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血战太平洋:23大片:莱特湾大海战(上)
莱特湾大海战是个统称,整个战役包括四个部分:锡布延海战、苏里高海战,恩加诺角海战和萨马岛海战。总的来说,日本人的名称“菲律宾大海战”更适合这次战役。美国人之所以用这个名称,是因为这几次海战都围绕着莱特湾的美军登陆部队和第七舰队展开。这次战役可谓是一场大片,即便是最优秀的编剧也想象不出这次战役的戏剧性:
有宏大的场面:美国人在这里一共有800多艘军舰,日本人出动了三支舰队,其中还有著名的战列舰“大和”和“武藏”。战列舰的对轰更是不可能再有。这次海战投入飞机数千架,直接参战军舰500多艘,击沉军舰32艘,吨位34万多吨,比现在很多国家的海军总数都多
有广阔的战场:整个战役海域南北长一千海里,东西宽六百海里。能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给装进去。
出场角色众多:整个海战中,飞机、航母、战列舰、护航航母、驱逐舰、鱼雷艇、陆基航空兵、潜艇各方势力纷纷粉墨登场,各有斩获。海战、空战、潜艇战,双方从天空打到海面,从海面打到水下,除了陆军在打酱油,海军的所有元素都掺和进来了。而且,这一战的核心为了为了陆军。
有复仇的因素:在苏里高海峡伏击日军的6艘战列舰有5艘是从珍珠港的淤泥里面捞出来的,偷袭珍珠港的最后一艘航母也被击沉在这一次海战中。
有戏剧性的错进错出:日军这边,先是强大的战列舰被小小的潜艇偷袭;然后是用来诱敌的诱饵拼命招摇人家美国人就是不搭理他们;自己的舰队被伏击消灭,唯一的幸存者居然不告诉后来的自己人,让另一方继续送死;打了败仗被上级逼着赴死进攻,却发现美国人不在了,前面可以为所欲为;眼看着就要大获全胜,居然收手回家,让敌人逃出生天;摆明了去送死的舰队,反而是损失最小。美军这边,先是死活发现不了招摇过市的日军航母;然后又被骗走把要害留给日本人;同一海域的两支舰队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电报沟通乱七八糟;各方势力的勾心斗角。
有政治因素:按照当时的情况,这次海战其实完全可以不用发生,甚至连进攻菲律宾都可以不用需要。但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罗斯福同意分派兵力进攻菲律宾。如果按照美国海军的意思,这次战争甚至可以早一年左右就结束了。但是因为进攻菲律宾撤了美国的后腿,结果反倒是太平洋战争中没出什么力的苏联人在战后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比如朝鲜,比如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那里可是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出发地,现在由俄罗斯占领,日俄双方一直在打官司。
有曲折的情节:美国人强大的兵力、充足的补给和完善的通讯等优势,胜利好象是唾手可得。但是指挥系统的不统一加上哈尔西失误,使得登陆部队一度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日本人本来是一场必输的赌局,却因为对手连连失误获得了大获全胜的好局面,但是竟然自己放弃了,把胜利拱手相送,把自己打入地狱。
这么精彩的一次大海战,简单的介绍过程肯定是不够的,我们从战役的背景开始介绍吧。
这次海战之前,美国人已经是泰山压顶的态势,日本人只能左支右绌,仅有的想法是求得一个体面,胜利连他们自己都不敢期盼。保卫本土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失去了菲律宾、台湾和琉球之间的任何一处,都意味着来自南洋的石油供应彻底被切断,那么就这有等死了。为此,日军大本营制定了保卫内防御圈的捷号作战计划,该计划下共有四个子计划,菲律宾地区为捷一号,台湾琉球为捷二号,日本本州诸岛为捷三号,北海道和千岛群岛为捷四号。整个计划企图集中所有能动用的军舰和飞机,尽最后努力粉碎美军的进攻。
