政策就是调节进出水阀门,小川想给自己多印钱也是不可能的。哈哈
[郭既克] (2011-12-3 15:29:00)
谢谢老兄解释。货币政策要公布我是知道的。货币发行量这个就是一些统计数据叠加起来的吧,虽然我直觉上觉着造假难度会比较大,但是既然GDP叠加能造假,那么我也不敢太相信自己的直觉了
套用yes,minister里的一句话:我不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问一问保险点……
[比翼鸟] (2011-12-3 15:47:00)
货币发行量是根据政策点位测算的数字,应该和统计关联不大。
企业倒是可以偷偷印钱:各种购物券,消费券。。。如果统计实际消费占发行的80%,那么企业可以多印比实物多25%的购物券。
[郭既克] (2011-12-3 18:42:00)
企业这个不能算多发行的吧,“如果统计实际消费占发行的80%”,那这部分券根本就没卖出去,也就不产生实际的购买力了吧。券一旦卖出去,就算在礼尚往来的时候多转几圈,最后还是得回来的吧,否则不就作废了?
[比翼鸟] (2011-12-3 18:53:00)
多发是一定的,如果确实按照消费比来超发,那是正规保守的。
很多疯狂超发,遇到挤兑就跑路。
现在美容美发、健身、超市、月饼、螃蟹都有消费券。
没卖出去的不算,卖出去的有的是送礼的没送出去,或收礼的没有到期消费,或者丢失损耗,肯定有百分之几十的不能正常消费,还有一部分自己没能消费,低价卖给黄牛,黄牛再以几折卖回给企业。
[郭既克] (2011-12-3 19:10:00)
有钱人真多啊!我有了券都是第一时间花掉,怎么会让它损耗那么多呢?哈哈,当然花不出去的就卖给黄牛了
[比翼鸟] (2011-12-3 19:24:00)
得到的容易,所以也不太在乎。
随便举个例子:
魔都的医院里,主任级别的经常有药厂送一摞摞消费券,单张面值200-500,他们哪里消费的完,很多就过期了。
即使卖给黄牛,那么企业开始8折出售,最后3-4折回收,净赚40%.
[瓦斯] (2011-8-2 20:56:00)
人哪,口才好,上镜,很能欺骗人啊。
当初与学生电视直播的谈判,他的口才很差,反应很慢,被看成是无用的家伙,只是个革命烈士后代被老革命家们推到那个位置。
而某人当副总的时候,一番电视讲话就把我给信服了。
20年后,才知道,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
(2011-8-2 21:02:00)
你这就太容易上当了,按照表演能力,马龙白兰度肯定是美国最好的总统,罗斯福,克林顿都得靠边站。
(2011-8-2 22:27:00)
请教忙总,他们对基尼系数会有考量吗?
(2011-8-3 15:01:00)
在研讨会上会扯基尼系数,但是决策不会。决策主要依赖政法委的维稳办和综治办数据。因为中国是个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并存的地方,采用这种数据容易导致政策一刀切,举例来讲,上海基数高,同样的基尼系数,上海可以接受,贵州就要扯旗造反。所以这种数据对内部差异不大的国家有价值,对中国没价值。
[洗心] (2011-8-3 6:43:00)
是因为房地产政策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还是其他什么?
忙总,你怎么看下面这篇文章
李昌平:关于提高小麦收购价的紧急呼吁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
为了CPI 压粮食收购价, 有点担心顾头不顾尾,不要搞出更大的问题了, 中国的粮食安全从来都是紧平衡。
(2011-8-3 15:30:00)
种粮上钾肥用的不多,用钾肥主要是水果,蔬菜,经济作物(例如油料,甜菜,烟叶等等)。农民不用钾肥(实际上主要是不用复合肥,我们钾肥消耗70%是复合肥)是因为产品销售价格上涨速度低于农资上涨速度。就跟现在不养猪一样,养猪成本上涨40%--70%,而猪肉价格在刨除通胀后,倒挂。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于事无补,因为农产品涨价压力在流通环节。各省为了自身能够揭开锅,已经在流通环节掘地三尺找财源了(搞物流的人体会最深,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目前这个问题是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上的博弈,非常复杂。举例来讲,海南的青椒在地头收购价0.8元一斤时,北京卖5元,这中间只有1元左右是参与流通的参与者获得的(包括收购,物流,批发,销售),其他都是各级政府(过路的各省市县及其豢养的地痞流氓等有背景人士,甚至就是各种形形色色的衙内)获得,占加价环节60%,这是政权毒瘤,与涨价收购无关。再涨价,也落不到农民手中。
[明日黄花] (2011-8-8 4:02:00)
忙总能否就年轻人的发展开一个主题贴?
