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7-29 14:38:13

1947——南方游击队员

本帖最后由 temptemple 于 2012-8-8 09:28 编辑

偶尔,翻起了一段回忆
——
童蒙
      韦伯出生在十万大山脚下。十万大山,广西的一处地形的分水岭,过了十万山,两边景色各相宜。19世纪初,民间苦寒,无异地狱。韦伯父母皆二婚,父原有一子一女,皆天花,殁。母为养女,即童养媳,三岁荒年,与姐被带到上思县妙圩摆卖,当时卖儿卖女者很多,按岁数要价,一岁一吊,从此骨肉支离。
       韦伯七岁童蒙,背着些“太乙分田地,三才上下人······”,拜着些“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开学放假时,房东出面,家长筹粮,祭拜先师,一年两次,每次先生都把学生家长请来聚会,顺便与家长交流,看其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韦伯运气挺好,这个老师认真负责,所办的乡学也因此远近闻名。
       后几年,转到那堆屯的学校,分别是周立爵和黄景耀作为校长,他们同时也是国民党的乡长和村长。在教学期间,他们都很重视。周立爵为激发学生读书兴趣,遇到好的文章就上贴堂,当众表扬,晨昏朗读,松木为明。韦伯也因此学得很好,在考初中的时候以第一的名次考入上思思阳中心校,但该校管理不好。求学阶段,在1939年日本侵入广西后,学业与生活也开始出现了波澜起伏。

jade 发表于 2012-8-3 18:24:24

这是挖坑吗

黄尾鱼 发表于 2012-8-4 21:51:57

这也太短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7 17:06:41

2抗日山河旧
    七七事变,广西为顺应抗日呼声,也显出了新气象。实行了“三自政策”,发动群众拆庙宇,办新学。当时的口号是“建设广西,复兴中国”。小学也要实施军训,打绑腿,整操练。
    可1939年,日军从钦州防城登陆后,桂系只是“坚壁清野、破坏交通、疏散财物”,日军一路横行无阻。当日军到达家乡板嫩时,人人逃难,国军稍作抵抗,哪想日军尖兵枪法虽好,却怎敌国军转战如风,可惜小小河川堵路,淹死的国军倒比打死的还多。
    日军军纪极差,进村杀鸡宰猪,东西打烂,随地大小便,所过一切,砸完,糟蹋完。可怜一点新的气象,也荡然无存。
    这段时间,韦伯的课业虽然随着战事时断时续,但也没落下,1944年,也考上了上思国中。随着战事的结束,轰轰烈烈的学潮也开始了。

jade 发表于 2012-8-7 20:01:40

谢谢楼主,以后专门抢你的沙发,哈哈

jade 发表于 2012-8-7 20:03:11

这坑太浅了,多写点,多坑点人,哈哈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7 21:49:04

jade 发表于 2012-8-7 2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坑太浅了,多写点,多坑点人,哈哈

多谢支持,拿着这回忆录要慢慢整理,很多的是大家不感兴趣的;D

onlyforus 发表于 2012-8-7 23:32:31

期待下文

jade 发表于 2012-8-8 00:52:00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7 2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支持,拿着这回忆录要慢慢整理,很多的是大家不感兴趣的;D

不急,慢慢挖,这个整理起来不光是脑力活,找东西都是个体力活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16 20:37:11

本帖最后由 temptemple 于 2012-8-17 14:17 编辑

1900-1920年广西灾难地方志


来源:http://www.gxdqw.com/bin/mse.exe?seachword=&K=a&A=84&run=12


光诸二十八年,1902年,上半年,广西各地久旱无雨,绝大部分州县春种无收,禽畜渴死,人们摘野菜、剥树皮充饥, 南宁、太平两府尤为严重,有的全村人死绝。宣化5万饥民抢米;桂平曾日斩监犯数十,任由饥民取食;贵县树皮树根吃尽,饿死数千人。五月底始,湘、桂、黔边突降6天暴雨, 大水灾,柳州全城淹没,水位涨至历史最高纪录,受灾州县达20多个。洪水后桂林、平乐、柳州、南宁霍乱流行,贵县、上思发生瘟疫,人畜死亡甚多。此为百年来最为严重的水旱奇灾。


光诸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蠲缓雒容等24厅州县被水、旱、虫、兵灾地方应征钱粮。巡抚王之春奏报广西“饥馑日甚”,亟待赈济。据广州《岭东日报》报道,广西连年灾荒,受灾人口计有34.9万,饿死7.3万人。