捷一号计划的兵力编成是陆军成立由山下奉文任司令的第十四方面军,共辖有九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三个独立旅,共约二十七万人,负责陆上防御。
海军参战兵力有三支舰队:一是驻泊在新加坡的由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舰队,二是驻泊在琉球奄美岛的由志摩清英中将指挥的第二游击舰队,三是驻泊在本土濑户内海的由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机动舰队。
航空兵力由陆军第四航空军和海军岸基航空兵组成。其中第四航空军一九四四年九月的实际兵力是飞机五百四十五架,但只有半数飞机可供使用。海军航空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大西泷次郎为司令的驻菲律宾的第一航空队约四百架飞机,二是以福留繁为司令的驻台湾的第二航空队约三百架飞机。
这一计划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海军的作战。陆军起先反对海军将残存的所有军舰投入作战,担心如果失败,日本本土将再没有军舰来保卫。但海军认为如果菲律宾失守,联合舰队将被分割在本土和新加坡两处,即使舰队能幸存下来,在本土的军舰得不到燃油供应,在新加坡的军舰得不到弹药供应,存在也毫无意义。所以海军强烈要求利用这个最后机会,拼死一战。计划最终获得天皇批准。这个计划根本就没有考虑撤退,但是如果日军的高官们像他们的中下级军官一样敢于“玉碎”的话,这次战役的结果必然有很大的不同。
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大将考虑到日军优秀的飞行员在战争中几乎损失殆尽,现日军的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实在太弱,便决定将航空母舰执行诱敌任务,而让战列舰巡洋舰担任主攻。这一设计是这次海战的亮点之一,另外两个亮点是小泽的舍身诱敌还能把大部分舰队带回来和美军方面斯普拉格的苦战。
^^^^^^^^^^^^^^^^^^^^^^^^^^^^^^^^^^^^^^^^^^^^^^^^^^^^^^^^^^^^^^^^^^^^^^^^^^^^^^^^^^^^^^^^^^^^^^^^^^
“捷一号”计划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对手的单单数量就是自己的三倍。
其次,对时间要求十分严格。栗田必须在25日清晨抵达莱特湾,而西村和志摩的舰队也要同时赶到;小泽必须在此前就把哈尔西引到北面去。而无论是这三个要求中的任何一个要实现,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即使计划如愿运行,消灭了美登陆部队的栗田舰队也必然会在随后赶到的哈尔西和金凯德的夹击下全军覆没。
第三,他们的飞行员几乎全部都是新手,而美国人却是久经战阵。飞行员只有两种,一种是老手,一种是菜鸟兼牺牲品,只有少数飞行员能幸运的从菜鸟成长为老手,大部分菜鸟成为了别人的战绩。
第四,日本人的燃料和其他补给已经十分紧张。这把栗田的出击地牢牢定死在新加坡和婆罗洲一带,如果他可以从本土南下的话,其进攻路线会增加许多选择。要不然,他就不用狭窄到极点的圣贝纳蒂诺海峡。
第五,日本人优秀的技术人员在此前的战斗中几乎已经全部葬身海底,现在联合舰队根本无法保证这个庞大计划所要求的密切通信联系,更谈不上协调和配合了。从南面进入苏里高海峡的两支日军舰队,竟然没有一点点联系;栗田没有得到小泽诱敌成功的报告,也不知道南方部队的全灭。他完全不了解具体的战场局面。
第六,从指挥官到士兵知道败局已定所带来的低沉士气,让整个日本海军上下没有什么战斗意志。
第七,日本海军那僵化到让人难以相信的军制,比中国的科举制度还死板。如果不是撞了大运的话,日本海军军官的晋升完全按照军校的毕业成绩来算,和表现无关。在军队里的地位也完全靠资历来确定,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负责指挥航母偷袭珍珠港的南云忠一是个根本不了解航母和海军航空兵的外行这么一幕奇异的场景。
就这么悲惨的日本海军,还就差一点在莱特湾大海战中狠狠咬美国海军一口。