可操作性,是忙总的一个很大特点
(2011-8-8 11:46:00)
这个没法写,因为各人处境不同,天时地利人和不同,目标不同,理想不同。例如有的想当大官,这我就无能为力,因为我根本就不会当官;有的想创业,这也无能为力,创业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自己愿望。
我只能谈自己经历过的教训和体会,那就是管理企业。
(2011-8-8 15:10:00)
――――――――――――――――――――――――――――――
终于找到忙总了,您的教训和体会对很多年轻人帮助已经够大了。
(2011-8-8 18:44:00)
谢谢,谢谢,欢迎,欢迎。
[林夕sx] (2011-8-8 15:42:00)
顺带举手提个问,呵呵
昨天的美国评级下调是否也是为了美国政府压通胀然后方便放水花钱?美元这两天贬值的厉害,相对欧元来说的人民币倒是升值不少。不过感觉现在中国和美国人似乎坐在同一条船上。美国人需要控制通胀继续放水,中国人也需要。。。但是现在鸡蛋的价格已经是五年来最高了,猪肉也差不多,这些生活必需品都在涨价。但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压制,而美国人的经济刺激政策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于是还需要继续政府投资和刺激。
总是感觉现在山雨欲来风满楼,好像这几个月就要开始有什么大的动作
(2011-8-8 18:48:00)
美国放水已经不可避免,因为好吃懒做,寅吃卯粮,除了借钱过日子,已经毫无办法。不过不管这个黑老大玩什么,我们都只能陪着,交保护费。这个货币政策捆绑关系建议看看:中国货币政策历史回顾和简单讨论
(2011-8-10 23:05:00)
忙总,关于投资政策扩散效应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这一条,我个人觉得挺重要的,因为其一民间一些财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如XX炒房团,XX煤老板等,这是一个不小的力量。但按照国家发展政策,今后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制造业升级等都需要技术含量和产业基础,民营企业很难搞,但他们又不可能闲着,一级资本市场又不允许他们进入,这股力量不控制也是很麻烦的,如近几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无故推高通胀,制造泡沫。政策上面有没有考虑怎样引导这股力量,为产业升级服务?从您的角度考虑,有没有那些东西是民间资本可以参与的?
(2011-8-11 11:45:00)
现在一直在准备开放一些高端服务业给民间资本,但是监管部门认为自己监管能力不足,开放后安全监管和风险监管压力过大,例如金融业,电信业等等。
其实前一段时间开放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一个试点,可惜民间资本不争气,当成合法赌场和合法行骗,不得不停止。
(2011-8-11 12:22:00)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让我想起这个例子,诺亚私人理财顾问业务,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分享下面文章:
访诺亚财富创始人 来自成都的女强人汪静波
http://wealthtao.blog.163.com/blog/stati...094647266/
多谢忙总指点,这个小额贷款案例有没有资料或报道可查?对比两个案例能不能说外资pe的加入(红杉资本)有利于民营公司更加规范化从而有利于更长远的发展?