光诸三十二年,1906年,广西各地春涝秋旱,受灾千里,饥民遍地。会党再次乘机复起,各地官员纷纷告急请兵。


民国二年,1913年,漓江、郁江暴雨成灾,江水泛滥。临桂、灵川、龙胜、全县、永福、苍梧、贺县、恭城等县田禾荡没,房屋倒塌,民众饥荒。北京政府拨银5万元急赈。


民国四年,1915年,陆川、贵县、桂平、平南、横县、永淳、上林、藤县、苍梧、兴安、桂林等县水灾。北京政府拨款5万元赈恤。 南宁、苍梧、桂林、柳江、田南、镇南各道属邕宁等30余县,洪水为虐,灾民流离数十万,房屋冲塌10余万间,田禾财产荡然无存。北京政府又拨款5万元赈恤。


民国六年,1917年,百色、隆安、邕宁、果德、桂平、苍梧、融县、岑溪等县水灾,冲塌房屋,田禾被淹,灾情严重。财政部拨银1万两赈济。


这些都是大范围灾害,小规模的我已经先行剔除部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17 14:13:00

本帖最后由 temptemple 于 2012-8-17 21:53 编辑

学潮

      1944年,韦伯考上上思国民中学,学制两年。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通过师生劳动和国家部分拨款,学校新建了上思国中礼堂和部分教育宿舍,校长潘景桂,管教严格,学生佩服。在新的阶段中,韦伯刻苦努力,在全年级都是第一名,新开的数学、物理也拿到了满分。
     可是紧接着日军占领南宁,师生全部疏散,部分到那坡屯江万忠家复课。到了1945年下半年上思国中才全面复课。
     在复课不久,上思中学爆发了学潮、大罢课,校长潘景桂也被认为是国民党特务,这些事在韦伯的记录中反复的出现,很多旧时代的、尽职尽责的,完美担负着各自角色的人们被贴上另一些标签,随着政治起起伏伏。这些预示着国民党统治的基石开始瓦解。
      而学潮的起因则是抗日时期,学校号召学生们在平婆江的冲积地上开荒种花生,收获的所得全部交到了学校;同时学生们也捐款买滑翔机去抗战,但是这些东西不见下落,钱款没了去向,不见交待,学生们及其愤怒。在一天夜里,全部从学校后门,跑了个精光,同时成立督查队,一个个宿舍的检查,防止有人逗留不去。
     当时的上思教育科科长是进步人士区炳模,他禁止开除学生,学潮过去后,韦伯返回学校复课,学生自治会活跃。在1946年,韦伯考上了南武师范学校,开始了高中或是专科的学习生涯。

西楼客 发表于 2012-8-18 17:53:09

喜欢这样多角度叙述的历史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18 21:49:55

西楼客 发表于 2012-8-18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喜欢这样多角度叙述的历史

多谢支持,好酒大家一起尝。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8-26 23:10:52

      学潮2
      南武师范1946年春季招生,因为抗战胜利,学生极多,年龄跨度大,见识多。校长是蒋炳藩(我的资料是三点水换成王字旁,有另一资料是燔),教导主任张岳,都是北师大毕业生,能力很高,学校管理有序,教学有方,学校生机勃勃。
      这种平静不久就像湖面被投块大石头,瞬间打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人民极度厌战,在国共破裂后,韦伯也在南宁的街市上接触了新华日报、新华月刊。在对政治感兴趣后,经黄云龙介绍后,自然加入了那荡读书会,这个读书会了解到了大众哲学、唯物辩证、红军长征等,黄云龙还特别指出了托派和共产党的区别。而从另一个同学韦明惠那里,知道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场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买办的斗争,但是直到解放后,才知道他当时已经与地下党有了联系。
      到了1947年下半年,蒋介石的统治已经在经济上破了产,市面上到处爆发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而南武师范也爆发了学潮,学生们包围了校长办公室,高喊打倒蒋炳藩,打倒贪污犯,在罢课几天后,学生自治会就学校伙食问题与学校谈判,达成了和解,学生们也开始了寒假。
      但是,在新学期开始时,学生们惊讶的发现,蒋校长不见了,换来新校长杜荣光,杜校长可是只笑面虎,在请完学生吃饭后马上开除了几个学潮的带头学生,在后面的一系列动作更是在学生中谣传他是个国民党的特务。至此,国民党在本地出现了大规模的精英淘汰,并陷入了恶性循环。
      而韦伯原来成为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也在动荡的时局中破灭了,在1948年春,在黄云龙的劝说下,经过半年思考,韦伯中断学业,投笔从戎,参加了游击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47——南方游击队员