^^^^^^^^^^^^^^^^^^^^^^^^^^^^^^^^^^^^^^^^^^^^^^^^^^^^^^^^^^^^^^^^^^^^^^^^^^^^^^^^^^^^^^^^^^^^^^^^^^^
美军方面合计有航空母舰十六艘、护航航母十八艘、战列舰十二艘、重巡洋舰十一艘、轻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一百四十四艘、护卫舰二十五艘,登陆船、运输船及后勤辅助船共五百九十二艘,舰载机近二千架。
美军方面首先是海陆军之间的罅隙。打完马里亚纳海战,日本的陆海军就发生了分歧。陆军方面麦克阿瑟要进攻菲律宾,海军方面尼米兹要进攻台湾。罗斯福在珍珠港对矛盾双方进行了调停,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他支持了麦克阿瑟的计划,并预定于1944年12月20日在菲律宾登陆。
然后是美军之间的不协调。金凯德的第七舰队归麦克阿瑟指挥,作战目标是掩护陆军在菲律宾的登陆,主要兵力是一些由商船改造的护航航母和从珍珠港里捞出来的老式战列舰,欺负陆军和潜艇还行,碰上真正航母和战列舰,就等于是盘菜。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归尼米兹指挥,目的是消灭日本海军主力,航母之类的大大的有,光用来保护登陆舰队就大材小用了。两方面的指挥官麦克阿瑟和尼米兹还不在一块办公,要是协调他们就要华盛顿的罗斯福出马。要是把美军作为一个人来看的话,可以形容为有点精神分裂。
美军对日军的这次行动根本就没有认真准备。哈尔西认为日军不会干预这次登陆,因为要是打击莱特岛登陆的美军,远不如打击将来在吕宋岛登陆的来的实惠。而且日军如果打击莱特岛登陆的日军,就意味着要走两段异常狭窄的水道,一旦被人发现,只能等着挨揍。因此哈尔西对于尼米兹给他的要求有点漫不经心,这一点终于险些酿成大祸。1944年10月18日,日军在判明美军登陆莱特岛之后,开始执行“捷一号”作战计划。不过在开战之前,日军就发现自己的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美国人在此之前已经把日本人在台湾和菲律宾的飞机给消灭的差不多了。日军总共损失飞机一千零九十三架,在菲律宾的陆军第四航空军只剩二百架,海军第一航空队仅存三十五架,在台湾的第二航空队尚存二百三十架,已经丧失了在空中的反击力量。
与此同时,日军谎称日军击沉美军航空母舰十一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一艘,击伤包括八艘航空母舰在内的二十四艘军舰,天皇还特令嘉奖。事实上美军仅有两艘巡洋舰被击伤,无一艘军舰沉没。丰田对这一战绩还深信不疑,命令志摩清英率舰队出海追击。直到侦察机发现美军庞大的航母编队,才只好下令志摩舰队驶往奄美大岛待命。 10月22日,栗田的舰队计有五艘战列舰、十二艘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从新加坡驶抵文莱进行补给,并召开作战会议,确定最后的作战方案。栗田舰队离开文莱,驶向菲律宾。
与此同时,两艘美军潜艇“海鲫”号和“鲦鱼”号在十月二十二日深夜汇合,商定协同攻击方案,一同驶往日军的必经之路之一巴拉望水道寻找战机。果然他们等到了机会。从新加坡到莱特湾有三条航线,一是穿过巴拉巴克海峡,经苏禄海向东,再由苏里高海峡进入莱特湾。二是经苏禄海向北,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沿萨马岛南下进入莱特湾。三是穿过巴拉望水道,经锡布延海,再走圣贝纳迪诺海峡,沿萨马岛南下进入莱特湾。在这三条航线中,第一条距离最短,但离美军占领的莫罗泰岛较近,容易被美军发现。第三条距离最长,远离美军占领岛屿,但要经过狭窄的巴拉望水道,易遭伏击。第二条的利弊介于一、三条之间。日军计划规定栗田走第三条航线,志摩和西村走第一条航线,南北夹击。
10月22日黎明,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和“雅罗鱼”号在巴拉望航道巡逻,遇上栗田中将的舰队。这时候日舰队正以四路纵队的队形向北航行。