(2011-8-11 12:35:00)
小额贷款试点是浙江和山西,目前公开的资料不多,大约想保护这个市场,不要形成老百姓恐慌,导致以后没法再干了。只是在内部加强处置和监管。
Pe现在管理采用到国家发改委备案制(这个可以上网查,目前备案的很多了),这都是加强监管的手段。但是什么时候放开,如何面对投机性极强的民营资本,目前尚未看到靠谱的控制手段。
不过这个市场终究会放开的,不然这些投机性游资不受控制,就像黄河泛滥,随时都是威胁。
[然后203] (2011-10-16 21:00:00)
张化桥就辞职去搞小额信贷了------------广州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
窃以为开放小额贷款才是正本清源的政策,给私营资金出路,也促进私营经济。大案要案恐怕免不了,但是我以为不应该怕出事,有监管的出事总比没有监管,黑社会控制,利滚利到支撑不住,引发大面积坍塌要强。
至于这个诺亚私人理财顾问在美国上市,我觉得更像是资本市场推出的一种炒作概念,倒也真心希望这个机构注重内部管理,积累资金和资源,为中国理财服务开创新局面--------------好吧,这是白日做梦。
(2011-10-17 12:13:00)
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个笑话。伦敦城有一句名言:钱只到能够赚钱的人的地方去。
小额贷款时除了搞传销性质的庞氏骗局外,能够吸引到什么资金?资金来了他们又能怎么配置,能够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均衡?
不是谁都有能力当金手指的。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骗子一开始并不是骗子,而是以为自己是金手指。
(2011-10-15 22:41:00)
忙总大名早有耳闻,从西河追来,说句惭愧的话,您的大作我看的不多,这里感觉看帖比较西河养眼,看了一天。我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离不惑也不远。也爱看些您这类大牛的文章,实话实说,我也是所谓底层的人。也有心上进,但今天看忙总的文章,信心顿失。既然如何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我们屁民的确无法改变环境,而据忙总所言国家已定好我们屁民的命运,即不论如何都只能一辈子温饱。呵呵,人生不过几十年,活着总想好好活,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现在即已开了民智,难不成还需要屁民带恩思德,只为了温饱浪费生命???我不愿意!我也在努力,但努力却只能在别人设定好的程序中生活,与《黑客帝国》有什么不同?中国人很有意思,中国老百姓的忍耐力是全世界最强的,但中国人却属于最乐于改革的人种。西方能够作到资本家与国王妥协形式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却绝无可能,要改变彻底改变!!
我不明白忙总所言中国要向西方人一样乐于守成,懒惰认命,但西方人因为有大量的积累才可以懒惰,中国人如果任由体制折腾,由少数人享受,多数人奉献,这种体制能存在多久真是个问号。
三座大山绝不是轻松一句就过的,生不起,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就算是个“屁”也会有响声的。混口饭吃则可以,那是在民智未开可以的。我崇拜毛主席,正是他才使得中国人的奴性几千年发生了改变。我爱历史,看到先秦中华人的气质真是让人敬佩,而进入所谓邓时代,中国人的奴性又增。但今上在位,巧妙利用网络,完全是种新的开拓民智的过程,这点无疑也可称为伟大。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想让人民固守“本份”,我想太难了。
我一直都是强力潜水员,对于大牛更是不敢发一言,但看了忙总的几篇文章,感觉如果国家敢于尝试按程序编排人民的命运,个人认为现在的“毛泽东”热之所以开始抬头正是对这种体制内某些人的妄想进行反攻。
说句难听话,我身边不少朋友,吃得上饭吃不上饭的,风花雪月不知明天是什么的,都有这么个说法,只要有人举旗,那就一定跟上。
顺便说一下,在不少大学教授这类社会精英眼里,今上算得上是位雄主。对外强硬,对肉开民智。
(2011-10-16 11:22:00)
其实我的观点一直是不满就行动。不要指望别人来解决自己不满。
自己如果努力不够,是不会得到别人援助的。天助自助之人。
想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发牢骚,牢骚没人在乎。
(2011-10-16 18:32:00)
多谢忙总指点,我回这个帖时喝了点酒,也是因为忙总这种大牛总能放出些真实的政策事项,所以一时间把您当政F了,也就带着与政F上诉的口气。对不起!人当然要努力,自我国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制度,很多底层人民有机会通过这个途径上升完成人生的抱负,而现在虽有大量的考试,但各种潜规则的渗透有把这个机遇堵死的倾向。在国家和平稳定的时代,再没了这种“科举”制度,那可真的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而且没了希望。低层人物如没了希望,那会产生什么?中国漫长的历史,相信会对这个答案写的很清楚。