“射水鱼”号于九百米的距离外向粟田的旗舰“爱宕”号发射五枚鱼雷,都命中了,并且重创巡洋舰“高雄”号。“爱宕”号二十分钟后沉没,粟田把司令旗移到驱逐舰“岸波”号,稍后又移到战列舰“大和”号上。栗田的转移过程很是搞笑,因为“爱宕”号倾斜过于厉害,栗田不得不跳下大海,游泳前往驱逐舰“岸波”号。半沉的“高雄”号着火焚烧,在两艘驱逐舰护送下驶回汶莱湾,“雅罗鱼”号则放了四枚鱼雷击中日巡洋舰“摩耶”号。“摩耶”号本来还有可能躲过去这次鱼雷袭击,“摩耶”号发现了鱼雷航迹,舰长下令右满舵规避,但航海长误为左满舵,在掉头中,被四条鱼雷击中,“摩耶”号发生爆炸,四分钟后沉没。栗田愤恨填膺,继续朝圣伯纳蒂诺海峡驶去。
在海战的第一回合中,美军的两艘潜艇就给了日一个下马威,击沉两艘、击伤一艘重巡洋舰。本来潜艇是刺客,不是干这种硬碰硬的活的,但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多次这么干,每每碰得头破血流还死不悔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人认为最先进的航母“大凤”被美军潜艇“大青花鱼”号一发鱼雷击沉,日本人的希望航母“信浓”号,第一次出海还是在自己的濑户内海,就被美军潜艇“射水鱼”号,也就是这次海战的主角击沉。
这次海战之后,日军的行踪已经被发现。没有空中掩护,这一次进攻显然是九死一生。而美军方面的表现,则是十分大条。哈尔西安排麦凯恩的舰队回撤乌利希群岛休整,其他三支舰队在萨马岛以东海域巡逻,金凯德的第七舰队在莱特岛忙着卸货,根本就没有把栗田的舰队看在眼里。
上午8时12分,栗田的舰队被发现。亚发现敌踪后,“新泽西”号上的编队指挥官作战控制中心一片紧张,无线电把“紧急”、“高度机密”电信分别拍到华盛顿、尼米兹、金凯德和所有特遣分队的指挥官,在东面四百八十公里前往乌利西群岛休歇途中的麦凯恩也被召回。第三舰队则奉命在圣伯纳蒂诺海峡外集合,迎击敌人。
上午9时05分,南线的日军西村舰队和志摩舰队被发现。哈尔西决定把南线的日军留给第七舰队,自己攻击北面的栗田舰队。
10时26分,栗田的舰队遭到了第一波空中打击,重巡洋舰“妙高”号重伤退出,战列舰“武藏”号仗着体格壮硬抗了一发鱼雷,两枚炸弹。
12时00分,第二波空中打击来到。美军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大和”和“武藏”这两艘战列舰。“大和”躲过了攻击,“武藏”却因为行动不方便被命中了三发鱼雷、二枚炸弹。负伤的“武藏”行动更加不灵活。
13时30分,第三波空袭来临。这一次“武藏”挨了五发鱼雷四枚炸弹,已经是重伤,不得不退出战斗。
14时30分,第四波空袭来临。这一次因为“武藏”落在后面,“大和”成为了主要攻击目标。
15时00分,第五波空袭来临,这一次的目标是趁着“武藏”伤重,一定要把它沉到海底。“武藏”在这波空袭中一共中了11发鱼雷和9枚炸弹,还有6枚近失弹,终于在当晚19时35分不情愿的沉入大海。
15时30分,栗田掉头向西逃跑。
而这天上午,美军被没有往北面和东北面派出侦察飞机,所以负责进攻的主力被发现了,负责做诱饵的牺牲品小泽舰队却没有被发现。栗田在被攻击的时候拼命向小泽求援,小泽只能尽力攻击,但是美国人好像根本就没意识到它的存在。
小泽的舰载机和驻菲律宾的日机,向第七和第三舰队发动自美军登陆以来最凶狠的攻击。在吕宋以北的航空母舰“兰利”号、“普林斯顿”号、“艾塞克斯”号、“列克星顿”号首当其冲,美军也起飞飞机迎敌,日军飞机损失惨重。空战结束之后,美军航母开始逆风全速航行,回收飞机。就在这个航母最脆弱的时候,一架日军飞机偷袭“普林斯顿”号成功,在坠毁前把一颗炸弹成功扔进了机库,而当时机库里的鱼雷机刚刚加满油,鱼雷也挂在飞机上,于是日本人终于也中了一把头彩,缓了中途岛时候的一口恶气。
“普林斯顿”号在海上挣扎了六个小时,终于被放弃,在沉没前的爆炸,还重创了在旁边帮他救火的驱逐舰“伯明翰”号。原定不久后接管“普林斯顿”号的霍斯金斯上校,弃舰前一直与行将卸任的舰长留在舰上,他的一条被炸断的腿被军医草草割下,后来霍斯金斯成为了一名独腿海军上将。
到了下午,哈尔西终于意识到,,既然有日本海军的飞机,那么日本的航母也就应该在附近。哈尔西被称为美国海军中的勇将,名气非常大,战后被授予海军五星上将,但是战果其实远不如自己的副手,战后被授予四星海军上将的斯普鲁恩斯。在1944年之前尤其如此,哈尔西长时间养病,瓜岛之后的海战几乎都是由斯普鲁恩斯指挥的。斯普鲁恩斯手里的日军航母远远超过自己的上级哈尔西,这让哈尔西感觉很是不爽。现在日军的航母就在身边,而且战斗力微弱,正是出成绩的时候。于是哈尔西终于上了日本人的钩。16时40分,北面搜索行动有了收获,美机发现了小泽的诱敌航空母舰队。小泽的北路舰队在吕宋岛北端以东约二百公里处,只有两艘战列航空母舰,美军飞行员却误报说四艘,而且飞行员没有报告他们日军航母甲板上几乎是空的,没有飞机。急于应战的哈尔西决定了放弃“普林斯顿”号。
19时50分,哈尔西打定主意,通报第七舰队司令金凯德:“据战况报告说,日军中路舰队己受重创。我与三支分队北上,将于黎明时分袭击航空母舰队。”他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15时,栗田在被上司严厉斥责之后,已经不敢逃跑,掉头向东,继续进攻了。
这时候双方好像在进行京剧《三岔口》,栗田鼓足勇气向东,但是不知道前方最危险的圣贝纳蒂诺海峡已经是空空荡荡;哈尔西全军向北攻击日军的航母编队,把金凯德的后背完全留给了栗田,而且金凯德还不知道;金凯德一方面全力掩护莱特岛登陆,一方面在苏里高海峡伏击日军的南线舰队,根本不知道自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南线的日军则蒙头蒙脑,根本不知道再往前走就是送死。
南线的日军分别由志摩清英和西村祥治指挥。这两个人在日本海军军官学校一同受业,却因升迁缘故而明争暗斗。西村起初较为高级,志摩则擢升顺利,赶过了他。志摩舰队小,在官阶上却比西村还资深六个月,论作战经验则西村较为丰富。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一场悲剧。两个人的舰队相距只有四十海里,但是没有任何沟通,先后撞进了苏里高海峡的陷阱。
苏里高海峡长约三十海里,连接着保和海与莱特湾,是莱特湾南面的重要通道。海峡南口窄,约十二海里,北口宽,约二十五海里。呈喇叭状。海峡里水流湍急,两岸礁石突兀,地势险要。金凯德在十月二十日即登陆的当天就派出七艘驱逐舰组成巡逻队,在海峡里昼夜巡逻。接到侦察机的报告,金凯德就命令奥登多夫少将指挥的炮火支援大队封锁海峡,并做好夜战准备,因为根据日军航速推算,将于夜间到达海峡。奥登多夫接到命令后,进行了临战部署,具体安排是先将三十九艘鱼雷艇在南口的礁石区,再将二十一艘驱逐舰在海峡两侧分三队埋伏作为第二道防线,最后将六艘战列舰一字排开,部署在海峡的北口,八艘巡洋舰则在战列舰前方两千米处游弋。
西村舰队的航行队形是‚“满潮”号、‚“朝云”号驱逐舰为前卫,“山城”号、“扶桑”号战列舰居中,“山云”号、“时雨”号驱逐舰在旗舰“山城”号两侧警戒,“最上”号巡洋舰为后卫,各舰以单纵队行进。
有意思,美国潜艇战果辉煌啊,日本潜艇盯着美军舰艇目标攻击,但是成绩很差啊。 普林斯顿的沉没是日军首次正式的神风攻击
哈尔西在拯救普林斯顿时犯了个大错, 用巡洋舰而不是驱逐舰去进行救援, 结果在机库大爆炸时把巡洋舰也炸得一片狼籍 有政治因素:按照当时的情况,这次海战其实完全可以不用发生,甚至连进攻菲律宾都可以不用需要。但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罗斯福同意分派兵力进攻菲律宾。如果按照美国海军的意思,这次战争甚至可以早一年左右就结束了。但是因为进攻菲律宾撤了美国的后腿,结果反倒是太平洋战争中没出什么力的苏联人在战后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比如朝鲜,比如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那里可是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出发地,现在由俄罗斯占领,日俄双方一直在打官司。
看来如果战术错误,如果继续努力很多都可以弥补;但是战略错误,或者战略方向错误,很多事情就很难弥补了,所以对大国来说,战略更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