再次感谢忙总,我虽是老百姓,从不曾梦想一夜暴富,更不曾放弃努力改变现状。
(2011-10-17 12:50:00)
从中国历史,或者说人类历史来看,人类就是一个有严格等级的社会,没有等级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人一生就是在底层挣扎,这就是现实。
不管梦想是什么,绝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就注定是实现不了梦想的。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2011-10-17 19:59:00)
同意忙总
所谓二八法则,所谓胜者为王,有没有能力是否聪明是要看你比多少人有能力更聪明。如果大家都变聪明了,那么聪明的标准就提高。80%的还是笨蛋。
(2011-10-18 12:29:00)
因为不公平,所以我们才需要努力。
(2011-10-17 7:56:00)
看到对“拼爹”的环境发牢骚的,也想插几句话:
我这辈子看到太多的靠“拼爹”上位,结果把自己给拼成了个“废柴”的例子了,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还有,干嘛非得和人家比自己没有的“条件”呢?他拼他的,你拼你的。有志气的,把他给拼下去,拼个“看谁笑到最后”。若你发现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就去自己“造出”一个来。如果真正造不出来的话,就认赌服输。单是拼的过程,就是自己的成就了,可以过足瘾了。
(2011-10-17 13:00:00)
其实欧美人更讲究拼爹。也许是历史沉淀不够,美国人或澳洲人特讲究贵族血统,比中国人变态得多,这个我有体会。
[齐的隆冬强东墙] (2011-10-17 17:05:00)
忙总,那他们的通婚呢,还是在小圈子里吗?那该再闹出个血友病什么的吧,长时间的小范围通婚,
(2011-10-18 12:39:00)
据说欧洲老贵族是有严重遗传病的。
(2011-10-17 19:00:00)
二十五载堪伏枥 ,惊回首,辕驽马,此生唯应拜忙总
花了好多时间,慢慢看完了您写下的东西。
您的文字朴素而直白,给我勇气,正我心胸,助我前进。
肉麻的话,戴高帽子的话就不多说了,只想说一句:谢谢忙总
非常感谢,真的非常感谢
(2011-10-18 12:37:00)
不必客气,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大山猫] (2011-10-17 22:58:00)
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有自下而上革命的传统。陈胜吴广就发生在秦朝统一以后,之后每个朝代无论怎么吸取前人经验,都无法避免这种一锅端的革命。上层被一锅端了,拼爹也就真的只能拼爹,因为爷爷辈就是泥腿子出身。
欧洲四分五裂,有些像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在那种环境里,革命都是自上而下的,底层才真是没有出头之日。大家一拼爹,就很容易拼到多少代之前,再一看,原来大家都是贵族联姻,祖上其实是一家。也就是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才有些泥腿子发家娶了贵族小姐的事情发生。
(2011-10-18 13:01:00)
中国实际上是有世家的,不过不是政治世家,是诗书传家的世家。这个例子很多,钱三强家,钱穆家,顾颉刚家都很典型。这与我们文化传统有关。
[大山猫] (2011-10-18 14:18:00)
这些都是大家族,西方的贵族包括的范围要小得多,相当于中国的长房吧。
(2011-10-18 15:47:00)
这个我以前讲过,中国是没有贵族的。中国只有士族。
贵族在改朝换代时基本都被死光了。
[火莲居士] (2011-10-17 23:30:00)
强盗的后代么。
每任美国总统都能和英国王室扯上关系,国内公知对此就是视而不见啊
(2011-10-18 12:59:00)
其实在国内,最早号称自己出生名门的不就是这些厕所知识分子吗?
(2011-10-21 7:53:00)
现在不少华人移民也重视这一点了,他们花大钱让孩子去好私校,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的成绩达不到花费低的精英公校的门槛,而是尽全力“打入敌后”,在那个圈子里学习和了解将来的竞争对手。这个过程非英裔的其他移民(意,德,希,越等)都实践过,也颇有成效,产生了一些显赫的“家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来自“发达”了的强国老中的后裔,也能在人家的地盘里建几个自己的“名门”,包下几个“山头”,让那些鄙视过咱们的人也尝尝没“爹”拼的滋味。
(2011-10-21 18:25:00)
华人我不清楚,江浙商人我可很清楚,花大价钱上景山学校的比比皆是,就是为了与权贵后人攀关系。
(2011-10-21 19:37:00)
我G愈来愈像GMD的做派了,嗨……毛周的风骨真的成为化石了。
(2011-10-21 20:05:00)
某商人自豪的跟我说,他要见某部长需要花几十万请客,而他的儿子天天跟部长孙子在一个教室上课。
[隧道] (2011-10-26 8:12:00)
这个见一面有啥用呀?
如果自己的业务和某部长有关,自然有打交道的机会。
没关系,见一面,人家也不能直接给你啥好处。
何况还得花钱,感觉很像那个叫饭花子说土财主和他说话了的笑话差不多。
如果不花钱就能见一面还值得吹吹。
(2011-10-26 10:41:00)
这种饭局你去吃几次就知道了,一般是装家或局长做局,找民营企业家买单,跟他没关系,人家在做生意,他是友情赞助。
(2011-10-31 11:12:00)
在2012年里,锻炼一个能力,改变一个缺点,学会一个技术。重点词:Focus。
(2011-11-3 11:28:00)
他们不过是瓦罐,替铜锅顶缸而已。
[道德] (2011-12-6 23:53:00)
转一老者文章:
银行受命放贷
大量的廉价的资金流向企业
实体经济未复苏资金吸纳能力有限
大量资金流向资产市场推高楼股
少量资金流向商品市场终端消费品价格相对稳定
资金流向开始金流向商品市场
大量资金流向金属能源少量资金流农产品
一般情况下流入农产品资金又少又迟
但当大量投机资金流向农产品时.....
如果看到[大量投机资金流向农产品]这座冰山
海水之下又的是什么?
-------------------------------------------------------------
以下个人读后感:
按下葫芦起来瓢。。。。价格最终会传导到农产品。。。
请问忙总,政策、行政、强制手段怕是解决不了这个传导吧?
拿什么来沉淀这些资金?
(2011-12-7 11:30:00)
我们从建国陈毅在上海两白一黑干掉资本家开始,对控制这民生必需品就很有心得。国家储备是个巨大无比的巨无霸。应该问题不大,任何人想在这个上面投机,都是自己在签发死刑命令。
(2011-12-7 11:31:00)
忙总您好,有件事情想请您点拨一下。
问题:想去考一个全日制金融研究生。身边很多人劝我不要考,或者考个在职的,我比较犹豫。
考的理由:1、想过不差钱的生活。2、机会成本较低:平均年收入五六万。3、我想考一线名校,想学真本事,不想考在职。
不考的理由:年龄太大,应该为自己攒钱娶媳妇了。两年考研三年读研,时间成本。
基本状况:我今年28岁,有女友,还没结婚,工作不稳定不清闲。
横向比较:我的大学工科同学、高中同学大多数都在国企,都有很稳定的工作,我很羡慕。
经历:大二从工科转到文科,造成毕业以后既无平台又无技术,一直都在挣扎。想学一门技术。(国家文科扩招程度远甚于工科,人文类专业找工作太难!恨死老朱了,哈哈!)
一个决定,影响的就是未来十年的路程。我算是切身体会这句话了。
倘若十年前读过忙总的帖子,我的人生应该会更加敞亮。
比如“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我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们经常抱怨国家对文科不够重视,领导人都是工科出生,甚至老毛在1952高校就裁减了很多高校的文科专业等等。
“往上爬是人世间最有智慧的劳动!”(您的原话忘了。)我以前学的都是孔孟老庄,义利之辨、出世入世等等。
您的帖子中还有很多充满智慧的句子,仿佛一阵清风,让我特别清醒,是那种特别舒服的清醒。
也许是因为自己来自农村,身边一直缺少明事理的人指点,过去自己就走了一段弯路。
希望得到您的回复。
敬礼
(2011-12-7 11:47:00)
其实看自己。金融研究生,其实不见得有光明未来,就算是五道口(现在归清华),也不见得能够找到好工作,进银行关键岗位,还是看背景,除非你是天才。
银行柜台业务,根本不需要大学生,中专生胜任有余。
所以我建议不要这山看到那山高。西西河和丰言都有名牌大学金融博士和硕士找工作困难无比,甚至走投无路的现实例子。
金融是一个大杂烩,并不是你学什么就能有什么前途的。
(2011-12-7 14:52:00)
非常感谢忙总的点拨,我会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不过我觉得自己依然年轻,应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大杂烩中找一个方向学一点实在的技术。
(2011-12-7 15:06:00)
所以看自己,自己如果够坚定勇敢,坚韧不拔,干什么都会有出息。就怕投机,三分钟热情,那就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晃荡中浪费掉最宝贵的时间了。
要一不做,二不休,认准了,一口咬下去,死活不松口。
[然后203] (2011-12-7 16:50:00)
补充一句,金融是一个大杂烩,不是你学什么就能做什么,不是你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不是你想学什么就能学成什么。
在学问里面进得去出得来,不被绕晕的重难点是要有实际操作经验或者有前辈指点。
所以,我非常不喜欢那些在论坛上炫耀自己“金融高手”“炒股高手”。(我可是见识过这批人的。)
(2011-12-7 16:58:00)
王雪冰算得上我们国家炒外汇的前辈了,他有一句名言:金融投机领域成就没有大小,资历没有辈分,能力没有高低,只有死活。
我不相信在做过有什么炒股高手。炒股的人我见得多了,大户室几天就城头变幻大王旗。姚明变潘长江是随时在发生的。真正赚钱的都不会吭气。
(2011-12-7 20:20:00)
话说这人的涉案金额其实不高啊,咋判的这么重呢
(2011-12-8 10:41:00)
为人高调,得意忘形,得罪人太多。也是报应。
[见月] (2011-12-9 18:07:00)
忙总好,股市里面有高手,的确不多。偶尔也有像忙总这样 在网络上吐吐槽的 呵呵
(2011-12-10 12:22:00)
那你得当心了,也许9次真话你赚不到什么钱,一次假话,就能让你倾家荡产。
[见月] (2011-12-11 10:35:00)
没事 赚了钱我请忙总和大伙吃饭;亏光了,我就能上天堂啦 呵呵。
(2011-12-11 12:14:00)
那就好,炒股有这种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精神(其实一般都是可喜的时候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石帆] (2011-12-8 18:35:00)
同请教忙总。我是工科毕业的本科生,工作了一年多,发现自己对本行实在提不起兴趣想转行选来选去发现文科类的技术性强些工作好找些的也就会计了。如果边工作边自学一两年把注册会计师考出来,前途如何,和正规金融类毕业生相比,短板和局限多吗?
(2011-12-8 19:04:00)
注册会计师现在过剩。会计科班出身的找不到工作的大把。
至于金融,实在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口袋,可能40多个大的专业方向总是有的。
再说没实践经验,就算你进银行,也只能去站柜台。现在站柜台的金融专业的硕士大把,博士也不少见。
金融业可不容易脱颖而出。
[青石崖下] (2011-12-8 19:29:00)
忙总啊,容我插一句。
金融业之所以吸引很多眼球,吸引很多年轻人向往,主要原因是行业的普遍薪水较高。并非所有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怀着坚定的梦想,打算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可以理解,不少人都希望同样的劳动付出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比如现在都说在基金、证券、股份制银行做个普通工作人员一年也有二十万左右(北京至少达到了)。在很多行业人才都过剩的大背景下,这对年轻人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不知道我解释清楚没有?
(2011-12-9 12:51:00)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我想为20万年薪,牺牲自己的未来和兴趣,是一个私人选择。如果是我,我不会这么干。当然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晨池] (2011-12-9 14:25:00)
现在来说,20万年薪也不算多,一个月连两万都不到,说不准还是税前。这个薪水的诱惑并不算大。我觉得有如此选择,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未来和兴趣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有几个刚刚毕业的人,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是什么呢?
(2011-12-10 15:32:00)
既然不知道,那就准备付出点代价来知道。就怕付出代价后,一生都不知道。一生都迷迷瞪瞪,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目标和兴趣的人是很多的。
[石帆] (2011-12-8 20:11:00)
(2011-12-9 12:46:00)
会计这个行当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本质完全靠经验。学校老师都不会做假账,他能教学生作假帐吗?
中国企业不会做假账的会计,能够生存下去吗?
有的企业招聘,就是让你看他的账本,让你看看有什么问题,而且明确告诉你:我是假账。你找不到问题,就没戏。
这就是非常不正常,但是很现实的实际社会。当然按照某些道德圣人观点,应该抵制,甚至检举揭发,但是人不可能不吃饭吧。饿死了就没圣人了。其实这种社会系统问题,根本不是个人能够对抗的。
(2011-12-10 23:13:00)
忙总,能不能大概给我们讲讲,金融业40多个大的专业方向中哪些是是国家支持发展的、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实在的、有技术含量的,哪些是撮合交易的本领像方风雷那种,哪些是纯粹的赌博,浪费钱财浪费青春、骗人的把戏。
(2011-12-11 12:37:00)
这个我没办法讲,我知道的相当有限,我也就干过不多几个工作。我想还是进正规机构比较好,比较稳妥。至少工农中建交不会浪费你的青春。
(2011-12-19 11:09:00)
忙总,您好。银行的关键岗位是哪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与技能?
(2011-12-19 11:17:00)
跟钱有直接关系的都是关键岗位,例如计划,信贷,资产管理,财务等等。至于知识结构和技能这个没法简单回答,因为这就是金融相关专业4年本科+3年硕士的基本内容,要回答,光目录就得写一本书。
[老和山] (2011-12-7 13:16:00)
常平仓。
讨论一个问题,这些人为什么敢炒粮食和蔬菜(大蒜等)?难道真的为了挣钱一切不顾了吗?就算良心可以不要,国法也不怕嘛?
(2011-12-7 14:50:00)
你还是书生气,为了赚钱,有的人不但卖老婆,也卖儿女,甚至母亲。这个CCTV都播报过。你小看钱对人的诱惑了。
(2011-10-18 22:11:00)
我觉得从忙总和葡萄大哥这里,别的没懂多少,唯一明白的就是多吃苦,有时候一忙,根本没功夫多想。成功是否和个人天赋,性格,以及是否找准方向有关。有时候也不能光抱怨社会,社会从古道今,从中到外都是这个样子,不下苦肯定没饭,下苦不一定有饭吃。我想,比起我很多在农村的亲戚们,其实幸运多了。不用修理地球。
(2011-10-19 14:25:00)
我们这种没背景的家庭的孩子,除了努力工作,没有其他任何机会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所以只能更努力。
(2011-12-3 17:11:00)
央行为什么这么干?他没好处。因为央行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胀控制,不管什么理由都是她的责任。再说统计数据又不归他管。
[郭既克] (2011-12-3 18:37:00)
有阵子在热炒核心通胀率的概念,我估计就是央行在后面捣鼓的……
呃,我弱了,货币发行量不是央行统计的吗?
(2011-12-4 12:51:00)
《统计法》保证统计局主管一切数据。
(2011-12-7 5:39:00)
统计局你妹啊原来是近似东厂的一个玩意。。。
(2011-12-7 11:07:00)
你大概还记得中统和军统是什么玩意吧。我们现在是国统。
现在驻各省的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是公开监督的机构。
[瓦斯] (2011-8-2 21:19:00)
当年他们在《河殇》里推出蓝色文明的概念,我虽然不是很具体蓝色文明是什么,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完全听信了。可是厉老先生怎么几十年来还是不倒翁呢?
(2011-8-3 14:53:00)
历老先生是与老邓这个改革象征同进退的。我想快了。
(2011-8-3 9:13:00)
请问忙师,这算全世界一起涨,还是就我们涨?
(2011-8-3 15:37:00)
这次通胀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不能幸免,只是胀多少的问题。我们应该是情况最好的国家。
逻辑清晰、语言简练 精彩!忙总可以转载不? Ferrando 发表于 2012-3-2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逻辑清晰、语言简练 精彩!忙总可以转载不?
可以转载,加上茶馆连接。 wxmang 发表于 2012-3-3 1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以转载,加上茶馆连接。
好的! 好文章得好几次反复读啊
去年看了几遍,今年又看了一遍,每次都有新感觉。 有些文章需要反复品味,尤其是过一段时间后再来看就更有体会了。
忙总的文章就是如此。 看了不下三遍~~~~~~!{:soso_e185:} 顶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